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耐藥機制教案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64ab9eb2311afe7546c180b50d8e09/5664ab9eb2311afe7546c180b50d8e091.gif)
![細菌耐藥機制教案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64ab9eb2311afe7546c180b50d8e09/5664ab9eb2311afe7546c180b50d8e092.gif)
![細菌耐藥機制教案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64ab9eb2311afe7546c180b50d8e09/5664ab9eb2311afe7546c180b50d8e093.gif)
![細菌耐藥機制教案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64ab9eb2311afe7546c180b50d8e09/5664ab9eb2311afe7546c180b50d8e094.gif)
![細菌耐藥機制教案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64ab9eb2311afe7546c180b50d8e09/5664ab9eb2311afe7546c180b50d8e0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細菌耐藥機制細菌耐藥機制1細菌耐藥性(ResistancetoDrug):又稱抗藥性,是指細菌對于抗菌藥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藥性一旦產生,藥物的化療作用就明顯下降。
第1頁/共34頁細菌耐藥性(ResistancetoDrug):第1頁2細菌耐藥的基因機制細菌耐藥性可分為兩類1.固有性/天然耐藥:來源于該細菌本身染色體上的耐藥基因,代代相傳,具有典型的種屬特異性。如:鏈球菌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天然耐藥;
腸道G-桿菌對青霉素天然耐藥;第2頁/共34頁細菌耐藥的基因機制細菌耐藥性可分為兩類第2頁/共34頁32.獲得性耐藥:細菌本來對抗生素無抗藥性,當細菌與抗生素接觸后,通過改變自身的代謝途徑,使其不被抗生素殺滅,從而獲得的耐藥性。主要是由于細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其DNA發(fā)生改變而使其形成或獲得了耐藥性表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產生的耐藥。第3頁/共34頁2.獲得性耐藥:細菌本來對抗生素無抗藥性,當細菌與抗生素接4獲得性耐藥產生類型:1.染色體介導的耐藥性2.質粒介導的耐藥性第4頁/共34頁獲得性耐藥產生類型:第4頁/共34頁5染色體介導的耐藥:一般是由于染色體上遺傳基因DNA發(fā)生突變,細菌突變后的變異株對抗生素的耐藥。一般突變率很低第5頁/共34頁染色體介導的耐藥:第5頁/共34頁6質粒介導的耐藥:這類耐藥性是由于細菌獲得外源新基因而產生的。發(fā)生的遺傳基礎是細菌獲得了新的DNA片段,這些片段上含有耐藥基因。第6頁/共34頁質粒介導的耐藥:第6頁/共34頁7質粒是細胞中的非細胞染色體或核區(qū)DNA,原有的能夠自主復制的較小的DNA分子第7頁/共34頁質粒是細胞中的非細胞染色體或核區(qū)DNA,原有的能夠自主復制的8
細菌耐藥性的獲得方式主要有:
轉化(transformation)、
轉導(transduction)、
接合(conjugation)、
轉座(transposion)。第8頁/共34頁細菌耐藥性的獲得方式主要有:第8頁/共34頁91.轉化主要指耐藥菌溶解后釋放出的DNA進入敏感菌體內,其耐藥基因與敏感菌的同種基因重新組合,使敏感菌成為耐藥菌。轉化過程常限于革蘭氏陰性菌。第9頁/共34頁1.轉化第9頁/共34頁102.轉導主要是借助于噬菌體將耐藥基因轉移給敏感菌,由于噬菌體有特異性,且通過噬菌體傳播的DNA量很少,因此耐藥性的轉導現(xiàn)象僅能發(fā)生在同種細菌內,通常僅能傳遞對一種抗菌藥的耐藥性。臨床上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性轉移的惟一的方式。第10頁/共34頁2.轉導第10頁/共34頁113.接合由接合傳遞的耐藥性也叫感染性耐藥,主要是通過耐藥菌與敏感菌菌體的直接接觸,由耐藥菌將耐藥因子轉移給敏感菌。接合轉移不僅可在同種菌之間進行,也可在屬間不同種菌之間進行。