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體育考生800米跑運動耐力訓練分析與探討(2)_第1頁
高三體育考生800米跑運動耐力訓練分析與探討(2)_第2頁
高三體育考生800米跑運動耐力訓練分析與探討(2)_第3頁
高三體育考生800米跑運動耐力訓練分析與探討(2)_第4頁
高三體育考生800米跑運動耐力訓練分析與探討(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州體育學院學士學位論文 PAGE 7高三體育考生800米跑運動耐力訓練分析與探討廣州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yè):李益南 指導老師:劉鳳英中文摘要:相對于短跑運動員來說,中長跑運動員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完成項目,需要運動員具備長時間堅持運動的能力,800 米跑是田徑運動中難度最大的體能類極限下強度項目。體育高考把800米作為體育術(shù)科考試項目之一,而800米跑是最難取得高分的項目,很多考生因800米跑不好而影響術(shù)科成績。由于考生肩負學習和訓練雙重任務,學習任務重、訓練時間少、訓練條件有限,加之缺乏必要的營養(yǎng)恢復手段等客觀原因,高三體育生的耐力素質(zhì)訓練方面,面臨著許多困難。如何根據(jù)考生的生理特點和人體運動規(guī)

2、律,選擇最佳訓練方法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訓練,促進耐力素質(zhì)水平的提高,是教練員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關(guān)鍵詞:高三體育考生,800米,耐力訓練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endurance training of senior examinees800-metre running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Guangzhou physical culture institute Li Yi Nan Advisor Liu Feng YingAbstract:Compared to sprinters,middle-distance runners req

3、uires more time and better stamina to finish the run.800-metre running is the greatest challenge to athletes in track-and-field sports.And it is one of the sport test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also the hardest one which has a bad impact on students scores.Because examinees must not only s

4、pend a lot of time studying but accept the trains with little time and nutrition recovery,senior sport special immortals face way too much hardship in trainings.Its a big issue how to select the best training methods to improve examinees sport ability.Key words:senior sport examinees,800-metre,stami

5、na training1前言身體素質(zhì)的水平,直接影響運動技術(shù)的完善程度,運動水平越高,要求的身體素質(zhì)也越高。耐力素質(zhì)是中長跑運動員的最重要的運動素質(zhì),耐力素質(zhì)不但直接關(guān)系到運動成績,而且是維持中長跑運動員正常訓練的基本素質(zhì),因此在中長跑運動員的訓練中要特別注意提高運動員的耐力水平。高考800米運動屬于中距離跑,是一種次最大強度的競速項目,速度耐力是基礎,速度是核心,力量耐力是保障,從理論上分析耐力訓練和力量訓練對中學生運動員的影響,提出更加合理、更加科學的發(fā)展中學生中長跑運動員身體素質(zhì)的方法,制定合理的訓練原則,從而促進耐力素質(zhì)、力量素質(zhì)水平的提高,為創(chuàng)造更優(yōu)異的成績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從文獻資

6、料中分析,許多教練員和運動員對耐力訓練的作用估計不足,因此對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進行訓練,存在不同的看法,鑒于這種情況,本文就當今800 米跑的項目特征、供能特點作初步的探討和分析,并提出相關(guān)結(jié)論和建議。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2.1研究對象根據(jù)本文的目的和任務以及具體要求,選擇普寧市華僑中學8名高三級體育考生作為研究對象2.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對比分析法,訓練總結(jié)法法等方法2.2.1文獻資料法通過閱讀收集、整理了大量有關(guān)中長跑文獻資料2.2.2對比分析法 對訓練前及訓練后的成績進行比較2.2.3訓練總結(jié)法運用相關(guān)訓練手段多實踐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3結(jié)果與分析3.1 800米跑運動的供能特點分

7、析對于800米跑項目來講, 限制它競技能力的最終因素是運動員體內(nèi)能量的動員和產(chǎn)生, 體內(nèi)能量輸出快慢和持續(xù)時間是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重要因素。運動的速度越快要求單位時間內(nèi)輸出能量越多, 以滿足肌肉收縮和其它組織器官運動時對能量的需要。根據(jù)運動生化學研究證明,肌肉活動的直接能源ATP(三磷酸腺苷),貯存的細胞中,肌肉中的ATP儲量甚微,僅可供肌肉工作最多不超過3秒的時間,要是肌肉工作時間較長,ATP必須邊分解邊合成才能滿足肌肉的需要。(見表1)表1 不同基質(zhì)合成ATP 的最大速率和數(shù)量(運動員按70Kg 體重計算)基質(zhì)代謝 最大合成速率 可用的量 運動時 途徑 (mmol/kg濕肌.秒) (mm

