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防控培訓_第1頁
登革熱防控培訓_第2頁
登革熱防控培訓_第3頁
登革熱防控培訓_第4頁
登革熱防控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流行概況一、流行概況二、病原學二、病原學三、流行病學三、流行病學四、診斷四、診斷五、治療五、治療六、現(xiàn)場調查處理規(guī)范六、現(xiàn)場調查處理規(guī)范七、防治知識問答七、防治知識問答一、流行概況一、流行概況20112011年年1-51-5月月泰國泰國發(fā)現(xiàn)患登革熱患者多達發(fā)現(xiàn)患登革熱患者多達1082010820人,其中人,其中有有8 8人死亡。人死亡。 近日,近日,斯里蘭卡斯里蘭卡媒體援引斯衛(wèi)生部消息報道稱,截至媒體援引斯衛(wèi)生部消息報道稱,截至6 6月月2828日,斯今年已發(fā)現(xiàn)日,斯今年已發(fā)現(xiàn)96609660個登革熱病例,其中科倫坡個登革熱病例,其中科倫坡地區(qū)病例最多,達地區(qū)病例最多,達36383638例

2、。目前已有例。目前已有7373名登革熱患者死名登革熱患者死亡。亡。另據(jù)另據(jù)馬爾代夫馬爾代夫媒體報道,馬登革熱疫情蔓延,部分兒童媒體報道,馬登革熱疫情蔓延,部分兒童感染病毒入院治療。感染病毒入院治療。6 6月月2929日至日至3030日,有日,有4 4名兒童因患登名兒童因患登革熱死亡。革熱死亡。1917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登革熱曾波及我國,因有皮疹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登革熱曾波及我國,因有皮疹而稱之為而稱之為“紅痧紅痧”。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侵略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侵略軍將此病帶入我國,在廣東、浙江、上海、福建、江蘇、將此病帶入我國,在廣東、浙江、上海、福建、江蘇、江西、漢口、臺

3、灣等地廣泛流行。江西、漢口、臺灣等地廣泛流行。19441944年上海至南通一帶廣為流行。年上海至南通一帶廣為流行。經過經過3030多年的沉寂后,多年的沉寂后,19781978年廣東省佛山市石灣鎮(zhèn)突發(fā)年廣東省佛山市石灣鎮(zhèn)突發(fā)登革熱流行,登革熱流行,19791979年海南島開始出現(xiàn)登革熱流行。年海南島開始出現(xiàn)登革熱流行。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我國廣東省、海南、福建、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我國廣東省、海南、福建、浙江等省仍時有暴發(fā)。其他南方省份如廣西、云南、江浙江等省仍時有暴發(fā)。其他南方省份如廣西、云南、江蘇、上海等地也曾有輸入性病例報告。蘇、上海等地也曾有輸入性病例報告。1978-200119

4、78-2001年,全國共報告年,全國共報告6868萬例,死亡萬例,死亡501501例。例。 (1979197919911991年,海南省報告年,海南省報告604854604854例,死亡例,死亡 475475人。)人。)2002-20092002-2009年全國報年全國報40764076例,無死亡;例,無死亡;登革熱疫登革熱疫情呈輸入性病例與本地感染病例同時存在、輸情呈輸入性病例與本地感染病例同時存在、輸入性散發(fā)病例與暴發(fā)疫情并存的特點。入性散發(fā)病例與暴發(fā)疫情并存的特點。截止截止20112011年年6 6月月3030日,全國共報告了日,全國共報告了1919例例登革熱登革熱病例,其中病例,其中5

5、 5、6 6月份共報告月份共報告1212例(占例(占63.16%63.16%)與我省鄰近的廣東省與我省鄰近的廣東省5 5月份也報告了該省今年首月份也報告了該省今年首例登革熱病例。例登革熱病例。登革病毒屬于黃病毒科黃病毒屬,登革病毒屬于黃病毒科黃病毒屬,B組蟲媒病組蟲媒病毒毒。不耐熱,。不耐熱,50度度30min,或,或100度度2min均可均可滅活。滅活。可分為可分為4個血清型個血清型(,)。不同型的病毒相互之間只有部分或短暫的交叉不同型的病毒相互之間只有部分或短暫的交叉免疫作用。免疫作用。(一一)傳染源傳染源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未發(fā)現(xiàn)健康帶未發(fā)現(xiàn)健康帶

6、病毒者。患者在發(fā)病前病毒者。患者在發(fā)病前68小時至病程第小時至病程第5天,天,具有明顯的病毒血癥,具有明顯的病毒血癥,可使叮咬伊蚊受染??墒苟Rб廖檬苋?。流行期間,輕型患者數(shù)量為典型患者的流行期間,輕型患者數(shù)量為典型患者的10倍,隱倍,隱性感染者為人群的性感染者為人群的1/3。(二)傳播媒介(二)傳播媒介伊蚊,已知伊蚊,已知12種伊蚊可傳播本病,但最主要的種伊蚊可傳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是埃及伊蚊埃及伊蚊和和白伊蚊白伊蚊。廣東、廣西多為白紋伊蚊傳播,而雷州半島、廣西沿海、廣東、廣西多為白紋伊蚊傳播,而雷州半島、廣西沿海、海海南省和東南亞地區(qū)以埃及伊蚊為主南省和東南亞地區(qū)以埃及伊蚊為主。伊蚊只要與

