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仿生機器人詳解學習教案_第1頁
四足仿生機器人詳解學習教案_第2頁
四足仿生機器人詳解學習教案_第3頁
四足仿生機器人詳解學習教案_第4頁
四足仿生機器人詳解學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四足仿生機器人詳解四足仿生機器人詳解(xin ji)第一頁,共30頁。典型(dinxng)四足步行機器人第2頁/共30頁第二頁,共30頁。1、引言(ynyn) 傳統的步行機器人設計往往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為了達到設想的運動(yndng)方式,就要進行復雜的結構設計和規(guī)劃工作。而仿生學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使得這一工作得到了簡化。動物的身體結構,運動(yndng)方式,自由度分配和關節(jié)的布置,為步行機器人的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第3頁/共30頁第三頁,共30頁。 2003 年日本電氣通信大學的 木村浩等研制成功四足移動機器人Tekken,如圖所示。該機器人安裝了陀螺儀、傾角計和觸覺傳感器

2、。采用基于中樞模式發(fā)生器(CPG)的控制器和反射機制構成控制系統,其中CPG 用于生成機體和四條腿的節(jié)律運動,而反射機制通過傳感器信號(xnho)的反饋,來改變 CPG 的周期和相位輸出,Tekken 能適應中等不規(guī)則地面環(huán)境。1.日本(r bn)Tekken第4頁/共30頁第四頁,共30頁。 Tekkn整個機體的重量是3.1kg,單個腿的重量0.5kg。每條腿有3個主動關和一個被動關節(jié),分別(fnbi)是一個pitch髖關節(jié)、yaw髖關節(jié)和pitch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是被動關節(jié),主要由彈性裝置和自鎖裝置構成。1.日本(r bn)Tekken第5頁/共30頁第五頁,共30頁。 2004 年 Bos

3、ton Dynamics 發(fā)布了四足機器人LittleDog,如圖所示。LittleDog 有四條腿,每條腿有 3 個驅動器,具有很大的工作空間。攜帶的 PC 控制器可以實現感知、電機控制和通信功能。LittleDog 的傳感器可以測量關節(jié)轉角、電機電流、軀體方位和地面(dmin)接觸信息。鏗聚合物電池可以保證 LittleDog 有 30 分鐘的運動,無線通信和數據傳輸支持遙控操作和分析。2、Little Dog第6頁/共30頁第六頁,共30頁。 波士頓動力學工程公司還于 2005 年開發(fā)了形似機械狗的四足機器人,被命名為 BigDog,如圖所示。專門為美國軍隊研究設計,號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4、四足機器人。Boston Dynamics 公司曾測試過,它能夠在戰(zhàn)場上發(fā)揮重要(zhngyo)作用為士兵運送彈藥、食物和其他物品。3、BigDog第7頁/共30頁第七頁,共30頁。3、BigDog第8頁/共30頁第八頁,共30頁。 2011年,東京大學的保典山田等研制出了一種機器人“PIGORASS”,它能實現(shxin)類似于兔子的運動,能走,能跑并能完成兔子跳的運動。它是通過CPU控制的壓力傳感器和電位器實現(shxin)預期的運動,并且每個肢體都被設計成獨立運作,都通過一個簡單的仿生中樞神經系統來工作。4、PIGORASS第9頁/共30頁第九頁,共30頁。 2010年,韓國漢陽大學的

5、Jang Seob Kim and Jong Hyeon Park研制成功了一種四足步行機器人“HUNTER”。它的每條腿都有三個主動關節(jié),兩個帶被動關節(jié)。它的結構參照四足動物狗來進行設計的。被動關節(jié)被設計用來減少腿著地時受地面的影響(yngxing),通過彈性裝置,能量就可以儲存與再利用。5、HUNTER第10頁/共30頁第十頁,共30頁。 2008年,瑞士洛桑理工大學的Simon Rutishauser, Alexander等研制出一種新型四足步行機器人,“Cheetah”。它是以豹來作為仿生對象的,每條腿有兩個自由度,分別位于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膝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可以使用近端安裝RC伺服電機進行

6、(jnxng)驅動。圖中可看出,對于膝關節(jié)的驅動力是通過鋼絲裝置來實現的。6、Cheetah第11頁/共30頁第十一頁,共30頁。 該結構中,前兩條腿比后兩條腿要短20%,目的是避免在邁大步距角的時候出現腿相碰撞的情況。腿的末端采用受電弓機構的形式(其作用是使腿的最上、最下部分運動一致,同時減少自由度數目,簡化設計)。末端出的彈簧裝置在腿落地(lu d)與離地時分別起到儲能、減小觸地影響,釋放能量的作用。6、Cheetah第12頁/共30頁第十二頁,共30頁。實驗(shyn)行走(xngzu)步態(tài),姿態(tài)很低為了保持較高的速度與穩(wěn)定性。Pace gait(單側同步步態(tài)),姿態(tài)會發(fā)生偏移,向兩邊(

7、lingbin)擺動。60cm用時0.9s。第13頁/共30頁第十三頁,共30頁。 雖然目前機器人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比如機器人運動過程中實現準確的控制,機器人能適應不同的地面狀況作運動。但是,要實現高速運動仍是步行機器人研究領域中的一個難題,因為要實現這樣的運動,機器人的機械結構、控制方法設計畢然與傳統(chuntng)的機器人不同,并且要考慮多種因素。第14頁/共30頁第十四頁,共30頁。 陸地上,速度最快的動物要屬獵豹了,雖然目前有很多研究(ynji)者對狗與馬的仿生研究(ynji)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有關獵豹的報道并不多。獵豹奔跑速度一般可達30m/s,一秒跨過距離是腿長的50倍

