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特征以及地形成因_第1頁
地形特征以及地形成因_第2頁
地形特征以及地形成因_第3頁
地形特征以及地形成因_第4頁
地形特征以及地形成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關(guān)于地形特征和地形成因第1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地形特征/判斷依據(jù)(海拔等高線特征)等高線示意圖平原海拔200米;等高線稀疏較平直,地形平坦開闊、起伏?。ㄏ鄬Ω叨刃。└咴0?00米;等高線中間稀疏,邊緣密集;地勢內(nèi)高外低,地面坦蕩、起伏小,邊緣陡峻山地海拔500米;地勢中高周低(或水系呈放射狀);等高線密集,地表起伏大(相對高度大),坡度陡峻丘陵海拔200500米;等高線較稀疏,地表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盆地等高線閉合,地勢中低周高;等高線中間稀疏,邊緣密集(或水系呈向心狀)陸地五種基本地形的形態(tài)特征第2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描述地

2、形特征地形類型及分布特征(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沖積扇、三角洲);地勢特征(地勢高低、地勢起伏狀況、相對高差大小、海拔高低);海岸線特征(曲折或平直)、島嶼、半島多少(用于沿海);特殊地貌分布(如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橫斷山區(qū)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圖上有的地貌如沙漠戈壁、河網(wǎng)密集)第3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指出圖示區(qū)域主要地形特征。(3分) 地形中部為盆地,四周為高原(山地)(1分);地勢四周高,中部低(1分);盆地內(nèi)部分布有沙漠、戈壁(1分)。 第4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說明圖示地區(qū)西部海岸線

3、的主要特征及其對氣溫的影響。(5分) 影響:受海洋影響大(1分),氣溫年較和日較差變?。?分),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出現(xiàn)的時間滯后(1分)。特征:多半島、島嶼、港灣(1分),海岸線曲折、漫長(1分)。第5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判斷G河自N點至M點流經(jīng)地區(qū)的地形類型,并說明判斷的理由。(9分)理由:河流水系呈向心狀;地勢四周高,中間低;500m等高線相對較閉合,中部等高線稀疏,地勢較平坦,而四周較密集,坡度大;地形類型:盆地第6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描述圖示區(qū)域地形的主要特點。(7分)思考北部海岸線較平直,南部海岸線曲折,多島嶼。地勢

4、南高北低;北部以平原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第7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第8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地勢高,地表起伏大;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地形類型復(fù)雜,高原、山地面積廣;海岸曲折、漫長,多半島、島嶼、 港灣亞洲地形特征:亞洲地形特點對河流特征帶來哪些影響?發(fā)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大多數(shù)河流流程長;中下游多平原,東部、南部的河流流經(jīng)山區(qū)地區(qū),水能豐富第9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第10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歐洲西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烏拉爾山英國德國意大利法國

5、丹麥第11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亞平寧山脈喀爾巴阡山脈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冰島挪威海挪威西海岸峽灣芬蘭的湖泊西歐地形特征: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地形中部以平原為主,北部和南部以山地為主;海岸曲折、漫長,多半島、島嶼、 港灣;平原河網(wǎng)密集,冰川地形廣布第12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非洲地形特點: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赤道雪峰:乞力馬扎羅山(5895)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或東南高,西北低);地形單一,以高原為主,地形起伏?。ê途彛?;大陸邊緣,海岸線平直、漫長,半島、島嶼、港灣少第13頁,共42頁

6、,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北美地形特征:地勢東西高,中間低;分南北縱列三大地形,西部地勢高,以山地為主,多火山、地震,中部為平原,面積廣,多冰川湖泊,東部以高原、低矮的山地為主;海岸線漫長、曲折,多半島、島嶼、港灣科迪勒拉山系拉布拉多高原中央大平原巴契阿拉亞山脈北美地形特點對河流水系特征帶來哪些影響?河流發(fā)源于東西高山、高原地區(qū),流向地勢較低的中部平原,注入墨西哥灣或北冰洋,流程長,流域面積廣;西部高原區(qū)的一些河流,注入太平洋,河流短小急促第14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30N40N120W80W第15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