7、有傳染性的液體接觸一次,即可獲得感染,病毒伊蚊只要與有傳染性的液體接觸一次,即可獲得感染,病毒在蚊體內復制在蚊體內復制8-14天后即具有傳染性,病毒在蚊體內繁殖,天后即具有傳染性,病毒在蚊體內繁殖,至少可存活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終生。具有傳染性的伊蚊叮咬人體時,天甚至終生。具有傳染性的伊蚊叮咬人體時,即將病毒傳播給人。即將病毒傳播給人。因在捕獲伊蚊的卵巢中檢出登革病毒顆粒,推測伊蚊可能是因在捕獲伊蚊的卵巢中檢出登革病毒顆粒,推測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儲存宿主。病毒的儲存宿主。埃及伊蚊埃及伊蚊白蚊伊蚊白蚊伊蚊中國埃及伊蚊地理分布(中國埃及伊蚊地理分布(2006)( (三三)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在新疫區(qū)

8、普遍易感,以青壯年發(fā)病率最高。在新疫區(qū)普遍易感,以青壯年發(fā)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區(qū),發(fā)病者多為兒童。在地方性流行區(qū),發(fā)病者多為兒童。感染后對同型病毒有感染后對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免疫力,并可維持多年,對,并可維持多年,對異型病毒也有異型病毒也有1 1年以上免疫力。年以上免疫力。同時感染登革病同時感染登革病毒后,對其他毒后,對其他B B組蟲媒病毒,也產生一定程度的組蟲媒病毒,也產生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如登革熱流行后,乙型腦炎發(fā)病率隨交叉免疫,如登革熱流行后,乙型腦炎發(fā)病率隨之降低。之降低。(四四)流行特征流行特征1.地方性地方性2.季節(jié)性季節(jié)性3.突然性突然性4.傳播迅速傳播迅速,發(fā)病率高發(fā)病率高,

9、病死率低,病死率低疫情常由疫情常由一地向一地向四周蔓延四周蔓延。(一)診斷原則(一)診斷原則根據(jù)患者的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根據(jù)患者的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二)診斷標準(二)診斷標準:流行病學史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1.流行病學史流行病學史1.1發(fā)病前發(fā)病前15天內去過登革熱流行區(qū)天內去過登革熱流行區(qū)。1.2居住場所或工作場所周圍(如半徑居住場所或工作場所周圍(如半徑100m范圍)范圍)1個月內出現(xiàn)過登革熱病例。個月內出現(xiàn)過登革熱病例。2、臨床表現(xiàn)2.1 突然起病,發(fā)熱(2436小時內可達3940,部分患者表現(xiàn)為

10、雙峰熱),較劇烈的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骨關節(jié)痛及明顯疲乏等癥狀??砂槊娌俊㈩i部、胸部潮紅,結膜充血等。2.2皮疹:于病程第皮疹:于病程第57日出現(xiàn)為多樣性皮疹日出現(xiàn)為多樣性皮疹(麻疹樣皮疹、猩紅熱樣疹、(麻疹樣皮疹、猩紅熱樣疹、針尖樣出血性皮針尖樣出血性皮疹)疹)或或“皮島皮島”樣表現(xiàn)等。樣表現(xiàn)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軀干皮疹分布于四肢軀干或頭面部,多有癢感,不或頭面部,多有癢感,不脫屑。持續(xù)脫屑。持續(xù)3天天5天。天。2.3有出血傾向(有出血傾向(束臂試驗陽性束臂試驗陽性),一般在),一般在病程病程58日皮膚出現(xiàn)瘀點、瘀斑、紫癜及注日皮膚出現(xiàn)瘀點、瘀斑、紫癜及注射部位出血,牙齦出血、鼻出血等粘膜

11、出血,射部位出血,牙齦出血、鼻出血等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等。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等。2.4消化道大出血,或胸腹腔出血,或顱內消化道大出血,或胸腹腔出血,或顱內出血。出血。2.5肝腫大,胸腹腔積液。肝腫大,胸腹腔積液。2.6皮膚濕冷、煩躁、脈搏細數(shù),低血壓和皮膚濕冷、煩躁、脈搏細數(shù),低血壓和脈壓小于脈壓小于20mmHg(2.7kPa)及血壓測不到、)及血壓測不到、尿量減少等休克表現(xiàn)。尿量減少等休克表現(xiàn)。3.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3.1白細胞計數(shù)減少。白細胞計數(shù)減少。3.2血小板減少(低于血小板減少(低于100 109/L)。)。3.3血液濃縮:如白細胞比容較正常水

12、平增加血液濃縮:如白細胞比容較正常水平增加20以上,或經擴容治療后白細胞比容較基線水平下降以上,或經擴容治療后白細胞比容較基線水平下降20以上;低白蛋白血癥等。以上;低白蛋白血癥等。3.4單份血清特異性單份血清特異性IgG抗體或抗體或IgM抗體陽性。抗體陽性。3.5從急性期患者血清、腦脊液、血細胞或從急性期患者血清、腦脊液、血細胞或組織等中分離到登革病毒。組織等中分離到登革病毒。3.6恢復期血清特異性恢復期血清特異性IgG抗體比急性期有抗體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長。倍及以上增長。3.7應用應用RTPCR或實時熒光定量或實時熒光定量PCR檢出檢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登革病毒基因序列。4病例分類病例

