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人物與人物傳記_第1頁
簡論人物與人物傳記_第2頁
簡論人物與人物傳記_第3頁
簡論人物與人物傳記_第4頁
簡論人物與人物傳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文發(fā)表夸宗一 01國學術反茬網(wǎng) wwweik 日 nw日 ndne:簡論人物與人物傳記摘要研究歷史,必然會涉及到社會制度、社會組織、社會群 體、民族國家等,但是又必然會尋覓事件、制度和群體、民族活動 與個人行為的關系,因為,個人行為是群體活動的先聲,是群體活 動的基礎。只有先有一個個“個人”,也即人物的活動,才會有群 體的動作,才會有有計劃的組織行動,所以研究歷史,如研究群體 史、社會史、民族史、國家史,都是與人物史分不開的,都是建立 在人物研究基礎上的。人物傳記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xiàn) 在讀史明理、讀史明智、讀史明世三個方面。關鍵詞人物史,個人行為,知人論世中圖分類號k82 文獻標識

2、碼b 文章編號0457-6241(2012) 04-0003-05眾所周知,“歷史是人的歷史”,然而如何理解這種共識,無論是 在過去,還是現(xiàn)在,人們的見解多有差異,就“人”的內(nèi)涵、主體 講,即有個人與群體、社團、民族、種族、社會之別;就人對歷史 的作用講,即誰是歷史的創(chuàng)作者、主宰者。是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物質(zhì) 條件規(guī)定人的行為,還是人的行為的主動性起作用?學者們對這些 問題的認識是頗有差異的??磥?,人的歷史的研究,首先要弄清個 人、群體與社會、與歷史的關系問題,而后才能進一步明了史書中 人物傳記的社會作用。一、個人(人物)群體歷史 HYPERLINK http:/www.qikanwang.ne w

3、ww.qikanwang.ne文學家林語堂于1935年在吾國與吾民里的相關論述,給了 我們一個關于個人與歷史的明確說明和富有啟發(fā)性的見解。他說:“研究任何一個時代的文學或任何一個時代的歷史,其最終和最高 的努力,往往用于覓取對該時代之人物的精詳?shù)牧私?。因為?學創(chuàng)作和歷史事跡之幕后,一定有人物,些(筆者按:“些”字 應為“此”字)等人物及其行事畢竟最使吾人感到興趣。當吾人想 起馬蔻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筆者按:121180年,羅馬 帝國皇帝,著作沉思錄,被譽為哲學家皇帝)和呂善Qucian), 便知適當羅馬衰落時期。又或想起佛朗古維龍(francois villon; 筆者

4、按:15世紀法國抒情詩人,著有遺囑集,被稱為市民知識 分子)便知適當中古世紀。想起一個時代的重要人物,馬上感覺到 那個時代很熟悉,也很明了?!? (p.15)撇去關于文學的陳述, 僅就歷史研究而言,林氏在這里表述了三重意思:研究最終、最高 目的是認識人物;歷史事實,歸根結底表現(xiàn)在人物身上;著名人物 代表那個時代,令人熟悉那個時代。對他的第一點說法可能會有異 議,也即對史學研究的目標如何規(guī)范得更準確些。但總的來講,歷 史研究主要是落實在對歷史人物的認知上、理解上、說明上,這正 是筆者贊同的地方,所以才大段地引述在這里。研究歷史,必定會 涉及到歷史事件、社會制度、社會組織、社會群體、民族國家,但

5、是又必然會尋覓事件、制度和群體、民族活動與個人行為的關系。 事實上,先有一個個“個人”,也即人物的活動,才有群體的動作, HYPERLINK http:/www.qikanwang.ne www.qikanwang.ne 才有計劃的組織行動,個人行為是群體活動的先聲,是群體活動的 基礎。所以研究人的歷史,研究群體史、社會史、民族史、國家史, 都是與人物史分不開的,都是建立在人物研究基礎上的。史學研究以人物為主要對象,有時被制度史、事件史所掩蓋,有 時還被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說所排斥。制度是人制定的,而制定者往往是 個人,是極少數(shù)人,它離不開人物;制度又是由人來執(zhí)行的,實現(xiàn) 的,或破壞的??磥恚贫葧?/p>

