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團的自恣制度管理辦法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9/67bdbeff-43ff-462c-9369-f85431661a3e/67bdbeff-43ff-462c-9369-f85431661a3e1.gif)
![僧團的自恣制度管理辦法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9/67bdbeff-43ff-462c-9369-f85431661a3e/67bdbeff-43ff-462c-9369-f85431661a3e2.gif)
![僧團的自恣制度管理辦法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9/67bdbeff-43ff-462c-9369-f85431661a3e/67bdbeff-43ff-462c-9369-f85431661a3e3.gif)
![僧團的自恣制度管理辦法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9/67bdbeff-43ff-462c-9369-f85431661a3e/67bdbeff-43ff-462c-9369-f85431661a3e4.gif)
![僧團的自恣制度管理辦法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9/67bdbeff-43ff-462c-9369-f85431661a3e/67bdbeff-43ff-462c-9369-f85431661a3e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僧團的自恣制度 自恣具有與布薩同樣的清凈身心的功能,不同的是,在時間上,僧團的布薩是每半月半月誦戒,自恣則在每年結束安居的日子進行(通常為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作為對一年或最近集中三個月修行成果的回顧,懺悔過失也收獲果實,因此也就具有比布薩更為深遠的意義,是全面考核僧格的一項制度。這一天如同世俗的過年1,受過具足戒的僧尼都因安居自恣而增長一歲,夏臘增加,僧格增值。佛陀為了讓僧眾更好發(fā)揮相互之間的諫勸督導作用而制定這一完善的年終總結制度,雖然另有緣起,但無礙于這一制度廣泛而深遠的用意。 各部原始律典都有專章
2、談自恣制度。本文敘述自恣制度的起源做法等,其原始資料是依據(jù)四分律·自恣犍度、道宣律師的著作以及歷代祖師的注解等。 一、自恣制度的制定與用意 梵語 pravqrazq,巴利語 pavqrazq,音譯缽利婆剌拏,舊翻自恣,新譯隨意2。夏安居結束了,自己主動恣請他人指出自己所犯過失,稱為自恣;或者說隨他人之意舉發(fā)自己所犯之過錯,是為隨意。這一作法的意義與作用如道宣律師所概括的:“然九旬修道,精練身心。人多迷己,不自見過。理宜
3、仰憑清眾,垂慈誨示??v宣己罪,恣僧舉過。內(nèi)彰無私隱,外顯有瑕疵。身口托于他人,故曰自恣3。”摩得勒伽論還從四方面總結自恣的功用:1、凡夫修行還處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狀態(tài),身口意三業(yè)亟需道友的指正以趨于完善,慶幸自己“德不孤必有鄰”,所以說“不孤獨故”。2、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直心是道場,自覺發(fā)露過失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修行,所謂“各各憶罪發(fā)露悔過故”。3、忠言雖然逆耳,但利于人格的完善,自身若有過失,自恣時就可仰憑大眾除罪而得清凈,故言“以苦言調(diào)伏得清凈故”。4、經(jīng)自己不斷反省及大眾的一再審查,除罪清凈或完全沒有過失而心生歡喜,故言“自意喜悅無罪故”。自恣一法有如此生善滅惡之用,可見勢
