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五單元復(fù)習資料蔡靜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五單元復(fù)習資料蔡靜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五單元復(fù)習資料蔡靜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五單元復(fù)習資料蔡靜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上五單元復(fù)習資料蔡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桃花源記 一、積累與運用 1.為下列加點字注音。 (1)豁然( ) (2)儼然( ) (3)阡陌( )( ) (4)問津( ) (5)邑人( ) (6)詣太守( ) (7)垂髫( ) (8)發(fā)髻( ) (9)兩鬢( ) 2.按拼音填漢字并解釋所填字的意思。 A.( )來問訊 B.便( )還家 C.( )溪行 D.( )病終 E.欣然( )往 F.后( )無問津者 3.給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組詞。 A.舍: ( ) ( ) B.著: ( ) ( ) C.間: ( ) ( ) D.率: ( ) ( ) E.語: ( ) ( ) 4.給下列各句中的古今異義詞加點并寫出其古義及今義。 A.阡陌交通 古義

2、今義 B.率妻子邑人 古義 今義 C.來此絕境 古義 今義 D.詣太守,說如此 古義 今義 E.無論魏晉 古義 今義 F.芳草鮮美 古義 今義 5.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詞性及意思。 6.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詩人 ,名 ,字 ,生活在戰(zhàn)亂頻繁的 朝。文章虛構(gòu)了一個 的世外桃源,描繪了一幅 的生活圖景,反映了廣大人民 的愿望。 (2)桃花源記以 為線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順序來敘述了漁人的所見所聞,層次清晰。 (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環(huán)境美好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會生活平靜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 7.用“/”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3、 A.問所從來 B.后遂無問津者 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8.下面各句加點詞都有不同解釋,選出正確的一項。 (1)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A.窮苦,貧困 B.極端 C.窮盡,走到頭 (2)得其船,便扶向路。 A.扶助、幫助 B.用手支持 C.沿著,順著 (3)此中人語云 A.語言 B.告訴 C.說 (4)處處志之 A.同“讠志 ”,作標記 B.標記 C.意志 (5)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A.斷絕 B.獨一無二的 C.窮盡 D.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 (6)芳草鮮美 A.色彩鮮艷美麗 B.新鮮美麗 C.味道好 D.新鮮肥美 (7)屋舍儼然 A.好像 B.整齊的樣子 C.嚴肅的樣子 D.嚴厲的樣

4、子 (8)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 A.延長 B.推遲 C.聘請、請 D.伸展 二、閱讀 閱讀下列各文段,完成文后的有關(guān)問題。 (一)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 )還家,( )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皆嘆惋。

5、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數(shù)日,( )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9.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儼然: 屬: 阡陌: 垂髫: 要: 絕境: 遂: 惋: 10.將“漁人”、“村人”兩詞語準確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 11.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詞并解釋其古義和今義。(至少三個) 12.用語段中的原句回答。 (1)表現(xiàn)“村人”熱情待客的句子有: 。 (2)村人見漁人后,“大驚”“問所從來”是因為他們 。 (3)表現(xiàn)“村人”都來關(guān)心漁人的句子是: 。 (4)“村人”來桃花源的原因是: 。 (5)“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是: 。 13.從上面語段中理出“漁人”的行蹤,用簡潔的文字

6、填入方框中。 . 14.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回答其嘆惋的原因是 A.為漁人費了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嘆惋。 B.為自己住在這里消息閉塞,竟不知道外界有這么大的變化而嘆惋。 C.為外界社會的動亂、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嘆惋。 D.沒有想到時間過得這么快,都已經(jīng)是晉朝了。 15.作者生活在東晉末年,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說為什么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yīng)當怎樣評價?寫一段話表明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一、1.(1) (2) (3) (4)(5) (6) (7) (8) (9) 2.A.咸 全、都 B.要 同“邀”邀請 C.緣 沿著 D.尋 不久 E.

7、規(guī) 計劃 F.遂 于是,就 3.A.舍棄 屋舍 B.衣著 著急 C.房間 間隔 D.率領(lǐng) 圓周率 E.語言 不以語人 4.A.交通 交錯相通 “交通運輸” B.妻子 妻子和兒女 專指男子的配偶 C.絕境 與人世隔絕的境地 山窮水盡的地步,沒有出路的境地 D.如此 像這樣 這樣 E.無論 不要說,更不必說 表條件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不管” F.鮮美 (指色彩)鮮艷美麗 指食物味道好、濃 6.(1)陶淵明 潛 元亮 東晉 安樂寧靜的,沒有壓迫、沒有戰(zhàn)亂,人人安居樂業(yè) 自由安樂彼此和睦相處 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zhàn)亂 (2)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 發(fā)現(xiàn) 訪問 離開 (3)土地平曠,房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

8、陌交通,雞犬相聞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7.A.問/所從來 B.后遂/無/問津者 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8.C C B A D A B C 二、(一)9.儼然:整齊的樣子 屬:類 阡陌:田間小路 垂髫:指小孩 要:同“邀”邀請 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遂:于是、就 惋:驚訝、驚奇 10.村人 漁人 漁人 村人 漁人 村人 村人 村人 村人 村人 漁人 漁人 11.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表條件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語,“不管”。 12.(1)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來此

