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95學年度第1學期臨時教務(第16次)會議議程_第1頁
國立臺北大學95學年度第1學期臨時教務(第16次)會議議程_第2頁
國立臺北大學95學年度第1學期臨時教務(第16次)會議議程_第3頁
國立臺北大學95學年度第1學期臨時教務(第16次)會議議程_第4頁
國立臺北大學95學年度第1學期臨時教務(第16次)會議議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立臺北大學95學年度第1學期臨時教務(第16次)會議議程時間:民國95年1月10日(星期三)中午12時整地點:教學大樓9樓多媒體會議室主席:蘇建榮教務長出(列)席人員:如簽到單紀錄:徐育茂壹、主席宣佈開會:貳、主席報告:參、教學評量績優(yōu)教師頒獎典禮肆、業(yè)務單位報告:伍、提案討論提案編號:1提案單位:校長交議案由:國立臺北大學學士班一年級新生不分系專班作業(yè)辦法草案(如附件一),提請初步討論。說明:考量部份學校的部分系所已採學士班一年級學生不分系招生,爰本校亦考慮試辦。本案所提草案,仍有部分難題有待克服(相關問題如附件二),例如:招生名額來源,有待與提供招生名額的學系再行會商;未來大一不分系專班的「班務」(有點類似小型的系務工作,例如:選課、核課、學生管理及休、退學等學籍管理等),由誰負責等等。因此本次提案,係就政策性問題及未來實際執(zhí)行之問題,先做初步討論(討論時間約20分鐘),未來將再繼續(xù)討論。國內(nèi)各大學採大一不分系之相關資料如附件三。決議:提案編號:2提案單位:教務處案由:擬具「國立臺北大學教學優(yōu)良教師獎勵辦法」草案,提請討論。說明:本校94年10月28日教務會議通過「國立臺北大學教學評量優(yōu)良教師獎勵及實施辦法」,其中評量結果之獎勵採計標準係以專任教師教授前二學期碩博士班及學士班所有課程加權之平均值為基準,依高低分數(shù)排序,並按各系、所、室、中心現(xiàn)任教師10%,作為核獎名額,依序遴選出優(yōu)良教師。惟教學優(yōu)良與否,尚應參酌各學院推薦意見、教師符合學校課程實施辦法情形及其他教學、研究及服務等相關資料,且依教育部教學卓越申請條件,教學優(yōu)良教師獎勵不能只採認教學評量結果乙項而已,爰訂定本草案,提請討論。國立臺北大學教學優(yōu)良教師獎勵辦法草案條文訂定說明國立臺北大學教學優(yōu)良教師獎勵辦法辦法名稱條文內(nèi)容說明第一條本校為提昇教學品質(zhì),肯定及表揚教師在教學上之卓越貢獻,特訂定本辦法。明訂本辦法訂定目的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教師係指在本校連續(xù)任教二年以上之專任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前項任教年資採計至遴選前一學年七月底止。明訂獎勵對象及年資採計方式第三條每學年教學優(yōu)良教師之名額,以全體專任教師人數(shù)百分之四為限,每位獲獎人由學校致贈表揚狀及獎金新臺幣三萬元。各學院之獲獎名額至少以一名為原則,其餘名額依各學院〈體育、通識併入人文學院計算〉專任教師人數(shù)計算分配。明訂獎勵教師名額、獎金及獲獎名額分配方式第四條教學優(yōu)良教師之獎勵,每學年辦理一次,遴選過程依下列階段進行:一、第一階段:由學校統(tǒng)一製作問卷,以修習學士班及研究所〈不含在職專班學生〉課程之學生所做之全學年教學意見調(diào)查及教學優(yōu)良教師問卷調(diào)查之結果〈各佔50%〉為依據(jù)。評分方式另定之。二、第二階段:依第一階段計算結果排序,提出各院專任教師前百分之十之名單〈小數(shù)點無條件進位〉,依姓氏筆劃送請各該學院系所主管聯(lián)席會議,就前二項評分及教學相關項目審議並排序推薦之。三、第三階段:由學校組成遴選委員會,按第三條規(guī)定之名額決定受獎優(yōu)良教師名單。前項第二款教學相關項目係指教學行政配合、教材研發(fā)、教學法創(chuàng)新等。明訂獎勵辦理方式、遴選過程及教學評選相關項目第五條教學優(yōu)良教師遴選委員會,由校長聘請教務長及各學院教師一名為委員組成之,由教務長擔任召集人,委員會議須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員親自出席始得開議。明訂優(yōu)良教師遴選委員會組成方式第六條每年連續(xù)獲得教學優(yōu)良獎之教師不得超過總獲獎人數(shù)的二分之一。