6、到制約、束縛人的作用,但不是決 定性的,是人來決定制度,是人物決定制度。事件史重點描述的是 事件,是一群人,如若忽視個人(人物),則會被詬病為見物不見 人,不是成功地研究歷史。至于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說,將人在社會發(fā)展 規(guī)律面前看成是被動的,無能為力的,幾乎成了機器人,而不是活 生生的人,那是違背歷史是人的歷史這個根本事實的,自然無視人 物的作為了。制度史、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說,不以人物為根基的史學研 究,只能走入歧途。事件史若以人物為線索,則將會是成功之作, 如史景遷著天安門一一中國的知識分子與革命,以康有為、魯 迅、丁玲三個人物為主線,穿插秋瑾、沈從文、瞿秋白、徐志摩、 聞一多、老舍等人物,以他們?yōu)榇?/p>

7、探討知識分子與革命的關系史, 反映19世紀末至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精神面貌。歸根結蒂,成 功的史學研究必定是建立在人物研究基礎上的。我們還可以從個人的社會、歷史作用來看人物在歷史上的地位。 個人為生存而奮斗,最具生命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中國內(nèi)地,有一時 HYPERLINK http:/www.qikanwang.ne www.qikanwang.ne 期特別強調(diào)集體主義、人的共性、人民群眾是歷史發(fā)展的動力,猛 烈批評所謂個人主義,抹殺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及至改革開放之后,人 們思想解放,重新認識個人的社會能量。文藝理論家王元化在1986 年寫道:“真正活的創(chuàng)造力是存在于組成群體的個體之中。沒有個 體的

8、主體性,就沒有創(chuàng)造力。在某種特定情況下,沒有個性對共性 的突破,就沒有發(fā)展和變化。片面強調(diào)共性制約個性,以致壓抑個 性取消個性,就會摧殘創(chuàng)造力?!? (p. 89)惟有研究個人(人物), 才可能更好地理解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個人與群體作用的關系。個人是群體的一分子,若干個群體組成社會、民族(或多民族) 國家,檢視個人在群體中以及群體的活動,可以明了社會的狀況、 動向,因此人們說個人(人物)的歷史反映社會的歷史,即林語堂 所說的人物代表了時代。我在雍正傳序言中說:“把個人放到 時代社會中考察,既可以闡明個人的歷史地位,還可以揭示那個社 會的發(fā)展狀況。這就是從一個人看一個時代,這是進行歷史研究的

9、目的之一,也是一種研究方法?!?3人物代表、反映時代,能夠讓 人認識時代,應該說是人們的共識,我這里還愿意引出一位文藝評 論家的表述。李輝論說研討當代奇人聶紺弩的必要性:“不去認識 這樣一個特別的存在,對現(xiàn)代文人甚至現(xiàn)代社會的認識,顯然會是 殘缺的。當我們花費那么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追求共性、認識同一性 之后,對于那些最具個人色彩的人物,應該投去更多的目光。我想, 也許在注視不同生命存在方式的差異時,對人、對歷史的理解才能 HYPERLINK http:/www.qikanwang.ne www.qikanwang.ne真正豐富起來。”4 (p.19)他從人物反映社會的道理,倡言重視 人物個性,從

10、而與王元化有相同的認識。文學家的小說、戲劇無一不是創(chuàng)造人物,特別是創(chuàng)造富有個性的 人物,歷史學家的研究對象重點之一是人物,人文學者共同關注人 物,是學術使命之所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歷史學通過研究人物, 認識歷史,同時描述歷史,介紹歷史,反映歷史,令人讀史明世, 知人論世,予人智慧的啟迪。我就是以此為目的,前此寫出雍正 傳專著,好幾十篇古代人物傳記和人物事跡的論文、隨筆,甚至 為人們的人物研究、文學家創(chuàng)作、譜牒學愛好者提供借鑒資料,出 版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商務印書館2000年)一書。重視、 加強人物研究和傳記寫作,是以檢出有關清代人物的文章三十篇, 集結成本書。二、古代史書重點撰寫人物傳記

