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途徑和方法_第1頁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途徑和方法_第2頁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途徑和方法_第3頁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途徑和方法_第4頁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途徑和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區(qū)縣 南開區(qū) 學校 實驗學校 學科 語文 姓名 楊慧莉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途徑和方法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階段累計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而在低年級就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梢?,低年級的識字量已占總識字量的53%60%。對于6、7歲的孩子來說,面對較大識字量,遺忘率比較高,往往學了后面的生字,忘了前面學過的,復習前面的生字,又忘了后面的生字。反反復復,識字效果總是不盡人意。根據新課標對識字教學提出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

2、律,我總結出以下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途徑和方法:一、 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培養(yǎng)識字興趣。1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2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3善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二、運用多種方式,提高識字效率。 1運用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識字。 2遵循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識字。3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識字。三、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1在生活中識字以鞏固字形。2在課外閱讀中培養(yǎng)識字能力。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關鍵詞:識字教學 途徑 方法 課程標準 樂學情景 識字興趣 識字效率 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

3、也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階段累計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而在低年級就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梢?,低年級的識字量已占總識字量的53%60%。根據多年對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探索、實踐和分析表明,面對較大識字量,學生的遺忘率比較高,往往學了后面的生字,忘了前面學過的,復習前面的生字,又忘了后面的生字。反反復復,識字效果總是不盡人意。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的識字能力,鞏固提高識字效果,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是我們需要探索的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

4、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由此可見,識字教學應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以下談談我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幾點做法:一、 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培養(yǎng)識字興趣。 識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課上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語文課程標準也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入教學的第一目標。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xù)的時間很短,因此,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1創(chuàng)設輕

5、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有一位教育學專家說過這樣有意思的話:“在今天中國的教室里,坐著的是學生,站著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這種局面恰恰打了個顛倒站著的先生占據著至尊之位,而坐著的學生的軀體內,卻掩藏著一個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站著,甚至跪著的靈魂?!蹦敲?,在尊重與激勵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面對枯燥、大量的生字,作為6、7歲的兒童本身會產生一種恐懼和厭煩。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低年級學生對教師存在著很大的依賴性,如果師生關系不親密、不融洽、不協(xié)調以及學生學習環(huán)境的氣氛不融洽,往往會導致對教師的要求無所適從,就會失去安全感,在心理上造成壓力。因此,我們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種愉快的氛圍,切不

6、可對識字有困難的學生諷刺、挖苦,以致其喪失學習的興趣。 2.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且易于疲勞,教學時恰當?shù)剡\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能夠激發(fā)學生情緒。如在教學難記字時,我把字體放大,展示在屏幕上,讓學生觀察筆順的演示。如果是象形字就將這個字的演化過程播放給學生看。那么,對于這個字的音、形、義,學生會更容易加深印象,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比教師讓學生反復書空,反復講解注意點來得有趣。在鞏固練習的環(huán)節(jié)我也充分利用多媒體,如摘蘋果、走迷宮等,這樣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3.善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曾有位特級教師這樣說過:“要準備一百頂高帽給學生戴,要真

7、心實意地給他們戴”。教學中我經常對學生說:“你的這種記字方法真好!”“你能比較出它們的異同,真棒!”“你領讀的聲音可真洪亮!”學生在教師的一片贊揚聲中會更加激起識字的欲望。此外,抓住學生愛表現(xiàn)的心理特點,我還經常讓學生扮演“小老師”,讓他們到黑板前領讀、講生字、講記字方法,給他們充分表現(xiàn)的空間。讓他們覺得識字是有趣的,使他們喜歡學習漢字。二、 運用多種方式,提高識字效率。 1、運用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識字。在識字教學中,如何使字的音、形、義統(tǒng)一起來,字形教學就成為難點。引導學生在識字中逐漸了解、體會和總結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對于解決字形的難點是十分有利的。漢字字形雖然復雜但仍有規(guī)律可循。在漢字中,獨體字

8、占小部分,絕大部分是合體字。而合體字中形聲字占了80%85%。形聲字的特點一般是形旁標意,聲旁標音。如教學“清”、“請”、“晴”、“蜻”一組形聲字時,學生在對基本字“青”的字音、字形掌握的情況下,我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偏旁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學生會說出河水清清與水有關,有三點水的是“清”;請人做事要說話,有言字旁的是“請”;太陽出來天氣晴,有日字旁的是“晴”;蜻蜓是昆蟲,有蟲字旁的是“蜻”。用“換一換”的方法就可以區(qū)別識記。除形聲字外,教材中也接觸到象形字。如在教學象形字“目”時,我先出示實物圖片和生字卡片,讓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著什么?(知道“目”即眼睛。)然后對比圖和圖畫右下角的象形字、圖下的

