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2023年高考歷史復習課件(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1頁
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2023年高考歷史復習課件(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2頁
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2023年高考歷史復習課件(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3頁
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2023年高考歷史復習課件(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4頁
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2023年高考歷史復習課件(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學習目標1.唯物史觀:分析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沒有使印度獲得獨立的原因,培養(yǎng)辯證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時空觀念: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掌握重要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概況和影響,加深理解這一時間段內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的原因,培養(yǎng)時空觀念。3.歷史解釋:通過學習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知道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時間、原因和影響,從而加深對這一運動的認識,培養(yǎng)歷史解釋能力。4.家國情懷:了解甘地、扎格魯爾、卡德納斯等人的經歷,認識杰出的歷史人物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認識到民族民主革命的成功離不開人民的不懈努力。一圖知史實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越

2、南反法斗爭中國民族民主革命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反對英法占領的斗爭朝鮮反抗日本的“三一運動”摩洛哥里夫人民起義印尼反對荷蘭的民族大起義埃塞俄比亞抗意戰(zhàn)爭尼加拉瓜桑地諾抗美斗爭埃及華夫脫運動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什么是民族民主運動?民族民主運動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壓迫民族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tǒng)治,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運動。民族運動:對外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民主運動:對內反對專制獨裁,實現民主自由領導人時間原宗主國結果(國家、政治體制)杜桑.盧維杜爾玻利瓦爾、圣馬丁1826佩德羅1822葡萄牙巴西獨立,實行君主制伊貝爾圖德18

3、21西班牙墨西哥獨立,軍事獨裁建立起第一個拉美獨立的國家海地西屬拉丁美洲獲得獨立,普遍實行共和制、軍事獨裁西班牙 1791-1804法國民族革命初現拉美復習回顧19世紀末20世紀初復習回顧時間領導人(政黨)國家結果作用1898巴西1910-1917墨西哥1905印度1905伊朗1911中國1882埃及1881蘇丹1894埃塞俄比亞建立共和國頒布資產階級憲法爭取民主和進步奠定基礎反英斗爭高潮終結帝制,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失敗資產階級革命黨“馬赫迪”國大黨祖國黨孟尼利克二世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失敗保持獨立傳播民主共和、推動中國社會變革反帝反封建,傳播民主思想失敗背景:一戰(zhàn)后出現亞非拉出現民族民主運

4、動高潮的原因一戰(zhàn)期間列強忙于戰(zhàn)爭無瑕外侵,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區(qū)民族資本主義獲得較大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增強。一戰(zhàn)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喚醒了被壓迫民族的民族意識,為民族民主運動提供了契機。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列強卷土重來,使宗主國與殖民地矛盾尖銳激化,直接導致了民族民主運動高潮的出現。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開辟了一條光明的道路,極大地鼓舞了被壓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爭。一戰(zhàn)后蘇俄政府還對土耳其等國的民族民主運動提供了道義和物質上的援助馬克思主義在亞非拉的傳播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期間宗主國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轉嫁危機,激化了矛盾。一、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新高

5、潮(一)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十月革命的勝利,削弱了帝國主義勢力,推動了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深入開展。(二)概況地 區(qū) 事 件東亞中國共產黨成立(1921年7月)國共第一次合作(國民大革命)(19241927.7.15)東南亞印度尼西亞反對荷蘭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越南反抗法國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西亞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反對英法占領的斗爭南亞印度甘地和國大黨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亞阿富汗抗擊英國侵略的斗爭東亞時間:20世紀初事件: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具體過程:改組國民黨、西征和北伐。后為爭奪革命的領導權,蔣介石發(fā)動政變,背叛革命,中國共產黨繼續(xù)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

