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tab視頻教程及DOE(六西格瑪)應用提升培訓 SPC、Cpk、Ppk簡介_第1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SPC簡介&CpPp質保部內部交流質量培訓目錄spc概述spc包括的內容質量管理7個工具圖控制圖Cpk一、spc概述什么是SPCSPC是英文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的字首簡稱,即統(tǒng)計過程控制。SPC就是應用統(tǒng)計技術對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進行監(jiān)控,從而達到改進與保證質量的目的。SPC強調全過程的預防。 SPC給企業(yè)各類人員都帶來好處。對于生產第一線的操作者,可用SPC方法改進他們的工作,對于管理干部,可用SPC方法消除在生產部門與質量管理部門間的傳統(tǒng)的矛盾,對于領導干部,可用SPC方法控制產品質量,減少返工與浪費,提高生產率,最終可增加上繳利稅。 SPC的特點是:(1)

2、SPC是全系統(tǒng)的,全過程的,要求全員參加,人人有責。這點與全面質量管理的精神完全一致。(2) SPC強調用科學方法(主要是統(tǒng)計技術,尤其是控制圖理論)來保證全過程的預防。(3)SPC不僅用于生產過程,而且可用于服務過程和一切管理過程。 2.SPC發(fā)展簡史 過程控制的概念與實施過程監(jiān)控的方法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由美國的休哈特(W. A.Shewhart)提出。今天的SPC與當年的休哈特方法并無根本的區(qū)別。美國從20世紀80年代起開始推行SPC。美國汽車工業(yè)已大規(guī)模推行了SPC,如福特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等,上述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在ISO9000的基礎上還聯(lián)合制定了QS9000

3、標準,在與汽車有關的行業(yè)中,頗為流行。美國鋼鐵工業(yè)也大力推行了SPC,如美國LTV鋼鐵公司,內陸鋼鐵公司,伯利恒鋼鐵公司等等。 QS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是由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克萊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車公司共同制訂,于1994年頒布的一套完整的質量體系標準。 3.SPC的進行步驟 進行SPC有下列步驟:步驟1:培訓SPC。培訓內容主要有下列各項:SPC的重要性,正態(tài)分布等統(tǒng)計基本知識,質量管理七種工具,其中特別是要對控制圖深入學習,兩種質量診斷理論,如何制訂過程控制網圖,如何制訂過程控制標準等等。步驟2:確定關鍵變量(即關鍵質量因素)。具體又分為以下兩點:(1) 對全廠每道工序都要進行分析(可

4、用因果圖),找出對最終產品影響最大的變量,即關鍵變量(可用排列圖)。如美國LTV鋼鐵公司共確定了大約20000個關鍵變量。 (2) 找出關鍵變量后,列出過程控制網圖。所謂過程控制網圖即在圖中按工藝流程順序將每道工序的關鍵變量列出。 步驟3:提出或改進規(guī)格標準。具體又分為以下兩點:(1) 對步驟2得到的每一個關鍵變量進行具體分析。(2) 對每個關鍵變量建立過程控制標準,并填寫過程控制標準表。本步驟最困難,最費時間,例如制定一個部門或車間的所有關鍵變量的過程控制標準,大約需要兩個多人年(即一個人要工作量年多)。步驟4:編制控制標準手冊,在各部門落實。將具有立法性質的有關過程控制標準的文件編制成明確

5、易懂、便于操作的手冊,使各道工序使用。如美國LTV公司共編了600本上述手冊。 步驟 5:對過程進行統(tǒng)計監(jiān)控。主要應用控制圖對過程進行監(jiān)控。若發(fā)現(xiàn)問題,則需對上述控制標準手冊進行修訂,及反饋到步驟4。步驟6:對過程進行診斷并采取措施解決問題??勺⒁庖韵聨c:(1) 可以運用傳統(tǒng)的質量管理方法,如七種工具,進行分析。 (2) 可以應用診斷理論,如兩種質量診斷理論,進行分析和診斷。 (3) 在診斷后的糾正過程中有可能引出新的關鍵質量因素,即反饋到步驟2,3,4 。推行SPC的效果是顯著的。如美國率LTV公司1985年實施了SPC后,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0%以上。二、spc包括的內容正態(tài)分布等統(tǒng)計基本

