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教案(24講)-第十講 韓東與其詩歌《山民》_第1頁
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教案(24講)-第十講 韓東與其詩歌《山民》_第2頁
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教案(24講)-第十講 韓東與其詩歌《山民》_第3頁
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教案(24講)-第十講 韓東與其詩歌《山民》_第4頁
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教案(24講)-第十講 韓東與其詩歌《山民》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海 口 經 濟 學 院 教 案 紙教學題目(教學章、節(jié)或主題)第十講 第三代詩人的代表韓東與其詩歌山民學時數2教學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1、掌握“山民”這個意象的象征意義。2、熟悉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3、了解詩人及其創(chuàng)作成就。教學重點1、理解詩中的“山”、“?!?、“山民”這些意象的象征意義。2、把握詩歌的主體意蘊。教學難點1、詩歌體現了怎樣的感情世界和人生感悟。2、詩歌的藝術特色。教學基本內容教學方法手段【課程導入】復習海子的詩歌麥地導入新課學習?!局v授內容】一、走近詩人韓東,1961年生于南京市。8歲隨父母下放到蘇北農村。在那里度過了童年。1982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哲學系?,F從

2、事專業(yè)寫作。著有詩集白色的石頭。1984年冬,與詩人丁當、于堅等創(chuàng)辦他們文學社團,出版民間刊物他們。除在國內外發(fā)表大量詩歌外,還寫有詩學論文及小說。其詩歌有關大雁塔被作為日常主義詩歌代表作。韓東“80年代的創(chuàng)作保持了一種冷靜的、個人化同時又富于詩意的抒情性,并且更直接地摻入對日常生活的感覺。 他的詩學主張在一部分青年詩人中很有影響。他的著名的詩到語言為止的命題,旨在反對朦朧詩人所扮演的歷史真理代言人的角色以及他們強烈的社會意識。他主張當代詩人應更直接、更具體地反映人的生活情狀,詩人的責任在于對日常事物保持審美的敏感,并用口語化來改寫當代詩歌語言”。課堂講授課堂討論多媒體 海 口 經 濟 學 院

3、 教 案 紙山民可以說是體現了“一種冷靜的、個人化同時又富于詩意的抒情性,并且更直接地摻入對日常生活的感覺”的代表作。二、整體感知朗讀說明:本詩語言平淡直白,通篇敘述是純客觀的,句式單調沒有任何描寫性的語言,也沒有任何直抒胸臆的表達。(這樣的語言恰恰適合于詩歌內容的沉悶,起到了加重這種感覺的作用。) 朗讀時用一種純客觀的敘述性口語口氣,讓題材本身出來說話。誦讀時要注意從平淡的詩句中體會作者的深意。 三、寫作背景山民寫于1982年。這首詩講述的是一個反的“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 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有了開放的意識,但傳統(tǒng)的思想束縛著人們的行動,他們仍然只停留在“想”上,詩人用這首詩批判傳統(tǒng)文化的

4、封閉,呼喚真正的思想解放。四、詩歌賞析(講解)這是一首具有濃厚諷刺意味的現代寓言詩歌。梳理結構層次:第1節(jié),“他”和父親的問答,表現出世居山中的父輩只知道山外是山,對群山以外的世界茫然無知。這讓我感到“疲倦”。第2、3、4節(jié),寫“他”的思緒。想“他”應該與父輩有所不同,但只是想想而已,最后只會埋怨:“他的祖先沒有像他一樣想過,不然,見到大海的該是他了?!眴栴}設置:1.怎樣理解詩中第一節(jié)的父子對話和“他不做聲了,看著遠處/山第一次使他這樣疲倦”?(生答,師補充) 2.再讀詩歌,思考山民最終也沒有離開山,而只是遺憾,“他”遺憾什么?你如何看待“他”的遺憾?(生答,師補充) 3.學生思考這首詩中塑造

5、了一個什么樣的山民形象?(生答,師補充) 4.山民為什么要走出群山?(生答,師補充) 5.這首詩中出現了哪些意象?它們有什么象征意義?(生答,師補充) 6.這首詩發(fā)表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82年,你認為詩人用這首詩重在表達什么? (生答,師補充) 主題思想: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剛剛從“文革”的浩劫中走出,百廢待興,撫平創(chuàng)傷的人們迫切地想了解外面的世界,產生了沖破文化桎梏的強烈愿望。這首詩歌假借一個山民的口吻,敘述一個寓言故事,人不安于“山”,總是向往“?!?。詩歌語言平實,意蘊豐富、雋永,在平靜中蘊涵作者強烈的人生感悟要沖破長期以來封閉傳統(tǒng)文化的窒悶。寫作特色:1.深刻的哲理?!吧矫?/p>

6、”在詩中消失了它原有的含義,成了一種符號,是閉塞、保守、愚昧的象征。平靜的敘述中,隱藏了作者強烈的批判激情。2.反諷和渲染的作用。作者有意用單調的句式,渲染一種沉悶的文化環(huán)境給人的感受,起到了加強沉重和冷峻氣氛的效果。板書設計: 山民山(封閉的傳統(tǒng)思想、文化)海(光明、美好的理想)【課堂小結】父輩安于命運、固守鄉(xiāng)土、不知向外發(fā)展,這是封閉性的社會中保守、惰性力量的表現,是封閉性社會成員劣根性的體現,它使人“疲倦”、沮喪。詩中的“他”,雖和父輩的想法不同:他知道群山外面有廣闊的世界,有走出群山去看大海的想法,甚至有即使自己走出不出群山,也要讓子孫后輩繼續(xù)走下去的籌劃;但路途的漫長、遙遠、艱辛,使他“疲倦”而怯于前行。結尾“他”的“遺憾”,更具有諷刺意味。父輩不知而不為,“他”卻知而不為,耽于幻想而卻不行動,不愿種樹,只想乘涼?!八焙透篙厡嵸|上并無兩樣,都缺乏沖破傳統(tǒng)的開拓意識和披荊斬棘的精神,“他”也是被針砭的對象。揭示精神弊端,是本詩的題旨所在?!舅伎寂c作業(yè)】1你認為這首詩的美表現在哪里?2簡析山民的思想意蘊及主要藝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