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法中的損害補償原則_第1頁
保險法中的損害補償原則_第2頁
保險法中的損害補償原則_第3頁
保險法中的損害補償原則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保險法中的損害補償原則保險的最大用意在于補償被保險人引保險事故所遭受的損害,基于保險的重要目的,在保險制度發(fā)展過程中,一直將損害補償原則作為基本原則。損害補償原則的目的就在于限制保險金的范圍,使被保險人得到的保險金不大于其發(fā)生的損失。損害補償原則的立法旨意有二:其一在于保護被保險人,使其因保險事故受到的實際損失獲得充分的補償,從而達到保險規(guī)避風險的初衷;其二在于要通過該原則把獲得的保險金限定在實際損失的范圍內,阻卻被保險人因保險合同獲得額外收益,從而侵害保險人和其他廣大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一、損害補償原則概述損害補償原則是指當保險事故發(fā)生使被保險人遭受損失時,保險人必須在責任范圍內對被保險人所

2、受的實際損失進行補償,使被保險人業(yè)因保險事故發(fā)生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使其恢復到損失前所處的經濟狀況。損害補償原則具有雙重含義:其一,無損害無保險,無保險則無賠償。需要補償的程度將視損害的實際大小,因為保險合同是一種補償合同。其二,禁止投保人、被保險人通過保險獲得不當得利,任何被保險人不能因為保險制度的存在而獲得超過其損害的補償,否則將與賭博無異。因為從保險的目的而言,如前段所述主要在于轉移因保險事故所造成的損害給其他具有相同風險的經濟單位共同負擔。損害補償原則之所以能夠成為保險理論的核心范疇,是因為它使保險制度具有了積極的社會意義,其制度功能維系著保險業(yè)的存在與健康發(fā)展。損害補償原則具有以下重

3、要意義:(一)發(fā)揮防災減損的社會效應經濟補償是保險的基本功能之一,而防范危險是其派生的功能。保險的損失補償動用的是保險基金,是危險事故對社會資源純消耗后的填補。因此,為了減少社會資源的虛耗,保險法在立法上無不對投保人或被保險人賦予了防災減損的義務。同時,在保險合同的條款上也明確約定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防災減損義務。如果投保人或被保險人違背了這些義務,就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不能獲得保險賠償。另一方面,防災減損的社會效應還表現為,在損失率下降的同時,保險費率也將隨之下降,從而投保人的保險需求成本也就下降,達到以最小的成本支出獲得最大的經濟保障的目的。(二)防范道德風險的發(fā)生道德風險,在一定意義上

4、即由當事人的意志而使可能的危險發(fā)生或者損失擴大,屬人為制造的危險,所以,道德風險雖名為道德”,其實為不道德保險法理認為,只有當損失額”與補償額”相等時,才能遏制賭博。另外,在沒有損害補償原則約束的情況下,投保人為早日實現其不當利益,極有可能以詐騙保險金為目的進行惡意超額投保,或者在承保危險自然發(fā)生之前,以自己的行為故意誘發(fā)保險事故發(fā)生,如暗中毀損財產、惡意傷害他人身體及生命等,從而引發(fā)道德風險。這種危險只有當損失多少賠多少”的損害補償原則發(fā)揮作用時,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防范。(三)禁止不當得利為遏制賭博、防范道德風險,限制補償的數額是關鍵。也就是說,任何被保險人不能通過保險而獲得超過其實際損

5、失的收益。限制了補償額度,也就防止了不當得利的產生。從這個方面上講,有學者直接將損害補償原則稱為不當得利禁止原則”。保險制度的最終目標在于確保經濟生活的安定,而不是為了營利。應當警惕的是,如果保險合同使被保險人有可能因蒙受損失而獲利,被保險人就會時時盼望發(fā)生保險事故,以便得到保險賠償。這樣的保險完全違背了公眾的利益?!痹诒kU法上,為了禁止不當得利,即設有超額保險禁止、復保險分攤及保險人代位權等規(guī)定。二、損害補償的額度損害補償額度要受保險金額、保險價值、實際損失的限制。(一)損害補償額與保險金額我國保險法第 2424 條第 4 4 款規(guī)定:保險金額是指保險人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最高限額。

6、”保險金額是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的產物,是保險人計算保費的依據和給付保險金的上限。該金額不是可以任意約定的,其要受制于保險價值的約束。保險法第 4040 條第2 2 款規(guī)定:保險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價值;超過保險價值的,超過的部分無效?!保ǘp害補償額與保險價值保險價值是相對于定額保險的損害補償保險中的一個概念,其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江朝國先生認為,保險價值是可保利益之價值,是保險人依法規(guī)定賠償的最高額?!保获型料壬J為,保險價值又稱保險價額,是指保險標的上所有可保利益的金錢價值,即表示保險標的的價值之金額?!?;鄒海林先生認為,保險價值是保險標的的價值,是保險標的的交換價值的存在形式,是保險標的