4、在必行。 但是,依照佛陀隨緣制戒的精神,自恣的制定仍然需要一定的因緣條件。據(jù)四分律自恣犍度記載,共住于一處的比丘為了精進修行辦道,安居期間按照約定的信號4共住生活,三個月期間都沒有說話,自我感覺非常清凈如法。安居圓滿后,拜見佛陀并匯報安居期間的修行情況,佛陀批評這種如白羊行啞法的行為,共住之間如同怨家,因此教導弟子們互相之間應“彼此相教,共相受語,展轉覺悟”5,并因此制定了自恣法。 由此可知,安居期間也需要互相諫勸6,并且每半月
5、依然實行布薩法。夏末自恣應該算是一次年底結帳,過失也許已經(jīng)很少,因為每半月半月已經(jīng)清算;安居修行功德應該是積累了很多,反省無過即是歡喜無盡,所以這一次顯得特別隆重。再者,因為安居期間大眾皆專注于用功辦道,可能一時無法認識自己的過失,而安居結束后大眾一般不能如安居時住在一起,可能各隨因緣而離開原住處,因此非常需要共住大眾或自恣五德指出自己過失,總結經(jīng)驗教訓,指導自己未來的修行。如道宣律師所說:“以三月策修,同住進業(yè)。時竟云別,各隨方詣。必有惡業(yè),自不獨宣。障道過深,義無覆隱。故須請誨,良有茲焉?!? 現(xiàn)在一般采用
6、七月十五日作為正式自恣的時間,上午舉行盂蘭盆法會,下午即是大眾自恣的時間。但四分律中說有十四、十五、十六日8等三天的彈性選擇,不過,最好還是選擇在七月十六日:“安居竟自恣,則七月十六日為定?!薄凹罢撟鞣?,三日通用??硕ㄒ黄?,十六日定?!?因為安居的正規(guī)結束時間應截至七月十五日夜分盡,即印度以天亮明相出為一天的起始,所以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的三月安居中,應包括七月十五的整個白天與黑夜,至十五日夜分盡明相出即十六日的開始,這才是最如法的截止時間。有些人十五日自恣后就出界遠行,因為不明白這一層意義,也認為自恣結束就可以離開安居處,因此造成非常冤枉可惜的“破夏”罪過。元照律師也說:“恐無知者,前自
7、恣已,出界破夏。今世多然,為過斯久。封懷昧教,聞之不行,深可悲矣。”10所以即便有因緣需要在十四日或十五日自恣,都應懂得要在十六日明相出后才可以作出界遠行。若因外界斗爭比丘干擾的因緣,可如說戒法一樣提前一天、兩天或推遲半月、一月自恣。若因為修道安樂也可延遲至八月十五日自恣。 現(xiàn)在僧團對“十六日可否出界”多有爭論,這緣于安居住滿“三個月”還是“九十日”的看法的分歧,兩種看法確實都有一定的根據(jù)。就陰歷年來說,三個月絕對不等于九十日。因此,主張住“九十日”者認為必須按日計算,必須在小月中補足日數(shù),至十七日或十八日才能
8、出界,這是五臺山普壽寺大力主張的作法,并認為不住夠九十日就有破夏之過11。界詮法師則認為三月安居就按三個月計算即可,反問:若一定要一月三十日計算,那么半月半月說戒是否非要作十五日十五日的分割12如明文所說:“若四月十六日結者,至七月十五日夜分盡訖名夏竟13。”七月十六日已經(jīng)進入迦提月14的界限。而主張“安居應住九十日”的一方也在南山律師的著作中找到依據(jù)。但道宣律師的著作雖有九旬、九十日的說法,而其目的絕非現(xiàn)在所爭論的問題。僧團很多人非常隨緣,覺得反正都已經(jīng)安居了三個月,再多住一兩天也沒關系,也不去探究其中的根據(jù),因此,現(xiàn)在僧團大多數(shù)人還是傾向于“安居應住九十日”的作法。
9、 二、自恣的方法與內(nèi)涵 自恣起著與說戒同樣的作用,所以七月十五日的自恣就相當于說戒15。不過,說戒必須先懺悔清凈,而自恣則允許在會上等待大眾或自恣五德的舉罪,而后向之懺悔。因此,自恣會上就有委派具有五德的受自恣人的作法以及大眾向之自恣的過程。由于接受大眾自恣的人,具有不愛、不恚、不怖、不癡,知自恣不自恣的自恣五德及知時不以非時、如實不以虛妄、利益不以損減、柔軟不以粗獷,慈心不以瞋恚的舉罪五德的品格,所以有資格接受這項任務,舉罪過程中即便有失誤之處也能得
