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電纜井、人手孔井設置_第1頁
室外電纜井、人手孔井設置_第2頁
室外電纜井、人手孔井設置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直埋電纜如果需要設井的話,那應該在接頭處設,和電纜制造長度有關。一般穿管情況下設井。如: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5.4.7較長電纜管路中的下列部位,應設有工作井:(1) 電纜牽引張力限制的間距處。其最大間距,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F確定。(2) 電纜分支、接頭處。(3) 管路方向較大改變或電纜從排管轉入直埋處。(4) 管路坡度較大且需防止電纜滑落的必要加強固定處。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7.3.4.7在線路轉角、分支處應設電纜人孔井,在直線段上,為便于拉引電纜也應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電纜人孔井,人孔井間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7.3.4.8電纜人孔井的凈空高度不宜小于1.80m,其上部人孔的直徑不應小于0.70

2、m。如果只是電纜穿鋼管或者PVC,我覺得井的距離不應該超過30米,因為穿管線路不允許超過30米。管井的設置可以參考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GB50217-2007»:5.4.7較長電纜管路中的下列部位,應設置工作井:1電纜牽引張力限制的間距處。2電纜分支、接頭處。3管路方向較大改變或電纜從排管轉入直埋處。4管路坡度較大且需防止電纜滑落的必要加強固定處。工作井的大小根據(jù)什么確定根據(jù)電纜有關施工規(guī)范,電纜的彎曲半徑不小于20d.通常高壓電纜井要比低壓電纜井大。電纜井的大小和電纜的管群數(shù)和電纜井位置還有關系。我們做的低壓電纜井通常凈尺寸1米*1.2米。高壓井至少凈尺寸2米*1.5米左右規(guī)范上是

3、不超過100m,但實際市政上都不超過50m,一般30-40m,這個主要是敷設電纜受機械的限制,特別是大的電纜,距離長了無法拖動。60米-80米。通常的穿管器工作距離最多100米左右。需要電纜為鎧裝才行,否則距離超過80就會是電纜護層收到破壞,影響絕緣性及使用年限。10kV的吧,典型設計一般是60米一座,但實際施工中往往反映說太長了,電纜不好放,以下是一點經(jīng)驗:1、直線放的時候就4050米一座;2、有轉角之類情況另外加一座(不是直通,是彎通或三通井);3、特別注意的,碰到雨水、污水等大型管道的,兩邊都要設一座電井。提問者評價謝謝,規(guī)范上這方面不詳細,而且100實際施工發(fā)現(xiàn)弊病很多GB50054-

4、95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條規(guī)定:電纜排管應一次留足備用管孔數(shù),但電纜數(shù)量不宜超過12根,無法預計發(fā)展情況時,可留12個備用孔。還是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設置。一般常用的距離為60M弱電管道的以下位置應設置人(手)孔1、管道分歧點2、交叉路口3、直線段每隔80-100m,最大不得超過150m4、道路坡度較大的轉折處5、管道穿越橋梁、鐵路、明渠等,在其兩側宜設置人(手)孔主干管道彎曲時的彎曲半徑不宜小于36m。同一段內(nèi),不應有S形彎曲或U形彎曲人(手)孔的規(guī)格,應按遠期管孔數(shù)確定:1、管孔不大于3孔的管道及放置落地式交接箱的位置,用手孔2、管孔為4-8孔時用小號人孔3、管孔為9-23時用中號人孔4、管孔為2

5、4-42孔時用大號人孔5、超過43孔時可另行設計人孔的形狀應按分歧狀況,管道交互偏轉角確定1、在直線管道上或兩段管道的偏轉角小于22.5°時采用直通型人孔。2、兩段管道的偏轉角在22.5-67.5之間時,采用斜通型人孔。3、兩段管道的偏轉角在67.5-90之間時,或管道作T字形分歧處,采用三通型人孔。4、管道作十字分歧處,采用四通型人孔??丛O計的配電系統(tǒng),每棟基本有一個手孔井,若分單元進線,那么每個單元有一個手孔井。弱電系統(tǒng)每個單元一個手孔井,外網(wǎng)的轉角處設轉角井、直線一般每隔50米設一個手孔井以便于線纜敷設,在過路處,在道路兩邊各設一個手孔井。如果外網(wǎng)采用電纜溝,則只在每單元進戶處設手孔井。電纜溝在過路處盡量采用手孔井轉為穿管過路,如想電纜溝直接過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