9、絕境,不復(fù)出焉 (3)咸來問訊 (4)先世避秦時亂 (5)與外人間隔 13.發(fā)現(xiàn)桃源 訪問桃源 離開桃源 14.C 15.桃花源是一個作者虛構(gòu)的、和當時生活現(xiàn)實相對立的理想社會,這里的生活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中的社會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也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壓迫、反對戰(zhàn)爭的愿望,同時批判了當時的黑暗社會,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只是一種幻想,在階級社會里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短文兩篇 一、積累與運用 1. 給下面的字注音。 陋( ) 銘( ) 馨( ) 牘( ) 鴻( ) 儒( ) 淤( ) 漣( ) 蔓( ) 苔( ) 蜀( ) 逸( ) 噫( ) 2.給下列形似字注音組詞。 3

10、.下列句中加點的單音節(jié)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哪個雙音節(jié)詞,并填入括號內(nèi)。 (1)有仙則名( ) (2)有龍則靈( ) (3)惟吾德馨( ) (4)苔痕上階綠( ) (5)可以調(diào)素琴( ) (6)出淤泥而不染( ) (7)香遠益清( ) (8)宜乎眾矣( ) 4.選擇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恰當?shù)囊豁棥?(1)無案牘之勞形 A.無/案牘之勞形B.無案牘/之勞形 C.無案牘之/勞形D.無案牘/之/勞形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5.給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選擇正確義項。 (1)牡丹之愛,宜

11、乎眾矣 A.應(yīng)當 B.適宜 C.當然 (2)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A.新鮮 B.少 C.鮮艷 (3)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A.否則 B.卻 C.那么,就 (4)無絲竹之亂耳 A.助詞、的 B.代詞,它 C.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5)可以調(diào)素琴 A.能夠,用現(xiàn)代漢語“可以” B.可以用來 C.能憑借 (6)濯清漣而不妖 A.美麗而不莊重 B.妖氣 C.裝束奇異 (7)同予者何人 A.贊成 B.同意 C.和一樣 (8)亭亭凈植 A.植物 B.栽種 C.樹立 6.指出下列各句加點詞的詞性變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3)無絲竹之亂耳 (4)無

12、案牘之勞形 (5)不蔓不枝 (6)香遠益清 7.寫出下列加點字的古義和今義 (1)無案牘之勞形 古義: 今義: (2)惟吾德馨 古義: 今義: (3)談笑有鴻儒 古義: 今義: (4)無絲竹之亂耳 古義: 今義: (5)宜乎眾矣 古義: 今義: 8.將下列句子譯成白話文。 (1)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6)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7)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8)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9.填空。 (1) 本來是指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的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就成為一種文

13、體,這種文體一般是用韻的。我們學過唐代 (人名)的 (書名),這篇文章押韻的韻腳有 、 、 、 、 、 、 、 。 (2)“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既可以 ,也可以 ,我們學的愛蓮說就屬于這類文體,其作者是 (時代)的 (人名),選自 。 (3)陋室銘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一種 的節(jié)操和 的情趣。愛蓮說用“蓮”自況,婉曲批判了當時 、 的世風。 10.把握兩篇短文的文意,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各題。 (1)陋室銘中哪句話能提挈全文大意? (2)陋室銘描寫陋室環(huán)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賢的居室,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趣和節(jié)操? (3)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

14、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段話有什么寓意? (4)愛蓮說以菊、牡丹來襯托蓮,用意是什么?從中看出作者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 二、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題。 (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在選文中用“”將以上文段劃分為三個層次。 12.解釋下列詞語 (1)斯: (2)馨: (3)案牘: (4)勞形: 13.下面所列各項不同類的一項是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15、。 C.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D.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14.點明全文主旨的語句是: ;全文的點睛之筆是: 。 15.指出龍、仙比喻什么? 16.上面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他通過這篇銘文,表達了自己 的節(jié)操和 的情趣。 (二)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7.給下列字注音: 蕃( ) 濯( ) 褻( ) 鮮( ) 18.

16、用“/”標出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1)晉陶淵明獨愛菊 (2)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9.文中畫線的句子的句式是 A.省略句 B.判斷句 C.被動句 20.下面句中加點字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可愛者甚蕃(多) 濯清漣而不妖(洗滌) 亭亭凈植(種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親近而態(tài)度不莊重) 陶后鮮有聞(陶淵明的后代、后裔) A. B. C. D. 21.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 (1)文中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zhì)的語句是: 。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語句是: 。 22.愛蓮說一文運用借物喻人的寫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蓮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樣看待拜金主義者信奉“有錢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

17、愛”? “牡丹”比喻 “蓮花”比喻 看法: 23.“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從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說愛牡丹的多而愛蓮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這句話諷刺的社會世態(tài)是 。 24.下列詩句中詠菊的有 ,詠蓮的有 ,詠牡丹的有 。 A.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B.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C.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D.惟有綠荷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25.聯(lián)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寫出你最喜愛的花,并用一句話概括喜愛的原因: 最喜愛的花: 喜愛的原因: 。 參考答案: 一、1. 3.(1)出名 (2)靈異、靈性 (3)德行 (4)臺階 (5)調(diào)弄 (6)沾

