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辛棄疾詞兩首教案 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辛棄疾詞兩首教案【一】 【課前準備】 1.結合注釋確定兩首詞的內容,背誦兩首詞。 2.查找資料,了解辛棄疾及其生活的時代。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引領和自主賞析,體會詞作的思想感情; 2.探討用典在表達中的作用,并能就詩詞用典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能有感情地朗誦。 【教學重點】 1.詞作的風格和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詞中的用典。 【授課時間】 一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檢查課前準備情況 1.提問背誦。 2.了解學生對作者及其時代的認知情況。教師做適當補充。 附:辛棄疾生活的時代 1127年,靖康之變后,偏安一隅的南
2、宋只保留著長江中下游的部分土地。宋金開始了長期對峙。靖康之變時,辛棄疾的祖父,因為家族龐大,沒有跟著朝廷南渡。1140年,辛棄疾出身時,他的家鄉(xiāng)正受著金人的統(tǒng)治。這一年,紹興的陸游正是15歲的翩翩少年,著名詞人李清照已56歲,遵照現(xiàn)在女性的工作年齡,已經退休一年了。一年以后的1141年,抗金名將岳飛被害死在風波亭上。 到了1161年,金主完顏亮死,金統(tǒng)治區(qū)的義軍突起,辛棄疾投身抗金隊伍,幾年以后,23歲的辛棄疾,帶領一萬軍隊投奔朝廷??墒?,朝廷的主和勢力很強大,安于暫時的太平,不想與敵人爭鋒,即使有主戰(zhàn)勢力占上風的時候,因為辛棄疾是北方人,對他又有所猜忌,所以,辛棄疾歷任建康、鎮(zhèn)江、湖北、江西
3、、湖南、福建、浙東等地官員,一生力主抗金,但一生抱負始終不能施展。因此,他的許多作品中常流露出一種渴望收復失地又報國無門的感慨,宋史說他“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 二、深入領會詩人情意 1.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上片賞析: 這首詞寫在1174年,詞人34歲,在江東安撫司參議官任上。一說作于1168到1170年間,詞人處而立之年,在建康通判任上。題為登建康賞心亭,登高賞景,抒發(fā)情志,是應有之義。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登臨縱目,江天遼闊)(覽江山,書愁緒)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移情于物?!耙晕矣^物,則物皆著我之色彩?!?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三個短語,一幅畫面)
4、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動作細節(jié)見心性) 下片賞析: 比起上片來,下片在理解上就要更用心思。因為這里用了幾個典故,不了解典故,就不能理解作者的情懷。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張翰)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劉備)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桓溫)(惜流年,悲不遇)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2.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這首詞作于1205年,詞人66歲,在鎮(zhèn)江知府任上。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孫權)(吊英雄)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劉裕)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
5、倉皇北顧。(劉義隆)(刺時政)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拓跋燾)(感世情)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嘆不用) 三、小結辛棄疾詞兩首的思想感情 板書: 水龍吟:覽江山,書愁緒;惜流年,悲不遇。 永遇樂:吊英雄;刺時政,感世情,嘆不用。 四、辛詞的用典 1.這兩首詞的思想感情就是上面說到的。在形式上,兩首詞都表現(xiàn)為長于用典。關于用典,劉勰有過概括,認為他可以“據(jù)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劉勰在文心雕龍) 同學們可以結合這兩首詞談一談,用典有什么好處。 確定:用典可以以古比今,以古證今,借古抒懷。收筆墨經濟,詞句典雅,表意委婉,內涵豐富之效
