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本文整理于網(wǎng)絡(luò),僅供閱讀參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輔導6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文說明一、本書分作兩部分,前半部分寫百草園,后半部分寫三味書屋,中間有一個過渡段。對于這兩個部分之間的 關(guān)系,有三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是和諧統(tǒng)一的。貫穿全文的, 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一顆天真調(diào)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 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一種意見認為,是對比關(guān)系。用樂園似 的百草園生活來和陰森、冷酷、枯燥、陳腐的三味書屋相對比, 一個是多么適合兒童心理,表現(xiàn)了兒童的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 是多么妨礙兒童身心的發(fā)展。又一種意見認為,是襯托關(guān)系。用 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 封建教育制度
2、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對本文結(jié)構(gòu)的不同理解,實際上表現(xiàn)了對文章的主題思想的不同理解。對文章的主題思想,可以允許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見“有關(guān)資料”)二、本文第二段的寫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點,又符 合兒童的心理。石井欄之所以“光滑”,是因為井欄經(jīng)過常年累月 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為童年的魯迅多次好奇地摸 過它。說黃蜂“肥胖”,不僅是它的體態(tài)較別的昆蟲肥大,而且是 兒童的特別的感覺。叫天子的忽然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也不 單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xiàn)出兒童的羨意。至于寫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更是兒童特具的感受。第二,形、聲、 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菜
3、畦的“碧綠”、桑甚的“紫紅”、菜花和蜂的“黃”,是寫顏色,“肥胖” “高大”“臃腫” “像小珊瑚 珠攢成的小球”是寫形狀,這兩者都從視覺上寫;鳴蟬的“長吟”, 蟋蟀的“彈琴”,是從聽覺上寫;覆盆子“又酸又甜”寫的是味覺: 這真叫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這里的景物實際上包括了春、夏、 秋三個季節(jié)的,桑甚、菜花是春末的,蟬鳴在盛夏,蟋蟀到秋天 才叫;這與后文寫到的冬天的百草園合起來成為完整的四季圖, 可見作者構(gòu)思的精巧。第三,融情入景,景中有人。本文在寫景 時洋溢著感情。像“不必說也不必說” "單是就”, 就是富于感情色彩的詞語。描寫景物所用的動詞、形容詞不僅確 切、明麗,而且蘊含著喜愛之情
4、,如“長吟”“輕捷” “低唱”“彈琴”之類。第四,層次井然,條理分明。先用兩句“不必說” 寫百草園整體,再寫局部的“泥墻根一帶”,這是一種順序。第一 個“不必說”由低到高寫靜物,第二個“不必說”由高到低寫動 物,這又是一種順序。整體部分是從植物寫到動物,局部部分從 動物寫到植物,這又是一種順序。這幾種順序配合起來,使寫景 不僅有序,而且活潑多姿。三、本文善于聯(lián)想。作者寫何首烏根想到成仙,寫傳說的赤練蛇聯(lián)想到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 寫捕鳥提到閏土的父親,這些必要的聯(lián)想,使文章放得開,增加 情趣;又收得攏,為表現(xiàn)中心服務(wù)。文章顯得多姿多彩,生動活 潑。 關(guān)于練習 一、課文前半部分寫百草園,后半部分
5、寫 三味書屋。對這兩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它們所表現(xiàn)的作者的思想感 情,大致有下邊三種說法。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1.襯托關(guān)系。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襯托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的生活, 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2.對比關(guān)系。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的生活作對比, 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 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3.統(tǒng)一關(guān)系。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美好生活的回憶,表現(xiàn)兒童對自然的熱愛,對知 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這道練習旨在幫助學生從整體與部分的結(jié)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由于課文內(nèi)容 復雜,初一學生難于理解得很深
