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6b506ccd-61ed-4379-8152-25f7876ee28b/6b506ccd-61ed-4379-8152-25f7876ee28b1.gif)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6b506ccd-61ed-4379-8152-25f7876ee28b/6b506ccd-61ed-4379-8152-25f7876ee28b2.gif)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6b506ccd-61ed-4379-8152-25f7876ee28b/6b506ccd-61ed-4379-8152-25f7876ee28b3.gif)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6b506ccd-61ed-4379-8152-25f7876ee28b/6b506ccd-61ed-4379-8152-25f7876ee28b4.gif)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6b506ccd-61ed-4379-8152-25f7876ee28b/6b506ccd-61ed-4379-8152-25f7876ee28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1):英語啟蒙早有用嗎一、中文環(huán)境下的英語啟蒙誤區(qū)很多媽媽對中式英語深惡痛絕,我也是中式英語的受害者。最近幾年,通過觀察安妮在國內(nèi)外英語啟蒙的經(jīng)歷,我終于明白:啞巴英語絕不僅僅是輸出環(huán)節(jié)的問題,造成啞巴英語真正的原因在于輸入環(huán)節(jié)中原汁原味的英語聽力輸入量不夠、中英互譯的思維模式以及死背單詞語法所造成的情境對應能力的不足。1英語啟蒙早有用嗎?安妮九個月大之前在加拿大無意間輸入的英語語音信號,沒想到成了她后來英語辨音能力的基礎。英語啟蒙早晚的關鍵不在于學習多少單詞和句子,而在于聽力辨音能力的培養(yǎng)。從出生開始,越早輸入英語語音信號,孩子的聽力辨
2、音能力、聽覺記憶能力就越強。自從九個月大時回國,女兒安妮重返溫哥華時已經(jīng)快四歲了。之前在國內(nèi)進行的英語啟蒙,主要是聽光盤。在眾多的光盤中,安妮最愛的一個是清華幼兒英語的語感啟蒙(2021版);還有一個就是洪恩巴迪英文童謠,是由美國少兒合唱團的小演員領唱的。這兩套光盤,女兒斷斷續(xù)續(xù)地聽了差不多兩年,尤其喜歡前面的一套。到溫哥華之后,我們只倒了幾天時差就去幼兒園了。第一天我在那里陪園。中午準備吃飯時,全體小朋友唱歌,女兒一聽就樂了,語感啟蒙里面有,她也會唱!于是,第一天的融入就因為這幾首兒歌而變得特別簡單。就這樣,女兒雖然轉換了一個新環(huán)境,卻一天都沒有哭鼻子,每天都高高興興地去上幼兒園。后來聽她說
3、,幼兒園里唱的歌好多她都會。說這話的時候,能看得出她心里是多么的得意。從老師的話語中,也能感受到對于孩子融入能力的贊許。在溫哥華的頭半年,我們一如既往地延續(xù)聽歌傳統(tǒng)。我給安妮從圖書館借了大量的DVD這一次,她又是自己選中了一套Kidsongs系列。這是一套國外孩子邊唱邊跳的歌舞節(jié)目,和安妮以前聽的兩套光盤有相似的地方,只不過畫面更活潑,語速更快。記得剛開始的一兩個月,爸爸和安妮一起看光盤,爸爸個別歌詞聽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于是問她。沒想到,安妮可以很完整地把整句歌詞復述出來,語氣語調(diào)都模仿得惟妙惟肖,盡管她不知道每個單詞的確切含義。很快,安妮在幼兒園已經(jīng)能夠聽懂老師的幾乎所有指令,和國外的孩子也
4、能夠玩在一起并且成了好朋友,但是回家講話幾乎還是不說英語。直到五個月以后,情況才開始慢慢有所改變。老師的評價是安妮的語言進步很大。對于這個評價,當時我也沒太在意。那個時候就是覺得,反正大家都說,孩子到了國外,英語自然就會好的,也不用費心。當時,幼兒園里也有一些從中國來的孩子。大家交流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有些孩子在國內(nèi)學過一些英語,比如上過英語課,會一些單詞和句型。但是,到了加拿大以后,他們在語言方面并沒有顯示出什么優(yōu)勢,甚至在和國外孩子交流方面還要晚些。還有一些孩子需要的時間明顯更長。有些孩子已經(jīng)在幼兒園呆了快一年的時間,說的并不多,還有的孩子說的明顯有錯誤。這一點后來在小寶幼兒
5、園也得到了證實。比如小寶幼兒園的一個男孩兒,在幼兒園快一年了,但是很少能完整復述老師的話,有些時候他會拿老師的話來問媽媽,但是媽媽明顯感覺到這些話復述得不正確。同樣的語言環(huán)境,為什么孩子會有這樣的差異?以前我覺得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孩子的個人領悟能力和興趣因素。但是后來,我看到了一篇文章,說英國一位學者發(fā)現(xiàn),如果孩子在九個月以內(nèi)能夠接觸到兩種以上的語言信號,那么這些語言信號會讓他形成記憶,這對于以后學外語會有所幫助。還有一項研究稱,日本人有兩個英文字母的音發(fā)不出來,但是對比研究兒童,十個月以內(nèi)的兒童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說,辨音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退化。后來我還看到資料說,兒童期學第二語言,大
6、腦會有分區(qū)地去存儲這些語言信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能力也一樣會退化。一般認為十二歲是個界限。年齡越大,語言的學習對于母語的依賴越強,最后,只能按照外語的方式來學習。對于各種研究資料我一貫并不是特別重視,也不會見到什么研究成果都拿來給孩子用。但是看到上面的幾則報道,回想安妮的成長過程,我覺得很多疑問被解開了。比如安妮兩歲在國內(nèi)的時候,當時我對英語談不上重視,所以買的光盤里面中英文都有。而在這些光盤中,安妮恰恰是自己選擇了外教領唱的英文光盤,那些中文兒歌以及中國孩子唱的英文兒歌幾乎都被擱置一旁。因為安妮特別喜歡語感啟蒙這套光盤,所以我把它推薦給了好幾個朋友。但是朋友的孩子反應不一。有的是剛放
