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PPT課件:止血藥_第1頁
中藥學PPT課件:止血藥_第2頁
中藥學PPT課件:止血藥_第3頁
中藥學PPT課件:止血藥_第4頁
中藥學PPT課件:止血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各論 止血藥 【概念】凡以制止人體內、外出血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止血藥。 【作用特點】止血藥味多苦澀,入血分,以歸心、肝、脾經(jīng)為主,尤以歸心、肝二經(jīng)者為多。心主血、肝藏血、脾統(tǒng)血,故本類藥物有止血的功效。藥性有寒、溫、散、斂之異,有涼血止血、溫經(jīng)止血、化瘀止血、收澀止血等不同作用,均能促進血凝,或消除導致血不循經(jīng)的原因,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以避免失血過多,血液耗損,造成肌體衰竭,及因出血不止,氣隨血脫,危及生命的目的。故止血藥的應用對一般出血癥,創(chuàng)傷出血癥及戰(zhàn)傷救護都有重要意義?!痉诸悺?止血藥根據(jù)藥性不同,主要分為涼血止血藥、化瘀止血藥、收澀止血藥、溫經(jīng)止血藥四類?!具m應癥】 主要用治血熱妄行

2、、陰虛陽亢、瘀血阻滯、氣不攝血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咳血、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紫癜及創(chuàng)傷出血等多種出血癥。 涼血止血藥:血熱妄行,血色鮮紅,伴有煩躁,口渴,面赤舌紅,脈滑數(shù)。 化瘀止血藥:出血兼有瘀阻,血色紫暗,或有瘀塊,伴有局部疼痛,痛處不移。 收斂止血藥:出血不止,虛損不足,神疲乏力,舌淡脈細,或外傷出血。 溫經(jīng)止血藥:虛寒性出血,血色多淡,面色萎黃,舌淡,乏力,畏寒肢冷,脈細或遲。出血癥: 咳血:血由肺而來,必經(jīng)氣道咳嗽而出,痰血相兼,或帶血絲,或血色鮮紅,間夾泡沫,出血原因以熱傷血絡,血溢于肺,咳則出血為主。 咯血:不嗽而喉中咯出血塊或血點。 衄血:指鼻、齒、耳、舌、及皮

3、膚等不因外傷而出血的病癥??煞譃楸囚?,齒衄,舌衄,肌衄。 吐血:血由胃而來,從口而出,甚則傾盆傾碗。多由胃中積熱或肝火損傷胃絡,血液外溢所致。 尿血: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夾有血塊,多無痛感,或有輕微脹痛熱痛。 便血:血從大便而下,或單純性下血者。 崩漏下血:婦女不在行經(jīng)期間大量出血,或持續(xù)下血,淋漓不斷。 紫癜:肌衄,皮下出血。 創(chuàng)傷出血 :外傷皮損脈破而出血,多夾瘀血。 現(xiàn)代臨床將中藥止血藥廣泛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炎、塵肺引起的咳血癥;胃、十二指腸潰瘍及食道靜脈曲張等引起的嘔血癥;鼻黏膜、牙齦、外耳道、舌、皮膚的出血癥;腎炎、腎腫瘤、腎損傷等引起的血尿;血液病、中毒性疾

4、病及痔瘡引起的便血癥;子宮功能性出血、子宮肌瘤、子宮癌、盆腔炎及流產、宮外孕、葡萄胎等引起崩漏下血?!九湮椤?1.根據(jù)出血的病機和部位,進行相應的選擇和配伍。 2.血熱妄行,宜選涼血止血藥,并配伍清熱瀉火、清熱涼血藥; 3.陰虛火旺、陰虛陽亢,配伍滋陰降火、滋陰潛陽藥; 4.瘀血內阻,宜選用化瘀止血藥,并配伍行氣活血藥; 5.虛寒性出血,宜選用溫經(jīng)止血或收斂止血藥,并配伍益氣健脾、溫陽藥。 【使用注意】 1.首先應注意在出血早期或出血挾瘀者,當選用化瘀止血藥,或于收澀止血藥中少佐活血化瘀藥,不要過早應用收斂性較強的止血藥,以防留瘀血之弊。 2.上部出血忌用升提性藥物,宜配引血下行的藥物來治療;