10、到大眾的諒解。除五德之外的其它人雖也有為他人舉罪的權利,但舉罪本人必須說出或者親見、或者聽說、或者有懷疑的跡象等可靠的證據(jù),五德必須就見聞疑等形式一一審核所舉之罪,并且還要取得犯罪本人的承認。若事實如此,并有確鑿的證據(jù),則依法處罰;否則,即便確實有犯而證據(jù)不足,則要反治舉罪人毀謗重傷之罪。所以一般人還須端正自己的發(fā)心,要以充足的理由指出對方的過失,以期對方改往修來。 自恣五德在自恣法會上起著主導作用,所以必須由大眾僧選舉而委以重任。自恣之前,先由上座提名,秉羯磨法的人以宣告一次表決一次的白二羯磨16隆重推選,得
11、到大眾僧的認可后,才由五德作單白羯磨17宣告可以自恣了。由于僧團把舉罪的責任推重于五德,而五德本人除了接受他人的自恣外,其本人也需要五德為自己自恣,有鑒于此,各部律中作法時都要選出兩位,以便他們也可以互相自恣,如三千威儀云:“要差二人,為僧自恣竟,自相向出罪。不得求余人自恣,以余人僧不差故?!?8而且僧祇律中還特別提醒,五德按次第為大眾自恣時,如果輪到了自己的位置,那么就應該按此位次自恣,不要等到大眾全部自恣完畢再自恣19。如果自恣人很多,甚至可以選出四位、六位五德,作白二羯磨差人時只能二人二人差,不能一次差四人。即便有兩位乃至多位自恣五德,而自恣時,仍然要求一個接著一個自恣,不許可同時自恣2
12、0。眾中有六人,可以一次差二人,因為除去不足僧數(shù)的被差二人外,還有四人得秉僧法羯磨;若只有五人,則要作兩次白二羯磨先后單差自恣五德;若是四人以下就無法使用僧法羯磨自恣。所以僧法羯磨至少應有五人,五人與六人的差別就在于差自恣五德的白二羯磨上。 自恣五德,單白羯磨告知大眾要自恣后,從上座開始依次接受大眾的自恣。第一五德至第一上座前,展具;第一上座見五德來,起身離座,互相頂禮一拜或三拜后長跪21,上座合掌對五德自恣:“大德一心念!眾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若見聞疑罪,大德、長老哀愍故語我。我若見罪,當如法懺悔(
13、三說)?!钡谝晃宓卵裕骸吧??!鄙献裕骸盃??!钡诙宓轮恋诙献罢玖?,等待第一上座自恣完畢才開始自恣。第一五德受第一上座自恣完畢,又至第三上座前。如此互相輪流以至下座。這一段自恣詞中,自恣者先請求五德慈悲攝受,因為今天是大眾僧自恣的日子,我作為大眾的一員也參加自恣。對我的不如法行為,無論是親眼所見還是親耳所聞乃至有所懷疑,都請大德您慈悲告訴我,而且也請在座大眾慈悲告訴我22。我知道以后,一定會如法懺悔而成就清凈的法身慧命。再三告白表示自身的誠懇。 自恣人這樣誠懇告白愿意接受五德及大眾的檢舉,這正是舉罪、懺罪的
14、最佳時刻。但律云所有的懺罪都是放在自恣之前,四分律云:“爾時,有異住處比丘犯僧殘,彼不知云何?告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佛。佛言:若比丘于異住處犯僧殘,彼比丘,若應與覆藏當與覆藏,與覆藏羯磨竟應自恣。應與本日治當與本日治,與本日治羯磨竟應自恣23。”乃至要處理好所有的僧事才自恣,所以若未能處理好還須暫時停止自恣:“若畏破僧,不應即日自恣,應小停自恣。”24若因為成就懺罪的僧人人數(shù)不足,可以說明先發(fā)露,待以后僧數(shù)滿足再懺罪,接著可以行自恣法。所以慈舟律師、弘川法師所錄的作法中都是在五德單白和僧之后開始舉罪懺罪,確認“若無事者”才依次接受大眾的自恣。據(jù)此推理,正式相對自恣時已經(jīng)屬于總結回顧的時刻,之前,
