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中語文 1.2《勸學》學案 魯人教版必修1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5/056a03e6-e6c5-446a-8129-52b8066f7aa7/056a03e6-e6c5-446a-8129-52b8066f7aa71.gif)
![2011年高中語文 1.2《勸學》學案 魯人教版必修1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5/056a03e6-e6c5-446a-8129-52b8066f7aa7/056a03e6-e6c5-446a-8129-52b8066f7aa72.gif)
![2011年高中語文 1.2《勸學》學案 魯人教版必修1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5/056a03e6-e6c5-446a-8129-52b8066f7aa7/056a03e6-e6c5-446a-8129-52b8066f7aa73.gif)
![2011年高中語文 1.2《勸學》學案 魯人教版必修1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5/056a03e6-e6c5-446a-8129-52b8066f7aa7/056a03e6-e6c5-446a-8129-52b8066f7aa74.gif)
![2011年高中語文 1.2《勸學》學案 魯人教版必修1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5/056a03e6-e6c5-446a-8129-52b8066f7aa7/056a03e6-e6c5-446a-8129-52b8066f7aa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勸學相關知識精講1.關于作者荀子(約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戰(zhàn)國時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名況,當時人們尊重他,稱他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洵諱,寫作孫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兩度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現(xiàn)在山東省臨淄縣西門)游學,任過列大夫的祭酒(學宮領袖),還到過秦國,拜見秦昭王,后來到楚國,任蘭陵(現(xiàn)在山東省棗莊市東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蘭陵。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在宇宙觀方面,荀子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但人類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以趨吉避兇。他提出“制天命而
2、用之”的思想。在認識論方面,他認為人認識客觀事物 ,首先要通過感覺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觸,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有樸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針對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號,主張應該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去施政,要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tǒng)治。他的許多思想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后天環(huán)境可以改善人的惡的本性,所以他主張“明禮義而化之”。他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積極意義。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長于文學,在戰(zhàn)國諸子中,他與孟子、莊子對后世影響最深。2.關于作品本文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的第一
3、、第三和第六段。生動地論述了學習不可停止的道理,勉勵人們要善于利用客觀條件,積少成多,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專心致志地進行學習以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增長知識。第一段,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首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第二段,論述學習的作用。作者先從正面闡述學習的顯著效果,接著闡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為憑借外界條件,最后推論人需要通過學習來改造、提高自己。第三段,說明學習應持的態(tài)度。全段分三層:第一層,著重說明知識需要積累;第二層,著重說明學習貴在持之以恒;第三層,著重說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這三層意思層層深入,內在聯(lián)系十分緊密。3.本文特點(1)比喻論證在本文中,說理是通過大量形象生動的比喻來
4、進行的,這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表達得具體生動,明白易懂,從而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像文章的第二段,作者論證學習的作用時,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來說明學習的作用,然后以四個同類事物: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設喻,來說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反復加以說明。第三段中作者論述學習貴在不舍時,也是接連以騏驥、駑馬、朽木、金石這樣兩組四個比喻來說明持之以恒的重要性。這四個比喻兩兩成組,在內部條件上恰恰相反,但由于“舍”與“不舍”之別,條件好的不能取得好結果。比喻再加正反兩面的對比,作者雖然沒有專門去說理,道理卻已經鮮明突出地擺在讀者面
5、前了。這種用比喻來論證,反復運用大量的比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又叫喻證法。它的特點是:道理說得透徹淺顯,氣勢充沛,說服力強。(2)富有音韻美的語言本文的語言形式整齊,音韻和諧,富有韻律美。文中的比喻大都采取對偶、排比的句式,整齊和諧,增強了文章的氣勢,也使文章瑯瑯上口,便于誦讀。多用偶句兼用散句,既整齊對稱,又參差錯落,增強了文章的節(jié)奏感和表現(xiàn)力。還用了一些排比句,讀起來語氣暢達,有氣勢。4.諸子百家戰(zhàn)國時期,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會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fā),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fā)表不同的主張,并逐漸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別,歷史上稱之為“
6、諸子百家”。“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批評別人,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為統(tǒng)治階級辯護的思想,而荀子卻認為:人力能征服自然,應該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他的門人韓非、李斯成為戰(zhàn)國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5.荀子名言名句小輯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天行有常,不為
