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總7篇_第1頁
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總7篇_第2頁
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總7篇_第3頁
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總7篇_第4頁
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總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總7篇幼兒園社會教案篇1

一、活動目標:

1、情愿跟著老師一起嘗試用小勺喂動物寶寶吃飯。

2、體驗活動的歡樂。

二、活動打算:

大貓、小兔、小勺若干、動物頭像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大貓和小兔☉逐一出示大貓、小兔引導寶寶問好。☉看看、說說哪個動物長的大?☉貓咪為什么長的大呢?小兔為什么長的小呢?☉寶寶會自己吃飯嗎?引導寶寶學學做做自己吃飯的動作。

2、操作活動:喂動物寶寶吃飯☉有好多動物寶寶還不會自己吃飯,可是他們的肚子好餓哦,怎么辦呢?☉請個別寶寶嘗試學學喂食的動作。☉激勵寶寶用小勺喂動物寶寶吃飯。

幼兒園社會教案篇2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我要拉baba

活動目標:

1.了解“拉巴巴”的基本生活常識。

2.能主動參加活動,大膽講解并描述自己上廁所的閱歷。

活動打算:

ppt“我要拉巴巴”、上廁所流程圖

活動過程:

一、介紹河馬、小豬、小老鼠并相互問好。

二、看看,說說

1.河馬、小豬、小老鼠在蕩秋千,玩得真快樂啊。蕩著蕩著,“哎呦,哎呦,肚子好疼啊”,三個好摯友一起大聲喊了起來。他們怎么了?到哪里去拉巴巴?

2.來到廁所(或衛(wèi)生間),門關著,怎么辦?聽聽看里面有沒人

我們一起來問一問:“里面有人嗎?”小老鼠、小豬推開門打算拉巴巴。

3.河馬打開門一看,怎么了?(大鱷魚)怎么辦?

小結:是的,河馬重新走出來,等大鱷魚上完廁所再進去,這叫什么?(等待)幼兒園小摯友多,所以我們也要學會等待!

三、探討:如廁時的流程及常規(guī)

1.平常你們是怎么上廁所的?(幼兒自由說)

2.我們來看看三位好摯友是怎么拉巴巴的?是不是和我們一樣的?

拉巴巴前要干什么?(脫褲子)拉完了巴巴要干什么?(拉完巴巴、要擦屁屁)你會擦嗎?你是怎么擦的?(不會擦怎么辦呢?)屁屁擦完后干什么?(穿褲子)

小結:拉巴巴前先漸漸脫下小褲褲,兩腳站好坐下來,拉好巴巴擦屁屁,漸漸穿上小褲褲。

3.拉完巴巴、擦好屁屁、拉好褲子,還要干什么?(把巴巴沖掉)

請小摯友一起按按鈕沖馬桶,有時候在幼兒園我們不便利沖水,那我們該怎么辦?(告知老師或大人,請老師幫忙沖掉)

4.上完廁所,三個好摯友在干什么?

我們是怎么洗手的呢?一起來洗一洗吧

(先打開水龍頭,留意不能開的太大,把手打濕,擦點肥皂或洗手液,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腕搓搓、指尖搓搓、指縫搓搓,最終再用水把泡沫沖干凈,用毛巾把手擦干。)

四、演一演、學一學

1.師幼集體完整表演一遍“拉巴巴”的過程。

原來上廁所(拉巴巴)要做這么多的事情啊,我們再一起來學一學吧!

2.帶領幼兒如廁,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

附兒歌《拉巴巴》

拉巴巴,拉巴巴;

你先我后不擁擠;

漸漸脫下小褲褲;

兩腳站好蹲下來;

拉好巴巴擦干凈;

漸漸穿好小褲褲;

小手一按沖一沖;

洗洗手,講衛(wèi)生!