6、帝反封建斗爭。意義:中國收回了漢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華勢力。2.東南亞:印度尼西亞反對荷蘭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第一階段:印尼共產黨領導的民族大起義時間:1926年11月12日-1927年3月組織:印尼共產黨 參與者:工人和農民范圍:起義擴展到全國多個地區(qū)結果:荷蘭殖民當局殘酷鎮(zhèn)壓起義,革命力量被嚴重削弱,印尼共產黨被迫轉入地下1926年11月12日,印尼共產黨領導的反對荷蘭殖民者的第一次武裝起義爆發(fā),起義參加者主要有農民、工人、手工業(yè)者、小商販、伊斯蘭教教師和華僑勞動者,1927年3月起義被鎮(zhèn)壓。起義者被捕約13000人,其中4500人被判徒刑,1300余人被流放,印尼共的力量遭

7、到極大摧殘,被迫轉入地下。 印度尼西亞共產黨,1920年5月成立。前身是1914年建立的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1920年改名為“東印度共產主義聯盟”,1924年定名為印度尼西亞共產黨。1926年領導了印尼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反荷蘭殖民主義的武裝起義,失敗后轉入地下。印尼民族大起義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向導曾為此 發(fā)表專文,對印尼人民的反殖民主義斗爭表示深切的同情。 第二階段:印尼民族黨采取與殖民當局不合作政策背景:1927年,蘇加諾等人成立民族主義政黨印尼民族黨,采取與殖民當局不合作政策,爭取民族獨立。結果:原來受印尼共產黨影響的大批群眾轉向民主主義政黨,民族資產階級開始掌

8、握獨立運動的領導權。 蘇加諾(1901-1970年)印度尼西亞獨立運動領袖,第一任總統(tǒng)(19451967)。3.南亞: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600年英國殖民機構東印度公司開始侵入印度。1849年英國占領印度全境,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為牢牢地控制住這個海外最大的補給地,英國在印度實行殘酷的殖民統(tǒng)治。甘地主義主要內容包括:1、哲學宗教觀念:以愛、真理和非暴力為主要內容(宗教泛愛觀和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真理觀相結合)2、政治思想:爭取印度自治、獨立為主3、社會思想:以主張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團結、消滅賤民制度、實行男女平等、富人庇護窮人;發(fā)揚民族文化、重視民族教育4、經濟思想:提倡手

9、工紡織,反對工業(yè)化,抵制西方經濟侵略 甘地主義的核心,就是非暴力主義。他的“非暴力不合作”哲學思想深刻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改革的國際運動。例如美國黑人爭取民權的運動、印度尼西亞蘇加諾的以不合作來爭取民族獨立等?!舅伎肌坎牧弦唬河抟娬J為,與邪惡不合作正如與善良合作一樣,都是一種責任.我盡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惡,既然邪惡只能靠暴力來維持,那么對邪惡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義,就是指為了不與邪惡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罰。 甘地在法庭上的書面聲明(1922年3月18日 ),齊世榮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現代部分第3分冊你怎么理解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非暴

10、力”思想的核心就是愛。甘地主張:“非暴力不但具有“不傷害的消極方面,而且具有愛,即對犯錯誤者行善的積極方面?!蓖ㄟ^非暴力的手段,即愛的方式,去感化和喚醒人的內在善性,從而使惡人棄惡從善,使犯錯誤者改邪歸正。甘地倡導的“堅持真理”的斗爭,就是其“非暴力”思想在社會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以眼還眼,世界只會更加盲目。 -圣雄甘地選集第五卷,第49頁 報復的本質只是增加了邪惡。因劍得到的亦將因劍失去。 -青年印度1925年2月26日,第73頁采取非暴力的方式;不與英國人合作用非暴力來限制群眾運動,防止改良變成革命,把群眾運動控制在資產階級允許的范圍內,以維護資產階級領導地位。用不合作來發(fā)動群眾,反對英國

