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_第1頁
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_第2頁
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_第3頁
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_第4頁
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弘揚求是創(chuàng)新精神,營造嚴謹踏實的優(yōu)良學風,維護學術道德,規(guī)范學術行為,嚴明學術紀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國家法律,教育部關于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第21號令)、浙江大學學術道德行為規(guī)范、浙江大學學位授予細則、浙江大學學生違紀處分暫行規(guī)定等精神,結合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類研究生教育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guī)范。第二條 遵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不斷推動學術進步。第三條 以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

2、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己任,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敢于學術創(chuàng)新,努力創(chuàng)造先進文化,積極弘揚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與民族精神。第四條 本規(guī)范適用于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類具有正式學籍的全日制研究生、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同等學力申請學位的研究生和已經取得學位人員在校期間的學術失范行為的處理。第二章 學術道德規(guī)范第五條 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類研究生在進行學術活動時,必須嚴格遵守以下學術道德規(guī)范:1秉承“求是、創(chuàng)新”校訓,探求真理,誠實守信,客觀公正,嚴謹治學,服務社會。2堅持誠實守信,注重學術創(chuàng)新,倡導團隊協作。3遵守國家法規(guī)法令,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不抄襲、剽竊他人的研究成果。4刻苦學習,嚴肅認真,堅韌不

3、拔,勇于創(chuàng)新,自強不息,潔身自律。5嚴格遵守學術研究和學術活動的基本規(guī)范,認真執(zhí)行學術論文引文規(guī)范,杜絕弄虛作假、篡改捏造自己或他人的研究成果、調查(實驗)數據或引用的資料等現象。6正確對待學術研究和學術活動中的名利,反對急功近利、粗制濫造、沽名釣譽、損人利已行為。7鼓勵健康的學術爭論,反對人身攻擊。8文責自負,對學位論文和其他自主發(fā)表的學術著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合作成果中對本人完成的部分負責;不在未參加實際研究的成果中署名;做到不一稿多投,不重復發(fā)表自己的研究成果。9不故意夸大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科技含量、經濟價值和社會影響。10敢于同不良的學術風氣作斗爭,維護優(yōu)良的學術氛圍,對違反學術道

4、德的行為要勸阻和制止,及時向學校舉報。11嚴以律已,始終如一地自覺遵守學術規(guī)范和維護學校學術聲譽。12在浙江大學學習期間完成的研究成果歸屬浙江大學。13在學位論文或公開發(fā)表的作品中,不得不加注明使用他人(包括指導教師、授課教師)的成果;未經導師或項目負責人許可,不能將集體研究成果私自發(fā)表或故意藏匿、隱瞞重要科研成果或科學發(fā)現;未經學校允許,不得無償使用浙江大學成果或將其變?yōu)榉钦憬髮W的成果。14遵守國家有關保密的法律、法規(guī)或學校有關保密的規(guī)定,不得將應保密的學術事項對外泄漏。15在報考、報獎時不得填報和提供虛假的學術經歷、學術成果,不得偽造、變造專家鑒定意見、證書或其他學術能力的材料,確保證明

5、材料的真實性。16遵守學術界公認的其他學術道德規(guī)范。第三章 文獻綜述規(guī)范第六條 撰寫文獻綜述的基本要求 文獻綜述應在某一研究領域或專題搜集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就國內外在該領域或專題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進展、研究動態(tài)、前沿問題、爭論焦點等進行綜合分析而寫成。“綜”是要求對文獻資料進行歸納整理、綜合分析,力求精練明確、有邏輯層次;“述”就是要求對綜合整理后的文獻進行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tǒng)的評述。第七條 撰寫文獻綜述的基本注意事項 1文獻綜述是學位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有一定的篇幅。2文獻綜述應圍繞學位論文主題對文獻進行綜述,不是對有關理論和學派觀點的簡單羅列。3文獻綜述應有嚴密的邏輯,可以

6、按文獻與學位論文主題的關系由遠而近進行綜述,也可以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4評述(特別是批評前人不足時)應針對原作者的原文進行(防止對原作者論點的誤解),力求客觀、全面、公正,不從二手材料來判定原作者的“錯誤”。5文獻綜述應簡要說明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學術價值。6文獻綜述中引用的觀點和內容應注明來源,模型、圖表、數據應注明出處。7文獻綜述所用的文獻,應是主要的、基本的、重要的選自相關學術期刊、學術會議論文、書籍、研究報告等。學術研究規(guī)范第八條 在進行學術研究時,應遵守以下學術研究規(guī)范:1檢索有關文獻,了解他人的研究成果,承認并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

