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利瑪竇的記憶之宮是一本介紹記憶方法的書。距今四百多年前,由著名傳教士利瑪竇 (MathewRicci, 15521610,意大利人,1583年來華)于1595年在江西南昌,用中文撰寫的。 該書在他去世后由晉絳、朱鼎瀚參定,耶酥會士高一志、畢方濟共同修訂刊印,但書無刊印 年月。全書35張藏于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明刊本曾在上海徐匯書樓藏有全書印片。1965 年在臺灣載入天主教東傳文獻?,F根據二修訂者同在山西終州傳教時間推定該刊本可能 約在1624年或1628年至1640年間刊印。西國記法全書內容六篇:即原本篇、明用篇、 設位篇、立象篇、定識篇、廣資篇。利瑪竇利用西方記憶術(“地點法”)結合中國古代
2、“六 書”(象形、指示、會意、形聲、假借、轉注)的識字特點介紹怎樣識記中國文字的方法。利瑪竇在書中講述了 “地點記憶術”(他稱之為“象記法”)的由來,最早創(chuàng)始于古希臘詩人 西末尼德通過親友們宴聚的坐次位置回憶出人名的故事,并介紹具體操作方法,結合中國古 代“六書”的識字特點,以漢字的象形結構,漢字的偏旁、部首等各組成部分,意義聯系, 字聲同音等方法形成表象及聯想,這可說是最早認識漢字的教學心理學思想。他的書中還首次提出腦的記憶作用,確定記憶在腦的顱囪后枕骨下的部位,認為事物由五官 進入腦的圖像有如印章印在腦上,但由于腦的硬軟和干濕不同而記憶痕跡深淺有所差異。正文如下原本篇第一人受造物主所賦之神
3、魄,視萬物最為靈悟,故遇萬類悉能記識,而區(qū)別以藏之,若庫藏之貯 財貨焉。及欲用時,則萬類各隨機而出,條理井井,絕無混雜。然人知能記憶,而不知所以 藏貯,所以區(qū)別者從何而致,且翕受果在何處,其敷施之妙,卒莫能語諸人。此則造物主顯 露密秘,運斡精蘊,人烏得而測之乎?吾西士間嘗論其概矣。茲再次第于左,以求同理。記含有所,在腦囊,蓋顱頤后,枕骨下,為記含之室。故人追憶所記之事,驟不可得, 其手不覺搔腦后,若索物令之出者,雖兒童亦如是?;蛉四X后患,則多遺忘。試觀人枕骨最 堅強,最豐厚,似乎造物主置重石以護記含之室,令之嚴密,猶庫藏之有扃嫡,取封閉鞏固 之義也。人之記含,有難,有易,有多,有寡,有久,有暫
4、,何故?蓋凡記識,必自目耳口鼻四 體而入。當其入也,物必有物之象,事必有事之象,均似以印印腦。其腦剛柔得宜,豐潤完 足,則受印深而明,藏象多而久。其腦反是者,其記亦反是。如幼稚,其腦大柔,譬若水, 印之無跡,故難記。如成童,其腦稍剛,譬若泥,印之雖有跡,不能常存,故易記而亦易忘。 至壯年,其腦充實,不剛不柔,譬若褚帛,印之易,而跡完具,故易記而難忘。及衰老,其 腦干硬大剛,譬若金石,印之難入,入亦不深,故難記,即強記亦易忘?;蛏賶央y于記憶者, 若鐫金石,入雖難而久不滅,故記之難,忘之亦不易。衰老易忘,猶圖畫在壁,其色久而暗 脫,不能完固。且人賦質不齊,故記識亦有難易。大都兩間氣,錘聚流行,處處
5、不同,有清、 有濁、有輕、有重。賦其清而輕者,其人多聰明睿哲,故善記。賦其濁而重者,其人多昏蒙 鹵鈍,故善忘。賦其清而重者,其人多敏達,而端嚴凝固,亦善記。賦其濁而輕者,其人多 譎詐,而浮躁薄劣,亦善記。此又氣之所然。人能審其所賦之偏,加修攝涵養(yǎng),則可造于中 正,而不為方隅所拘,竟累吾心之靈明也。學者勉旃。凡人晨旦記識最易者,其腦清也。若應接煩擾,或心神勞瘁,皆能致腦干?;蛐昂嵫祝?熱過宜,或醉飽過度,又食物中有堅韌油膩難消者,或果食未熟,蔬菜、腌肉及諸乳、諸豆, 豆腐,核桃,河池魚,凡浮脹之物,俱能混濁調腦之氣,滯塞通腦之脈,故難記易忘。觀此 壞腦之故,則所以調攝之法,不可不得其宜矣。昔