11、殖民統(tǒng)治,迫使英國讓步,爭取印度獨立自治。非暴力不合作相輔相成特點: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反映了印度資產階級立場的兩重性。1、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興起的原因一戰(zhàn)削弱了帝國主義國家(英國)的勢力一戰(zhàn)后英國在印度的兩面性策略,使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激化,激起印度社會反英情緒高漲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阻礙了印度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印度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壯大但有明顯局限性(軟弱性、妥協(xié))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的影響,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印度迫切想要自治)阿姆利則慘案成為甘地于1920-1922年發(fā)動全國性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導致印度最終走向獨立的直接原因之一。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

12、期間英國向印度轉嫁危機,加劇了民族矛盾方式:放棄英國人授予的爵位、封號 和名譽職位,罷課、離職、抵制法院和立法機關 恢復手工紡織和不買英國布、抗稅等手段甘地親自紡紗,他的白衣白帽一時成為民族服裝提倡“手紡車運動”第一階段:19201922年 目的: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獨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過程 在我看來,土布是印度人民團結的象征,是印度經濟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甘地思考:甘地倡導的“土布運動”體現了一種什么精神?實行非暴力不抵抗,維護民族經濟,爭取民族獨立的民族主義精神。 1922年發(fā)生了農民焚燒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認為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范疇,決定停止運動,第一階段結束。第二

13、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 甘地向英印當局提出降低地稅、廢除食鹽專賣、取消鹽稅、實行關稅保護、 釋放政治犯等要求(企圖通過解決社會經濟問題的途徑,把印度廣大階層吸引到獨立運動中來)。 在遭到拒絕后,甘地(選定反對食鹽專賣法作為此次抗爭的突破口)進行“食鹽進軍”,親自到海濱取海水制鹽(1930年3月率領非暴力反抗者徒步前往西海岸,開始240英里的象征性挑戰(zhàn),被稱為“食鹽長征”)。 甘地的行動引發(fā)了印度各地的抗稅斗爭,一些地方發(fā)生武裝暴動,殖民當局鎮(zhèn)壓,逮捕甘地,有數萬人被判刑。后來,迫使當局答應了他的部分要求(雙方妥協(xié))。這次運動主要采取不服從形式,又稱“文明不服從運動”。第二階段:19301934

14、年甘地主張非暴力抵抗,不希望發(fā)生暴力流血事件。談判結果部分滿足了印度人民的要求,如釋放政治犯,允許人民煮鹽等。第三階段:19401942年“文明不服從運動”“退出印度”運動第一階段:19201922年第二階段:19301934年提倡“手紡車運動” 背景: 時值二戰(zhàn),甘地、尼赫魯領導下的國大黨支持英國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并以此為條件要求英國答應印度獨立,還提出由印度人組織國民政府,遭到拒絕。 1940年10月,國大黨再次發(fā)動不合作運動,1942年8月甘地發(fā)動要求英國立即撤離的“退出印度”的行動。英印當局逮捕甘地、尼赫魯等國大黨領導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陷入低谷。甘地在獄中數次絕食,尼赫魯等國大黨領導人

15、從1944年初到1945年初才陸續(xù)被釋。甘地一生坐過無數次監(jiān)獄,絕食斗爭17次,最長的一次達21天。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展開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時間19201922年1930年二戰(zhàn)期間原因阿姆利則慘案英國頒布鹽專營法英國殖民勢力的衰落主張與行動號召放棄英國人授予的爵位、封號,罷課、離職、抵制法院和立法機關;恢復手工紡織,不買英國布抗稅“食鹽進軍”,親自到海濱取海水制鹽。引發(fā)各地抗稅斗爭。提出“英國退出印度”。結果1922年發(fā)生暴力事件,甘地停止運動迫使當局答應了他的部分要求英印當局逮捕甘地,運動陷入低谷。3.南亞: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結果:贏得獨立 根據蒙巴頓方案,印度被分割成印度和巴基