這種方式主要出現(xiàn)在革蘭氏陰性細菌中,特別是在腸道菌中。第11頁/共34頁3.接合第11頁/共34頁124.轉座子它是一種比質粒更小的DNA片段,它能夠隨意地插入或躍出其它DNA分子中,將耐藥性的遺傳信息進行傳遞,轉座子不能進行自身復制,必須依賴于細菌的染色體、噬菌體或質粒中而得以復制和繁殖。轉座子的宿主范圍廣,它可在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之間轉移第12頁/共34頁4.轉座子第12頁/共34頁13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1.產生滅活酶或鈍化酶;2.抗菌藥物作用靶位改變;3.影響主動流出系統(tǒng);4.細菌細胞膜滲透性改變;5.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6.交叉耐藥性第13頁/共34頁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1.產生滅活酶或鈍化酶;第13頁/共3414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一、滅活酶或鈍化酶的產生細菌產生滅活的抗菌藥物酶使抗菌藥物失活是耐藥性產生的最重要機制之一,使抗菌藥物作用于細菌之前即被酶破壞而失去抗菌作用。這些滅活酶可由質粒和染色體基因表達。第14頁/共34頁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一、滅活酶或鈍化酶的產生第14頁/共34頁15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例如:1.β-內酰胺酶2.氯霉素乙?;D移酶3.紅霉素酯化酶4.氨基糖苷類鈍化酶第15頁/共34頁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例如:第15頁/共34頁16β-內酰胺酶機制:使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β-內酰胺環(huán)的酰胺鍵斷裂而失去抗菌活性。第16頁/共34頁β-內酰胺酶第16頁/共34頁17β-內酰胺酶分布廣泛,幾乎所有細菌只要接觸β-內酰胺類抗生素后均可產生相應的酶。編碼此酶的基因既可在細菌染色體上,也可位于質?;蜣D座子上。應對方法:1.開發(fā)耐β-內酰胺酶的藥物2.與酶抑制劑合用第17頁/共34頁β-內酰胺酶分布廣泛,幾乎所有細菌只要接觸β-內酰胺類抗生素18二、細菌藥物作用靶位改變由于抗菌藥作用的靶位發(fā)生突變或被細菌產生的某種酶修飾而使抗菌藥物無法結合或親和力下降,這種耐藥機制在細菌耐藥中普遍存在。第18頁/共34頁二、細菌藥物作用靶位改變由于抗菌藥作用的靶位發(fā)生突變或19主要有三種方式:1.改變細菌靶蛋白的結構抗生素結合位點的蛋白質結構發(fā)生改變或被修飾,均可導致親和力的降低2.產生新的靶位細菌遺傳物質變異產生新的低親和力蛋白酶,替代原先途徑3.增加靶蛋白的數(shù)量使藥物存在時仍有足夠量的靶蛋白可以維持細菌的正常功能和形態(tài)第19頁/共34頁主要有三種方式:第19頁/共34頁20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作用靶位為青霉素結合蛋白(PBP)氨基糖苷類和四環(huán)素抗菌藥物的作用靶位為核糖體的50S亞基大環(huán)內酯類和氯霉素以及克林霉素的作用靶位為核糖體的30S亞基利福霉素類的作用靶位為依賴于DNA的RNA聚合酶哇諾酮類的作用靶位為DNA促旋酶磺胺類的作用靶位為二氫碟酸合成酶和二氫葉酸還原酶萬古霉素的作用靶位為細胞壁五肽末端的D-丙氨酰-D-丙氨酸末端的游離羧基第20頁/共34頁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作用靶位為青霉素結合蛋白(PBP)第221三、細菌細胞膜滲透性改變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外膜上的通道蛋白,是抗生素藥物進入細菌體內的主要通道。