11、今天人們認識到個人是歷史的主體,歷史變遷的最為活潑的因 素,在古人,受天命論、英雄史觀的支配、影響,編寫史書就將撰 寫帝王將相大人物的傳記放在首要地位、重點位置,所以在夙稱史 學發(fā)達的中國,傳統(tǒng)史書以人物傳記為主要內(nèi)容。對此,不妨從史 籍體裁中傳記文的地位、傳記文體、傳記對象三個方面作點簡單的 分析。史籍體裁中傳記文的凸顯地位傳統(tǒng)史書的體裁,大體上是紀傳體(如“二十四史”)、典志體(如 HYPERLINK http:/www.qikanwang.ne www.qikanwang.ne“十通”)、編年體(如資治通鑒)、紀事本末體(如明史紀事 本末)、地方史志(一統(tǒng)志及省府州縣志)和族譜(玉牒、家

12、譜) 等類型。紀傳體,即以人物傳記為主要體裁,“二十四史”的開山 之作史記,包含本紀、世家、列傳、八書、表(世表、年表) 幾種體例,本紀實際是帝王傳記,司馬遷說“紀者,記也,本其事 而記之,故曰本紀”,唐代史學理論家劉知幾在史通本紀云:“列 天子行事,以本紀名篇/道出本紀是帝王傳記特質(zhì)。世家是以家 族成員為范圍的個人傳記,列傳是一個個的個人傳記,表中的諸侯 年表是片段的人物傳記,因此所謂紀傳體,基本上是人物傳記史書。 地方志的體例為記(地方大事記)、傳(職官傳、鄉(xiāng)賢傳)、志(風 土志)、表(選舉表、科舉表)、圖(地圖、衙署圖),它向紀傳體 史書體例靠攏,人物傳及人物史料占據(jù)了圖籍的大部分篇幅。

13、典志 體史書,是敘述王朝典章制度的,雖亦記錄人物活動,不過缺少傳 記,唯鄭樵通志例外,有世家、宗室、列傳、載記諸種類型, 全書二百卷,列傳就多達一百三十卷。編年體、紀事本末體史書記 載事件,有人物活動,然非人物傳記。族譜,主體是宗族成員的譜 系和個人傳記。統(tǒng)觀各種體裁的史書,敘事體例、內(nèi)容,在典志體 之外,人物傳記占據(jù)突出地位,尤其是人們講到傳統(tǒng)史書,常常是 指二十四史的“正史”,更令人生出史書幾乎等同于人物傳記的感 覺。傳記文體與傳記內(nèi)容豐富傳記,以及片段傳記,有很多類型,因體裁、題材之異,大致可 以分為六類:傳記、碑傳文、年譜、序記、自撰文、其他體裁,每 類之中仍因體例關系,還有不同。傳記

14、類,有所謂正傳和附傳之分。正傳,敘述傳主的全面歷史, 形成個人的完整或較為完整的歷史,因此人們說到人物傳記時,往 往是指這一類型的。附傳,正史在書寫傳主之后,有時附帶為其家 屬、下級、同僚,或同類、同氣質(zhì)的人寫小傳,側(cè)重其人歷史的某 一方面,而非全面陳述。一般來講,正傳、附傳是正史的寫法,但 是也出現(xiàn)在其他載籍中,在學術筆記體書籍之中常有這種情形,雖 然文字不像正史那樣多,而意例是相近的,如世說新語的注含 有大量的人物小傳和傳記素材。又如官修的明實錄,在敘事中, 為亡故的大臣附上小傳,而清實錄則沒有采取這種做法。碑傳文的文字,亦有多種體裁。有墓志銘,寫傳主全傳,常是傳 主家屬請人所作;行述、行

15、實、行略、事略,多屬于家屬之筆,為 求人寫墓志銘,給人家提供傳主素材而作;家傳,本家所書;哀辭、 誄文,是在上者為在下者所作的哀悼文字。從體裁可知,碑傳文中, 有的已經(jīng)形成正式傳記,有的則是傳記素材。年譜,傳記之一種,或者說是傳記的資料長編。年譜也有多種體 裁,有文(文字)、表(表格式)、圖(圖畫)、詩(詩詞)等類別。 年譜有自撰和他撰兩種。年譜有簡略的,有詳備的,透過年譜,得 HYPERLINK http:/www.qikanwang.ne www.qikanwang.ne 知譜主生平梗概,或詳細歷史,更可以為他人寫作譜主詳細傳記提 供翔實材料。序記?!靶颉?,這種文體,通常人們不會將它同傳記