8、ol/kg濕肌.秒) 磷酸原供能 2.6 26 10s以內(nèi)糖酵解供能 1.465.57 30120s有氧供能 0.510.68 3100 120s以上注: 引自霍德曼( Hultman) 1990從完成800米跑時間和三種供能途徑所持續(xù)的時間來看,800 米跑既有以ATPCP(磷酸原系統(tǒng))乳酸代謝類型的無氧代謝,又有以乳酸有氧氧化代謝類型的混氧供能(見表2)。因此根據(jù)這一供能特點,選擇提高占主要供能系統(tǒng)能力的訓練既可提高糖酵解供能的能力。從這上面分析認識800米跑供能特點,對學生耐力訓練有重要意義。表2 不同項目各能量系統(tǒng)所占比例(%)項目 磷酸原系統(tǒng)供能(無氧) 糖酵解有氧供能(混氧) 有氧

9、供能5000M 10% 20% 70% 3000M 20% 40% 40% 1500M 20% 55% 25% 800M 30% 65% 5%引自李榮德中長跑3.2 考生訓練前實際水平和訓練安排思路3.2.1體育考生的特點:參加高考的學生多數(shù)參加過校與校組織的田徑比賽,但都沒有系統(tǒng)的訓練,學生的運動水平參差不齊且總體水平不高。針對此特點,在訓練計劃實施時做到因人而異,同時積極培養(yǎng)運動員的反饋意識,做到適時調(diào)整,提高訓練的效果。3.1.2訓練安排思路:比賽項目800m跑其功能特點是無氧和有氧、無氧混合供能。根據(jù)賽前5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將訓練分為中周期訓練安排。第一階段:誘導適應期(一個月),目的是

10、使學生加快恢復體能,以便更好的投入下一階段的訓練。第二階段:基礎準備期(兩個月),目的是先以有氧耐力訓練為主,逐漸加大無氧與有氧的混合耐力訓練,通過大量的有氧和混氧訓練提高運動員的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機能,為專項準備期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三階段:專項準備期(一個月半),經(jīng)過前兩階段訓練,在運動員各項素質(zhì)均提高前提下,通過提高訓練的強度密度突出發(fā)展專項代謝能力,強化專項的速度耐力。第四階段:賽前階段(一個月),通過減少負荷總量調(diào)整好運動員的體能,提高運動員心理素質(zhì)和克服困難的能力,培養(yǎng)戰(zhàn)術(shù)意識,使運動員達到最佳的運動競技狀態(tài)。3.3 有效提高800米跑運動耐力的訓練方法3.3.1 有氧耐力訓練8

11、00米跑雖然無氧供能占很大比重,但無氧供能也是建立在有氧供能的基礎上,要想使800米跑取得理想的成績與有氧能力發(fā)展水平有密切關(guān)系,有氧耐力的訓練,能夠促進心臟容積的增大,從而提高每搏輸出量,為無氧耐力發(fā)展奠定基礎。有氧耐力的訓練是以有氧代謝為主,其關(guān)鍵是負荷強度要維持在有氧代謝的范圍之內(nèi),是為發(fā)展運動員有氧耐力創(chuàng)造條件,它是800 米運動員進行耐力訓練和速度訓練等大強度訓練的基礎手段。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持續(xù)訓練法和重復訓練法??紤]到運動員學習任務重、訓練時間少,所以采用以運動員本人最大強度的70%80%或120140 次/ 分的心率進行訓練,運動時間一般在3060分鐘為宜。這種訓練方法在訓練的準

12、備期、基本期都有采用,也有用于大強度訓練后的恢復。3.3.2 乳酸耐受力訓練乳酸耐受力訓練是發(fā)展800米跑運動員乳酸耐受能力的一種訓練方法,乳酸耐受力高低會影響著800米跑成績的好壞,所以應盡可能提高運動員運動時乳酸的耐受能力。通常認為在乳酸耐受力訓練時,以血乳酸在4molmg左右為宜,然后在重復訓練時維持在同一水平,以刺激身體對這一血乳酸水平的適應,來提高運動員的乳酸耐受能力。通常采用有1分鐘左右的高抬腿全力跑,使血乳酸達到4molmg左右,然后休息45分鐘,再進行下一次的訓練,45次為一組,每次進行23組的練習,組與組之間間隔時間不能低于10分鐘。也有采用組合變速跑,如:600m加速跑+4

