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qū)12樓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專家論證匯報課件_第1頁
住宅小區(qū)12樓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專家論證匯報課件_第2頁
住宅小區(qū)12樓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專家論證匯報課件_第3頁
住宅小區(qū)12樓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專家論證匯報課件_第4頁
住宅小區(qū)12樓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專家論證匯報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住宅小區(qū)12#樓

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

專家論證匯報住宅小區(qū)12#樓

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

專家論證匯報1主要內容

1、建筑概況2、地基及基礎概況3、樁基檢測情況和現場施工進度情況4、地基及基礎處理論證方案5、復合地基承載力驗算6、需要專家論證的主要問題主要內容1、建筑概況21、建筑概況結構類型:剪力墻結構地上/地下層數:西單元24/2層;中單元27/2層、東單元26/2層層高:2.9米檐口高度:西單元70.55米、中間單元79.25米、東單元77.6米面積:標準層面積1011平米(含保溫),總建筑面積26786平米開間尺寸為(開間較?。?400,3000,3600,3300,3300,3600,3550,3300,3500,4000,3600,3300,3300,2850,3600,3600,3300,3300,3800,3800,3400,3400,3800,3100,3400;1、建筑概況結構類型:剪力墻結構32、地基及基礎概況PHC管樁、樁徑600、單樁承載力特征值280噸。常規(guī)樁基、墻下布樁。樁端持力層:第16層強風化花崗巖。有效樁長6~9米?;A:墻下地梁800X1200+300厚防水板。

(見基礎平面圖)2、地基及基礎概況PHC管樁、樁徑600、單樁承載力特征值24基礎平面圖基礎平面圖53、樁基檢測情況和現場施工進度情況1)樁基檢測情況打樁前試樁4根,靜載試驗加載量均達到600噸,樁頂沉降量13~21mm。開挖后靜載檢測3根的情況如下:1#樁加載量5600KN,樁頂沉降

19mm;2#樁加載量2700KN,樁頂沉降42mm(前一級加載2160KN,樁頂沉降34mm);3#樁加載量4860KN,樁頂沉降61mm(前一級加載4320KN,樁頂沉降25mm)。小應變檢測合格。單樁承載力特征值取最小值:Ra=2160/2=1080KN2)現場施工進度情況樁頂已截樁。(見現場照片)打樁設備已經撤場。開挖到墊層底標高,土層為第11層、粉質粘土(?ak=220KPa)。3、樁基檢測情況和現場施工進度情況1)樁基檢測情況6現場照片現場照片7現場照片現場照片8現場照片現場照片94、地基及基礎處理論證方案《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7章“復合地基”有關條文說明:7.7.1條,混凝土灌注樁、預制樁作為復合地基增強體,其工作性狀與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復合地基接近,可參照本節(jié)規(guī)定進行設計、施工、檢測。7.7.2條,持力層選擇:應選擇承載力和壓縮模量相對較高的土層作為持力層,樁端持力層承載力和壓縮模量越高,建筑物沉降穩(wěn)定也越快。7.7.2條,樁距:擠土成樁工藝宜采用較大樁距。墻下單排布樁取3~6倍樁徑。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如下:1)常規(guī)樁基改為復合地基。通過樁頂在褥墊層的刺入變形和樁端在強風化巖的沉降,把上部荷載分配到樁和樁間土。2)原“墻下地梁+防水板”改為整體筏板基礎。筏板厚度由計算確定,保證基礎剛度。3)管樁內用混凝土灌實。4、地基及基礎處理論證方案《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105、復合地基承載力驗算(中間單元27F)1)計算公式:中間單元樁數=76根,樁徑600,中間單元基底面積A=493平米。置換率m=76x0.2826/493=0.044

(見中間單元樁位圖)取單樁承載力發(fā)揮系數λ=0.9;單樁承載力特征值取最小值Ra=1080KN;取樁間土承載力發(fā)揮系數β=1.0;處理后樁間土承載力fsk=220KPa(不提高)fspk=0.9x0.044x1080/0.2826+1.0x(1-0.044)x220=151.3+210.3=362KPa5、復合地基承載力驗算(中間單元27F)1)計算公式:11中間單元樁位圖(27F)中間單元建筑平面圖(27F)中間單元樁位圖(27F)中間122)復合地基承載力修正:寬度修正系數0,深度修正系數1.0。(見3.0.4條)主樓北側填土,南側為地庫,地庫為柱下筏板基礎,筏板厚度400。根據主樓基底以上超載折算的埋深d=1.2+(0.3+0.4)x25/20+(1.1-0.4)=2.77深度修正可提高的承載力:γm(2.57-0.5)=13x(2.77-0.5)=29KPa。修正后的復合地基承載力為fa=362+29=391KN。3)復合地基強度驗算:PM導荷總重量166233KN(1.0恒+1.0活,活載按樓層折減,含地下室)考慮基礎底板自重,基底平均反力p=1.1x25+166233/493=27.5+337.2=365KPa