13、分類4.1疑似病例疑似病例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即可診斷: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即可診斷:4.1.1具備具備1.1,同時具備,同時具備2.1。4.1.2無無1,但同時具備,但同時具備2.1、3.1和和3.2。4.2臨床診斷病例臨床診斷病例4.2.1登革熱登革熱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即可診斷: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即可診斷:4.2.1.1疑似病例同時具備疑似病例同時具備1.2、3.1、3.2。4.2.1.24.1.2同時具備同時具備3.4。4.2.2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DHF):):登革熱(登革熱(4.2.1),同時具備),同時具備3.2、3.3和和2.32.5之一。之一。4.2.3登革休克綜合征:登革休克綜合征:

14、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4.2.2)同時具)同時具2.6。4.3確診病例: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臨床診斷病例(4.2)具備)具備3.5、3.6、3.7之任之任一項。一項。(三)并發(fā)癥(三)并發(fā)癥最常見的急性血管內溶血最常見的急性血管內溶血( (合并合并G-6PDG-6PD缺乏癥缺乏癥) )。精神異常精神異常心肌炎心肌炎肝腎綜合征肝腎綜合征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登革熱應與麻疹、風疹、猩紅熱、藥疹、傷登革熱應與麻疹、風疹、猩紅熱、藥疹、傷寒、流行性感冒、基孔肯雅熱相鑒別;寒、流行性感冒、基孔肯雅熱相鑒別;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綜合征應與黃疸出血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綜合征應與黃疸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腎

15、綜合征出血熱、敗血癥、型鉤端螺旋體病、腎綜合征出血熱、敗血癥、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恙蟲病等相鑒別。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恙蟲病等相鑒別。1、麻疹:有前驅期卡他癥狀,、麻疹:有前驅期卡他癥狀,Koplik斑,皮疹斑,皮疹從面部開始而且數(shù)量較多,淋巴結腫大和肝大從面部開始而且數(shù)量較多,淋巴結腫大和肝大少見。少見。2、風疹:低熱、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風疹:低熱、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全身癥狀輕。全身癥狀輕。3、猩紅熱:有明顯扁桃體炎癥表現(xiàn),起病第二、猩紅熱:有明顯扁桃體炎癥表現(xiàn),起病第二天出疹,白細胞增多。天出疹,白細胞增多。4、黃疸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有疫水接觸史,、黃疸出血型鉤端螺旋體?。?/p>

16、有疫水接觸史,有腓腸肌痛及壓痛,淋巴結腫大,腎損害明顯,有腓腸肌痛及壓痛,淋巴結腫大,腎損害明顯,白細胞增多,血沉加速,血培養(yǎng)可檢出鉤體,白細胞增多,血沉加速,血培養(yǎng)可檢出鉤體,鉤體血清學反應陽性。鉤體血清學反應陽性。5、腎綜合征出血熱:有特定的流行區(qū),鼠類接、腎綜合征出血熱:有特定的流行區(qū),鼠類接觸史,明顯的腎衰竭表現(xiàn)。觸史,明顯的腎衰竭表現(xiàn)。6、敗血癥:有原發(fā)性化膿性病灶或遷徙性病灶,、敗血癥:有原發(fā)性化膿性病灶或遷徙性病灶,白細胞顯著增多,休克出現(xiàn)較早,血培養(yǎng)可白細胞顯著增多,休克出現(xiàn)較早,血培養(yǎng)可陽性,抗生素治療有效。陽性,抗生素治療有效。7、恙蟲?。河幸安萁佑|史,典型焦痂或特異性、恙

17、蟲?。河幸安萁佑|史,典型焦痂或特異性潰瘍,外斐氏潰瘍,外斐氏OXk1/80陽性。陽性。(一)一般治療及隔離(一)一般治療及隔離急性期臥床休息急性期臥床休息,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在有防在有防蚊設備的病室中隔離至完全退熱為止。蚊設備的病室中隔離至完全退熱為止。1、高熱時用物理降溫高熱時用物理降溫,慎用止痛退熱藥以防止慎用止痛退熱藥以防止在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G-6PD)缺乏者中引起溶缺乏者中引起溶血。對于病毒血癥嚴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血。對于病毒血癥嚴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劑量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如強的松5mg每日每日3次。次。2、有大量出汗、嘔吐、

18、腹瀉而致脫水者有大量出汗、嘔吐、腹瀉而致脫水者,應及應及時補液。盡可能使用口服補液時補液。盡可能使用口服補液,不宜大量補液不宜大量補液以防止出現(xiàn)腦炎樣癥狀。以防止出現(xiàn)腦炎樣癥狀。3、有出血傾向者、有出血傾向者,可采用一般止血藥物如安絡血、可采用一般止血藥物如安絡血、止血敏、維生素止血敏、維生素C和和K。嚴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嚴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凝血酶、雷尼替丁等??诜?、雷尼替丁等。4、腦炎樣病例應及時快速注射甘露醇等脫水劑腦炎樣病例應及時快速注射甘露醇等脫水劑,每每6h一次一次;同時靜脈滴注地塞米松。也可靜脈滴注同時靜脈滴注地塞米松。也可靜脈滴注低分子右旋糖西干及速尿低分子右旋糖西干