7、一點就不要了,說要看中文動畫片。我曾經(jīng)對此非常不解。安妮爸爸當時就說,也許安妮今天對英語的感覺和九個月之前在加拿大時耳朵里被灌進了大量的TalkShow(脫口秀)電視節(jié)目有很大關系。當時我不大相信,但是后來當我看到國外的研究成果之后,覺得也許真的是有某種關聯(lián)在里面。再看小寶的情形,和安妮也差不多。一歲半以前,小寶和我一起經(jīng)常中加兩邊跑。和很多在國外的中國家庭一樣,我們的家庭語言也不用英語。上Daycare(幼兒園)之前,小寶的英語沒有輸出。但是他在聽的方面比安妮當時的素材要豐富得多。而且和安妮一起玩的時候,安妮有時候用英語講話,他也都能明白,偶爾也跟著學上幾個詞。之前,小寶參加了幾個月的親子班
8、。這個班每天有個CircleTime(老師領著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唱兒歌、讀書、做游戲的時間),也就是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小寶聽了不少,但是也同樣是沒有輸出。等到小寶上幼兒園后,兩個多月就開始輸出這一點,明顯比安妮的輸出要早很多。他輸出的語言,一聽都是老師對他或者對別的孩子說的話。而只要是他能復述出來的就會非常清楚,幾乎沒有什么錯誤。比如他咳嗽,老師說:Coveryourmouth.回家以后,每當他咳嗽的時候就會捂上嘴同時把這句話也說出來。同樣是不能說的孩子,為什么有的孩子到了英語環(huán)境之后能很快地開始說,有的就要晚些甚至復述出來的還有錯誤?或者說,同樣是上英語班、找外教,為什么有的孩子很快能和外教交
9、流,可是有的孩子花了幾倍的時間還是達不到這個程度?我感覺,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聽的能力,聽力辨音的能力是關鍵。辨音能力強的孩子,能很快把別人的話進行拆分,這個時候他們聽到的不是一個個抽象的單詞,而是一個個有意義的片段,然后對應上具體的情境,就可以明白是什么意思,并且馬上可以輸出。這一點,在成人身上也有體現(xiàn)。同樣是在國外生活,有的人英語提高得很快,但是有的多少年了仍然無法交流。有人說,成年人在國外學英語有一個規(guī)律,那就是基礎好的提高快,基礎差的,聽到語音信號也等于無效輸入,最后知道的還是原來自己會的,新的東西因為聽不懂,所以最后對自己依然沒有用。在這一點上,十二歲以上的孩子,尤其是高中階段出國的孩子
10、,表現(xiàn)和成人基本一致。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國內(nèi)英語基礎不好的孩子,在國外的英語環(huán)境中,上了好幾年語言學校英語還不能過關,甚至無法達到申請大學的標準。在國外的這幾年,我曾經(jīng)注意觀察過十二歲以后出國的孩子。我發(fā)現(xiàn),同樣的環(huán)境,有些在國內(nèi)有過很多年英語培訓經(jīng)歷的孩子,能輸出的時間也明顯要晚。而且在輸出的時候,這些孩子所講的英文和安妮這樣的小孩子有明顯的區(qū)別。具體地說,安妮這種年齡的孩子的輸出,是在聽明白別人所說內(nèi)容之后的復述,是在聽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語言,是一個自然的英文思維的過程。而年齡大的孩子,更多的是在搜尋過去學過的句型,思維和母語交叉,翻譯的痕跡非常明顯。所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老外講的英語他聽不懂
11、,他講的英語老外也聽不懂的情況。從國內(nèi)孩子的情況看,孩子對英語語音接觸的越晚,接受度越低。比如同樣的英文動畫片,如果孩子比較早地接觸過英語的語音,那么對于英文原版內(nèi)容孩子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對于原版英文讀物中的英文音頻也能接受。但是,沒有接觸過英語語音的孩子,往往會要求看中文的。甚至對于媽媽用英文讀英文原版書,這些孩子開始也都拒絕。年齡越大、中文能力越強的孩子,這個現(xiàn)象越明顯。所以目前有些中文水平高、很少聽英語的孩子,英語啟蒙初期的排斥就比較厲害?;貒螅乙姷絿鴥?nèi)很多學校的英語課,包括一些機構的外教課,都以正音為重點,有的還要求跟讀。安妮回國后,學校的英語課有專門的聽力錄音帶。開始的時候,安妮
12、好奇,就在車上放聽。結果,小寶覺得很好玩因為錄音帶的語速非常慢。沒聽幾遍,小寶就開始輸出了。但是據(jù)我所知,安妮的很多同學聽這些磁帶想跟讀也是有難度的。這個時候我就想,如果說,人的辨音能力真的是嬰兒期最強、以后逐年減弱的話,那么從出生以后就開始進行語音信號輸入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應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孩子大腦中存儲了大量正確的英語語音,以后再聽到的時候就會更容易接受和識別。這樣說來,為什么不早些給孩子提供英語語音資料,而一定要等到小學才開始很費力地去要求孩子去聽、去正音呢?畢竟,六歲以前的細水長流要比上學以后作為學科每天去學要省力得多??!當然,雖然接觸英語的早晚對于辨音能力甚至對于后期的英語語音
13、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并不能說,早接觸英語的孩子以后的英語水平就一定高。就拿安妮來說,目前她的辨音能力很好,但是如果只有聽力水平,不進行英語閱讀訓練的話,那么將來她在英語上一樣是個文盲。這和咱們中國人中文說的好但是不認字一樣沒文化是一個道理。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2)-磨耳朵要不要摳單詞磨英文耳朵的關鍵不在于聽懂每一個單詞,而在于熟悉英語的韻律節(jié)奏,培養(yǎng)語感。中國孩子從小就開始聽各種中文兒歌童謠,英語國家的孩子也是如此訓練語感的。我們的英語啟蒙完全應該走同樣的路。首先得讓孩子大腦中儲存足夠多的語音信號,他們才能區(qū)分各種信號的不同,所謂的辨音能力就是這樣形成的。英語語音是重要的,但是,是不是在聽的
14、時候要把每一個單詞都摳出來?對于小孩子,一長句話、一大段文字,大人聽著都混沌不清,孩子能聽懂嗎?這樣的聽是不是無效輸入呢?這是我最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用中文來對照著思考一下就可以。想想孩子在會說話之前,他們的聽力積累從哪里來?是不是需要我們把他所聽到的每一句話都轉化成他能理解的話語?還是我們只管說,一遍一遍地重復,而且重復的是句子,而不是一個音、一個字?應該說,孩子在會說話之前,他們是儲存了大量的聲音信號在大腦中的。人的大腦如何處理這些語音信號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是,孩子聽得多了,達到了一定程度,再結合具體的場景,就能夠自己說出來。開始可能是模仿,但又不僅僅是模仿。他們