18、染 (7)更加 (8)應(yīng)當 4.(1)A (2)D 5.(1)A (2)B (3)C (4)C (5)B (6)A (7)C (8)C 6.(1)名詞用作動詞 出名 (2)形容詞用作動詞 成為靈異的水 (3)形容詞用作動詞 使亂 (4)動詞作使動用法 使勞累 (5)蔓、枝:名詞用作動詞 蔓枝纏繞 (6)遠:形容詞用作動詞 遠播 清:形容詞用作動詞 顯得清幽 7.(1)身 樣子 (2)美好 芳香 (3)大、淵博 今常指鴻雁、書信 (4)泛指管弦樂器 今指絲綢、竹子 (5)當、當然 今為合適、應(yīng)當 8.(1)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龍就靈異了。 (2)這是簡陋的屋子,好在主人我有美好的德行。 (3)談笑

19、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的沒有淺薄的人。 (4)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5)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6)我只喜愛蓮從淤積的污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沾染。 (7)只能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輕易地玩弄。 (8)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9.(1)銘 劉禹錫 陋室銘 名 靈 馨 青 丁 經(jīng) 形 亭 (2)說明議論 用來抒發(fā)感情 宋朝 周敦頤 周元公集 (3)高潔傲岸 安貧樂道 趨炎附勢 追求富貴 10.(1)“惟吾德馨”提挈全文大意 (2)表達居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同時“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3)這段話將蓮人格化,是把蓮作為一種

20、高貴品質(zhì)的象征,贊美她是“花之君子”。在這里,作者托物言志,在蓮的形象中寄意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4)作者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蓮,用意在于表達文章的主旨,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從中看出作者在世人貪慕富貴的生活態(tài)度中,并不愿意隱逸,也不貪慕富貴;在污濁的世間,志在堅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二、(一)11.苔痕南陽 12.(1)這 (2)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3)官府的公文 (4)使身體勞累 13.A 1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15.龍、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16.陋室銘 劉禹錫 高潔傲岸 安貧樂道 (二)17. 18.(1)晉/陶淵明/獨愛菊 (2)可遠觀/而不

21、可褻玩焉 19.B 20.C 21.(1)花之君子者也 (2)出淤泥而不染 22.富貴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 看法:對有些拜金主義者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行為表示鄙夷和厭惡,他們的“有錢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風日衰的禍根,這種“牡丹之愛”要受到批評和否定。 23.愛慕富貴的人多,作者的知己少 諷刺了追逐名利的世態(tài) 24.BC DE A 核舟記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器皿( ) 二黍許( ) 罔不( ) 貽余( ) 箬篷( ) 糝之( ) 軒敞( ) 多髯( ) 衣褶( ) 彌勒( ) 倚之( ) 一楫( ) 椎髻( ) 篆章( ) 壬戌( )( ) 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

22、1)罔不因勢象形。因: 象: (2)嘗貽余核舟一 貽: (3)箬篷覆之 之: (4)雕欄相望焉 焉: (5)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矯: 不屬: (6)其船背稍夷 夷: (7)細若蚊足,鉤畫了了 了了: (8)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曾: 盈: 3.給下列形似字注音組詞。 4.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思。 5.找出下列通假字,寫出本字。 (1)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通 (2)詘右臂支船 通 (3)左手倚一衡木 通 6.填空 (1)核舟記選自清朝 編著的 ,作者 , 朝人,全文全面如實地寫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屬于一篇 文。 (2)“核舟”的主題是 ,核舟小窗兩邊所刻文字是:“ , ”;“ , ?!弊筮?/p>

23、的刻字出自 ,右邊刻字出自 。文中最能體現(xiàn)王叔遠構(gòu)思巧妙、技藝精湛的一句話是 。作者對核舟技藝發(fā)出贊嘆之情的語句是 。 7.下列語句朗讀節(jié)奏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B.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C.中軒敞者/為艙 D.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E.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8.對下面句子加點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嘗貽余核舟一。(贈) B.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看見)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奇異、奇妙) D.而計其長曾不盈寸。(尚、竟然) 10.下列各句中“為”字的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 A.中軒敞者為艙 B.通計一舟,為人五 C

24、.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11.文言虛詞“之”一般有下列幾種用法: A.代詞,代指人物、事 B.語氣助詞 C.結(jié)構(gòu)助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 D.動詞,可譯為“去”、“往” 下列句中加點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將序號A、B、C、D分別正確填入句后。 (1)能以徑寸之木( ) (2)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3)石青糝之。( ) (4)左臂掛念珠倚之。( ) (5)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 12.翻譯下列句子,體會數(shù)量詞的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有何不同,然后歸納出來。 (1)蘇、黃共閱一手卷。 (2)舟尾橫臥一楫。 (3)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

