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消化系統(tǒng)疾病_第1頁
試談消化系統(tǒng)疾病_第2頁
試談消化系統(tǒng)疾病_第3頁
試談消化系統(tǒng)疾病_第4頁
試談消化系統(tǒng)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 37第十章 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一、目的與要求1. 掌握潰瘍病的病理變化、結局及并發(fā)癥。掌握病毒性肝 炎的基本病理變化、各種臨床病理類型的病理變化、臨床病理 聯(lián)系。掌握門脈性肝硬化的病理變化、臨床病理聯(lián)系。2. 熟悉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變特點。熟 悉潰瘍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熟悉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及發(fā)病機 制。熟悉門脈性肝硬化的病因、發(fā)病機制、三型常見肝硬化的 區(qū)別。熟悉食管癌、胃癌、原發(fā)性肝癌的病理變化。3. 了解慢性胃炎的病因、發(fā)病機制。了解闌尾炎的病因、 發(fā)病機制、類型、病變特點及并發(fā)癥。了解食管癌、胃癌、原 發(fā)性肝癌的病因。二、作業(yè)與練習名詞解釋】1.腸上皮化生 2. 假幽門

2、腺化生 3. 消化性潰瘍病 4. 肝 細胞氣球樣變 5. 嗜酸小體 6. 毛玻璃樣肝細胞 7. 點狀壞 死 8. 碎片狀壞死 9.橋接壞死 10. 肝硬化 11. 假 小 葉 12. 肝 性 腦 病 13. 革 囊 胃 14.印 戒 細 胞 癌2 / 3715.kruke nberg 瘤【填空】1. 慢性胃炎的類型有_、_ 、_ 、和_ 。2. 慢性萎縮性胃炎 A 型屬于_ 性疾病,病變部位主要在_ 和_部,并伴有_; B 型病變多發(fā)生在3. 胃潰瘍多發(fā)生在 _,尤其多見于_;十二指腸潰瘍多發(fā)生在_部,以靠近幽門環(huán)的_最多見。4. 潰瘍病潰瘍底部,由內(nèi)向外可分為_、_、_、_ 四層。5. 潰瘍

3、底部由胃液消化造成的病變是 _ 和_ 層。6. 潰瘍病的并發(fā)癥及結局包括_ 、_、7._ 闌尾炎發(fā)病的主要因素是_和_。8. 急性蜂窩織性闌尾炎常合并 _ 及_9.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變中,變性包括_ ,_ ;壞死_ ,_ 。10. 病毒性肝炎按壞死灶的范圍和分布不同,可分3 / 37為_ 、11. 病毒性肝炎時間質的反應性增生包括_、_及_ 增生。12. 急性普通型肝炎時肝細胞廣泛 _,且以_為主,表現(xiàn)為_和_ ;而_輕微,主要為13._ 亞急性重型肝炎的特點既有大片的 _,又有肝細胞14. 急性重型肝炎與亞急性重型肝炎鏡下最主要的區(qū)別是有無_和_。15. 肝硬化的病變特點_ 三種改變?yōu)橹鳎?/p>

4、并反復交錯進行。16門脈性肝硬化早、中期階段肝體積正常或_,質地正?;?_ ;晚期肝體積_ ,重量_ ,表面呈結節(jié)狀,結節(jié)大小 _ ,直徑一般不超過_ 。17門脈性肝硬化相當于國際純形態(tài)分類中的_;而壞死后性肝硬化相當于_禾廿_ 。18.肝硬化時較重要的三組側支循環(huán)可分別造成_曲張,_曲張禾廿_曲張。4 / 3719. 食道癌的組織學分型是以 _最多見,_次之,其發(fā)生部位以食管_為最多見, _ 次之,_ 少。20. 早期微小胃癌形態(tài)學研究推測,胃癌主要發(fā)生自_和_的干細胞。21. 早期胃癌中,若直徑 _者為微小癌; 直徑者稱小胃癌。22. 進展期 胃 癌 為型、肉 眼 形態(tài) 可分 型和型。23