15、盡可能地懺悔了自知之罪乃至他人所舉之罪。見月律師的作法中甚至在自恣半個月前就已經(jīng)集體露罪、懺罪、打念佛七,精進道業(yè)25,但是恐有疏漏,現(xiàn)在陳白自恣時再三申請,有罪則懺悔,最終都能歡喜安樂。 佛制比丘尼依比丘僧夏安居,乃至安居結束要到比丘僧中請求比丘說“三事自恣見聞疑”。由于比丘負有教導比丘尼的責任,這就要求比丘自身必須具備清凈如法的資格,因此,必須自恣清凈后再接受比丘尼的自恣。比丘尼僧團自恣之前先白二羯磨,差一位比丘尼代表大眾到比丘僧中請求指出尼僧的過失,尼僧團又口頭委派二、三位比丘尼陪同。比丘僧集僧問和中將說
16、戒的“誰遣比丘尼來請教誡”改為“誰遣比丘尼來請三事自恣見聞疑”,道宣律師特別強調(diào),有尼眾依止安居并來求自恣才問,無則不須如說戒法“例行公事”而問。但慈舟律師、弘川法師都錄出這一程序,并詳列無比丘尼、尼僧僅僅口頭派遣比丘尼來頂禮比丘僧、尼僧作白二羯磨,委派比丘尼來“請三事自恣見聞疑”等三種情況的不同回應26。這一舉比丘尼罪的程序,照理應在比丘僧的自恣之后,如四分律所說,僧十四日自恣,尼十五日自恣。如果比丘僧自恣結束已經(jīng)解散,而后比丘尼才來請自恣,比丘僧還須重新集僧為之作“三事自恣見聞疑”。而且道宣律師也如是安排:“若尼來者,當自恣前,語令在眼見不聞處立。眾僧自恣,若至五三人,量時早晚令尼得還者。
17、上座敕五德且住,待尼自恣。當命之至僧中,令說三事見聞疑等27”但弘川法師所錄程序中都在比丘僧的正式自恣之前已經(jīng)完成。 在現(xiàn)在通行的自恣儀軌中,都是在自恣的前一天受籌以知人數(shù),當天就掛出“今日受籌,明日自恣”牌,人數(shù)少,也可以安排在同一天受籌、自恣。大眾集僧后,都由上座口頭委派某人行籌、某人收籌,而后羯磨師作白二羯磨對眾僧差遣,受差者領受后,作單白羯磨,宣布要行籌了。先為眾僧依次行香水洗手,洗手時念偈:“八功德水凈諸塵,盥掌去垢心無染。執(zhí)持禁戒無缺犯,一切眾生亦如是?!倍笫芑I,接籌還籌時各說兩個偈:“金剛無礙解
18、脫籌,難得難遇如今果。我今頂戴歡喜受,一切眾生亦如是?!薄熬咦闱鍍羰艽嘶I,具足清凈還此籌。堅固喜舍無缺犯,一切眾生亦如是。”次第受籌結束,數(shù)籌,然后收籌者向大眾匯報總人數(shù)。這一行法與結夏安居相同,只是作法過程中把安居之語改為自恣即可。道宣律師只是在說戒正儀篇列出“行香水行籌”的程序,安居法中沒有提及,自恣法中指同說戒法。今時諸師都將受籌法單獨集錄并越趨于完備,而且若作法人數(shù)多,則與安居法、自恣法分日而作。 道宣律師自恣宗要篇的很多自恣程序都指同說戒法,今會同慈舟律師、弘川法師所集儀軌綜合解說比丘僧之自恣法。1、
19、十五日早齋后,上座告知大眾今日自恣的時間、地點,并派一人到界內(nèi)各處受欲28。2、香燈師等負責莊嚴自恣場所,準備一切所需物品。3、打板集僧。4、問和作羯磨法,若有比丘尼來請三事自恣見聞疑,則可衡量比丘尼回到尼僧團的時間早晚,恐晚則在三五個比丘自恣后令至僧中接受舉罪,若有充足的時間則可等比丘僧自恣完畢再行此作法。5、差兩位自恣五德,先由上座口頭提名,而后作羯磨者再作白二羯磨差之。6、白僧自恣,第一五德作單白羯磨,告眾將要自恣,此時也是舉罪、懺罪的時候。需要說明的是,所有羯磨法都要求威儀一致,即大眾僧坐著,作羯磨者也應坐著,威儀不一則羯磨不成立。7、次第自恣,從上座至下座,五德依次為之自恣。所有比丘
20、自恣結束,就可令沙彌入僧中自恣。8、自恣完畢,第一五德報告:“僧一心自恣,竟!”便歸回僧中位置。9、上座教誡與回向。 四人、三人、二人只能行對首法,互相相對而說:“諸大德一心念!今日眾僧自恣,我比丘某甲清凈(三說)。”若一人用心念法,也須具足威儀而陳說:“今日眾僧自恣,我比丘某甲清凈(三說)?!庇捎跊]有五德舉罪,也沒有足夠的僧眾懺罪,若犯必須眾法方能懺悔的偷蘭遮罪、僧殘罪等,此時無法懺罪,只能陳說清凈。嚴格而言,別人法只能適用于清凈僧;退一步,也可以準同說戒法向四方僧發(fā)露后自恣,期待以后懺悔。余罪能對首懺悔者則