細菌接觸抗生素后,可以通過改變通道蛋白(porin)性質和數(shù)量來降低細菌的膜通透性,不僅使細菌不易受到機體殺菌物質的作用,還可阻止某些抗菌藥的進入第21頁/共34頁三、細菌細胞膜滲透性改變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外膜上的通22革蘭陰性細菌細胞膜第22頁/共34頁革蘭陰性細菌細胞膜第22頁/共34頁23革蘭氏陽性菌中細胞膜被一層厚厚的肽聚糖細胞壁所包裹。盡管細胞壁具有很強的機械強度,但由于其結構比較粗糙,幾乎不影響抗菌藥物這樣的小分子物質擴散至細胞內。第23頁/共34頁革蘭氏陽性菌中細胞膜被一層厚厚的肽聚糖細胞壁所包裹。盡管細胞24四、藥物主動外排系統(tǒng)某些細菌能將進入菌體的藥物泵出體外,這種泵因需能量,故稱主動流出系統(tǒng)(activeeffluxsystem)。第24頁/共34頁四、藥物主動外排系統(tǒng)某些細菌能將進入菌體的藥物泵出體外25流出系統(tǒng)有三個蛋白組成,即轉運子、附加蛋白和外膜蛋白,三者缺一不可,又稱三聯(lián)外排系統(tǒng)。外膜蛋白類似于通道蛋白,位于外膜(G-菌)或細胞壁(G+菌),是藥物被泵出細胞的外膜通道。轉運子位于胞漿膜,它起著泵的作用附加蛋白位于轉運子與外膜蛋白之間,起橋梁作用,。第25頁/共34頁流出系統(tǒng)有三個蛋白組成,即轉運子、附加蛋白和外膜蛋白,26五、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細菌生物被膜是指細菌粘附于固體或有機腔道表面,形成微菌落,并分泌細胞外多糖蛋白復合物將自身包裹其中而形成的膜狀物。第26頁/共34頁五、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細菌生物被膜是指細菌粘附于固體或27滲透限制:生物被膜中的大量胞外多糖形成分子屏障和電荷屏障,可阻止或延緩抗生素的滲入,而且被膜中細菌分泌的一些水解酶類濃度較高,可促使進入被膜的抗生素滅活。第27頁/共34頁滲透限制:第27頁/共34頁28營養(yǎng)限制:生物被膜流動性較低,被膜深部氧氣,營養(yǎng)物質等濃度較低,細菌處于這種狀態(tài)下生長代謝緩慢,而絕大多數(shù)抗生素對此狀態(tài)細菌不敏感,當使用抗生素時僅殺死表層細菌,而不能徹底治愈感染,停藥后迅速復發(fā)。第28頁/共34頁營養(yǎng)限制:第28頁/共34頁29六、交叉耐藥性指致病微生物對某一種抗菌藥產生耐藥性后,對其他作用機制相似的抗菌藥也產生耐藥性。第29頁/共34頁六、交叉耐藥性指致病微生物對某一種抗菌藥產生耐藥性后,30七.多重耐藥性細菌耐藥狀況分為兩類:①單類耐藥,即因單一耐藥因素,細菌對一類抗菌藥物的同類藥物均耐藥;②多重耐藥,細菌通過互不聯(lián)系的耐藥機制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結構完全各異的抗生素出現(xiàn)耐藥。質粒介導的多藥耐藥通常是由不同的單耐藥基因裝入轉座子或者由重組、轉位等機制構成的復制子,多由不同基因獨立調節(jié)機制不同的耐藥。第30頁/共34頁七.多重耐藥性細菌耐藥狀況分為兩類:第30頁/共34頁31主要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和細菌耐藥機制抗菌藥物主要靶位作用機制主要耐藥機制-內酰胺類細胞壁PBPs抑制細胞壁交叉連接1滅活藥物(-內酰胺酶)2靶位敏感性下降(改變青霉素結合蛋白)3通透性下降(改變革蘭陰性菌外膜孔蛋白)4主動泵出萬古霉素細胞壁干擾新細胞壁亞單位的加入(胞壁酰五肽)改變靶位(取代肽聚糖亞單位末端的氨基酸)大環(huán)內酯類蛋白合成結合到50S核糖體亞單位1改變靶位(核糖體甲基化)2主動泵出林可霉素類蛋白合成結合到50S核糖體亞單位改變靶位(核糖體甲基化)第31頁/共34頁主要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和細菌耐藥機制抗菌藥物主要靶位作用機制32主要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和細菌耐藥機制氯霉素蛋白合成結合到50S核糖體亞單位1滅活藥物(氯霉素乙酰轉移酶)2主動泵出四環(huán)素蛋白合成結合到30S核糖體亞單位1減少細胞內藥物的積累(主動泵出)2靶位敏感性下降氨基糖苷類蛋白合成結合到30S核糖體亞單位1滅活藥物(氨基糖苷類修飾酶)2降低革蘭陰性菌外膜通透性3主動泵出磺胺類和甲氧芐氨嘧啶細胞代謝競爭性抑制與葉酸生物合成有關的兩步酶產生不敏感的靶位[二氫喋啶合成酶(磺胺類)和二氫葉酸還原酶(甲氧芐氨嘧啶)]利福平核酸合成抑制依賴DNA的RNA多聚酶靶位不敏感(多聚酶基因變異)喹諾酮類DNA合成抑制DNA螺旋酶(A亞單位)和拓撲異構酶IV1靶位不敏感(酶基因變異)2減少細胞內藥物的積累(主動泵出)第32頁/共34頁主要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和細菌耐藥機制氯霉素蛋白合成結合到5033ESBL: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超廣譜β-內酰胺酶,是一類能水解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以及單環(huán)類抗生素的β-內酰胺酶,其活性能被某些β-內酰胺酶抑制劑抑制。