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教案(共29頁)_第1頁
中醫(yī)學教案(共29頁)_第2頁
中醫(yī)學教案(共29頁)_第3頁
中醫(yī)學教案(共29頁)_第4頁
中醫(yī)學教案(共29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教 案 院 (部): 臨床(ln chun)醫(yī)學院 教研室: 中 醫(yī) 課 程: 中醫(yī)(zhngy)學 教 師: 職 稱: 副教授(jioshu) 2014至2015學年 第一學期授課題目第一章 導論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8月26日20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 新課程導入:教研室、課程介紹第一章 導 論中醫(yī)學的歷史沿革中醫(yī)學的起源 中醫(yī)理論體系的形成中醫(yī)的預防醫(yī)學思想及措施 中醫(yī)方藥學及針灸臨床醫(yī)學分科的發(fā)展中醫(yī)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整體觀念恒動觀念辨證

2、論治中醫(yī)學的認知和思維方法特點司外揣內注重整體研究援物比類中醫(yī)學的發(fā)展和展望發(fā)展現狀中醫(yī)學的展望小結及思考題5分15分10分10分10分15分10分20分5分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了解中醫(yī)學的發(fā)展歷史掌握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及思維特點教學重點中醫(yī)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中醫(yī)學的認知方法和思維特點教學難點中醫(yī)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思維方法特點教學方法及手段啟發(fā)式及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課題方面的新進展 中醫(yī)藥防治疾病外語詞匯每單元10個Tro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troduction,history and culture background of TCM,holism co

3、ncept,diagnosis and treatment,the methods of understanding TCM,Yin and Yang as well as Five Elements課外作業(yè)及復習思考題 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參考資料中醫(yī)雜志2011.8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07新中醫(yī)2010.11教研室主任審查意見同意 主任: (簽字)授課題目第二章 陰陽五行學說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 8月29日20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課程導

4、入:組織教學、復習前一節(jié)課內容第二章 陰陽五行學說陰陽學說陰陽學說的基本概念陰陽的基本概念陰陽的基本特征陰陽的普遍性、相關性、相對性、可分性陰陽之間的相互關系 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 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 說明人體組織結構 概括生理功能 說明病理變化 指導疾病診斷 指導疾病治療五行學說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小結及復習題5分20分10分10分10分10分10分10分5分 教案牡丹江醫(yī)學院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了解中醫(yī)學的哲學基礎,掌握陰陽的基本概念、基本內容及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教學重點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及臨床應用教學難點陰陽的基本概念、基本內容及在中醫(yī)學中

5、的應用教學方法及手段啟發(fā)式及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課題方面的新進展人體時間系統與中醫(yī)基礎理論外語詞匯每單元10個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as well as Five Elements,interdependence / interoposition / intertransformation / wane and wax / between Yin and Yang,basical concept content of Yin orYang,physiology課外作業(yè)及復習思考題陰陽的概念及基本內容參考資料中國中醫(yī)基礎理論雜志2013.12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

6、013.05 中醫(yī)藥學報2012.02中醫(yī)藥信息2013.04教研室主任審查意見同意 主任: (簽字)授課題目第三章 藏象學說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五臟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 9月2日20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課程導入:組織教學、復習前一節(jié)課內容第三章 臟腑經絡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五臟五臟的主要功能與系統連屬心的生理病理主要生理功能及系統連屬:主血脈 主神志 志 體 液 竅 其華主要病理變化:常見病理證型肺主要生理功能及系統連屬:主氣,司呼吸,主

7、宣發(fā)、肅降,通調水道,朝百脈,主治節(jié),志 體 液 竅 其華2、主要病理變化:常見病理證型脾主要生理功能及系統連屬:主運化,主統血,主升清,志 體 液 竅 其華主要病理變化:常見病理證型 肝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系統連屬:志 體 液 竅 其華主要病理變化:常見病理證型腎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水、主納氣系統連屬:志 體 液 竅 其華主要病理變化:常見病理證型小結及復習題5分20分15分15分15分15分5分教案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了解藏象學說的內容,掌握五臟的生理功能教學重點五臟的生理功能及系統連屬,五臟的病理表現教學難點心氣的作用血與神的關系,肺脾腎與水液代謝的關系教學方法及手段啟發(fā)式及