25、4)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 文言文數(shù)量詞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用法不同之處是: 。 13.本文語言簡潔、周密、生動,試結(jié)合文中有關(guān)語句作簡要分析。 (1)簡潔: (2)周密: (3)生動: 14.根據(jù)提示,寫出成語: (1)寫出一個帶有“因勢”的成語: 。 (2)寫一個與“技亦靈怪矣哉”意思相近的成語: 。 (3)寫一個贊美核舟上所刻人物形象的成語: 。 二、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題。 (一)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

26、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15.以上兩段文字出自 寫的核舟記,該文的體裁是 ,核舟雕刻的是 的故事。 16.翻譯下列句子。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2)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3)中軒敞者為艙。 (4)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17.第一段說明雕刻者的 、 和 ,引出核舟的 ;第二段說明核舟的 和 。 18.畫線的兩個句子采用的說明方法是 ,第一個畫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19.第二段能表現(xiàn)核舟雕刻精致、奇巧的詞語有: 。 20.細讀第二段用簡潔語言概括船艙的格局。 (二) 船頭坐三人,中峨

27、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 ,魯直居 。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 手執(zhí)卷端, 手撫魯直背。魯直 手執(zhí)卷末, 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 足,魯直現(xiàn) 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 膝,詘 臂支船,而豎其 膝, 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21.給下列各字注音。 髯( ) 卷( ) 彌( ) 屬( ) 22.在文段 處準確寫出所缺的字。 23.本段是突出“大蘇泛赤壁”這一主題中的哪一方面 A.大蘇 B.泛 C.赤壁 D.大蘇泛赤壁 24.本段層次清晰,作者描寫的順序有 A.先總后分 B.先分后總 C.先中間后兩邊 D.先兩邊后中間 E.

28、先上后下 D.先下后上 25.從選文內(nèi)找出相應(yīng)的原句寫在橫線上。 (1)突出蘇東坡形象特征的句子: 。 (2)寫蘇、黃二人友好關(guān)系、互相切磋、談?wù)摰纳袂榈木渥樱?。 (3)寫佛印放浪形骸、超脫塵世之情的句子是: 。 26.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所選這一語段的內(nèi)容。 參考答案: 一、1. 2.(1)順著,就著 模仿,這里指雕刻 2)贈 (3)代詞,它,指代中軒敞者 (4)語氣助詞 了 (5)舉 不相類似 (6)平 (7)清楚明白 (8)竟然 滿 5.(1)有 又 (2)詘 屈 (3)衡 橫 6.(1)張潮 虞初新志 魏學洢 明 說明 (2)“大蘇泛赤壁”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赤壁賦

29、 后赤壁賦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技亦靈怪矣哉 7.D 8.B 10.C 11.(1)c (2)b (3)a (4)a (5)c 12.(1)蘇東坡、黃魯直一起觀看一軸手卷。 (2)船尾橫放著一把槳。 (3)再刻上一枚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 (4)總計在這一只小船上,刻有五個人物,八扇窗子。 大多數(shù)文言文有數(shù)詞而無量詞,現(xiàn)代文則數(shù)、量詞同用;文言文的數(shù)詞可放在名詞后,現(xiàn)代文的數(shù)詞習慣于放在名詞前。 13.(1)文字少,傳播信息量大。如第2段用380多個字,寫了船、艙、窗、雕欄、刻字等物。 (2)用語前后照應(yīng)、互相關(guān)聯(lián)。如船尾與船頭關(guān)聯(lián)、照應(yīng)。“楫”與“居右者”“居左者

30、”照應(yīng),“左手倚一”與“右手攀”關(guān)聯(lián),“右手執(zhí)蒲”“左手撫爐”關(guān)聯(lián),“其人”與“居左者”照應(yīng)。 (3)本文有些段落運用了描寫,寫出特點,把無生命的核舟描繪得生動、傳神。如“中峨冠而多髯者”寫出東坡的外貌特征;“右手攀趾,若嘯呼狀”寫出舟子的姿態(tài)特征。 14.(1)因勢利導(dǎo) (2)獨具匠心 (3)栩栩如生 二、(一)15.魏學洢 說明文 “大蘇泛赤壁” 16.(1)全都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 (2)(他)曾經(jīng)贈給我一個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應(yīng)當是蘇軾游赤壁的情景。 (3)中間高起而寬敞的部分是船艙。 (4)打開窗子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 17.生活時代 姓名 精湛

31、技藝 來歷 大小 格局 18.數(shù)字說明(列數(shù)字) 寫核舟的體積之小,突出雕刻者高超的技藝 19.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20.船在中間處高起,上有箬篷覆蓋,兩旁各有四扇窗子,且能自由開關(guān),有刻有花紋的欄桿,左右分別刻有8個字。 (二)21. 22.右 左 右 左 左 右 右 左 右 右 左 左 23.A 24.ACE 25.(1)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2)左手撫魯直背;蘇黃共閱一手卷;如有所語 (3)袒胸露乳;矯首昂視 26.生動描述核舟上的人物姿態(tài)和神情,具體說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藝。 (三)27. 28.C 29.(1)左右 (2)正面和背面 (3)大開 30.座 31.B 大道之行也 一、

