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魚變入分幾步魚是怎么一步步演變成人類的,一直是令科學家好奇的問題。研 究表明,3億多年前,一群肉鰭魚慢慢爬上陸地,演化出如今的兩棲 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包括人類所屬哺乳動物在內的四足脊椎動物。 這其中,魚類登陸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但這個過程具體是怎樣的? 一開始,魚類是如何過渡成兩棲動物 的?至今仍沒有足夠認識。最近,來自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學 家們,揭開了其中重要一環(huán):他們發(fā)現了一種古老的螈類“希望 螈”化石,揭示了魚鰭向人類手部的演化過程。長“手指”的魚魚類從水生到陸生環(huán)境的轉換會遇到許多困難,其中最重要的挑 戰(zhàn),就是將鰭逐漸演化為有力的四肢,獲得在陸地上運動的能力。希望
2、螈標本希望螈藝術復原圖之前人們已經發(fā)現了一些關鍵化石。一個是泥盆紀晚期的提塔利 克魚,它的鰭和魚類祖先相比變得更小也更簡單了。其胸鰭的鰭條很 不對稱,科學家推測在其底部已經形成了一層“掌心肉”,并且具有骨 骼支撐,只是還沒有長出明確的指骨。提塔利克魚的鰭不足以支撐其 上陸,但可以幫助它們在水底移動。同樣生活在泥盆紀晚期,被認為是“最早四足動物”的魚石螈和棘 螈,則已經拋棄了由鰭條支撐的胸鰭和腹鰭,取而代之的是由骨骼支 撐的四肢,包括數量不等的手指(原為鰭條)。這證明它們除了能夠 在水底移動,還擁有了一定的陸地移動能力。塔利克魚復原圖最早的四足動物魚石螈,已經長出了手指。但是,在它們之間,還缺少
3、了一個關鍵過一一既有鰭條,又有 指骨的魚。希望螈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這一環(huán)。承前啟后的新化石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一塊距今3.8億年的泥盆紀晚期的 “希望螈”化石進行了高精度CT掃描,結果顯示,這種魚既有鰭條, 也擁有明顯的指骨。在由鰭條包裹的胸鰭中,不僅可以清晰地看到肱骨、橈骨和尺骨、 腕骨和掌骨(相當于人類的大臂、小臂、手腕和手掌),還發(fā)現了兩 根明確的指骨,以及三根可能存在的指骨。這一結果告訴我們,魚類 在離開水之前,就已經有脊椎動物基本的四肢結構了。魚石螈復原圖復原的棘螈骨骼同時,經過對比發(fā)現,希望螈比提塔利克魚更接近四足動物,填 補了魚類向四足動物演化的重要空白。登上陸地,“手指”只
4、是一小步。 這是我們“祖先”的高光時刻。但我們不免會好奇,“魚類變人”的全過 程是怎樣的。魚類要登上陸地,面對的不僅僅是身體移動的問題,其 他身體結構,包括呼吸、捕食,乃至繁殖行為和發(fā)育過程,都要升級 換代。如此浩大而復雜的工程,是如何實現的呢?生物學家認為,主 要經歷了四個重要的身體結構變化。頜的出現在5.4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中,以海口魚、昆明魚為代表 的早期魚形動物沒有頜,只能被動吸入(和過濾)海水中的懸浮物、 或海底泥沙中的食物碎片作為食物。在大約距今4.2億年前的志留紀 晚期,一批魚類的鰓弓(原為呼吸器官)向前移動,形成了上下頜。 這使得它們可以主動出擊捕食。此后魚類迅速發(fā)展,在