19、及速尿,與甘露醇交替使用。與甘露醇交替使用。呼吸中樞受抑制者應使用人工呼吸機。呼吸中樞受抑制者應使用人工呼吸機。以支持對癥治療為主以支持對癥治療為主,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兒童補液可按每日兒童補液可按每日100mL/kg,內含等量生理鹽水內含等量生理鹽水與與5%葡萄糖液。葡萄糖液。休克病例要快速輸液以擴充血容量休克病例要快速輸液以擴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漿并加用血漿或代血漿或代血漿,但不宜輸入全血但不宜輸入全血,以免加重血液濃縮。以免加重血液濃縮??伸o脈滴注糖皮質激素可靜脈滴注糖皮質激素,以減輕中毒癥狀和改善以減輕中毒癥狀和改善休克。有彌漫性血管內凝血休克。有彌漫性血管內凝

20、血(DIC)證據(jù)者按證據(jù)者按DIC治療。治療。淋巴結腫大、白細胞及血小板顯著減少是登革淋巴結腫大、白細胞及血小板顯著減少是登革熱早期的特征性臨床表現(xiàn)。熱早期的特征性臨床表現(xiàn)。確診需依靠病毒分離和血清學檢查確診需依靠病毒分離和血清學檢查為及時、準確、有效地處理登革熱疫情,防為及時、準確、有效地處理登革熱疫情,防止疫情傳播和蔓延,根據(jù)止疫情傳播和蔓延,根據(jù)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特制定本規(guī)范。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特制定本規(guī)范。1、疫點、疫點以病家為中心的半徑以病家為中心的半徑100米之內區(qū)域為疫點米之內區(qū)域為疫點,主,主要是依據(jù)伊蚊活動距離劃定。要是依據(jù)伊蚊活動距離劃定

21、。2、疫區(qū)、疫區(qū)農村一般以疫點周圍自然村,或以鄉(xiāng)、鎮(zhèn)劃為農村一般以疫點周圍自然村,或以鄉(xiāng)、鎮(zhèn)劃為疫區(qū);城市一般以疫點周圍若干街巷、居委會疫區(qū);城市一般以疫點周圍若干街巷、居委會或街道劃為疫區(qū)?;蚪值绖潪橐邊^(qū)。3、輸入性病例、輸入性病例4、暴發(fā)疫情、暴發(fā)疫情5布雷圖指數(shù)布雷圖指數(shù)(B1)、房屋指數(shù)、房屋指數(shù)(HI)、容器指數(shù)、容器指數(shù)、(C1)每次調查每次調查50戶。戶。除除般傳染病現(xiàn)場處理常備的物資及交通工具外,般傳染病現(xiàn)場處理常備的物資及交通工具外,還要進行如下準備:還要進行如下準備:1、防蚊、滅蚊的設備及藥物:噴霧器煙霧機等、防蚊、滅蚊的設備及藥物:噴霧器煙霧機等設備和溴氰菊酯、馬拉硫磷等

22、殺蟲劑及有關生設備和溴氰菊酯、馬拉硫磷等殺蟲劑及有關生物、微生物滅蚊的制劑。物、微生物滅蚊的制劑。2、與當?shù)蒯t(yī)院密切聯(lián)系,準備治療登革熱中、西、與當?shù)蒯t(yī)院密切聯(lián)系,準備治療登革熱中、西藥物及對癥、支持治療藥物、設備等物資。藥物及對癥、支持治療藥物、設備等物資。3、分離登革病毒試劑、設備及進行各項血清學檢、分離登革病毒試劑、設備及進行各項血清學檢查試劑、器材等。查試劑、器材等。4、登革熱調查、登記等各類表格。、登革熱調查、登記等各類表格。一、建立預案 監(jiān)測預警鑒于登革熱多發(fā)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域,在東南亞部分國鑒于登革熱多發(fā)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域,在東南亞部分國家已成為地方性流行病。由于我國部分地理氣候

23、環(huán)境適家已成為地方性流行病。由于我國部分地理氣候環(huán)境適宜傳播媒介的孳生,加之隨著國際交往人員流動頻繁,宜傳播媒介的孳生,加之隨著國際交往人員流動頻繁,在我國東南沿海省份常有輸入病例,或有局部暴發(fā)疫情在我國東南沿海省份常有輸入病例,或有局部暴發(fā)疫情出現(xiàn)。因此,作為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及時制訂出現(xiàn)。因此,作為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及時制訂登革熱登革熱應急預案應急預案,要規(guī)定醫(yī)療、衛(wèi)生、宣傳、教育、愛衛(wèi)、,要規(guī)定醫(yī)療、衛(wèi)生、宣傳、教育、愛衛(wèi)、城建、城管、園林、環(huán)衛(wèi)等部門的城建、城管、園林、環(huán)衛(wèi)等部門的職責衛(wèi)生檢疫與疾病控制部門要加強口岸檢疫和疾衛(wèi)生檢疫與疾病控制部門要加強口岸檢疫和疾病監(jiān)測。在發(fā)生過登革熱疫情

24、或曾經流行過的病監(jiān)測。在發(fā)生過登革熱疫情或曾經流行過的地區(qū),要常年開展蚊媒密度調查和蚊蟲帶毒情地區(qū),要常年開展蚊媒密度調查和蚊蟲帶毒情況檢測,結合當年氣候因素和東南亞地區(qū)登革況檢測,結合當年氣候因素和東南亞地區(qū)登革熱流行趨勢,對當?shù)氐歉餆峥赡艿陌l(fā)生程度進熱流行趨勢,對當?shù)氐歉餆峥赡艿陌l(fā)生程度進行風險評估和疫情分析。同時要做好應對暴發(fā)行風險評估和疫情分析。同時要做好應對暴發(fā)疫情的各種準備。疫情的各種準備。一旦發(fā)生本地病例,要以患者家庭為中心,一旦發(fā)生本地病例,要以患者家庭為中心,半徑半徑100米的范圍內,調查米的范圍內,調查50-100戶居民戶居民(在外環(huán)境或單位檢查路徑每(在外環(huán)境或單位檢查路

