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設計要求及施工工藝要點_第1頁
地下室防水設計要求及施工工藝要點_第2頁
地下室防水設計要求及施工工藝要點_第3頁
地下室防水設計要求及施工工藝要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下室防水設計要求及施工工藝要點地下室的結構和用途決定了地下室防水的復雜性。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主要有外防外貼法、外防內(nèi)貼法和離壁式襯砌防水施工等。設計要求1地下室外圍護結構防水項目分為混凝土結構工程、抗?jié)B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地下室基礎底板防水結構混凝土的配合比通過試驗確定,抗?jié)B等級應比設計等級高一級。2基礎底板防水層為2道,采用卷材一涂料相結合的防水方案。卷材采用1.5mm厚三元乙丙橡膠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采用2mm厚聚氨脂防水涂料。3地下室外圍護結構除地下室外墻抗?jié)B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外,也是2道防水層,采用卷材一涂料相結合的防水方案。防水層保護層采用40mm厚聚苯板。側墻保護層以外開挖1m內(nèi)采用2

2、:8灰土分層夯實回填。4地下室頂板不在上部建筑主體內(nèi)時,應作防水。防水層同樣采用卷材一涂料相結合的防水方案,防水層保護層為50mm厚C20細石混凝土。施工工藝地下室抗?jié)B混凝土結構自防水(1)混凝土澆筑地下防水混凝土抗?jié)B等級為0.6MPa地下室底板大體積防滲混凝土,施工要求連續(xù)不間斷,不能存在施工縫,一次連續(xù)澆筑成功???jié)B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商品混凝土廠家應提前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試驗工作,且專業(yè)熱工工程師要進行熱工計算,以優(yōu)化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將水泥用量降到最低。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出防止混凝土裂縫的預防措施。為降低水泥的水化熱,盡量選用不帶R的水泥。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控制在300kg內(nèi)。采用三

3、摻技術防止裂縫摻加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以減少水泥的水化熱,延緩水泥熱釋放速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強度;采用HEA補償收縮混凝土新技術,增加混凝土抗?jié)B性與密實摻加緩凝性泵送劑,以減少用水量,延緩水化時間,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和和易性。構造改進技術:地下室外墻轉角處受到溫度和收縮的作用極易產(chǎn)生應力集中而導致墻體開裂,為防止此類裂縫產(chǎn)生,在轉角處增加適量的抗裂鋼筋以承受集中應力。地下室澆筑順序地下室連在一起的內(nèi)外墻須一起澆筑,外墻自防水混凝土,全部采用二次振搗工藝。外墻面水平施工縫的防水處理墻面水平施工縫采用加止水條的形式以防止?jié)B水。新舊混凝土的接縫處理?;炷翝仓?4h將施工縫用高壓清水沖洗,并多次濕

4、潤混凝土接槎面。管道穿墻部位防水處理穿墻管應在澆筑混凝土前預埋套管,穿墻管與內(nèi)墻角的凹凸部位距離應大于250mm,管與管的距離大于300mm。防水涂料施工方法及技術1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層均應在地基及結構驗收合格后施工。2地下室底板防水工程施工時,地下水位應降至防水工程底部最低標高以下,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成。3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工藝及方法施工順序:基層處理j涂刷底層涂料j涂布第1道涂膜防水層f涂布面涂膜防水層f質(zhì)量檢查驗收合格f進行下道工序卷材施工。施工前應檢查基層,確保其堅實且具有一定的強度,表面無浮土砂粒等污染物。基層應干燥,含水率小于9%。涂布順序應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陰陽角及細部后大面

5、每層涂布方向應順直。4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施工工藝及方法在防水涂料施工完成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方可進行卷材施工。防水卷材直接在防水涂料層施工,其粘接材料是卷材與防水涂料之間相容、配套的專用粘接劑,膠粘帶、密封材料等進行卷材接縫的處理,膠粘劑的剝離強度浸水168h后,其保持率應大于70%,否則不予采用。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施工工藝:復雜部位增強處理f樁頭防水處理j涂布基層專用粘接劑j鋪設三元乙丙卷材j卷材接縫及收頭處理f防水保護層。樁頭防水處理:樁頭鋼筋用止水帶密封,樁伸入承臺50mm,樁頂及樁外150mm圈做2mm厚防水涂料,樁頂及樁外300mm圈用防水砂漿壓實抹光,卷材與樁一周接縫處用聚氨脂封閉嚴實。卷材鋪貼方法:卷材及基層涂膠基本干燥后即可鋪貼。鋪貼前須彈線控制,地下室底板各樁間要提前計算好卷材尺寸,保證鋪貼嚴實。每鋪完一張卷材立即用干凈松軟的長把涂刷用力滾壓一遍,以排除粘接層間的空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