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二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_第1頁
專題二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_第2頁
專題二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_第3頁
專題二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_第4頁
專題二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專題二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考綱原文五年考題考情分析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zhì)運動和能量交換1大氣受熱過程T43霜凍T48塑料大棚的作用T12大氣保溫作用T4大氣的保溫作用T38大氣的受熱過程縱觀近5年廣東學業(yè)程度考試可知,這部分內(nèi)容為重點內(nèi)容。重要考察知識點有:熱力環(huán)流類型;輻射的概念;生活中現(xiàn)象霜凍的成因2熱力環(huán)流及其應用T63熱力環(huán)流的氣壓分布圖T15、T16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3大氣的程度運動無考點1大氣的受熱過程12019年48、2019年43霜凍多出如今晚秋或寒冬季節(jié)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為此時A地面輻射弱 B太陽輻射強C大氣反射強 D大氣逆輻射

2、弱22019年48農(nóng)業(yè)消費中采用塑料大棚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大棚內(nèi)二氧化碳濃度B進步大棚內(nèi)的氣溫C降低大棚內(nèi)的風速D降低大棚內(nèi)的濕度32019年12以前農(nóng)民黃昏在田間地埂上燃放煙霧,用以驅(qū)逐夜晚的寒氣,它的科學道理在于A煙霧散射地面輻射,增加大氣逆輻射B煙霧吸收大氣逆輻射,增加地面輻射C煙霧吸收大氣反射,增加大氣逆輻射D煙霧吸收地面輻射,增加大氣逆輻射42019年4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緯度,圖示天氣條件下,四地中晝夜溫差最小的是A甲B乙 C丙D丁52019年38大規(guī)模的火山爆發(fā)可能造成地表溫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釋是火山爆發(fā)導致A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 B大氣逆輻射減弱C到達地面的短波輻

3、射減弱 D地球外表長波輻射增強1大氣的組成組成成分含量作用干潔空氣氮氣99%生物體的主要組成成分氧氣維持生命活動的必須物質(zhì);地表主要氧化劑二氧化碳少光合作用的根本原料;對地面起保溫作用臭氧極少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水汽少固體雜質(zhì)少水的相變產(chǎn)生一系列天氣現(xiàn)象,直接影響地面和大氣的溫度;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2.大氣的垂直分層和各層特征垂直分層高度變化特征與人類關(guān)系高層大氣平流層頂至2 0003 000 km高空空氣密度小,處于高度電離狀態(tài)反射無線電波,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平流層對流層頂至55 km下層氣溫隨高度變化很小,30 km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空氣以平流運動為主有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是

4、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大氣穩(wěn)定,能見度高,有利于高空飛行對流層低緯1718km;中緯1112 km;高緯89 km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 ;空氣對流運動顯著;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大氣中最活潑、與人類關(guān)系最親密的一層3大氣的熱力作用熱力作用的類型熱力作用的特點熱力作用的表現(xiàn)例子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選擇性吸收作用臭氧吸收太陽輻射的紫外線;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太陽輻射的紅外線反射作用云層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強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氣溫低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對光形成散射晴朗的天空呈現(xiàn)蔚藍色;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黃昏,以及陰天,天空仍是亮堂的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溫

5、室效應大氣選擇性吸收特性大氣對太陽可見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大氣對地面長波輻射吸收強,地面輻射熱量絕大部分保存在大氣中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溫度高;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節(jié),霜凍多出如今晴朗的夜里大氣逆輻射將大部分熱量還給地面,補償?shù)孛孑椛鋼p失的熱量,對地面起保溫作用考點2熱力環(huán)流及其應用12019年63雙選圖中四幅從近地面到高空氣壓分布示意圖圖中曲線和直線表示等壓面,描繪正確的選項是A BC D以下圖為海洋與陸地夏季等溫線分布理想形式圖,甲、乙位于同一緯度。讀圖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完成 23題。22019年15據(jù)圖可推斷出A甲處位于北半球陸地B乙處位于北半球陸地C甲處位于南半球海洋