15、是按句子輸出的,而不是按單字輸出的。對于孩子來講,他們在接觸中文之初,也不知道每一個詞的意思,我們成人并沒有一個字一個字地解釋,英文也是一樣。孩子們需要的是理解整句話的意思,而這種理解,都是放在情境中去實現(xiàn)的,和情境對應得多了,理解能力自然就上來了。而那些死摳單詞的聽力輸入方式,最后的結果只能是:拿出單個的詞都知道,但是放在一起,組成一個句子、一個段落,由于中間的省略、連讀、弱讀等等變化,由于缺乏整體理解能力,即使是一句非常簡單的話,也難以理解其完整的含義。從這一點上來說,一定強調(diào)聽懂了多少個單詞才算聽懂,這種方式只能限制孩子的聽力積累,尤其對孩子的韻律節(jié)奏訓練不利。而韻律節(jié)奏訓練是比單個詞的
16、發(fā)音更重要的語感訓練。最近,聽了很多孩子的朗讀音頻,最突出的一個感受是:其實這些音頻的好壞不在于具體單詞的發(fā)音好不好,而在于音和音之間的銜接,尤其是那些小詞,如it/is/and,和前后詞之間的銜接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語感上的差別,另外還有意群的劃分,怎樣斷句,怎樣區(qū)分重音、弱讀等等。外的孩子和中國的孩子一樣,從小就聽兒歌和各種押韻的童謠,節(jié)奏明快,朗朗上口。有人說,國外的孩子三四歲的時候語感就已經(jīng)基本建立起來了。中國孩子也是一樣的。小寶最近每天從幼兒園回來都要唱教過的童謠,背教過的古詩。你要是拿出一句問他具體是什么意思,他基本上也不懂。但是,整體的朗朗上口就是一種語感的訓練。中國孩子學中文能這樣做
17、,以英語為母語的孩子學英文也這樣做,為什么我們國內(nèi)的孩子英語啟蒙不從這些培養(yǎng)語感的兒歌、童謠開始呢?放下單詞,聽那些原汁原味的英語國家孩子在聽的東西,這才是英語啟蒙聽力輸入的關鍵,也是聽力辨音能力的基礎。近年來,很多媽媽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很多孩子也能讀級別不低的書了。但是,非常大的一個問題是:那些訓練韻律節(jié)奏方面的讀物沒有讀。結果,當大家聽到安妮的音頻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是個慢工夫,語感不好,要讀好很難。有些孩子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發(fā)現(xiàn)朗讀故事相對容易出成果,但是,朗讀安妮一年級時學校給的那些小詩歌則完全找不到感覺。原因在哪里?也是因為輸入的種類不同。孩子腦子里從來沒有存儲過的類型,直接讓他輸出
18、,這是不可能的,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想讓孩子將來能輸出什么,就要讓孩子先有這些語音信號的積累。更多孩子,一直按照中式英語的路子學習。結果就是,通過各種聽力教材積累了很多的單詞和句型,但是聽力理解能力上不去,聽不懂英語故事,原版書讀不出來。這樣下去,即使進行了專門的口語訓練,也會因為聽力理解能力的欠缺而無法提升。語感的問題涉及到大腦的機理,我不是專家,不敢妄加解釋。但是從安妮和小寶的情況看,他們從小就一直堅持聽那些當時根本聽不懂意思的兒歌甚至脫口秀,最后的結果就是,日積月累,他們很容易聽得懂長句的歌詞,并且還能夠自主地模仿。也就是說,孩子即使沒有理解快速的語音資料的中文意思,但是通過大
19、量的聽,他的辨音能力提高了,就能夠把語音中的元素區(qū)分開來。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同樣去找外教上課,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輸出,有的孩子很久都沒有辦法輸出。說到底,是英語泛聽量的問題。同樣,孩子看動畫片也是這個道理。有些成人說,動畫片那么快,我都看不懂,問他什么意思,他更說不出來,這是不是無效輸入呢?也許,從這部片子來看,孩子沒有完全明白。但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那就是如果看了一段時間動畫片之后,回頭再聽一些慢速的兒歌,孩子會覺得很容易,能輕松地唱出來了。這時候就有人說了,雖然孩子不需要看明白,可是我的孩子看到難度大的動畫片就不愿意看,說聽不懂。那怎么辦呢?這其實就是孩子的中文思維在起作用。越大的
20、孩子,對情節(jié)理解要求越高,對中文思維也越依賴。回國后,我和國內(nèi)的媽媽們交流非常多,對國內(nèi)孩子的情況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發(fā)現(xiàn),從小英語語音輸入越少的孩子,中文能力越強,英語輸入越困難,孩子會不自覺地要求對應中文意思。而年齡較小的孩子,比如兩歲以下的孩子,往往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越小接觸多種語言的孩子,對不同語言的語音接納能力就越強。而恰恰是只接受一種語言的孩子,一定要把中文意思確認好才行。在這一點上,孩子的思維模式已經(jīng)和成人接近了,而這也是我們中式英語中翻譯英語的雛形。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說說中式英語語音對孩子英語聽力辨音能力的影響。有人問我,我給孩子聽的兒歌是中國人翻唱的,好不好?這好比外國人
21、學普通話。記得有一年看外國人表演節(jié)目,結果,很多外國人說的普通話都帶有方言的特點。所以,孩子聽的是什么,就會形成什么樣的語音。原汁原味的英語底子很重要。也有人說,現(xiàn)在我很害怕孩子聽到不標準的發(fā)音,所以我不讓他接觸中國老師。我覺得這也沒必要。就好比說我們到了一個新的城市,說話逐漸地也會帶有一些那個城市的口音。但是,有原來的底子在,這種改變不會傷筋動骨。我們在選擇資源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比例。比如原版的英文資源要占主體地位,尤其在孩子最開始接觸的聽力資源中,這個地位是絕對要保證的。我們強調(diào)聽力資源的原汁原味,是為了讓孩子能從大量的相近的發(fā)音方法中得到正確的語音信號,尤其是韻律節(jié)奏方面的規(guī)律。這些輸入
