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支鋼桁架非破損試驗報告書_第1頁
簡支鋼桁架非破損試驗報告書_第2頁
簡支鋼桁架非破損試驗報告書_第3頁
簡支鋼桁架非破損試驗報告書_第4頁
簡支鋼桁架非破損試驗報告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結構力學試驗報告書實驗名稱:實驗班級:實驗小組:小組成員:任課教師:指導老師:、實驗目的1 .掌握結構靜載試驗常用儀器、設備使用方法,并了解其主要性能指標。2 .通過對桁架節(jié)點位移、桿件內力的測量對桁架結構的 工作性能及計算理論作出評判,深刻理解對稱荷載、 對稱性等知識點。3 .了解結構靜載試驗的試驗方案、方法設計。4 .掌握試驗數(shù)據(jù)的整理、分析和表達方法。5 .學會誤差分析,加載-卸載分析。6 .通過分工協(xié)作,培養(yǎng)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實驗設備和儀器1 .試件一一鋼桁架、跨度 3.6米,上下弦、腹桿均采用等邊角鋼 2/25X3 (F=2 X 143.2 mm2),節(jié)點板厚6=10 mm ,測

2、點布置見下圖所示。鋼材 Q345 。試件的材料性能:Ess= (200 210) *10 9Pa; fsy=345MPa1-21 電阻應變片I-V一撓度計圖1-12 .加載系統(tǒng)一一利用杠桿原理白整碼加載法,壓力傳感器,測力儀等。3 XL 2118C 型力 / 應變綜合參數(shù)測試儀2 臺(或 YJ-28-P10R 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2臺)。4 百分表、撓度計及支架。三、實驗原理:通過應變儀測出桁架各桿件在荷載作用下的微應變,根據(jù)胡克定律轉化為桁架各桿的內力試驗值,用百分表測試桁架支座和下弦節(jié)點在何在作用下的變形值,再用梯形圖處理法得出桁架下弦節(jié)點變形的試驗值。四、實驗方案1 加載裝置與加載方案桁架實驗

3、一般多采用垂直加載方式,加載位置務需準確、垂直,以防止桁架平面外受力較大,影響實驗進行和讀數(shù)的準確性。另外,由于桁架外平面剛度較弱,安裝時必須采用專門措施,設置側向支撐,以保證桁架的側向穩(wěn)定。側向支撐點的位置應根據(jù)安全要求確定。同時側向支撐應不妨礙桁架在其平面內的位移。桁架實驗時支座的構造可以采用梁實驗的支承方法,支承中心線的位置務需準確,其偏差對桁架端節(jié)點的局部受力和支座沉降影響較大,對鋼筋混凝土桁架影響更大,故應嚴格控制。三角形屋架受荷后,下弦伸長較多,滾動支座的水平位移往往較大,因此支座墊板應有足夠的尺寸。本次桁架試驗采用 垂直加荷方式 ,桁架兩邊簡支,具體加載方案為 利用杠桿原理的砝碼

4、加載法, 在 L/2 處 單點 加載和采用在分配梁梁下設置滾軸支座實行2 點和 3 點 加載方案。2 測點布置本次測量項目有:桁架整體變形(撓度) ;桿件內力。采用百分表測量撓度,撓度測點均布置在桁架下弦節(jié)上,跨中 3 個表,支座各 1 個表,共 5 個百分表??缰需旒芨鼽c撓度等于相應百分表測量值 消除支座沉降在該點產(chǎn)生的影響。采用電阻應變儀測量桁架桿件應變,應變片每桿布置1 片(或 2 片時桿件應變取平均值) ,共 21 片(或 42 片) ,測點 布置如圖 1 1 。應用虎克定理求桿件應力及內力。實驗前應將每個百分表和每個應變片編號并記錄其所在位置,以方便記錄、計算。3 . 本次試驗采用的