6、。 2.關于辛棄疾詞中的用典,人們也各有自己的意見: 稼軒驅使莊、騷、經史,無一點斧鑿痕,筆力甚峭。(樓靜思) 放翁、稼軒,一掃纖艷,不事斧鑿,詞則高矣;但時時掉書袋,固是一病。(劉潛夫) 另據(jù)古今詞話:“稼軒守南徐日,每開宴,必令侍姬歌所作詞,特好歌賀新郎,自誦其中警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多如是,與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顧問坐客:何如?既而作永遇樂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特置酒招客,使妓按歌,自擊節(jié)。遍問客,必使摘其疵??投噙d謝不可,或措一二語,不契,又弗答。相臺岳坷,時年最少,率然對曰:童子何知,而敢有議?必欲如范希文以千金求嚴陵記一字之易,則晚進竊有議也。稼軒促
7、席使畢其說。珂曰:前篇豪視一世,獨前后二警句差相似(意謂反復),新作微覺用事多(意謂掉書袋)耳。稼軒大喜,酌酒謂座中曰:大夫也,實中予古痼。乃改其語,日數(shù)十易,累月未竟?!蔽醿娪诖?,可悟入學之方。 3.同學們對此,有什么見解呢?請各抒己見。 五、小結 是特定的情感決定了語言的形式。辛詞是用典很好的。我們概括辛棄疾的兩首詞,可以說:長于用典,自是詞中圣;悲壯激烈,盡顯國士風。 板書: 長于用典,自是詞中圣;悲壯激烈,盡顯國士風。 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辛棄疾詞兩首教案【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作者的有關常識及其詞作的寫作背景,了解辛棄疾詞的藝術風格。 2、過程與方法 重復品讀吟誦,理解詞
8、的內容。 學習作者用典對比、類比的寫作手法,領悟詞的內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品味重點語句,理解作者所抒發(fā)的英雄失意,功業(yè)未成的悲憤之情,激勵自己的愛國斗志。 教學重點 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及寫作背景,體會辛詞的內容、藝術魅力、風格及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典故的運用所取得的藝術效果。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比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提到宋詞的豪放派向來以“蘇辛”并稱,辛棄疾繼承并發(fā)揚光大了蘇詞的豪放風格,“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其詞的豪放風格與其深厚的愛國熱情和廣闊的社會生活是分不開的。 二、知
9、識預熱 1、正字音(見教材和優(yōu)化探究第43頁“雙基集萃”) 2、辨字形(見教材和優(yōu)化探究第43頁“雙基集萃”) 3、介紹作者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21歲時參加抗金義軍,不久即歸南宋,歷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撫使等職。一生堅決主張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并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于江西上饒一帶。 辛棄疾的詞多以緬懷故國河山、抒發(fā)抗金報國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茍且偷安為主題。詞的筆勢縱橫,氣勢恢弘,境界開闊,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風格,辛棄疾與蘇軾同為豪放派的代表,并稱“蘇辛”。他繼承了蘇軾的豪放詞