<fa=391KPa結論:中間單元的復合地基承載力滿足。2)復合地基承載力修正:136、需要專家論證的主要問題1)管樁作為復合地基的增強體,是否可行?規(guī)范條文說明可行,還是要請專家論證一下。2)強風化巖作為復合地基的持力層,是否可行?通過樁頂刺入變形和樁端在強風化巖的沉降能否實現復合地基。3)非均勻布樁(墻下布樁)是否可行?多數樁間距滿足(3~6)倍樁徑。墻下荷載集中的位置布樁,入口門廳處荷載小的位置不布樁。4)綜上所述,本工程的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是否可行?6、需要專家論證的主要問題1)管樁作為復合地基的增強體,是否14謝謝!住宅小區(qū)12樓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專家論證匯報課件15住宅小區(qū)12#樓

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

專家論證匯報住宅小區(qū)12#樓

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

專家論證匯報16主要內容

1、建筑概況2、地基及基礎概況3、樁基檢測情況和現場施工進度情況4、地基及基礎處理論證方案5、復合地基承載力驗算6、需要專家論證的主要問題主要內容1、建筑概況171、建筑概況結構類型:剪力墻結構地上/地下層數:西單元24/2層;中單元27/2層、東單元26/2層層高:2.9米檐口高度:西單元70.55米、中間單元79.25米、東單元77.6米面積:標準層面積1011平米(含保溫),總建筑面積26786平米開間尺寸為(開間較?。?400,3000,3600,3300,3300,3600,3550,3300,3500,4000,3600,3300,3300,2850,3600,3600,3300,3300,3800,3800,3400,3400,3800,3100,3400;1、建筑概況結構類型:剪力墻結構182、地基及基礎概況PHC管樁、樁徑600、單樁承載力特征值280噸。常規(guī)樁基、墻下布樁。樁端持力層:第16層強風化花崗巖。有效樁長6~9米。基礎:墻下地梁800X1200+300厚防水板。

(見基礎平面圖)2、地基及基礎概況PHC管樁、樁徑600、單樁承載力特征值219基礎平面圖基礎平面圖203、樁基檢測情況和現場施工進度情況1)樁基檢測情況打樁前試樁4根,靜載試驗加載量均達到600噸,樁頂沉降量13~21mm。開挖后靜載檢測3根的情況如下:1#樁加載量5600KN,樁頂沉降

19mm;2#樁加載量2700KN,樁頂沉降42mm(前一級加載2160KN,樁頂沉降34mm);3#樁加載量4860KN,樁頂沉降61mm(前一級加載4320KN,樁頂沉降25mm)。小應變檢測合格。單樁承載力特征值取最小值:Ra=2160/2=1080KN2)現場施工進度情況樁頂已截樁。(見現場照片)打樁設備已經撤場。開挖到墊層底標高,土層為第11層、粉質粘土(?ak=220KPa)。3、樁基檢測情況和現場施工進度情況1)樁基檢測情況21現場照片現場照片22現場照片現場照片23現場照片現場照片244、地基及基礎處理論證方案《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7章“復合地基”有關條文說明:7.7.1條,混凝土灌注樁、預制樁作為復合地基增強體,其工作性狀與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復合地基接近,可參照本節(jié)規(guī)定進行設計、施工、檢測。7.7.2條,持力層選擇:應選擇承載力和壓縮模量相對較高的土層作為持力層,樁端持力層承載力和壓縮模量越高,建筑物沉降穩(wěn)定也越快。7.7.2條,樁距:擠土成樁工藝宜采用較大樁距。墻下單排布樁取3~6倍樁徑。地基及基礎處理方案如下:1)常規(guī)樁基改為復合地基。通過樁頂在褥墊層的刺入變形和樁端在強風化巖的沉降,把上部荷載分配到樁和樁間土。2)原“墻下地梁+防水板”改為整體筏板基礎。筏板厚度由計算確定,保證基礎剛度。3)管樁內用混凝土灌實。4、地基及基礎處理論證方案《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255、復合地基承載力驗算(中間單元27F)1)計算公式:中間單元樁數=76根,樁徑600,中間單元基底面積A=493平米。置換率m=76x0.2826/493=0.044

(見中間單元樁位圖)取單樁承載力發(fā)揮系數λ=0.9;單樁承載力特征值取最小值Ra=1080KN;取樁間土承載力發(fā)揮系數β=1.0;處理后樁間土承載力fsk=220KPa(不提高)fspk=0.9x0.044x1080/0.2826+1.0x(1-0.044)x220=151.3+210.3=362KPa5、復合地基承載力驗算(中間單元27F)1)計算公式:26中間單元樁位圖(27F)中間單元建筑平面圖(27F)中間單元樁位圖(27F)中間272)復合地基承載力修正:寬度修正系數0,深度修正系數1.0。(見3.0.4條)主樓北側填土,南側為地庫,地庫為柱下筏板基礎,筏板厚度400。根據主樓基底以上超載折算的埋深d=1.2+(0.3+0.4)x25/20+(1.1-0.4)=2.77深度修正可提高的承載力:γm(2.57-0.5)=13x(2.77-0.5)=29KPa。修正后的復合地基承載力為fa=362+29=391KN。3)復合地基強度驗算:PM導荷總重量166233KN(1.0恒+1.0活,活載按樓層折減,含地下室)考慮基礎底板自重,基底平均反力p=1.1x25+166233/493=27.5+337.2=365KPa

<fa=391KPa結論:中間單元的復合地基承載力滿足。2)復合地基承載力修正:286、需要專家論證的主要問題1)管樁作為復合地基的增強體,是否可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