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鹽化肥單元復習-第十一單元生活中常見的鹽_第1頁
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鹽化肥單元復習-第十一單元生活中常見的鹽_第2頁
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鹽化肥單元復習-第十一單元生活中常見的鹽_第3頁
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鹽化肥單元復習-第十一單元生活中常見的鹽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一單元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一、教學目的要求1.了解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的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能根據(jù)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判斷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能否發(fā)生。3.掌握碳酸根離子檢驗的方法。4.學習蒸發(fā)操作技能并綜合運用相關操作分離、提純固體混合物。二、本課題分析食鹽是生活中最常見、人們最熟悉的鹽,也是學生最早認識的鹽。把鹽等同于食鹽是較常見的誤解。本課題一開始就在上一單元所學鹽的概念的基礎上,提醒學生注意這二者的區(qū)別,既有警示作用,說明學習化學知識提高國民素質(zhì)的重要性,也可加深學生對鹽類概念的理解。教材接著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們常見的鹽也不止食鹽一種,進一步印證上述鹽類

2、的概念,同時引出本課題主題生活中常見的鹽。本課題主要介紹了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四種鹽??紤]到后三種鹽在組成上的共性及相關內(nèi)容量的平衡,將四種鹽分為兩部分:一是氯化鈉,簡介氯化鈉的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曬制,并由此引出粗鹽提純的活動與探究學習蒸發(fā)操作,進一步訓練溶解、過濾等操作技能。二是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在簡要介紹了這三種鹽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過前面已學的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及含碳酸鈣的建材被鹽酸腐蝕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鈉、碳酸氫鈉相關性質(zhì)的探討實驗,意在讓學生認識到含碳酸根和碳酸氫根的鹽具有與鹽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的共性。至此,在酸、堿、鹽的反應中,從生成物情況來說,

3、學生已接觸過生成水的反應(中和)和生成氣體的反應,尚缺生成沉淀的反應,因此教材列舉了碳酸鈉與氫氧化鈣生成沉淀的反應,并由此概括出復分解反應的概念,進而由討論得出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本課題末給出了兩個資料,一個結(jié)合純堿用途簡介為我國制堿工業(yè)做出巨大貢獻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跡,這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另一個結(jié)合碳酸鈣的性質(zhì)簡介石筍和鐘乳石景觀的形成,是聯(lián)系實際和地理知識的好例子,具有展現(xiàn)化學魅力、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作用。教學建議如下:1.氯化鈉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多,教材中只列舉了一些最常見的例子。教學中可以發(fā)動學生結(jié)合課后習題多列舉一些,如鹽水漱口防治口腔炎癥、預防感冒等,以開擴學生思路,活躍課堂

4、氣氛。2.在生活中利用碳酸鈉、碳酸氫鈉較多的是它們的堿性去油污。教材中有意回避了這一點。這主要是為了避免涉及水解問題。在教學中很可能遇到學生提出有關問題,可以簡單告訴他們這兩種鹽溶于水呈堿性,不宜過多、過早講述鹽水解的知識。在這里留下一點懸念,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活動與探究中的討論是學生動手實驗前的必要準備,也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方法。應引導學生充分討論。實驗部分的一些操作在上一學期已經(jīng)學習過,但由于練習不多,相隔時間又較長,應要求學生作好預習,提醒學生復習稱量、過濾等操作,使學生實驗時心中有數(shù),以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同時避免盲目地“照方抓

5、藥”。4.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新儀器和操作技能,教師要加以指導。例如,蒸發(fā)溶液時要注意倒入蒸發(fā)皿里的溶液以不超過蒸發(fā)皿容積的2/3為宜,倒入過多溶液,加熱至沸騰時易迸濺。另外,如果粗鹽溶解后產(chǎn)生沉淀過多,應提醒學生:過濾時最好先讓上層濾液濾過,然后再將混有大量沉淀的溶液倒入漏斗。以免沉淀先行進入漏斗后可能堵塞濾紙纖維的間隙,使過濾速度過慢。5.充分利用討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和習慣。三、資料1.我國食鹽產(chǎn)地我國食鹽的產(chǎn)地分布很廣,從東北到海南、臺灣,從新疆、青海、川藏到內(nèi)蒙,出產(chǎn)著種類繁多的鹽:海鹽、井鹽、巖鹽、池鹽等。其中遼寧、山東、兩淮、長蘆各鹽場盛產(chǎn)海鹽,自古聞名。井鹽則以