10、風,善于創(chuàng)作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繼承了詩經楚辭的傳統(tǒng),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比興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風格多樣,善于融詩、辭、歌、賦、經、史入詞,善于提煉民間口語入詞,給詞帶來了新鮮、活潑的氣息。辛詞形成了“稼軒體”的獨特風格,把詞的容量和表現(xiàn)力都發(fā)揮到了極致。稼軒長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三、賞析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一)指導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1、聽錄音,正音。 提示:把握韻腳,際髻、意、未、氣、淚,韻腳均為入聲,應讀得渾重有力一些。下闋中有兩個問句,一個感嘆句,應讀出激憤、憂愁、感慨的基調。全詞抒情色彩濃烈,朗讀時注意把握。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二)賞析探究 水龍吟登建康
11、賞心亭一詞,上闋即景抒情,由水寫到山,由無情之景寫到有情之景,很有層次。下闋直抒胸臆,是一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詞人赤心報國的雄心壯志和沸騰的激情,表達了詞人請纓無門的憤懣、怨恨和痛苦。 辛棄疾滿懷愛國熱忱,活捉叛徒張安國,率耿京義軍的余部渡淮南歸。但是,茍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卻并未對他加以重用。他上疏給宋孝宗的美芹十論和上給宰相虞允文的九議也未受到重視,十多年來他只是擔任過一些地方官的僚佐。淳熙元年(1170),他應葉衡之聘在建康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門城樓上的賞心亭,眺望祖國壯麗的河山,想到報國之志得不到實現(xiàn),于是便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1、上闋 (1)前兩句寫江景
12、,引導學生說出作者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點來寫的,哪些詞句富有表現(xiàn)力。 策略:注意賞析“千里”“無際”。 【確定】抓住了江南秋季的特點,楚天千里,遼遠空闊,秋色無邊無際。大江流向天邊,不知何處是它的盡頭,氣象闊遠?!俺臁狈褐搁L江中下游一帶,“水隨天去”的“水”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的長江?!扒Ю锴迩铩焙汀扒餆o際”,寫出了江南秋季的特點。 (2)“遙岑”三句是寫山,采用了什么手法?“愁”“恨”緣何而發(fā)? 策略:注意賞析“愁”“恨”,可結合姜夔揚州慢中的“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中的“厭”,更便于學生理解。 【確定】“遙岑”即遠山。放眼望去,那層層疊疊的群山,有的很像美人頭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頭上的螺
13、旋形的發(fā)髻,這些都引起詞人的憂愁和憤恨。作者采用移情及物的手法,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見之遠山也似乎在“獻愁供恨”?!俺詈蕖睆暮味鴣?詞義間留下的空白給了讀者想象的余地。北望之際,中原收復無日,南望之時,朝廷主和,偏安一隅,志士不得其位,以上種種是詞人恨之深、愁之大者。 (3)“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寫景,組織學生討論“落日”“斷鴻”“游子”幾個意象的含義。 【確定】落日的余暉映照著樓頭,失群的孤雁傳來陣陣的哀鳴,一見一聞,通過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種蒼茫悲涼的氣氛,以有聲有色的景物更進一層寫出了詞人的孤寂和悲苦?!奥淙铡北臼亲匀痪跋?,在此含有南宋國勢衰敗的意思?!皵帏櫋笔鞘旱墓卵悖扔?/p>
14、自己飄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坝巫印敝缸约?。這幾句寫景寓情,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形象鮮明,含義豐富深刻。 (4)“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幾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應如何理解? 策略:這幾句是全文的重點,應引導學生重點把握“看”“拍”幾個動詞及“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所傳達出的詞人的情感和內心世界。 【確定】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作者不是直接用語言來渲染,而是選用具有典范意義的動作,淋漓盡致地抒發(fā)自己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第一個動作是“看”,看似平淡,卻平中見奇。擦拭得鋒利锃亮的武器,卻閑置身旁,而這又何嘗不是作者自身雖有沙場立功的雄心壯志,卻無用武之地之嘆。第二個
