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構造地貌第一、二節(jié)(新2007.9.17.)_第1頁
第二章構造地貌第一、二節(jié)(新2007.9.17.)_第2頁
第二章構造地貌第一、二節(jié)(新2007.9.17.)_第3頁
第二章構造地貌第一、二節(jié)(新2007.9.17.)_第4頁
第二章構造地貌第一、二節(jié)(新2007.9.1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二章 構造地貌構造地貌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全球構造地貌全球構造地貌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海底的構造地貌海底的構造地貌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陸地的構造地貌陸地的構造地貌構造地貌的定義構造地貌的定義:構造地貌主要是由巖石圈構造運動造成的地面形態(tài)。構造地貌主要是由巖石圈構造運動造成的地面形態(tài)。 第一級全球構造地貌第一級全球構造地貌構造地貌分級構造地貌分級 第二級大地構造地貌第二級大地構造地貌 第三級地質構造地貌第三級地質構造地貌各級構造地貌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各級構造地貌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它們在成因和體系上相互聯(lián)系它們在成因和體系上相互聯(lián)系,低級的構造地低級的構造地貌從屬于高一級的構造地貌貌從屬于高一級的構造地貌,構成有規(guī)

2、律的構造地構成有規(guī)律的構造地貌體系。貌體系。從屬的含義從屬的含義:1.形態(tài)形態(tài):低級構造地貌疊置在高級構造地貌之上低級構造地貌疊置在高級構造地貌之上.2.構造體系構造體系:低級構造是高級構造的次一級構造低級構造是高級構造的次一級構造 3.發(fā)育發(fā)育:低級構造地貌的發(fā)育受高級構造地貌的低級構造地貌的發(fā)育受高級構造地貌的 控制控制.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全球構造地貌全球構造地貌 一、地球的形狀一、地球的形狀二、大陸與海洋二、大陸與海洋三、全球構造地貌的形成三、全球構造地貌的形成四、內(nèi)外力作用的關系四、內(nèi)外力作用的關系一一. .地球的形狀地球的形狀 這里所說的地球的形狀是指大地水準面的形態(tài),這里所說的地球的形

3、狀是指大地水準面的形態(tài),即假設的靜止的平均海平面即假設的靜止的平均海平面(大地水準面大地水準面)通過大陸通過大陸與島嶼而圍成的整個地球的形體。與島嶼而圍成的整個地球的形體。 地球為一接近扁率地球為一接近扁率1:298的旋轉橢球體,但地的旋轉橢球體,但地球與標準的旋轉橢球體還是有差異的。其原因可能球與標準的旋轉橢球體還是有差異的。其原因可能是地幔內(nèi)部物質差異的表現(xiàn),或是地球內(nèi)部對流運是地幔內(nèi)部物質差異的表現(xiàn),或是地球內(nèi)部對流運動導致密度差異的表現(xiàn)。動導致密度差異的表現(xiàn)。二、大陸與海洋( (一一) )特征特征 一般來說,海岸線將地球分為陸地與海一般來說,海岸線將地球分為陸地與海洋,在陸地與海洋之間

4、還有一過渡性的大洋,在陸地與海洋之間還有一過渡性的大陸邊緣。因此地球表面分成三大部分:洋陸邊緣。因此地球表面分成三大部分:洋底、陸地和大陸邊緣。底、陸地和大陸邊緣。地球表面積分配地球表面積分配(850m)(-3800m)面積:面積:14892萬萬km2占地球表面積的占地球表面積的29.2%海洋面積:海洋面積:36108萬萬km2占地球表面積的占地球表面積的70.8%1.洋底洋底(1).洋底的概況洋底的概況 洋底是水深超過洋底是水深超過3000m的大洋底部,全球洋底的大洋底部,全球洋底平均深度平均深度3800m,面積,面積2.81*108 km2,占地球,占地球總面積的總面積的55%。 洋底的起

5、伏也是很大的,如以最深的海溝洋底的起伏也是很大的,如以最深的海溝(馬里馬里亞納海溝亞納海溝 -11034m)至最高的海底山脈至最高的海底山脈(夏威夷島夏威夷島的冒納羅亞火山海拔的冒納羅亞火山海拔4170m)相比,高差達相比,高差達15000多米,比陸地的高差還大得多。多米,比陸地的高差還大得多。 在世界各大洋中以太平洋最深,北冰洋最淺。在世界各大洋中以太平洋最深,北冰洋最淺。(2) 洋底的厚度洋底的厚度 洋底厚度較薄,一般只有洋底厚度較薄,一般只有510公里,其表面覆蓋薄層的深海沉積物,公里,其表面覆蓋薄層的深海沉積物,平均厚度只有平均厚度只有7.3公里。公里。(3) 洋底的結構洋底的結構 洋