32、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注音。 (1)選賢與能,講求修睦 與: 睦: (2)矜、寡、孤、獨、廢疾者 矜: (3)男有分,女有歸 分: (4)貨惡其棄于地也 惡: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釋義。 (1)選賢與能。 通 意思: (2)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通 意思: (3)可愛者甚蕃。 通 意思: (4)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通 意思: 3.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1)男有分,女有歸 分: 歸: (2)貨惡其棄于地也 惡: (3)盜竊亂賊而不作 亂: 作: (4)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閉: 大同: 4.翻譯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

33、睦。 (2)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3)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盜竊亂賊而不作。 5.指出加點字在句中的詞性及用法。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親: 子: 6.填空 (1)禮記是中國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它是由 (朝代)的 (人名)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的。全書共有 篇。 (2)“四書”是公認的儒學經(jīng)典,它不是一本書,而是 這兩部書和大學中庸這兩篇文章的統(tǒng)稱。其中大學中庸是 中的兩個篇章。 7.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文中從幾個方面論述了“大同”社會的特征。 二、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一) 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34、 故人不獨親其親 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男有分 女有歸 貨惡其棄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 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 是謂大同。 8.給下列各字注音。 睦( ) 矜( ) 分( ) 惡( )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 (1)講信修睦 信: 修: (2)貨惡其棄于地也 貨: (3)盜竊亂賊而不作 賊: 作: (4)故外戶而不閉 閉: 10.給選文加標點。在“ ”內(nèi)填入正確的標點符號。 11.根據(jù)對上面文段的理解,談?wù)勀銓Α按笸鄙鐣目捶ā?參考答案: 一、1.(1) (2) (3) (4) 2.(

35、1)“與” “舉” 推舉 (2)“矜” “鰥” 老而無妻的人 (3)“蕃” “番” 多 (4)“說” “悅” 愉悅、高興 3.(1)分:職分 歸:女子出嫁 (2)惡:憎惡 (3)亂:造反 作:興起 (4)閉:用門閂插門 大同:指理想社會 4.(1)大道通行的時代,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擁戴品質(zhì)好能力強的人擔任領(lǐng)導(dǎo),講究信實,培養(yǎng)和睦的氣氛。 (2)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夠受到供養(yǎng)。 (3)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4)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 5.親、子,都是名詞用作動詞,以為親;以為子。 6.(1)西漢

36、戴圣 49 (2)論語 孟子 禮記 7.課文從干部的選拔任用、公民的道德素質(zhì)、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三個方面論述大同社會的特征。 二、(一)8. 9.(1)信:誠信 修:培養(yǎng)、修致 (2)貨:財貨 (3)賊:指害人 作:興起 (4)閉:用門閂插門。 10.,。,。,;,。, 11.(僅作參考)古代時的理想社會就是要求所有人無私心雜念,做事出于公心,講求誠信,與人為善,每個人的聰明才智都得到發(fā)揮,所有人都能得到照顧,社會安定無犯罪現(xiàn)象,做到“夜不閉戶”,作為跨世紀的中學生應(yīng)從自身做起,從小樹立“天下為公”的理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zhì)、道德水平,爭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杜甫詩三首 一、積

37、累與運用 1.給加點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 ) (2)決眥入歸鳥 眥( ) (3)白頭搔更短 搔( ) (4)渾欲不勝簪 簪( ) (5)老翁逾墻走 逾( ) (6)三男鄴城戍 鄴( ) 戍( ) (7)如聞泣幽咽 咽( ) (8)老嫗力雖衰 嫗( )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造化鐘神秀 鐘: (2)陰陽割昏曉 陰: 陽: (3)會當凌絕頂 會當: (4)渾欲不勝簪 渾: (5)吏呼一何怒 一何: (6)老翁逾墻走 逾: 走: (7)急應(yīng)河陽役 應(yīng): (8)獨與老翁別 別: 3.填空 (1)杜甫是 代大詩人,字 ,他被稱作 ,其詩作被稱作 ,都收集在 。 (2)“三吏”是指杜甫

38、寫的 、 、 ;“三別”是指他寫的 、 、 ;“三吏”“三別”是他現(xiàn)實主義詩篇的光輝頂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3)春望中反映詩人憂國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詩句是: ;石壕吏中暗示老婦已被抓走的詩句是 。 4.補寫詩句。 (1)蕩胸生層云, 。 ,一覽眾山小。 (2)國破山河在, 。感時花濺淚, 。 (3)吏呼一何怒, ! (4)夜久語聲絕, 。 5.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望岳一詩雖沒有一個“望”字,但全詩句句寫向岳而望,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氣。( ) (2)“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都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方法。( ) (3)石壕吏是一首

39、五言古體詩,是李白寫的組詩“三吏”、“三別”中的其中一首。( ) 6.翻譯下列詩句。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 。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譯: 。 (3)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譯: !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譯: ! 7.有人認為,石壕吏中老婦的話不是一口氣說出來的,而是吏一步步逼問出來的,試據(jù)此想像吏與老婦對話的情景。 二、閱讀 閱讀下列詩文,回答文后各題。 (一)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岱宗夫如何( ) (2)齊魯青未了( )