16、斯坦兩個國家。1947年8月15日印度贏得獨立。印度國旗 巴基斯坦國旗 材料一:“在我看來,土布是印度人民團結的象征,是印度經濟自由和平等的象征?!备实?材料二:“不管我們如何譴責不合作運動,但假如我們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識,我們可能會產生嚴重的錯誤。一味采用高壓,不可能永久地解決問題。” 印度總督歐文材料三:“非暴力并不意味著向壞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協(xié)。非暴力意味著以人的全部心靈來反對專制者的意志。只要在這種人類法則指導下進行斗爭,哪怕一個人也能反抗非正義帝國的全部權力?!备实仡I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動員了廣大人民群眾,促進了印度人民的團結;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增強了印度民眾的民族自尊心和

17、自信心。創(chuàng)立了一條反抗殖民統(tǒng)治的獨特道路,推動了印度民族獨立與解放;成為亞洲覺醒的重要組成部分。甘地所創(chuàng)立的非暴力斗爭理論,是印度人民偉大的精神財富。甘地為防止爆發(fā)革命,控制了群眾的斗爭方式,保證了資產階級對運動的領導權。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哲學思想深刻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改革的國際運動。例如美國黑人爭取民權的運動、印度尼西亞蘇加諾的以不合作來爭取民族獨立等。如何評價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局限性: 甘地始終對英國政府抱有幻想 局限于非暴力,束縛了人民的手腳,影響了革命的深入開展,顯示出了資產階級的妥 協(xié)性和不徹底性。 開展“手紡車運動”等,以落后文明抵制先進文明,不

18、利于印度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亞洲民族民主運動新特點多種類型和道路1、多數國家資產階級掌握運動領導權2、有的國家資產階級由向西方學習轉為向蘇俄學習3、部分國家無產階級政黨開始探索民族解放道路4、從斗爭方式來看:持續(xù)發(fā)展性(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長達20年);斗爭多樣性(武裝起義、非暴力不合作、)(一)歷史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非洲多數地區(qū)的民族解放運動尚處于萌芽和醞釀時期2、一些北非和東非國家的民族獨立意識已經覺醒。(二)主要事件1.埃及華夫脫抗英運動2.摩洛哥反抗西班牙和法國的斗爭3.埃塞俄比亞抗意斗爭二、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1)埃及華夫脫抗英運動背景:A、一戰(zhàn)期間,埃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實

19、際成為英國的殖民地。B、一戰(zhàn)期間,埃及經濟快速發(fā)展,資產階級逐漸壯大。(埃及民族資產階級的興起)C、一戰(zhàn)結束后,英國繼續(xù)維持在埃及的統(tǒng)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強烈反對。二、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過程:A、在以扎格魯爾為首的華夫脫黨領導下,通過游行、示威、罷工、罷課、罷市,以及進行街壘戰(zhàn)等斗爭方式,迫使英國承認埃及為獨立主權國家。B、1922年3月,埃及宣布為獨立的君主立憲國家C、1923年頒布第一部憲法D、此后華夫脫黨又進行了12年的護憲運動,要求英國放棄特權但未獲完全成功。影響:華夫脫黨迫使英國廢除了殖民保護制度,加快了埃及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性質:華夫脫運動是一

20、場愛國民族主義運動。(2)摩洛哥反西班牙、法國斗爭(2)摩洛哥:里夫地區(qū)的人民在酋長克里姆領導下,多次打敗西班牙和法國侵略軍。1923年,克里姆聯合12個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國。1926年,共和國被西、法殖民軍扼殺。性質:愛國民族主義運動(3)埃塞俄比亞的抗意斗爭:193519361941年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發(fā)動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zhàn)爭。 1936年,埃塞俄比亞皇帝賽拉西一世流亡英國,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人民堅持游擊戰(zhàn)爭,最終與反法西斯同盟軍一起擊敗了意大利侵略軍,1941年恢復國家獨立。性質:埃塞俄比亞抗意戰(zhàn)爭是埃塞俄比亞抗擊意大利侵略的局部反法西斯斗爭。 非洲覺醒的特點1、