5、下部出血,忌用沉降性藥物,宜配升提藥物來治療;“下血必升舉,吐衄必降氣”。 3.若大量出血虛極欲脫者,單用止血藥往往不能救急,須配補氣固脫藥物來治療,如配獨參湯或參附湯以補氣固脫,即“血脫者益氣”,“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是中醫(yī)治療危重病癥一般治療原則。 中醫(yī)有“血見黑則止”的理論,有些止血藥物多炒炭存性使用,炒炭后增強了藥物的吸附性,可以增強藥物的止血效果。但是也有的藥物宜鮮品入藥,由于“生鮮者性味俱全”,鮮品入藥止血作用較強,炒炭后反而降低了其止血的功效,所以藥物炒炭與否主要以能否增強其止血效果為主要依據(jù)。 “出血當用止血藥,涼血統(tǒng)澀廣奏效,迅速止血防虛脫,血止瘀去堪稱妙”

6、。止血而不留瘀,瘀血去而新血生,使血脈通暢,是用好止血藥的真正目的。涼血止血藥性味多屬甘涼,或苦寒,入血分,多歸心、肝經(jīng),能清泄血分之熱,又有止血之效。適用于內火熾盛、血熱妄行、陰虛火旺,灼傷絡脈所致的血色鮮紅,舌紅脈數(shù)等多種血熱出血證。 部分藥物兼有清熱解毒之功。 本類藥物雖有涼血之功,但清熱作用不強,在治療血熱出血病證時,常常配清熱涼血藥同用。若治血熱挾瘀之出血,宜配化瘀止血藥,或配伍少量的化瘀行氣藥物。急性出血較甚者,可配收斂止血藥物以加強止血之效。 涼血止血藥的用法,出炒炭以加強止血之功外,也可取鮮品搗汁內服。本類藥物因性寒涼易傷陽、留瘀,而不宜過量服用,應中病即止。 第一節(jié) 涼血止血

7、藥掌握小薊、地榆、槐花、白茅根 ;熟悉大薊、側柏葉;了解苧麻根、槐角小 薊【藥用來源】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刺兒菜的地上部分。刺兒菜小薊【藥性】甘、苦,涼。歸心、肝經(jīng)?!竟πА繘鲅寡鼋舛鞠b。 【性能特點】 小薊性涼濡潤,入血分,善清血分之熱而涼血止血,凡出血證由于血熱迫血妄行所致者,皆可選用。因其兼可利尿通淋,入心經(jīng)清心火,故尤善治尿血、血淋。本品“主崩中”可用于崩漏下血,若妊娠流產墮胎,瘀滯內阻,血不歸經(jīng)而出血不止,小薊有散瘀涼血止血之功,可與益母草等同用。小薊苗搗爛外涂,還用治金瘡出血不止。 小薊性涼清熱,具有涼血解毒之功,能消散癰腫,治療熱毒瘡癰,疔瘡惡腫。既可內服也可外敷。涼血

8、止血血熱出血證。如十灰散利尿通淋尿血、血淋。 配梔子、淡竹葉等,如小薊飲子散瘀解毒消癰癰腫瘡毒。 配乳香、沒藥等,如神效方【臨床應用】小薊【用量用法】煎服,512克,鮮品加倍。外用適量,搗敷患處。大 薊【藥用來源】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薊的地上部分。薊大薊 均為涼血止血、化瘀消癰藥,可用治血熱妄行的咯血、衄血、吐血及崩漏、尿血及癰腫瘡毒等癥,且止血而無留瘀之弊。 止血作用大薊為優(yōu),且善散瘀消癰,因此血熱出血、火毒瘡瘍重證多用大薊;小薊兼可利尿通淋,血淋、尿血用之為佳。 近年兩藥又可用治高血壓及黃疸型肝炎,有良好的降壓降脂,利膽退黃作用,小薊療效更佳。大薊、小薊白茅根白茅白茅根【藥用來源】為禾本科

9、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莖?!舅幮浴扛?,寒。歸肺、胃、膀胱經(jīng)?!竟πА繘鲅寡?,清熱利尿?!拘阅芴攸c】 白茅根味甘性寒,歸肺、胃、膀胱經(jīng)。不燥不膩,入血分,能清血分之熱而涼血止血,為治血熱妄行諸出血證的常用藥物,單用即有效。 白茅根善清肺胃蘊熱,尤適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出血證。其性甘寒,生津止渴,還可用治熱病煩渴,胃熱嘔吐,肺熱咳嗽。 白茅根不僅善治上部火熱的出血,又因其性寒降,入膀胱經(jīng),能清熱利尿,導熱下行,故對膀胱濕熱下注的尿血、血淋之證,用之尤為適宜。還可用于濕熱黃疸、水腫等。涼血止血血熱出血證。清肺胃熱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吐。 清熱利尿水腫,熱淋,黃疸。 【用量用法】煎服,930克。鮮品加