21、應懺悔完畢再自恣,一人時只能心念懺悔突吉羅罪。 若遇八難余緣可用略自恣法,共有六種,1、差五德后,五德于三五上座前如法說三遍,余人說一遍即可。2、一五德同時受二人自恣,互跪于二人中間,并告知說一遍即可,仍然是一個接著一個說,不是同時說。3、難緣緊急,無法按次序一一親對五德自恣,大眾互相對首自恣,如若有百人分成五十對。此法應當先作一單白羯磨告眾,由五德作羯磨法:“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各各共三語自恣,白如是。”因為不是親自對五德自恣,所以需要單白作一總的說明。4、如前法,只說二遍。5、如前法,只說一遍。
22、6、作單白羯磨后欲自恣而難事已來,開許直接離去。若尚未作白,可在七月十六到八月十五的一個月的時間段里,隨難緣平息后再自恣。六種略自恣法的選用,應“當量僧多少、難來遠近等,若僧多、時熱、處所迮狹、明相欲出等”,這全在懂法的秉法者作智慧的抉擇。 佛陀雖然要求人人安居,但有人仍有因緣無法安居,因此一個道場可能包含了安居、不安居甚至破安居的人,自恣時都可以隨安居者一起自恣。雖然規(guī)定七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作為自恣的時間,但仍可根據(jù)當時安居人的情況而定,若后安居者多,他們約定要八月十五再自恣,其余前安居、中安居者就要少數(shù)服
23、從多數(shù)。若僧中只有自己一人安居,則不須行受籌法,找一個比丘作對首安居即可,只是自恣時應當尋找舉辦自恣的道場參加自恣。安居結束可受迦絺那衣,若能行持這一作法,則可享受從七月十六至十二月十五的五個月的五項權利:畜長衣、離衣宿、背請食、別眾食、食前食后不囑余比丘入聚落;不受迦絺那衣,則只有從七月十六至八月十五的一個月的享受期限。唯有前安居人獲得這些利益,但中后安居人仍然可以增長夏臘,也有資格分享施主供養(yǎng)安居僧的一切利養(yǎng)。 由安居而制定自恣法,這是外道所沒有。佛陀經(jīng)常教誡弟子“展轉相諫、展轉相教、展轉懺悔”,如此令佛法
24、增長廣大。所以除了半月半月懺悔說戒,還于安居結束安排了自恣的作法。這樣僧眾個人的自修、僧團的攝受及凝聚都能得到良性發(fā)展。因此,安居結束自恣的安排開顯出佛陀偉大的教育思想。嚴格挑選具格者為眾舉罪自恣,秉羯磨法時一再強調(diào)或者也可以說是不斷提醒大眾行住坐臥的威儀上的一致性,顯示羯磨法的嚴肅與神圣,令大眾從外相上的一致而逐漸實現(xiàn)內(nèi)心的和合。但是若是遇到種種特殊情況,佛陀都慈悲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如略自恣、增減自恣、修道安樂延日自恣等。僧眾應在這一系列的制約與開緣中體會其深層的含義,每一作法、每一宣告都有指向。只有重視了、實踐了,才能從制度層面深入到精神的內(nèi)在,而實現(xiàn)個人僧格的升華、以制度攝僧的理想、正法久
25、住的目的?!咀⑨尅? 在中國,一年分四季,以陰歷年的十二月末為年終。在印度,一年分三季,冬季為年始夏季為年終,所以都以夏季末為過年。在佛法中,既隨順印度的因緣又有所改進,以正規(guī)的夏三月安居之后就是七月十五日,離夏末還有一個月,但以夏三月安居有功,所以定在七月十五日行功論賞,因此,以此日為過年。百丈清規(guī)證義記云:“僧不序齒而序臘,以別俗也?!本褪菑陌簿佑泄φ撋岬哪挲g資格,德高臘長的臘是就出家年齡計算的。2 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卷2:“梵云缽刺婆刺,亦譯為隨意,亦是飽足意,是隨他人意舉其所犯。”大正藏第54冊,第218頁上。3 鈔記卷13,第1頁。4 四分律卷37,大正藏第22冊,第835頁下:“我等