40、(3)造化鐘神秀( ) (4)會當凌絕頂( ) 9.“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是寫近望中所見 的景象。 10.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是 兩句,這兩句是寫由望岳而產(chǎn)生的 的意愿,從這兩句富有啟發(fā)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 。 11.望岳全詩中沒有“望”字但處處寫望,距離是自 而 ,時間是從 至 ,并由 遙想將來的 。 12.杜甫望岳詩共有三首,分別歌詠東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號內(nèi)填山名),以上所選的詩是歌詠 的。 (二)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

41、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 ,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 。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13.給空白處填上完整的詩句。 14.對這首詩開頭前四句的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1段寫捉人的差役乘著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來。 B.第2段交代故事的發(fā)生,預(yù)示將有一場災(zāi)難降臨。 C.第3、4段,寫老翁逃跑避難,老婦出門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長期深受抓丁之苦,晝夜不安的情景。 15.詩中描寫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 ;描寫戰(zhàn)爭之慘烈的詩句是 ;說明老婦已被官吏捉走的詩句是 。 16.“婦人”致詞分為三層,用“”在文中標出層次,并

42、歸納層意。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17.以上這首詩是體現(xiàn)杜甫現(xiàn)實主義的重要詩篇之一,此詩反映的社會狀況是 。 參考答案: 一、1.(1) (2) (3) (4) (5) (6) (7) (8) 2.(1)聚集 (2)山的北面 山的南面 (3)終當、終要 (4)簡直 (5)多么 (6)越過 跑 (7)應(yīng)征 (8)告別、離別 3.(1)唐 子美 詩圣 詩史 杜工部集 (2)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 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3)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獨與老翁別 4.(1)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2)城春草木深 恨別鳥驚心 (3)婦啼一何苦 (4)如聞泣幽咽 5.(1) (2) (3) 6.(1)

43、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那時遠眺,群山定會顯得渺小 (2)感傷時勢,見到開放的鮮花也禁不住悲愴濺淚;為別所恨,聽到鳥兒的叫聲,也禁不住魂悸心驚 (3)差役吆喝得多么兇惡,老婆婆哭泣得多么悲苦 (4)活著的姑且活著,死了的永遠完了 7.(答題思路)題中想像應(yīng)確定在“有人認為”吏一步步對老婦的逼問上。兩人的表情應(yīng)根據(jù)文中提示的“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為根據(jù)展開。 二、(一)8.(1)泰山 (2)不盡 (3)指天地、大自然 (4)登、乘 9.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 1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岳 雄心和氣概 11.遠 近 朝 暮 望 登 12.泰山 衡山 華山 泰山 (二)13.老翁逾墻

44、走 存者且偷生 急應(yīng)河陽役 猶得備晨炊 14.A 15.三男鄴城戌 二男新戰(zhàn)死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16.新戰(zhàn)死無完裙。 第一層:三男全被征。第二層:家中情況。第三層:老婦自請服役。 五單元課課練 八年級語文(上)課課練習 第五單元 知識在線 本單元選有五篇文言文,其中桃花源記是記敘文,作者借虛構(gòu)的故事表現(xiàn)自己的社會理想;陋室銘和愛蓮說立意鮮明,是作者對自己志趣與節(jié)操的表白;核舟記介紹一件工藝品,內(nèi)容新奇有趣;大道之行也描述理想社會,引人深思。又選有杜甫詩三首:望岳是詩人青年時代的作品,春望和石壕吏則寫于安史之亂初期,此時杜甫已步入中年,從中可以看出這位大詩人風格的發(fā)展變化。 重點鎖定 1

45、養(yǎng)成自覺誦讀的習慣; 2要能自主地學習; 3用探究的方式學習。除看注釋、查字典以逐句解讀而外,還要注意上下文的貫通。 21 桃花源記 課標點擊 1.知識與能力: (1)翻譯并背誦課文; (2)掌握相關(guān)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2.過程與方法: 了解文章記敘的線索,把握故事情節(ji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難點剖析 作者社會理想的實質(zhì) “桃花源”是陶淵明理想中的社會。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實質(zhì),必須先看原詩,因為在某些實質(zhì)性的問題上詩比記還要說得明確些。例如“相命肆農(nóng)耕,日入從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會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種和平生活的寫照;“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46、,說的是沒有君主統(tǒng)治,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則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會“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這一原則的具體化。概括起來說,這些描寫都表現(xiàn)了原始共耕社會的特點。記,則是先通過漁人所見來展示這個社會生活的風貌,從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寫到男女耕作、老幼歡樂的情形;后通過村人“自云”來揭示這個社會的由來,又通過接待漁人來表現(xiàn)他們的精神風貌。詩和記,二者相互補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這個理想社會的輪廓。 應(yīng)當指出,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復(fù)古傾向,在階級社會