6、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達到目 的。這三種說法都有一定根據(jù),學生無論贊成哪種說法,都要給予適當肯定。第一種說法,根據(jù)是魯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都 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扼殺兒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 寫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種說法,是對第一種說法的修 正,比第一種說法合理些。第三種說法,最易為現(xiàn)在的人們接受, 似乎最為合理。理由可參見“有關(guān)資料” o 二、默讀下邊兩段 文字,完成練習。這個練習旨在幫助學生學習本文精彩的語言,體會文章生動、形象的景物描寫。1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 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
7、 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 無限趣味。(1)找出描寫景物的詞語,弁品味其中形容事物、表述動作的詞的準確性。(2)仿照“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這樣的句式寫一段話。(1)顏色:碧綠、紫紅。聲音:長吟、低唱、彈琴。形狀:光滑、高大、肥胖、輕 捷、直竄。(2)可以先指導學生把握這種句子的特點和表達效果,然后造句。2.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秋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 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 罩住了。這段文字總共不到七十個字,連用九個表述動作的詞寫捕鳥的動作,試找出來,體會用詞的準確性。試寫一個
8、游戲, 表現(xiàn)一系列動作,注意用詞準確。九個動詞是:掃、露、支、撒、系、牽、看、拉、罩。寫游戲的練筆,要寫得清楚、真切、 生動。 三、熟讀下邊這段文字,回答問題。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 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吧,也許是因為將他頭 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都無從知道??偠灾何覍⒉荒艹5桨俨輬@了。 Ade,我 的蟋蟀們!Ade ,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1.這一段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對你寫作有什么啟示?2.這一段流露了作者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各是什么樣的感情?3.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蓮”前面加上“
9、我的”,在后邊加上“們” ? 4.三個“也許”表現(xiàn)作者什么樣的心態(tài)?這道練習旨在幫助學生理解全文的結(jié)構(gòu)和過渡段的作用,理解作者表達的感情弁品 味語言。1.這段文字起過渡作用。2.對百草園喜愛、留戀的感情,對三味書屋有所畏懼的感情。3.加上“我的”,表示與“蟋蟀” “覆盆子” “木蓮”的親密關(guān)系。加上“們”,是擬 人化用法,而且表示數(shù)量多。4.三個“也許”是表示猜測、估計或不能肯定的語氣。教學建議一、這一課,是學生升入中學第一次讀魯迅先生的作品。教師在課前要簡明、扼要地 介紹魯迅的生平,結(jié)合魯迅童年生活講述與課文有關(guān)的部分,自然導入對課文的分析,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二、本文的寫景極為精妙,此中筆
10、法,學生未必都能一一學會。但寫景的基本 原則和常用手法,諸如要抓住事物特點,應當有恰當?shù)捻樞虻龋?應該指導學生掌握。三、描寫三味書屋部分是教學難點。難在兩點:一是對這部分內(nèi)容的理解困難,二是有些難解的詞語。關(guān)于內(nèi)容,主要是有些分歧意見。只要是從課文本身出發(fā),聯(lián)系 時代背景和作者思想全面考慮,見解不同是正常的。教師適當引導,學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關(guān)于生僻詞語,教師參見“有 關(guān)資料”部分,加以了解,學生則不必深究。四、“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等語是作者有意諷刺當時社會上那些“正人 君子”的,意義深刻、含蓄,學生不易理解,但弁不妨礙對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理解。有關(guān)資料一、補充注釋1.“仁遠乎哉