10、倍,以鮮品為佳,可搗汁服。清熱利尿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臨床應用】白茅根 均苦寒,歸肺胃經(jīng),均能清肺胃熱而利尿,治療肺熱咳嗽、胃熱嘔吐和小便淋痛,且常相須為用。 白茅根:偏入血分,以涼血止血見長,兼入膀胱經(jīng),清熱利尿,用于熱淋,水腫,濕熱黃疸。 蘆根:偏入氣分,以清熱生津為優(yōu)。又清透肺熱,化痰排膿,透發(fā)麻疹。白茅根,蘆根:苧麻根苧麻苧麻根【藥用來源】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根和根莖。【藥性】甘,寒。歸心、肝經(jīng)?!竟πА繘鲅寡蔡?、清熱解毒。 【性能特點】 苧麻根味寒而入血分,歸心、肝經(jīng)。功能涼血止血,凡血分有熱,絡損血溢之諸出血證,皆可應用。苧麻根兼能清熱利尿,善治尿血、血淋。 苧麻根又能清

11、熱安胎,歷來視為安胎之要藥。可用治懷胎蘊熱的妊娠下血,胎動不安。 苧麻根又可清熱解毒,用治熱毒癰腫。涼血止血血熱出血證。安胎胎動不安,胎漏下血。清熱解毒癰腫瘡毒。【用量用法】煎服,1030克。外用適量,煎湯外洗,或鮮品搗敷?!九R床應用】苧麻根地 榆地榆地榆【藥用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干燥根。【藥性】苦、酸、澀,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竟πА繘鲅寡?,解毒斂瘡?!拘阅芴攸c】 地榆味苦性寒入血分,長于清熱而涼血止血;味兼酸澀,又能收斂止血,可用治多種血熱出血證。又因其性沉降下行,故尤善治下焦之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地榆清熱涼血又能解毒消腫、生肌斂瘡,用治瘡瘍癰腫,無論成膿與否均可運用,

12、又有解毒療瘡之效,為治水火燙傷的要藥。 地榆苦寒兼酸澀,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澀腸而止痢,對于血痢不止者亦有良效。涼血止血血熱出血證。 便血,配生地、黃芩等,如約營煎 痔血,配槐角、防風等,如槐角丸 血痢,配當歸、白芍等,如四物地榆湯 崩漏,配生地、丹皮等,如涼血止崩湯 解毒斂瘡水火燙傷,瘡瘍癰腫,濕疹。【臨床應用】【用量用法】煎服,915克。外用適量。止血多炒炭用,解毒斂瘡多生用。地榆【使用注意】 地榆性寒酸澀,凡虛寒性便血、下痢、崩漏及出血有瘀者慎用。 對于大面積燒傷的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劑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質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地榆藥液經(jīng)高壓消毒后,其抑菌力明顯減弱,甚至喪失?;?

13、花【藥用來源】為豆科落葉喬木槐的干燥花及花蕾?;被被ɑ苯恰舅幮浴靠?,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竟πА繘鲅寡?,清肝瀉火。【性能特點】 槐花味苦,性屬寒涼,善清泄血分之熱,為涼血止血之佳品,可用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證。歸肝、大腸經(jīng),苦降下行,善走下焦,故尤治下部出血,以清瀉大腸火熱見長,故對大腸火熱或濕熱蘊結所致的痔血、便血、血痢最為適宜。 積熱成火,迫血隨氣上逆而吐血不止者,槐花可苦泄降逆,涼血止血。 槐花味苦性寒,長于清瀉肝火,凡肝火上炎所導致的目赤、頭脹頭痛及眩暈等,均可單味或配伍使用。 因能降壓及改善毛細血管脆性,是治療高血壓病的良藥。涼血止血血熱出血證。 痔血,配黃連、地榆等,如榆槐臟