6、D乙處位于南半球海洋32019年16造成甲、乙兩處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太陽輻射的差異B地形差異C洋流性質(zhì)不同D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1熱力環(huán)流概念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稱為熱力環(huán)流。熱力環(huán)流是最簡單、最根本的大氣運動形式。熱力環(huán)流應用實例:海陸風、季風、山谷風、城市風。2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過程:近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上升或下沉程度氣壓存在差異大氣程度運動形成近地面和高空的熱力環(huán)流。3常見的熱力環(huán)流1海陸風2山谷風3城市風考點3大氣的程度運動1有關(guān)大氣程度運動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假如只受程度氣壓梯度力的影響,風向應與氣壓梯度力方向一致B在地轉(zhuǎn)偏向力的作用下,高空風向偏轉(zhuǎn)到與等壓線垂

7、直C近地面的風,受程度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成直角D地轉(zhuǎn)偏向力既改變風向,又改變風速2讀風向示意圖,當風速穩(wěn)定后,判斷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等壓線數(shù)值 Ba是地轉(zhuǎn)偏向力C此風形成于南半球 D該風形成于高空3以下四幅圖能正確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風向的是4.右圖表示的是A北半球高空大氣運動B南半球高空大氣運動C北半球近地面大氣運動D南半球近地面大氣運動5影響近地面風速的力是以下中的A地轉(zhuǎn)偏向力和摩擦力B只有地轉(zhuǎn)偏向力C程度氣壓梯度力和地轉(zhuǎn)偏向力D程度氣壓梯度力和摩擦力1影響風向的主要因素風是大氣的程度運動。程度氣壓梯度力是大氣產(chǎn)生程度運動的原動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其

8、方向是從高壓指向低壓,并垂直于等壓線;風向還會受到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這兩個力的合力方向即為風向。在高空,由于空氣稀薄,摩擦力很小,在兩種力的共同作用下,風向最終與等壓線平行如圖1;在近地面,由于受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如圖2。2大氣的程度運動力的類型特點對大氣運動的影響方向大小程度氣壓梯度力與等壓線垂直,高壓指向低壓,不因風向而變化與氣壓梯度成正比高空大氣中的風向,是二力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地轉(zhuǎn)偏向力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大小與物體程度運動的速度成正比,與地理緯度正弦值成正比摩擦力與風向相反與地面狀況呈正相關(guān),山區(qū)大于平

9、原,陸地大于海洋近地面大氣中的風向,是三力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夾角大小與摩擦力大小成正相關(guān)3等壓線圖的判讀等壓線是指某個程度面上的氣壓相等各點的連線。等壓線圖的判讀,首先要識別氣壓場的根本形式,其次判斷風力大小及風向,最后分析天氣變化。分析等壓線圖根本思路如下:1判斷高壓中心和低壓中心:等壓線上的數(shù)值由中心向四周變小的為高壓中心;在等壓線上的數(shù)值由中心向四周變大的為低壓中心。2判斷高壓脊線和低壓槽線高壓脊線:等壓線中彎曲最大處,其數(shù)值由高指向低處為高壓脊類同于等高線圖中的山脊。低壓槽線:等壓線中彎曲最大處,其數(shù)值由低指向高處為低壓槽類同于等高線圖中的山谷。3風速的判讀:等壓

10、線越密集,風力越大。4在等壓線圖上,確定任一點的風向A在等壓線圖上,畫出該點的切線,并過切點作垂直于切線的虛線箭頭由高壓指向低壓,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壓中心,表示程度氣壓梯度力的方向。B確定南北半球,面向程度氣壓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轉(zhuǎn)角度為3045,畫出實線箭頭,即為經(jīng)過該點的實際風向。如以下圖以北半球為例:一、單項選擇題1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主要是因為A大氣能大量吸收地面輻射B近地面大氣吸收太陽輻射C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D大氣散射把熱量還給地面2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大氣環(huán)流 B地面狀況C晝夜長短 D太陽高度3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A空氣的上升或下沉B地轉(zhuǎn)偏向力

11、C氣壓差異D地面受熱不均4深秋初冬季節(jié),是大霧的多發(fā)期,這其中的道理是A晝夜溫差減小,水汽易凝結(jié),但風力微弱,水汽不易擴散B晝夜溫差減小,水汽不易凝結(jié),直接懸浮于大氣中C晝夜溫差加大,水汽不易凝結(jié),直接附著在地面上D晝夜溫差加大,水汽易凝結(jié),晴好天氣又提供了足夠的粉塵顆粒以下圖是“大氣熱力作用關(guān)聯(lián)示意圖,讀圖答復57題。5近地面大氣的熱量主要直接來自Aa BbCc Dd6表示大氣補償?shù)孛孑椛鋼p失熱量的箭頭是Aa BbCc Dd7冬季農(nóng)民用人造煙幕防止農(nóng)作物受凍,圖中箭頭能表示其原理的是Aa BbCc Dd8假設右圖表示城市熱島環(huán)流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甲為城市中心區(qū),乙為郊區(qū)B城市陰霾