6、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四川自貢市的自流井最為有名,巖鹽產(chǎn)于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新疆、青海等地。在陜西、山西、甘肅、青海、新疆、內(nèi)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很多咸水湖,盛產(chǎn)池鹽,其中最大的是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池,據(jù)統(tǒng)計,僅這一鹽池開采出來的池鹽,足夠我國十二億人口食用四千多年。其他如青海茶卡鹽池、甘肅吉蘭泰鹽池、山西解池都是著名的池鹽產(chǎn)地。 2.日曬法從海水制鹽選擇海濱平坦堅實的地方做成的淺池叫鹽田。由水溝引海水入儲海水池內(nèi),靜置,使泥沙沉降,再引入二次蒸發(fā)池中,利用日光、風力等自然蒸發(fā)作用使含鹽水濃縮至接近飽和后,導入結(jié)晶池,水分繼續(xù)蒸發(fā),溶液濃縮到1.21 g/cm3左右,即有食鹽晶體析出。此法適

7、用于氣溫較高、濕度低、雨量少、多風的近海地區(qū),我國東北及河北的一些鹽區(qū),都用此法生產(chǎn)。3.食鹽的生理作用食鹽是人們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體內(nèi)所含鈉離子的總量約為60 g,其中80%存在于細胞外液,即在血漿和細胞間液中。氯離子也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鈉離子和氯離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幾點。(1)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Na+和Cl-是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K+和HPO42-是維持細胞內(nèi)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在細胞外液的陽離子總量中,Na+占90%以上,在陰離子總量中,Cl-占70%左右。所以,食鹽在維持滲透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體內(nèi)水的動向。(2)參與體內(nèi)酸堿平衡的調(diào)節(jié) 由Na+和HC

8、O3-形成的碳酸氫鈉,在血液中有緩沖作用。Cl-與HCO3-在血漿和血紅細胞之間也有一種平衡,當HCO3-從血紅細胞滲透出來的時候,血紅細胞中陰離子減少,Cl-就進入血紅細胞中,以維持電性的平衡。反之,也是這樣。(3)氯離子在體內(nèi)參與胃酸的生成胃液呈強酸性,pH約為,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鹽酸和粘液。胃體腺中的壁細胞能夠分泌鹽酸。壁細胞把HCO3-輸入血液,而分泌出H+輸入胃液。這時Cl-從血液中經(jīng)壁細胞進入胃液,以保持電性平衡。這樣強的鹽酸在胃里為什么能夠不侵蝕胃壁呢?因為胃體腺里有一種粘液細胞,分泌出來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層約1 mm1.5 mm厚的粘液層,這粘液層常被稱為胃粘膜的屏

9、障,在酸的侵襲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潰瘍。但飲酒會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潰瘍的可能性。此外,食鹽在維持神經(jīng)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上也有作用。當細胞外液大量損失(如流血過多、出汗過多)或食物里缺乏食鹽時,體內(nèi)鈉離子的含量減少,鉀離子從細胞進入血液,會發(fā)生血液變濃、尿少、皮膚變黃等病癥。教材中提到人體對食鹽的需要量一般為每人每天3 g5 g。由于生活習慣和口味的不同,實際食鹽攝入量因人因地有較大差別,我國一般人每天約進食食鹽10 g15 g。針對20世紀40年代關于食鹽攝入過量是高血壓發(fā)病率高的一種說法,最近出現(xiàn)了質(zhì)疑。有研究指出,易引起高血壓的因素是飲食中的鈣和鉀過低,而不

10、是鈉攝入量過多。并認為,為預防高血壓而采取的低鹽飲食,可能會影響其他營養(yǎng)元素的攝入,因此低鹽飲食不是對所有人都適合。4.生產(chǎn)純堿的方法在古代,人們把草木灰用熱水浸泡后再過濾,可得一種黑色堿液,它可以用來洗滌,這種黑色堿液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碳酸鉀和氯化鉀。另外人們還從天然堿湖中提取堿,由于冬天氣溫較低,天然堿湖中有結(jié)晶析出,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這種堿叫做天然堿。18世紀以前,純堿均取自于植物和堿湖。后來,隨著堿的用途日趨廣泛,對堿的需求也就日益增大。1791年法國化學家兼醫(yī)生路布蘭(Nicolas Leblanc,17421806)經(jīng)過四年研究,取得了從食鹽制取純堿的方法。主要化學反應