14、連丸 便血,配荊芥、枳殼等,如槐花散 清肝瀉火目赤,頭痛。配黃芩、菊花等。【用量用法】煎服,1015克。外用適量。止血多炒炭用,清熱瀉火多生用?!臼褂米⒁狻科⑽柑摵瓣幪摪l(fā)熱而無實火者慎用?!九R床應用】槐花側柏葉【藥用來源】為柏科植物側柏的干燥枝梢及葉。側柏側柏葉【藥性】苦、澀,寒。歸肺、肝、脾經(jīng)?!竟πА繘鲅寡?,化痰止咳,生發(fā)烏發(fā)?!拘阅芴攸c】 側柏葉藥性寒涼,入血分,善清血熱,味兼苦澀,兼有收斂止血,為治各種出血證之要藥。然以涼血泄熱見長,故主要用于血熱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出血等。也可用于虛寒性出血,常配伍溫里祛寒藥。 側柏葉苦能泄降,寒能清熱,入肺經(jīng),清肺熱化痰止咳,又適用

15、于肺熱咳喘痰稠難咯者。 側柏葉寒涼入血而祛風,兼有生發(fā)烏發(fā)之效,血熱脫發(fā),或肝腎不足之脫發(fā)及須發(fā)早白,均可用之。涼血止血血熱出血證。 如四生丸,柏葉湯等 化痰止咳肺熱咳嗽。配貝母、半夏等生發(fā)烏發(fā)血熱脫發(fā),須發(fā)早白?!居昧坑梅ā考宸?,612克。外用適量。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多生用?!九R床應用】側柏葉羊 蹄羊蹄羊蹄【藥用來源】為蓼科植物羊蹄、尼泊爾羊蹄的根?!舅幮浴靠?、澀,寒。歸心、肝、大腸經(jīng)。【功效】涼血止血,解毒殺蟲,瀉下通便。 【應用】 1血熱出血證。 2疥癬,瘡瘍,燙傷。 3.大便秘結。【用量用法】煎服,1015克;鮮品3050克,也可絞汁去渣服用;外用適量。 化瘀止血藥性味不一,或甘溫

16、、或苦寒、或辛平,甘緩性平,苦以泄降,辛以行散,主歸心肝二經(jīng),于活血化瘀、通利血脈中有止血之功,止血不留瘀是本類藥物的特點。 本類藥物主要用于瘀血阻滯脈絡,氣血運行障礙,致使血不循經(jīng)而外溢所形成的多種瘀血出血證,癥見反復出血不止,色澤紫暗,挾有血塊,面色黧黑,舌質紫暗,或見瘀斑瘀點,脈細澀等。除用于出血證外,大多還可用于跌打損傷、經(jīng)閉及瘀滯心腹疼痛等。第二節(jié) 化瘀止血藥掌握三七、茜草、蒲黃;熟悉花蕊石 三 七三七三七【藥用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舅幮浴扛?、微苦,溫。歸肝、胃經(jīng)。【功效】散瘀止血,消腫定痛。【性能特點】 三七味甘微苦性溫,入肝經(jīng)血分,功善

17、止血,又能化瘀生新,為止血良藥,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的特點,對人體內外各種出血,無論有無瘀滯,均可應用。單味應用即有良效。三七不但可治療衄血、吐血,又可用于血痢赤痢、大腸下血及婦人崩漏等。 三七用治外傷出血,多外敷,有活血化瘀,消腫定痛的功效,為治療瘀血諸證的佳品,為傷科的要藥。凡跌打損傷,或筋骨折傷,瘀血腫痛等,皆為首選藥物。 三七散瘀止痛,活血消腫之功,對癰疽腫痛也有良效。初起者可促其內消,已潰者可斂瘡生肌。 此外,三七味甘微溫,還具有補虛強壯的作用,用于失血,貧血和產后病后虛弱者。 近年還用治瘀血痹阻心脈、腦絡,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風偏癱之癥。散瘀止血出血證。散瘀止痛胸腹刺痛。配延胡索

18、、川芎、郁金等消腫定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如云南白藥 【用量用法】多研末吞服,一次13克;煎服,39克,亦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外摻或調敷?!臼褂米⒁狻吭袐D忌服?!九R床應用】三 七茜 草茜草茜草【藥用來源】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莖?!舅幮浴靠啵?。歸肝經(jīng)?!竟πА繘鲅铕?,止血,通經(jīng)?!拘阅芴攸c】 茜草善走血分,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活血行血,故可用治血熱妄行或瘀血阻絡的出血證,對于血熱挾瘀的各種出血證,尤為適宜。若與補氣藥同用,也可用于氣虛不攝的崩漏下血。與益氣溫經(jīng)止血藥同用,還可用治虛寒性出血證。 茜草能通經(jīng)絡,行瘀滯,又有活血化瘀,通經(jīng)療傷,宣痹止痛之功,故可用治經(jīng)閉、跌打損傷、風濕痹