6、知識質量管理七種工具,其中特別是要對控制圖深入學習兩種質量診斷理論如何制訂過程控制網圖如何制訂過程控制標準等等質量管理七種工具直方圖是用來分析數據信息的常用工具,它能夠直觀地顯示出數據的分布情況。 關聯(lián)圖用于將關系紛繁復雜的因素按原因-結果或目的-手段等目的有邏輯地連接起來的一種圖形方法。 流程圖是將一個過程的步驟用圖的形式表示出來的一種圖示工具。它既可以用來描述現(xiàn)有過程,亦可用來設計一個新過程。 親和圖用于歸納、整理由“頭腦風暴”法產生的觀點、想法等語言資料,按它們之間的親近關系加以歸類、匯總的一種圖示方法。 常用的七種工具 新七種工具 排列圖又叫帕累托圖,它是將各個項目從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順

7、序進行排列的一種工具。 控制圖用來對過程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控,并可度量、診斷和改進過程狀態(tài)。 散布圖是用來發(fā)現(xiàn)和顯示兩組相關數據之間相關關系的類型和程度,或確認其預期關系的一種示圖工具。 樹圖也叫系統(tǒng)圖,它可以系統(tǒng)地將某一主題分解成許多組成要素,以顯示主題與要素、要素與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和順序關系。 常用的七種工具 新七種工具 調查表又叫檢查表、統(tǒng)計分析表等,用來系統(tǒng)地收集資料和積累數據,確認事實并對數據進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統(tǒng)計圖表。 矩陣圖是以矩陣的形式分析因素間相互關系及其強弱的圖形。它由對應事項、事項中的具體元素和對應元素交點處表示相關關系的符號構成。 因果圖又叫魚刺圖,用來羅列問題的原因,并將

8、眾多的原因分類、分層的圖形。 雷達圖用于描繪現(xiàn)有狀況與目標之間差距的大小程度。 常用的七種工具 新七種工具 水平對比法是通過不斷地將企業(yè)流程與世界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yè)相比較,以獲得有助于改善經營績效的信息。它是一項有系統(tǒng)的、持續(xù)性的評估過程。 頭腦風暴法也稱集思廣益法,它是采用會議的方式,引導每個人廣開言路、激發(fā)靈感,暢所欲言地發(fā)表獨立見解的一種集體創(chuàng)造思維的方法。 常用的七種工具 新七種工具 直方圖直方圖(Histogram)是用一系列寬度相等、高度不等的矩形表示數據分布的圖形。矩形的寬度表示數據范圍的間隔,矩形的高度表示在給定間隔內的數據頻數。我們常用的是頻數直方圖。(直方圖適用于連續(xù)性數據

9、) 直方圖的作用: 直觀地顯示質量特性的分布狀態(tài); 傳遞過程波動狀態(tài)的信息; 便于人們確定在何處進行質量改進 流程圖流程圖的定義 流程圖就是按照過程發(fā)展的連續(xù)順序, 用特定圖形語言和結構將過程的各個獨立步驟及其相互聯(lián)系展示出來的工具。流程圖的作用流程圖可使有關人員認清生產或服務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的實際流程和順序。 流程圖可以用于任何情況,從產品制造到銷售商品再到對產品提供服務的每一個過程都可以用流程圖來描述。其作用包括:2.將工作過程的復雜性、有問題的地方、重復部分、多余環(huán)節(jié)以及可以簡化和標準化的地方都顯示出來; 將實際的和想象的過程流程進行比較和對照,以便尋求改進過程的機會; 使項目小組在過程步驟

10、方面統(tǒng)一意見并檢查出對過程進展有重要影響的環(huán)節(jié)或活動; 識別可以調查收集額外資料的地方; 提供了一個直觀而通俗地展示復雜過程的工具。 排列圖概念:為了對發(fā)生頻次從最高到最低的項目進行排列而采用的簡單圖示技術。 -建立在巴雷特原理基礎上,主要的影響是由少數項目導致的,通過區(qū)分最重要的與較次要的項目,可用最少的努力獲取最佳的改進效果。作用:確定關鍵的少數質量問題分為“關鍵的少數”和“次要的多數”-巴雷特分析法多數不合格及其引起的損失是由相對少數的原因引起的。因果圖因果圖又叫“石川馨圖”,也稱為魚刺圖、特性要因圖等。它是利用“頭腦風暴法”,集思廣益,尋找影響質量、時間、成本等問題的潛在因素,然后用圖

