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_第1頁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_第2頁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本文是關(guān)于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感 謝閱讀。出自唐代王維的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天官動將星,漢上柳條青。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脛。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豈學(xué)書生輩,窗間老一經(jīng)?!咀g文及注釋】譯文天上星宿的將星動了,漢家營地上的柳條青青。萬里征途刁斗聲聲鳴響,三軍將士迅速越過井脛。辭別帝宮全忘了身家,立功報國定要奪取龍庭。哪里肯學(xué)那些書生之輩,終老窗前死啃一經(jīng)。注釋都督:唐時在全國部分州置大、中、下都督府,府各設(shè)都督一人,掌督諸 州軍事,并兼任所駐在之州刺史。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縣。得青字:古人相約 賦詩,規(guī)定一些字為韻,各人分拈韻字,依韻而賦

2、,“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韻。天官:即天上的星官。古人認為,天上的星星與人間的官員一樣,有大有 小,因此稱天官。將星:隋書天文志說,天上有十二個天將軍星,主兵象; 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將,外邊的小星是吏士;大將星搖晃是戰(zhàn)爭的預(yù)兆,大將星 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預(yù)兆。漢地:一作“漢上”。刁斗:古代行軍用具。斗形有柄,銅質(zhì);白天用作炊具,晚上擊以巡更。史記李將軍列傳:“及出擊 胡,而廣 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舍 止,人人自便,不擊刁斗以自衛(wèi)?!比姡很婈牭耐ǚQ。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井脛:古關(guān)名,即井脛口,又名井脛關(guān),唐時要塞,在今河北井脛縣境內(nèi),井隘北井隆山上。秦漢時為軍

3、事要地。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塞?大汾、冥 阸、荊阮、方城、肴、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鳳闕:漢代宮闕名,在建章宮東,因為其上有銅鳳凰而得名。史記孝 武本紀:“其東則鳳闕,高二十余丈?!贝颂幗铦h說唐,用以泛指宮廷。取龍庭:借指誓殲敵虜。龍庭:原指匈奴單于祭天的地方。后漢書竇 憲傳:“躡冒頓之區(qū)落,焚老上之龍庭。”李賢注:“匈奴五月大會龍庭,祭 其先、天地、鬼神?!睍鹤x書人。古時多指儒生。東觀漢記趙孝傳:“(孝)常白衣 步擔,嘗從長安來過直,上郵亭,但稱書生,寄止于亭門塾?!遍g:一作“中”。老:一作“住”?!举p析】隋首聯(lián)“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寫啟程?!疤旃佟保刺焐系男枪?。古 人認為

4、,天上的星星與人間的官員一樣,有大有小,因此稱天官。 “將星”, 書天文志說,天上有十二個天將軍星,主兵象;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將,外 邊的小星是吏士;大將星搖晃是戰(zhàn)爭的預(yù)兆,大將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 預(yù)兆。首句介紹趙都督動身,以天上的將星喻指趙的出發(fā)。這一巧妙的聯(lián)想、比 喻,同時還拓展了詩作開闊的空間,令人想到趙都督或許就是在這樣一個繁星滿 天的夜晚出發(fā)的。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征時節(jié)是柳條發(fā)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 點折柳送別的特定場景,惜別之情,深蘊其中。頷聯(lián)“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描寫軍隊行進中的氣勢。刁斗,軍中用 具,白天用來燒飯,夜間用于打更報警,把它寫進詩中,富于實感地表現(xiàn)了軍

5、營 的生活情景。中間又以一個“鳴”字突出聽覺,使人如聞一路軍聲震天,外加“: 里”二字修飾,更顯得聲勢浩大,軍威顯赫?!叭f里”句由物見人,借助聽覺渲 染出征的氣勢,“三軍”句則正面寫人,詩人仿佛親眼目睹這位將軍率領(lǐng)三軍正 浩浩蕩蕩奔赴邊陲?!熬€”,即井陘口,又名井陘關(guān),唐時要塞,在今河北井 陘縣境內(nèi)。一個“出”字,點出了此次進軍的方位路線,與首句的“動將星”前 后呼應(yīng)。以上兩聯(lián),從啟程寫到行軍,重在勾劃趙都督英勇赴邊的非凡氣勢;后兩聯(lián) 表現(xiàn)趙都督的內(nèi)心世界以及他戍邊衛(wèi)國的耿耿忠心。頸聯(lián)“忘身辭鳳闕,報國取 龍庭”,正面寫他立功報國的思想。“鳳闕”,漢代宮闕名,在建章宮東,因為 其上有銅鳳凰而得名,此處借漢說唐,用以泛指宮廷?!褒埻ァ?,原指匈奴單于 祭天的地方。“取龍庭”,借指誓殲敵虜。這兩句互文見義,意思是無論“辭鳳 闕”或“取龍庭”,都下定“忘身”、“報國”的決心。“辭鳳闕”在出征之前, “取龍庭”是在塵戰(zhàn)之后,可見決心始終如一。尾聯(lián)“豈學(xué)書生輩,窗間老一經(jīng)”,以議論結(jié)束全詩。上一聯(lián)作正面抒情, 這一聯(lián)從反面議論,加以強調(diào)。“豈學(xué)”表示不應(yīng)該學(xué)、不想學(xué)乃至決不學(xué)的意 思。書生皓首窮經(jīng),不能為世所用,難免會有許多牢騷不平甚至生出棄文就武的 想法。王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