5、1000多萬年內體型就從幾十厘米增大到 幾米。其中鄧氏魚(一種盾皮魚類)的體長更是達到6米,體重超過 10噸,頜部輸出的咬合力超過霸王龍!憑借一身先進”裝備,魚類將 無脊椎動物趕下寶座,成為海洋新霸主。從軟骨變硬骨魚類在海洋中稱霸之后,即開始了更加激烈的內部競爭。盾皮魚 類逐漸演化成兩大類群軟骨魚和硬骨魚。前者骨骼中碳酸鈣含量 較低,是現生鯊魚、鰩魚等水生動物的祖先。而硬骨魚的骨骼中碳酸 鈣含量高,全身骨頭變硬,使其能夠支撐起體重,為以后登陸提供了 基礎。四肢的出現希望螈胸鰭骨骼與人類上肢骨骼對比,圖中紅色為確認的指骨。硬骨魚中的一個支系肉鰭魚類,開始了更大膽的“嘗試”。它 們的魚鰭不再是簡單
6、的鰭條,而是生長著骨骼,并在外面包裹著一層 肌肉,能夠為其在水底移動提供動力的肌肉。為了擺脫競爭日益激烈 的海洋,一些肉鰭魚開始向內陸的淡水環(huán)境遷徙。最早的四足動物魚石螈,已經長出了手指。與海洋相比,淡水河湖的水量受季節(jié)影響,變化很大。在雨季里, 低洼的蕨類森林底層被水浸沒,植物的根系和倒沉的枝干使水底形貌 更復雜,這時,肉鰭魚強壯的身體和肉鰭就能大顯身手,在淤堵的水 下為自己開路,四處游走。當枯水季來臨,水塘萎縮干涸,它們又可 以蹣跚地爬過淺灘,進入更深的水體,避免被曬成魚干。在這個過程 中,它們的肉鰭越來越強壯和復雜,最終演化成了四肢,可以支持它 們在陸地上移動。呼吸系統(tǒng)的升級魚類從水中到
7、陸地上,還需要解決如何從空氣中吸氧的問題。這 全仰賴內鼻孔和肺組成的“陸生呼吸系統(tǒng)”的形成。其實早期的魚類就 可以使用體表的皮膚、咽喉和腸壁的粘膜等來輔助呼吸,之后,有些 魚類將消化道的一部分擴充變大,用來儲存空氣,這就是原始的魚鰾。肉鰭魚在頻繁使用魚鰾輔助呼吸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它的功能,最終 形成了肺部。而要想將空氣送入肺部,還需要形成相關通道。肉鰭魚 類口腔的一些骨骼組成了鼻腔和口腔之間的通道,這就是內鼻孔。從 此之后當它們嘴巴閉合或進食的時候,內鼻孔就成為呼吸的唯一通道。在陸地上繁榮昌盛關于魚類為什么要登上陸地,科學家們推測,環(huán)境壓力是驅使魚 從水里遷移到岸上的主要原因。泥盆紀末期的海洋
8、,是一個競爭異常 激烈的環(huán)境,反觀陸地上卻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樂土:郁郁蔥蔥的植物 鋪滿大地,其間生活著大量節(jié)肢動物。競爭壓力和食物的吸引,使得 魚類涉足陸地,演化成布滿粘液、笨拙地拖曳著沉重身體在淺沼泥污 中艱難爬行的兩棲動物。然而僅僅登陸并不能滿足這些四足動物的野心。要想深入探索這 片廣袤的大地,還要解決一個難題:由于缺乏外部的保水措施,兩棲 動物的卵無法脫離水或者潮濕的環(huán)境孵化繁殖。在生存壓力之下,一些四足動物演化出了擁有堅硬外殼的卵,于 是,世界上第一枚“蛋”誕生了!這種被稱為羊膜卵的生殖方式,為胚 胎創(chuàng)造了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可以提供其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和水分。擺脫 了水環(huán)境對生殖的束縛,四足動
9、物開始進軍沙漠和其他干旱地區(qū),最 終遍布全球,征服陸地。而后,這些羊膜卵四足動物演化出兩個主要 支系蜥形綱和合弓綱。前者包括現生爬行動物及其祖先;魚龍、 翼龍等叱咤中生代海洋和天空的滅絕動物;還有大家熟悉的明星 恐龍及它的鳥類后裔。后者就是我們哺乳動物的祖先類群。它們曾在 二疊紀到三疊紀早期先于恐龍統(tǒng)治著整個大陸,后來由于二疊紀大滅 絕和三疊紀晚期大滅絕事件的連續(xù)打擊,日漸式微,被蜥形綱奪去統(tǒng) 治地位。雖然只能縮小體型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生活在恐龍的陰影之下,但我們的 祖先沒有放棄努力。它們不斷強化自身本領,陸續(xù)演化出哺乳、胎生、 熱血等特征,等待著時機到來。鄧氏魚復原圖現生肉鰭魚拉蒂邁魚,它們的魚鰭中