25、徑每10米折算為米折算為1戶),檢查記錄室內外所有積水容器及其幼戶),檢查記錄室內外所有積水容器及其幼蟲孳生情況,計算布雷圖指數(shù)、房屋指數(shù)和蟲孳生情況,計算布雷圖指數(shù)、房屋指數(shù)和容器指數(shù);同時可選用誘蚊誘卵器法捕捉成容器指數(shù);同時可選用誘蚊誘卵器法捕捉成蚊或幼蟲,檢測蚊蟲攜毒情況。為防控工作蚊或幼蟲,檢測蚊蟲攜毒情況。為防控工作提供科學準確的依據(jù)。提供科學準確的依據(jù)。二、發(fā)動群眾 翻盆倒罐登革熱疫情的迅速撲滅,取決于廣大居民的健登革熱疫情的迅速撲滅,取決于廣大居民的健康教育意識與自覺參與程度的高低。因此必須康教育意識與自覺參與程度的高低。因此必須通過宣傳板報、各種媒體和學校,經常開展登通過宣傳

26、板報、各種媒體和學校,經常開展登革熱預防控制的健康教育,要把清除伊蚊孳生革熱預防控制的健康教育,要把清除伊蚊孳生地和采取快速殺滅成蚊為重點的控制措施做到地和采取快速殺滅成蚊為重點的控制措施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廣大居民與學生自覺參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廣大居民與學生自覺參與,是控制疫情爆發(fā)流行的關鍵。與,是控制疫情爆發(fā)流行的關鍵。小型積水是伊蚊孳生的必要條件。翻盆倒罐、小型積水是伊蚊孳生的必要條件。翻盆倒罐、清除積水可迅速有效地抑制伊蚊的種群密度,清除積水可迅速有效地抑制伊蚊的種群密度,切斷登革熱的傳播媒介。切斷登革熱的傳播媒介。家庭、機團單位、學校要管好飲用水或功能性家庭、機團單位、學校要管

27、好飲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積水,如飲水缸、儲水池嚴密加蓋;種養(yǎng)容器積水,如飲水缸、儲水池嚴密加蓋;種養(yǎng)水生植物(富貴竹、萬年青等)的花瓶、花盆水生植物(富貴竹、萬年青等)的花瓶、花盆托盤等,每托盤等,每57天換水天換水1次,換洗時沖洗掉植物次,換洗時沖洗掉植物根部黏附的蚊蚴,并徹底洗刷容器內壁;根部黏附的蚊蚴,并徹底洗刷容器內壁;大型蓮花缸、池,可放養(yǎng)食蚊魚,也可投放雙大型蓮花缸、池,可放養(yǎng)食蚊魚,也可投放雙硫磷等有機磷緩釋劑。硫磷等有機磷緩釋劑。對于房前屋后閑置的瓶、盆、罐、缸對于房前屋后閑置的瓶、盆、罐、缸等積水容器要及時清理,暫時閑置未等積水容器要及時清理,暫時閑置未用的容器應逐一翻轉倒放。用

28、的容器應逐一翻轉倒放。三、整治環(huán)境,清理積水三、整治環(huán)境,清理積水要廣泛開展清除外環(huán)境的伊蚊孳生地的群眾性要廣泛開展清除外環(huán)境的伊蚊孳生地的群眾性活動。主要是清除外環(huán)境、公園、各種苗木場、活動。主要是清除外環(huán)境、公園、各種苗木場、花圃等環(huán)境綠化帶的垃圾薄膜、廢棄易拉罐、花圃等環(huán)境綠化帶的垃圾薄膜、廢棄易拉罐、飯盒、一次性塑料杯瓶及瓶蓋、閑置或廢棄的飯盒、一次性塑料杯瓶及瓶蓋、閑置或廢棄的瓶、罐、缸等。特別是在疫情出現(xiàn)時,是最有瓶、罐、缸等。特別是在疫情出現(xiàn)時,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效的控制手段。廢品回收站的容器、廢棄輪胎要求整齊疊放存廢品回收站的容器、廢棄輪胎要求整齊疊放存放室內或避雨的場所,如

29、堆放室外,要用防雨放室內或避雨的場所,如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嚴密遮蓋,不積雨水。必要時可用殺蟲劑噴布嚴密遮蓋,不積雨水。必要時可用殺蟲劑噴殺成蚊和幼蟲。殺成蚊和幼蟲。機關、學校、公園及綠化景點的竹筒、樹洞要機關、學校、公園及綠化景點的竹筒、樹洞要用灰沙堵塞,對砍伐留下的竹筒樁,要采用用灰沙堵塞,對砍伐留下的竹筒樁,要采用“十十”字砍刀法,使其有裂縫不再積水。假山、字砍刀法,使其有裂縫不再積水。假山、噴水池、以及生物園暫時不能清理的可投放倍噴水池、以及生物園暫時不能清理的可投放倍硫磷緩稀滅幼劑。硫磷緩稀滅幼劑。建筑工地、拆遷待建地、爛尾樓、樓房反墚、建筑工地、拆遷待建地、爛尾樓、樓房反墚、雨蓬及