26、當共作制結安居,不得共語、禮拜、問訊。若先入聚落乞者,先還掃除食處”5 四分律卷37,大正藏第22冊,第836頁上:“汝曹癡人,自以為樂,其實是苦。汝曹癡人,自以無患,其實是患。汝曹癡人,共住如似怨家,猶如白羊。何以故?我無數(shù)方便教諸比丘彼此相教,共相受語,展轉覺悟。汝曹癡人同于外道,共受啞法。不應如是行啞法,若行啞法,突吉羅?!? 道宣律師所說的這一段理由與緣起不相符合:“所以制在夏末者,若論夏初創(chuàng)集,將同期款九旬,立要齊修出離。若逆相舉發(fā),恐成怨諍。遞相訟及,廢道亂業(yè)?!扁n記卷13,第2頁。7 鈔記卷13,第2頁。8 四分律卷58,大正藏第22冊,第998頁下。“復有三種自恣,十四、十五、
27、月初日(十六是黑月初日)?!? 鈔記卷13,第4頁。10 鈔記卷13,第5頁。11 如瑞法師講的作持啟蒙VCD。12 界詮法師講南山三大部VCD。13 鈔記卷12,第29頁。14 迦絺那月的略稱,翻為功德月,因安居有功而有五利的獎賞。時間是:不受功德衣只有一個月:7月16日至8月15日。受功德衣有五個月:7月16日12月15日。15 鈔記卷13,第24頁:“問,自恣竟,得說戒否?答,依明了論,先說戒后自恣。四分云,自恣即是說戒?!保ㄋ姆致删?8,大正藏第22冊,第843頁中)16 白二羯磨:“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白如是。大德僧聽,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誰諸長老忍。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扁n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聽評課記錄1
-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聽課評課記錄
- 現(xiàn)場電力服務合同(2篇)
- 生活設施租賃協(xié)議書(2篇)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章三角形課題已知邊角作三角形聽評課記錄
- 新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18.2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4.3《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聽評課記錄1
- 魯人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3.3《正視壓力 輕松前行》聽課評課記錄
- 2022年新課標八年級上冊歷史第3課太平天國運動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22.2.1《二次函數(shù)與一元二次方程》聽評課記錄
- 裝修工程延期協(xié)議
- 《梅大高速茶陽路段“5·1”塌方災害調(diào)查評估報告》專題警示學習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917)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大健康解讀》課件
- 2025年度交通運輸規(guī)劃外聘專家咨詢協(xié)議3篇
- 2024年04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429)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專項債券培訓課件
- 《會務的組織和管理》課件
- 2024年公司領導在新年動員會上的講話樣本(3篇)
- 《倒虹吸管安全評價導則》
- 2025年中國濕度傳感器行業(yè)深度分析、投資前景、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