幼兒園社會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走不同腳印的小路,發(fā)展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2.大膽探究不同腳印的不同走法,培育肢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敏捷性。

3.增加規(guī)則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體驗挑戰(zhàn)勝利帶來的愉悅。

活動打算

1.課件-赤腳感知不同的路

2.音樂:放你的`小腳丫

3.不同腳印排列的小路。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生赤腳自由站立在用泡沫板拼成的方形場地上,復習小腳的結構,激發(fā)活動的愿望。

2.隨音樂進行小腳熱身運動:

小腳走路好神氣(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小腳跟兒抬起來,腳尖輕輕來走路——長高了;

腳尖兒累了歇一歇,翹起腳尖腳跟走——變小丑;

小腳小腳真能干(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二、綻開

1.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猜想出腳的不同部位能踩出的不同腳印。

老師:用小腳的不同部位走路,印在地上的小腳印就會不一樣,有的是整個小腳掌,有的是前腳掌,有的只是后腳掌。真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驗證吧。

2.出示不同的全掌腳印小路,激勵幼兒大膽嘗試用多種方法走過小路。

(1)規(guī)整排列的全掌腳印小路

老師總結:這就是全腳掌走路時印在地上的小腳印,剛才小摯友們用不同的方法走過了這條全掌腳印小路,有的大步走,有的跳著走,有的跑著走,都很平穩(wěn)。

3.不同腳印(前腳掌和后腳掌的腳印)的小路。

老師總結:這條小路上的小腳印,有的是用前腳掌走路留下的,有的是用后腳掌走路留下的,小摯友們用高人走的方法走過前腳掌腳印,用小丑走的方法走過后腳掌腳印。

4.組合腳印(全掌腳印、前腳掌腳印和后腳掌腳印)的小路。

老師總結:這條小路上有不同的小腳印,小摯友們看著小腳印的模樣變換不同的走路方法,一會兒走,一會兒跳,一會兒高人走,一會兒小丑走,一會兒快,一會兒慢。

5.嬉戲:比一比,看誰快。

老師展示四組由四條小路組合而成的長長的路,幼兒站成四列縱隊,通過競賽的方式鞏固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老師小結:今日,小摯友們用不同的方法、變換不同的動作,快速走完了不同腳印的小路,真是了不得!我們的小腳真的很能干!

三、結束

1.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和幼兒一起做放松活動

一起背靠著坐下來,伸直小腿——拍一拍;小手向后撐住地——動動小腳;小腳尖勾一勾,腳背伸直繃一繃,碰一碰;小腳一起向左轉一轉,向右再來轉一轉左擺右擺,一前一后,動一動,點點頭;漸漸收回小腿,敲一敲,捏一捏;摸摸小腳,撓撓腳底心兒,哈哈——小腳真可愛!

2.洗干凈小腳,穿好鞋子,結束活動。

幼兒園社會教案篇4

目標:

視察、記憶實力的練習

材料:

大鏡子

過程:

1.老師對著鏡子表演各種動作,讓幼兒觀看并做做、說說老師的動作。

2.介紹嬉戲“請你照我這樣做”的玩法,幼兒做鏡子,反映老師的動作。

3.老師表演各種動作,幼兒仿照老師的動作。

建議:

1.老師對著鏡子表演動作時,要讓幼兒都能看清晰,表演的動作要由易到難。

2.本嬉戲可支配在休閑的環(huán)節(jié)進行,不斷地重復和增加動作難度。

幼兒園社會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老師們都很關切、愛惜小摯友,并教小摯友學習許多本事。

2、教化幼兒遇到困難時,可以找老師,要求幼兒寧靜傾聽同伴談話。

3、初步激發(fā)幼兒對老師的寵愛和敬重之情。

活動打算:玩具電話一臺。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幼兒談談自己班上的老師。

1、使幼兒知道老師很關切、愛惜他們。

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有的小摯友還哭呢,是哪位老師抱著他(她),給他擦眼淚的?中午肚子餓了,是哪位老師給小摯友盛飯、盛菜,讓小摯友吃飽的?

睡午覺了,是誰幫你脫了衣服的?

起床了,又是誰幫你穿衣服的呢?

2、使幼兒知道,老師會教小摯友學習許多本事。

3、老師小結。

讓幼兒知道每個班上有兩位老師,她們都很喜愛、關切小摯友;誰有什么困難,老師都會幫助他,就像小摯友的媽媽一樣;老師還會教小摯友很多本事,也教小摯友玩好玩的嬉戲。

二、玩嬉戲“打電話”。

師:喂,小摯友好,我是X老師。

幼:X老師好。

師:你喜愛上幼兒園嗎?喜愛老師嗎?