19、痛等瘀血阻滯經(jīng)絡的病證,尤為婦科調經(jīng)的要藥。 涼血止血 血熱夾瘀出血證。祛瘀止血 吐血、衄血,配黃芩、側柏葉,如茜根散 崩漏,配生地、蒲黃等 尿血,配小薊、白茅根等 氣虛不攝崩漏,配黃芪、白術等,如固沖湯祛瘀通經(jīng)血瘀經(jīng)閉,跌打損傷,風濕痹痛?!居昧坑梅ā考宸?,1030克;大劑量可用30克,亦入丸、散。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經(jīng)生用或酒炒用?!九R床應用】茜 草蒲 黃【藥用來源】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或東方香蒲的干燥花粉。 蒲黃東方香蒲【藥性】甘,平。歸肝、心包經(jīng)?!竟πА恐寡?,化瘀,通淋?!拘阅芴攸c】 蒲黃長于收斂止血,兼有活血行瘀之功,為止血化瘀的良藥,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點,對出血證無論屬寒屬熱,有無

20、瘀滯,均可應用,但以屬實挾瘀者尤為適宜。 蒲黃行血通經(jīng),消瘀止痛,凡跌打損傷、痛經(jīng)、產后腹痛、心腹疼痛等屬瘀血阻滯作痛者均可運用,尤以婦科為常用。 蒲黃既能止血,又能利尿通淋,也可用治血淋尿血。止血出血證。 化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配五靈脂,如失笑散 通淋血淋澀痛?!居昧坑梅ā考宸?,310克,包煎。外用適量,研末外摻或調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九R床應用】蒲 黃花蕊石【藥用來源】為變質巖類巖石蛇紋大理巖之石塊?;ㄈ锸舅幮浴克帷⑵?。歸肝經(jīng)?!竟πА炕鲋寡?【應用】 出血證?;ㄈ锸端釢云?,既能收斂止血,又能化瘀止血,善治咯血,吐血,且出血量大挾有瘀滯者?;ㄈ锸?/p>

21、澀收斂,辛能行降,質重性墜,為化瘀止血專藥,適用于吐衄咯血等內外瘀滯的各種出血證,外敷還可用治外傷出血。 【用量用法】4.59克,多研末吞服,外用適量,研末外摻或調敷。 藥性多酸澀收斂,或為炭類、或質粘,有斂血止血之功,主入心肝脾經(jīng),其性多平,或涼而不寒,廣泛用治多種出血癥。惟止血常有留瘀之弊,故多與化瘀止血藥相須為用,且出血初期,用之宜慎。 第三節(jié) 收斂止血藥掌握白及;熟悉仙鶴草、棕櫚炭;了解紫珠、血余炭、藕節(jié)白 及白及【藥用來源】為蘭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塊莖。白及【藥性】苦、甘、澀,寒。歸肺、胃、肝經(jīng)。【功效】收斂止血,消腫生肌。 【性能特點】 白及質黏味澀,為收斂止血之要藥,甘緩兼補益脾胃,

22、且味甘苦性寒,可泄瘀熱,為“澀中有散,補中有破”之品??捎弥误w內外諸出血證。因其主入肺、胃經(jīng),故多用于肺胃出血證。 白及寒涼苦泄,能消散血熱,治療癰腫瘡毒;味澀質黏,能斂瘡生肌,為消腫生肌的常用藥,對于瘡瘍無論未潰或已潰均可應用。收斂止血出血證。如獨圣散 咯血,配藕節(jié)、枇杷葉等,如白及枇杷丸 吐血,配茜草、生地、牛膝等,如白及湯 消腫生肌癰腫瘡瘍,手足皸裂,水火燙傷。 瘡瘍初期,配銀花、皂刺、乳香等,如內消散 瘡瘍已潰,久不收口,配貝母、輕粉等,如生肌干膿散 【用量用法】煎服,615克,研末吞服36克。外用適量?!臼褂米⒁狻坎灰伺c烏頭類藥材同用?!九R床應用】白 及仙鶴草龍牙草【藥用來源】為薔薇