30、天臺積水,要組織人員疏通溝渠,或用雨蓬及天臺積水,要組織人員疏通溝渠,或用水泥、沙粒填平坑洼處,使之排水通暢不再積水泥、沙粒填平坑洼處,使之排水通暢不再積水。水。市政管網的管道井要密閉,必要時使用雙硫磷、市政管網的管道井要密閉,必要時使用雙硫磷、倍硫磷等殺幼劑或廢機油。對于無法清理的積倍硫磷等殺幼劑或廢機油。對于無法清理的積水,可采用投放馬拉硫磷、雙硫磷殺幼劑等,水,可采用投放馬拉硫磷、雙硫磷殺幼劑等,也可倒入適量的廢棄機油覆蓋水體表面。也可倒入適量的廢棄機油覆蓋水體表面。四、統(tǒng)一行動,速滅成蚊四、統(tǒng)一行動,速滅成蚊在發(fā)生疫情時,迅速組織廣大居民開展集中統(tǒng)在發(fā)生疫情時,迅速組織廣大居民開展集中

31、統(tǒng)一滅蚊行動,是遏制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疫情一滅蚊行動,是遏制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疫情蔓延的關鍵措施。滅蚊必須采用化學防治手段,蔓延的關鍵措施。滅蚊必須采用化學防治手段,以煙霧熏殺、超低容量速殺成蚊為主、輔以滯以煙霧熏殺、超低容量速殺成蚊為主、輔以滯留噴殺,要堅決克服以常量噴殺作為殺滅成蚊留噴殺,要堅決克服以常量噴殺作為殺滅成蚊主要措施的習慣做法。主要措施的習慣做法。1、室內滅蚊、室內滅蚊居民住戶和辦公室可采用滅蚊片,集中統(tǒng)一時居民住戶和辦公室可采用滅蚊片,集中統(tǒng)一時間在下班時熏殺,做到密閉門窗,不漏房間;間在下班時熏殺,做到密閉門窗,不漏房間;也可采用市售殺氣霧罐直接噴殺。也可采用市售殺氣霧罐直

32、接噴殺。2、機團單位、機團單位公共區(qū)域可采用機動背負式、電動超低容量噴公共區(qū)域可采用機動背負式、電動超低容量噴霧機噴殺,采用擬除蟲菊酯類衛(wèi)生殺蟲劑,劑霧機噴殺,采用擬除蟲菊酯類衛(wèi)生殺蟲劑,劑型應選用液態(tài)的乳劑、乳油劑、油劑;型應選用液態(tài)的乳劑、乳油劑、油劑;嚴格按產品說明書使用。超低容量噴霧量一般嚴格按產品說明書使用。超低容量噴霧量一般為為0.050.2ml/m。噴藥時應關掉電風扇和空調送排風系統(tǒng),密閉噴藥時應關掉電風扇和空調送排風系統(tǒng),密閉門窗。一般在每天在上午門窗。一般在每天在上午7-10時和下午時和下午4-7時噴時噴霧施藥,效果更加顯著。霧施藥,效果更加顯著。3、室外滅蚊在疫點直徑在疫點

33、直徑100米范圍內重要的蚊蟲孳生棲息場米范圍內重要的蚊蟲孳生棲息場所,如患者住家周圍的公園、學校綠化帶、下所,如患者住家周圍的公園、學校綠化帶、下水道、電纜溝、垃圾存放處等陰暗場所,采取水道、電纜溝、垃圾存放處等陰暗場所,采取速殺滅的方法進行有效殺滅成蚊。速殺滅的方法進行有效殺滅成蚊。主要采用擬除蟲菊酯類或有機磷類高效低毒低主要采用擬除蟲菊酯類或有機磷類高效低毒低殘留衛(wèi)生殺蟲劑,根據(jù)產品說明進行稀釋,用殘留衛(wèi)生殺蟲劑,根據(jù)產品說明進行稀釋,用熱煙霧機按熱煙霧機按15ml/m噴量直接噴殺,采用超噴量直接噴殺,采用超低容量噴霧機其噴量一般為低容量噴霧機其噴量一般為0.050.2ml/m。伊蚊成蚊常

34、棲息于建筑物及其周圍的陰暗潮濕伊蚊成蚊常棲息于建筑物及其周圍的陰暗潮濕環(huán)境。對于患者住家半徑環(huán)境。對于患者住家半徑100米范圍內的樓梯間、米范圍內的樓梯間、停車庫、雜務房、以及收治病人醫(yī)院病房的紗停車庫、雜務房、以及收治病人醫(yī)院病房的紗門紗窗等周圍環(huán)境,可考慮采用手動噴壺或機門紗窗等周圍環(huán)境,可考慮采用手動噴壺或機動常量噴霧器進行滯留噴灑,劑型可采用可濕動常量噴霧器進行滯留噴灑,劑型可采用可濕性粉劑、膠懸劑等。性粉劑、膠懸劑等。五、醫(yī)療機構登革熱防控工作重點五、醫(yī)療機構登革熱防控工作重點要加強發(fā)熱門診的管理,按規(guī)定要求做好預檢分診工作,發(fā)熱病人必須到發(fā)熱門診就診,發(fā)現(xiàn)登革熱疑似患者、不明原因發(fā)