11、形形式來表示的一種十分有用的方法,它揭示的的是質量特性波動與潛在原因的關系。 因果圖有三個顯著的特征: 1.是對所觀察的效應或考察的現(xiàn)象有影響的原因的直觀的表示; 2.這些可能的原因的內在關系被清晰地顯示出來; 3.內在關系一般是定性的和假定的。因果圖是用來分析質量特性波動(卻工作結果或生產過程出現(xiàn)的結果)與其潛在原因的關系,即表達原因和結果之間關系的一種圖表。通過排列圖找出質量特性波動的問題(即主要的質量問題),也就是希望改善的對象然后利用因果圖,針對找出的質量特性(即結果),系統(tǒng)地整理有關人員的經驗,通過把語言資料圖表化,簡單明了地概括出影響主要質量問題的各種原因,再從中找出主要原因。這就

12、是運用了因果圖。最后,再針對找出的主要原因制定對策表,采取具體措施,加以解決。由上所述可知,“兩圖一表”(排列圖、因果圖和對策表)是前后相互關聯(lián)的,三者必須前后呼應,配合使用。調查表、檢查表1.檢查表的作用用來檢查有關項目的表格,一是收集數據比較容易,二是數據使用處理起來也比較容易,因此檢查表成了非常有用的數據記錄工具。2.檢查表的種類工序分布檢查表;不合格項檢查表;缺陷位置檢查表;缺陷原因檢查表;控制圖及其基本構造產生:控制圖是由美國貝爾(Bell)通信研究所的休哈特(W.A Shewhart)博 士發(fā)明的,因此也稱休哈特控制圖。 定義:控制圖是反映和控制質量特性值分布狀態(tài)隨時間而發(fā)生的變動

13、情況 的圖表。它是判斷工序是 否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保持生產過程始終處 于正常狀態(tài)的有效工具。 控制圖與趨勢圖的比較 采用趨勢圖可以掌握不斷變化著的工序狀態(tài)。為了判別工序的質量波動是正常波動還是非正常波動,在趨勢圖的基礎上,控制圖發(fā)生如下變化: 縱坐標可能是質量特性值,也可能是其統(tǒng)計量,如 、R 等; 增加上、中、下三條控制線作為判斷工序有無異常的標準和尺度。 若點子落在控制界限內,認為工序的波動是正常的波動;若點子 落在控制界限外或其排列有明顯缺陷,則說明工序有異常因素的 影響。 1以隨時間推移而變動著的樣品號為橫坐標,以質量特性 值或其統(tǒng)計量為縱坐標的平面坐 標系; 2三條具有統(tǒng)計意義的控制線:

14、中心線CL、上控制線UCL 和下控制線LCL; 3一條質量特性值或其統(tǒng)計量的波動曲線。 控制上線UCL控制中線CL控制下線LCL 控制圖的構造x(或x、R、S等)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樣本號(或時間)控制圖應用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坐標系及三條控制線是由質量管理人員事先經過工序能力調查及其數據 的收集與計算繪制好的。工序的操作人員按預先規(guī)定好的時間間隔抽取規(guī)定數量的樣品,將樣品的測定值或其統(tǒng)計量在控制圖上打點并聯(lián)接為質量波動曲線,并通過點子的位置及排 列情況判斷工序狀態(tài)??刂茍D的類型1按用途劃分 (1)分析用控制圖。用間隔取樣的