6、底是單層結構洋底是單層結構,只有硅鎂層只有硅鎂層(代表性的巖石代表性的巖石是玄武巖是玄武巖),其密度為,其密度為2.9gcm3。該層具有。該層具有連續(xù)分布的特點,即從洋底延伸至陸殼下部,連續(xù)分布的特點,即從洋底延伸至陸殼下部,以至把整個地球包圍起來。大部分洋底之上缺以至把整個地球包圍起來。大部分洋底之上缺失花崗巖層,但往往堆積了薄層的碎屑物。失花崗巖層,但往往堆積了薄層的碎屑物。2.陸地陸地(1) 陸地的概況陸地的概況 陸地面積陸地面積1.49* 108 km2,占地球總面積的,占地球總面積的29%,平均海拔,平均海拔850m。 (2) 陸殼的厚度陸殼的厚度 陸殼比洋殼厚,平原地區(qū)一般陸殼比洋

7、殼厚,平原地區(qū)一般30km左右,左右,山區(qū)和高原等地區(qū)山區(qū)和高原等地區(qū)6070 km。 上海上海31 km、成都、成都47km、蘭州、蘭州53km、拉、拉薩薩70km(3) 陸地的結構陸地的結構 陸地是雙層結構陸地是雙層結構,具有硅鎂層和硅鋁層。具有硅鎂層和硅鋁層。3.大陸邊緣大陸邊緣 (1).大陸邊緣概況大陸邊緣概況 大陸邊緣是指陸地周圍海水深度小于大陸邊緣是指陸地周圍海水深度小于3000m的的海底海底,面積面積81* 106 km2,占地球總面積的占地球總面積的16%。(2).大陸邊緣的厚度大陸邊緣的厚度大陸邊緣地殼厚度一般小于大陸邊緣地殼厚度一般小于30km.(3).大陸邊緣的結構大陸邊

8、緣的結構 大陸邊緣具有過渡性大陸邊緣具有過渡性,也有雙層結構也有雙層結構,即硅鎂層和硅鋁層即硅鎂層和硅鋁層.總的來說總的來說,陸殼和洋殼的形態(tài)是與地殼性質及其厚度變化密切陸殼和洋殼的形態(tài)是與地殼性質及其厚度變化密切聯(lián)系的。與洋殼相比聯(lián)系的。與洋殼相比,陸殼密度小,陸殼密度小,Sio2含量大、厚度大、質輕。含量大、厚度大、質輕。大陸和洋底的地殼特征大陸和洋底的地殼特征 關于大陸與大洋形成的學說很多,其中以地關于大陸與大洋形成的學說很多,其中以地殼均衡說和海底擴張殼均衡說和海底擴張板塊運動說最為重要。板塊運動說最為重要。 1 1地殼均衡說地殼均衡說 英國學者普拉特英國學者普拉特(J(JH HPra

9、ttPratt,1854)1854)和艾和艾里里(C(CB BAiryAiry,1855)1855)對喜馬拉雅山進行了引力對喜馬拉雅山進行了引力研究之后,同時用均衡理論來解釋地形的高低差研究之后,同時用均衡理論來解釋地形的高低差別問題,但觀點各異。別問題,但觀點各異。 普拉特假設地殼之下有一個平坦的普拉特假設地殼之下有一個平坦的均衡面均衡面,此,此面之上的各段物質面之上的各段物質密度不等密度不等,但沿鉛垂方向上其,但沿鉛垂方向上其總總質量是一致的質量是一致的,為保持均衡,為保持均衡,密度小的地段,地勢密度小的地段,地勢要高,反之地勢就低。要高,反之地勢就低。形態(tài)高差是地殼巖石密度不形態(tài)高差是地