9、現(xiàn)代字 “目”有什么相像的地方?讓學生對比著事物的形狀識字。最后小結學習“目”的方法:看圖讀字理解字意比形認字識記生字。學生能夠依照此法學習其他象形字。把象形字形象化,把形聲字故事化,就會便于學生的識記。這樣按漢字構字規(guī)律去教,并將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教給學生,學生一旦掌握了規(guī)律,就可以用類比方法,觸類旁通。不但活躍了學生思維,也訓練了他們的聽、說能力,識字效率可以極大地提高。2、遵循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識字。識字教學初始階段的對象是67歲的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一階段的兒童共同的心理特征是:活潑好動、愛玩,不能長時間專注某一事物,喜歡具體形象的東西,記憶力較強,但學得快,忘得也快。比如:呈現(xiàn)一個漢

10、字,兒童對其形狀的辨認經歷的認知過程是:(1)先整體后局部。即識字總是先感知字的整體,然后辨認個別筆畫。(2)先輪廓后內涵。低年級兒童往往對字形的輪廓容易掌握,對內部細節(jié)難以牢記。(3)先上部后下部。(4)先左后右。(5)先熟悉后生疏。另外,學生對漢字由感知理解運用,學生思維發(fā)展是由具體到抽象。了解兒童的這些認知特點,教學時就要由具體到概括,即由圖到字,由事、物到字。如學習口耳目一課,我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與其所表示的圖畫的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掌握象形字的構字規(guī)律與識記方法;學習比尾巴,我讓學生邊看圖,邊識字,滲透看圖識字的方法。還要由簡單到復雜,即由字逐步到詞句段篇。如學習回聲一課,我先讓學生復習“

11、圓圈”、“波紋”、“橋洞”、“倒影”等詞語讓學生認讀;再出示短語:“半圓的石橋”、“水里的倒影”讓學生讀;最后讓學生用這兩個短語說一句話,即為:“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倍@正是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內容,隨后讓學生讀這一段,自然地過渡到文章的學習中。有效地體現(xiàn)了學生由簡單到復雜,由字-詞-段-篇的認知過程,孩子易于接受和記憶,從而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3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識字。讓學生“在做中學”、“在樂中學”是我們倡導的理念。識字教學更要依靠課堂上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識字效率。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常用的幾種形式: (1)游戲識字。這是識字教學中最常見的方式。

12、它符合低年級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樂于參與的心理特點。游戲不僅增強識字的趣味性,而且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常用的游戲形式有: 摘蘋果。如在教學雨點兒一課時,在鞏固復習環(huán)節(jié)我將“數(shù)不清”、“雨點”、“云彩”、“飄落”、“天空”這幾個認讀字組成的詞語畫在蘋果圖形里,讓學生邊讀邊摘,并要求學生加上幾個字把這些蘋果調整順序組成一句話。學生經過思考,組成了句子:“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睆亩匀粚肓宋恼碌谝蛔匀欢蔚膶W習。做到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并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了解了字詞的意思,可謂一舉多得。開火車。這也是教學中利用率較高的游戲形式。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地檢查學生的識字效

13、果,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每認新字或復習鞏固時,我常選用這種形式和學生對話:“小火車開起來,哪組開?”“一組開?!薄靶』疖囬_起來,單軌開,雙軌開?”“雙軌開?!睂W生便會主動投入到識字活動中來。拼字。這一游戲是將漢字分拆成部首和部件,讓學生通過拼字來鞏固字形。如在教學爺爺和小樹一課的“熱”“傘”“到”“冷”四個字時,我先出示本課要求認識的部首“灬”、“人”“刂”、“冫”,再出示部件,讓學生拼字。拼字后讓學生說說識記方法再找出一組反義詞。學生在拼字游戲中不僅認識了新部首,鞏固了字形,又加深了對反義詞的認識。 (2)借助實物識字。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將孩子熟知的物品和識字