11、我欲仁斯仁至矣”應讀作:“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引自論語述而,意思是:“仁這東西很遙遠嗎?我想得到仁, 這仁就來了?!笔切麚P孔子哲學思想“仁”的。2.“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應讀作:“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引自幼 學瓊林身體。原文是“笑人齒缺,胡為狗竇大開?!币馑际牵骸靶θ思已例X缺了,(那口)像個狗洞大開著?!?3.“上九潛龍勿 用”引自易經(jīng)乾卦?!吧暇拧痹氖恰俺蹙拧保皾擙埼鹩谩?即所謂“龍德而隱者也” o意思是說,惡勢力強大時,才高德重的“好人”就要隱居起來,暫時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4.“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摘自尚書禹貢。原文不在一處, 是學生因不懂而胡亂拼湊到一處的。 意
12、思是,那個地方的土地,(分 為九等,上上為第一等,下上為下等里的最上一級),好壞交錯;那進貢的東西,有祭祀專用的一捆捆的茅草,還有橘、柚這類水 果。應讀作“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5.怪哉宋朝人編的太平廣記473卷里有這樣的記載:漢武帝幸甘 泉,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牙齒耳鼻盡具,觀者莫識。帝乃使東 方朔視之,還對曰:“此蟲名怪哉。昔時拘系無辜,眾庶悉怨,咸 仰首嘆曰:怪哉怪哉!蓋感動上天,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 地必秦之獄處?!奔窗吹貓D,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蟲? ”朔曰:“凡憂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當消?!庇谑鞘谷巳∠x置酒 中,須臾糜散。6.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
13、先生幼年讀書的地方。他于1892年2月,12歲那年到這里入學。第二年秋后, 因祖父下獄,少年魯迅離家去紹興農(nóng)村皇甫莊、 小皋埠避難, 故學業(yè)中斷。1894年夏間回家,仍返三味書屋。這樣一直到大約 1898年往南京水師學堂學習前半年才離開,其間斷而復續(xù),首尾 竟達六年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舊如魯迅回憶時寫的那樣:“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 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 花鹿伏在古樹下?!边@匾和畫,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黨派干部 想盡辦法才找回來。當年和魯迅一道念書的同學,解放初還有周 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這三位老同學的回憶,三
14、味書屋恢復了原來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國舊式的客廳,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來,是會感到奇特的。學生的座位一共有11個; 魯迅的座位排在北墻邊,是一張帶抽屜的長方形桌子,桌子后面 放著一張略嫌低些的椅子。這兒光線很暗,空氣也顯得潮濕。他 的書桌右角,至今還刻有一個約一寸見方的“早”字,刀法簡樸 挺直,它是魯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極為珍貴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 來歷,據(jù)說是這樣的:有一天,魯迅上學遲到了,受到塾師的責 備,他就用小刀刻下了這個方方正正的“早”字,來督促自己。從此,他再也沒有遲到過。7.私塾私塾乃我國古代私人所設(shè)立的教學場所。它在我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對于傳播 祖國文化,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15、,培養(yǎng)啟蒙兒童,使學童在讀書 識理方面,起過重要的作用。私塾的學生多六歲啟蒙。學生入學不必經(jīng)過入學考試,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弁在孔老夫子 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個頭或作一個揖 后,即可取得入學的資格。私塾規(guī)模一般不大,收學生多者二十 余人,少者數(shù)人。私塾對學生的入學年齡、學習內(nèi)容及教學水平 等,均無統(tǒng)一的要求和規(guī)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我國古代 通行的蒙養(yǎng)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 家詩千字文,以及女兒經(jīng)教兒經(jīng)童蒙須知等等, 進一步則讀四書五經(jīng)、古文觀止等。其教學內(nèi)容以識字習字為 主,還十分重視學詩作對。私塾的教學時數(shù),一般因人因時而靈活掌握,可分