22、達到一定的量后,孩子即使聽到別的不規(guī)范的東西,也不至于被這些東西帶跑。另外,有人關注英音和美音的問題。這一點,我覺得可以根據(jù)自己將來的打算去選擇,同時以簡單好聽為原則。在孩子有一定底子的前提下,不同風格的語音輸入對于孩子的聽力辨音能力也有好處。最重要的是,英音也好美音也好,它們的韻律節(jié)奏是相通的。而這一點,是我們中國人和母語者講英語最本質(zhì)的差別所在。這里面另外引出來的話題就是雙語動畫片和三明治英語動畫片好不好的問題。很多孩子對于動畫片也好書也好,都會有先入為主的習慣。比如天線寶寶,如果他最開始看的是中文的,那么再給他看英文的,他就很難接受,因為對他來講,聲音和畫面是一個整體,他不能接受一方面的
23、變化。另外一種情況則是,孩子先看了英文的,后來發(fā)現(xiàn)中文的了,則堅決不愿意再看英文的。這一點在中文強勢的孩子身上很常見。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在孩子的世界里,動畫也好書也好,好玩才是第一位的。不管什么語言,他能理解得越多,才越覺得好玩。所以孩子會自發(fā)地選擇對自己來講容易的語言。而三明治英語,也就是中英夾雜的語言,設計之初應該是為了突出單詞和句型,而且設計者先入為主地認為中國孩子不能看懂全英文的,所以要用中文吸引他。吸引沒錯,但是這類動畫片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英語語感無益。關于語感和韻律節(jié)奏的訓練問題,我將在本書第四章中詳細介紹加拿大小學的訓練方法,供國內(nèi)的媽媽們參考。三、科學體系造就超強閱讀能力陪安妮在加
24、拿大學習的幾年,讓我看到了加拿大社會和學校對閱讀的重視。從政府到研究機構、到出版社、再到課堂和家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完全是在科學體系下有序進行的。以自然拼讀法為主線,孩子們在每一個閱讀級別都能找到大量有趣的讀物,Phonics技能在閱讀實踐中得到強化和提高;提高后的技能再幫助閱讀能力上臺階。就像彈簧一樣,孩子們的閱讀能力沿著螺旋形的軌跡得到提升。Phonics是科學閱讀的技能Phonics是背單詞的方法之一,但絕不是為背單詞而服務的。作為一種學習閱讀的方法和技能,Phonics能在閱讀中得到訓練和提高。Phonics近幾年在國內(nèi)被推廣,很多是打著“見詞會讀,聽音會寫”的旗號加以宣傳的,所以很多人
25、覺得它很神秘。一些有背單詞情結的家長和機構進而把Phonics演變成了背單詞的工具。實際上,Phonics是閱讀的方法,單詞是末,閱讀才是本。國外的Phonics教材,都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LearntoRead,可見Phonics是和學習閱讀而非背單詞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去同步閱讀地學Phonics,就是舍本逐末,學完也就忘了。拋開單詞,僅僅就Phonics本身,相比閱讀而言,那也是閱讀才是根本如果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學習閱讀,那我們完全可以忘記Phonics!這方面,香港的教訓可以借鑒。有資料說,在香港推廣Phonics二十年,證明效果并不理想:Phonics的規(guī)則太多,背起來太繁瑣,而且英語中
26、還有太多的例外(標準說法是Phonics覆蓋80%的英語詞匯)。同樣學習Phonics,香港與美國的區(qū)別在于:香港的二十年,是為了學習Phonics而學習Phonics;而美國是為了閱讀才學習Phonics。閱讀才是成功的關鍵,不管是學習英語,還是全面掌握Phonics本身。Phonics并非萬能,它只是閱讀的起點,如果把掌握Phonics作為最終目標,就大錯特錯了!Phonics規(guī)則如此之多,要全部背下來,就又犯了試圖通過背英語單詞、語法來學英語的錯誤了!Phonics作為英語母語國家孩子學習閱讀的基本方法,實際上貫穿在學習閱讀的整個Primary階段(學前班到三年級)。有人說,北美學前班到
27、三年級的語言學習,就叫LearntoRead,就是學習如何閱讀。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從安妮在加拿大學校的學習情況看,也的確如此:在經(jīng)過學前班大量的基礎入門學習后,后來的兩年每周都還是在具體地學習Phonics,她最近一年在二、三年級混班,三年級孩子也是一樣地每周都要學習Phonics的內(nèi)容,這在博客的同步學英語系列中,都有詳細記錄。有人曾經(jīng)說,看安妮背單詞的記錄本,一周才要求十五個單詞,這樣一年下來才學習幾百個單詞。事實上,這些要求拼寫的單詞,其實是在梳理規(guī)律。掌握了規(guī)律之后再進行鞏固和提高,需要的就是在閱讀中去認識、理解單詞了。北美孩子的課外閱讀量非常大,有學者統(tǒng)計說,是中國孩子的六倍。但
28、是從安妮的情況看,她一年的閱讀量大約在200萬字,所以可能還遠不止六倍這里要說的是,安妮不是那種書蟲類的孩子,她每天在家的閱讀時間也就在半個小時到五十分鐘左右,假期有時候會多一些。而很多本地白人孩子的閱讀量和閱讀能力還要更高一些。當安妮開始讀ChapterBook(章節(jié)書)的時候,她讀的書基本上已相當于美國四年級孩子的水平了。身上很常見。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在孩子的世界里,動畫也好書也好,好玩才是第一位的。不管什么語言,他能理解得越多,才越覺得好玩。所以孩子會自發(fā)地選擇對自己來講容易的語言。而三明治英語,也就是中英夾雜的語言,設計之初應該是為了突出單詞和句型,而且設計者先入為主地認為中國孩子不能
29、看懂全英文的,所以要用中文吸引他。吸引沒錯,但是這類動畫片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英語語感無益。關于語感和韻律節(jié)奏的訓練問題,我將在本書第四章中詳細介紹加拿大小學的訓練方法,供國內(nèi)的媽媽們參考。三、科學體系造就超強閱讀能力陪安妮在加拿大學習的幾年,讓我看到了加拿大社會和學校對閱讀的重視。從政府到研究機構、到出版社、再到課堂和家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完全是在科學體系下有序進行的。以自然拼讀法為主線,孩子們在每一個閱讀級別都能找到大量有趣的讀物,Phonics技能在閱讀實踐中得到強化和提高;提高后的技能再幫助閱讀能力上臺階。就像彈簧一樣,孩子們的閱讀能力沿著螺旋形的軌跡得到提升。Phonics是科學閱讀的技能P