5、.常見于胃竇部的胃部疾病有、 、和。24.大腸癌的好發(fā)部位以為多見,肉眼類型左側大腸癌多為,易引起腸壁,早期現(xiàn)癥狀,右側大腸癌肉眼類型則以為多見。25.原發(fā)性肝癌是由或發(fā)生的惡性腫瘤。26. 原發(fā)性肝癌晚期肉眼可分為_、_ 、_三型,其中以_最常見。27. 原發(fā)性肝癌的組織學類型可分為_、 _ 、5 / 37_三種,其中以_ 最常見?!臼欠穷}】1慢性淺表性胃炎病變局限于粘膜全層,未及粘膜下層。2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出現(xiàn)食欲下降,上腹部不適或隱痛的主要原因是胃腺萎縮、主細胞和壁細胞減少。3. 三種慢性胃炎相比較,慢性肥厚性胃炎較易發(fā)生癌變。4. 潰瘍病是以胃或十二指腸形成潰瘍?yōu)樘卣鞯囊环N常見病。5

6、. 良性潰瘍較小較淺,而惡性潰瘍較大較深。6. 十二指腸潰瘍較胃潰瘍更易發(fā)生穿孔。7. 慢性酒精中毒是我國門脈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8. 食管下段靜脈叢曲張破裂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原因。9. 肝硬化時的腹水為滲出液。10. 黃疸屬于肝硬化時肝功能障礙的臨床表現(xiàn)。11. 壞死后性肝硬化時肝功能障礙較門脈性肝硬化出現(xiàn)的早。12. 晚期胃癌可經(jīng)胸導管轉移到左鎖骨上淋巴結。13. 早期食管癌指癌組織局限于粘膜層或粘膜下層,未侵犯肌 層,無淋巴結轉移?!締雾椷x擇題】1. 慢性胃炎是A.細菌引起的特異性炎B.病毒引起的特異性炎C.支原體引起的異性炎D.病原體引起的非特異性炎癥E.2. 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病因

7、是A. 吸煙B.6 / 37酗酒C.幽門螺桿菌感染D.自身免疫7 / 37E.藥物應用不當3.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主要病變特點是A. 胃粘膜變薄 皮化生C. 可見粘膜下血管 狀出血、糜爛E. 固有層中性粒細胞浸潤4. 慢性淺表性胃炎病變累及A. 粘膜層上 1/3B.C. 粘膜層上 2/3D.E. 粘膜層和粘膜下層5.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特征病變是A. 粘膜腺體萎縮 癥C. 假幽門腺化生E. 固有層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6.B 型慢性萎縮性胃炎A. 胃體部有彌漫性病變C. 血清自身抗體陽性 性貧血E. 鏡下見胃粘膜變薄7.B 型萎縮性胃炎常見A. 假幽門腺化生B.C. 鱗狀細胞化生D.E. 軟骨化生8

8、. 下列哪種情況與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無關A. 幽門螺桿菌感染B. 吸煙E.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C. 壁細胞總數(shù)減少D. 粘摸屏障功能破壞B. 腸上D. 胃粘膜點粘膜層上 1/2粘膜全層B. 粘膜炎D. 腸上皮化生B. 不發(fā)生癌變D .常伴有惡腸上皮化生骨化生8 / 379慢性胃潰瘍病變位置最常見于A. 胃前壁壁C.胃小彎區(qū)近賁門部近幽門處E.胃小彎近幽門處10. 十二指腸潰最多見的部位是A. 球部降部前壁C降部后壁 部前壁E.升部后壁11. 消化性潰瘍底部 不具有A.炎癥滲出織C.肉芽腫 組織E.組織壞死12. 十二指腸潰瘍A.多位于降部 過高有關C.易發(fā)生癌變 易發(fā)生出血E.不易發(fā)生穿孔13慢性