15、動作是“拍”,作者用肢體語言表達了某種情感,“欄桿拍遍”是表殼胸中難以言說的抑郁苦悶,只能借拍打欄桿來發(fā)泄。這相,就把作者雄心壯志無處施展的急切悲憤的情態(tài)顯現(xiàn)在讀者面前。兩個動作描寫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盁o人會,登臨意”,慨嘆自己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而南宋統(tǒng)治集團卻沒人是他的知音。 (5)小結 上闋寫景抒情,由江景到山景到落日、斷鴻、游子,最后到動作描寫,景中寓情。 2、下闋 學法指導:下闋用典多,理解有一定難度,教學中應將教師講解與學生讀注解和探究討論結合起來,進而理解精當?shù)挠玫渌〉玫乃囆g效果。 (1)“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幾句,說明作者對張翰辭歸持何種態(tài)度? 【確定】季鷹即晉
16、人張翰,因憧憬家鄉(xiāng)的莼菜鱸魚,貪圖安逸舒適而棄官歸鄉(xiāng)。從“休說”看,作者反對張翰回歸。張翰因見齊王將失敗而辭歸,辛棄疾卻并不因南宋面臨著危機而隱退。又是一年西風緊,張翰即使有家也難歸,實際這里的張翰應是作者自指,家鄉(xiāng)淪陷,有家難歸,流露出對金人、對南宋朝廷的激憤。 (2)“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幾句,是作者對哪類人提出的批判? 【確定】是對許汜這類人提出批判,許汜當天下大亂之時,并無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問舍,貪圖個人享樂,陳登瞧不起他,劉備對他更是嗤之以鼻。辛棄疾用這個典故是說,我如果也像許汜那樣只顧買房置地,為個人打算,那就羞見劉備那樣胸懷雄才大略的英雄了。 (3)“可惜流年,憂愁風
17、雨,樹猶如此”三句,在全詞中有何地位? 【確定】流年,即時光如流;風雨,指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樹猶如此”用典,據(jù)世說新語言語載,東晉大將軍桓溫率軍北伐,經過金城,見自己過去種的樹已長到幾圍粗,便感嘆地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樹已長得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這三句是全詞的核心,所包含的意思是:我所憂懼的,只是國事飄搖,時光流逝,北伐無期,恢復中原的夙愿不能實現(xiàn),辜負了平生的雄心壯志。 (4)“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幾句與前文基調是否一致?請簡析。 【確定】倩,是請求?!凹t巾翠袖”是少女的裝束,代指女子。揾,拭擦。幾句的含義是:請誰來喚取紅巾翠袖的少女,拭干英雄因壯志能酬
18、而流下的熱淚呢?詞中出現(xiàn)“玉簪螺髻”“紅巾翠袖”并不影響詞的豪放風格,清秀婉麗的色彩,加以豪放不羈的風格,剛柔相濟,豪放而不粗率。 (5)小結 下闋用典,直接抒情言志,點出自己的抱負不能實現(xiàn)的苦悶心情。 (三)概括主旨 上闋寫景抒情,由水寫到山,由無情之景寫到有情之景,景中含情;下闋運用典故,直接抒情言志。全詞意境雄渾闊大,寫景獨特,景情結合,用典精當,褒貶分明,通過比興寄托他對國事的憂慮,對朝廷的怨恨,以及年事已高、報國無門的苦悶。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這首詞。充分體會這首詞用典的藝術魅力。宋寧宗趙擴即位后,寧宗妻韓氏的叔父韓胄掌握了政權。韓侂胄為了鞏固個人的地位,企圖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9、與過程】 導入雖說英雄遲暮,但雄心依舊。懷著一腔報國之情的辛棄疾面對破碎的河山,追慕著古代英雄,希望能為國出力。 創(chuàng)造背景介紹宋寧宗趙擴即位后,寧宗妻韓氏的叔父韓侂胄掌握了政權。韓侂胄為了鞏固個人的地位,企圖通過對金用兵建立大功,因此于嘉泰三年(1203)六月,起用力主抗戰(zhàn)的辛棄疾任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三月,又調鎮(zhèn)江知府。辛棄疾雖被起用,便他看到韓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進,妄圖僥幸獲勝,獵名固位,覺得終非自己同調,而韓侂胄對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以,他對當前的局勢深感憂慮。這首詞是作者于開禧元年(1205)六十六歲時在鎮(zhèn)江任上所作。他登上鎮(zhèn)江的北固亭,面對大好河山,想到祖國的北方仍然淪陷