7、星期四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復(fù)雜多樣;北部為高原,西部地勢高,以南北綿長的山地為主,多火山、地震,東部高原、平原相間分布墨西哥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圭亞那高原奧里諾科平原拉丁南美洲地形特征:第16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澳大利亞地形特點:地勢東西高、中間低,地表起伏和緩 ;三大地形區(qū),西部為高原 ,中部為平原,東部為山地第17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地形類型多種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 4000米以上10002000米500米以下第18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80

8、E90E德干高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喜馬拉雅山脈班加羅爾第19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40N50E80E咸海哈薩克斯坦里海中亞烏拉爾河伏爾加河第20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第21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第22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三洲、五海之地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蘇伊士運河土耳其海峽第23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對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的影響?地勢北高南低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河流中上游流域面積?。宦洳畲?,流速快,河

9、道呈V型,水能豐富河流下游流域面積大;落差小,流速慢,河道呈U型第24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第25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45N30N130E145E第26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描述圖示區(qū)域地形的主要特征。(6分) 地形以高原為主;高原上地形起伏?。ㄆ教梗咴吘墸ㄑ睾#┢露却?;沿海有狹小平原分布;海岸線平直。 第27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地形成因分析(1)板塊作用板塊碰撞:海岸山脈(如北美洲西海岸)、島?。ㄈ鐏喼迻|部的島?。?、海溝、高大的褶皺山系(如喜馬拉雅山、阿爾

10、卑斯山)板塊張裂:東非大裂谷、紅海、死海、約旦河谷、大西洋、冰島第28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第29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第30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東非大裂谷的成因:板塊張裂斷陷而成特點:地殼不穩(wěn)定,多火山地震第31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地形成因分析(1)板塊作用(2)內(nèi)力作用地殼抬升(隆起):如褶皺山地殼下陷(凹陷):如斷層a.巖層斷裂上升:塊狀山如泰山、廬山、華山等 b.地殼斷裂下陷: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地、貝加爾湖、死海、臺灣海峽等火山噴發(fā):如火山、火山島第32頁

11、,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地形成因分析(1)板塊作用(2)內(nèi)力作用(3)外力作用山區(qū)(如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丘陵)侵蝕為主低平的地區(qū)(如平原)堆積為主珊瑚蟲遺體堆積形成珊瑚島:如馬爾代夫、南海諸島干旱、半干旱區(qū)以物理風化、風力作用為主;濕潤、半濕潤區(qū)以化學風化、流水作用為主;冰川作用分布在高緯、高山地區(qū);海浪作用分布在沿海海岸帶上第33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風化地貌:如花崗巖球狀風化第34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風化作用:如花崗巖球狀風化流水的侵蝕: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

12、地貌、河流峽谷(V形谷如三峽)、瀑布、丹霞地貌、水土流失,形成“紅色沙漠”、“石漠化”等第35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風化作用:如花崗巖球狀風化流水的侵蝕作用: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河流峽谷(V形谷如三峽)、瀑布、丹霞地貌、水土流失,形成“紅色沙漠”、“石漠化”等流水的溶蝕作用(化學侵蝕作用)流水對可溶性巖石(石灰?guī)r):喀斯特地貌(桂、貴、云),特點:一般地表崎嶇,地表水易滲漏第36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風化作用:如花崗巖球狀風化流水的侵蝕作用: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河流峽谷(V形谷如三峽)、

13、瀑布、丹霞地貌、水土流失,形成“紅色沙漠”、“石漠化”等流水的溶蝕作用(化學侵蝕作用)流水對可溶性巖石(石灰?guī)r):喀斯特地貌(桂、貴、云),特點:一般地表崎嶇,地表水易滲漏流水的堆積(沉積)作用:沖積平原(河漫灘平原)(河流中下游)、沖積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如崇明島第37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風力的侵蝕作用:風蝕蘑菇、風蝕洼地、風蝕城堡、戈壁、雅丹地貌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和濱海地區(qū)第38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風力的侵蝕作用:風蝕蘑菇、風蝕洼地、風蝕城堡、戈壁、雅丹地貌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和濱海地區(qū)風力的沉積作用:沙丘(沙漠)戈壁、黃土高原的形成深厚黃土層的來源風力沉積作用第39頁,共42頁,2022年,5月20日,8點4分,星期四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