10、殼巖石密度不同的表現(xiàn)。同的表現(xiàn)。 普拉特模式普拉特模式 (2)(2)艾里的地殼質量補償機制艾里的地殼質量補償機制 艾里則認為艾里則認為均衡面均衡面不是一個平坦面,而是一個不是一個平坦面,而是一個起伏面起伏面;該面之上的;該面之上的各段物質密度是相等的各段物質密度是相等的,體積體積大大的地段的地段地勢就高地勢就高,均衡面的,均衡面的深度也大深度也大,即高大山即高大山脈有插入地幔的深根,得到地幔的補償較??;而平脈有插入地幔的深根,得到地幔的補償較小;而平原地殼雖薄,但得到埋藏較淺密度較大的地幔的質原地殼雖薄,但得到埋藏較淺密度較大的地幔的質量補償,均衡面的深度亦小。量補償,均衡面的深度亦小。 艾里

11、模式艾里模式 后來地震資料表明,實際情況應當是普拉特后來地震資料表明,實際情況應當是普拉特和艾里二種觀點的綜合,即地殼下的均衡面是有和艾里二種觀點的綜合,即地殼下的均衡面是有起伏的,不同地段的地殼物質密度也是不均的,起伏的,不同地段的地殼物質密度也是不均的,要保持陸殼與洋殼的均衡要保持陸殼與洋殼的均衡,陸殼得用較大的厚度陸殼得用較大的厚度來彌補密度小所帶來的質量不足,洋殼則以密度來彌補密度小所帶來的質量不足,洋殼則以密度大來補償厚度小所帶來的質量不足。由此可見,大來補償厚度小所帶來的質量不足。由此可見,二種地殼分別用厚度或密度來取得均衡的,并由二種地殼分別用厚度或密度來取得均衡的,并由此而造高

12、起的大陸和低陷的大洋。此而造高起的大陸和低陷的大洋。 該學說應用海底擴張及板塊運動理論,解釋了大陸該學說應用海底擴張及板塊運動理論,解釋了大陸及大洋的生成及其演變過程。該學說認為:大洋生成的及大洋的生成及其演變過程。該學說認為:大洋生成的前期出現(xiàn)板塊分裂,產(chǎn)生大陸裂谷,如東非裂谷。以后前期出現(xiàn)板塊分裂,產(chǎn)生大陸裂谷,如東非裂谷。以后隨著裂谷的擴大,形成了狹長的海洋,如紅海。再后,隨著裂谷的擴大,形成了狹長的海洋,如紅海。再后,海底不斷擴張,海洋擴大成為廣闊的大洋,如大西洋、海底不斷擴張,海洋擴大成為廣闊的大洋,如大西洋、太平洋。在海底擴張和板塊運動過程中,大陸也可能下太平洋。在海底擴張和板塊運

13、動過程中,大陸也可能下沉,成為海洋,如現(xiàn)代各大洋中存在的海底高原,即為沉,成為海洋,如現(xiàn)代各大洋中存在的海底高原,即為沉沒時的陸塊。如果二板塊互相靠攏時,海洋則逐漸收沉沒時的陸塊。如果二板塊互相靠攏時,海洋則逐漸收縮,如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之間的古地中海西部,縮小縮,如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之間的古地中海西部,縮小至現(xiàn)代的地中海。最后,當二板塊發(fā)生碰撞時,海洋則至現(xiàn)代的地中海。最后,當二板塊發(fā)生碰撞時,海洋則消失,變?yōu)樾麓箨?,如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的古消失,變?yōu)樾麓箨懀鐨W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的古地中海東部,變?yōu)楝F(xiàn)代的喜馬拉雅山大陸。由此可見,地中海東部,變?yōu)楝F(xiàn)代的喜馬拉雅山大陸。由此可見,海

14、底擴張與板塊運動是大陸與大洋生成、發(fā)展或消亡的海底擴張與板塊運動是大陸與大洋生成、發(fā)展或消亡的主要力量。主要力量。 三三. .全球構造地貌的形成全球構造地貌的形成(一一) 特點特點1 活動構造地貌帶及其特點活動構造地貌帶及其特點 全球有三條活動構造地貌帶:全球有三條活動構造地貌帶: (1)環(huán)太平洋大陸邊緣帶環(huán)太平洋大陸邊緣帶 (2)地中海)地中海-喜瑪拉雅山脈帶喜瑪拉雅山脈帶 (3)洋脊裂谷帶)洋脊裂谷帶 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它們共同的特點是: 地形高差起伏懸殊,新生代巖層發(fā)地形高差起伏懸殊,新生代巖層發(fā)生顯著變形錯位、火山與巖漿活動強烈,地層顯著變質、生顯著變形錯位、火山與巖漿活動強烈,地層顯著