能生ESBL的細菌即為ESBL(+)菌,可對上述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ESBL: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超廣譜β-內酰胺酶),是一類能水解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以及單環(huán)類抗生素的β-內酰胺酶,其活性能被某些β-內酰胺酶抑制劑抑制。能產生ESBL的細菌即為ESBL(+)菌,可對上述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β-內酰胺類抗生素(Beta-lactamantibiotic)是一種種類很廣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頭孢菌素、單酰胺環(huán)類、碳青霉烯類和青霉烯類酶抑制劑等。作用機制: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青霉素結合蛋白PBPs),從而阻礙細胞壁粘肽合成,使細菌胞壁缺損,菌體膨脹裂解。第33頁/共34頁ESBL:Extended-Spectrumβ-Lacta34細菌耐藥機制細菌耐藥機制35細菌耐藥性(ResistancetoDrug):又稱抗藥性,是指細菌對于抗菌藥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藥性一旦產生,藥物的化療作用就明顯下降。
第1頁/共34頁細菌耐藥性(ResistancetoDrug):第1頁36細菌耐藥的基因機制細菌耐藥性可分為兩類1.固有性/天然耐藥:來源于該細菌本身染色體上的耐藥基因,代代相傳,具有典型的種屬特異性。如:鏈球菌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天然耐藥;
腸道G-桿菌對青霉素天然耐藥;第2頁/共34頁細菌耐藥的基因機制細菌耐藥性可分為兩類第2頁/共34頁372.獲得性耐藥:細菌本來對抗生素無抗藥性,當細菌與抗生素接觸后,通過改變自身的代謝途徑,使其不被抗生素殺滅,從而獲得的耐藥性。主要是由于細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其DNA發(fā)生改變而使其形成或獲得了耐藥性表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產生的耐藥。第3頁/共34頁2.獲得性耐藥:細菌本來對抗生素無抗藥性,當細菌與抗生素接38獲得性耐藥產生類型:1.染色體介導的耐藥性2.質粒介導的耐藥性第4頁/共34頁獲得性耐藥產生類型:第4頁/共34頁39染色體介導的耐藥:一般是由于染色體上遺傳基因DNA發(fā)生突變,細菌突變后的變異株對抗生素的耐藥。一般突變率很低第5頁/共34頁染色體介導的耐藥:第5頁/共34頁40質粒介導的耐藥:這類耐藥性是由于細菌獲得外源新基因而產生的。發(fā)生的遺傳基礎是細菌獲得了新的DNA片段,這些片段上含有耐藥基因。第6頁/共34頁質粒介導的耐藥:第6頁/共34頁41質粒是細胞中的非細胞染色體或核區(qū)DNA,原有的能夠自主復制的較小的DNA分子第7頁/共34頁質粒是細胞中的非細胞染色體或核區(qū)DNA,原有的能夠自主復制的42
細菌耐藥性的獲得方式主要有:
轉化(transformation)、
轉導(transduction)、
接合(conjugation)、
轉座(transposion)。第8頁/共34頁細菌耐藥性的獲得方式主要有:第8頁/共34頁431.轉化主要指耐藥菌溶解后釋放出的DNA進入敏感菌體內,其耐藥基因與敏感菌的同種基因重新組合,使敏感菌成為耐藥菌。轉化過程常限于革蘭氏陰性菌。第9頁/共34頁1.轉化第9頁/共34頁442.轉導主要是借助于噬菌體將耐藥基因轉移給敏感菌,由于噬菌體有特異性,且通過噬菌體傳播的DNA量很少,因此耐藥性的轉導現(xiàn)象僅能發(fā)生在同種細菌內,通常僅能傳遞對一種抗菌藥的耐藥性。臨床上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性轉移的惟一的方式。第10頁/共34頁2.轉導第10頁/共34頁453.接合由接合傳遞的耐藥性也叫感染性耐藥,主要是通過耐藥菌與敏感菌菌體的直接接觸,由耐藥菌將耐藥因子轉移給敏感菌。接合轉移不僅可在同種菌之間進行,也可在屬間不同種菌之間進行。這種方式主要出現(xiàn)在革蘭氏陰性細菌中,特別是在腸道菌中。第11頁/共34頁3.接合第11頁/共34頁464.轉座子它是一種比質粒更小的DNA片段,它能夠隨意地插入或躍出其它DNA分子中,將耐藥性的遺傳信息進行傳遞,轉座子不能進行自身復制,必須依賴于細菌的染色體、噬菌體或質粒中而得以復制和繁殖。轉座子的宿主范圍廣,它可在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之間轉移第12頁/共34頁4.