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防治措施_第1頁
水患防治措施_第2頁
水患防治措施_第3頁
水患防治措施_第4頁
水患防治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水害防治措施生產(chǎn)技術科二一四年月三日審 批 簽 字 表審批人/單位簽 字日 期備注總工程師生產(chǎn)礦長安全礦長 機電礦長 礦 長一、 礦井水文地質(zhì)簡介:井田內(nèi)有四個含水層和三個隔水層,井田內(nèi)直接充水含水層主要裂隙含水層,富水性弱,單位涌水量小于0.1L/s.m,補給條件差,對開采影響不大。井田周圍無常年性地表水流,故地表水對礦井充水基本無影響。斷層帶不會構(gòu)成對礦井的影響。據(jù)此認為,該井水文地質(zhì)條件簡單,井田水文地質(zhì)類型可定為“類型”和“類型”。二、礦井涌水量及排水情況: 1、第一個含水層位于一、二號風井約180m至230m之間,所以兩個風井均有頂板裂隙水不間斷涌出,通過排

2、水溝流入中央水倉。2、副井排水溝通道口位于中央水倉口以上5m處(斜距),副井頂板裂隙水由排水通道通過一號風井全天流入中央水倉。3、二號風井頂板裂隙水沒流入中央水倉的,全部截至350m小水倉里,然后長明晝夜的排入中央水倉;小水倉泵功率5.5KW,揚程60m,流量12.5m³/h,我們俗稱長明泵。4、二號風井+987水平,即斜距980m處有一水倉,長5.3m、寬3.25m、全高4m、深3m,可溶水約51.6m³。該水倉集+1185運輸巷水和二號風井迎頭水于一體,統(tǒng)一排入中央水倉。水倉有型號相同離心泵2臺,一臺備用,功率37KW,揚程394m,流量12.5m³/h。用1

3、08mm無縫鋼管通過一、二號聯(lián)絡巷,由一號風井一直往上排入中央水倉。5、+1185運輸巷道以里700m左右處有一小水泵型號和長明泵型號相同,先定時排入+987水倉,然后再定時排入中央水倉。6、二號風井迎頭有小水泵一臺,負責將迎頭水排出,泵型號和排水放式同上。中央水倉設有四臺水泵,分別是1號、2號、3號、4號。前兩臺水泵型號相同一臺備用,功率是110KW,揚程是180m,流量是125m³/h;后兩臺水泵型號相同一臺備用,功率是220KW,揚程是200m,流量是200m³/h。每次定時抽水時,先開四號泵(大水泵),待泵身欲出水面時,將其關掉,然后再將一號泵開啟(小水泵)。停泵前

4、,必須將小水泵管路閘閥鎖至半封閉狀態(tài),防止水沖擊高壓破壞水泵墊。 7、主井280m以上巷道頂板淋水全部通過水溝排至280m處水倉,定時通過45KW水泵排至地面,280m以下至迎頭水全部排入吸水硐室,980m以上淋水通過自流流入吸水硐室,迎頭水通過22KW水泵排至吸水硐室,由吸水硐室450KW水泵排至地面。8、副井280m以上頂板淋水全部流入280m處水倉,通過副風聯(lián)絡巷排至風井中部水倉(自流),280m以下頂板淋水全部流到迎頭,統(tǒng)一由450KW水泵排至地面(迎頭有2臺22KW備用水泵可排水至吸水硐室)。三、礦井主要水患:礦井主要水患有:頂板裂隙導水、地表補給水。四、 可能發(fā)生的水災:1、工作面

5、頂板來壓破壞上部隔水層出現(xiàn)大量的充水補給,可能會造成一定的水災。五、水害防治措施(一)、防治原則1、嚴格執(zhí)行“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則和“防、堵、疏、排、截”綜合治理措施,防止突水、透水、淹井事故發(fā)生。2、行政負責人是防治水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總工程師對防治水負技術責任;生產(chǎn)技術部門具體負責礦井防治水管理工作。同時進一步完善礦井防治水應急救援預案和水害防治年度計劃。3、把礦井水害防治工作放在“一通三防”同等重要位置進行管理,是安全質(zhì)量標準化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 4、礦井防治水方面存在的隱患按“資金落實、人員落實、措施落實、時間落實”的“四落實”要求進行工作。 (二)、地面