47、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發(fā)散訓練 1給加點的字注音。 豁然( ) 儼然( ) 垂髫( ) 怡然( ) 阡陌( )( ) 詣( ) 2解釋下列成語的含義。 世外桃源: 豁然開朗: 無人問津: 3揣摩朗讀下列句子的語氣。 (1)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2)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中考巡禮 (2005威海) 1.選擇正確的詞語填在橫線上。 節(jié)日期間,道路交通繁忙,駕駛員在行車中 (必須 必需)放慢車速。 上周,體育老師已經(jīng)把學生要求開放足球場的意見 (反應(yīng) 反映)給了校長。 2.“填平水泊擒晁蓋,踏破梁山捉宋江”。這是水滸傳 一情節(jié)中一方打出的旗號。 3.用一句話概括下面一段話的

48、主要信息。(不超過10個字) 目前,全球已有85個國家的2300余所高校開設(shè)了漢語課程,3000萬外國人正在學習中文。許多外國人為留學、就業(yè)、投資、貿(mào)易等,苦學“方塊字”,苦練“中國話”。英國計劃在未來五年內(nèi)撥款100萬英鎊普及中文學習;美國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韓國不少企業(yè)都開設(shè)中文學習班。 4.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改寫。 近年來,日本不斷做出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情: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允許美化侵略歷史的教科書出臺,公然為二戰(zhàn)罪犯開脫罪責。 強調(diào)“公然為二戰(zhàn)罪犯開脫罪責”。 近年來,日本不斷做出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情, 以“日本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允許美化侵略歷史的教科書出臺,公然為二戰(zhàn)罪

49、犯開脫罪責”開頭重組句子。(原意不變) 近年來,日本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允許美化侵略歷史的教科書出臺,公然為二戰(zhàn)罪犯開脫罪責 綜合收斂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作者: 222.214.134.* 2005-11-19 19:29 回復(fù)此發(fā)言 - 11 回復(fù):八年級上單元檢測 1準確翻譯下面的詞句: (1)武陵人: (2)緣溪行: (3)忘路之遠近: (4)夾岸數(shù)百步: (5)甚異之: (6)欲窮其林: 2找出交代漁人行蹤的語句: 3本段交代了事件發(fā)生的哪些情況? 4描寫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50、。 5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什么? 遷移整合(2005徐州)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壟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則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fù)如初。母曰:“兒癡如此,何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jié)摮?,坐佛膝上,?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安陽韓性(當時著名學者)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 (王冕傳)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父命牧牛壟上 ( ) 瑯瑯達旦 (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兩個句子。 (1)聽已,則默記。 (2)安陽韓性聞而異之。 3本文記敘了王冕苦學的哪兩件事?從中你受到哪些啟發(fā)? 22 短文兩篇

51、 課標點擊 1.知識與能力: 理解并背誦課文,掌握相關(guān)文言詞語。 2.過程與方法: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其寓意; (2)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提高生活情趣。 難點剖析 1關(guān)于陋室銘的體裁 本文以雙句為主,且絕大多數(shù)是對偶句,因而很多人認定它是駢體文,這似乎欠妥。駢體文的雙句當用“四六句”,不能用雜言;又要講求聲律,有“平接平,仄接仄”的規(guī)定,這些特點本文都不具備。其實,本文的體裁在文題中早已點明,就是“銘”;能把“銘”的體裁特點作簡明介紹,對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更為有益。 銘的基本特點可以用陸機說的“博約而溫潤”(文賦)這句話來概括。博,指內(nèi)容廣博;約,

52、指文辭簡約,概括性極強;溫,氣度溫和,從容不迫;潤,語調(diào)柔順。銘之所以具有這些特點,是因為它講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其影響不止于題銘者本人及其同代人,還將傳于后世。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將漢崔瑗所作座右銘寫在自己的屋壁上。李善說:“銘以題勒示后,故博約溫潤?!贝嗽捰欣?。我們今天讀陋室銘,也同樣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2關(guān)于陋室銘的“文外曲致” 劉禹錫寫此文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宮中,宦官專廢立之權(quán),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閔)李(李德裕)兩黨互相傾軋不已,妒賢害能,任人唯親。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深感憂慮(在他的同期

53、作金陵五題中有所流露),卻又無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極的辦法,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把自己的“陋室”寫得跟與世隔絕的幽居一樣,又用“無絲竹之亂耳”表示了他對那些人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就是這種消極情緒的反映。 3蓮的形象的象征意義 文中蓮的現(xiàn)象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作者正是從這個整體出發(fā),得出了“可遠觀而不可褻玩”這個結(jié)論的;又據(jù)這個結(jié)論將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蓮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義。具體地說,“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處污濁環(huán)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zhì);“濯清漣而不妖”象征君子的莊重、質(zhì)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

54、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質(zhì)。所有這些象征的內(nèi)容都是通過聯(lián)想而產(chǎn)生的,關(guān)鍵在于要把握蓮的整體形象,然后仔細尋味;聯(lián)想愈豐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變得愈鮮明。 4關(guān)于襯托的寫法 襯托的運用有種種不同的情況,有時可以區(qū)分為高襯、低襯或正襯、反襯;有時則無法區(qū)分。本文中以“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屬于反襯,這大概沒有爭論;但“菊之愛”究竟屬于何種襯托,就很難說清。“菊之愛”有兩重含義:一是做一個避世的隱士;二是像陶淵明那樣保持獨立的人格,“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從前一重意義來看,本文作者與之相反,他不贊成避世,而主張入世;從后一重意