13、00m慢跑+400m加速跑+400m慢跑+300m加速跑;500m加速跑+400m慢跑+400m加速跑+400m慢跑+300m加速跑+400m慢跑+400m加速跑+400m慢跑+500m加速跑等。3.3.3 無氧耐力訓練無氧耐力訓練是800米跑中的一項基本訓練,對鞏固運動員有氧耐力和提高800米跑成績至關(guān)重要。只有在無氧耐力的訓練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上打下扎實的基礎,才能把原有的基礎轉(zhuǎn)移到專項運動水平上來。無氧耐力的訓練主要是發(fā)展運動員的無氧代謝能力,關(guān)鍵是運動強度要保持在無氧代謝的范圍之內(nèi),此時運動員機體要處于供氧不足的狀態(tài)之中。從血乳酸數(shù)值來看,跑的速度要保持在無氧閾值對應的速度之上,即要高于對應

14、4mML血乳酸值的跑速,將這個速度作為訓練的標準。通常間歇跑訓練方法,是指在一次(或一組)訓練之后,按照嚴格規(guī)定的間歇負荷和積極性間歇方式,在機體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從事下一次(或一組)訓練的方法。筆者主要運用以下幾種訓練手段:一、無氧間歇跑主要以中、短距離為基礎段落。根據(jù)800米跑特點,耐力訓練采用10001200米段落是最適宜的(若考生狀態(tài)好可采用1500米),組數(shù)取決于跑速、段落長度和組間間歇時間。采用400700米段落,每組34次,共進行56組,各段落之間休息時間為38分鐘,段落之間的間歇時間很短,以積累氧債。組間休息時間為815分鐘,一次訓練的總距離為20005000米,一周訓練二次。

15、這種訓練方法一般安排的準備期的中、后期。二、短距離間歇跑是一種的特殊發(fā)展無氧能力的手段,可以用來提高中跑運動員在比賽期間的發(fā)展速度和保持速度的能力。段落長度在100-200米之間,跑的速度達到極限或接近極限,心率一般在140次分鐘以上,間歇期間的慢跑距離與快跑段落相同。按照上述安排進行2-3組,組間休息足夠長,讓運動員充分恢復,休息可以走或慢跑。這種訓練方法十天安排一次。三、快跑等距離、等間歇時間訓練,如男子:400m4,要求在1分鐘之內(nèi)完成,間歇時間3分鐘。四、不等快跑距離、等間歇時間訓練。如男子:200m+400m+600m+1000m,要求快跑時間200m為30秒,400m為60秒,60

16、0m為98秒,1000m為180秒,間歇時間3分鐘。五、梯形距離,等間歇時間訓練法。如:1000m+800m+600m+400m+200m,次間間歇時間為5分鐘,組間間歇時間20分鐘。3.4 訓練前后的效果檢查與比較經(jīng)過兩個月的基礎訓練,考生的耐力訓練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在此基礎上綜合多種訓練手段,突出發(fā)展專項運動能力。在強化訓練后,我們組織測驗比賽,每個隊員的耐力能力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競賽期采用模擬比賽訓練使體育考生適應,并達到最佳競技狀態(tài),在正式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見表3)。從表的比賽結(jié)果可以看出,各個考生的成績都出現(xiàn)大幅度的提高。表3 8名考生參加訓練前后的成績對比序號 姓名 性

17、別 訓練前成績訓練后成績 成績差1 方澤松 男 2158920969 06202 邱偉創(chuàng) 男 2254422020 05243 方坤仁 男 2212921708 04214 李竹鋒 男 2120820504 07045 洪松海 男 2177421513 02616 盧曉生 男 2137721150 02277 郭彬杰 男 2113120503 06288 吳書鵬 男 2204021119 09214結(jié)論4.1成績對比結(jié)果看出對考生進行訓練耐力專項是一種可行的、比較有效的科學方法。它符合考生的實際情況和運動員的特點要求。4.2科學地劃分訓練階段,保證訓練階段的總跑量、合理分配訓練負荷及有氧、混氧

18、、無氧跑段的比例,有效的恢復輔助手段是獲得最佳訓練效果的關(guān)鍵。4.3訓練的內(nèi)容和方法實用性強,易于操作,可為各校訓練中長跑項目提供參考。4.4耐力訓練可以培養(yǎng)體育考生頑強、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zhì),這對考生的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及技術(shù)、戰(zhàn)術(shù)的發(fā)揮很重要。學生如果沒有良好的耐力素質(zhì),無論在體力上、心理上以及技術(shù)的發(fā)揮上,都是很難取得好成績的。5建議5.1 提高老師、教練的教學水平,結(jié)合學生自身特點采取科學方法進行訓練。耐力訓練貫穿于整個訓練過程,學校對學生耐力素質(zhì)訓練的認識應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5.2目前高考體育類考生參加800米考試也日益增多,當前許多學校體育運動隊伍不斷壯大,但運動員耐力素質(zhì)普遍偏低,找一種更適合學校學生的訓練方法,將使學生運動成績及運動能力提高。5.3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