15、方法獲得數據。依據收集的 數據計算控制線、作出控制圖 ,并將數據在控制圖上打點,以分析工序是否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若發(fā)現(xiàn)異常,尋找原因,采取 措施,使工序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若工序穩(wěn)定,則進入正常工序控制。 (2)控制用控制圖。當判斷工序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后,用于控制工 序用的控制圖。操作工人按規(guī) 定的取樣方式獲得數據,通過打點觀察,控制異常因素的出現(xiàn)。 2按質量特性值的類型及其統(tǒng)計量劃分 由于數據分為計量值與計數值兩大類。因此控制圖分為計量值控制圖和計數值控制圖兩大類型。又因各種類型的控制圖所選擇的統(tǒng)計量不同,因此又可分為不同種類的控制圖。常用的各種控制圖的特點及適用場合如表1所示。樣本容量(面積或長度)不等

16、計算量大,管理界限凹凸不平U單位缺陷數控制圖樣本容量(面積或長度)相等較常用,計算簡單,操作工人易于理解,使用簡便C缺陷數控制圖樣本容量可以不等計算量大,管理界限凹凸不平p不合格品率控制圖樣本容量相等較常用,計算簡單,操作工人易于理解pn不合格品數控制圖計數值控制圖因各種原因(時間費用等)每次只能得到一個數據或希望盡快發(fā)現(xiàn)并消除異常原因簡便省事,并能及時判斷工序是否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缺點是不易發(fā)現(xiàn)工序分布中心的變化。XRs單值移動極差控制圖一張圖可同時控制均值和方差,計算簡單,使用方便LS兩極控制圖計算簡便,但效果較差些,便于現(xiàn)場使用中位數極差控制圖適用于產品批量較大而且穩(wěn)定正常的工序。最常用,判

17、斷工序是否異常的效果好,但計算工作量大均值極差控制圖計量值控制圖適用場合特 點管理圖符號名稱類別表1 控制圖種類及適用場合ni第i樣本的樣本容量(各樣本樣本容量可以不等)計算各組不合格品率pi計算各樣本的平均缺陷數各樣本樣本容量不等計算各樣本的單位缺陷數uiU圖 P 圖 n為奇數時,第i樣本中按大小順序排列起的數據列中間位置的數據 n為偶數時,第I樣本 中按大小順序排列起的數據列中中間位置的兩個數據的平均值(1)找出或計算出各樣本的中位數(2)計算各樣本極差Ri 圖xij第I樣本中的第j個數據i1,2k; j=1,2n;max(xij)第i樣本中最大值;min(xij)第i樣本中最大值。(1)

18、計算各樣本平均值(2)計算各樣本極差Ri 圖ci第i樣本的缺陷數(各樣本樣本容量相等)C圖(pn)i第i樣本的不合格品數(各樣本樣本容量皆為n)計算平均不合格品率Pn圖計算移動極差RsiXRs圖 (1)找出各組最大值Li和最小值Si(2)計算最大值平均值 和最小值平均值(3)計算平均極差(4)計算范圍中值MLS圖備 注計 算 公 式步 驟圖名稱工序(過程)能力分析 1 基本概念 2 工序能力指數的計算3 工序能力的評價與處置 4 工序能力調查 1 基本概念 在產品制造過程中,工序是保證產品質量的最基本環(huán)節(jié)。 所謂工序能力分析,就是考慮 工序的設備、工藝、人的操作、材料、測量工具與方法以及環(huán)境對

19、工序質量指標要求的適合 程度。工序能力分析是質量管理的一項重要的技術基礎工作。它有助于掌握各道工序的質量保證 能力,為產品設計、工藝、工裝設計、設備的維修、調整、更新、改造提供必要的資料和依據。一 工序能力 二 工序能力指數 一 工序能力1 概念:所謂工序能力,是指處于穩(wěn)定、標準狀態(tài)下,工序的實際加工能力。 工序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是指工序的分布狀態(tài)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或稱工序處于 受控狀態(tài) ; 工序處于標準狀態(tài),是指設備、材料、工藝、環(huán)境、測量均處于標準作業(yè)條件, 人員的操作 也是正確的。 工序的實際加工能力是指工序質量特性的分散(或波動)有多大。加工能力強或弱 的區(qū)分關鍵是質量特性的分布范圍大