7、2學術研究重在積累、貴在創(chuàng)新, 選題應具有理論價值(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3在全面掌握相關研究資料和學術信息的基礎上,科學設計研究方案,注意科學方法的應用,力求論證縝密,表達準確。4在學術研究中,鼓勵理論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和應用創(chuàng)新。5鼓勵勇于堅持真理的科學精神。第五章 論文寫作規(guī)范第九條 在論文寫作時,應符合以下規(guī)范:1論文應論點明確,論據充分,結構合理,數據可靠,文字簡練,并具創(chuàng)新性、探索性和較高的學術價值。2論文標題應準確概括整個論文的核心內容,簡明扼要,一般不能超過25個漢字,英文題目翻譯應簡短準確,一般不應超過150個字母,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3論文應有中、英文摘要和中、英文關鍵詞(4-

8、8個)。4關鍵詞應體現論文特色,具有語義性,在論文中有明確的出處。關鍵詞對文獻檢索有重要作用,應盡量采用漢語主題詞表或各專業(yè)主題詞表提供的規(guī)范詞。5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總結概括,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應簡要說明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創(chuàng)新性成果及其理論與實際意義,突出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不宜使用公式、圖表,不標注引用文獻,陳述的主語要用第三人稱,不使用“本人”、“作者”、“我們”等。第十條 論文的正文的格式:1文內層次標題力求簡短、明確,題末不用標點符號(問號、嘆號、省略號除外)。各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xù)標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小圓點相隔,末位數字后面不加點

9、號:一級標號:1 2 3 二級標號:1.1 1.2 1.3 三級標號:1.1.1 1.1.2 1.1.3 各層次的標號均左頂格起排,標號與標題之間空1個字的間隙。2圖表標號圖應標明圖序和圖題,序號和圖題之間空1字;圖序根據所在章節(jié)用圖1.1、圖1.2,圖2.1編號;圖序和圖題用宋體五號,居中置于圖的下方;圖一般隨文編排。表格應有表序和表題,序號和表題之間空1字;表序根據所在章節(jié)用表1.1、表1.2,表2.1編號;表序和表題用宋體五號,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一般隨文編排,先見文字后見表;表需臥排時,應頂左底右;需跨頁時,一般排為雙面跨單頁;需轉頁時,應在續(xù)表上方居中注明“續(xù)表”,表頭重復排出;表格

10、內字體一般用5號。圖表與上下文之間各空一行。第十一條 引用的參考文獻統(tǒng)一列示于正文之后,參考的標注規(guī)范如下:1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標注方式如果引用的是論文中的觀點,則寫法是:“一段觀點或結論(姓名,YYYY)”,或 :“姓名(YYYY)的觀點是”。其中,YYYY是4位數的年號。如果作者在該年發(fā)表2篇以上的文章,則按照發(fā)表的時間順序分別標注a、b、c之類,例如:YYYYa,或YYYYb。如果引用的是著作中的觀點,則寫法是:“一段觀點或結論(姓名,YYYYa,P.)”,或:“姓名(YYYYb,P.)的觀點是”。其中,P.表示被引用觀點所在頁碼,例如,P.203。2論文尾部參考文獻的標列方法(選用懸掛縮

11、進) 刊物上的論文類:序號作者文獻題名J刊物名稱,年,卷號(期號):起始頁碼-終止頁碼示例8李里特,候文義農業(yè)產業(yè)化和結構調整的幾個關鍵問題J科技導報,2002(1):36-39 著作類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頁碼-終止頁碼示例1郭健哈佛大學發(fā)展史研究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3 論文集序號作者文獻題名(或編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頁碼-終止頁碼示例:18江舉謙中國傳統(tǒng)士道與從政觀念A劉小楓中國文化的特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1990:251-263 18劉小楓中國文化的特質C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1990:251-26

12、3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文獻題名D博士(或碩士學位論文),授予單位,授予年示例:28陳華森模塊化專業(yè)課程計劃的研究與開發(fā)D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大學,1989電子文獻:序號作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示例9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系統(tǒng)工程的進展EB/OLhttp:/www. /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類型專著論文集報紙文章期刊文章學位論文報告標準標識碼MCNJDRS類型專利析出文獻其他數據庫計算機程序電子公告標識碼PAZDBCPE