6、人善記者,有若古昔般多國王,所屬之國,二十有二。其諸國語音文字各殊,國王悉能通 達,不用翻譯。有若巴辣西國王,將兵數十萬,皆一一記其姓名。有若利未亞一國王,遣使 至羅馬,舍定,羅馬諸臣千余人造館勞問,翌旦使者入朝,見諸臣,即一一詳其姓名答謝之。 厄斯其諾生平多識廣記,不勝其煩,偶聞西末泥德創(chuàng)記法,乃云:“何庸若所為哉?第以善 忘法教我,則惠我多矣?!眴韬簦∪舳蛩蛊渲Z者,果得為能論歟?世不能盡如其善記,則記 法亦不得不尚焉爾。曩有博學強記之士,人以石擊破其頭,傷腦,后遂盡忘其所學,一字不 復能記。又人有墜樓者,遂忘其親知,不復能識。又人因病,遂忘一切世故,雖己名亦不能 記憶之矣。養(yǎng)記憶之法,大略
7、時習而日用之,庶免生疏。但須先其難者,后其易者。蓋先之以難,遇易 者則愈易爾。譬如健步,初握兩鐵錘而行,及徒手而趨,不覺其為勞矣。養(yǎng)記之法甚多,書 不悉載,亦有用藥物者,醫(yī)家知而能之。今惟有象記法,頗簡易便捷,而其用亦可謂廣大矣。明用篇第二凡學記法,須以本物之象及本事之象,次第安頓于各處所,故謂之象記法也。假如記“武、” “要”、“利”、“好,四字,乃默置一室,室有四隅,為安頓之所。卻以東南之隅為第一所, 東北隅為第二所,西北隅為第三所,西南隅為第四所。即以“武”字,取勇士戎服,執(zhí)戈欲 斗,而一人扼腕以止之之象,合為“武”字,安頓于東南隅。以“要”字,取西夏回回女子 之象,合為“要”字,安頓于
8、東北隅。以“利”字,取一農夫執(zhí)鐮刀,向田間割禾之象,合 為“利”字,安頓西北隅。以“好”字,取一丫髻女子,抱一嬰兒戲耍之象,合為“好”字, 安頓西南隅。四字既安頓四所,后欲記憶,則默其室,及各隅而尋之,自得其象,因象而憶 其字矣。此蓋心記法之大都也。古西詩伯西末泥德嘗與親友聚飲一室,賓主甚眾,忽出戶外, 其堂隨為迅風摧崩,飲眾悉壓而死,其尸齏粉,家人莫能辨識。西末泥德因憶親友坐次行列, 乃一一記而別之,因悟記法,遂創(chuàng)此遺世焉。凡人亦有未經習法,自然能記者。如學者嘗憶念讀過經書,其某卷某張某行款,恍如在目。 又如人遺物,追思其所經歷之處,細細研審,或勃然而記,探即得之矣。又如與人談論,已 而忘失
9、,乃默思其所談之人之處,因而憶其事其言矣。觀此則于象記法,思過半矣。象記者,其象含意浩博,不止一端。其處錯綜聯絡,綱舉條貫。初則似苦于繁難,不知安頓 得法,井井不混,且取象既真,則記含益堅,布景既熟,則尋索亦易輥以初記似難,而追憶 則易。何者?譬負重物,用力必艱,若載物于車,引之而行,不因車之益繁而加重,只覺力 省而運捷,蓋有所賴也。凡記法既熟,任其順逆探取,皆能熟誦。然后,精練敏易,久存不忘。但此法非矜奇炫異, 藉以駭人用者,默藏不露可也。凡日用尋常學問,不可概用此法,恐所設之處,輕易用盡,遇急用者,卒無可用矣。況設處 廣多,心勞傷,其聰明失所依賴,如飲食過度,其胃臟必致損傷耳。惟切要事宜,
