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DRAM封裝技術的應用_第1頁
3D DRAM封裝技術的應用_第2頁
3D DRAM封裝技術的應用_第3頁
3D DRAM封裝技術的應用_第4頁
3D DRAM封裝技術的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DDRAM封裝技術的應用作者:BiaoCai、VipinchandraPatel、EdmundD.Blackshear,IBM服務器系統(tǒng)的需求推動了3DDRAM技術的進展。新一代技術提供了形狀因子(即幾何尺寸和形狀)、電氣和功率性能方面的優(yōu)勢。同時也帶來了更為復雜的設計、新的裝配技術和失效機理。最佳的3DDRAM技術是由這種優(yōu)勢、成本、入市時間和可靠性的綜合權衡決定的。本文詳盡分析了用于DDR2、DDR3和未來服務器存儲系統(tǒng)的最佳3DDRAM技術的特征。TSV(硅通孔)DRAM陣列堆疊有望帶來超級的功率性能,這可能是意義重大的市場推動力。文中還論述了對這一未來技術的權衡和工藝發(fā)展趨勢。服務器系統(tǒng)的需求推動3DDRAM技術服務器系統(tǒng)存儲量至少每代增長2X。系統(tǒng)空間體積配置限制了存儲器插闡模塊的總數,因此要求增長存儲器模塊密度。近幾年來,“下一代芯片縮小”減緩和成本交叉點在模塊密度增長要求和DRAM芯片密度增長之間產生了差距,并且正在擴大(圖1),為3DDRAM技術創(chuàng)造了應用空間。豚Nfi削I#。W曲?24圖L服務器存儲摸塊密度要求^DRAM芯片縮小之間的關系DDR23D封裝技術DDR2存儲器原來是用BGA單片封裝。有互為競爭的二種DDR23D技術:BGA堆疊(疊層封裝)和引線鍵合芯片堆疊。二者均是2005年左右在舊M服務器平臺中引入的。BGA堆疊(疊層封裝)在舊M服務器平臺中采用了幾種BGA堆疊設計(圖2)。這些設計有一個共同點,即封裝獨立的DRAM芯片。沒有芯片級老化功能時,單一封裝可實現堆疊工藝前的老化,這對維持堆疊封裝良率非常重要。當新一代DRAM芯片良率仍處于上升階段時,缺乏KGD(已知好芯片)對堆疊封裝良率來說是一個問題。BGA堆疊提供了這一問題的解決途徑。到2004年,一些封裝分包公司已開發(fā)了BGA堆疊技術。采用第三方BGA堆疊服務,存儲器供應商獲得了“入市時間”的優(yōu)勢。良率和入市時間的優(yōu)勢是BGA堆疊技術的首要市場推動因素。LowProfile是市場的重要推動因素對于高密度DDR2存儲模塊,常要熱/冷卻增強措施(圖3)。熱槽和散熱器占用7Z空間,增加了空氣流通的阻力。為使Z空間分配適于熱增強并有足夠的空氣流動,要求LowProfile3DDRAM堆疊封裝。熱管理/冷卻對DDR2服務器存儲子系統(tǒng)設計是極其關鍵的,因而高度優(yōu)勢是市場的重要推動因素。

圖3,存偌器模塊熱增強示意國a.葬型AMB熱槽b鰭型全模塊散熱器VLP(VeryLowProfile)存儲器模塊外形主要是為葉型服務器機箱設計引入的。VLP模塊外形減少了元件安置和走線所需的電路板面積。因此,高密度VLP存儲模塊應用要求具有小外形(x,y)3DDRAM堆疊封裝。BGA堆疊與芯片堆疊BGA堆疊技術為老化/良率優(yōu)勢付出的代價是幾何尺寸和形狀。某些BGA堆疊設計實現了JEDEC標準引腳,代價是需要附加Z高度(圖2)。與疊層封裝方法比較,芯片堆疊設計將單個芯片堆疊,固有的優(yōu)點是更薄、更小。只允許高良率DRAM晶圓用于DDP(DualDiePackage)和QDP(QualDiePackage)是控制堆疊封裝良率的典型方法,業(yè)已證明該方法對DDP是有效的。但QDP良率仍是個問題。為了說明芯片良率對QDP良率的影響,公式[1]是假定有缺陷的DRAM芯片是QDP良率減少的唯一因素。良率問題已是DDR2QDP成為小規(guī)模溢價技術的限制因素了。QDPyield=(Dieyield)4=(DDPyield)2[1]DDR2芯片堆疊技術存儲器供應商開發(fā)了各種引線鍵合芯片堆疊設計。