30、honics是背單詞的方法之一,但絕不是為背單詞而服務的。作為一種學習閱讀的方法和技能,Phonics能在閱讀中得到訓練和提高。Phonics近幾年在國內(nèi)被推廣,很多是打著“見詞會讀,聽音會寫”的旗號加以宣傳的,所以很多人覺得它很神秘。一些有背單詞情結的家長和機構進而把Phonics演變成了背單詞的工具。實際上,Phonics是閱讀的方法,單詞是末,閱讀才是本。國外的Phonics教材,都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LearntoRead,可見Phonics是和學習閱讀而非背單詞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去同步閱讀地學Phonics,就是舍本逐末,學完也就忘了。拋開單詞,僅僅就Phonics本身,相比閱讀而言,
31、那也是閱讀才是根本如果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學習閱讀,那我們完全可以忘記Phonics!這方面,香港的教訓可以借鑒。有資料說,在香港推廣Phonics二十年,證明效果并不理想:Phonics的規(guī)則太多,背起來太繁瑣,而且英語中還有太多的例外(標準說法是Phonics覆蓋80%的英語詞匯)。同樣學習Phonics,香港與美國的區(qū)別在于:香港的二十年,是為了學習Phonics而學習Phonics;而美國是為了閱讀才學習Phonics。閱讀才是成功的關鍵,不管是學習英語,還是全面掌握Phonics本身。Phonics并非萬能,它只是閱讀的起點,如果把掌握Phonics作為最終目標,就大錯特錯了!Phon
32、ics規(guī)則如此之多,要全部背下來,就又犯了試圖通過背英語單詞、語法來學英語的錯誤了!Phonics作為英語母語國家孩子學習閱讀的基本方法,實際上貫穿在學習閱讀的整個Primary階段(學前班到三年級)。有人說,北美學前班到三年級的語言學習,就叫LearntoRead,就是學習如何閱讀。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從安妮在加拿大學校的學習情況看,也的確如此:在經(jīng)過學前班大量的基礎入門學習后,后來的兩年每周都還是在具體地學習Phonics,她最近一年在二、三年級混班,三年級孩子也是一樣地每周都要學習Phonics的內(nèi)容,這在博客的同步學英語系列中,都有詳細記錄。有人曾經(jīng)說,看安妮背單詞的記錄本,一周才要
33、求十五個單詞,這樣一年下來才學習幾百個單詞。事實上,這些要求拼寫的單詞,其實是在梳理規(guī)律。掌握了規(guī)律之后再進行鞏固和提高,需要的就是在閱讀中去認識、理解單詞了。北美孩子的課外閱讀量非常大,有學者統(tǒng)計說,是中國孩子的六倍。但是從安妮的情況看,她一年的閱讀量大約在200萬字,所以可能還遠不止六倍這里要說的是,安妮不是那種書蟲類的孩子,她每天在家的閱讀時間也就在半個小時到五十分鐘左右,假期有時候會多一些。而很多本地白人孩子的閱讀量和閱讀能力還要更高一些。當?shù)蕉昙壗Y束時,安妮的英語閱讀級別大概是ReadingLevel4(四年級水平),流利性比閱讀理解更好(這個級別是一種簡單的參考,安妮學校二年級老
34、師用的是DRA,要細化得多,參見下節(jié)說明)。這個級別基本上是在上學的三年時間內(nèi)獲得的。而按照安妮的總體閱讀量來說,大概一個級別需要百八十萬字的閱讀量來支撐(當然最開始的時候每本書的文字量要少,過渡到ChapterBook之后文字量越來越大)。如何做到在一個級別內(nèi),能有足夠量的書籍來保證孩子的閱讀和鞏固?這就不得不說說國外的分級閱讀體系。應該說,看過各出版社的圖書分級目錄,真是不得不佩服它們在出版讀物的時候?qū)τ诤⒆娱喿x能力提高所花費的心思。比如:配合Phonics的學習,很多出版社都有配套的讀物。有些在封面上直接就標注本讀物是訓練具體哪一個音的,里面圖文并茂,讓孩子能夠通過這樣的一本本書,把相應
35、的Phonics規(guī)則都練習到。同級別的書,交叉訓練,內(nèi)容關聯(lián)但不重復。讓孩子們在一個個不同的故事中,重復拼讀同類的音,最后在大腦中交互印證,從而達到不用特殊記憶也能見到就讀、聽到就寫的程度。因為學習痕跡重的讀物往往趣味性會受到影響,所以出版社除出版大量的繪本外,還編排了非常多的故事性極強的系列分級讀物。這些讀物,大多從初始自主閱讀的難度(學前班前后)開始,直到ChapterBook(二至四年級)。孩子們在每一個能力所及的階段,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好玩的故事,在故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閱讀能力的訓練。對于一些好玩的讀物,因為級別比較高,有些出版社就專門進行改編,把它們做成適合入門水平的讀物,讓喜歡書
36、中人物的孩子一開始就能讀到這樣的書。現(xiàn)在想想北美三年級及以下學生沒有教材的原因也許正在于此:沒有教材,就意味著都是教材!只要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從根本上是為孩子們服務的,是按照科學系統(tǒng)的體系設計制作的,那么,所有出版社出版的書籍,都是孩子們的教材。老師的作用在于選擇各種讀物中最精華的部分在課堂上給孩子們講解。安妮班上發(fā)放的小書都是老師自行打印或者復印的。每一個小冊子有一個特定的目的,訓練一項特定的技能?;貒?,我發(fā)現(xiàn)目前國內(nèi)有些媽媽很熱衷于國外的教材。也經(jīng)常有人問我,說美國什么什么教材好不好。我感覺,這種問法本身就說明了對國外教育思路的不了解,或者說是用中國人的觀念來看待國外的教材問題。國外的教材
37、,是被老師裁裁減減、拼拼合合之后出于特定訓練目的來使用的。好還是不好,不是教材本身的問題,而是老師的能力水平問題。國外的每一個老師,在教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都要配合使用多種不同的材料。所以國外的老師說,我教一個年級的教學材料就有十幾個紙箱子那么多。你說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就看怎么用。老師在課堂上讓孩子把概念弄清楚了,孩子回家后就不用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重復教材上。孩子們最主要的作業(yè)就是靠大量的泛讀來鞏固這些知識點很多時候泛讀的書不一定就是今天講過的知識點。但是,因為他們有老師教的明確的選書原則(本章第三、四節(jié)詳細介紹),使得讀的書之間會有大量的交叉重合,一個知識點,比如某一個音,會通過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出