23、科植物龍芽草的全草。仙鶴草【藥性】苦、澀,平。歸心、肝經(jīng)?!竟πА渴諗恐寡?,止痢,截瘧,解毒,殺蟲止癢,補虛?!拘阅芴攸c】 仙鶴草苦澀收斂,入心肝血分,具有較強的收斂止血作用,因其藥性平和,大凡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種出血病證,無論寒熱虛實,皆可配伍應用。 仙鶴草斂澀之性,能澀腸止泄止痢,因藥性平和,兼能補虛,又能止血,故對于血痢及久病瀉痢尤為適宜。 仙鶴草有解毒截瘧之功,治療瘧疾寒熱,還可治療瘡癤癰腫、陰癢帶下。又能解毒消腫,用于癰腫瘡毒;殺蟲止癢又用于陰癢帶下。 此外,仙鶴草尚有補虛強壯的作用,可用治勞力過度所致的脫力勞傷。收斂止血出血證。止痢血痢,久瀉久痢。截瘧瘧疾寒熱。解毒消

24、腫癰腫瘡毒。殺蟲止癢陰癢帶下。補虛脫力勞傷。與大棗同煮,或配阿膠【用量用法】煎服,612克;大劑量可用3060克。外用適量。【臨床應用】仙鶴草紫珠葉紫珠葉【藥用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葉。杜虹花【藥性】苦、澀,涼。歸肝、肺、胃經(jīng)?!竟πА繘鲅諗恐寡鼋舛鞠[。 【應用】 1出血證。紫珠苦澀性涼,主入肝經(jīng)血分,既能收斂止血,又能涼血止血,為涼血收澀止血藥,廣泛用治衄血、咯血、吐血、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等內外出血證,尤多用于肺胃出血之證,止血功效確切。 2燒燙傷,熱毒瘡瘍。紫珠苦澀寒涼,有清熱解毒斂瘡之功,可用于治療癰腫瘡毒,水火燙傷。【用量用法】煎服,1015克;研末1.53克。外

25、用適量。棕櫚炭【藥用來源】為棕櫚科植物棕櫚樹的干燥葉柄。棕櫚棕櫚炭血余炭血余炭【藥用來源】為人發(fā)之加工品。藕 節(jié)【藥用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蓮的干燥根莖節(jié)部。蓮藕節(jié) 棕櫚炭:苦澀性平,功專收斂止血,廣泛用治多種出血癥,唯有留瘀之弊,常與血余炭相須為用。還止瀉止帶。 血余炭:收斂止血,且能散瘀,止血不留瘀。兼能治小便不利,瘡瘍不斂之癥,又有利尿之功。 藕節(jié):收斂止血,無留瘀之弊。 棕櫚炭、血余炭、藕節(jié) 溫經(jīng)止血藥藥性多溫熱,能溫內臟,益脾陽,固沖脈而統(tǒng)攝血液,達到溫經(jīng)止血之效。適用于脾不統(tǒng)血,沖任失固之虛寒性出血證。如便血、崩漏、紫癜等,出血日久,色暗淡,伴有氣短乏力,四肢不溫,面色無華,舌淡,脈細

26、弱者。 應用時,若脾不統(tǒng)血者配益氣健脾藥;若腎虛沖任失固者配益腎暖宮補攝之品。本類藥藥性溫熱,熱盛火旺之出血者忌用。 第四節(jié) 溫經(jīng)止血藥掌握艾葉、炮姜;熟悉灶心土 艾 葉艾艾葉【藥用來源】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湖北蘄州產最佳,稱“蘄艾”。【藥性】辛、苦,溫。歸肝、脾、腎經(jīng)。【功效】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調經(jīng),安胎;外用祛濕止癢?!拘阅芴攸c】 艾葉氣香味辛,溫可散寒,能暖氣血而溫通經(jīng)脈,為溫經(jīng)止血的要藥,主治下元虛冷,沖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 艾葉能溫經(jīng)脈,逐寒濕,止冷痛,尤善調經(jīng),為治婦科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之要藥。常用于下焦虛寒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行腹痛、宮寒不孕及帶下清稀等證。還可治療胎動不安。 煎湯

27、外洗有祛濕止癢之功,用于皮膚瘙癢。 此外,將艾葉搗絨,制成艾條、艾柱等,用以熏灸體表穴位,能溫煦氣血,透達經(jīng)絡,為溫灸的主要原料。溫經(jīng)止血出血證。 崩漏下血,配阿膠、白芍、地黃等,如膠艾湯 血熱出血,配生地、荷葉、柏葉,如四生丸散寒止痛少腹冷痛,脘腹冷痛調經(jīng)經(jīng)寒不調,宮冷不孕。配香附、吳茱萸等,如艾附暖宮丸安胎胎動不安。配阿膠、桑寄生等 【用量用法】煎服,39克;外用適量。溫經(jīng)止血宜炒炭用,余生用?!九R床應用】艾 葉炮 姜姜炮姜【藥用來源】為姜的干燥根莖炮制品。取干姜砂燙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由干姜炒炭而成,功近干姜,辛散之性大減,苦溫而澀,長于溫經(jīng)止血,主治虛寒出血癥,兼可用治脘腹冷痛,虛寒