10、初無意 義可據者,如姓名,爵里之類,或暫記以便筆注,或強記以備應對,乃用此法,庶為便當。設位法第三凡記法,須預定處所,以安頓所記之象。處所分三等,有大、有中、有小。其大,則廣宇大 第,若公府,若簧宮,若寺觀,若邸居,若舍館,自數區(qū)至數十百區(qū),多多益善。中則一堂、 一軒、一齋、一室。小則室之一隅,或一神龕,或倉柜座榻。斯其處所之大概也。其處所, 又有實、有虛,有半實半虛,亦分三等。實則身目所親習,虛則心念所假設,亦自數區(qū)至數 十百區(qū)。著意想象,俾其規(guī)模境界,羅列目前,而留識胸中。半實半虛,則如比居相隔,須 虛辟門徑,以通往來;如樓屋背越,可虛置階梯,以便登陟;如堂軒寬敞,必虛安龕柜座榻, 以妙分
11、區(qū)障蔽。是比居樓屋堂軒皆實,而辟門、置梯、安龕等項,皆心念中所虛設也。大都 實有易,而虛設難。虛設非功夫熟練,不無差失,但其妙必虛設,始能快心適意,而半實半 虛尤妙之妙耳。若以虛設為難,可隨意圖畫,玩索印心,與實有者可無殊焉。處所既定,爰 自入門為始,循右而行,如臨書然,通前達后,魚貫鱗次,羅列胸中,以待記頓諸象也。用 多則廣宇千百間,少則一室可分方隅。要在臨時斟酌,不可拘執(zhí)一轍。又不論虛實,序成行 列,編成字號。如每至十所立一號,記一十字,總記幾十幾號,以便查考,以便聯絡應用, 庶免紊亂。夫安象于處所,猶書字于漆板。其字有時洗去,而漆板用之無窮。故處所非象可 比,最宜堅固穩(wěn)妥。然后,利終身之
12、用。至小處所,有相宜及當忌者十三款,備揭于后,其 大者、中者,則可觸類,不必復舉。一、宜舒廣。蓋便于安置大象也。若狹隘窘促,象大者不能容矣。但不宜太廣,太廣則象走 易逸。假如安頓一人于處所,高則修長竦立,闊則伸臂橫沖,必取其盈滿而無余隙。二、宜閑靜。蓋會集喧囂,記象易雜。故若官衙廳事,若堙闔,若市衢,若學堂,凡眾聚廣 會之所,系多人來往者,概不可用。然亦須習睹常履,時時存想,庶其處、其象,隱躍目前, 無所遺漏。三、宜整飭。若墻垣頹圮,器物狼籍,則人起厭心,象亦隨散。務以開朗心胸,使易記存。四、宜光明。蓋幽隱暗昧之所,臨用索象,多迷失不獲。但太明,恐象又隨光而散,亦不可 得。會須明而不露,密而不
13、昏,在加意斟酌以定之。五、宜貴美。凡人珍重寶異者,心目恒自注存。故處所若華屋,若精舍,器物若金、若玉、 若玻璃,若水晶,若文石、采木、斑竹、佳瓷,若錦繡、段帛、西絨、火布,顏色鮮奇,金 采燦灼者,用之為妙。六、宜潔塏。凡污穢混濁、湫濕畜水者,皆不用??中牟蝗菔埽蟊晃蹧艙p壞故也。七、宜覆蓋。若敞露無蔽,恐為雨露浸損其象。八、宜平坦。凡身所易到之處,象亦易取。若棟間梁上,岑樓危閣,取用大難,心亦不能超 達,故易忘失。九、宜定守。凡各處所,要安一物象,永遠守定,不更移易,用此作號,庶免淆亂。假如一 處定馬,二處定牛,三處定羊,四處定鶴,五處定孔雀,其余類推。但不用此,亦可。十、宜勻適。凡布置處所
14、,不宜太遠,太遠則斷絕不繼,不宜太近,太近則混亂難分。遠而 五六尺之內,近而三四尺之外。亦不宜忽低忽高,忽平忽深,致意想難于周運。惟聯絡貫串, 如編貝然。十一、宜鎮(zhèn)定。上守定,以物守處所也。此則以物之自為處所者言矣。若桌椅之類,皆易移 動者,恐至彼不見其物,即忘其象。故安置既定,再不可遷徙別處。十二、宜平穩(wěn)。上鎮(zhèn)定,以物之處言也。此則就物之體言矣。凡定處置器,皆要方棱平底, 取其穩(wěn)定,以便置象。若形圓活轉,則并象滾失矣,故如轆轤、轉輪、渾儀、圓球。皆不用 也。十三、宜奇異相別。凡處所相同,則易混,必虛加藻繪,分采異飾,或定置器物以別之。其 器物,大則龕榻倉柜,中則甕灶,小則鼎盎。若堂軒齋室之中