20、在敵人之手,想到韓侂胄等人并不能真正肩負起抗敵復土的重任,于是懷古傷今,追慕古代英雄,感嘆恢復中原的雄心壯志不能實現(xiàn),因而作詞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憂憤。 三、播放錄音帶 讀這首詞,應保持豪壯的基調,作者褒揚歷史人物,憂憤南宋王朝,慨嘆壯志難酬,應讀出 昂揚的基調和磅礴的氣概。 【誦讀指導】韻腳:上、下闋各四韻,依次是處、去、住、虎、顧、路、鼓、否八個字,韻腳應讀得響亮,作稍長停頓。 停頓:應指導學生處理好句間停頓和句中停頓,處理好輕重緩急,整齊中富有異化。 賞析探究這首詞上闋緬懷古代英雄人物,表達力主抗金的決心;下闋寫歷史教訓和自己的經歷,表達收復失地、為國立功的心愿。全詞借古諷今,長于用典,形成對
21、比,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學習時注意體會。 1、上闋 (1)前四句:懷孫權 簡析:詞的開頭用孫權獨踞江東的故事起興?!扒Ч沤?,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兩句,慨嘆江山雖依舊,曾在京口建都的孫權卻早已作古。很有氣魄的文字猶如異軍突起,傾注了作者對古代英雄的傾慕。事過境遷,物換星移,孫權最初在京口起事的遺跡早已浸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坝⑿蹮o覓孫仲謀處”句式調整為“無覓英雄孫仲謀處”,給人以遺憾?!拔栝扛枧_”兩句,寫當年歌舞樓臺的繁華景象,連同那英雄業(yè)績都被雨打風吹去?!帮L流”指英雄業(yè)績,洋溢著對英雄人物的歌頌和欽佩之情。 (2)后六句:懷劉裕 簡析:京口是劉裕祖居的地方,劉裕以京口為基地,削平了內亂,取代
22、了東晉政權。他曾兩度揮戈北伐,收復了黃河以南大片土地。所以詞人登高遠望,自然便想起在京口建功立業(yè)的劉裕。劉裕故居隨著時間風雨的沖刷,已湮沒在夕陽的余暉和枯枝敗葉之中,早已在人間不著一點痕跡,只有詞人登高憑吊英雄。詞人有一腔報國志,卻難以像劉裕那樣建立豐功偉績,仰慕與抑郁夾雜著凄愴之情溢于言表。 (3)引導學生探究:作者登臨懷古,為何在眾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孫權和劉裕二人呢? 結論一:兩人都是遺憾京口而起事建立了政權,照應標題“京口北固亭懷古”。 結論二:作者以兩人自比。作者雖力主北伐抗敵,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官員及管理治安、財務的職務,并不給他率兵出征的機會,難以實現(xiàn)其抗金報國的志
23、向。 結論三:借古諷今,對孫、劉的贊揚,就是對南宋統(tǒng)治者的指責。 (4)小結 上闋作者登高懷古,觸景生情,緬懷孫權和劉裕這兩個歷史人物,贊揚他們所創(chuàng)立的赫赫戰(zhàn)功。對照自己的現(xiàn)實處境,作者以懷古為名,借用歷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氣和怨恨宣泄了出來。 2、下闋 (1)前三句:引出歷史教訓 下闋一開始,作者筆鋒一轉提到宋文帝劉義隆,這有何用意? 策略:學生討論,結合相關背景材料作分析。 提示:宋文帝好大喜功,在準備不中的情況下,聽信玄謨的話,北伐后魏,想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樣的業(yè)績,結果慘遭失敗。而眼下韓侂胄急于事功,草率用兵,作者清楚地認識到這種軍事上的冒險不可取。作者想告誡韓侂胄,應以劉義隆
24、為鑒誡,汲取教訓,慎重行事?!安莶荨敝笗r間倉促,行動輕率?!摆A得”,換得,落得?!皞}皇”,手忙腳亂?!氨鳖櫋?,回頭向北看,生怕北面的敵人追來。極寫殘敗之情狀。 (2)中間六句:追憶親眼所見 “四十三年”至“一片神鴉社鼓”能引發(fā)我們怎樣的思考? 簡析:從1162年辛棄疾渡江到南宋,到1205年寫這首詞,整整43年?!八氖?,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語序可調整為“望中猶記四十三年揚州路烽火”。作者清楚地記得43年前,金兵對南宋發(fā)動進攻,占領了揚州一帶,作者在南歸途中,一路上還能看到金兵焚燒的廢墟。43年過去了,當時的慘相還記憶猶新;可現(xiàn)在呢,佛貍祠下,卻是一片神鴉的叫聲和祭社的鼓聲,淪陷區(qū)的人民