11、如下:用食鹽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2NaCl+H2SO4=Na2SO4+2HCl然后用焦炭還原硫酸鈉制取硫化鈉,Na2SO4+4C=Na2S+4CO最后利用硫化鈉與石灰石反應生產(chǎn)出碳酸鈉。Na2S+CaCO3=Na2CO3+CaS路布蘭法需要高溫,設備腐蝕嚴重,生產(chǎn)工序復雜,產(chǎn)量不高,碳酸鈉的純度也差。1862年,比利時人索爾維(Ernest Solvay,18381922)以食鹽、氨、二氧化碳為原料制得碳酸鈉,叫做氨堿法。反應分三步進行: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反應生成的CO2可以回收

12、再用,NH4Cl又和CaO反應產(chǎn)生NH3重新作為原料使用,而副產(chǎn)物CaCl2大量堆積毀占耕地是當時不可克服的公害。2NH4Cl+CaO=2NH3+CaCl2+H2O氨堿法可以連續(xù)生產(chǎn),產(chǎn)品質(zhì)量純凈,因而被稱為純堿。英、法、德、美相繼建廠,這些國家發(fā)起組織索爾維公會,設計圖紙只向會員國公開,對外絕對保守秘密。凡有改良或新發(fā)現(xiàn),會員國之間彼此通氣,并相約不申請專利,以防泄密,除了技術之外,營業(yè)也有限制,他們采取分區(qū)售貨的辦法,例如我國市場由英國卜內(nèi)門公司獨占。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于1938年到1940年用了三年時間,成功研究出聯(lián)合制堿法,后來定名“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的反應原理和氨堿法相

13、同,不同的是,生成的氯化銨不與生石灰反應回收氨,而是在分離出碳酸氫鈉的濾液里(這濾液的成分是氯化銨,沒反應的食鹽和碳酸氫鈉)加入食鹽,使NH4Cl成晶體析出,分離出氯化銨后,繼續(xù)通氨氣又制得NaHCO3,食鹽得到充分利用,氨是由合成氨廠供給,即把純堿廠和合成氨廠聯(lián)合起來,既生產(chǎn)純堿又制得化肥。而且無索爾維法CaCl2毀占耕田問題。在用氨堿法生產(chǎn)純堿以前,我國華北一帶純堿的供給依賴于內(nèi)蒙一帶的堿湖。河北省張家口是華北地區(qū)著名的純堿集散地,所以也有人把純堿叫做“口堿”??趬A約含Na2CO350%77%,另外還含有碳酸氫鈉、氯化鈉和硫酸鈉等。我國第一個堿廠于1922年在塘沽建成,但由于帝國主義、官僚

14、資本主義的排擠,幾次瀕于倒閉??谷諔?zhàn)爭初期,塘沽廠西遷四川省五通橋,擬用當?shù)厮a(chǎn)井鹽代替原用海鹽生產(chǎn)純堿,但井鹽成本太高,這時,侯德榜回國,在侯德榜的領導下,自行研究,經(jīng)過三年的時間將純堿生產(chǎn)和化肥生產(chǎn)相結(jié)合實驗成功,1943年中國化工學會在重慶開會,將此法定名為“侯氏制堿法”。但這僅是萌芽并沒有大量生產(chǎn)。日產(chǎn)純堿和氯化銨各15 t的中間試驗廠是解放后,1952年在大連化工廠內(nèi)建起來的。1964年通過國家技術鑒定,投入大規(guī)模生產(chǎn)。5.酸式鹽和堿式鹽的生成酸式鹽可由多元酸跟金屬起置換反應,或者跟堿、跟鹽起復分解反應而制得。因為只有多元酸才含有幾個可供電離的氫離子,并且它們都是分步電離的。因此,當

15、酸中的部分氫離子被取代時便生成酸式鹽。例如:Zn+H3PO4=ZnHPO4+H2Ca(OH)2+H3PO4=CaHPO4+2H2ONaCl+H2SO4(濃)=NaHSO4+HCl酸式鹽還可由某些鹽水解而得到。例如:Na2CO3+H2O=NaHCO3+NaOH堿式鹽可由多元堿跟酸反應來制取,例如:Ba(OH)2+HCl=Ba(OH)Cl+H2O某些高價金屬的鹽起水解反應,或者跟某些強堿弱酸鹽起反應都能生成堿式鹽。例如:Fe2(SO4)3+2H2O=2Fe(OH)SO4+H2SO4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6.復分解反應的實質(zhì)在溶液中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大多是在酸、堿、鹽之間進行的,而酸、堿、鹽都是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都能電離出離子。因此,復分解反應的實質(zhì),實際上是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發(fā)生的離子間的互換反應。當溶液中存在的某些離子能互相結(jié)合而使其濃度迅速減小的話,那么反應就向減小離子濃度的方向進行。如果用離子方程式來表示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