15、,布置器物,先定行次,其一 金,其一銀,其一玉,又如水晶、玻璃、文石、采木,以至銅、鐵、磁、瓦等質,種種各別, 毋得相同。假如一區(qū)之中,定置諸器,首龕,次甕,又次鼎。其龕,一金飾,二銀飾,三文 石,四斑竹,五紫檀,六烏木,七朱漆,八金漆,九黑漆,十粉油。其甕及鼎,一金,二銀, 三玉,四水晶,五玻璃,六文石,七銅,八鐵,九花磁,十白磁器。余皆類此。立象法第四蓋聞中國文字,祖于六書。古之六書,以象形為首,其次指事,次會意,次諧聲,次假借, 終以轉注,皆以補象形之不足,然后,事物之理備焉。但今文字,由大篆而小篆,小篆而隸, 隸而楷,且雜以俗書,去古愈遠,原形遞變,視昔日自然之文,反以為怪。而時俗所尚
16、,在 古所謂謬訛無取者,咸安用無疑。故茲法取象,一以時尚習見之字為本,特略及古書耳。凡 字實有其形者,則象以實有之物。但字之實有其物者甚少,無實物者,可借象,可作象,亦 以虛象記實字,蓋用象用助記,使易而不忘。然正象與借象、作象,在我活法以通之,如日、 月、星斗、山川、崗阜、花果、草木、禽獸、昆蟲、宮室、器用、衣服、飲食等字,均系實 有形體之物,即其物之象而記之,是系本象,猶所謂象形者也。如“本、“末”二字,皆以 大木一枝直立,有一人緣其根而座,則為“本”之象,緣其顛而居,則為“末”之象,是系 作象,猶所謂指事者也。如“明”字,以日月并曜;如“眾”字,以三人同居;如“聞”字, 以大耳正懸門中;
17、如“見”字,以雙目豎生額上,炯彪四望;如“拜”字,兩手齊下著地, 恭敬作禮,亦系作象,猶所謂會意者也。如“茍”字以狗,“描”字以貓,“晏”字以曷黑“醇” 字以鶉,取其同音,以記實象,是系借象,猶所謂假借、諧聲之義也。如“吏”字,以一巾 衫人懷挾文卷;如“兵”字,以一甲胄人起舞軍械;斯蓋用事而會意,因意而成字,猶六書 之所謂轉注爾已。又如“焉”字,猶”字,皆鳥獸之名,今人多不識其形狀。若記“焉”, 以一馬正面向外而立;記“猶”,以虜酋牽犬,其余形體之物未曾見者,諸如是推之。夫文字浩繁,動以萬計,既難悉陳,又不可無述,乃略具假如,少達其義。如兩物俱有, 則象以實;或有事無物,則因實記虛;或體用相因
18、,或源流相求,或假人而為用,或取錯 綜而起義,或取譬況以成奇,大都活象為妙,故用人居多。如記圭璧冕旒以王侯,記高車儀 從以卿相,記金鼓旗幟以將帥,記峨冠繡服以仕宦,記巾履青衿以生儒,記甲胄、干戈、弓 矢、白刃以士卒,以珠冠、金鳳、翠鈿、霞帔以命婦,記谷以倉,記酒以樽,記金以囊,記 錢以撲滿,記衣服以箱篚,記羞饌以俎豆,是皆實之實者也。記農以耜、以耒,記漁以竿, 以綸,記匠以斧、以鋸,記陶以范、以模,記書生以筆墨,記傭工以畚鐳,記皰丁以刀案, 記機杼、剪尺、緘線以婦人,此以藝業(yè)與其器具互相成實者也。記德則以有德之人,記富則 以聚財之人,記天文則以精習玄象之人,記善則以樂善好施之人,記醉則以耽酒之
19、人,記走 則以徒步之人,此借人之實而記事之虛也。記視以目,記聽以耳,記嗅以鼻,記啖以口,記 言語以舌,記喜怒以顏,記燃以炬,記焚以薪,記登陟以階梯,記游泳以舟楫,記馳騁以騏 驥,記盤桓以林壑,記燕樂以壺觴、簫鼓,記威武以棨戟、營壘,記舂以臼,記搗以砧,記 吹以笙篁,記彈以琴阮,記汲以瓶索,記轉以轆轤,記采以筐贏,記烹以釜锜,記擊以缶筑, 以拍以串板,記治以君,記化以民,記忠以臣,記孝以子,記敬以弟,記信以友,記別以夫 婦,記貞烈以婦女,此因體而識用者也。記目以采色,記耳以管弦,記鼻以珍香,記口以甘 脆,記手以扇,記足以舄,記燈燭以光明,記幾席以憑座,記君以臨軒宣政,記臣以朝謁奏 對,記父以立庭