5、單點加載方案:加載方法:利用杠桿原理的砝碼加載法,試驗時應時桁架受力穩(wěn)定,對應防止發(fā)生平面外失穩(wěn)破壞,防止碰撞而影響試驗的進行,在試驗加載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碰撞。五、實驗步驟具體實驗步驟如下:( 1 )考察實驗場地及儀器設備,聽實驗介紹并寫出實驗方案與實驗方法;畫記錄表和記錄圖,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 2 )檢查試件和實驗裝置,架百分表,要求垂直對準;先按單點加載方案安裝 杠桿加載裝置。 (電阻應變片已預先貼好)。( 3 )預加載實驗( 1KN 荷載) 。檢查裝置試件和儀表工作是否正常,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排除。然后卸預載。( 4)作好記錄準備,讀儀表初值并記錄初值 。( 5)正式實驗。加載制度

6、: 5 級加載,每級0.5KN (或 1KN) ,滿載后分3 級卸載,加卸載每級停歇時間 5 分鐘,停歇的中間讀數(shù)并記錄。讀數(shù)應盡可能保證同時性。( 6 )正式實驗可重復兩次。( 7 )再選擇 2 點和 3 點加載方案重復上述步驟進行試驗。六、實驗數(shù)據(jù)整理1 內力分析( 1 )桁架各桿件理論內力分析。下面以桁架跨中單點加載為例進行講述。圖1-2(2)桁架各桿件實驗內力分析。根據(jù)彈性理論(虎克定理)、桿件的實測截面面積F、彈性模量E和實測應變值列表計算桿件內力并與理論值進行比較,或進行應變的理論值與實測值進行比較。根據(jù)單位荷載作用圖進行應變的理論值計算(見下表)表1 : 0.5Kn荷載作用下桿件

7、應變理論值計算表(與應變試驗值比較)(小e )計算Ni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E(Gpa )Ni理Ai(mm 2)ei 理=Ni理 /EA i表2 :理論值與實測值對比(應變結果表)(卜123456789101121理論實測理論實測理論實測理論實測理論實測卸載理論實測(3)內力結果比較分實測值(虛線)與理論值(實線)畫兩根線,分析差異原因。注意:1、零桿可不畫。2、要標著坐標軸符號與單位。3、拉桿畫右側,壓桿畫左側2 .撓度分析(1)計算理論值依據(jù)實測桿件截面積F和彈性模量E計算各點撓度值。A: II (IV)節(jié)點在0.5KN荷載作用下?lián)隙壤碚撝涤嬎?

8、單點加載方案)表3: 0.5KN荷載作用下H (IV)節(jié)點撓度理論值計算表(mm)Npi (N)Li (mm )Ai (mm 2)1上縣48J 口、桿1216202腹5桿911131721下懸桿6101418,、-NiNpLE= ( 200-210 ) GPaf=E 1/E i-pi- iAiB: ID節(jié)點在0.5KN荷載作用下?lián)隙壤碚撝涤嬎悖▎吸c加載方案)表4: 0.5KN荷載作用下田節(jié)點撓度理論值計算表(mm )Npi (N)Li (mm )-,2、Ai (mm )上懸桿148121620腹桿25911131721下縣610桿1418E= ( 200-210 )GPaf=E 1/ENN. Li A(2)分析各點實測撓度值表5 :變形記錄表(mm )P(kN)初值加載(KN卸載(KN表號00.511.522.51.50.50InmIVV表6 :根據(jù)記錄表數(shù)據(jù)減初值后得到各級荷載下的變形值( mm )P(kN)加載(KN卸載(KN表號0.511.522.51.50.50InmIVV注;卸載部分可算可不算用梯形圖處理法消除支座沉降對下弦節(jié)點產(chǎn)生的影響表7:撓度試驗值(mm)P(kN)加載(KN表號0.511.522.5RmIV綜合上述理論值與實測值得到變形結果表格表8 :撓度結果表(mm )nmIV0.5 KN理論實測1K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