累計三學年教學優(yōu)良獎獲獎之教師,視為教學傑出教師,提供教師評鑑參考,嗣後不再推薦。明訂每年重複獲獎教師比例及累計獲獎三學年之教師視為教學傑出教師,嗣後不再推薦第七條前條累計三學年教學優(yōu)良獎勵採計年度,自本辦法通過次學年度開始起算。因前後遴選指標不同,特訂定本辦法實施期程第八條教學優(yōu)良教師遴選所需獎金及經(jīng)費支出,由校務基金支應之。訂定本項業(yè)務經(jīng)費來源第九條本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校長發(fā)布後實施,修正時亦同。本辦法訂定程序辦法:本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通過後,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決議:提案編號:3提案單位:教務處案由:擬修正國立臺北大學學則第七十六條,提請討論。辦法:教務會議及校務會議審議通過,報請教育部同意備查後,公布施行。國立臺北大學學則第七十六條修正條文草案對照表修正條文現(xiàn)行條文說明第七十六條本學則經(jīng)教務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第七十六條本學則經(jīng)校務會議通過,並報請教育部備查後施行;修正時亦同。學則之內(nèi)容,大多與各系所之業(yè)務有相當密切的關係,而有相當多的系所主管並不是校務會議代表,爰學則的修正,宜經(jīng)教務會議審議通過後,始提送校務會議,以示對各系所之尊重,並有助於推動行政業(yè)務。決議:提案編號:4提案單位:教務處課務組案由:擬修正本?!笇W生出國選修課程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說明:依94年5月30日第16次校務會議修正之學則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本校得因學生需要,實施國內(nèi)校際選課及國外選課,其辦法另定之。國外選課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國內(nèi)校際選課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並報教育部備查後實施?!剐拚?。修正後條文原條文說明第十條本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第十條本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通過後施行;修正時亦同。依94年5月30日第16次校務會議修正之學則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修正。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通過後送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決議:提案編號:5提案單位:教務處課務組案由:擬修正本?!感kH選課實施辦法」部分條文,提請討論。說明:一、修訂法源條次,並明確認為未開設之科為當學期未開設科目,及學士班及進修學士班延畢生不受該學期所修總學分數(shù)之三分之一之限制,修正條文對照表如下:二、依94年5月30日第16次校務會議修正之學則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本校得因學生需要,實施國內(nèi)校際選課及國外選課,其辦法另定之。國外選課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國內(nèi)校際選課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並報教育部備查後實施?!剐拚釛l文原條文說明第一條依據(jù)大學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五條及本校學則第二十四條之規(guī)定,訂定本辦法。第一條依據(jù)大學法施行細則第二十六條及本校學則第二十四條之規(guī)定,訂定本辦法。配合「大學法施行細則」條次修正。第二條本校學生選修他校開設之課程,以選修本校當學期未開設之科目為限。第二條本校學生選修他校開設之課程,以選修本校未開設之科目為限。明定為當學期未開設之科目。第三條