14、相結合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教學自選商場一課時,課前我同孩子們一起準備文中提到的實物,課中以找朋友的形式,一人舉著帶有拼音的“面包”的詞語卡片找朋友,另一人舉著面包的實物相回應。孩子們在熟悉實物的同時鞏固了拼音,認識了生字,了解了字義,將漢字的音、形、義統(tǒng)一了起來。與此同時,我又引導學生將這些詞語進行分類,從“食品”“生活用品”“學習用品”三個方面又加深了對詞義的了解,積累了詞語。 (3)用謎語、順口溜識字。根據學生富有想像的年齡特征和字形特點,在教學中師生合作編一些字謎或順口溜幫助識記,變識字為游戲,讓學生既學得輕松有趣,又能加深印象,鞏固記憶。如教學“坐”字 ,學生就編出“兩人坐在土堆上。

15、”我相機出示同音字“座”讓學生編字謎,學生又編出“兩人坐在廣場的土堆上”、“兩人坐在房子下面玩土”等等。不僅加深了對字形的識記又區(qū)別了形近字。對于形近字“日和目”,“木和禾”,“他、她、它”,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加以區(qū)別?!熬庬樋诹铩币材軒椭⒆觽冚p松地掌握一些難教的生字。比如“明”: 日月一起真明亮;“雷”:雨點灑在水田上?!皝怼保好咨霞訖M豎出頭。盡管有時學生自編的內容不一定貼切,但是能提高學習漢字的興趣,幫助認記生字,這一點是最重要的。(4)查字典識字。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識字要求中提出: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安樽值洹笔菍W生獨立識字的一個工具,使用字典的習慣與能力也可以作

16、為學生獨立學習的一個標志,是語文的一項重要技能。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使用字典,告訴學生不認識的字還可以通過查字典解決。每人的書箱里都備有字典,有不認識的字隨時查。在查字典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鞏固了拼音與部首,又動腦動手,多種器官一齊調用,記憶會更深刻。三、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方面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的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并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jié)、更新發(fā)展?!币虼?,我們的教學不僅僅只是局限在課文中的幾個字,而應拓寬識字的空間,把識字教學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讓生活成為識字的舞臺。 1在生活中識字以鞏固字形。新

17、課程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識字的有心人,見到什么字,就認什么字,并自覺和同學交流識字成果。生活中孩子們隨處隨時可以識字,因為生活中的認字資源是與他們常常見面的。大多數(shù)孩子都認識“肯德基”、“麥當勞”、“好利來”,也能在超市購物時叫出喜歡食品的名稱。這說明生活中不斷再現(xiàn)的字形可以形成長時記憶甚至永久記憶。因此,我引導學生認識所住的街巷樓宇的名字;在和父母外出時認認汽車站牌、飯店招牌、霓紅燈牌;在旅游途中認識各處名勝古跡,石碑上的字等。這樣做大大提高教材中的生字的呈現(xiàn)機率,從而鞏固教材中的生字,并在不經意間擴大了孩子的識字量。我們要有意識地引發(fā)學生自主、自由地把識字與生活相聯(lián)系,這樣即

18、達到了學以致用,也豐富了學生的積累。2在課外閱讀中培養(yǎng)識字能力。一年級新生在入學5周7周左右,便基本上能熟練掌握漢語拼音,并能利用音節(jié)讀一些淺顯的兒歌和兒童故事。此時,如能一邊教生字,一邊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既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又能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了解字的意義。在這種想法的驅動下,我開始培養(yǎng)孩子們在課外閱讀中識字。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學生們第一次到圖書館的情景??粗矍傲宅槤M目的圖書,孩子們歡呼雀躍,迫不及待地奔向自己喜愛的圖書,如饑似渴地讀起來?;蛟S他們并沒有看懂圖書的內容,或許他們只是被豐富多彩的畫面所吸引,或許他們感到這樣的讀書方式新鮮有趣,不管怎樣,他們愛上了讀書?!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庇辛伺d趣,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有了主動識字的愿望。除了定期帶他們到學校圖書館閱覽外,每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我都讓他們記下閱讀時間、書名、作者、好詞語。(二年級時還寫下主要內容)并給文章配一幅插圖。也就是制作一張“讀書卡”。它不但可以增加識字量,幫助學生積累優(yōu)美詞語,了解詞句的意思,還可以提高書寫能力并在繪畫中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我還定期在班內搞展覽、交流活動。在班級搞的“讀書情況調查”中,孩子們每天讀課外書的時間大約在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