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第一課時)教案_第1頁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第一課時)教案_第2頁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第一課時)教案_第3頁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第一課時)教案_第4頁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第一課時)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一節(jié)大洲和大洋(第一課時)教課目的:利用地圖說明全世界海陸散布特色,記著海陸面積、比率。運用地圖辨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地點、輪廓和散布特色。教課要點地球表面海陸面積、比率。七大洲的名稱、散布及其分界限。四大洋的散布及與各大洲的相對地點。教課難點大陸與大洲的聯(lián)系、差別。亞歐、亞非及南、北美洲之間的分界限。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間看法的成立。教具準備地球儀、投影儀。自制相關(guān)投電影、大陸輪廓圖卡。課時安排第一課時地球?水球海陸散布大勢,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第二課時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散布課型:新講課教課過程第一課時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飛船

2、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誰嗎?(加加林)前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在進入太空后,經(jīng)過拍攝到的照片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說過這么一句話其實我們?nèi)祟惤o地球起錯了名字,不該叫“地球”,而應(yīng)改叫“水球”。這是為何呢?這就是我們今日要學習的第二章陸地和大海。講解新課一、地球?水球?1.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本P27圖2.3,加入到宇航員和小朋友的談?wù)撝小R话雽W生談?wù)摰目捶ㄊ牵簯?yīng)當持續(xù)稱我們居住的家園為“地球”。另一半學生談?wù)摰目捶ㄊ牵簯?yīng)當把地球改為“水球”更正確。2.學生爭辯在談?wù)摰幕A(chǔ)上,組織兩方睜開爭辯,讓學生說出證明各自看法的原因。3.印證看法教師對兩方的爭辯賜予評論鼓舞后,印證說明兩方的看法。1)出示地球儀,問答:藍

3、色表示什么?(大海)地球儀上大多數(shù)是藍色說明什么?(大海面積大于陸地的面積)2)投影展現(xiàn)“東、西半球圖”,問答: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限是?20W和160E)大多數(shù)是什么顏色?(藍色)說了然什么?(大海面積大于陸地面積)3)投影展現(xiàn)“南、北半球圖”,回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限是?(赤道)哪個半球的陸地面積大?(北半球)在北半球是陸地面積大仍是大海面積大?(大海面積大)4)投影展現(xiàn)“水、陸半球圖”,先說明水半球的中心在新西蘭以東安蒂波德斯群島鄰近。陸半球的中心在法國西部盧瓦河河口鄰近。而后問答:在水半球大海面積占多少?(90%)在陸半球陸地面積超出大海面積嗎?(沒有)那陸地面積占多少?(只占48

4、%)4.總結(jié)過渡經(jīng)過以上的察看和印證,不論我們?nèi)绾螀^(qū)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大海面積大于陸地面積。地球,正如宇航員看到的確實是個水球,可是,人類生計在這個“水球”的陸地上,仍是習慣把我們的家園叫“地球”。那么,地球表面陸地和大海散布呈什么大勢呢?5.察看比較讓學生察看地球儀,并比較課本P26圖2.1“世界海陸散布”和圖2.2“世界海陸面積比較”??纯吹厍虮砻婧j懙拿娣e比率各占多少?海陸散布呈什么局勢?(陸地占29%,大海占71%,即三分陸地,七分大海;大海連成一片,陸地被大海切割成很多塊)讀圖對照投影“南北半球圖”,讓學生讀圖指出:陸地主要集中在哪個半球?(北半球)大海大多散布在

5、哪個半球?(南半球)北極和南極四周分別是陸地仍是大海?(北極四周是一片大海,南極四周是一塊陸地)那么,世界大海和陸地散布的特色是什么?(海陸散布不均)小結(jié)板書依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評論后,從地球表面的海陸面積的比率和海陸散布的特色二個方面,邊小結(jié),邊板書。(見板書設(shè)計)8.指導閱讀讓學生疏成學習小組閱讀課本P26“人類研究地球相貌的歷程”,并聯(lián)合自己對此認識的內(nèi)容作介紹,談感想。使學生認識人類探索地球相貌的艱辛歷程,知道我們今日可以坐在教室,從課本上認識地球表面海陸散布的大勢,這是無數(shù)的航海家、旅游家、探險家、外交使節(jié)以致近代的航天英豪拼搏奮斗和科學研究的結(jié)果。指出另有很多還未被人類認識的領(lǐng)域,