20、小,或集中程度。由于均方差是描述隨機 變量分散的數字特征 ,而且,當產品質量特性服從正態(tài)分布N(,2)時,以 3原則確定其分布范圍(3 ),處于該范圍外的產品僅占產品總數的0.27%, 因此,人們常以6描述工序的實際加工能力。實踐證明:用這樣的分散范圍表 示工序能力既能保證產品的質量要求,又能具有較好的經濟性。2 表達式:B=6 或 B6S3 影響因素: (1)人與工序直接有關的操作人員、輔助人員的質量意識和操作技術水平; (2)設備包括設備的精度、工裝的精度及其合理性、刀具參數的合理性等; (3)材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外協(xié)件的質量及其適用性; (4)工藝包括工藝方法及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的合理性

21、; (5)測具測量方法及測量精度的適應性; (6)環(huán)境生產環(huán)境及勞動條件的適應性。 二 工序能力指數1 概念:工序能力指數是衡量工序能力對產品規(guī)格要求滿足程 度的數量值,記為Cp。通常以規(guī)格范圍T與工序能力B的比 值來表示。即: T=規(guī)格上限TU - 規(guī)格下限TL。 2 工序能力與工序能力指數的區(qū)別:工序能力是工序具有的實 際加工能力,而工序能力指數是指工序能力對規(guī)格要求滿足 的程 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工序能力強并不等于 對規(guī)格要求的滿足程度高,相反,工序 能力弱并不等于對 規(guī)格要求的滿足程度低。當質量特性服從正態(tài)分布,而且其 分布中心 與規(guī)格中心Tm重合時,一定的工序能力指數 將與一

22、定的不合格品率相對應。因此,工 序能力指數越大, 說明工序能力的貯備越充足,質量保證能力越強,潛力越大, 不合格品率 越低。但這并不意味著加工精度和技術水平越高。 3 工序能力的評價與處置 工序能力指數Cp客觀地、定量地反映了工序能力對規(guī)格要求的適應程度,因此它是工序能 力評價的基礎。根據工序能力指數的大小一般可將加工分為五類: 1 Cp1.67 特級加工 2 1.67Cp1.33 一級加工 3 1.33 Cp1 二級加工 4 1Cp0.67 三級加工 5 Cp0.67 四級加工 1 Cp1.67 特級加工當質量特性服從正態(tài)分布,且分布中心 與規(guī)格中心Tm 重合時,T10S,不合格品率p0.0

23、0006%。(見圖)工序能力過分充裕,有很大的貯備。這意味 著粗活細作 或用一般工藝方法可以加工的產品,采用了特別精密的 工藝、設備或高級操作工人進行加工。這勢必影響了生 產效率,提高了產品成本。措施: (1)合理,經濟地降低工序能力。如改用低精度的設備、 工藝、技術和原材料;放寬檢驗或放寬管理 (2)在保證產品質量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更改設計, 加嚴規(guī)格要求; (3)合并或減少工序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2 1.67Cp1.33 一級加工當 時,10ST8S,不合格品率 0.00006%p0.006%。(見圖)對精密加工而言,工序能力適宜;對一般加工 來說工序能力仍比較充裕,有一定貯備 。措施

24、: (1)允許小的外來波動; (2)非關鍵工序可放寬檢驗; (3)工序控制的抽樣間隔可適當放寬。 3 1.33 Cp1 二級加工 當 時,8ST6S,不合格品率 0.006%p0.27%。(見圖) 對一般加工而言,工序能力適宜。措施: (1)對工序進行嚴格控制,使生產過程處 于良好 的穩(wěn)定、 正常狀態(tài),并保證不降低工序的質量水平, (2)一旦發(fā)現(xiàn)工序有異常狀態(tài)出現(xiàn),立即采 取相應措施, 調整工藝過程,使之回到穩(wěn)定、正常狀態(tài)。 (3)檢查不能放寬。 4 1Cp0.67 三級加工當 時,6ST4S,不合格品率0.27%p4.55%。 工序能力不足,不合格品率較高。(見圖)措施: (1)要通過提高設