38、來。最后,就形成了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應該說,Phonics最終是一種孤立的方法還是能形成能力,完全取決于怎么使用它。北美Phonics的成功在于它是依托于科學閱讀的框架體系,作為技能來訓練的,而不是作為一種知識、一種規(guī)律,記住了就可以的。所以他們的Phonics教法是:先有閱讀接觸的基礎,再系統(tǒng)梳理一下規(guī)則,然后通過大量閱讀合適的讀物來鞏固強化。最終達到的結果是:一個規(guī)則不管在什么樣的閱讀材料中出現(xiàn),孩子們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反應出來。甚至說,最后將Phonics這種有形的規(guī)則變成了閱讀中無形的感覺。而這種內(nèi)化的過程,就是一種語言能力。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4)-兒歌和動畫片哪個好?在保證原汁原
39、味的前提下,英語資源的選擇最關鍵的不是哪套資源好不好的問題,而是資源提供的時機和資源使用的方法問題。每一種資源都有它的功能,但是也有它的局限C把各種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立體使用,才能點燃孩子的興趣,進而形成綜合的能力和后勁C信息時代,資源可以很方便地獲得,但同時帶來的問題就是如何篩選。我也經(jīng)常被問及,什么資源好?到底該選擇什么資源?其實,資源真正的價值在于是否能引起小朋友的興趣,只要能讓小朋友感興趣的都是好資源。當然說到英語資源,那原汁原味又是一個前提。不管是視聽資料還是書籍,都是如此。在原汁原味的、符合兒童認知特點的資源里面,孩子自己喜歡的就是好資源。比如我在博文中說到語感啟蒙好,很多人就說是
40、不是只能用它來進行英語啟蒙。當然不是這樣,很多沒聽過看過這套資源的孩子英語也不錯啊。我推薦它,僅僅是因為它符合原汁原味的標準,又有情境對應,并且我家孩子喜歡。很多東西,以我們的耳朵來聽,聽不出來區(qū)別。但是,小孩子就不一樣。我覺得很好的東西,安妮聽過之后就覺得重音什么的不一樣,她說感覺怪怪的。其實這個怪,就是韻律節(jié)奏的問題。韻律節(jié)奏直接關系到孩子的語感,所以選聽力資源,原汁原味很重要。在原汁原味的基礎上,語感啟蒙這套資源符合啟蒙階段孩子的心理,通俗簡單,非常多的孩子看到之后都喜歡。但是你要是說,我就用它了,我要讓孩子把這里面的歌都學會,要求孩子跟著唱,那可能非但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還會讓孩子害怕
41、和逃避。同樣這套資源,也可能有的孩子不喜歡。有些孩子不喜歡里面的歌曲,因為他過去從來沒聽過英語語音的東西,中文又很強勢,所以不習慣英文的東西。如果孩子不喜歡,那還要不要聽呢?我認為,不能強迫孩子。只能發(fā)現(xiàn)、引導孩子的興趣,不能因為大人認為東西有用而要求孩子必須去做。孩子不喜歡的話,一方面繼續(xù)去尋找別的資源,另外一方面就是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一點一點引入,幫助孩子由熟悉到接受。很多孩子,尤其是大孩子,開始時排斥某種英語資源,經(jīng)過逐步引入后,一般一個月左右都能慢慢接受并喜歡上它。有人說,不提倡聽歌,因為聽歌以后沒法開口說話,而動畫片則能通過復述練口語。我也贊成看動畫片,但是,動畫片和兒歌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兒歌
42、的韻律節(jié)奏訓練和動畫片是有區(qū)別的。而且,兒歌一般更簡單,它的韻律節(jié)奏往往能讓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孩子很容易接受英語。同時,兒歌中的音樂本身就符合孩子的特點。從小聽歌聽音樂的孩子樂感會更好,以后學習樂器也會更容易。這一點在安妮身上得到了證實。動畫片的精髓在于它的情境對應,這一點和原版書一樣,可以構成孩子的口語基礎。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什么很多孩子上外教課口語還不靈?很大原因在于看的東西太少。當然,因為動畫片對視力的影響以及孩子被動吸收的特點,我也不建議多看。目前有一種提取音頻的軟件,可以把動畫片中的音頻提取出來,這樣,孩子可以在看過幾遍動畫片之后就開始只聽音頻,對聽力訓練的效果更好。在聽
43、音頻的過程中,孩子的腦子里還會有畫面浮現(xiàn),能很好地起到情境對應的作用。對于小孩子,尤其是一歲左右的孩子,因為聽力辨音能力強,所以兒歌中的語音他們很容易就能吸收,即使是語速很快的兒歌或者是新聞、脫口秀這類節(jié)目,也都能成為孩子的語音積累。有了這樣的積累之后,三歲左右開始看動畫片就會容易很多。對于有些大孩子,從小沒有英語的語音積累,在中文強勢的情況下,又不愿意聽英語兒歌,則可以用動畫片來提高他的興趣。兒歌也好動畫片也好,都要以興趣為前提。孩子在輕松自然的狀態(tài)下才會有最好的吸收。在這一點上,我們要相信孩子內(nèi)在的能力。我們所給的一切資源,都是為了滿足他們內(nèi)在的需要;只有內(nèi)在的需要得到滿足,外在的資源才能
44、內(nèi)化成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家長要放棄自己的功利心,才能點燃孩子的興趣,并且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驅(qū)力。英語資源本身的趣味性應該足以讓孩子愛上它。對這樣的資源,如果你的孩子不但不愛反而覺得是負擔的話,那就不是資源的問題,也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成人的目標和方法有問題。有媽媽說,為什么別人推薦的資源我家孩子不喜歡?這和孩子的發(fā)育程度以及敏感期等都有直接關系。所以說,不存在適合所有人的資源。資源選擇的標準,一個是主題符合孩子的興趣,一個是難度符合孩子的水平。有些東西,主題合適,但是難度稍大,孩子就看不下去。所以一般我選擇資源的時候,都是根據(jù)孩子當時的狀態(tài),選擇十倍于孩子需要的資源提供給他。這些資源,一般