6、防治水 1、搞好地表水體調(diào)查,并標注在井上下對照圖上。2、井口與工業(yè)廣場附近修筑排洪溝并保障暢通。3、搞好礦區(qū)老窯、小煤礦水文地質(zhì)調(diào)查,對危及礦井安全的小煤礦、廢棄煤井要嚴密封堵。定期對礦井周邊小煤礦調(diào)查(平時每季度進行一次調(diào)查,洪期中每月進行定期和不定期調(diào)查)。防止雨季地表洪水經(jīng)上部小煤窯巷道灌入我礦4、組織人、財、物對礦井采空區(qū)、周邊廢舊和生產(chǎn)的小煤窯進行防、排、疏、堵、截,防止明水直接潰入井下。5、認真做好雨季防洪防汛和防排水工作。(三)、井下防治水 1、一般防治方法1.1探放水當采、掘工作面接觸或接近充水的小窯老空、充水斷層極強含水層等水體時,就有發(fā)生突水的可能。為了消除隱患,需要遵循

7、“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首先探明這些水體的具體位置,而后采取相應的措施將水放出。下列情況需要超前探放水:巷道掘進接近老空;巷道接近或需通過充水斷層及強含水層(帶);煤層頂?shù)装搴畬油{,其隔水層厚度小于或接近計算安全厚度;采掘工作面發(fā)現(xiàn)煤層變潮和光澤變暗、煤層發(fā)汗及煤壁變冷、工作面溫度降低和出現(xiàn)霧氣、煤壁掛紅或掌子面有水叫聲、巷道頂板淋水或底板鼓起嚴重等現(xiàn)象。1.2留設防隔水煤(巖)柱根據(jù)<礦井水文地質(zhì)規(guī)程>規(guī)定,凡屬于下列八項之一者,必須留設防隔水煤(巖)柱,即:煤層露頭風化帶;含水及導水斷層,或與富含水層相接觸的斷層;煤層與強含水層或?qū)當鄬咏佑|,并局部被覆蓋時;煤層位于

8、含水層上方,且斷層又導水;在礦井水淹區(qū)或老窯積水區(qū)下采掘時;受保護的地表水體;受保護的通水鉆孔;井田邊界。防隔水煤(巖)柱的留設需要考慮被隔水源的水壓和水量、每層厚度、巷道尺寸、圍巖被破壞的程度以及采空后頂板的冒落情況等因素。1.3設置水閘門和水閘墻在井下適當?shù)攸c設置水閘門和水閘墻,以便在突水時隔離巷道或封閉采區(qū),避免波及全礦井。另外,通過水閘門切斷我礦與周邊生產(chǎn)和報廢小煤礦相連通的充水通道。使上部小煤窯的積水均勻排出。1.4修筑引排水溝我礦在各水平修筑了排水溝,把來自各水平上部采空區(qū)及邊界的水引入+770運輸大巷自然排出地面。經(jīng)工業(yè)廣場排水溝匯入正東河。1.5疏干降壓疏干降壓是借助專門的工程

9、及相應的排水設備,積極地有計劃有步驟地使影響采掘安全的含水層降低水位(水壓)或造成同規(guī)模的降落漏斗,使之局部疏干。 1.6、在采、掘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異常出水,要及時向調(diào)度室匯報,工程技術人員要搞好地質(zhì)及水文地質(zhì)預測預報,做好突、透水地質(zhì)調(diào)查,并在采掘 工程平面圖上標注清楚,接近可能突、透水區(qū)域時,要編制專門防突、透水安全技術措施。 2、老窯水的防治措施(1)、克服麻痹僥幸心理,避免疏忽大意,堅持“全面分析,逐頭逐面排查,多找疑點,有疑必探”的基本原則。(2)、認真分析老空積水的調(diào)查資料,在有關圖紙上明確標定“三線”(積水線、探水線、警戒線)。積水線外推50150米劃定探水線,采掘工程進入探水線必須超