8、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課題方面的新進展五臟的實質外語詞匯每單元10個Heart conrtrollng blood circulation,heart storing spirit,lung being the delicate organ,lung governing qi,lung governing physical / respiratory qi,lung controlling dispersing ourward and inward,convergence of vessels in lung課外作業(yè)及復習思考題五臟的生理功能及系統連屬參考資料中國中醫(yī)基礎理論雜志2010.11中

9、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01遼寧中醫(yī)雜志2013.06教研室主任審查意見同意 主任: (簽字)授課題目第三章 藏象學說 第二節(jié) 臟腑六腑 奇恒之腑 臟腑間關系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 9月5日20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 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課程導入:組織教學、復習前一節(jié)課內容第二節(jié) 臟腑六腑的主要功能膽 貯存排泄膽汁 主決斷胃 主受納 腐熟水谷 主通降小腸 受盛化物 泌別清濁大腸 傳化糟粕膀胱 貯尿排尿三焦 通行元氣運行水液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腦 主宰生命及精神活動、感

10、覺運動女子胞 主月經 孕育胎兒四、臟腑之間的關系臟與臟1、心與肺 2、心與脾 3、心與肝 4、心與腎5、肺與脾 6、肺與肝 7、肺與腎 8、脾與腎9、肝與脾 10、肝與腎腑與腑 六腑以通為用 七沖門臟與腑心與小腸肺與大腸脾與胃肝與膽腎與膀胱小結及復習題5分15分10分10分10分15分20分10分5分教案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了解臟腑之間的關系,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教學重點六腑的生理特點,六腑以通為用教學難點肝腎同源 脾陽根于腎陽 水火既濟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教學方法及手段啟發(fā)式及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課題方面的新進展三焦與募原的關系外語詞匯每單元10個Gallbladder governi

11、ng deciding,stomach,small intestine,containing and digesting,separating the clear from the turbid,large intestine,extraordinary fu organ課外作業(yè)及復習思考題六腑的生理功能 臟與臟的關系參考資料中國中醫(yī)基礎理論雜志2011.11中醫(yī)雜志2014.01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1福建中醫(yī)藥雜志2013.02教研室主任審查意見同意 主任: (簽字)教案授課題目第三章 藏象學說 第三節(jié) 氣、血、津液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9月9日2012

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課程導入:組織教學、復習前一節(jié)課內容第三章 氣血津液第一節(jié)氣概念氣的生成與運動 氣的運動 升降出入氣的功能 : 推動 溫煦 防御 固攝 氣化分類元氣 宗氣 營氣 衛(wèi)氣第二節(jié).血概念生成功能運行第三節(jié).津液概念生成輸布與 排泄功能小結及復習題5分20分20分10分20分20分5分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了解氣血津液的生成運行掌握氣血津液的功能教學重點氣、津液的功能生成運行氣與血的關系教學難點氣的運動形式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教學方法及手段啟發(fā)式及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

13、課題方面的新進展氣的實質外語詞匯每單元10個Qi activity,primordial qi,nutrient qi,defensive qi,thorecic qi,blood nourishing,qi being governor of blood,blood being the mother of qi,six exopathogens,six climates,migrant and variable課外作業(yè)及復習思考題氣血津液概念功能營衛(wèi)的區(qū)別參考資料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3.12 中成藥2011.08中國中藥雜志2012.10教研室主任審查意見同意 主任: (簽字)教案授課

14、題目第五章 病因 第六章 發(fā)病與病機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 9月12日20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 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課程導入:組織教學、復習前一節(jié)課內容第五章 病 因第一節(jié) 外感致病因素六淫致病的特點風邪、寒邪、暑邪、濕邪、燥邪、火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疫癘的致病特點及流行因素第二節(jié) 內傷致病因素、其他致病因素一、內傷致病因素1. 七情:喜 怒 憂 思 悲 恐 驚 2. 飲食與勞逸二、其他致病因素三、可致病的病理產物:痰飲、瘀血、正氣、邪氣四、環(huán)境:1. 外環(huán)境與發(fā)病