55、義來看,則“菊之愛”與“蓮之愛”亦似有相同之處。據(jù)此,我們不妨說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也許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塵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則境界更高。至于這究竟是正襯還是反襯,大可不必去管它。 寫法也是為表情達意服務(wù)的,研究寫法的目的是要弄清作者這樣寫究竟表達了怎樣的情意,用哪一個名詞術(shù)語來概括是次要的事。 發(fā)散訓練 1給下列字注音。 馨( ) 牘( ) 褻( ) 頤( ) 儒( ) 苔( ) 漣( ) 濯( ) 2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德馨: 案牘: 白?。?甚蕃: 3按要求寫句子。 (1)文章描寫“陋室”環(huán)境的句子是: 。 (2)表現(xiàn)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 (3)作者認為陋

56、室不陋的原因是: 。 (4)與“惟吾德馨”相呼應(yīng)的句子是: 。 (5)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6)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 (7)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的句子是 。; (8)比喻君子志潔高廉,儀態(tài)端正,令人敬重(清高)的句子是; 。 中考巡禮(2005常州) 1下面是某報上的一則藥品廣告,根據(jù)文后要求,用規(guī)定符號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換用號: 增補號: 刪除號: 由中國醫(yī)科院、北京聯(lián)合中醫(yī)藥研究院等多家科研單位,經(jīng)八年臨床病例跟蹤治療,研發(fā)出新一代綠色國藥“清心安神”顆粒。該藥優(yōu)質(zhì)、安全,對頑固性失眠、憂郁癥、神經(jīng)官能癥等各種精神疾病取得了100%的療效,特別是對長期服西藥

57、產(chǎn)生藥物依賴的患者,可擺脫藥物的依賴,醫(yī)學界人士把此藥譽為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星,是目前居國際領(lǐng)先水平的新型藥物,患者服用2至3個療程即可基本恢復(fù)。 要求:(1)句有語病,須刪去一個字。 (2)句在標點和表達上有多處錯誤,請各選一處加以修改。 2閱讀下面文字,并根據(jù)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對聯(lián)。 龍城常州,人文薈萃,傳統(tǒng)的文化底蘊和火熱的創(chuàng)業(yè)實踐,造就了諸多英模人物。 “藍領(lǐng)精英”鄧建軍,堅持學習新技術(shù),攻堅克難,完成了數(shù)百項技改項目,解決了多項世界性技術(shù)難題,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經(jīng)濟價值,被譽為知識型、專家型產(chǎn)業(yè)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師,熱愛教育事業(yè),視學生為子女。在危急關(guān)頭,她毅然將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

58、的危險留給了自己,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她的瞬間壯舉感動了常州,感動了神州,被譽為“英雄教師”。 (摘自常州日報2005年4月8日 有刪改) 上 聯(lián): 藍領(lǐng)精英鄧建軍,數(shù)百技改成楷模 下 聯(lián): 3口語交際: 下面是兩位同學在專題討論會上就“讀書的最高層次”問題所作的發(fā)言,請對這兩位同學的發(fā)言作一簡要評論并闡明你的觀點。 甲:我認為讀書的最高層次應(yīng)該像采寶石的勞工,不斷淘汰礦渣,只取那純凈的寶石。 乙:我覺得讀書的最高層次應(yīng)該像蜜蜂,不斷采擷花的芳香和花的美麗,并把花香花容釀成更高檔次的蜜。 4綜合性學習: 整容,就是通過人為的手段來改變原來的容貌,以掩蓋自己的缺陷,使自己變得美觀或達到某種特定

59、的目的。今年4月,日本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編寫的新歷史教科書(以下簡稱教科書)嚴重歪曲歷史,再次成為輿論關(guān)注的焦點。某著名電視主持人把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的行為斥之為“政治的整容”。 根據(jù)下面提供的材料,說出“政治的整容”的含義。 材料一:關(guān)于盧溝橋事變,日教科書中說是“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發(fā)生了有人向日本軍隊開槍的事件。第二天,中國方面繼續(xù)開槍,進入了戰(zhàn)斗狀態(tài)”。而事實上是日軍為發(fā)動蓄謀已久的侵華戰(zhàn)爭,以士兵失蹤要求入城檢查而遭到拒絕為借口,向宛平城開槍開炮。 材料二: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日教科書中僅在一張照片上用小字提示了一句“東京審判認為日本軍隊在1937年的日中戰(zhàn)爭中占領(lǐng)南京時殺害了很多中國民眾

60、。但是關(guān)于事件的實際情況,資料上被發(fā)現(xiàn)有很多疑點,存在各種見解,現(xiàn)在仍在爭論”,這幾乎否定了這場瘋狂殺害30萬中國人大屠殺的真實性,而且?guī)缀醪粫棺x者注意到這一慘絕人寰的大災(zāi)難。 材料三:日本政府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公然違反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正式宣布接受日本民間企業(yè)在中日有爭議的東海海域開采油氣資源的申請。 材料四:差不多在新歷史教科書出籠的同時,日本政府不斷向聯(lián)合國提出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要求。 綜合收斂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