10、前探水,對于大片積水區(qū),必要時還要沿探水線外推50100米,作為警戒線,采掘工程進入警戒線,必須向不同方向打警戒性探水鉆孔,初步控制層位、構(gòu)造和積水的可能性。(3)、探放老空水原則礦井探放水必須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探放水除遵循探放水的一般原則外,還應遵循以下探放老空水的具體原則:、積極探放的原則。、先隔離后探放的原則。、先將壓后探放的原則。、先堵后探放的原則。(4)、沒有把握的老空區(qū)一定要經(jīng)過雨季和相鄰積水水壓的考驗,不能貿(mào)然掘透。(5)、要充分注意老空酸性水對機電等設備的腐蝕。(6)、放老空區(qū)的大量積水,必須避開雨季,不能使礦井雨季排水負擔過重。(7)、嚴格

11、堅持探放水制度探水鉆孔認真記錄制。探水鉆孔驗收制。填制探水圖,分析審查探水孔密度、超前距、邦距,嚴格審批探水后允許的掘進距離。安全套管檢查試壓制。探水迎頭定期安全檢查和匯報制。有害氣體定時檢查制。3、斷層、頂?shù)装逋凰姆乐未胧?)、頂?shù)装逋凰乐蔚募夹g體系、查清地質(zhì)條件。、堵截水源。、疏水降壓。、井下防治水措施,斷層、頂?shù)装逋凰木路乐嗡胧┌瑑?nèi)容較多,主要有加大礦井抗災排水能力,井下探測頂?shù)装寤規(guī)r富水性,斷層探放水,留設防水煤柱,巷道過斷層預注漿加固等。、合理選擇采煤方法。(2)、合理留設斷層煤柱。六、雨季“三防”工作(1)、我礦成立“三防”指揮部,各礦屬單位成立“三防”領導小組,落實

12、“三防”搶險隊伍,在5月底前組織全面排查,防排水設施和工程要及早布置,認真維護,在雨季洪期加強防洪領導值班,調(diào)度室對值班情況不定時抽查,并且要確保汛期井下排水、探水用電。三防值班人員24小時負責。防洪防汛期間調(diào)度室每天要了解礦井和附近小煤窯排水情況,如若發(fā)現(xiàn)小煤窯積水嚴重,礦井涌水量突然增大構(gòu)成安全威脅等情況,除立即撤出人員外,調(diào)度室、值班領導必須及時通知礦相關領導和科室負責人在礦調(diào)度室集中待命,商議和啟動應急預案。 (2)、礦井每月進行一次防治水隱患排查,每季度進行一次防治水安全檢查。各水平的防水墻、防水實施、防淹井排水溝及主要排水通道和疏堵設施每月進行一次檢查,汛期每周進行一次檢查,要求排

13、水溝保持足夠的排水斷面,并且保證水溝暢通。生技科測水人員定期對各水平的涌水情況進行觀測。(3)、每年五月進行礦井防排水試驗(防洪演習),提供科學和合理的防排水有效數(shù)據(jù),以指導防排水工作。(4)、定期和不定期進行周邊小煤窯水患調(diào)查,掌握外部水患動態(tài);汛前對周邊生產(chǎn)礦井進行防排水調(diào)查,掌握周邊礦井防排水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 (5)、汛期加強與周邊生產(chǎn)礦井保持通訊暢通,相互通報水情狀況,防止淹井事故發(fā)生。 (6)、降大到暴雨時,調(diào)度室通知井下人員按礦井水災應急預案中的避災路線撤出地面,并且組織專業(yè)人員進行礦區(qū)內(nèi)、外水情及防排設備設施等檢查。加強電力調(diào)度,必要時啟動水泵排水。(7)、疏通清理礦井各水平