12、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氣流有關(guān)C氣流的空氣質(zhì)量比氣流好D環(huán)節(jié)使甲地降水減少9地球上的大氣對地面有保溫作用是因為A大氣中的臭氧強烈吸收紫外線B大氣中的水汽和CO2較少吸收地面長波輻射C通過大氣逆輻射補償?shù)孛娴臒崃繐p失D大氣中的水汽和CO2吸收太陽短波輻射10海上的風力往往比陸地上的風力大是因為A海上的程度氣壓梯度力大于陸地B海上的溫度差異大于陸地C海上的摩擦力小于陸地D海上的氣壓梯度大于陸地11關(guān)于熱力環(huán)流表達,錯誤的選項是A地面受熱不均是形成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B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C同一程度氣壓差異是形成大氣程度運動的直接原因D無論程度方向還是垂直方向,空氣總是從高壓流向低壓12一天中,

13、近地面最高氣溫出如今A太陽高度角最大時B太陽輻射強度最大時C地面輻射強度最大時D大氣輻射強度最大時讀“氣溫垂直分布圖,完成1315題。13云、雨、霧、雪等天氣現(xiàn)象多發(fā)生在A對流層 B平流層C高層大氣 D大氣各層14臭氧層主要分布在A對流層 B平流層C高層大氣 D大氣各層15云層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主要發(fā)生在A對流層 B平流層C高層大氣 D大氣各層二、單項選擇題下面是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示意圖,據(jù)此答復1617題。16圖中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的數(shù)碼代號按順序依次是A BC D17我國漠河冬季氣溫比拉薩低,但夏季氣溫比拉薩高,有關(guān)形成的原因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冬季,漠河日照短,

14、太陽輻射弱,受冬季風影響 夏季,漠河太陽輻射時間長,獲熱量增多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吸收的太陽輻射少,故氣溫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吸收保存地面輻射的才能差,夏季氣溫低A BC D18讀某地區(qū)大氣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關(guān)于a、b兩地大氣狀況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氣壓a地低于b地B氣溫a地低于b地Ca地空氣受熱下降Db地空氣冷卻下降19氣象諺語有“露重見晴天的說法。就此現(xiàn)象,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天空云量少,大氣保溫作用強B地面輻射強,地表降溫慢C空氣中水汽少,地表降溫慢D大氣逆輻射弱,地表降溫快20以下圖中,晝夜溫差最小的是讀圖,答復2122題。21城區(qū)氣溫比郊區(qū)氣溫高,主要原因有人口集中

15、工業(yè)興隆汽車數(shù)量多 建筑物密集A BC D22城區(qū)氣溫比郊區(qū)氣溫高,會引起A城區(qū)空氣上升,降水減少B城區(qū)空氣下沉,云、霧增多C近地面空氣由郊區(qū)流向城區(qū)D高空空氣由郊區(qū)流向城區(qū)溫室效應引起全球變暖已成事實。最近,澳大利亞科學家又提出,與這一效應相伴隨的還有“地球變暗效應。請答復2325題。23圖甲為模擬溫室效應的小實驗,兩支同樣的溫度計靜置在陽光下,非常鐘后,透明玻璃瓶內(nèi)溫度計的讀數(shù)可能是A25 B12 C10 D8 24圖乙中與全球變暖相對應的大氣熱力作用是A BC D25圖乙中與“地球變暗相對應的大氣熱力作用是A BC D二、雙項選擇題26以下示意圖中符合熱力環(huán)流原理的是27當北半球某地在某