轉座子第12頁/共34頁47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1.產生滅活酶或鈍化酶;2.抗菌藥物作用靶位改變;3.影響主動流出系統(tǒng);4.細菌細胞膜滲透性改變;5.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6.交叉耐藥性第13頁/共34頁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1.產生滅活酶或鈍化酶;第13頁/共3448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一、滅活酶或鈍化酶的產生細菌產生滅活的抗菌藥物酶使抗菌藥物失活是耐藥性產生的最重要機制之一,使抗菌藥物作用于細菌之前即被酶破壞而失去抗菌作用。這些滅活酶可由質粒和染色體基因表達。第14頁/共34頁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一、滅活酶或鈍化酶的產生第14頁/共34頁49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例如:1.β-內酰胺酶2.氯霉素乙?;D移酶3.紅霉素酯化酶4.氨基糖苷類鈍化酶第15頁/共34頁細菌耐藥的生化機制例如:第15頁/共34頁50β-內酰胺酶機制:使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β-內酰胺環(huán)的酰胺鍵斷裂而失去抗菌活性。第16頁/共34頁β-內酰胺酶第16頁/共34頁51β-內酰胺酶分布廣泛,幾乎所有細菌只要接觸β-內酰胺類抗生素后均可產生相應的酶。編碼此酶的基因既可在細菌染色體上,也可位于質?;蜣D座子上。應對方法:1.開發(fā)耐β-內酰胺酶的藥物2.與酶抑制劑合用第17頁/共34頁β-內酰胺酶分布廣泛,幾乎所有細菌只要接觸β-內酰胺類抗生素52二、細菌藥物作用靶位改變由于抗菌藥作用的靶位發(fā)生突變或被細菌產生的某種酶修飾而使抗菌藥物無法結合或親和力下降,這種耐藥機制在細菌耐藥中普遍存在。第18頁/共34頁二、細菌藥物作用靶位改變由于抗菌藥作用的靶位發(fā)生突變或53主要有三種方式:1.改變細菌靶蛋白的結構抗生素結合位點的蛋白質結構發(fā)生改變或被修飾,均可導致親和力的降低2.產生新的靶位細菌遺傳物質變異產生新的低親和力蛋白酶,替代原先途徑3.增加靶蛋白的數(shù)量使藥物存在時仍有足夠量的靶蛋白可以維持細菌的正常功能和形態(tài)第19頁/共34頁主要有三種方式:第19頁/共34頁54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作用靶位為青霉素結合蛋白(PBP)氨基糖苷類和四環(huán)素抗菌藥物的作用靶位為核糖體的50S亞基大環(huán)內酯類和氯霉素以及克林霉素的作用靶位為核糖體的30S亞基利福霉素類的作用靶位為依賴于DNA的RNA聚合酶哇諾酮類的作用靶位為DNA促旋酶磺胺類的作用靶位為二氫碟酸合成酶和二氫葉酸還原酶萬古霉素的作用靶位為細胞壁五肽末端的D-丙氨酰-D-丙氨酸末端的游離羧基第20頁/共34頁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作用靶位為青霉素結合蛋白(PBP)第255三、細菌細胞膜滲透性改變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外膜上的通道蛋白,是抗生素藥物進入細菌體內的主要通道。
細菌接觸抗生素后,可以通過改變通道蛋白(porin)性質和數(shù)量來降低細菌的膜通透性,不僅使細菌不易受到機體殺菌物質的作用,還可阻止某些抗菌藥的進入第21頁/共34頁三、細菌細胞膜滲透性改變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外膜上的通56革蘭陰性細菌細胞膜第22頁/共34頁革蘭陰性細菌細胞膜第22頁/共34頁57革蘭氏陽性菌中細胞膜被一層厚厚的肽聚糖細胞壁所包裹。盡管細胞壁具有很強的機械強度,但由于其結構比較粗糙,幾乎不影響抗菌藥物這樣的小分子物質擴散至細胞內。第23頁/共34頁革蘭氏陽性菌中細胞膜被一層厚厚的肽聚糖細胞壁所包裹。盡管細胞58四、藥物主動外排系統(tǒng)某些細菌能將進入菌體的藥物泵出體外,這種泵因需能量,故稱主動流出系統(tǒng)(activeeffluxsystem)。第24頁/共34頁四、藥物主動外排系統(tǒng)某些細菌能將進入菌體的藥物泵出體外59流出系統(tǒng)有三個蛋白組成,即轉運子、附加蛋白和外膜蛋白,三者缺一不可,又稱三聯(lián)外排系統(tǒng)。外膜蛋白類似于通道蛋白,位于外膜(G-菌)或細胞壁(G+菌),是藥物被泵出細胞的外膜通道。轉運子位于胞漿膜,它起著泵的作用附加蛋白位于轉運子與外膜蛋白之間,起橋梁作用,。