16、為兩類:“短學”與“長學” o教學時間短的稱 為“短學”,一般是一至三個月不等,家長對這種私塾要求不高, 只求學生日后能識些字、能記賬、能寫對聯(lián)即可。而“長學”每 年農(nóng)歷正月半開館,到冬月才散館,其“長”的含義,一是指私 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齡也長,二是指學生學習的時間長,學習 的內(nèi)容也多。至于私塾的教學原則和方法,在蒙養(yǎng)教育階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養(yǎng)教育,強調(diào)蒙童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生活 習慣。如對蒙童的行為禮節(jié),像著衣、叉手、作揖、行路、視聽等都有嚴格的具體規(guī)定,為我國教育的傳統(tǒng)。在教學方法上,先 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講課時,先生正襟危坐,學生依次把書放在 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聽先生圈
17、點口哼,講畢,命學生 復述。其后學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讀。凡先生規(guī)定朗讀之書, 學生須一律背誦。另外,私塾中體罰盛行,遇上粗心或調(diào)皮的學 生,先生經(jīng)常揪學生的臉皮和耳朵、 打手心等。8.“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嘀 ”出自清代武進人劉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岡賦,文載清人王先謙所編清嘉集初編卷五。李克用為晚唐沙陀人, 因參與鎮(zhèn)壓黃巢起義有功而官封晉王。他為了爭奪地盤,擴大勢 力范圍,與另一地方軍閥、農(nóng)民起義的叛徒朱溫連年攻戰(zhàn)不停。三垂岡一名三垂山,在今山西潞城縣西。李克用曾因一次對梁戰(zhàn) 爭的勝利在此置酒慶賀。劉翰賦寫的就是這次宴會的盛況。“金叵夢”是一種敞口的淺杯,
18、那形制也許同現(xiàn)今戲曲舞臺上用作道具 的長方形酒卮相仿佛。魯迅先生所引劉翰賦中的“金叵夢” 一詞 也應作如是觀,否則與下文“千杯未醉”四字便難以綴連椎合。二、關(guān)于美女蛇的分歧意見有人認為這個故事是壞的,魯迅是批判它的?!捌鋵嵨铱淳褪亲置嫔系囊馑迹瑳]有什么特別的寓意。故事的后半段還講飛蝶蚣制死美女蛇的傳說,更是迷信,更沒有什么寓意。我覺得這就是個迷信故事,嚇唬孩子的。也可 以說魯迅在批判這個迷信故事?!保ɡ詈瘟直本┦兄袑W語文課本中十五篇魯迅作品的問題試答,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美女蛇之類的故事,是從儒家說教派生出來的,原意在于逼 誘兒童有志于學。造成了孩子的迷信和恐懼,夏夜乘涼,
19、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墻上。"(陳智賢、毛志成讀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北京師大學報1974年第3期) 有人認為這個故事是好的?!罢f的是蛇,指的卻是人:世間有這么一種惡人,專會裝扮善良的面貌騙人害人, 必須小心提防他。 飛蝶蚣是幻想出來的制服這種惡人的力量?!保◤埉厑沓跫壷袑W課本文學第二冊教學參考書)有人則認為:“這個關(guān)于美女蛇的民間故事,帶有封建迷信成分和頌揚佛教的糟 粕,但也包含了與人民為敵的妖魔鬼怪是會披上漂亮的偽裝來害 人的這樣一個深刻的寓意。"(上海人民出版社魯迅作品教學參考資料)三、對先生的分歧意見李何林說這位“先生”是一個體現(xiàn)孔孟之道的、 不學無術(shù)的典型腐儒,
20、 作者對他“是 用輕松幽默的筆調(diào)予以揭露”。作品中說“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 正,質(zhì)樸,博學的人”,李何林認為“這是傳言,弁不是作者的看 法,作者的看法已滲透在全篇的敘述中” o (見從百草園到三味 書屋,原載山東師院等四院校編語文教學 1978年第1期。)山東中學課本語文教學參考資料中說, “先生”是“一個迂腐 的老學究”,他用自己身受其害的那一套“加害于兒童” o弁指出,“先生”這樣做“卻又非但全無惡意,倒還是出于一片至誠。這 里所包含的悲劇性是多么深啊 一楊炳輝也認為“先生”“是一個深受毒害的長期執(zhí)行地主階級反動教育路線的下層知識分子。因 此,魯迅對他的諷刺和批判還是有分寸的"o
21、 (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筆記,原載云南教育學院中學教學1979年第4 期。) 谷奎、沛夫認為前一種意見是錯誤的,沒有抓住“先生” 的本質(zhì)特征。他們依據(jù)毛澤東同志說的:“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闭J為三味書屋的這位“先生”的本質(zhì),“就是一個忠實地頑固地宣揚反動腐朽封建思想的衛(wèi)道士,是一個儒家的代表”;“在魯迅筆下,先生是一個被批判、諷刺的可憎而又可笑的反面人物?!保ㄒ婈P(guān)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幾個問題 ,原載濟寧師專函 數(shù)教學1975年第1期。)南京師院圖書館、中文系編的文教資料簡報1976年第1期關(guān)于三味書屋塾師壽鏡吾的評價問 題一文中,把