7、堯存,不為桀亡。知賢之謂明,輔賢之謂能。賢不肖不雜,則英杰至;是非不亂,則國家治??谀苎灾?,身能行之,國寶也。亂則國危,治則國安。一物失稱,亂之端也。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A演練與綜合應用一、1.下列加點的詞,注音和解釋都正確的一組是()A.槁暴( ,枯干。槁,干枯。暴,曬)參?。?,檢驗,省察)駑()馬(劣馬。駑,能力低下)B.騏驥( ,駿馬,日行千里的馬)須臾( ,片刻,極短的時間)跬步( ,半步。古稱跨出一腳)C.鍥(,雕刻)而不舍金石可鏤(,雕刻)D. (,揉搓)以為輪木直中(合乎)繩2.辨析下列多義詞的不同意思。絕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8、()以為妙絕()佛印絕類彌勒()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強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乃自強步,日三四里 ()假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假有人焉,舉我言復于我,亦必疑其誑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望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先達德隆望尊()適冬之望日前后()聞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博聞強志()不能稱前時之聞()3.把下面句子里的通假字找出來,說說它們和什么字相通。(1)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通(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通(
9、3)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通(4)甚矣,汝之不惠。通(5)河曲智叟亡以應。通(6)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通4.補寫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1)君子生非異也,。(2)故不積跬步,;不積小流,。(3),朽木不折;,金石可鏤。(4)騏驥一躍,不能十步;,。(5),不如須臾之所學也。5.寫出下列各句所含的成語。(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2)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3)子曰:“由子瑟,奚為子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倍?、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
10、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下列句子與“蚓無爪牙之利”句式結構類似的是()A.鍥而舍之,朽木不折B.蚓無蛇鱔之穴C.石之鏗然有聲者D.不如須臾之所學也2.指出下列加點的詞古今不同的用法。(1)蟹六跪而二螯古義:;今義:。(2)用心一也古義:;今義:。(3)金石可鏤古義:;今義:。3.翻譯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4.上文主要論證學習需要,并且要有。5.從論證方法上講,上文主要運用了()論證和()論證。6.上文層次劃分正確的是()A.|B.|C.|D
11、.|拓展遷移與發(fā)散思維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10題。甲、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牘。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為芷,其漸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注】端而言,蠕而動。端,微言;蠕,微動
12、;意思是說極細微的言行。禽牘:小的禽獸,古人相見常以小禽獸作禮物。蘭槐:一種香料。1.給甲文中畫線的句子加標點。小 人 之 學 也 入 乎 耳 出 乎 口 口 耳 之 間 則 四 寸 耳 曷 足 以 美 七 尺 之 軀 哉?2.“形乎動靜”的含義正確的一項是()A.表現(xiàn)在言行舉止上B.在行和止上體現(xiàn)出來C.形成于行動上D.行動合乎禮儀3.“其漸之,君之不近,庶人不服”的正確譯文是()A.若把它浸入臭水中,那么君子就不愿接近,平民就不愿意佩戴。B.若把它浸入臭水中,君子就不愿意親近,平民就不用它作服佩。C.它浸在臭水中,君子不靠近它,平民就不愿意服用。D.它浸在臭水中,君子不靠近它,平民不佩服它
13、。4.“其質非不美”的“其”指代什么?()A.蘭槐B.芷C.D.君子、庶人5.乙文畫線句含義正確的一項是()A.喻人本性無善無惡,唯在教育與學習,論證學習與教育的重要。B.喻人善惡無常,唯在學習,論證教育的重要性。C.喻人是可塑的,強調學習的重要性。D.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義,強調學習環(huán)境與內容的重要。這三節(jié)文字都是闡述與學習有關的問題,但各有側重點和特色,按下列提示填空。6.甲文談學習的;乙文談;丙文談。填空正確的一項是()A.態(tài)度目的環(huán)境與內容作用(或意義)B.環(huán)境與內容態(tài)度目的意義(或作用)C.作用與意義環(huán)境與內容態(tài)度與目的D.意義與作用態(tài)度與目的內容與環(huán)境7.甲文運用論證,乙文運
14、用論證,丙文運用論證,填空正確的一項是()A.對比類比比喻B.比喻對比類比C.對比比喻類比D.類比比喻對比8.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來到)B.不聞先王之遺言(耳聞)C.生而同聲,長而異俗(習俗、性格)D.教使之然也(這樣)9.根據內容,這三節(jié)文字應分別插入課文的地方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在課文第一節(jié)后,乙文在課文第二節(jié)后,丙文在課文第三節(jié)后。B.甲文在課文第二節(jié)后,乙文在課文第三節(jié)后,丙文在課文第一節(jié)后。C.甲文在課文第三節(jié)后,乙文在課文第一節(jié)后,丙文在課文第二節(jié)后。D.甲文在課文第三節(jié)后,乙文在課文第二節(jié)后,丙文在課文第一節(jié)后。10.人們經常引用勸
15、學中的語言自勉。從下列語句中選出備用語句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啵≈谒{,而青于藍。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鍥而舍之,朽木不折。A.學生引用()教師引用()自我修身()道德形成()B.學生引用()教師引用()自我修身()道德形成()C.學生引用()教師引用()自我修身()道德形成()D.學生引用()教師引用()自我修身()道德形成()1.勸學【基礎演練與綜合運用】一、1.B2.絕終止隔斷到了極點非常橫渡;強有力的弓強大有余勉強;假借憑借假如不真;望向遠處看盼望名望農歷每月十五;聞聽見見聞,知識聲譽,名聲3.(1)有通又(2)知能智(3)生通性(4)惠通慧(5)亡通無(6)信通伸4.略5.(1)青出于藍(2)鍥而不舍(3)登堂入室二、1.C2.(1)跪:(古)腳和腿;(今)跪下(2)用心:(古)思想意識活動;(今)讀書或對事物肯動腦筋(3)金:(古)金屬制品;(今)黃金3.蚯蚓(雖然)沒有銳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卻可以)向上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保合同補充協(xié)議
- 外匯擔保借款合同
- 技術轉移與知識產權管理作業(yè)指導書
- 全新旅行社勞動合同
- 資產擔保合同
- 水務管理與水質保障作業(yè)指導書
- 殯葬服務合同年
- 城市軌道與公共交通技術作業(yè)指導書
- 2025年內蒙古年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試題
- 2025年貨運從業(yè)資格哪里考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同音字歸類
- UG五軸編程簡單教程課件
- 高二數(shù)學下學期教學計劃
- 企事業(yè)單位全面風險清單(含內控風險-2023版-雷澤佳編制)
- 文學類作品閱讀練習-2023年中考語文考前專項練習(浙江紹興)(含解析)
- 計劃生育人員信息采集卡
- 建筑消防設施巡查記錄表正式版
- SB/T 10624-2011洗染業(yè)服務經營規(guī)范
- 網絡反詐知識競賽參考題庫100題(含答案)
- 深圳市建筑工務署參考品牌庫申報資料
- 口腔百問百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