15、2. 內環(huán)境與發(fā)病第六章 發(fā)病與病機一、邪正盛衰1. 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2. 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二、陰陽失調1. 陰陽偏盛 2. 陰陽偏衰 3. 陰陽互損 4. 陰陽格拒 5. 陰陽亡失小結及復習題5分15分15分20分10分10分15分10分5分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了解病因病機的內容 掌握六淫、七情、痰飲、淤血的致病特點教學重點六淫致病特點 七情、痰飲、淤血的致病特點教學難點情志致病及發(fā)病機制教學方法及手段啟發(fā)式及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課題方面的新進展外感致病因素與物理、化學、生物致病的關系外語詞匯每單元10個Pathogenic factors and pathogenesis,pathe

16、geny diffentiation from symptoms and signs,six exopathogens,six climates,migrant and variable,wind tending to migrate課外作業(yè)及復習思考題六淫 六氣 七情的概念六淫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痰飲、淤血的證候特點參考資料中醫(yī)雜志2011.05中國針灸2012.09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03教研室主任審查意見同意 主任: (簽字)教案授課題目第五章 四診 第一節(jié) 望診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 9月16日20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 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17、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 課程導入:組織教學、復習前一節(jié)課內容第五章 四診第一節(jié) 望診望全身1. 神:概念、意義2. 色:常色、病色、五色主病3. 形態(tài):胖瘦、動靜、咳嗽望局部1. 頭面 五官2. 皮膚望舌1 舌質:舌神舌色淡白舌 紅舌 絳舌 青紫舌舌形胖瘦 齒痕 芒刺舌態(tài)萎軟 強硬 歪斜2 舌苔:苔質厚薄 潤燥 腐膩苔色白苔 黃苔 灰苔 黑苔3 舌診的臨床意義望排泄物小結及復習題5分20分20分10分20分20分5分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了解望診的基本內容 掌握望神、色及舌診的內容教學重點望神的概念意義面部望診 舌診教學難點舌象與疾

18、病的關系教學方法及手段 啟發(fā)式及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課題方面的新進展舌象的現代研究外語詞匯每單元10個Inspection,color of tongue,pale tongue,reddened tongue,crimson / bluish / rough / flabby tongue,shape of the tongue,swollen tongue,thin and small tongue,thorny tongue課外作業(yè)及復習思考題神 五色主病舌診的內容及臨床意義參考資料新中醫(yī)2013.05中醫(yī)雜志2010.07國醫(yī)論壇2011.12教研室主任審查意見同意 主任: (簽字)教

19、案授課題目第五章 四診 第二節(jié) 聞診第三節(jié) 問診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 9月19日20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 課程導入:組織教學、復習前一節(jié)課內容 第二節(jié) 聞診 聞聲音聲音 4、語言呼吸 5、咳嗽3、嘔吐 6、呃逆聞氣味口氣汗氣排泄物氣味病室氣味第三節(jié) 問診寒熱惡寒發(fā)熱 3、但熱不寒但寒不熱 4、往來寒熱汗1、表里辨汗 2、局部辨汗疼痛1、性質特點 2、部位飲食口味1、食欲食量 2、口渴飲水口味睡眠1、失眠 2、嗜睡二便1、大便 2、小便七、經帶

20、婦女 月經 帶下八.小兒 小結及復習題5分15分10分20分20分15分10分5分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了解聞診的內容,掌握疼痛寒熱汗二便經帶的內容,熟悉問診技巧。教學重點語言 聲音 呼吸 咳嗽 寒熱 疼痛 汗 二便 經帶教學難點寒熱的內容。 疼痛的部位與經絡的關系。 月經的期 量 色 質。教學方法及手段 啟發(fā)式及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課題方面的新進展疼痛機理的研究外語詞匯每單元10個Auscultation and olfaction,delirium,inquiry,aversion to cold,intolerance of cold,strong heat,tidal fever,al

