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實踐論》讀后感_第1頁
毛澤東《實踐論》讀后感_第2頁
毛澤東《實踐論》讀后感_第3頁
毛澤東《實踐論》讀后感_第4頁
毛澤東《實踐論》讀后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資料收集及輔助: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13級政治系 輕語 2016.5.16作者:胡蘇玲解說順序 一,作者簡介 二,時代背景 三,主要內容 四,意義與感想一,作者簡介毛澤東(1893.12.261976.9.9),湖南湘潭人,摩羯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拓者,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 中共、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締造者之一。 毛澤東選集作者,實踐論被編入此書。(我讀的實踐論是來自安慶師范大學政治系標準教科書,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選編與導讀,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二,時代背景 毛澤東這篇文章是1937年7月在延安寫作的。1950年12月

2、29日首次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后被編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 其寫作年代正值抗日戰(zhàn)爭時期開端。中國革命經(jīng)受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的洗禮。在第二次國內戰(zhàn)爭中,黨內的主要錯誤傾向是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的錯誤,尤其是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給中國革命造成極大損失,為了總結中國革命經(jīng)驗教訓,毛澤東寫作了實踐論三,內容簡介 實踐論的中心,是批判教條主義,論述了實踐的辯證法及其意義,全文共分26個自然段,主要可分為三個問題。 1,實踐觀點地位的問題 2,認識怎樣發(fā)展的問題 3,人類認識發(fā)展的總過程和總規(guī)律的問題三,內容簡介1,實踐觀點地位的問題(第15段)“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之第一和基本的觀點?!?/p>

3、 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堅持以實踐為基礎的觀點。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目的、發(fā)展的動力、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三,內容簡介2,認識怎樣發(fā)展的問題認識是一個辯證的發(fā)展過程(第624段)A,認識過程的兩個飛躍(第618段)認識是一個辯證發(fā)展的過程。表現(xiàn)在實踐的基礎上,就是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第一次飛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第二次飛躍)。 兩次飛躍雖然有性質的不同,但是二者在實踐上統(tǒng)一起來。一方面,理性認識依賴感性認識(不同于唯理論的片面性),另一方面,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不同于經(jīng)驗的片面性。這就是認識中的辯證法。擴展閱讀 實踐論認識觀點中體現(xiàn)了馬克思

4、主義對前人思想的批判繼承與“揚棄”。經(jīng)驗論:一種認識論學說,認為經(jīng)驗(感性認識)是人的一切知識和觀念的唯一來源,強調歸納、直觀方法。代表人物有伊壁鳩魯、培根、洛克、亞里士多德、霍布斯等。代表論點有“白板說”、“反映論”等。唯理論:與經(jīng)驗論相對,片面強調理性作用和演繹、綜合方法的一種認識論學說。認為只有依靠理性直接把握到事物本質的那種“理性直觀知識”,即理性知識才是可靠的。代表人物有巴門尼德、斯賓諾莎、笛卡爾、萊布尼茨等。代表論點有“天賦觀念”、“天啟”、“單子論”等。(選自政治系教科書西方哲學史2010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內容簡介2,認識怎樣發(fā)展的問題B,理性認識回到實踐的重要性(第19段

5、)一方面,認識的目的在于用理論知道實踐,不能空談。另一方面,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C,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第2021段)對于一個具體認識,經(jīng)過兩次飛躍,如果達到預期的目的,認識活動就算是完成了。但是,由于人們所面臨的主客觀條件的暴露有一個過程,所以,即使是一個具體過程的認識,也往往要經(jīng)歷多次的反復,才能實現(xiàn)主客觀相符合,在實踐中取得預期的效果。D,理論與實踐統(tǒng)一是歷史與具體的統(tǒng)一(第2224段)思想落后實際就會出現(xiàn)右傾保守主義;思想超越客觀發(fā)展過程一定發(fā)展階段,就會出現(xiàn)”左“的路線。唯心論和機械唯物主義、機會主義和冒險主義都是沒有堅持

6、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毛澤東指出,我們要堅持主客觀統(tǒng)一、理論實踐統(tǒng)一、知行合一的歷史的具體的統(tǒng)一。三,內容簡介 3,人類認識發(fā)展的總過程和總規(guī)律的問題 “通過實踐而發(fā)展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明真理和發(fā)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的發(fā)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的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huán)往復以致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huán)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tǒng)一觀?!彼?,意義與感想 實踐論主要批判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論述了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之第一和基本的觀點,并以認識和實踐辯證關系為原理,闡述了人類認識發(fā)展的總過程和總規(guī)律。 抗戰(zhàn)時期,毛澤東把實踐論的觀點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坐過講演。這篇著作在當時大大地提高了全黨的理論水平,為1942年開展的整風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它還為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提供了思想武器。實踐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