21、領導階級多樣,不僅有資產階級還有部落酋長、封建王公,多數國家資產階級掌握運動領導權。2、從斗爭方式看,持續(xù)發(fā)展性3、以爭取民族獨立為主4、具有反法西斯性質的性質5、體現了國際援助與合作6、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勝利 思考為什么拉丁美洲各國在獨立100多年后還要進行民族民主革命?國內:政治上軍事獨裁統(tǒng)治; 經濟上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和經濟剝削國外:美國將拉丁美洲作為后院進行侵略擴張,成為 其走向真正獨立的主要外部障礙三、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1.概況: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進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是尼加拉瓜和墨西哥。阿根廷:在共產黨領導下,舉行了反對外國資本的罷工,甚至筑起街

22、壘與警察戰(zhàn)斗。智利:左派力量團結其他社會階層,成立民族陣線聯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勢力上臺。尼加瓜拉:桑地諾的抗美斗爭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諾抗美斗爭1821年尼加拉瓜從西班牙的殖民統(tǒng)治下獲得獨立,但隨后英美勢力進入,到20世紀20年代,實際上已淪為美國的保護國。1926年尼加拉瓜爆發(fā)內戰(zhàn),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進駐,并支持臭名昭著的保守黨。后由于保守黨不得民心,轉而支持自由黨人的立憲政府。自由黨首領蒙卡達簽訂了關于交出武器、以換取美國承認的協(xié)議,起義將軍桑地諾因此與其分道揚鑣。(1)背景:“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標志”時間:1926年組織者:桑地諾目標:把美國侵略者趕出國土戰(zhàn)旗:象征“自由或

23、死亡”的紅黑雙色戰(zhàn)旗斗爭對象與方式:與美國扶植的反動獨裁政權展開武裝斗爭結果:桑地諾的部隊與美軍及政府軍戰(zhàn)斗近兩百次,迫使美軍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1934年桑地諾被刺殺評價:桑地諾被譽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標志”尼加拉瓜桑地諾抗美斗爭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1、背景:墨西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尚未完成A、封建大地產制依舊盛行,土地兼并嚴重;B、外資控制墨西哥經濟命脈經濟危機的影響2.時間及改革者:1934年 墨西哥總統(tǒng)卡德納斯 3.目的:為改變墨西哥的落后狀況,保證憲法的實施4、內容(1)對內經濟:推行土地改革,打擊封建大莊園主的勢力,廢除大地產制政治:改組國民革命黨,遏制軍人勢力,

24、確立總統(tǒng)一任制度;思想文化:發(fā)展教育,掃除文盲,清除宗教教育,普及科學的世俗教育(2)對外捍衛(wèi)民族主權和本國資源,將石油行業(yè)收歸國有,引領墨西哥走上現代化之路5、性質:是墨西哥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改革運動,也是20世紀初墨西哥革命后的護憲運動發(fā)展到頂點的標志。6、影響:(1)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封建大地產制,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引領墨西哥走上現代化之路(2)改革自上而下地解決了民主化、恢復經濟和解決所有制三大問題,完成了護憲運動的任務,為墨西哥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有利于墨西哥的政治民主化(3)卡德納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及其實踐,使他成為30年代拉丁美洲社會思潮的代表者之一,為亞非拉各國人民開展反帝斗爭提供了經驗。拉美民族民主運動的特點:多數國家資產階級掌握運動領導權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開始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戰(zhàn)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意義1、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動搖了世界殖民體系,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2、促進亞非拉地區(qū)民族解放和民主政治進程,推動民族經濟恢復和發(fā)展;3、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壯大世界無產階級力量;4、人權、平等、民族自決等理念也深刻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國際秩序重建。(1)從發(fā)展道路看,各國發(fā)展不平衡多數國家資產階級掌握運動領導權。有的資產階級由向西方學習轉為向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