45、有10%20%孩子會反復使用,另外一些看似沒用,但是孩子只要看過一遍,甚至只開了個頭,過一段時間都可能自己拿出來反復去看,這時候這些資源又變成了另外的10%。說到這里,想起以前有媽媽總問,到底什么樣的資源該精聽精讀,什么樣的資源該泛聽泛讀?我該怎么給孩子放光盤?一張盤放一遍還是連續(xù)放幾天?我怎么知道孩子喜歡哪個不喜歡哪個?要我說,這和國外醫(yī)生說孩子吃飯的問題一樣:孩子想要什么他自己知道,讓他自己做主就好?;叵氚材莺托毧碊VD的過程,從來都是他們自己選擇。從一歲多開始,我們家DVD的遙控器就大權旁落了,我們要管的僅僅是整體的時間控制問題。安妮開始的時候,拿回來好多張光盤,她會一張一張地看。不喜
46、歡的,看個頭可能就不再理會了;發(fā)現(xiàn)一個喜歡的,別的就都被冷落了。記得那時候看語感啟蒙,她自己就能看明白DVD上顯示的序號,然后每次拿出來光盤就會直接按到那個序號,把自己想要的歌曲找出來。像這種精聽的光盤,常常是一個晚上就聽這一首歌。有些資源,可能我們大人覺得挺難,比如“ThomasandFriends”系列動畫片,小寶也是一歲多就開始看。當時我覺得他根本聽不懂,可他就是喜歡看。實際上,他是喜歡其中的人物。后來,我們又給他借了同系列的書,買了同系列的拼圖,還買了三十多個火車頭和軌道。所以,等到他開始準備自主閱讀的時候,第一個選擇的系列書就是托馬斯系列。這套書他跟著安妮的音頻聽了十幾本。很快,這十
47、幾本他就能自己指讀了這個和中文一樣,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閱讀,而是背下來的讀。從讀出來到自己拿著火車頭背臺詞講故事,小寶的英語上了一個新臺階。這也就是立體使用資源的方法。立體使用資源會讓孩子的興趣更大,重復性更強,知識的內(nèi)化也更容易。關于精聽精讀和泛聽泛讀的關系問題,有些媽媽很糾結,總想自己去幫助孩子選擇。其實,孩子對資源的選擇,一定是和他的認知能力相適應的,尊重孩子認知能力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時間表去選擇,這些都是內(nèi)在建構的過程。而建構就是能力形成的過程,是發(fā)展后勁的過程。大人的干涉只能破壞孩子正常的成長過程,這就好比孩子現(xiàn)在還沒準備好走,你一定要他走;而等他已經(jīng)能跑了,你又限
48、制他跑一個道理。有的家長說,孩子為什么總是翻來覆去聽那一首或幾首歌。這么簡單的東西,都會了還翻來覆去地聽,不是浪費時間嘛!這其實也是建構的需要。只有這樣的重復達到一定程度,這個層面的東西才真正內(nèi)化到了他的心里。此后,還需要有同樣難度的資料來進行鞏固。當這些東西達到一定的量之后,才會從量變到質(zhì)變,上升到下一個層次。所謂螺旋式上升也就是這樣來的。安妮聽語感啟蒙聽了兩年,小寶過去看“Leapfrog”(美國的英語教學產(chǎn)品,Phonics的系列動畫片)馬馬虎虎,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每天都要看,每天要重復幾次。從開始的專心看,到現(xiàn)在的跟著重復,這也是他開始準備自主閱讀的標志。說到泛聽,也不等于不加選擇地把資
49、源一股腦地都扔給孩子。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貼近孩子生活經(jīng)歷的資源往往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泛聽的東西可以給出一個區(qū)間,上下之間有一個跨度。然后孩子自己去決定選擇低的還是高的。每過一段時間,媽媽都要對這些資源進行調(diào)整,及時更新補充新的資源。抓住孩子興趣的火花,及時提供他感興趣的東西,在此基礎上再立體地給予其他資源。這樣,孩子興趣的一個資源本身的問題,而是給予資源的時機和方法問題。做得如何,取決于媽媽的智慧。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5):背下來的句型為啥不管用死背單詞和句型就好比學游泳的人在陸地上做模擬動作,不下水永遠學不會游泳的道理一樣。單詞也好、句型也好,都要在情境中才能學會運用。背下來100個句型
50、不如通過動畫片和閱讀積累100個情境管用。2021年,親戚家的孩子成功申請了去加拿大小學留學一年。暑假時,我?guī)н@個孩子從北京飛往溫哥華。在首都機場,孩子的爸爸指著出港廳的大字Departure對孩子說:“你看,這就是Departure,離港的意思,背下來?!比缓笞匝宰哉Z地說:“單詞,背一個少一個?!边@就是典型的中國人的背單詞情結!應該說,有這種情結的中國人不在少數(shù)。很多人認為英語國家的小孩兒詞匯量很大,其實據(jù)我觀察,他們的詞匯量和我們中國人學過的單詞完全是兩碼事。比如:國外孩子的語言中,非常多的詞是我們知道中文意思但卻不知道用法的詞,比如take,get,come,go等等。重要的不是這些詞,
51、而是這些詞的搭配及其在不同情境中活的用法。而這,恰恰是我們這么多年來沒學過的。目前從安妮和寶爸的詞匯量來看,咱中國人知道的那些大詞安妮很多都不知道。安妮知道的小詞寶爸很多知道,但是用法上絕對想不到,更不會用。還有一些詞,就是我們中國人從來沒聽說過的一些動物、植物、蔬菜等等的名字,還有一些象聲詞。記得很多人,包括學英語專業(yè)的人,都說,剛到美國一進超市就傻了,發(fā)現(xiàn)太多東西的名字從來沒見過。而我從一開始給安妮借書時就發(fā)現(xiàn),牛、馬、羊、兔子這些詞,表示它們幼仔的單詞我?guī)缀醵疾恢?。除了單詞,咱中國人最熱衷的就是句型了。單詞要裝進句型里才能用,所以我們各種教材幾乎都是在教句型。因此,我們使用英語的模式也
52、很清楚:想說一句話之前,先想用什么句型,然后想相應的單詞,裝進去,主謂賓齊全,好了,安心了。老外給咱這個模式起了個名字,叫“語法英語”。那意思是,你說的都符合語法,但是我們不這么說。記得在加拿大的時候,有一天,我要給小寶的餐盒上面寫名字,正在找筆。結果小寶看了一眼餐盒,說了句:Alreadynamed.當時他剛上幼兒園兩個多月,在此之前我們在家里基本不講英文。這句話,一定是在幼兒園某個同樣的場合下,老師說了這樣的話,而老師是不可能翻譯成中文讓他明白的。而如果我問他named是什么意思,他百分之百也是不知道的。后來我從這句話,想到他從幼兒園回來復述的一些話。我發(fā)現(xiàn),幾乎找不到我們過去學的語法的痕
