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晉文之事》第一課時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一必修下)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ad1cfc61c74d5f2e7db4d0b4bf28c2/14ad1cfc61c74d5f2e7db4d0b4bf28c21.gif)
![《齊桓晉文之事》第一課時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一必修下)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ad1cfc61c74d5f2e7db4d0b4bf28c2/14ad1cfc61c74d5f2e7db4d0b4bf28c22.gif)
![《齊桓晉文之事》第一課時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一必修下)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ad1cfc61c74d5f2e7db4d0b4bf28c2/14ad1cfc61c74d5f2e7db4d0b4bf28c23.gif)
![《齊桓晉文之事》第一課時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一必修下)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ad1cfc61c74d5f2e7db4d0b4bf28c2/14ad1cfc61c74d5f2e7db4d0b4bf28c24.gif)
![《齊桓晉文之事》第一課時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一必修下)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ad1cfc61c74d5f2e7db4d0b4bf28c2/14ad1cfc61c74d5f2e7db4d0b4bf28c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齊桓晉文之事第一課時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一必修下) 一、導入: 出示:“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明確其出處,引出孟子及孟子:然后梳理文化常識:孟子與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是戰(zhàn)國時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曾受業(yè)于子思(孔子的孫子)的門人,30歲左右收徒講學。44歲開始周游列國,晚年回到家鄉(xiāng)講學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統(tǒng)治者都把他作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時被稱為“亞圣”。 孟子共七章,分別為梁惠王、滕文公、公孫丑、萬章、告子、離婁、盡心。各章又都分為上下兩篇。作為一部語錄體著作,它記錄的是有關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論。到南宋時,朱熹把
2、它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以及論語合為“四書”,把讀經的傳統(tǒng)推向更加狹窄的胡同,成為明、清兩代科舉考試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據(jù)。 孟子44歲的時候懷著自己的政治理想帶領弟子周游列國,游歷宋、滕、魏、齊、梁諸國。在齊國的稷下學宮任教期間,被尊為卿,得享相當于上大夫的俸祿,作為著名大師,孟子有時“后車數(shù)十乘,從者數(shù)百人”,往來于諸侯之間,其車乘之多,隨從之眾,已大大超過當年孔子周游列國時的規(guī)模。雖然孟子得到各國君主禮遇,但其主張終不為當權者所用。始終未被重用。62歲結束周游生活。 孟子見過7位諸侯,分別是梁惠王、齊宣王、宋偃王、滕文公、鄒穆公、薛文公、魯平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梁惠王、齊宣王、滕文公。
3、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次對話。那么這次對話發(fā)生的背景是怎樣的呢? 介紹背景:戰(zhàn)國時期,列強紛爭,各國諸侯國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統(tǒng)一中原的霸主地位。對外連年征戰(zhàn),對內盤剝人民,于是就出現(xiàn)“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的慘烈局面,致使廣大人民過著苦難的生活。而齊國在東方諸侯中號稱強國,齊宣王子承父業(yè),野心勃勃,在稷下擴置學宮,招攬學士,任其講學議論。孟子這時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齊宣王身邊供職。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齊宣王問有關齊桓晉文稱霸之事的時候,針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闡發(fā)他的“發(fā)政施仁”,改革政治,實行“王道”的主張了,這就是著名的齊桓晉文之事。 二學習目標: 1.梳理
4、文言知識點,在翻譯的基礎上讀懂文本。(重點) 2.疏通文意,領略孟子循循善誘的說話藝術。(難點) 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一)、解題: “齊桓”即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桓公” “晉文”即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文公” 這二者都是春秋五霸中的代表人物。 “事”指的是爭霸之事。 (二)聽錄音,標注難讀的字詞注音。 (三)梳理知識點: 1.聞、徒、道、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王; 明確話題,以問霸道開始,轉入談論“王道”。 2.何如、王、保民而王、御、若、之、釁、觳觫、若、就、然則、與、易、識、諸、愛、固、誠、褊小、愛。 提出中心論點“保民而王”,肯定齊宣王能夠做到。 插入知識提問考考你: 焉: 1.
5、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2.且焉置土石。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徒: 1.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2.徒勞無功。 3.徒手擒賊、家徒四壁、徒步前往。 若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若無罪而就死地也 ()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天涯若比鄰、安之若素、置若罔聞 ()天若有情天亦老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 之 ()牛何之 ()古之學者必有師 (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4)頃之,煙炎張?zhí)?填然鼓之 (5)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6)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7)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8)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3.異、惡、若、隱、擇、宜乎,乃、仁術、庖
6、廚、說、忖度、乃、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戚戚、復、鈞、明、察、秋毫之末、輿薪、許、形。 剖析齊宣王未成王道的原因,不是“不能”而是“不為”。 4.超、語、誠、折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寡妻、御、舉、推恩、無以、妻子、所以、大過人、權、度、度。 為齊宣王指明努力的方向。 插入知識提問考考你: 乃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家祭無忘告乃翁 ()此乃大丈夫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天下勝者眾矣,而霸者乃五。 誠 ()帝感其誠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于之地六百里。 所以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2)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快
7、速回看課文,思考:孟子循循善誘的說理藝術是怎樣體現(xiàn)的? 明確: 1.“臣未之聞也”巧妙岔開話題; 2.抓住齊宣王“以羊易?!钡氖吕隙ㄆ渚哂小氨C瘛钡幕緱l件,拉近與齊宣王的距離。增強故事性,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 3.“一羽之不舉”“輿薪之不見”的一組比喻和“挾泰山以超北?!薄盀殚L者折枝”的一組對比性的比喻反復說明“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使得說理形象準確,淺顯易懂。 五、作業(yè)布置:翻譯下列句子 1.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2.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3.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8、,故以羊易之也?!?4.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5.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附:齊桓晉文之事原文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龁曰:
9、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蓖踉唬骸吧嶂?!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睂υ唬骸叭粍t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
10、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復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
11、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
12、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于?” 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自動平滑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竹纖維家居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電池專用材料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水管手推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顯微(細胞)電泳系統(tǒng)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尋像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商業(yè)印刷票據(jù)表格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兒童多用臺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免維護閥控式鉛酸電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U型收音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四年級數(shù)學脫式計算練習題100道
- NB-T 47013.1-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 13912-2020金屬覆蓋層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 統(tǒng)編教學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細菌世界歷險記》導讀課課件
- 幼兒剪紙-打印版
- 中小學2021年秋季開學第一課手心班會圖文精品
- 高三英語閱讀專項訓練之說明文(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 中國移動CHBN試題題庫大全(含答案)
- 醫(yī)學課件:介入放射學(全套課件328張)
- 2022年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日語水平統(tǒng)一考試真題
- 病毒性感染性腹瀉醫(yī)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