根據芯片排列方向,這些設計可分為上/下或上/上。上/下DDP是從BOC(BoardonChip)BGA結構發(fā)展來的,完全啟用了成熟的BOC裝配工藝技術元素:底部芯片裝配幾乎與BOC一樣。工藝開發(fā)的主要挑戰(zhàn)是處理頂部芯片用的長鍵合引線。通過優(yōu)化引線鍵合和密封工藝,存儲器供應商開發(fā)出充分的工藝能力控制頂部芯片長引線彎曲。上/下DDP堆疊具有最佳3D技術的特性,如物理尺寸形狀小、滿意的堆疊封裝良率、比較短的開發(fā)周期、資本投入需求近于零、附加堆疊裝配成本低和優(yōu)良的堆疊封裝可靠性。但是,上/下結構不能延伸到支持4層DRAM堆疊。此外,上/下DDP存在固有的電氣問題。上、下芯片的電氣通道不對稱。上/下DDP支持的數據速率極限可能是800Mbps。依據引線鍵合方案,上/上DRAM堆疊設計可以分為二類:短引線和長引線(圖2)。短引線結構需要在BEOL階段有附加的材料層(RDL:ReDistributionLayer),以將引線鍵合焊盤扇出到芯片邊緣。對于短引線結構,處理鍵合引線與隔離的相互作用是直截了當的,這對采用這一結構的一些存儲器供應商是很重要的優(yōu)點。本文將著重于上/上/短引線。為簡化起見,本文后面提到的上/上就代表上/上/短引線。上/上DRAM堆疊封裝開發(fā)過去一直是頗有挑戰(zhàn)性的。幾何設計、隔離/芯片附著材料選擇和裝配工藝開發(fā)需要廣義FEM(有限元模塊)和DoF(試驗設計)。RDL、晶圓劃片、芯片粘附、薄引線鍵合和密封等工藝優(yōu)化對堆疊封裝的質量/可靠性性能是至關重要的。盡管需要堅實的工程資源,上/上DRAM堆疊封裝不會要求很大的投資。某些DRAM供應商能將廠內現有制造設備及能力延伸用于規(guī)模制造上/上DDR2堆疊封裝。我們認為上/上D(Q)DP是目前用于服務器存儲系統(tǒng)最復雜的DRAM3D技術。像環(huán)氧芯片粘附/隔離材料的樹脂分隔一樣,可靠性設計工作對發(fā)現設計疏漏是很重要的。在裝配應力和電源通斷引起的熱機械應力的作用下,封裝芯片相互作用可能引起劃片微裂擴展。這些問題通過優(yōu)化設計和改進工藝是完全可以解決的,例如硅隔離、FOW(FilmOverWire)和芯片粘附/密封材料優(yōu)化解除底部芯片上的應力。3DDDR2折中矩陣圖4總結了DDR堆疊封裝的各項折中因素,特別標出對服務器應用有關鍵作用的因素。芯片堆疊在物理尺寸和形狀方面的優(yōu)點是固有的,這是非常重要的市場驅動力。隨著質量/可靠性的改善,芯片堆疊逐步超越BGA堆疊而成為服務器應用領域的主導技術。BGAH*kJ"WigW?gMFon.cr(十—rcrtnioirlM*aim^hc-^aisnwftsricntFwi"如QtIX.f4>-wdurnupMawnlflpro*rm鄙THHi.miQlKbaitaibu)'iNforwiVl.1|1?3哼1加』訕FfflwirF*菱南岬gTgrzaPiS_QhidhyMrclFritoblRy龍4-4--L—wqxd1瞄triteMuhiji=_L..ili'ji1-ivpiulWIiphikmakvu-Ink■--?lr-1'.1!■1JIll-illi*numnKGD/irt-limiibpndemnijil購tti1aFBidh.,+$4.服務器應用的DDR23口技術評估DDR3和未來的3DDRAM封裝技術DDR3存儲器在2008年進入服務器應用。DDR3數據速率的增長對現有的DRAM堆疊技術產生了不確定性。上/下DDP在支持高數據速率方面存在固有不足。存儲器領域的供應商很少有對將上/下DDP延伸到支持1333Mbps抱樂觀態(tài)度的,而將最主要的開發(fā)力量置于上/上DDP。存儲器產業(yè)也在進行關于RDL布局設計/材料優(yōu)化和凸點/引線鍵合的內封裝混合互連開發(fā)工作。先進RDL和新互連方案將會把上/上DDP推進到支持1333Mbps,可能達1600Mbps。TSVDRAM陣列堆疊概念TSV堆疊封裝設計采用焊球凸點將堆疊與襯底鍵合,有可能把鍵合引線完全消除。