35、熱伴骨痛或皮疹且來自疫區(qū)者,要及時報告轄區(qū)疾控機構,并采集急性期(發(fā)病5天內)血液5ml或雙份血清標本。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由區(qū)疾控部門收集樣品,并送省疾控中心檢測。發(fā)熱病人就診登記要按規(guī)范要求填寫完整,不能漏項,做到一旦發(fā)現(xiàn)可疑病例或確診病例,能夠及時處置。對疑似病人要安置在專用的病房隔離,病房內必須要配有紗門、紗窗,驅蚊劑、防蚊液等。按照時限進行報告,符合按照時限進行報告,符合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登革熱疫情,按照登革熱疫情,按照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相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guī)范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guī)范(試行試行)的要求進行的要求進行報

36、告。報告。接到疫情報告的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迅速組織專家接到疫情報告的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迅速組織專家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與現(xiàn)場處置。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與現(xiàn)場處置。1、信息收集和分析。、信息收集和分析。進入現(xiàn)場后,第一步就是確認、核實上報登革熱疫進入現(xiàn)場后,第一步就是確認、核實上報登革熱疫情狀況,判斷疫情性質及其程度。可采取以下情狀況,判斷疫情性質及其程度。可采取以下工作方式:工作方式:(1)聽取有關方面的情況介紹,尤其是疾病預防)聽取有關方面的情況介紹,尤其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工作人員的介紹??刂茩C構工作人員的介紹。(2)組織多部門、多層次的座談會。)組織多部門、多層次的座談會。(3)查閱當?shù)赜嘘P登革熱歷史資料

37、及自然和社會)查閱當?shù)赜嘘P登革熱歷史資料及自然和社會因素情況因素情況(4)對首發(fā)病例或首發(fā)家庭開展調查,調查內容)對首發(fā)病例或首發(fā)家庭開展調查,調查內容包括發(fā)病時間、臨床表現(xiàn)、并取樣包括發(fā)病時間、臨床表現(xiàn)、并取樣(血樣、蚊蟲血樣、蚊蟲),活動范圍等?;顒臃秶取#?)對發(fā)病者進行病史、接觸史、臨床表現(xiàn)等個)對發(fā)病者進行病史、接觸史、臨床表現(xiàn)等個案調查。案調查。(6)采集病人血樣分離病毒及檢測抗體;同時捕)采集病人血樣分離病毒及檢測抗體;同時捕捉病家的蚊蟲分離病毒。捉病家的蚊蟲分離病毒。血清樣本應在各個疫點采集;發(fā)生輸入性病例血清樣本應在各個疫點采集;發(fā)生輸入性病例和暴發(fā)疫情時,首發(fā)病例及首例臨

38、床診斷病例和暴發(fā)疫情時,首發(fā)病例及首例臨床診斷病例必須采集樣本。必須采集樣本。對上述各方面資料進行討論、分析、判斷后對上述各方面資料進行討論、分析、判斷后盡快采取控制措施同時開展登革熱現(xiàn)場流盡快采取控制措施同時開展登革熱現(xiàn)場流行病學調查。行病學調查。2、登革熱現(xiàn)場流行病學調查。、登革熱現(xiàn)場流行病學調查?,F(xiàn)場流行病學調查的目的是摸清疫情流行原因、現(xiàn)場流行病學調查的目的是摸清疫情流行原因、流行類型、流行特征、疫情范圍及嚴重程度。流行類型、流行特征、疫情范圍及嚴重程度。流行病學分析重點統(tǒng)計罹患率,分析流行病學分析重點統(tǒng)計罹患率,分析“三間三間”分布,提出可能的傳染源,傳播媒介,分析暴分布,提出可能的

39、傳染源,傳播媒介,分析暴發(fā)或流行原因發(fā)或流行原因(1)對登革熱病例進行個案調查并核實診斷。)對登革熱病例進行個案調查并核實診斷。包括對病史、表現(xiàn)、各案例之間的關系、活動包括對病史、表現(xiàn)、各案例之間的關系、活動范圍以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等調查核實;對登革范圍以及實驗室檢測結果等調查核實;對登革熱發(fā)生、流行前熱發(fā)生、流行前15天之內外來人員進行調查。天之內外來人員進行調查。(2)分布及特點調查。)分布及特點調查。查明本次流行的分布,包括地區(qū)、年齡、性別、查明本次流行的分布,包括地區(qū)、年齡、性別、職業(yè)、發(fā)病率、病死率、死亡率,確定疫點、職業(yè)、發(fā)病率、病死率、死亡率,確定疫點、疫區(qū)范圍和流行特點。疫區(qū)范圍

40、和流行特點。(3)傳染源和傳播軌跡追蹤。)傳染源和傳播軌跡追蹤。追蹤首例或首批疑似登革熱病人追蹤首例或首批疑似登革熱病人(4)流行因素調查。)流行因素調查。詳細查清疫區(qū)中的自然條件、人群居住條件、詳細查清疫區(qū)中的自然條件、人群居住條件、流動人口特點和環(huán)境衛(wèi)生、衛(wèi)生設施、衛(wèi)生習流動人口特點和環(huán)境衛(wèi)生、衛(wèi)生設施、衛(wèi)生習慣等,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慣等,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5)媒介調查)媒介調查流行期間,隨時對伊蚊相、孽生性質、種類、流行期間,隨時對伊蚊相、孽生性質、種類、幼蟲密度進行調查,計算布雷圖指數(shù),房屋指幼蟲密度進行調查,計算布雷圖指數(shù),房屋指數(shù)、容器指數(shù)。數(shù)、容器指數(shù)。