14、巷道與井口地面排水溝,及時處理危巖滑坡,防止地表水涌入井下;清理各水平水溝淤泥、雜物,保持水溝暢通。(8)、汛期(5月-10月)安排瓦檢員、安監(jiān)員每天對各水平水情進行專項檢查,并向調(diào)度室匯報,如有異常構(gòu)成安全威脅,立即撤離井下全部人員。(9)、防洪防汛期間調(diào)度室每天要了解本礦和附近小煤窯排水情況,如若發(fā)現(xiàn)小煤窯積水嚴重,井下涌水量突然增大構(gòu)成安全威脅等情況,必須立即報告礦領導和值班人員及礦相關領導和科室負責人。在降大雨期間,風井值班人員要注意井口排水溝等情況,有險情立即報告調(diào)度室。(10)、盡可能將井下及地面正常徑流引入各排水溝正常排水。(11)、如遇險情,第一時間清查遇險人員姓名、人數(shù)、被困

15、地點及相關情況,并實施有效搶救。(12)、遇險人員萬一未及時撤至安全地點而堵在獨頭巷內(nèi),應保持冷靜,避免體力過渡消耗,并定時發(fā)出信號,等待救援。(13)、救災指揮部應分析災情,組織制定處理措施,礦救護隊和有關部門做好應急準備。在災情不明時,迅速組織救護隊、生產(chǎn)技術、地質(zhì)、安監(jiān)人員進行調(diào)查,當涌水特大無法強制排水時,應組織一切力量加強排水,同時向上級請求應急增援。(14)、調(diào)度室必須合理進行協(xié)調(diào),全力保證排水、搶險用電。(15)、如果是洪期小煤窯灌水造成明水潰入礦井或是廢棄煤井或風井進水,應按照礦井防洪搶險救災預案進行疏排和堵截工作。 (16)、根據(jù)本年度采掘生產(chǎn)安排,相關單位在可能發(fā)生水災事故

16、的區(qū)域做好排、堵水物資準備 七、職工培訓工作利用安全生產(chǎn)大會和班前會分期分批對采、掘、機、運、通各隊職工進行全員培訓。培訓內(nèi)容:1.煤礦安全規(guī)程2.燈盞坪煤礦礦井2011年度災害預防處理計劃。3.礦井事故災害應急救援預案4.礦井災害防治和處理措施。5.礦井水害防治知識及水害應急救災知識;避災路線。八、水害防治工作組織機構(gòu) 為使水害防治工作有序進行,我礦成立了以礦長為組長, 總工程師、生產(chǎn)副礦長、安全副礦長、機電副礦長為副組長相關業(yè)務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礦井水害防治領導小組與工作小組。紅沙崗二礦防治水機構(gòu)及人員配備情況一、礦成立防治水領導小組根據(jù)礦防治水規(guī)劃要求及會議精神,礦成立防治水領導小組:組

17、長:王俊副組長:趙春光、韓小寧、劉德、張賀成成員:史亞魁、馬中明、張有存、王旭東、袁鴻宇及礦各安全、生產(chǎn)科室主要負責人。防治水工作小組:組長:韓小寧成員:王旭東、程剛剛、張學潤、張廷福、白斌濤,下設辦公室于技術科地測組,由賀韓小寧負責防治水工作各項實施狀況,并定期向領導小組匯報工作情況,及時提出可行性建議。二、防治水領導小組職責:1、定期召開礦井防治水工作專題研究分析會,排查陷患,查堵漏洞,增補措施、平衡解決防水治工作所需的人、財、物,保證探放水工作的實施。2、根據(jù)各頭面的具體情況,及時研究制定各頭面的防治水措施和方案。工作小組職責: 1、 負責制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并收集掌握老巷具體位置和積水資料,收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