15、變質、以及頻繁的地震活動等。以及頻繁的地震活動等。 2 相對穩(wěn)定區(qū)及其特點相對穩(wěn)定區(qū)及其特點 新生代構造強烈活動帶之間,是相對穩(wěn)定區(qū)。新生代構造強烈活動帶之間,是相對穩(wěn)定區(qū)。其中最穩(wěn)定的是洋底深海平原區(qū)和大陸上由古老地其中最穩(wěn)定的是洋底深海平原區(qū)和大陸上由古老地盾構成的高原和平原。在穩(wěn)定區(qū)之間穿插一些中生盾構成的高原和平原。在穩(wěn)定區(qū)之間穿插一些中生代或古生代構造運動形成的山地。代或古生代構造運動形成的山地。 它們的共同的特點是:地形高差起伏較小,它們的共同的特點是:地形高差起伏較小,新生代巖層變形錯位不強、很少有火山與巖漿活新生代巖層變形錯位不強、很少有火山與巖漿活動,地震活動弱。動,地震活動

16、弱。三.全球構造地貌的形成(二).成因 洋底擴張 板塊漂移 板塊碰撞四四 內(nèi)、外力作用的關系內(nèi)、外力作用的關系 內(nèi)、外力作用的關系內(nèi)、外力作用的關系: :外力作用一方面直接破壞外力作用一方面直接破壞構造地貌構造地貌, ,另一方面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又受到另一方面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又受到構造運動的制約。這表現(xiàn)在:第一構造運動的制約。這表現(xiàn)在:第一, ,是發(fā)生侵蝕作用是發(fā)生侵蝕作用, ,還是堆積作用取決于新構造垂直運動的方向還是堆積作用取決于新構造垂直運動的方向. .第二第二, ,外力作用的速度和強度與新構造運動的強弱成正比。外力作用的速度和強度與新構造運動的強弱成正比。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海底的

17、構造地貌海底的構造地貌一一 洋底構造地貌洋底構造地貌二二 大陸邊緣構造地貌大陸邊緣構造地貌一、洋底構造地貌一、洋底構造地貌(一一).大洋中脊大洋中脊(洋脊洋脊) 洋脊是縱貫世界各大洋的洋底山系,全長達洋脊是縱貫世界各大洋的洋底山系,全長達8萬萬Km。洋脊高。洋脊高20003000m, 寬寬10002000km。 洋脊頂部是洋脊裂谷,洋脊裂谷被轉換斷層切割洋脊頂部是洋脊裂谷,洋脊裂谷被轉換斷層切割. 洋脊裂谷是沿洋脊裂谷軸部延伸的巨大斷裂洋脊裂谷是沿洋脊裂谷軸部延伸的巨大斷裂谷。其特點是沿著洋脊裂谷是淺源地震帶和高熱谷。其特點是沿著洋脊裂谷是淺源地震帶和高熱流值帶。流值帶。 轉換斷層是由于海底擴

18、張致使沿著斷裂的水平轉換斷層是由于海底擴張致使沿著斷裂的水平位移轉換了性質,所以叫轉換斷層。位移轉換了性質,所以叫轉換斷層。大西洋洋底地貌大西洋洋底地貌( (二二).).大洋盆地大洋盆地1.1.大洋盆地的位置大洋盆地的位置. . 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的兩側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的兩側, ,向外與大陸邊緣相向外與大陸邊緣相接。接。2.2.大洋盆地的特點大洋盆地的特點 構造活動較弱構造活動較弱, ,少巖漿活動和地震活動。少巖漿活動和地震活動。3.3.大洋盆地的地貌構成大洋盆地的地貌構成 大洋盆地常由海嶺、深海平原和海溝組成大洋盆地常由海嶺、深海平原和海溝組成. .(1).(1).海嶺海嶺 海嶺是大洋