41、(6)病毒監(jiān)測)病毒監(jiān)測及時采集病例或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捕捉伊及時采集病例或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捕捉伊蚊分離病毒,鑒定型別。蚊分離病毒,鑒定型別。(7)動物檢疫)動物檢疫對當?shù)胤侨遂`長類動物等進行檢疫。對當?shù)胤侨遂`長類動物等進行檢疫。3、控制登革熱的現(xiàn)場處理措施。、控制登革熱的現(xiàn)場處理措施。(1)確定疫情及疫點)確定疫情及疫點無論城市或鄉(xiāng)村,證實登革熱發(fā)生或流行時,無論城市或鄉(xiāng)村,證實登革熱發(fā)生或流行時,應劃定疫點、疫區(qū),為采取處理措施的實施范應劃定疫點、疫區(qū),為采取處理措施的實施范圍劃定界線。圍劃定界線。(2)傳染源確認與管理。)傳染源確認與管理。人群中各類登革熱病例人群中各類登革熱病例(

42、三種類型三種類型)按標準確認,這三種按標準確認,這三種類型病人都按傳染源管理急性病人要求做到早診斷、類型病人都按傳染源管理急性病人要求做到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就地治療。隔離室應有防蚊措施,早報告、早隔離、早就地治療。隔離室應有防蚊措施,如紗窗、紗門、蚊帳,并在隔離室周圍如紗窗、紗門、蚊帳,并在隔離室周圍100米范圍內定米范圍內定期殺滅伊蚊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期殺滅伊蚊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在病人較多的疫區(qū),應就地設置臨時隔離治療點,盡量在病人較多的疫區(qū),應就地設置臨時隔離治療點,盡量避免遠距離就醫(yī),減少傳播機會避免遠距離就醫(yī),減少傳播機會對登革熱患者的密切接觸者要進行對登革熱患者的密切接觸

43、者要進行15天防蚊醫(yī)學觀察。天防蚊醫(yī)學觀察。對疫點、疫區(qū)內不明原因發(fā)熱者做好病家訪視,必要時對疫點、疫區(qū)內不明原因發(fā)熱者做好病家訪視,必要時進行隔離治療或醫(yī)學觀察。對在流行季節(jié)來自登革熱疫進行隔離治療或醫(yī)學觀察。對在流行季節(jié)來自登革熱疫區(qū)的人員予以醫(yī)學觀察和檢疫。須特別強調,對所有被區(qū)的人員予以醫(yī)學觀察和檢疫。須特別強調,對所有被隔離人員均應配備防蚊設備隔離人員均應配備防蚊設備(3)切斷傳播途徑)切斷傳播途徑登革熱傳播途徑是通過蚊蟲叮咬吸血傳播,為登革熱傳播途徑是通過蚊蟲叮咬吸血傳播,為防止登革熱發(fā)生和傳播必須進行滅蚊限期將防止登革熱發(fā)生和傳播必須進行滅蚊限期將疫區(qū)范圍內紋幼布雷圖指數(shù)降至疫區(qū)

44、范圍內紋幼布雷圖指數(shù)降至5以下。以下。埃及伊蚊要孳生于水缸、水池和各種積水容器埃及伊蚊要孳生于水缸、水池和各種積水容器內;白紋伊蚊主要孽生于盆,罐、竹節(jié)、樹洞、內;白紋伊蚊主要孽生于盆,罐、竹節(jié)、樹洞、廢輪胎、花瓶、壁瓶、建筑工地等清水型小積廢輪胎、花瓶、壁瓶、建筑工地等清水型小積水。水。消滅蚊蟲孳生場所消滅蚊蟲孳生場所藥物滅蚊藥物滅蚊交通工具監(jiān)督、滅蚊交通工具監(jiān)督、滅蚊(4)保護易感人群。)保護易感人群。健康教育:向群眾宣傳防治基本知識,提高群健康教育:向群眾宣傳防治基本知識,提高群眾對登革熱的自我防治能力。眾對登革熱的自我防治能力。做好個人防護:進入疫區(qū)人員使用驅避劑,紗做好個人防護:進入

45、疫區(qū)人員使用驅避劑,紗門、紗窗等防蚊用品,防止蚊媒白天叮咬傳染。門、紗窗等防蚊用品,防止蚊媒白天叮咬傳染。在流行區(qū)、流行季節(jié)盡量減少群眾集會,減少在流行區(qū)、流行季節(jié)盡量減少群眾集會,減少人群流動。要特別注意從登革熱非流行區(qū)進入人群流動。要特別注意從登革熱非流行區(qū)進入流行區(qū)人群的防護流行區(qū)人群的防護(一)什么是登革熱?(一)什么是登革熱?登革熱是通過帶登革病毒的媒介蚊蟲叮咬人群而登革熱是通過帶登革病毒的媒介蚊蟲叮咬人群而引起傳播的一種法定乙類傳染病。引起傳播的一種法定乙類傳染病。(二)傳播登革熱的蚊類主要有哪些?(二)傳播登革熱的蚊類主要有哪些?在我國傳播登革熱的主要媒介蚊蟲是埃及伊蚊和在我國傳播登革熱的主要媒介蚊蟲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伊蚊體色黑色,頭部、胸部、腹部和足有白紋伊蚊。伊蚊體色黑色,頭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