28、性腹痛腹瀉,又能溫中止痛。 生姜:散表寒,嘔家圣藥; 干姜:祛里寒,長于溫中散寒; 炮姜:善入血分,長于溫經(jīng)止血。炮 姜灶心土灶心土【藥用來源】為燒柴草灶內中心的焦黃土?!舅幮浴啃?,溫。歸脾、胃經(jīng)。【功效】溫中止血,止嘔,止瀉。 【應用】 1出血證。灶心土性溫,能溫暖中焦,收攝脾氣而止血,為溫經(jīng)止血之要藥。對脾氣虛寒,不能統(tǒng)血之出血病證,皆可應用,尤其對吐血、便血的療效更佳。如黃土湯 2胃寒嘔吐。灶心土性溫質重,長于溫中和胃而降逆止嘔。主治脾胃虛寒,胃氣不降所致的嘔吐,配伍使用也可用治反胃、妊娠嘔吐。 3脾虛久瀉。灶心土既能溫脾暖胃,又能澀腸止瀉,主治脾氣虛寒久瀉。【用量用法】煎服,1530克

29、,布包,先煎;或60120克,煎湯代水。 止血藥以制止人體內外出血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血熱妄行、陰虛陽亢、瘀血阻滯、血不歸經(jīng)及氣不攝血引起的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傷出血等體外各種出血病證。因臨床表現(xiàn)不同,現(xiàn)分述如下: 【咳血】治以涼血止血法。 燥熱傷肺證: 多由燥邪犯肺,肺失清肅所致。癥見喉癢咳嗽,痰中帶血,口鼻干燥。 治宜清肺潤燥,寧絡止血。常用藥如桑葉、象貝,杏仁,梔子、黃芩,可配白茅根、茜草根、小薊、仙鶴草、白及等止血藥。以開宣肺氣,止咳化痰。代表方如桑杏湯(溫病條辨)。 肝火犯肺證: 多由肝火犯肺,灼傷血絡所致。癥見痰中帶血,或見咳血鮮紅,胸脅牽動,煩躁易

30、怒,便秘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治宜清肝潤肺,涼血止血。常選用青黛、海蛤粉、梔子、桑白皮,地骨皮、黃芩等以清泄肝火,配合藕節(jié)、白茅根、小薊、茜草根、羊蹄、槐花、仙鶴草等止血藥同用。若吐血鮮紅,血熱熾盛者,還可配水牛角、地黃、赤芍、丹皮等清熱涼血止血藥,并可用京墨汁,藕節(jié)汁服三七粉。代表方如瀉白散合黛蛤散(濟生方)。 陰虛肺熱證: 多由肺腎陰虛,陰虛火旺所致。癥見咳嗽痰少,或吐痰黃稠,咳血量多鮮紅,混有泡沫,胸肋掣痛,骨蒸勞熱,五心煩熱,盜汗顴紅,舌紅絳,脈細數(shù)。 治宜滋陰降火,潤肺止血。常用天冬、麥冬、生地、玄參、地骨皮、秦艽、鱉甲等滋陰降火,更用百部、川貝、紫菀等潤肺止咳藥合阿膠、三七、仙鶴

31、草、白及等止血藥。代表方如百合固金湯醫(yī)方集解、清骨散(證治準繩)。 【吐血】治以涼血止血法或溫經(jīng)止血法。 胃中積熱證: 多由酗酒過度,胃中積熱,灼傷胃絡所致。癥見脘腹脹悶,吐血鮮紅,或紫暗,或挾有食物,便秘或大便黑,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宜清胃瀉火,涼血止血。常用大黃、黃連、黃芩、梔子,苦寒直折,清胃瀉火,配茜草、側柏葉、丹皮、大小薊,白茅根、藕節(jié)等涼血止血藥。由大薊、檵木、白及或紫珠、茜草、白及制成的止血粉,對胃熱嘔血均有良效。代表方如黃連解毒湯(外臺秘要)。 肝火犯胃證: 多由暴怒傷肝,肝火犯胃,胃絡受傷所致。癥見吐血鮮紅,或紫暗量多,口苦脅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躁擾不寧,舌紅,脈弦