20、訓子,記子以恭愉侍養(yǎng),記夫以其妻舉案而敬事,記妻以其夫親迎而至門, 記兄弟以其友愛怡怡,承歡堂上,記朋友以圖書筆硯相與討論,記兒童以播鼗竹馬,記仆婢 以井灶第箕,此因用而識體者也。記雪雨以云,記江湖河澤以泉,云泉其源也。記動以風, 風其本也。記果核筍干以茂林修竹,記谷種以嘉禾,林竹、嘉禾者也。記官名,如尚書、侍 郎、都御史、都督、布政司、按察使、留守、都指揮,則以所知某人曾登是職;記地名,如 府、州、縣、驛,則以所知某人,曾任知府、知州、知縣、驛丞;記姓氏,則以習知之人, 而人之姓名字號,皆可取其一字或二字,記之為象,此而借用者也。記父以子,記子以父, 記伯叔以從子,記從子以伯叔,記祖以孫,記
21、孫以祖,記兄以弟,記弟以兄,記夫以婦,記 婦以夫,記師長以弟子,記弟子以師長,記主人以仆隸,記仆隸以主人,記男子以女人,記 女人以男子。如求其異,則記長以短,記大以小,記纖以巨,記寡以多,記妍以媸,記惡以 善,記素以采,記文以樸,此取錯綜對待以用之也。記圣人以麟鳳,記君以龍,記宰相以鼎 鼐,記執(zhí)法以鷹,記卿寺以棘,記將士以虎豹熊羆,記士大夫以鷺,記父以椿,記母以萱, 記父子以鶴、以喬梓,記兄弟以鴻雁、以棠棣,記夫婦以鴛鴦、以連理枝,記朋友以黃鳥, 記賢人君子以美玉,以蘭蕙、菌萏,記進士以杏林,記舉人以丹桂,記隱逸以鹿、以菊,記 醫(yī)以橘井、以杏林,記武夫以雉,記山野之人以小草,記婦女以奇葩艷卉,
22、此則取世之譬況 而用之者也。至若因實具之物兼形質以成象,或迭本象以成象,或合數象以成象,或參象意 而成象,復有難于作象,乃因有形之物,稍損益之以成其象,則知天下無不可象之之字,亦 在乎善權巧變也與!有如毛衣為表,皮箕為簸,木臼為柏,木禽為檎,王冊為珊,玉豕為琢, 石鬼為墟(塊),犬骨為猾。衣、箕、臼、禽、冊、豕、鬼、犬,形也;毛、皮、木、石、 玉、骨,質也。又老女為姥,少女為妙,金童為鐘,長弓為張,巨矢為矩,斗米為料,色絲 為絕,舟方為舫,文木為枚,大目為具,扁人為偏,七刀為切,九首為馗。老、少、金、長、 巨、斗、色、方、文、大、扁、七、九,形也;女、童、弓、矢、米、絲、舟、木、目、人、 刀、
23、首,質也。是皆以一物兼形質而成象者也。有如兩木為林,重山為出,并月為朋,疊火 為炎,三心為偲,三木為森,三口為品,三耳為蓊,三日為晶,三貝為赑,三牛為奔,三羊 為,三犬為淼,三女為奸,斯則以重疊本象而成象者也。有如人犬為伏,人牛為件,魚羊 為鮮,魚禾為穌,金帛為錦,木帛為棉,刀圭為到,刀貝為則,耳舌為聒,矢豆為短,瓜角 為觚,犬馬為馱,口耳絲為緝,竹門日為簡,斯則合數象而成一象者也。及記休以人倚木立, 記楙以矛豎林中,記輦以二夫挽車,記意杵臼舂心,記裹以駿馬披衣,記驟以露車載果,記 壟以龍蟠土阜,記翔以羊生羽翼,記梟以鳥棲古木,記蠱以蟲承巨皿,記雷以方田受雨,記 器以犬張四口,記妒以女當戶旁,
24、記竄以鼠窺垣穴,記麓以鹿分兩段,記以羔炙于鬲,記 渥以屋臨水,記噩以鳥飲溪邊,記鳴以鳥舒其喙,記告以牛哆其口,記解以牛角掛刀,記 闖以馬立門中,記矮以女戴禾而執(zhí)矢,記萌以日月覆草而同光,斯又參象以意而成象者也。所謂難作象者,如記“每”字則母頭戴帽,“災”字則以火上張蓋,“午”字牛斷其頭,“干” 字羊截其角,”字龜縮其首,“方”字房撤其戶,“什”字老人手攜藜杖,“亞”字惡人割 去其心,斯又以形與意損益本體而成象者也。更有一法,乃以兩象合為一體,取其前半為音,后半為韻,以翻切字法,區(qū)而識之。如人首 獸身,或蟲首禽身,或人與禽獸昆蟲,凡一切動植有形物類,交互其體,而各半之。前段之 象出切,后段之象行