53、跡,而且大多數(shù)就是兩三個詞,根本不具備句型的完整性,主謂賓很多部分都是省略的。從這一點上看,我們一直以來的英語學習模式僅僅是課堂模式。課堂模式最大的問題在于,這些單詞和句型沒有被放在活生生的情境中,都是編造的模擬場景。當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需要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表達的時候,必須要經(jīng)過一個轉化的過程。所以重新造句成了必然,而這個被造出來的句子,就是典型的中式英語了。在和外國人交流的過程中,這種模式下出來的英語先不說老外聽得懂聽不懂,單就反應的時間上就來不及。說到這里,有人會說,在中國沒有英語環(huán)境,所以只能在課堂上學習。其實完全不是這么回事?;貒?,小寶一直在聽原版英文兒歌和看原版書。曾經(jīng)讓四歲的安妮
54、著迷的那套Kidsongs,小寶到了四歲的時候也開始著迷,前些天一直反反復復地看。平時小寶和我不講英語。有一天,我們出去玩,小寶忽然沖著我喊:Waitforme!我很奇怪,問他怎么想起來這句了?他說,Kidsongs里面誰誰說的。后來,他自己騎扭扭車,上坡之后要再來一次,又說了一句:Onemoretime.這次他自己主動和我說,也是Kidsongs里面在什么什么情境下有這句話。同樣的情形在讀托馬斯分級讀物時更多。那段時間,他嘴里經(jīng)常蹦臺詞,拿著幾個火車頭就開始演繹故事。到外面以上情形其實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體現(xiàn)。看過原版動畫片和原版兒童書的媽媽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們具備很多活的場景和活的表達,孩
55、子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碰到和過去聽過看過的類似情境時,腦子里對應的就是那句完整的英文表達。這個時候,根本不用想單詞,也不用想句型,更不用想中文,很自然地就輸出了。而反思我們背單詞的方式,看似詞匯量很大,但是因為背的都是中文意思,而沒有具體的場景,詞匯量即使增加了,也根本不會用。我們所記的單詞、句型都是孤立的,是沒有意義的死單詞和死句子。上面兩種截然不同的輸出方式,其實反映的就是中文思維和英語思維的問題。一說英語思維大家可能會覺得很神秘,有些人甚至會覺得英語思維高不可攀。所謂英語思維,我的理解就是見到英語,能不經(jīng)過大腦的英漢翻譯過程就直接反應出英文意思。怎么反應呢?這需要大腦中有與事件情境相對應的大量
56、現(xiàn)成的英文表達。確切地說,是一見到某個場景,腦子里就有一整句話出來,逆向過程也是如此。這種對應需要在生活中或者在看動畫片、讀書的過程中積累。在中國沒有現(xiàn)實的英語語音環(huán)境,那就要依靠圖書、影視資料來建立這種對應,這也是我們提倡看動畫片、看國外原版兒童圖書的原因。動畫片、原版繪本及分級讀物中夸張有趣的圖畫能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情節(jié),并且反過來讓孩子體會單詞的意思用圖畫或場景而不是中文來體會句子、單詞的意思,這正是鍛煉英語思維的開始。有人說中國人閱讀好,所以解決啞巴英語應該從說入手,看動畫片就夠了,沒必要讓孩子閱讀。其實,如果看看國外的原版書就知道,太多的用法我們從來都沒見過,中國人所謂的閱讀好實在只能
57、說是應付閱讀考試好。而實際生活中的閱讀能力,中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優(yōu)秀標準也不過是國外三年級孩子的正常水平。動畫片再怎么看也是有局限的,閱讀能力才是語言能力的根本。前段時間安妮應邀為國內(nèi)一家權威出版社做了一段中英文結合的配音,我觀察她中英文的輸出情況就很有代表性。英文部分,她可以不用準備,一次讀出來就直接能把停頓、情感處理得很好。而中文部分,她基本上都需要把一句話拆分再組合,反復多次才有感覺。需要說明的是,安妮的中文和英文口語水平相當,在平時用中文說話的時候絕對不會有表達不清楚的問題。所以,這次中文輸出暴露的問題,實際上是閱讀量和對語言理解的問題。安妮英文的閱讀量是中文的200倍以上。熟能生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 臘八粥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001
- 2024年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 3 小數(shù)除法7課時 循環(huán)小數(shù)配套說課稿 新人教版
- 2025工礦產(chǎn)品買賣合同
- 2025同村土地承包合同
- 2025學校食品供貨合同簡單版樣本
- 2025版集體勞動合同范文
- 2025加盟經(jīng)銷合同范文
- 6-2《插秧歌》說課稿及反思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2.3 因式分解法第2課時 選擇合適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說課稿 (新版)湘教版
- 軟膜天花施工方案
- YY/T 0681.2-2010無菌醫(yī)療器械包裝試驗方法第2部分:軟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強度
- GB/T 20472-2006硫鋁酸鹽水泥
- 彭大軍橋牌約定卡
- 煙氣管道阻力計算
- 城鄉(xiāng)環(huán)衛(wèi)一體化保潔服務迎接重大節(jié)日、活動的保障措施
- 醫(yī)院-9S管理共88張課件
- 高考作文復習:議論文論證方法課件15張
- MySQL數(shù)據(jù)庫項目式教程完整版課件全書電子教案教材課件(完整)
- 藥品生產(chǎn)質(zhì)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課件
- 《網(wǎng)絡服務器搭建、配置與管理-Linux(RHEL8、CentOS8)(微課版)(第4版)》全冊電子教案
- 職業(yè)衛(wèi)生教學課件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職業(yè)性損害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