10、長著骨頭,并被肌肉包裹。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結束了以恐龍為代表的蜥形 綱的統(tǒng)治,空出的生態(tài)位被哺乳動物迅速填補。此后的6000多萬年 里,哺乳動物不斷演化,逐步占領了世界。再之后,700萬年前的非 洲東部,靈長類動物中的一支古猿與黑猩猩在演化路上分道揚鐮, 它們跳下樹冠,學會了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和使用火。最終,在200萬到1萬年前,這些原始人類走出非洲,遷徙到全 球各地,演化成了手拿手機、書本,眼瞪屏幕、書頁的我們。我們都是一條魚最后回到一個老問題:新發(fā)現的希望螈,是我們的直系祖先嗎? 很遺憾,這個問題目前是無法回答的。盡管我們已經發(fā)現了很多魚類 向兩棲動物過渡的化石,但它
11、們是否是人類的直系祖先,還存在著很 大爭議。從化石上看,許多現生四足動物普遍具有的結構,在這些化石中 都沒有發(fā)現。比如,大部分現生四足動物每只手都有5根手指,而希 望螈,顯然有更多手指,后面的魚石螈,則每只手有67根指骨, 棘螈甚至有8根。而在它們之后,石炭紀早期的引螈等兩棲動物,都 是5根指頭。鑒于魚石螈和引螈之間存在1500萬年的四足動物化石 的空白期(被稱為柔默空缺),想要還原魚類登陸的過程,只能等待 更多化石的發(fā)現??铸垥r代,蜥形綱一片鼎盛,我們的祖先(合弓綱)瑟縮著生活 其間。不過,我們需要理解的是:糾結“直系祖先”這個問題,其實也是 沒有意義的。生命演化是極其復雜、精細的過程,而化石記錄相對極 為稀少并且不連貫,因此嚴格意義上的直系祖先是很難找到的。我們 能找到的可能永遠只是近或“表親”。但是這些親戚總是有一些在形 態(tài)和親緣關系上,都非常接近我們的直系祖先。通過它們完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學校教師學生國際交流與合作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信息技術產品軟件售后服務合同書模板2篇
- 2025年度個人法律咨詢委托書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廚房電氣設備安裝與維護承包協(xié)議4篇
- 2025版實習合同模板:實習期間解約與補償3篇
- 二零二五版舊機動車交易車輛售后配件供應合同3篇
- 2025版實習期員工勞動合同-實習期間合同解除與續(xù)簽3篇
- 珠海科技學院《賈平凹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寫字樓租賃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年度外語翻譯公司兼職外教資源合作與管理合同
- 反騷擾政策程序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十一章運動技能的練習
- 射頻在疼痛治療中的應用
- 四年級數學豎式計算100道文檔
- “新零售”模式下生鮮電商的營銷策略研究-以盒馬鮮生為例
- 項痹病辨證施護
- 職業(yè)安全健康工作總結(2篇)
- 懷化市數字經濟產業(yè)發(fā)展概況及未來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07FD02 防空地下室電氣設備安裝
- 教師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 彈簧分離問題經典題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