25、韻。依法翻切成字,記其象則憶其切,憶其切則憶其字矣。其記愈為簡 便,其理愈為精妙。是以人首羊身,取人羊切攘;鐵釘釘雞,取釘雞切低;狗身馬頭,取馬 狗切畝,魚首人身,取魚人切訚;鵝頭龜體,取鵝龜切巍;人額上猴,取額猴切漚;飾錦于 筆,取筆錦切稟;貂后狐前,取貂狐切霰;玉質斧形,取玉斧切禹;蒲中居鰲,取蒲鰲切炮; 豬困于筌,取豬筌切旃;獅而象牙,取獅牙切撒;烹羔于鼎,取羔鼎切影;野人殺麝,殺麝 切實;豹張兩翼,豹翼切必;獐生長尾,則獐尾切旨。其妙難以形容,此則取兩象之音韻合 為一字之翻切,其法固不可勝用,第音韻多同,雖切得其聲,未審其字,則于上下文義融會 貫通以求之,庶無差訛之患。又有不可不知者,
26、凡預料諸象,概以人之活象為上,其余物之 死象為次,故字字必求死活二象,咸備目中,以應其用。如記裘,先以所知姓裘之人為活, 繼以毛裘為死;記算,先以所知善算歷法之人為活;繼以算盤為死;記鳳,先以所知之人名 鳳者為活;繼以丹鳳獨立為死;記劍,先以所知之人好舞劍者為活,繼以寶劍出匣為死。如 記數目,則以先知行一之人,行二以至行九行十者當之,又以某百戶為百,某千戶為千,某 萬戶為萬。萬戶即今指揮,或以所知姓萬之人,皆活象之例也。記一以橫栓、簽擔、鐵棍、 長戈。記二以撓鉤、鋼叉、象牙、牛角、兔耳;記三以三眼神槍、鼎足、心星。記四以農家 四股穆叉,或棋枰四角方棱。記五以掌開五指,或五峰筆架。記六以棱觚六角
27、,或六合圓帽。 記七以瑤琴七弦。記八以鹿角八叉。記九以斑簫九節(jié),箏鳴九弦。記十以十字木架,或兩掌 并張。此為死記之例也。惟數字連記者最為要法,又另詳后篇定識篇第五凡記識,或逐字逐句,或融會意旨,皆因其難易多寡,量力用之。如記“學而時習之,不亦 說乎”,則以俊秀學童立觀書冊為“學”字,以武士倒提銳爬象“而“字,以日照寺前,一 人望之,象“時”字,或以姓“時”字、名“時”之人。以日生兩翼,一人駭觀,象“者(習)” 字,或以姓“習”、名“習”之人。以一人持尺許之木,削斷其頭,象“不”字。以一人肩 橫一戈,腰懸兩錘,象“”字,“”,篆文,即“亦”字也。以傅說筑巖,取“說”字,或 以一人拍手仰面而笑,亦
28、象“說”字。以一胡人胡服而居,假借“乎”字。以上九字,逐字 立象,循其次第,置之九處,此蓋一字寄一處之例也。若欲總記數字于一處,則字象及意象, 融化為一,務成自然。如記“尊德性”三字,先定第二字為活象,以有德或名德之人居中, 左手舉一酒尊,右手舉帶血生心,合成尊德性三字。若置四字、五字,就以一童立其前,如 置六字、七字,就以二童立其前,皆舉執(zhí)實物以象。如五字,即“尊德性”下,續(xù)“樂道” 二字,就于前象之前增一道服童子,左手擎龍頭鶴身之象,切“樂”字,通成“尊德性樂道” 五象,記之一處。如七字,即“尊德性樂道”下,再續(xù)“極安”二字,就于前有德人之前, 道童之右,增一女子戴大斗笠為“字”字,左手擎
29、太極圖,取“極”字,總成“尊德性樂道 極安”七象,記之一處。若數目重疊,更宜熟習此法。如記十一,則以一人行十者,右手執(zhí) 長戈以象之。如記二十,則以一人行十者,左手執(zhí)饒鉤以象之。如記三十四,則以一人行十 者,左手持三眼神第,右手持農家四股獲叉以象之。如記五百,則以一百戶,左手持五峰筆 閣以象之。如記六千七百,則以一千戶,左手舉琴,右手擎六合帽以象之。如記八千九十, 則以一千戶,左手持八叉鹿角,其側一人行十者,左手握九節(jié)斑簫,合而象之。如記九千一 十一,則以一千戶,左手舉箏,其側一人行十者,右手持簽擔,合而象之,因千十之間空百, 故以二人判之。如記萬,則以萬戶為活象,而執(zhí)死象以成其數焉。此蓋一句數