22、作品中的“先生”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里的壽鏡吾弁 根據(jù)對壽老先生生前的種種傳說,認為把他看成“腐儒”,“似乎與魯迅原意不十分吻合” o曲辰也是把“先生”與壽鏡吾聯(lián)系起來 看的,他認為對“先生”應從“歷史的眼光”來看。在當時的歷 史條件下,曲辰認為作品中的“先生”弁非是“不學無術(shù)的腐儒”, 他“實行那一套是題中應有之義,完全不足為怪”;而現(xiàn)實中的壽老先生,據(jù)有關(guān)資料,他不僅“知識淵博”,更可貴的是“具有反 帝愛國思想”,對魯迅關(guān)心,魯迅對他“也非常尊敬” o因此曲辰 認為作品中“對壽先生的描寫絲毫沒有惡意”,“僅對他作了若干委婉善意的諷刺” o (見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原載愛輝 縣教師進修學校進修參
23、考資料1977年第3、4期) 常明對 前一種說法提出異議,他說:“作者既未點壽鏡吾先生的名,因而 提出關(guān)于對三味書屋塾師壽鏡吾的評價問題,在提法上倒是不 十分吻合魯迅的原意的。”他認為“如何評價現(xiàn)實生活中的壽鏡吾 和如何評價作品中的塾師是兩回事”,因為“作者總不免要進行一 些加工”。作品中不點明“壽老先生”,常明說,這是作者“怕人 落實而影響塾師的典型性,從而影響主題思想的深度和廣度”認為李何林說“先生”是“典型的腐儒”,“正是根據(jù)作品的具體 敘述而肯定”的。(見試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兩個問 題,原載語文戰(zhàn)線1976年第4期) 四、對本文主題的分 歧意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主題是什么?眾說
24、紛紜。就其主要分歧來說:一種意見認為,本文的主題在于批判封建教 育制度。另一種意見認為,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1.主題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李何林認為:本篇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用樂園似的百草 園生活來和陰森、冷酷、枯燥、陳腐的三味書屋相對比,一個是 多么適合兒童心理,表現(xiàn)了兒童的廣闊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么 妨礙兒童身心的發(fā)展:像論語 幼學瓊林周易尚書這 些宣揚封建毒素的古書,艱深難懂,逼著學生死記硬背,不懂也 不能問。重點在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殘害兒童的身心發(fā)展,但百草園畢竟不是學校,不是生產(chǎn)斗爭和階級斗爭的課堂, 不過是能引起兒童樂趣的地方,所以這不是寫
25、兩個課堂。作者寫這個私塾老先生,說“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zhì)樸、 博學的人”,這是傳言,弁不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看法已滲透在 全篇的敘述中:通過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動的對比;通過對這 位老先生一面教學生死讀書、讀死書,一面自己在課堂上搖頭晃 腦地欣賞無聊文章的描寫;特別是通過寫學生按規(guī)矩如何先拜孔 子后拜他,魯迅如何抱著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問題 去請教他,而碰了一鼻子灰說明了他是一個體現(xiàn)孔孟之道的、不學無術(shù)的典型腐儒。不過作者還不是把他寫得很兇。他對學生 也“大叫” “瞪眼” “怒斥”,偶爾也打“戒尺” “罰跪”,但這些都 不常用。對這位老先生,作者是用輕松幽默的筆調(diào)予以揭露。這
26、篇散文不僅寫景細致,且景中有情。景是兒童心理的景,情是 兒童心理的情,使讀者感到此情此景親切可愛: 使人愛文中的景, 更愛景中的情,更愛有這種天真感情的兒童,從而也就更憎惡奪 去兒童“好景”的封建教育。(李何林北京市中學語文課本中十五篇魯迅作品的問題試答,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雪步認為:“作者通過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兒童時代兩種截然不同的 生活描寫,所表達的主題則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為核心的封 建教育制度,從而表現(xiàn)了魯迅對封建社會及其教育制度的徹底否 定。”(山東師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圖書館編魯迅教學手冊)2.主題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張碩城認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主題思想,歷來的概括是
27、:通過百草園自由快 樂的生活和三味書屋里枯燥無味的生活相比,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 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這一概括,源于許欽文語文課中魯迅作品的教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年),為歷年來的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資料所沿 襲。筆者認為,這一概括的前半部分是正確的;后半部分則不符合作品實際,也不符合魯迅的創(chuàng)作本意。這篇散文,沒有批 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意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題舊事重提之六),對于朝花夕拾全 集的寫作緣起和本意,魯迅有過明確的說明。他在朝花夕拾小 引中說道,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廈門這段時間寫的,在廣州 編定。其時正是魯迅生活中最輾轉(zhuǎn)流