9、胃潰瘍最常見的合并癥是B.胃后D.胃大彎B.D.升B.肉芽組D.瘢痕9 / 37C. 出 血D. 癌變E. 粘連14. 消化性潰瘍底部瘢痕組織中的小動脈內(nèi)膜炎 不導致A. 血栓形成 壁增厚C. 潰瘍不易愈合 管破裂出血E. 局部供血不足15.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A. 急性胃炎 縮性胃炎C. 慢性肥厚性胃炎 性胃癌E. 潰瘍病16. 出現(xiàn)柏油樣便時首先應考慮A. 痔瘡B.C. 直腸癌E. 痢疾17. 消化性潰瘍 不會 直接導致A. 嘔血、柏油樣便B.C.幽門梗阻D.E. 癌變18. 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的病變特點是闌尾A. 全層彌漫性中性粒細胞浸潤A.幽門狹B. 穿B. 管D. 血B.

10、 慢性萎D. 彌漫性浸潤 潰瘍病D.腸結核B. 局部發(fā)生壞疽10 / 37C.粘膜壞死伴中性粒細胞浸潤D. 閉塞、膿液潴留E. 纖維組織增生伴炎細胞浸潤19. 急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的病變特點是闌尾A. 全層彌漫性中性粒細胞浸潤C.粘膜壞死伴中性粒細胞浸潤E. 纖維組織增生伴炎細胞浸潤20. 慢性闌尾炎的病變特點是闌尾A.全層彌漫性中性粒細胞浸潤C.粘膜壞死伴中性粒細胞浸潤留E. 纖維組織增生伴炎細胞浸潤21. 最易合并穿孔的疾病是A. 十二指腸潰瘍 B.C.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D.E. 壞疽性闌尾炎22. 我國病毒性肝炎最常見的病原體是A.HAVB. HBVC. HCVD.HDVE.HEV23.

11、HAV 的主要傳播途徑是A. 經(jīng)血傳播傳播C. 呼吸道傳播E. 母嬰傳播24.HBV 的主要傳播途徑是B. 局部發(fā)生壞疽D. 閉塞、膿液潴留B. 局部壞疽D. 閉塞,遠端粘液潴潰瘍型胃癌潰瘍型腸癌B. 消化道D. 性傳播11 / 3712 / 37A.經(jīng)血傳播B.消化道傳播C.呼吸道傳播D.性傳播E.母嬰傳播25. 病毒性肝炎時肝細胞最常見的變質性病變是A.脂肪變性B.嗜酸性變C.嗜酸性壞死D.細胞水屮E.溶解性壞死26. 病毒性肝炎時屬于細胞凋亡的病變是A.灶狀壞死B. 橋接壞死C.溶解性壞死D. 嗜酸性壞死E.碎片狀壞死27. 肝小葉界板處的肝細胞壞死崩解稱為A.點狀壞死B.灶狀壞死C.溶

12、解壞死D.接壞死E.碎片狀壞死28. 碎片狀壞死發(fā)生在A.肝小葉中央靜脈周圍區(qū)C.肝小葉中間區(qū)E.整個肝小葉B.肝小葉周邊界板D.匯管區(qū)13 / 3729.急性普通型肝炎時肝細胞最常發(fā)生14 / 37A. 壞死變性C.再生萎縮E.凋亡30. 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變特點是肝細胞A.廣泛變性,點狀壞死B.廣泛變性,碎片狀壞死C.廣泛變性,橋接壞死D.大片壞死E.結節(jié)狀再生31. 急性普通型肝炎時肝區(qū)疼痛的主要病理機制是E.間質反應性增生32.急性普通型肝炎時 SGPT 升高是下述哪種病變引起B(yǎng).D.A.肝細胞廣泛水腫B.肝細胞廣泛嗜酸性變D.門管區(qū)炎細胞浸潤15 / 37A.再生C.增生E.凋亡33