30、字共記例也。 逮欲融會數句之意,則以一象或二象,可該一句二句,以至一事大旨,然必親切自然,庶經 久不忘,如以一人圣容儒服,持白璧一方,納向金藤笥中,旁立胡賈,捧白金十定,仰嘻求 售,是象乃記“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價而沽諸”三句。如以一室羅列金玉錦繡服 玩器具,中有一人溫恭凝居,其窗壁間十目十手,儼如指視,是象乃記“十止所視,十手所 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六句。如以二人衫巾相向,各執(zhí)一簪而比同之, 是象乃記“朋盍簪”一句。如以一人運動渾儀,其日月五星晶光雜煥,是象乃記“璇璣玉衡, 以齊七政”二句。如以一人射獵,逐二狼,一前蹶自蹈其懸胡,一后蹶自蹈其尾,是象乃記 “狼跋其胡
31、,載疐其尾”二句。此則取象以記章句之例也。凡記詩文書劄,一如是例,或一 二句,或三四句作象次第安置,其處甚少,其記甚多,雖連篇累牘,殊易排布,兼易識存, 即偶忘一二字,其大意尚在,而辭可漸索,較之字字記頓者,抑又簡捷矣。又如一方伯,戎 衣躍馬,執(zhí)旄秉鉞,有兩野老,控其馬銜,哀容仰視,是象乃記夷齊叩馬而諫也。如一人箕 踞睥睨,一人攜杖而至以擊之,是象孔子責原壤而叩其脛也。凡記典故、記事實,一如是例。 更或華卉圖書,或良工冶范、鐫刻,或優(yōu)俳搬演,或傀儡當場,乃有俊偉悅觀其間,或以學 士先生講論臺端,弟子拱聽函丈,可以表而識之。第初學記法,須逐字句定象,不得躐等, 遽爾牽聯湊合,俟其習練既久,象所既
32、熟,然后任意取用,不復拘泥。其象論多端,善學者 更宜明達,附揭十款左右。一、宜生動有致。蓋兀坐、蟠居、穩(wěn)眠、林立,其象既死,易致遺忘。但象有定,必不能自 動者,亦以人事用之,因而活之。故象人也,或笑、或歌、或號、或泣,或手舞足蹈,或首 掉手搖,或舒體徘徊,或撫膺瞻顧,或春容而長嘯,或骯臟以雄談,或撐耳沉吟,或搔首踟 躕,或張眉瞪目、怒發(fā)沖冠,或扼腕竦容、愁容下帶,或捧心而凝盼,或蹙額以長嗟,或屈 指如有所籌,或鼓頤如有所啖,或矜持褒拜,或跳躍狂呼,或祝祈于廟貌巍靈,或侍聽于庭 儀典訓,或玄覽六合,或妙觀兩儀,或枕肱而延矚浮云,或抱膝而停思玄理,或展經朗誦, 或搦管微吟,或引扇開襟,或加簪舉袂,
33、或斂容敬肅,或散發(fā)逍遙,或攬監(jiān)擒班,憂然太息, 或執(zhí)巾拭涕,喟爾長吁,或促視圖畫,閃灼鼻間銀鏡,或坐調琴瑟,泠朗指下心音,或鐘磬 戛鳴,或笙簫鼓吹,或篩金擊柝,或攜杖搴裳,或和味鼎中,或割鮮幾上,或旋烹而啜茗, 或當食而嘗羹、,或提莒抱罌,或操刀荷簣,或挾持兩石,或負戴千鈞,或睥睨彎弓、直呼 中的,或桀鷲試劍、仰絕垂纓,或蹴鞠投壺,或弄丸投石,或拱珍而矜夸珠璧,或采芳而把 玩芝蘭,或種植階除,或耕耘畎畝,或酩酊而潦倒,或鞅掌而憩休,或稱比干戈、耀武揚威, 或抹施粉黛、委婉嬌羞,或官吏坐趨,或主賓揖讓,或倚木而欣顏擊節(jié)、客共嘉言,或臨風 而把臂銜環(huán)、朋同雅敘,或徒手撲搏,逞技于間場,或執(zhí)版辨爭、