13、B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識:載體類型紙張磁帶磁盤光盤聯機網絡類型標識免MTDKCDOL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如:DB/OL聯機網上數據庫;DB/MT磁帶數據庫;M/CD光盤圖書;CP/DK磁盤軟件;JOL網上期刊;EB/OL網上電子公告3英文參考文獻,也按照上述規(guī)則寫。作者姓名必須是“姓在前,名在后;姓不縮寫,名縮寫”。例如,論文類的標列方式是“姓,名文章題目J刊物名稱,年,卷號(期號):起始頁碼-終止頁碼”。示例1 Jones, T.& Kirby, S. L.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the justification of work force dive

14、rsity programs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999, 14(1): 109-1182Stuart, T. E.& Podolny, J. M. Local search and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1): 21-383Wagner, W. G., Pfeffer, J.& OReilly, C. A. Organizational demography and turnover in

15、 top-management group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4, 29(1): 74-924整個參考文獻按英文在前,中文在后排列,英文按照英文字母順序排列,中文按照漢語拼音的字母順序排列。5作者三名以內的全部列出,中文為*,*和*,英文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 al”(斜體)。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還是漢語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第十二條 學位論文的質量要素是對研究生學位論文基本學術要求,也是學科點進行論文答辯的學術評判依據,也是學院學位委員會進行監(jiān)督與審查的學術依據。學位論文的質量考核要素包

16、括以下八個方面:1 選題有意義并且題目設計合理;選題能夠反映作者的問題意識以及對實踐的與理論的熟悉程度,設計題目也可以檢驗學生的研究是否有創(chuàng)新意識。即常識所謂的“問題意識強”和“創(chuàng)新性”。這個問題應當在開題報告階段就予以解決。2論文應清晰把握國內外同類研究的現狀。應當對國內同類課題的研究進行梳理和歸納,或者對同類課題在實踐中的現狀進行梳理和歸納。說明這個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議焦點與未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應當在開題報告階段就予以解決。3論文應當反映出作者已經合乎邏輯地研究并分析了這個問題的層次,即常識所謂的“分析深入”,“論證結構合理”;這表現為論文的大綱,由粗到細,大致可分為章、節(jié)、目三個層次,

17、章與節(jié)兩個層次,也應當是在開題報告階段基本確定。4有充分的論證理由與依據。文字中能夠反映出作者已經充分閱讀過一定數量的相關文獻資料。5上述閱讀量應當在學位論文的注釋中反映出來;注釋中必須顯示學生已經閱讀并理解了該領域國內代表性論著,參考文獻應當列出相關的文獻資料,并鼓勵參考國外最新文獻資料。即所謂的“資料充分”和“注釋規(guī)范”。6有科學研究方法意識。能夠采取多樣的研究方法,而不是盲目的無方法的所謂“研究”。方法包括:社會調查與統(tǒng)計方法,社會學分析方法,比較方法,規(guī)范實證方法,價值分析方法等等。7在謹慎踏實的基礎上有大膽創(chuàng)新的觀點,創(chuàng)新必須是在嚴謹的前提之下,這就是所謂“創(chuàng)新”或“有創(chuàng)造性的觀點”

18、。8語言方面的要求。語言精練,符合漢語寫作規(guī)范。第六章 學術引文規(guī)范第十三條 引文應注重原始文獻和第一手資料。凡引用他人觀點、方案、資料、數據等,無論曾否發(fā)表,無論是紙質或電子版,均應詳加注釋。第十四條 學術論著應合理使用引文。對已有學術成果的介紹、評論、引用和注釋,應力求客觀、公允、準確。偽注,偽造和篡改文獻、數據等,均屬學術不端行為。第七章 學術署名規(guī)范第十五條 研究生署名“浙江大學”或導師姓名(不論第幾作者)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原始稿件必須經過導師審核,投稿前必須由導師簽字同意。發(fā)表學術論文有其他作者的署名也必須征得署名者的同意。在標注各級基金項目資助時,必須經過導師或項目負責人書面授權。