19、盆地內(nèi)部大型正地形的總稱。海嶺是大洋盆地內(nèi)部大型正地形的總稱。按成因類型劃分,海嶺可分為火山海嶺、斷按成因類型劃分,海嶺可分為火山海嶺、斷裂海嶺和陸殼海臺。裂海嶺和陸殼海臺。 第一,火山海嶺第一,火山海嶺 火山海嶺是指火山串聯(lián)的海底山脈,最著火山海嶺是指火山串聯(lián)的海底山脈,最著名的火山海嶺是夏威夷海嶺和天皇海嶺。名的火山海嶺是夏威夷海嶺和天皇海嶺。 火山海嶺與海底平頂山的生成火山海嶺與海底平頂山的生成第二,斷裂海嶺第二,斷裂海嶺 斷裂海嶺是指一些斷裂活動造成的海嶺。斷裂海嶺是指一些斷裂活動造成的海嶺。 第三,陸殼海臺第三,陸殼海臺 陸殼海臺是一些地殼厚度較大,并有中間陸殼海臺是一些地殼厚度較大

20、,并有中間型地殼或花崗巖質陸殼的臺狀高地。型地殼或花崗巖質陸殼的臺狀高地。2.2.深海平原深海平原 深海平原是大洋盆地中被海嶺分隔開的低深海平原是大洋盆地中被海嶺分隔開的低地。其特點是水深大地。其特點是水深大(56km),地形平坦,地形平坦,深海沉積層厚度小。深海沉積層厚度小。. (1)定義定義: 海溝是沿著島弧或大陸海岸山脈延伸的海溝是沿著島弧或大陸海岸山脈延伸的狹長的深海凹地。狹長的深海凹地。 海溝是地球表面最低的地方,深海溝是地球表面最低的地方,深810km,最深,最深的馬里亞拉海溝達的馬里亞拉海溝達-11034m;海溝通常長達數(shù)千公;海溝通常長達數(shù)千公里,大部分海溝具有不對稱的里,大部

21、分海溝具有不對稱的v字型橫斷面,靠大洋字型橫斷面,靠大洋一側坡度較緩,靠大陸一側坡度較陡,是島弧或沿岸一側坡度較緩,靠大陸一側坡度較陡,是島弧或沿岸山脈的外側斜坡。山脈的外側斜坡。 (2)分布分布: 海溝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圍與大陸邊緣相海溝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圍與大陸邊緣相接的地方,并在大陸邊緣伴生一條島弧或沿岸山脈。接的地方,并在大陸邊緣伴生一條島弧或沿岸山脈。 (3)形成形成:海溝是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的產(chǎn)物。海溝是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的產(chǎn)物。3.3.海溝海溝二、大陸邊緣構造地貌二、大陸邊緣構造地貌 大陸邊緣是陸地與洋底之間的過渡地帶。大陸邊大陸邊緣是陸地與洋底之間的過渡地帶。大陸邊緣的

22、地殼一般屬陸殼性質,但厚度小于大陸內(nèi)部的地緣的地殼一般屬陸殼性質,但厚度小于大陸內(nèi)部的地殼,大陸邊緣的寬度變化較大,大陸邊緣上沉積了大殼,大陸邊緣的寬度變化較大,大陸邊緣上沉積了大量的陸源和海洋的沉積物,形成平坦的淺海大陸架和量的陸源和海洋的沉積物,形成平坦的淺海大陸架和坡度較大的大陸坡。坡度較大的大陸坡。 根據(jù)新生代板塊運動的特征和構造地貌特征,大根據(jù)新生代板塊運動的特征和構造地貌特征,大陸邊緣分為兩大類型陸邊緣分為兩大類型:( (一一) )、穩(wěn)定的大陸邊緣、穩(wěn)定的大陸邊緣1.分布分布 穩(wěn)定的大陸邊緣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兩側的大陸邊緣。穩(wěn)定的大陸邊緣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兩側的大陸邊緣。2.形態(tài)特征形態(tài)特征 沉積了幾千米厚的新生代陸源沉積,形成寬闊的大陸沉積了幾千米厚的新生代陸源沉積,形成寬闊的大陸架和大陸坡。大陸坡常被海底峽谷分隔,并在大陸坡的坡架和大陸坡。大陸坡常被海底峽谷分隔,并在大陸坡的坡鹿形成深海扇。鹿形成深海扇。3.構造特征構造特征 現(xiàn)代構造運動十分微弱,沒有活火山,也極少地震現(xiàn)代構造運動十分微弱,沒有活火山,也極少地震.4.形成形成 板塊構造理論認為,穩(wěn)定大陸邊緣是大陸裂谷和洋底板塊構造理論認為,穩(wěn)定大陸邊緣是大陸裂谷和洋底擴張造成的。擴張造成的。A:拱起階段拱起階段B:大陸裂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