34、健訟于公府,或飾涂鬼面、 輾轉揶揄,或俯據獅音、張惶咆吼,或遽椽悼惜,或憔悴傷悲,或優(yōu)游乎泉石締盟,或欷 乎河梁送別。以上諸貌,未盡形容,隨人點綴,倘非損改常規(guī),力標新姿,則象必雷同,難 于料理矣。其余一切植蠢,咸云死象,又非與人可同日語者。然亦須概用人象活轉其機,或 游觀指顧,或導引招搖,或豢養(yǎng)滋培,或操持振作,一主于感動之而已。至若木石、宇垣、 器皿、雜具、誠死物也,亦以人象臨事展用,箸力運移。夫惟蠢然介然者,皆得隨意斡旋, 悉中矩度,孰謂死象而無活法以活之乎哉?二、宜好丑懸殊。好則美麗精潔,不則粗惡丑陋,切忌瑕瑜之不掩,亦惡非刺之莫加。假如 衣服,若精麗則采綺華章,珠寶緣飾,紫貂狐白,鎖袱鵝容,若丑惡則敗絮敝麻,襤褸鶉結, 穿膝露肘,掩以蒲氈。其余物用,以是推之。三、宜鮮明起觀。蓋五采炫耀,奪目映心,易記易索。四、宜裝束得體。凡人品流不同,服飾亦異,裝扮相稱,記認方明。如王者則冕袞弁服,公 侯則簪纓蟒玉,文臣則梁冠朝服、幞頭大衫,武臣則甲胄錦袍、佩刀弓矢,或皆以峨冠博帶, 錦繡品章,其余生儒、吏胥、軍民、優(yōu)隸,各照本等服色,易于分別,庶免混淆。五、宜奇偏可喜。凡身材之肥瘠短長,面色之黑白,須發(fā)之多寡,及傷殘有疣贅諸類,必各 極一偏之致,反覺趣味可挹。若只尋常面孔,何由映射瞳眸?六、宜怪異可駭。如人有三頭六臂,豎目兩角,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某三期護坡樁工程施工過程監(jiān)測與評估合同4篇
- 2025年度生態(tài)地板安裝與環(huán)保認證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推廣電子商務B2B購銷數字資產交易合同4篇
- 2025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聘用員工勞動合同標準文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食品品牌形象設計與市場推廣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態(tài)農場果品出口貿易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政服務合同中退款條款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空間面積調整補充合同4篇
- 2025年美發(fā)店大數據分析與營銷策略合作合同協(xié)議書
- 課題申報參考:媒介化加速視域下社交媒體新個體文化的建構與引導研究
- 小學數學知識結構化教學
- 2022年睪丸腫瘤診斷治療指南
- 被執(zhí)行人給法院執(zhí)行局寫申請范本
- 飯店管理基礎知識(第三版)中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2023年重慶市中考物理A卷試卷【含答案】
- 【打印版】意大利斜體英文字帖(2022年-2023年)
- 2023年浙江省嘉興市中考數學試題及答案
- 【考試版】蘇教版2022-2023學年四年級數學下冊開學摸底考試卷(五)含答案與解析
- 《分數的基本性質》數學評課稿10篇
- 第八章 客戶關系管理
- 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一、選修二詞匯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