19、第十六條 研究生畢業(yè)以后署名“浙江大學”和導師姓名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原始稿件也必須經過導師審核和書面同意,在標注浙江大學承擔的基金項目資助時,也必須經過項目負責人書面授權。第十七條 合作論文應按照對科學研究成果所作貢獻大小的順序署名,但另有學科署名慣例或作者另有約定的除外。任何合作論文在發(fā)表前要經過所有署名人審閱。第八章 學術評價規(guī)范第十八條 學術評價應堅持程序公正、公開,標準合理,采用同行專家評審制,實行回避制度、民主表決制度,建立結果公示、意見反饋機制。評審意見應措辭嚴謹、準確,慎用“原創(chuàng)”、“首創(chuàng)”、“首次”、“國內領先”、“國際領先”、“世界水平” 、“填補重大空白”、“重大突破”等詞

20、語。第十九條 學術評價應以學術價值或社會效益為基本標準。對基礎研究成果的評價,以學術積累和學術創(chuàng)新為主要尺度;對應用研究成果的評價,應注重其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 第二十條 評價機構和評審專家應對其評價意見負責,并對評議過程保密,對不當評價、虛假評價、泄密和披露不實信息等造成的后果承擔相應責任。第二十一條 被評價者不得干擾評價過程。否則,應對其不正當行為引發(fā)的一切后果負責。 第九章 涉嫌學術失范行為的處理第二十二條 對研究生涉嫌學術失范行為的處理,應當堅持程序正當、證據充分、依據明確、定性準確、處理恰當的方針;應當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堅持教育與處理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研究生申訴權的保障原則。第二十

21、三條 研究生管理處負責受理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學術失范問題的舉報、投訴和處理。第二十四條 學位辦公室負責受理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同等學力申請學位的研究生以及已經取得學位人員在校期間的學術失范問題的舉報、投訴和處理。第二十五條 違反學術道德規(guī)范的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同等學力申請學位的研究生視情節(jié)和后果輕重,分別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的處分。第二十六條 違反學術道德規(guī)范、受到紀律處分的在校全日制研究生,要附加下列處理:1本學年內不得評定優(yōu)秀獎學金、不得評定各類榮譽稱號、不得申請國家助學貸款。2已獲優(yōu)秀獎學金者,停止發(fā)放未發(fā)的獎學金。3將有關材料提交學位辦,按浙江大學學位

22、授予工作細則(浙大發(fā)研(2004)37號文件)相關條例進行處理。4開除學籍的研究生,其善后問題按照教育部有關規(guī)定處理。由學校發(fā)給學習證明。研究生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離校,戶口退回家庭戶籍所在地。第二十七條 違反學術道德規(guī)范,受到紀律處分的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同等學力申請學位研究生、已獲得學位人員,要附加下列處理:1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同等學力申請學位研究生違反學術道德規(guī)范的撤消所有通過該項違反學術道德行為而獲得的各項資格,情節(jié)嚴重的,取消其申請學位資格。2對已獲得學位人員要遞交校學位委員會討論,情節(jié)嚴重的,由校學位委員會決定撤消其學位。第十章 處理規(guī)程第二十八條 研究生管理處或學位辦公室在接到涉嫌學術失范的

23、舉報、投訴后根據問題的性質和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對舉報正式立項調查,一般不受理匿名舉報。第二十九條 對正式立項調查的事項,由研究生管理處或學位辦公室通知被舉報人所在的學院,學院應在5個工作日內組成不少于3人的調查小組(調查小組人數應為奇數,也可以是校外相關學術領域的專家)對投訴的事實進行調查和認定,如有必要,可要求投訴人、被投訴人和證人接受調查,提交書面報告和所有相關材料。調查小組必須在10個工作日內向學院提交調查報告和認定結論。學院依據調查結果,參照本規(guī)范第五條和第八條提出書面處理意見,并將書面處理報告連同調查材料在5個工作日內交研究生管理處或學位辦公室。第三十條 學校在對研究生作出處分決定之前,應當聽取其本人或其代理人的陳述和申辯。對在校研究生給以留校察看和開除學籍處分,對已獲學位人員給以撤消學位的處理,在學校處分、處理前,應告知研究生有權申請聽證。研究生申請聽證的,由研究生管理處或學位辦公室組織召開聽證會,研究生本人及代理人享有充分的辯護權,聽證部門應根據聽證筆錄作出處分決定。第三十一條 研究生管理處或學位辦公室對相關材料進行審定后,起草處分、處理文件,主管校領導簽發(fā)。對在校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