16、季節(jié)內(nèi)近地面大氣等壓面呈以下圖中狀態(tài)時,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A夏威夷高壓權(quán)力強盛的季節(jié)B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盛行東南季風C亞洲高壓強盛的季節(jié)D我國氣候寒冷枯燥28陰天比晴天溫差小的原因是A陰天太陽輻射強B陰天夜晚大氣逆輻射強,氣溫不會太低C陰天地面輻射強D陰天白天大氣削弱作用強,氣溫不是太高29以下情況可信的是A霜凍多發(fā)生在深秋晴朗的晚上B地球外表的溫度晝夜變化比月球大C盛夏的白天,在海邊,海風習習D冬季太陽距我們較遠,夏季距我們較近30以下大氣運動形式圖中正確的選項是答案與解析專題二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_考題導練核心歸納_考點11【解析】D。霜不是從天空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氣凝結(jié)成

17、的,霜凍多在春秋轉(zhuǎn)換季節(jié),白天氣溫高于攝氏零度,夜間氣溫短時間降至零度以下的低溫危害現(xiàn)象。霜凍多出如今晚秋或寒冬季節(jié)晴朗的夜晚,原因是晴天晝夜溫差大,尤其是夜晚大氣逆輻射弱,近地面降溫快,導致霜凍的出現(xiàn)。2【解析】B。農(nóng)業(yè)消費中采用塑料大棚是利用溫室效應的原理,塑料大棚相當于大氣層,太陽輻射可以直接照射進入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陽輻射,溫度增高,同時地面又把熱量向外輻射,形成地面長波輻射,地面輻射難以穿過塑料大棚,把熱量保存在大棚中。應選B。3D4.C5.C考點21【解析】AC。近地面空氣受熱上升形成低氣壓,對應高空形成高氣壓;近地面空氣冷卻收縮下沉形成高氣壓,對應高空形成低氣壓。故AC正確。

18、2B3.D考點31【解析】A。影響風的力有三個,程度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地轉(zhuǎn)偏向力只改變風的方向,不改變風的大?。荒Σ亮εc風的方向相反,與地面性質(zhì)有關(guān),減弱風速。近地面大氣的風向,是三力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高空大氣的風向,是忽略摩擦力后的二力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應選A。2【解析】B。先找出程度氣壓梯度力,其與等壓線垂直,并由高壓指向低壓,所以等壓線數(shù)值;圖中風向與程度氣壓梯度力的夾角約為45且右偏,據(jù)此判斷此圖是北半球近地面。3【解析】D。風由高壓吹向低壓,北半球向右偏,近地面因受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定夾角。4【解析】A。圖中最后的風向與

19、等壓線平行,說明沒有受到摩擦力的影響,是高空大氣運動,從圖中看出風向向右偏轉(zhuǎn),所以是北半球高空大氣運動。5【解析】D。影響近地面風的力有程度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和摩擦力,其中地轉(zhuǎn)偏向力只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_學業(yè)達標實戰(zhàn)演練_一、 單項選擇題1【解析】C。地面輻射的絕大部分被大氣吸收,使大氣增溫。大氣在增溫的同時,也向外輻射熱量。大氣輻射的一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間,大部分向下射到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方向剛好與地面輻射相反,稱為大氣逆輻射,大氣逆輻射又把熱量還給地面,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起到了保溫作用。2【解析】D。太陽高度角越大,經(jīng)過大氣層的路程越短,被大氣削弱得越

20、少;太陽高度角越小,經(jīng)過大氣層的路程越長,被大氣削弱得越多。3【解析】D。地面受冷熱不均導致空氣上升和下沉,使同一程度面上氣壓差異,單位間隔 的氣壓差是氣壓梯度,只要程度面上存在氣壓梯度,就產(chǎn)生了促使大氣由高壓區(qū)流向低壓區(qū)的力,這力就是氣壓梯度力,在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氣由高壓區(qū)向低壓區(qū)作程度運動,形成了風??梢娨鸫髿獬潭冗\動的根本原因就是地面受熱不均。4【解析】D。霧是大氣中水汽凝結(jié)現(xiàn)象,水汽凝結(jié)需要三個條件,一是有充足的水汽到達過飽和,二是降溫,三是大氣中要有凝結(jié)核。深秋初冬季節(jié)天氣晴朗,晝夜溫差大,白天氣溫較高,水汽蒸發(fā)較多,粉塵顆粒也較多;夜晚,氣溫下降較快,水汽易凝結(jié)。5【解析】