13、. 毛玻璃樣肝細胞見于A.急性普通型肝炎 重型肝炎C.亞急性重型肝炎 病毒攜帶者E.HBsAg 攜帶者34. 橋接壞死常見于A.急性普通型肝炎 性肝炎C.中、重度慢性肝炎型肝炎B.化生D.變質B.急性D.肝炎B.輕度慢D.亞急性重16 / 37E.急性重型肝炎35.急性重癥肝炎時常出現(xiàn)肝細胞 A.廣泛變性C.大片狀壞死E.點狀壞死36.肝細胞大片壞死,伴肝細胞結節(jié)狀再生見于 A.急性普通型肝炎性肝炎C中、重度慢性肝炎肝炎E.急性重型肝炎37.我國門脈性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是A.慢性酒精中毒B.乙型病毒性肝炎C.營養(yǎng)缺乏D.丙聖瘋生性肝炎E.四氯化碳中毒38.肝硬化時膠原纖維增多的機制哪一項是錯誤

14、的A. 網(wǎng)狀纖維膠原化B. 炎細胞受刺激后分泌膠原蛋白C. 匯管區(qū)成纖維細胞增生D. 貯脂細胞成纖維胞E. 損傷的肝細胞釋放促膠原合成因子39.肝硬化假小葉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肝細胞變性B.肝細胞再生C.纖維組織增生 胞壞死E.單核淋巴細胞浸潤B.結節(jié)狀再生D.hB.輕度慢D.亞急性重型D.肝細17 / 3740. 假小葉的特點 不包括A. 肝細胞核大、 深染 個C.肝細胞團內(nèi)出現(xiàn)匯管區(qū)亂E. 周圍包繞增生的纖維組織41. 門脈性肝硬化的肉眼特點是A. 結節(jié)較大C. 結節(jié)大小懸殊E. 無明顯結節(jié)42. 門脈性肝硬化假小葉的特點是A. 形狀不規(guī)則B.中央靜脈偏位或多D.肝細胞索排列紊B.結節(jié)大

15、小相仿D. 表面較光滑,有細小結節(jié)B.大小不C. 纖維間隔較寬D. 纖維間隔寬窄較一致E. 纖維間隔內(nèi)炎細胞浸潤明顯43. 下列那項 不是 門脈性肝硬化時假小葉的鏡下特點A. 肝細胞排列紊亂B.中央靜脈偏位C .纖維間隔寬窄不一D. 纖維間隔內(nèi)淋巴細胞浸潤E. 纖維間隔內(nèi)細小膽管增生44. 下列那項 不是 肝硬化時門脈高壓形成的機制E. 腸壁毛細血管通透性升高A. 小葉下靜脈受壓B.C.肝靜脈回流受阻D.E. 肝動脈門靜脈分支異常吻合45. 門脈性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機制A. 小葉下靜脈受壓 升高C.白蛋白合成減少肝竇閉塞或纖維化 肝內(nèi)血管網(wǎng)數(shù)目減少不包括B. 肝竇內(nèi)壓D .醛固酮、抗利尿素減少18 / 3746. 門脈性肝硬化腹水的特點是A. 混濁 凝固C. 蛋白含量高驗陽性E. 細胞數(shù)少47. 門脈性肝硬化時門脈高壓的表現(xiàn)是A. 脾腫大 出血傾向C.白球蛋白比值下降痣E. 黃疸48. 門脈性肝硬化時肝功能不全的表現(xiàn)是A. 出血傾向 下段靜脈曲張C. 胃腸淤血 能亢進E. 腹水49. 門脈性與壞死后性肝硬化病變的區(qū)別 不包括A. 假小葉形態(tài) 節(jié)大小C. 肝內(nèi)血管改建情況D.輕重E. 肝細胞壞死程度50. 最常見的食管惡性腫瘤是A. 腺B. 鱗癌C. 未分化癌類癌E.惡性黑色素瘤51.食道癌最好發(fā)于食道的B. 可自行D. 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