第25頁/共34頁流出系統(tǒng)有三個蛋白組成,即轉運子、附加蛋白和外膜蛋白,60五、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細菌生物被膜是指細菌粘附于固體或有機腔道表面,形成微菌落,并分泌細胞外多糖蛋白復合物將自身包裹其中而形成的膜狀物。第26頁/共34頁五、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細菌生物被膜是指細菌粘附于固體或61滲透限制:生物被膜中的大量胞外多糖形成分子屏障和電荷屏障,可阻止或延緩抗生素的滲入,而且被膜中細菌分泌的一些水解酶類濃度較高,可促使進入被膜的抗生素滅活。第27頁/共34頁滲透限制:第27頁/共34頁62營養(yǎng)限制:生物被膜流動性較低,被膜深部氧氣,營養(yǎng)物質等濃度較低,細菌處于這種狀態(tài)下生長代謝緩慢,而絕大多數(shù)抗生素對此狀態(tài)細菌不敏感,當使用抗生素時僅殺死表層細菌,而不能徹底治愈感染,停藥后迅速復發(fā)。第28頁/共34頁營養(yǎng)限制:第28頁/共34頁63六、交叉耐藥性指致病微生物對某一種抗菌藥產生耐藥性后,對其他作用機制相似的抗菌藥也產生耐藥性。第29頁/共34頁六、交叉耐藥性指致病微生物對某一種抗菌藥產生耐藥性后,64七.多重耐藥性細菌耐藥狀況分為兩類:①單類耐藥,即因單一耐藥因素,細菌對一類抗菌藥物的同類藥物均耐藥;②多重耐藥,細菌通過互不聯(lián)系的耐藥機制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結構完全各異的抗生素出現(xiàn)耐藥。質粒介導的多藥耐藥通常是由不同的單耐藥基因裝入轉座子或者由重組、轉位等機制構成的復制子,多由不同基因獨立調節(jié)機制不同的耐藥。第30頁/共34頁七.多重耐藥性細菌耐藥狀況分為兩類:第30頁/共34頁65主要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和細菌耐藥機制抗菌藥物主要靶位作用機制主要耐藥機制-內酰胺類細胞壁PBPs抑制細胞壁交叉連接1滅活藥物(-內酰胺酶)2靶位敏感性下降(改變青霉素結合蛋白)3通透性下降(改變革蘭陰性菌外膜孔蛋白)4主動泵出萬古霉素細胞壁干擾新細胞壁亞單位的加入(胞壁酰五肽)改變靶位(取代肽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6 太陽 教案 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
- 2024年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一單元 我們共同的世界 第一課 同住地球村 第2框 復雜多變的關系說課稿 新人教版
- 2 學會寬容 第一課時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2025如何寫農村土地承包合同范文
- 2025服裝代理商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2《花的學?!氛f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
- 隧道拆除專項施工方案
- 2024年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 二 小數(shù)乘法 2小數(shù)的乘法第2課時 小數(shù)乘小數(shù)說課稿 冀教版
- 軍訓訓合同范例
- 黔江辦公室鋁扣板施工方案
- 做投標文件培訓
- 9.4+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活塞式抽水機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建筑工程工作計劃
- 2025年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限責任公司招聘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瓶裝液化氣送氣工培訓
- 外科護理課程思政課程標準
- 船舶航行安全
- 道德經全文完整版本
- 9.2溶解度(第1課時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下冊
- 2024年審計局公務員招錄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招錄139人完整版附答案【研優(yōu)卷】
-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招聘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