二氧化碳的性質_第1頁
二氧化碳的性質_第2頁
二氧化碳的性質_第3頁
二氧化碳的性質_第4頁
二氧化碳的性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滬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二章我們身邊的物質

第三節(jié)奇妙的二氧化碳

說課人:07306073宋丹薇說課內容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設計教法與學法分析板書設計

教材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本節(jié)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滬教版).修訂本.九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本章是引導學生進入實驗化學的重要一章,本課前接空氣及氧氣,在教學方法和內容上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對今后學習燃燒與滅火及碳酸鹽打下基礎。通過本課對二氧化碳氣體性質的探究,為日后學習建立了一定知識基礎,并能促進學生逐步建立探究性的學習方法,促進培養(yǎng)系統(tǒng)的學習思維,這對以后的學習很有幫助。一、教材分析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一、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一、教材分析1.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與進行實驗探究,理解、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知識與技能目標:2.引用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使學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運用實驗探究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觀察-描述-分析-歸納的能力的培養(yǎng),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學習方法;2.通過本課的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從現象到本質,從感性到理性的科學認知方法。教學目標一、教材分析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溫室效應,了解其影響,促進學生形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建立“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的責任感。一、教材分析教學目標一、教材分析教學重點、難點CO2

的性質和用途

重點:難點:通過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推導出二氧化碳的相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在理解性質的基礎上,與二氧化碳用途建立聯(lián)系。二、學情分析認知分析:通過對第二章前兩節(jié)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空氣中其他氣體有了一定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相應的學習方法,這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二氧化碳涉及到了生活中的許多方面,有許多應用與影響,但學生對其知識的了解不是十分全面、系統(tǒng),需要逐步啟發(fā)引導。

能力分析:學生在學習了第一章之后,對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與掌握,這對本課的實驗探究很有幫助。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分析和歸納能力,但探究能力方面尚需進一步培養(yǎng)。二、學情分析情感分析:

與二氧化碳有關的問題多數是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興趣并積極參與研究。但由于一般學生的探究能力較弱,學習起來會有困難,同時學生在合作交流意識方面,發(fā)展不夠均衡,有待加強鍛煉。二、學情分析實驗探究法問題討論法講解法比較歸納法多媒體輔助法教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三、教法與學法分析教法分析:三、教法與學法分析探究、觀察、分析、比較、歸納等.學習方法:理論依據:要想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必須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對此分析、記憶運用的科學學習方法。學法分析:學會

會學,融會貫通!二氧化碳的性質二氧化碳的存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用途四、教學過程分析溫室效應教學過程分析新課教學(35分鐘)導入新課(2分鐘)課后小結(2分鐘)鞏固練習(5分鐘)布置作業(yè)(1分鐘)一、二氧化碳的存在氧氣21%氮氣78%其它氣體0.097%二氧化碳0.03%空氣成分示意圖四、教學過程分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呼吸呼吸呼吸光合作用工廠排放的氣體動植物尸體——微生物分解作用煤、石油、以及天然氣——燃燒經過長時間的復雜的變化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產生途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徑●動植物的呼吸●微生物分解作用●煤、石油、天然氣的燃燒●植物的光合作用四、教學過程分析二、CO2物理性質的探究顏色、狀態(tài)氣味顏色、狀態(tài)、氣味四、教學過程分析二、CO2物理性質的探究實驗一觀察:實驗中是下層蠟燭先熄滅,還是上層?為什么?——密度二、CO2物理性質的探究實驗二由學生動手實驗,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歸納出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思考:我們平時打開汽水或者啤酒蓋時,常有大量的氣體產生,這是什么氣體呢?這是利用哪一點性質呢?“問題為先導,實驗為基礎”——溶解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與氧氣比較)

氧氣二氧化碳

色、味、態(tài)

無色、無味的氣體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

比空氣大

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的三態(tài)變化CO2氣體CO2氣體(無色液體)雪花狀固體干冰加壓降溫降溫壓縮101KPa-78C0升華四、教學過程分析

1、用干冰保鮮蔬菜、水果有什么優(yōu)點?

2、1987年大興安嶺失火,關鍵時刻成功實現了人工降雨,對滅火起了重大作用,試分析人工降雨需要的條件和原理。

思考四、教學過程分析課外延伸三、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思考:在意大利某峽谷有一個山洞叫“屠狗洞”,當人牽著狗進入山洞時,狗會暈倒在地,人卻安然無恙,但當人彎腰救狗時,人也會暈倒,為什么?

四、教學過程分析分析原因:1)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四、教學過程分析化學性質:CO2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我國北方農村有一農民,一次到一個久未開啟的菜窖里去干活,不久就窒息在菜窖里,其兒子下窖救父親,同樣發(fā)生窒息,這是怎么回事?思考: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再度發(fā)生,我們應該怎么辦?——燈火實驗應用所學三、CO2化學性質的探究吹水變“牛奶”反應原理:CO2+Ca(OH)2=CaCO3↓+H2O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由學生動手實驗,觀察實驗(檢驗CO2的常用方法)——與Ca(OH)2的反應四、教學過程分析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會不會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呢?活動與探究圖2—19加熱含石蕊試液的二氧化碳水溶液五、教學過程分析

【提出假設】①可能是CO2?②可能是水?③可能是CO2和水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其生成物使紫色石蕊變紅【學生疑問】是什么物質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呢?水CO2醋酸水CO2實驗三結論: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酸——碳酸。是碳酸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的。

CO2+H2O=H2CO3

碳酸是一種不穩(wěn)定酸,易分解

H2CO3=CO2↑+H2O四、教學過程分析

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你能推斷二氧化碳的用途嗎?滅火干冰人工降雨、人遭云霧、冷藏食物二氧化碳可制汽水等溫室肥料思考:CO2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保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提出問題:(1)什么是“溫室效應”?(2)“溫室效應”有哪些危害?(3)“溫室效應”的防治措施有哪些?視頻四、溫室效應§2.3二氧化碳(1)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2)不能供給呼吸。(3)與水反應:CO2+H2O==H2CO3

碳酸的不穩(wěn)定性:H2CO3=CO2↑+H2O(4)與Ca(OH)2的反應:

CO2+Ca(OH)2=CaCO3↓+H2O一、CO2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溶解性無色氣態(tài)無味大于空氣溶于水二、CO2的化學性質三、CO2的主要用途:光合作用、滅火、化工產品的原料、氣體肥料、制干冰等。四、CO2的污染:溫室效應。重點、關鍵突出小結基礎性——應用性——探究性在練習中發(fā)現問題2.北方農村許多人家里設有地窖來貯存蔬菜。由于

蔬菜的呼吸作用

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

CO2

氣體,因此,人們在進入地窖之前,往往會做一個“燈火實驗”:就是把燃著的

蠟燭

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

蠟燭熄滅

,證明里面聚有大量的

CO2

氣體,不宜進入;當看到

蠟燭不熄滅

,證明里面的

CO2

氣體較少,可以進去。3.為了讓用石灰漿[Ca(OH)2]抹的墻壁快點干燥,人們常在室內生個炭火盆,這是為什么?為什么開始放炭火盆時,墻壁反而變潮濕了?1.下列關于CO2性質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CO2能溶于水生成H2CO3B.CO2具有酸性C.CO2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可燃性D.CO2有毒性鞏固練習答:木炭燃燒生成CO2,CO2與石灰漿[Ca(OH)2]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所以能使墻壁快點干燥。剛開始時有水生成,墻壁反而潮濕?!?.3二氧化碳(1)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2)不能供給呼吸。(3)與水反應:CO2+H2O==H2CO3

碳酸的不穩(wěn)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