25、安于異族統(tǒng)治,多么可悲呀!南宋統(tǒng)治者偏安一隅,忘記收復失地更讓人心寒。詞人將這番意思藝術地融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這幅圖景里,頗能發(fā)人深思。 (3)結尾兩句:懷廉頗以自況 探究:結尾提到廉頗有何用意?“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人何具體含義? 這是全詞的主旨句,是詞人以廉頗自況。這一年詞人已經64歲了,但他仍然希望為國效力,可惜韓侂胄不接納他的緩進建議,又有小人從中挑撥,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憤,也自然而然想起和自己處境相似的廉頗。廉頗老年趙王尚且派人過問他,而自己呢?“憑誰問”,有誰來問,也就等于無人來過問,境況竟然不及廉頗,這不能不讓人惋惜、憂慮、氣憤。用反問句結束全詞,不僅使抒情達到
26、高潮,并且集中、鮮明地再現(xiàn)了詞人的自我形象。 (4)小結 下闋:諷刺劉義隆是對韓侂胄的警告;慨嘆“佛貍祠下”,是對統(tǒng)治者不思收復中原的不滿;以廉頗自況,則是抒發(fā)內心的郁憤。 兩首詞藝術特色綜合概括 1、精當?shù)挠玫?兩首詞都有精當?shù)挠玫?。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用典主要在下闋,作者運用了幾個歷史典故,來表達自己的矛盾和對生活道路的抉擇,抒發(fā)了自己內心的孤寂與憂愁。作者先寫到晉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西風吹來,很想念家鄉(xiāng)的莼菜羹和鱸魚膾,便立即棄官回鄉(xiāng);又寫到三國時的許汜不關心天下大事,只想著求田問舍,作者對這兩個人的做法都持否定態(tài)度。他想表明的意思是:自己既不想棄官歸隱,又不肯追求享受,他決心要為實現(xiàn)自己
27、抗金復國的理想奮斗到底。下面又引用了桓溫“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典故,慨嘆歲月易逝,報國無門的惆悵。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下闋都運用了典故。上闋作者緬懷孫權、劉裕,兩人都從京口起事,創(chuàng)立了赫赫戰(zhàn)功,作者用熾熱、強烈的情感表達了對兩個歷史人物的仰慕,說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依舊壯心不已精神氣概。下闋用了兩個典故:其一,宋文帝元嘉年間王玄謨“草草”出兵北伐,遭到殘敗,意在諷喻韓侂胄急于事功,草草出兵,將會導致失敗。其二,以廉頗自況,是內心的獨白,是全詞抒情的高潮,也是詞的主旨句,表達了作者的悲憤之情。 2、借古諷今手法的運用。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用歷史事實來說明現(xiàn)實問題。對孫權、劉裕的贊揚,就是對南宋統(tǒng)治者的指責;對劉義隆的諷刺,就是對韓侂胄的警告;對“佛貍祠下”的感嘆,就是對南宋統(tǒng)治者不思收復中原的不滿;廉頗的遭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借款權益轉讓合同模板(2024年版)版B版
- 2025年度幕墻抗風抗震加固工程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文化娛樂品牌授權使用許可
- 2025年度出租車司機職業(yè)操守與信息保密合同
- 2025年度墓地陵園墓地使用權購買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肉類產品加工與銷售一體化合同3篇
- 2025年度餐飲加盟店品牌授權與維護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寵物貓寵物用品代理銷售合同3篇
- 2025版基因編輯技術合作項目建議書編制范本3篇
- 2025年KTV主題房間租賃及定制服務協(xié)議3篇
- 成長小說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紅色革命故事《王二小的故事》
- 海洋工程用高性能建筑鋼材的研發(fā)
- 蘇教版2022-2023學年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開學摸底考試卷(五)含答案與解析
- 英語48個國際音標課件(單詞帶聲、附有聲國際音標圖)
- GB/T 6892-2023一般工業(yè)用鋁及鋁合金擠壓型材
- 冷庫安全管理制度
- 2023同等學力申碩統(tǒng)考英語考試真題
- 家具安裝工培訓教案優(yōu)質資料
- 在雙減政策下小學音樂社團活動有效開展及策略 論文
- envi二次開發(fā)素材包-idl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