通過最大限度減少(或消除)鍵合引線,TSV堆疊技術有望不僅使DRAM堆疊封裝更小,而且能支持更高數據速率。AdvancedDeviceDevelopmentDivision、NECElectronics、ElpidaMemory和OkiElectricIndustry提出了DRAM陣列堆疊的概念(圖5)。4片(或更多)DRAM核心芯片通過TSV堆疊,并與另外的外圍電路接口芯片一起鍵合到襯底上(圖5(a))。接口芯片可與底部DRAM核心芯片集成形成主從結構(圖5(b))。兩種結構均集成DRAM外圍電路,減少了I/O緩沖器和寄存器,從而減少了功率。U3瞞gwU3瞞gwPfW=4pojjpbfljydiqp圖5.DRAMjt列堆疊概念示意圖一些DRAM供應商已經開發(fā)了基于FOW或硅隔離的薄D(Q)DP技術。我們期待基于引線鍵合的芯片堆疊技術能支持最大高度1.2mm的DDP和最大高度1.5mm的QDP。預計這些堆疊封裝高度對于研制中的最復雜DDR3存儲器熱增強/冷卻結構是足夠了。因此,單獨形狀因子好將不能為采用TSVDRAM提供足夠理由。功率/熱問題支配著服務器存儲系統(tǒng)設計方法oTSVDRAM陣列堆疊技術節(jié)省功率的優(yōu)點對于DDR3和未來服務器存儲系統(tǒng)設計十分重要。對于高密度高速服務器存儲模塊,優(yōu)良的功率性能是TSV陣列堆疊技術的重要市場推動力。TSVDRAM陣列堆疊開發(fā)的挑戰(zhàn)對于TSVDRAM陣列堆疊,關鍵要素有通孔形成/填充、晶圓減薄、凸點形成和芯片與芯片/襯底的鍵合等。為了將TSVDRAM陣列堆疊從概念轉變?yōu)樯a,需要在制造設備和重大研發(fā)工作方面投資。為滿足服務器可靠性要求,TSVDRAM封裝需要證明關鍵結構(如硅通孔、微凸點、芯片與芯片/襯底鍵合、底充材料層和RDL)的完整性。芯片與封裝互連的處理對TSVDRAM封裝可靠性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通孔形成和金屬填充將改變DRAM芯片的機械性質。微凸點鍵合和底充的處理對最大限度減少DRAM芯片有源層上的壓力點頗為關鍵。薄DRAM芯片引起的VRT(可變保持時間)問題是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可靠性事項。DRAMTSV堆疊良率將影響加于每一封裝的裝配成本。需要開發(fā)電氣維修或其它提高良率方法以便控制裝配成本。DDR3和未來DRAM3D技術的折中架構圖6著重指出了對于服務器存儲系統(tǒng)DDR3(和未來的DRAM)3D技術的關鍵折中因素。節(jié)省功率的優(yōu)點是服務器存儲系統(tǒng)設計者使存儲器供應商采用TSV陣列堆疊的最重要推動力。但是,這種進展要求大量投資和新裝配技術的開發(fā)。新失效機理也需融合在開發(fā)階段。

Tradionfl1Eachir1即?FHadingVJirnh±i>d'Oiu>tiji>iri^fJoll.Biy■;h4-#?=:巨5ri,明十gdEEil,!2r<mLIP基15h1X1\tidMfiitf*[itfRi?diLiilh+dnh=i4^Hl洲4=-nirtMBffdfrHd尚1卮由*idp^Qr]1333WM2.UMUtl抽理'BWQMKbTEJPou?rwriinnTJiti?!?P7irniT|g?ljihijrhI.Cnrfl1/sue口國「,n伸B4Hjpnnormiremidurn4=“niTHToig=t旭hr5ns?二IbEflalin:%idiiflMi印廈lot囪,c^pacn^頑ww■tbumnKGD.聞d:皿§5,-Amrnbhramia1知n1響ETwtofflYhshL1L斗,留m圖6用于服務器的DDH3(和未來DRAM)3口技術評估TSVDRAM陣列堆疊裝配工藝開發(fā)趨勢TSVDRAM陣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