學生每學期選修他校之學分數(shù),不得逾其該學期所修總學分數(shù)之三分之一。學士班及進修學士班之應屆畢業(yè)生、延畢生、及碩博士班學生不受前項之限制。畢業(yè)學分數(shù)之採計,就選修他校學分部分,仍依各系所之規(guī)定辦理。第三條

學生每學期選修他校之學分數(shù),不得逾其該學期所修總學分數(shù)之三分之一。但碩博士班學生不在此限。畢業(yè)學分數(shù)之採計,就選修他校學分部分,仍依各系所之規(guī)定辦理。為因應學生修習外校輔系、雙主修及學程,故開放應屆畢業(yè)生及延畢生可不受三分之一限制。第八條本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第八條本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修正時亦同。依94年5月30日第16次校務會議修正之學則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修正。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通過後送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並報教育部備查。決議:提案編號6提案單位:出版組案由:擬訂「國立臺北大學專任教師多媒體教材製作獎助實施計畫草案」,提請討論。說明:依本校第14次教務會議紀錄辦理,研提「國立臺北大學專任教師多媒體教材製作獎助實施計畫草案」。國立臺北大學專任教師多媒體教材製作獎助實施計畫草案一、目的:為提升電腦教學層次,全面推動資訊化教學及提昇教學成果,獎助專任教師自製電腦多媒體教材。二、獎助內(nèi)容:(一)、申請資格:本校專任教師。(二)、編撰方式:1.電腦多媒體教材以各系、所基礎課程之教學用教材內(nèi)容為主。電腦多媒體以影音電子檔、課程講義電子檔、電子書(E-Book)等為主。2.電腦多媒體教材之編撰者應於教材編撰計畫書核可之日起一年內(nèi)完成。(三)、獎助方式:電腦多媒體教材之補助金額以每申請案補助兩萬元為限。每年度總補助案件以十件為限。(四)、權利與義務:1.電腦多媒體教材編撰與程式設計者皆應依本實施計劃規(guī)定各事項完成教材。並於教材完成後,送交教務處出版組並協(xié)助後續(xù)相關作業(yè)以完成結案。2.獲獎助之教師應配合於教學評鑑或其他教學活動時展現(xiàn)成果。3.電腦多媒體教材應配合本學相關網(wǎng)頁或數(shù)位學習平臺呈現(xiàn)。4.完成之電腦多媒體教材其所有權屬學校、教材編撰者共有,非經(jīng)雙方同意不得拷貝轉讓,經(jīng)雙方同意之買賣行為或以建教合作方式提供外界使用時,其租金收益所得以下列比例分配之;學校佔百分之五十、教材編撰者佔百分之五十(教材編撰者離職後此項權益撥歸校方所有)。(五)、申請方式: 1.前述獎助申請,須於出版組規(guī)定時間提出申請,申請時須檢附申請表乙份及其相關資料,送本校出版品獎勵審核委員會審議。2.每位教師每年度以申請一案為限。(六)、凡本校編列預算開發(fā)製作或已獲校內(nèi)、外補助之教材不得再申請獎助。(七)、教師於留職停薪期間不得提出申請,申請後獲準留職停薪者不予獎助。獲獎教師於當學年度留職停薪或離職者(不含退休教師),其當學年度所獲得之獎助費須全數(shù)退回。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決議:提案編號:7提案單位:註冊組案由:依第15次教務會議決議事項【…國立臺北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第六條「3.重新取得本校學籍之新生,其已修習及格之有關科目與學分,準予申請抵免,但專業(yè)科目(除共同必修及通識教育科目以外之科目)以最近四年內(nèi)修讀者為限。、、、、」,就「以最近四年內(nèi)修讀者為限」乙節(jié),是否參照臺灣大學,修正為最近10年為限,請註冊、研教及進修組共同研議,在下次教務會議時,考慮是否提出修正條文。】辦理,擬修訂本校學生抵免學分辦法第六條條文,請討論。修訂條文對照表修正條文原條文說明第六條第二條所列各類學生抵免學分多寡、範圍與轉(編)入年級配合規(guī)定如左:………………三、重新取得本校學籍之新生,其已修習及格之有關科目與學分,準予申請抵免,但專業(yè)科目(除共同必修及通識教育科目以外之科目)以最近八年內(nèi)修讀者為限。其已抵免科目之學分達一定標準者,得提高編級,但至少須修業(yè)一年,並依照學期限修學分數(shù)修習始可畢業(yè)。第六條第二條所列各類學生抵免學分多寡、範圍與轉(編)入年級配合規(guī)定如左:……三、重新取得本校學籍之新生,其已修習及格之有關科目與學分,準予申請抵免,但專業(yè)科目(除共同必修及通識教育科目以外之科目)以最近四年內(nèi)修讀者為限。其已抵免科目之學分達一定標準者,得提高編級,但至少須修業(yè)一年,並依照學期限修學分數(shù)修習始可畢業(yè)。一、參考「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該校限制可抵免科目年限為十年。二、參考「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國立成功大學辦理學生抵免學分辦法」、「國立中山大學辦理學生抵免學分辦法」、「國立中興大學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以上學校均未限制可抵免科目年限。三、綜上所參,修正第三款「但專業(yè)科目(除共同必修及通識教育科目以外之科目)以最近四年內(nèi)修讀者為限」文字內(nèi)之「四年」改為「八年」。辦法:教務會議通過後實施。決議:陸、臨時動議:柒、散會:

附件一國立臺北大學學士班一年級新生不分系專班作業(yè)辦法初步草案本校為推動學士班一年級新生不分系,以延後分流,讓學生自由學習,了解各領域專業(yè),再選擇自己興趣的學系,特訂定「國立臺北大學學士班一年級新生不分系專班作業(yè)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招生方式採指定科目考試登記分發(fā),採計國文、英文、數(shù)學乙,共3科,不加權計分。 所招收學士班一年級新生不分系之專班,稱為勤學班,其班務之行政工作歸屬本校學位學程中心。勤學班除設置2名導師,以輔導學生選課及未來如何選擇就讀學系等事宜外;其餘導師工作,適用本校相關規(guī)定。勤學班學生除可自由選擇各學系學士班大一課程外,其餘適用一般學士班學生之選課規(guī)定。勤學班學生大一不分系,大二下學期起分系;分系時,由學生自由選擇就讀學系,各學系不得拒絕。大二分發(fā)到各學系後,如因此增加學系之授課負擔,得視實際需要,依行政程序簽請校長同意,聘請兼任教師授課;其所增加之鐘點費,由學校支應。勤學班學生學位授予適用本校一般學士班學生之規(guī)定(符合所就讀學系之畢業(yè)資格者,授予該學系之學士學位;符合就讀學系之輔系及雙主修資格者,授予該學系之輔系或雙主修之學位)。除本辦法之規(guī)定外,其他有關勤學班學生之相關規(guī)定,均適用本校學士班學生之規(guī)定辦理。勤學班招收1班,40名學生。學生名額由目前9個學系之進修學士班(共11班)每班提撥2名招生名額(共22名),加上目前18個學系之學士班,每系提撥1名招生名額(共18名)。本辦法經(jīng)教務會議通過後,提送校務發(fā)展委員會及校務會議審議通過後施行。