28、徒,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為 了 “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魯迅只能借回憶舊時的美好的事物,來排除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閑靜”,寄一絲安慰。從百草 園到三味書屋正是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樓上寫的,當時他“是 被學者們擠出了集團之后”,只好借這樣一朵兒時的“小花”,來 排遣寂寞。這是一。第二,小弓I還說明,原來集名是舊事重 提,編定時,“我還替它改了一個名稱:朝花夕拾"。這一改動, 是為了更符合這組散文的內(nèi)容實際。 因為,在苦悶失望中的魯迅, 當時常?;貞浧饍簳r的故鄉(xiāng)的瓜果。這組散文,正是浸透著兒時 故鄉(xiāng)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魯迅書桌上的那盆“水 橫枝”,樹葉青蔥得可愛。所以魯迅把這
29、美好的回憶散文,比作一 組晨光里綻開的花朵。拾來自賞、自慰,而弁不是直接為了戰(zhàn)斗。 可以說,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時代生活的戀歌,而不是投向敵 人的投槍和匕首。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其中的一篇,它的創(chuàng) 作思想不可能游離于朝花夕拾之外。從作品的實際內(nèi)容來看,也看不到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首先,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的前后描寫無法形成所謂“相比”或“對照”,它們在敘述格調(diào)上 是渾然一體,前后一致的,不存在褒前貶后的問題。百草園生活 的描寫自不必說,是何等歡樂,天真。三味書屋的生活描寫又何 嘗不是這樣。作者描寫剛到書屋時對里頭的陳設(shè)布置首先就充滿著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門”,“三味書屋”的大匾,“畫著一 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的畫幅,那沒有孔子牌位的拜孔 子和拜先生儀式,對未脫孩提稚氣的魯迅,充滿著一種不同于百 草園戲耍的新鮮感。假如說,別了百草園,是令人留戀的;那么進了三味書屋,則又使他的好奇心進到了一個新的天地。 當然,“何 曰怪哉”之類的好奇,是不可能從先生口中或書上得到解答的,但作者寫到這些時,弁不認為這是對兒童的束縛,只是說“做學 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 O弁認為先生是一定懂得的,只不過不愿 說。接著,描寫了讀書生活中的樂趣?!罢缌曌?,晚上對課”,“大 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人聲鼎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校園智能化升級的關(guān)鍵-學校科技實驗室設(shè)施規(guī)劃
- 跨越學科邊界自我在學習中的多元應用與挑戰(zhàn)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建造與融資租賃綜合服務(wù)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家庭醫(yī)生咨詢服務(wù)合同
- 2025年滬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統(tǒng)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度企業(yè)內(nèi)部培訓項目合作協(xié)議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人教新起點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B版選修3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二零二五版苗木養(yǎng)護管理服務(wù)合同2篇
- 環(huán)境監(jiān)測對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
- 2023年數(shù)學競賽AMC8試卷(含答案)
- 神經(jīng)外科課件:神經(jīng)外科急重癥
- 2024年低壓電工證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3年十天突破公務(wù)員面試
- 《瘋狂動物城》中英文對照(全本臺詞)
- 醫(yī)院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證明(樣本)
- 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理解100篇(及答案)
- 氣功修煉十奧妙
- 安徽省物業(yè)服務(wù)標準
- 勾股定理的歷史與證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