25、備精度、改進工藝方法、提高操作技術 水平、改善原材料質量等措施提高工序能力。 (2)要加強檢驗,必要時實行全檢。 5 Cp0.67 四級加工當 時,T4S,不合格品率p4.55%(見圖) 工序能力嚴重不足,產品質量水平很低,不合格品率高。措施: (1)必須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提高工序能力; (2)為了保證產品的出廠質量,應通過全數檢查; (3)若更改設計、放寬規(guī)格要求 不致影響產品質量或從 經濟性考慮更為合理時,也可以用更改設計的方法 予以解決,但要慎重處理。加工分類f(x)1級1級2級2級3級3級4級4級特級特級TmT3=4T0=10T1=8T2=6工序能力調查程序明確調查目的簡化檢查

26、方法,確認工序能力適宜時,進行工序控制工序能力充分計算并分析Cp或Cpk作直方圖、趨勢圖、控制圖、并判定穩(wěn)定性明確必要性與目標、落實負責單位、完成期限、責任者、方法按調查計劃規(guī)定作業(yè),記錄數據及其背景充分利用質量情報選頂定調查對象(工序特性值)檢查工序標準條件確定測試與抽樣檢查方法制定調查計劃收集數據分析數據穩(wěn)定狀態(tài)不穩(wěn)定狀態(tài)工序能力分析追查不穩(wěn)定原因工序能力過強工序能力不足設法降低成本追查原因修改標準采取措施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Cpk在Minitab中的使用Cp與Pp的一些概念:T=targetT=目標值USL=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USL=規(guī)格上限LSL=lowe

27、r specification limitLSL=規(guī)格下限CL=center lineCL=中心值UCL=upper control lineUCL=管制上限LCL=low control lineLCL=管制下限 StDev(Within)=estimate of within subgroup process standard deviationStDev(Within)=組內標準差 StDev(Overall)=estimate of overall process standard deviationStDev(Overall)=總標準差 Cp與Pp的一些概念:1 The reason

28、s there are two main expressions for population and sample” is that one is biased estimator and the other is not. “母體”與“樣本”之所以有兩種表達公式,是因為一個是有偏估計,另一個則不是。How much real practical difference is there between using a standard deviation with n in the denominator versus one with (n-1) 計算標準差使用分母為n和n-1的兩個公式,

29、現(xiàn)實究竟有多大的差異?With thirty points you are under 2% in disagreement. So in industrial situations it is always to use the (n-1) formula.30個數據就會存在2%的差異,所以在工業(yè)生產中,通常使用n-1的公式。 Cp與Pp的一些概念:Most of the data weve collected are individual data or multiple readings for subgroup data.我們收集的數據通常是單獨的數據或是多次測量的多組數據。PROCE

30、SS CAPABILITY is defined as the 6 sigma range of a processs inherent variation, where sigma is usually estimated by R-bar/d2 and where inherent variation is defined as that portion of process variation due to common causes only.過程能力定義為6sigma(3sigma控制線)過程的固有偏差,這里的sigma通常使用R-bar/d2計算,而固有偏差則僅是一般原因造成的,為

31、過程偏差的一部分。PROCESS PERFORMANCE is defined as the 6 sigma range of a processs total variation where sigma is usually estimated by s, the 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過程表現(xiàn)則定義為6sigma(3sigma控制線)過程的全部差異,這里的sigma是用樣本的標準差來計算的。 Cp與Pp的一些概念:4 Cpk-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attemp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does my pro

32、cess in the long run meet specification?” CpK-過程能力指數用來回答“過程長期運行時是否能滿足要求?”5 Ppk-Process performance index attemp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does my current production sample meet specification ? PpK-過程表現(xiàn)能力用來回答“目前過程生產的樣品能否滿足要求?” Cp與Pp的一些概念:6 Long Term versus Within and Short Term versus Overall it seems

33、 antinomy. “長期”“組內”和“短期”“全部”看起來是自相矛盾的。, To my opinion, process should be stable in the long run if not we calls the alternate potential process. 在我看來,長期運行下的過程應該是穩(wěn)定的,如果不是那就稱為潛在過程。Meanwhile, process capability evaluation can only be done after the process is brought into statistical control, thats to say, the process you studied is stable without BETWEEN VARIATION. 同時,過程能力的研究只有在過程已處于統(tǒng)計管制之下才能進行,也就是你所研究的過程已消除了組間差異。Cp與Pp的一些概念:The reason is simple: Cpk is a prediction, and one can only predict something that is stable.And process performance indices should only be used when statistical control c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