8、,奔跑頻率更是達到了3hz。所以,以獵豹為仿生對象顯得很有意義。第15頁/共30頁第十五頁,共30頁。 獵豹奔跑時,足末端運動軌跡類似一個弧形的旋轉運動。奔跑過程中是前腳先著地,并且(bngqi)前肢通常能使出2.5倍體重的力量,后肢能使出1.5倍體重的力量。力量越大,跳出的步幅也就越大,奔跑速度也就變快了。通常,能量儲存的位置為腿下部位置,像在髖關節(jié)幾乎就沒有能量的存儲。第16頁/共30頁第十六頁,共30頁。7、獵豹機器人 2011年,美國加州HRL實驗室的M. Anthony Lewisyan和Matthew R. Bunting等人提出一種仿獵豹的腿部機構。機構的關鍵是設計的前置能產生身

9、體重量1.5倍的能量,從而達到類似(li s)獵豹的運動狀態(tài),同時保證運動控制準確性?;旌?hnh)驅動器蛤蠣殼材料(cilio)氣動驅動器電機第17頁/共30頁第十七頁,共30頁。 該裝置通過電動機來調整位置進行控制,從氣體驅動器給機構注入能量來完成(wn chng)奔跑、小跑等步態(tài)。 動物腿部的肌肉連接著兩個關節(jié),奔跑時,當一個(y )關節(jié)處收縮時,該肌肉可使得另一個(y )關節(jié)伸展,如此便完成了邁步的動作。該結構中也存在這么一種“肌肉”,即氣動驅動裝置,它能使一個(y )關節(jié)收縮時,另一個(y )關節(jié)作好伸展準備。7、獵豹機器人第18頁/共30頁第十八頁,共30頁?;旌?hnh)驅動器第

10、19頁/共30頁第十九頁,共30頁。 若完全仿照動物結構進行設計,會使工作量加大,設計復雜。所以通常腿部結構選擇1-3個關節(jié)(gunji),每個關節(jié)(gunji)1-3個自由度。 步行機器人關節(jié)(gunji)的布置一般有四類: a、四條腿為肘關節(jié)類型(lixng)布置 b、四條腿為膝關節(jié)型布置c、前兩條腿為膝關節(jié)類型(lixng),后兩條腿為肘關節(jié)類型(lixng)d、前兩條腿圍肘關節(jié)類型(lixng),后兩條腿為膝關節(jié)類型(lixng)第20頁/共30頁第二十頁,共30頁。1、小結(xioji) 第一部分介紹了國外近幾年步行機器人研究上的幾個成果。這些研究都是在仿生學的基礎上,通過模擬動物骨

11、骼結構以及動物腿部自由度的布置,設計步行機器人。其中,有不少都值得我們借鑒。比如“HUNTER”,相對于傳統的仿狗機器人,它多了肩關節(jié)這樣的結構。又如最后提到的獵豹機器人,它通過一種氣動(q dn)裝置來模擬獵豹腿部的肌肉,進而可獲得較高的奔跑速度。第21頁/共30頁第二十一頁,共30頁。單自由度旋轉關節(jié)模塊(m kui)第22頁/共30頁第二十二頁,共30頁。1、單自由度旋轉(xunzhun)裝置第23頁/共30頁第二十三頁,共30頁。1、單自由度旋轉(xunzhun)裝置1、編碼器 2、電機 3、殼體 4、齒輪箱蓋 5、第一輔助齒輪 15、第二輔助齒輪6、中心齒輪 7、諧波減速器組件(z

12、jin) 8、波發(fā)生器 9、波發(fā)生器連接法蘭 11、中空連接軸 16、第一角接觸球軸承 13、第二角接觸球軸承 14、第一平鍵 12、第二平鍵 10、第一軸用彈性擋圈 17、第二軸用彈性擋圈 18、斷電制動器 19、驅動控制器 20、端蓋第24頁/共30頁第二十四頁,共30頁。2、一種(y zhn)I型單自由度機器人關節(jié)模塊第25頁/共30頁第二十五頁,共30頁。2、一種I型單自由度機器人關節(jié)(gunji)模塊1、伺服電機及光電編碼器組件2、關節(jié)套筒3、電機軸套4、電機座5、關節(jié)基座(j zu)6、軸承端蓋7、軸承座8、角接觸球軸承及外軸套9、軸承端蓋10、內齒輪11、關節(jié)輸出端連接件12、過渡齒輪軸13、過渡齒輪14、諧波減速器輸出軸15、中心齒輪16、小軸承端蓋17、軸套18、角接觸球軸承19、諧波減速器輸出過渡盤20、盤式諧波減速器組件第26頁/共30頁第二十六頁,共30頁。3、一種(y zhn)T型單自由度機器人關節(jié)模塊第27頁/共30頁第二十七頁,共30頁。3、一種T型單自由度機器人關節(jié)(gunji)模塊1、伺服電機及光電編碼器組件 2、關節(jié)套筒 3、電機座 4、關節(jié)基座 5、6角接觸球軸承及軸承套環(huán) 7、內軸套 8、小錐齒輪(chln) 9、齒輪(chln)端蓋 10、關節(jié)軸端蓋 11、關節(jié)軸 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