兩位老師分別給幼兒提出希望和要求,并請幼兒在電話里給每位打電話的老師念一首兒歌或唱一首歌。

幼兒園社會教案篇6

1設計背景

幼兒在生活中,一杯牛奶、一面包、一個蛋糕,都要接觸到人民幣。《幼兒園教化綱要(試行)》也將幼兒數(shù)學教化的目標定位于:“能從生活和嬉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好玩?!币罁?jù)這一理念,我設計出此活動。以便讓孩子正確相識一些貨幣的面值,并了解運用貨幣購物的常識,懂得合理地消費,同時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xiàn)象和特點、改變規(guī)律產(chǎn)生愛好和探究的欲望,使數(shù)學教化更加生活化、嬉戲化、綜合化。

2活動目標

1、初步相識十元以內人民幣,并能說出他們的單位名稱。

2、學習看錢幣上的數(shù)字,知道錢幣可以用來購買相應同等幣值的商品。

3、學會遵守秩序,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驗自主購物的歡樂。

3活動打算

1、與在超市做營業(yè)員的幼兒做好事先的購物支配。

2、10、5、2、1元的人民幣若干,10元以內人民幣人手一份。

3、音樂、錄音機、小籃子。

4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一)嬉戲:《開火車》復習10以內的加法。

(二)以變魔術形式分別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錢幣,讓幼兒相識,并說出錢幣的名稱。

老師:魔術、魔術、魔術變變變,這些是什么?你們知道它們各自代表多少錢嗎?(10元、5元、2元、1元)這些錢是哪個國家?(中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幣)人民幣有什么用途?

(三)引導幼兒分別視察錢幣正面和反面的圖案,并讀一讀上面的數(shù)字。

老師:好,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和人民幣做摯友,看看他們有什么特征?

(四)幼兒學習用10元兌換5元、2元、1元。

老師:小摯友,我考考你們,10元的人民幣可以兌換幾張1元?又可以兌換幾張5元?還可以兌換幾張2元?引導個別幼兒進行操作,并請幼兒出自己是如何兌換的。

二、組織幼兒觀看軟件圖片,引導幼兒了解人民幣的兌換過程。

小摯友,真聰慧,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商店里的顧客是怎樣購物的。

三、組織幼兒依據(jù)老師出示的物品圖片及價錢進行嘗試購物。

今日,我的商店要開張了,我的店里有許多物品買,我們來看看哪些東西,它們賣多少錢?老師當售貨員,小摯友當顧客,進行嬉戲3—4次嬉戲。

四、幼兒進行角色嬉戲。

1、請幾名幼兒當售貨員,部分幼兒是顧客。提出超市購物要求:明天,我們要出去冬游活動,為冬游活動打算一些小食品,每個小摯友就用自己藍子的錢,每個小摯友事先考慮好,要買什么東西,觀看商品的價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錢范圍內購物。

老師:現(xiàn)在我們出去購物了

3、來到超市,自主購物。老師指導幼兒觀看商品的價值,購滿須要的商品。

4、到柜臺結帳。自己核對商品和價錢。

5、組織幼兒講解并描述自己買了什么東西?用了多少錢。

五、小結,結束活動。

1、人民幣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便利,我們用過了錢之后就要洗手,因為錢有許多細菌。

2、組織幼兒聽音樂(小汽車)結束活動。

幼兒園社會教案篇7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區(qū)分泥土,石頭,了解它們的性能用途。

2.通過嘗試,激發(fā)幼兒視察、了解大自然的愛好。

【活動打算】

石頭、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區(qū)分泥土和石頭

1.幼兒嘗試區(qū)分泥土和石頭。

師:這是什么?請你們試著把他們分開。

2.老師巡回指導:了解幼兒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區(qū)分?

3.引導幼兒邊分邊講,激勵幼兒講解并描述。

4.說一說你是怎么發(fā)覺這里有泥土和石頭的。

5.老師歸納小結不同的區(qū)分方法。

6.讓幼兒再嘗試分找泥土和石頭。

二、給泥土石頭洗澡

1.師:給石頭洗澡,看看石頭有什么改變?

2.試說給石頭洗澡后的結果。

3.給泥土洗澡,視察泥土的改變和洗后的結果,引導幼兒將兩種物體作比較,并小結。

三、做泥團

1.能不能試著把泥做成團?

2.引導幼兒嘗試泥干了怎么辦?濕了怎么辦?

3.說一說自己是怎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