16、聯(lián)系起來,其 實有的“序”記事,很有傳記成分。因為它同人物傳記密切相關, 故而筆者以“序記”為名,用以研討傳記文。史記漢書和宋 書作者司馬遷、班固、沈約各自為他們的書寫序,敘說自家家史 和家族人物史,有家傳和自傳成份。古人做官赴任,親朋好友或為 他寫“之官序”,會述及他的生平要事?!皦坌颉?,為人做壽所寫慶 賀文字,在贊美之中常有承受者的部分活動歷史。自撰傳記文。在年譜部分說到有自撰年譜者,亦有寫自傳的,清 代地方官員大計、武官軍政、中央官員京察,要寫自家履歷。官員 被引見(受皇帝接見)應自陳履歷,他的主管衙門要為他寫出引見 履歷。人們寫日記,寫書信(尺牘),他人記錄他的談話形成的“語 錄”,都

17、是個人自撰的歷史資料,不過多系片段的,而非完整的傳 記。其他體裁。一些著作的注釋,為人作小傳或記錄人物片段活動, 比如“詩話”、“詞話”,評論詩詞創(chuàng)作與藝術價值,同時講述其作 者的為人行事,有著傳記研究不可忽視的資料。體裁表現(xiàn)內(nèi)容,史書及人物傳記體裁的多樣性,能夠容納各種傳 記內(nèi)容,能夠記錄完整的傳記及其資料。我國史書多種多樣的傳記 體裁,令人物傳記豐富多彩,更為后世學術研究者提供巨量的史料,撰寫歷史人物傳記。在多種體裁中,在傳統(tǒng)社會觀念中正史里的傳記才是真正的傳 記,其他形式的是為寫作傳記的資料,是傳記素材。我這里將成文 的傳記和傳記資料統(tǒng)統(tǒng)歸為傳記類,是泛泛而言,這是需要明確的。傳記對象歷

18、史人物有著社會層次的區(qū)別,因為社會地位的差異,不同的人、 人群在社會中有不一樣的作用,影響力有著大小不同,以至巨大的 差別。官修史書為歷史人物寫作傳記,是根據(jù)人們的社會地位和社 會影響來決定取舍的,在清朝乾隆年間,國史館對什么樣人立傳, 按照官職、品級作出規(guī)定,那是極端化了,不能反映官修史書的準 則。史書人物傳記究竟寫了些什么樣的人,不妨以記載人物傳記最多 的正史、方志、族譜來說明。正史寫皇帝及其家族成員,為他們作 傳記,在本紀之外,有宗室傳、皇子傳、公主傳、后妃傳,皇室外 的貴族,有外戚傳、公侯傳、大臣傳,高等文士的儒林傳、文苑傳, 忠義人士的忠義傳,反面人物的貳臣傳,官方倫理主導下楷模人物

19、 的義士傳、列女傳。由這些傳記名目不難看出,正史書寫的人物是 達官貴人和官方認定的平民義夫節(jié)婦,而大多數(shù)是社會上層人物, 社會下層則少得可憐,被淹沒在貴胄官僚之中。方志寫當?shù)毓芾碚?地方官,本地名賢,即出仕中央和其他地方的大大小小官員, 本地有名望的、有功名的讀書人一一真正意義的處士、名士、紳衿, HYPERLINK http:/www.qikanwang.ne www.qikanwang.ne表現(xiàn)突出的平民男女。所寫的官員,雖有高官,不過以中下級官員 為主,在級別上比正史人物要低得多,紳衿也多系進不了正史儒林 傳、文苑傳的,節(jié)義男女亦復如此。當然,他們都是地方精英。今 日保存的族譜,也即明清

20、以降的族譜的人物傳記,小部分是精英人 物,大部分是平民百姓營生有成而重義者、苦節(jié)的孝道男女??偲?來看,正史、方志、族譜傳記傳主的社會身份,是貴胄大小官員平 民男女皆有,若是比較這三種體裁史書,可知正史記錄全國性高身 份者,被方志立傳者是高身份中次一等的人,都屬于社會上層,族 譜傳主則多系社會下層人物。正史、方志是官修的,或官方認可的, 是史書的主體,所以說史書的人物傳記是社會上層人物的傳記,只 有他們可以有傳記。至于筆者說族譜有社會下層的傳記,是今日的 認識,在傳統(tǒng)社會里,下層人物不配有傳記,乾隆朝國史館立傳標 準就是明證。再說,自撰年譜者有之,而不敢寫作的大有人在,原 因就是人物自家認為不

