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學十五講》的方法論述評_第1頁
對《美學十五講》的方法論述評_第2頁
對《美學十五講》的方法論述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美學十五講?的方法闡述評一、學術性與興趣性相統(tǒng)一的創(chuàng)作初衷凌教授在撰寫教材時就抱持著一個愿望:要把中外歷史上生動、有趣的例子吸收到教材中來。生動、有趣的事例要搜集起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然后把這些事例化合于理論之中更為不易,這比純粹的專業(yè)理論演繹工作更為繁重。教材在這種創(chuàng)作思想指導下,交融了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哲學、歷史等各個領域的大量事例,極大地充實了教材。教材的興趣性是以學術性為根底,所有例證的選擇都緊緊圍繞如何明晰闡釋美學根本原理,為了到達這一目的,作者究每一問題真解,深化探究美學理論的真諦,所以每一個生動的例子都包含了作者的深化思索。例如為了闡釋中國對自然美的欣賞,作者舉

2、了陶淵明先生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作為例證,作者考察了各種關于詩中真意的理解,認為以前人們對真意的解釋是歸隱不太恰當,宗白華先生的解釋是至今所有解釋中最到位的真意是一種欣賞自然美景時由近及遠、由遠及近的空間意識,強調盤旋往復的視覺美感。又例如為了闡釋清楚美學概念自在之美和自為之美,作者舉了一個非常生動明晰的例子:蘇格拉底和其弟子亞里斯提普斯爭論金盾和糞筐孰美,如以事物自身的屬性,也就是自在之美作為評價標準,大多數人認為前者更美;如以它的用途和它對使用者的關系為評價標準,那么假使糞筐實用而金盾由于比例和大小不實用,糞筐就比金盾要美。這樣深化的學術內涵就和興趣性很好地結合

3、起來了,強烈地吸引住讀者的眼球。二、從形象出發(fā)推演詳細美學原理的撰寫思路筆者認為教材成功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堅持了從形象出發(fā)推演詳細美學原理的撰寫思路。教材不是從純粹的理論到理論,這樣會使讀者失去進一步理解的興趣。例如康德和黑格爾就是從他們的哲學觀點出發(fā),推演出美學的原理、藝術哲學體系,非常艱深,很少有人可以讀懂其著作,他們的美學著作如?判斷力批判?、?美學?等的晦澀難懂是眾所周知的。?美學十五講?的這種表述方式,通俗來講,門檻比較低,跨過這個門檻,讀者可以輕松進入理論世界,比較適宜本科學生的理解方式和考慮方式。純粹的理論,枯燥而抽象,理論聯(lián)絡理論的理論,生動而詳細,再加上教材優(yōu)美的文筆,流暢的思

4、緒,華美的文采,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在課前或者課后閱讀,這種美學教材的撰寫方式,讓美學變得很親切,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審美文化史、藝術史的內在要求。三、形象的展示和理論的闡釋都緊跟時代?美學十五講?條理明晰、構造嚴謹,從美的起源到美的本質、自然美到人的美、科學美等美學研究的對象,從悲到崇高等美學范疇,從藝術欣賞到藝術承受等都有非常明晰而富有邏輯的闡述。教材顧及到知識的系統(tǒng)性、深化性和生動性,包含了心理學、社會學、文學、自然科學的一些研究成果。而且?美學十五講?緊跟時代,增加了以往美學論著中沒有專門闡述的內容,例如把科學美單列一章,科學美在我們這個時代,它給生活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但是

5、不是以工具理性的角度而是從純審美的角度對待科學,并引導讀者欣賞科學中的美,這也是具有打破性的。教材還重點闡述了當今審美的一個重要風氣和趨勢,那就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生活藝術化的趨勢,這個美學現(xiàn)象和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每一個人也深處其中,在美學的高度來審視它,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程度和修養(yǎng)。學藝術設計的讀者本來從事的就是交融藝術和生活的工作,任務就是美化生活,所以人生的藝術化的這一講會感興趣。教材在根本理論知識傳授的根底上,還介紹了美學的一些前沿問題,從現(xiàn)象學、分析美學、完形心理學格式塔同形同構說等各種新美學思潮,讓學生可以對現(xiàn)代西方美學的新思想有所理解,激發(fā)他們的考慮,調動他們進一步探究這一

6、領域的興趣。四、融入朱光潛、宗白華的美學思想把西方美學的理性思辯與中國美學的詩意感受結合起來整本教材把朱光潛、宗白華的思想精華和作者個人所獲得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交融貫穿。朱光潛和宗白華是現(xiàn)當代美學史上的雙峰,都是學貫中西的美學大師,兩者都深得西方美學和中國美學的精華,在眾多美學理論問題的闡釋上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例如教材的第十四講人生的藝術化還有其它章節(jié)完美地融入了朱光潛和宗白華先生的美學理念。朱光潛在?談美?一書中提倡人生藝術化,賦予人生藝術化以情趣化的內涵藝術是情趣的表現(xiàn),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分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但凡創(chuàng)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作為朱光潛先生的弟子,凌教授還以深情的筆觸在教材的后記里回憶朱光潛先生的點點滴滴,特別談到朱光潛先生的人格態(tài)度,以審美的方式對待現(xiàn)實人生,在風云突變的文本文由論文聯(lián)盟搜集整理化大革命時期仍然安之假設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親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