21、ternate spells of fever and chill課外作業(yè)及復習思考題譫語、鄭聲、哮喘、惡寒、畏寒、壯熱、潮熱、疼痛的性質部位參考資料中醫(yī)雜志2011.05四川中醫(yī)2012.11中醫(yī)研究2013.01教研室主任審查意見同意 主任: (簽字)教案授課題目第五章 四診 第四節(jié) 切診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 9月23日20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 課程導入:組織教學、復習前一節(jié)課內容 第四節(jié) 切診 脈診部位方法正常脈象 有神、有胃氣、有根常見

22、病脈及主病浮脈:舉之有余,按之不足。 表證沉脈:輕取不應,重按駛的。 里證遲脈;脈來一息,不足四至。 寒證數脈;脈來一息,五至以上。 熱證虛脈:虛證實脈:實證滑脈:往來流利,如盤走珠。 痰飲、食滯澀脈:往來艱澀,如輕刀刮竹。 瘀血、氣滯弦脈;端直以長,如按琴弦。 肝膽病、痛證緊脈:如絞繩索 寒、痛證結脈:緩而一止,止無定數。代脈:緩而一止,止有定數。促脈:數而一止,止無定數。相兼脈真臟脈婦人脈小兒脈按診胸脅脘腹手足肌膚腧穴小結及復習題5分20分15分20分20分15分5分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掌握脈診的部位與方法,常見病脈的脈象主病。教學重點浮、沉、遲、數、弦、緊、滑、細、結、代、促脈的脈象與

23、主病教學難點脈象的特點,相兼脈的主病。教學方法及手段啟發(fā)式及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課題方面的新進展脈象的現代研究外語詞匯每單元10個Pulse feeling and Palpation,to feel the palpation,floating pulse,collapsing pulse,slow pulse,rapid pulse,stagnant pulse,full pulse,weak pulse課外作業(yè)及復習思考題脈診的部位與臟腑的關系,常見病脈的脈象與主病參考資料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3.05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2.09國醫(yī)論壇2013.02教研室主任審查意見同意 主任:

24、(簽字)教案授課題目第六章 辨證 第一節(jié) 八綱辨證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 9月26日20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 課程導入:組織教學、復習前一節(jié)課內容 第六章 辨證 第一節(jié) 八綱辨證表里表證:發(fā)熱惡寒,苔薄脈浮。里證:臟腑癥候為主。表里關系表里鑒別寒熱寒證:陰盛則寒熱證:陽盛則熱寒熱的關系寒熱的鑒別虛實虛證:精氣奪則虛。氣、血、陰、陽諸虛證。實證:邪氣盛則實。虛實的關系虛實的鑒別陰陽陰證:里、虛、寒陽證;表、實、熱亡陰亡陽八綱間的關系小結及復習題5分

25、20分5分20分5分20分20分5分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了解八綱的意義,掌握八綱辨證的內容。教學重點表里寒熱亡陰亡陽的鑒別,虛證的臨床表現。教學難點鑒別、真假教學方法及手段啟發(fā)式及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課題方面的新進展寒熱證的實質外語詞匯每單元10個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eight principles of differenti- ation diseases,the exterior and interior of the body,diseases of the exterior / interior,cold and heat,diseases cau

26、sed by cold / heat,insufficiency and excessiveness課外作業(yè)及復習思考題八綱的意義表里、寒熱、虛實的鑒別虛證的主證參考資料中國中醫(yī)基礎理論雜志2011.11針刺研究2012.07中醫(yī)藥學報2013.04教研室主任審查意見同意 主任: (簽字)授課題目第六章 辨證第二節(jié) 臟腑辨證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 9月30日20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 課程導入:組織教學、復習前一節(jié)課內容 第二節(jié) 臟腑辨證心與小腸病