21、配有年譜,更不必說有傳記。如今觀念不同 了,人人都可以有傳記,族譜中普通人的歷史記錄,自然可以視作 傳記或傳記資料。總之,官修史書和方志,立傳的是上層社會成員較多,平民很少, 而族譜、筆記、碑傳文中平民傳記和傳記資料則頗有一些,是三教 九流各色人等都有傳記。有一部中國通史說:“舊史大量地寫人物傳記,其所持的觀 點是有錯誤的,但對寫人物傳記的重視是可取的疽棄置評論古代 HYPERLINK http:/www.qikanwang.ne www.qikanwang.ne 史書的史觀不談,指出傳統(tǒng)史書關注人物傳記寫作,是反映史書實 際的。寫人物傳記是好傳統(tǒng),應當繼承。近代史家亦有仿照傳統(tǒng)史 書寫人物傳

22、記的,羅爾綱的太平天國史,內(nèi)含敘論、紀年、表、 志、傳五部分,自認為就是一部太平天國人物志(太平天國史 自序)。當然,事情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內(nèi)容,故今人依然重視人 物傳記的寫作、出版與閱讀。三、人物傳記與知人論世予人智慧傳統(tǒng)社會寫史,是為史鑒,是統(tǒng)治者借鑒歷史經(jīng)驗,治理天下和 百姓之要,也有教育民眾的作用,不過這是史學的次要功能。現(xiàn)代 社會中有人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或者說“歷史的經(jīng)驗 值得注意”,“要學一點歷史”,還有一些政治斗爭需要的因素,隨 著現(xiàn)代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發(fā)展,這種功能會隨之愈來愈小。再則, 傳統(tǒng)時代社會變化緩慢,歷史經(jīng)驗用途廣泛,現(xiàn)代社會變動急劇, 經(jīng)驗運用價值也相應

23、變小了。傳統(tǒng)社會歷史知識是社會上層掌握的,社會封閉,下層人士就所 知甚少了,而且是傳聞、演義較多?,F(xiàn)代社會開放,人們可以較為 容易地獲得歷史知識,因此筆者認為,現(xiàn)代社會的歷史功能,主要 在于民眾的運用。它的價值,總的來說是知人論世,給人智慧,以 便走向、實現(xiàn)美好人生。就中人物傳記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 果稍微具體一點地講,我想是:讀史明理。明白人倫之理,懂得做什么樣的人,如何做人。傳統(tǒng) HYPERLINK http:/www.qikanwang.ne www.qikanwang.ne 社會責罵不懂事、不講倫理道德的人為“畜生”,人們講人、獸之 別,就在于講不講、有沒有社會道德,有沒有良心,沒

24、有就“不是 人”。今人又很痛心地說到“人”變“獸”的問題。老舍創(chuàng)造的藝 術形象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前后期性格不同,最終讓祥子的完 整形象是:“人不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現(xiàn)在人還把自己的同 類驅(qū)逐到野獸里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 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駱駝祥子第23節(jié))祥子在生活中,從 純樸、勤勞奮斗的人生,轉(zhuǎn)變成損人利己茍且偷生之人,回到“獸” 的狀態(tài),當然責任不在他,而是惡劣社會生活環(huán)境造成的。王元化 在思辨發(fā)微中說,文革“最大的悲劇扭曲人性,使人發(fā)生令人 毛骨悚然的自我異化一一一方面使少數(shù)人異化為神仙先知,另一方 面又使多數(shù)人異化為獸。” 2 (p. 28)人異化為獸,多么令人痛心! 人們祈求的是社會公德的建立,人人成為有教養(yǎng)的道德高尚的人, 富有同情心的人,關愛寬容他人的人,遵守社會公德的人,受人尊 敬的人,不是“打砸搶”式的暴徒,不是不講誠信、不顧公德的人。 人的一生難免會有過失,重要的是能夠聞過知恥,折節(jié)礪行,以堅 毅的精神,摒棄不文明的行為,做文明的人。讀人物傳記,用心的 讀者會從歷史人物身上看清人世的美丑善惡,懂得愛什么,憎什么, 去做真正的人。讀史明智。筆者曾經(jīng)泛論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