6、鼓舞大家好勤學習,為將往來發(fā)現(xiàn)研究這些領(lǐng)域打下堅固的基礎(chǔ)。9.承轉(zhuǎn)過渡經(jīng)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全世界海陸散布的大勢是三分陸地,七分大海。那么,這三分陸地和七分大海又分紅了幾大洲和幾大洋呢?(七大洲和四大洋)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提出問題投影展現(xiàn)課本P28圖2.5“大陸、半島、島嶼與大?!保ㄈサ粽f明文字)說明這是一幅對于海陸散布各樣不一樣形式的立體景觀圖。而后提出:你能把這幅立體景觀圖聯(lián)合學過的地圖知識繪成平面圖嗎?圖上這些海陸散布的各樣不一樣形式如何辨別它們呢?2.地圖轉(zhuǎn)繪教師指導學生察看不一樣形式的陸地輪廓并畫出來,平行畫上斜線表示陸地,空白表示大海,而后標出海陸散布各樣不一樣形式的名稱,

7、將立體景觀圖轉(zhuǎn)繪成平面表示圖。3.讀圖辨別在學生畫好表示圖后,投影展現(xiàn)“大陸、半島、島嶼與大海示企圖”,讓學生比較自己所畫的表示圖,分紅學習小組邊察看,邊談?wù)撓铝袉栴}。(1)大陸與島嶼有什么不一樣?(面積大的陸地是大陸;面積小的陸地是島嶼)2)島嶼與半島有什么不一樣?(島嶼四周對水;半島三面對水,一面同陸地相連)3)洋、海和海峽有什么聯(lián)系與不一樣?(洋、海和海峽都是大海的構(gòu)成部分;洋是大海的中心部分,海是大海的邊沿部分,海峽是交流兩個大海的狹小水道)4)我國東部瀕臨什么海,連結(jié)什么洋?(渤海、黃海、東海,連結(jié)太平洋)4.設(shè)置懸念全世界有六塊大陸,但有七個大洲,你能理解這是怎么一回事嗎?5.指引

8、發(fā)現(xiàn)投影展現(xiàn)課本P29圖2.6“大洲和大洋的散布”。教師先指圖說明全世界有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南極大陸等六塊大陸后,設(shè)問:六塊大陸怎么會有七個大洲呢?請看亞歐大陸上有幾個大洲呢?(亞、歐兩個大洲)6.提出問題澳大利亞大陸屬于哪個大洲?(大洋洲)為何不叫澳洲?大陸和大洲是否是一回事?它們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7.評論說明學生談?wù)摶卮穑處熢u論后說明大陸是大洲的構(gòu)成部分,大陸和它鄰近的島嶼合稱為大洲,這樣,全世界分為七個大洲。8.讀圖回答投影展現(xiàn)“七大洲和四大洋面積比較”(展現(xiàn)在“大洲和大洋的散布”圖的下邊)。讓學生指出全世界有哪七大洲?你能談?wù)勥@些大洲名稱的由來嗎?比

9、較七大洲的面積,并從大到小給他們排排位次。七大洲面積的比較(單位:百萬平方千米)四大洋面積比較(單位:百萬平方千米)9.評論點撥學生談?wù)摶卮?,教師評論后用順口溜總結(jié)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的位次是:“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弊x圖回答地球上的大海,被陸地穿插切割形成了相互相連的哪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比較四大洋的面積最大的是哪個洋?(太平洋)最小的是哪個洋?(北冰洋)知道這些大洋名稱的由來嗎?評論點撥學生談?wù)撝v話后,教師評論,并用順口溜總結(jié)大洋面積從大到小的位次是“太大印北,四洋貫穿”,既而對四大洋名稱由來簡要介紹以下。(1)太平洋當年麥哲倫帶領(lǐng)船隊到達這片海疆(指圖),當時天氣分外明朗,海不揚波,好美的一幅情景啊,因此他把這片海疆取名為“太平洋”,這個名字起的吉利,就向來沿用到今日。其實太平洋其實不太平。2)大西洋“大西”一詞,出自古希臘神話中鼎力士阿特拉斯的名字。3)印度洋當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繞道非洲好望角(指圖)向東尋找印度大陸,將經(jīng)過的這片海疆(指圖)稱為“印度洋”。4)北冰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