32、數(shù)。 治宜瀉肝清胃,涼血止血。常用柴胡、丹皮、梔子、龍膽、黃連、黃芩等清瀉肝胃藥配白茅根、大小薊、側柏葉、紫珠、茜草等涼血止血藥。代表方如左金丸丹溪心法、龍膽瀉肝湯(醫(yī)方集解)。 實熱證: 多由火熱熾盛,血出如涌所致暴吐血,急宜用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等涼血止血藥,配三七、白及粉調服。由兒茶、白及、阿膠、云南白藥共同研制的止血粉,對胃大出血也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代表方如犀角地黃湯(備急千金要方)。 虛寒證: 癥見出血紫暗,面色萎黃,四肢不溫,舌淡脈虛弱,可由側柏葉配炮姜、艾葉炭、阿膠、灶心土、烏賊骨等同用,以溫經(jīng)止血,降逆止嘔。代表方如黃土湯(金匱要略)。 【鼻衄】治以涼血止血法。 熱邪犯肺證

33、: 多由肺火上炎所致。癥見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熱,咳嗽痰少,舌質紅,苔薄,脈數(shù)。 治以清瀉肺熱,涼血止血??膳潼S芩、桑白皮、地骨皮等以清肺瀉火。代表方如桑菊飲(溫病條辨)。 胃熱熾盛證: 多由胃熱熾盛,循經(jīng)上蒸所致。癥見鼻衄,或兼齒衄,血色鮮紅,口渴欲飲,鼻干,口感臭穢,煩躁便秘,舌紅苔黃,脈數(shù)。 治以清胃瀉火,涼血止血。以致鼻燥口臭,絡破血出者,又當配石膏、知母、黃連等清胃瀉火;以清胃瀉火,代表方如玉女煎(景岳全書)。 肝火上炎證: 多由肝火上擾,迫血妄行所致。癥見鼻衄,頭痛,目眩,耳鳴,煩躁易怒,面目紅赤,口苦,舌紅,脈弦數(shù)。 治以清瀉肝火,涼血止血。鼻衄出血,頭痛眩暈,口苦易怒者

34、,又當配龍膽、柴胡、黃芩、木通等清肝瀉火藥。代表方如龍膽瀉肝湯(醫(yī)方集解)。 氣血虧虛證: 多由氣虛不攝所致。癥見鼻衄,或兼齒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晄白,頭暈耳鳴,心悸,夜寐不寧,舌質淡,脈細無力。 治以補氣攝血。可配當歸、黃芪、酸棗仁、龍眼肉、木香等。代表方如歸脾湯(濟生方)。 【齒衄】治以涼血止血法。 胃熱熾盛證: 多由胃熱熾盛,循經(jīng)上蒸所致。癥見齒衄血色鮮紅,齒齦紅腫疼痛,口渴欲飲,鼻干,口感臭穢,煩躁便秘,舌紅苔黃,脈數(shù)。 治以清胃瀉火,涼血止血。鼻燥口臭,絡破血出者,又當配石膏、知母、黃連等清胃瀉火;屬胃火熾盛,上循其絡,絡損血溢,口臭頭痛者,當配生石膏、升麻、黃連、黃芩、梔子等,

35、以清胃瀉火。代表方如加味清胃散合瀉心湯(蘭室秘藏)。 陰虛火旺證:多由陰虛熱迫血行所致。癥見齒齦血色淡紅,起病較緩,常因受熱及煩勞而誘發(fā),齒搖不堅,舌質紅,苔少,脈細數(shù)。用白茅根、仙鶴草、藕節(jié)以涼血止血。虛火較甚而見低熱、手足心熱,又當配生地、知母、麥冬、玄參、牛膝、丹皮、柴胡、梔子等滋陰降火藥。 【尿血】治以涼血止血法。 下焦熱盛證: 癥見小便黃赤灼熱,尿血鮮紅,心煩口渴,面赤口瘡,夜寐不安,舌質紅,脈數(shù)。 治以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以小薊、生地、藕節(jié)、蒲黃涼血止血,梔子、木通、竹葉清熱瀉火,滑石、甘草利水清熱,導熱下行。熱盛而心煩口渴者,加黃芩、天花粉清熱生津,尿血較甚者,加槐花、白茅根涼血止血;尿血中挾有血塊者,加桃仁、紅花、牛膝活血化瘀。 腎虛火旺證: 多由腎陰虧耗,陰虛火動所致,可用白茅根、小薊、蒲黃、藕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