27、辨證心氣虛、心陽虛、心陽暴脫心血虛、心陰虛心火熾盛心血瘀阻小腸實熱小腸虛寒肺與大腸病辨證肺氣虛肺陰虛風寒束肺風熱犯肺燥熱傷肺痰熱壅肺痰濕阻肺大腸濕熱脾與胃病辨證脾氣虛脾陽虛脾氣下陷脾不統血寒濕困脾脾胃濕熱胃陰虛胃火熾盛食滯胃脘10、胃腑氣滯小結及復習題5分20分20分20分10分20分10分5分教案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掌握心脾肺病的辨證要點教學重點心血瘀阻 心病之虛證 肺病之虛證 風、寒、熱、痰對肺的影響 脾虛寒、熱、濕對脾的影響教學難點心肺脾病的辨證規(guī)律教學方法及手段啟發(fā)式及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課題方面的新進展脾氣虛的實質外語詞匯每單元10個Differentiation of syndr

28、omes by Zang Fu viscera,defiecency of heart qi / yang / blood / yin,exuberance of heart fire,stagnant blochade of heart blood,mental confused by phlegm,phlegm fire disturbing heart,deficiency of lung qi課外作業(yè)及復習思考題臨床常見證的辨證要點參考資料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01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02中國中醫(yī)基礎理論雜志2012.01世界中醫(yī)藥現代化2013.05教研室主任審查意見同意 主任:

29、 (簽字)授課題目第六章 辨證第二節(jié) 臟腑辨證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 10月7日20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課程導入:組織教學、復習前一節(jié)課內容四.肝與膽病辨證肝氣郁結肝火上炎肝血虛肝陰虛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肝膽濕熱寒凝肝脈五.腎與膀胱病辨證腎陽虛腎陰虛腎氣不固腎虛水泛腎不納氣腎精不足膀胱濕熱六.臟腑兼病辨證心肺氣虛心脾兩虛心腎不交心腎陽虛肝脾不調肝胃不和肝火犯肺肝腎陰虛肺脾氣虛10、肺腎陰虛11、脾腎陽虛小結及復習題5分20分20分20分15分20分5

30、分教案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了解臟腑辨證的分型 ,掌握常見證的辨證要點。教學重點肝氣郁結 肝膽濕熱 腎陽虛腎陰虛 膀胱濕熱 肝脾不調肝胃不和 心脾兩虛的主證。教學難點臟腑間的相互關系及病變規(guī)律教學方法及手段啟發(fā)式及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課題方面的新進展腎的實質外語詞匯每單元10個Liver fire flaring up,deficiency of liver blood / yin,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liver wind stirring up internally,dampness heat of liver and gallbladder,accumu

31、lation of cold in liver channal,stagnated gallbladder qi with phlemg課外作業(yè)及復習思考題臨床常見證的辨證要點參考資料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3.05中國中醫(yī)基礎理論雜志2010.11中醫(yī)雜志2012.07新中醫(yī)2013.01 教研室主任審查意見同意 主任: (簽字)授課題目第六章 辨證 第三節(jié) 衛(wèi)氣營血辨證 第四節(jié) 六經辨證授課方式理論學 時2授課時間及 對 象2014 年10月10日2012級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9-16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年 月 日 專業(yè) 班本單元教學內容或教學步驟(按教學大綱要求)時間分配 課程導入:組織教學、復習前一節(jié)課內容第三節(jié) 衛(wèi)氣營血辨證衛(wèi)分證辛涼解表氣分證清熱生津營分證清營透熱血分證涼血散瘀第四節(jié) 六經辨證太陽病證陽明病證少陽病證太陰病證少陰病證厥陰病證小結及復習題5分15分15分20分20分20分5分教案教案教學目的與 要 求熟悉了解衛(wèi)氣營血辨證 六經辨證的辨證要點掌握衛(wèi)氣營血辨證 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教學重點衛(wèi)氣營血辨證 六經辨證的辨證要點衛(wèi)氣營血辨證 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教學難點衛(wèi)氣營血辨證 六經辨證的辨證要點衛(wèi)氣營血辨證 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教學方法及手段啟發(fā)式及互動式 多媒體課件本課題方面的新進展衛(wèi)氣營血辨證與非典型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