附件二國立臺北大學學士班一年級新生不分系專班作業(yè)辦法草案涉及之相關問題班務有點類似小型的系務工作,例如選課、核課、學生管理及休退學等學籍管理等,如何處理?是否要設「班主任」相對於系主任?招生名額之來源:依教育部規(guī)定,日間部學士班之招生名額總量,不得減少。由目前9個學系之進修學士班(共11班)新生名額中提撥。其優(yōu)點為減輕目前進修學士班招生不足及新生素質(zhì)問題;缺點則是歷史、中文、應外、資工系,無進修學士班,所以無法拿出招生名額,在形式的公平性上有待斟酌。由目前18個學系日間部學士班之招生名額中提撥,其優(yōu)點是本校全部18個學系日間部學士班都拿出招生名額,將來大二選系時,學生可自由選擇任一學系,因此,以各學系之招生名額觀之,形式上較為公平,但實質(zhì)上是否較為公平,則不易評估。缺點是因教育部規(guī)定,日間部學士班之招生名額,不得減少;又,歷史、中文、應外、資工等系,無進修學士班,部分亦無碩士班或碩士班招生名額很少,所以僅能減少學士班招生名額(全校招生總量沒減少)。實施期程為何?最快預計從招收97學年度新生開始適用。

附件三※96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fā),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大葉大學、義守大學、東華大學等也新增以院招生(大一不分系)之系組?!壳耙延胁簧俅髮W實施大一分不系,96學年度大學(日間部)招生名額分配核定表顯示,明年全國12校有22案採取不分系招生方式,包括政大傳播學院、清大工學院、人文社會學院和理學院、中山大學理、工學院、東華大學電機資工、逢甲資訊電機學院和元智大學管理學院、銘傳大學法學、傳播、觀光學院,臺大有意跟進。

以交大電機資訊學院學士班為例,打出和\o"搜尋這個關鍵字的相關內(nèi)容"美國名校留學合作計畫,一開辦就吸引不少成績可進臺大電機系的高材生。清大\o"搜尋這個關鍵字的相關內(nèi)容"科技管理學院、理學院後來跟進。

臺大教務長蔣丙煌表示,臺大不分系招生「還在努力當中」、「沒有時間表」。他個人認為,臺大生命科學院、電機資訊學院各只有兩個系,實施不分系招生的可能性較大。

蔣丙煌認為,大一不分系有困難,如果同一學院不同系錄取分數(shù)相差太大,學生大一、大二一定全力準備大三分系,等於把考試壓力往後延。※大學不分系及跨院招生已成為主流,臺灣大學昨天表示,96年學年度起管理學院、生命科學院、電機資訊學院每個學院將各有一班50人,大一不分系招生,延後至大三再分系。清華大學也表示,將開辦不分系的「清大學士班」,理學院、科技學院各招生30人,學生到大三可跨院選讀課程,培養(yǎng)第二專長?!盖宕髮W士班」近日將以專案方式向教育部申請,雖然尚未列入今年大考簡章,若教育部快速核準,仍可望公告今年7月大考招生。臺大、清大都表示,不分系和跨院招生,都是5年500億「邁向國際一流大學計畫」一部份。臺大註冊主任洪泰雄解釋,臺大不分系是以「院」為單位招生,管理學院、生命科學院、電機資訊學院,每個學院各50個名額,大一、大二選讀院內(nèi)共同課程,大三再分別選讀院內(nèi)的科系,招生名額由各學院各系釋出,大學指考總體招生人數(shù)不增加。洪泰雄說,「該依據(jù)什麼成績?」是延後分流最大困擾,校方評估後認為,臺大11個學院中,管理、生命科學、電機資訊3個學院的每個系,大學指考分發(fā)入學成績最相近,學生「齊頭平等」,大三之後再依興趣分系較公平?!宕蟊硎荆攀鶎W年度該校全面推進大一不分系、學生延後分流,今(九十五)年\o"搜尋這個關鍵字的相關內(nèi)容"科技管理學院及理學院已讓學生大二再選擇進該學院哪個系,明年新增人文社會學院大二才選系,工學院大三選系。

※中山大學教務長光灼華表示,九十六學年度理、工、管理學院都開辦以院招生不分系;理學院大一下選系,工學院大一學生可攻電機、機械、光電、資訊、\o"搜尋這個關鍵字的相關內(nèi)容"通訊、材料和奈米科技等領域。管理學院財金和管理兩組,大一、二不分系,大三才分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