21、B。從圖可推出a是太陽輻射,b是地面輻射,c是大氣逆輻射,d是大氣輻射,近地面大氣的熱量主要直接來自地面輻射。6【解析】C。大氣逆輻射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7【解析】C。冬季寒潮降臨時農(nóng)民用人造煙幕增加空氣中的CO2,大量吸收地面輻射,增加大氣逆輻射,增加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防止農(nóng)作物受凍。8【解析】A。城市熱島環(huán)流是由于城市“熱島效應的存在,引起空氣在城市上升、在郊區(qū)下沉,在城市與郊區(qū)之間形成了小型的熱力環(huán)流,所以甲為城市中心區(qū),乙為郊區(qū)。上升氣流會使降水增多。9【解析】C。大氣中的臭氧強烈吸收紫外線,是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其中一項表現(xiàn)。大氣中的水汽和CO2對太陽輻射短

22、波輻射吸收很少,但大量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并以大氣逆輻射方式補償?shù)孛嬉虻孛孑椛涠鴵p失的熱量,故大氣對地面有保溫作用。10【解析】C。海上溫差小于陸地,其氣壓梯度力也小于陸地;但因其摩擦力小于陸地,才使其風力大于陸地。11【解析】D。在垂直方向上,空氣的運動主要是由于熱力作用,受熱空氣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冷卻空氣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在程度方向上,空氣由高壓流向低壓。12【解析】D。氣溫上下取決于大氣輻射的能量,大氣輻射強度最大時,氣溫最高。一天中,太陽高度角最大時是中午,此時太陽輻射最強;地面吸收太陽輻射的同時向外輻射能量,形成地面輻射,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增溫,約在午后14時最強。13【解析】A

23、。水汽、固體雜質(zhì)絕大部分在對流層中,這些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所以選A。14【解析】B。臭氧層主要在平流層中,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15【解析】A。云層主要分布在對流層中,所以云層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主要發(fā)生在對流層。二、單項選擇題16【解析】C。據(jù)圖判斷,地面增溫后,形成地面輻射,然后被大氣吸收,是地面輻射;被大氣和地面吸收的是太陽輻射,是太陽輻射;大氣吸收能量形成大氣輻射,且以大氣逆輻射的方式把能量還給地面,是大氣輻射,是大氣逆輻射。應選C。17【解析】D。漠河緯度高,冬季太陽高度偏低,日照時間短,靠近冬季風源地,特別冷。拉薩緯度低,太陽輻射較強,北方有山脈高原阻擋,冬季風影響不到,故漠河冬

24、季比拉薩氣溫低。夏季拉薩地勢高,大氣稀薄吸收地面輻射才能差,地勢高是主導因素,而漠河日照時間長,地處平原。所以選D。18【解析】B。近地面空氣受熱膨脹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冷卻收縮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圖中a處氣流做下沉運動,b處氣流做上升運動,所以b處氣溫高于a處,b處氣壓低于a處。19【解析】D。露不是從天空降下來的,露是地面的水汽因夜晚降溫快而凝結(jié),一般發(fā)生在晴天的夜晚;晴天夜晚,大氣逆輻射弱,地表降溫快,導致易形成露水,所以諺語有“露重見晴天的說法。20【解析】D。白天,因云量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氣溫比晴天低;夜晚,云量多,大氣逆輻射強,對地面的保溫作

25、用增強,溫度比晴天高,故陰天晝夜溫差比晴天大。海洋的比熱容比陸地大,吸熱和放熱比陸地慢,同一條件下海洋晝夜溫差比陸地小,所以陰天的海洋晝夜溫差最小。21【解析】D。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斷增加,工業(yè)消費、汽車等交通工具和人民生活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釋放出大量的人為熱,建筑物密集導致熱量不易散失,因此導致城市的氣溫高于郊區(qū),產(chǎn)生“熱島效應。應選D。22【解析】C。由于城市“熱島效應的存在,引起空氣在城市上升,在郊區(qū)下沉,在城市與郊區(qū)之間形成了小型的熱力環(huán)流,近地面空氣由郊區(qū)流向城區(qū),高空空氣由城區(qū)流向郊區(qū)。23【解析】B。在此實驗中透明玻璃瓶代表地球外表的大氣,對太陽輻射幾乎是通明的,但瓶中大氣吸收太陽輻射后轉(zhuǎn)換成長波輻射,就不能透過瓶子,使瓶中的氣溫不斷升高。瓶外的溫度計是10,所以瓶內(nèi)的溫度計的溫度應高于10,但因只有10分鐘,所以選B更合理。24【解析】D。圖中是太陽輻射,是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