7、在訂立合同時所估定的實際價值或者在發(fā)生保險事故時所具有的實際價值?!笨梢姡kU價值簡言之就是保險標的的價值。法律規(guī)定了保險補償額最高上限即保險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價值,也就是說保險價值是從法律上對損害補償額的一種限定。保險人于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所給付賠償不得超過被保險人實際所受之損害,故于保險法上可謂保險價值為保險人依法規(guī)定賠償之最高限額”,而和保險金額為保險人依約定賠償之最高額”有所不同。(三)損害補償額與實際損失實際損失是發(fā)生保險事故后確定損害補償額的一個重要的依據,本著填補被保險人的風險而又阻止其獲得額外利益的宗旨,損害補償額的上限是實際損失。也就是說,損害補償額小于或等于實際損失。這里需要明確

8、一個問題,即實際損失”是什么損失?舉個例子,甲有一幢房屋價值 100100 萬元,乙是甲的債權人,為了敦促甲履行債務在該房屋上設置了一個 5050萬元的抵押權,乙以此抵押權購買保險。當房屋滅失而又無其他替代財產清償時,被保險人乙只能以自己受到的 5050 萬的損失要求保險公司補償,顯然不能以 100100 萬元的房屋要求補償??梢姡@里所謂的實際損失指的是被保險人因保險事故所遭受的損失,而非保險標的物本身遭受的損失。該實際損失是客觀的損失,其不可以超過先前保險合同訂立時當事人雙方的合意,即保險金額;也不可以超過保險法的強制性規(guī)定,即保險價值。三、損害補償原則的實際應用為了貫徹損害補償原則,保險

9、制度上設計了相當的配套規(guī)則,例如:保險代位、重復保險的分攤、保險競合的處理等。(一)保險代位保險代位是保險損害補償原則的重要體現,它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被保險人獲得超額補償。保險事故發(fā)生時,當損失責任是被保險人以外的第三人行為造成時,被保險人可以依據民事?lián)p害賠償責任的規(guī)定向第三人要求賠償,也可以依據保險合同向保險人要求賠償。如果被保險人僅僅向第三人請求并獲得賠償,對保險人而言,被保險人等于無損害發(fā)生。保險人不再負補償責任;如果被保險人僅僅依約向保險人請求賠付保險金,第三人則有可能逃避法律要求其所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有悖于公平原則;如果被保險人向兩者均要求賠償,則可能獲得雙重利益而違反補償原則。而代

10、位求償原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該原則規(guī)定,當保險人依約賠付給被保險人保險金后,被保險人應當將受損保險標的的相應權利或者對第三人所享有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相應地轉移給保險人。通過保險代位追償,既可以使第三人為自己的加害行為承擔經濟賠償責任,實現制約違法行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效果;又可以使保險人從第三人處追回所支付的補償費用,維護保險人的經營與合法權益。(二)重復保險的分攤重復保險是相對于單保險而言的,通常是指投保人以同一標的、同一利益、同一事故分別與兩個以上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的行為。被保險人正是通過這種向數個保險人投保來預防一個損害的手段而牟取不當得利,所以說,重復保險在根本上是與損害補償原則相悖

11、的。英國大法官曼斯菲爾德曾指出,重復保險意味著相同一個人由于他對相同的貨物或船舶有兩個保險,而對相同的損失就可以獲得兩筆賠償而不是一筆賠償,或者一筆兩倍于損失的賠償。為了使被保險人的賠償額與損失額相等,各國立法例采取了不同的分攤規(guī)則以平衡重復保險中各保險人的賠付責任。一是優(yōu)先賠償主義。這種規(guī)則將重復保險分為同時重復保險與異時重復保險。對于前者,各保險人依各自所承保的保險金額與保險金額總和的比例來確定應支付的保險金,彼此不承擔連帶責任;對于后者,則按保險合同成立的先后順序,依次負擔保險金,后保險人只對不足部分承擔填補損失的責任。二是比例分擔主義。在這種規(guī)則下,不論構成重復保險的各保險合同是同時成

12、立還是異時成立,各保險人只按照其所保金額與保險金額總和的比例,分擔補償責任。三是連帶賠償主義。此規(guī)則要求各保險人在其保險金額限度內負連帶責任,保險人在給付保險金后,可以依照各保險合同的保險金額與保險金額總和的比例,向其他保險人行使求償權。(三)保險競合的處理保險競合,是指同一保險事故發(fā)生導致同一保險標的受損時,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保險人對此均負保險賠償責任的情形。保險競合與重復保險都屬于多數保險,兩者的最大區(qū)別在于:保險競合的投保人可以同一保險標的的不同的保險利益投保,而重復保險只能是針對同一保險利益的保險行為。保險競合通常發(fā)生在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投保人以自身為被保險人投保兩個以上種類不同的保險。

13、例如,投保人向甲保險公司投保房屋及家具(包括一臺電視機)火災保險,向乙保險公司投保電視機綜合險。如果發(fā)生火災,雖然保險種類不同,但甲乙兩公司均應對電視機的毀損滅失承擔責任。二是不同的投保人投保不同種類的保險,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導致兩個以上的保險人對同一保險事故所致同一保險標的物的損失都應對同一人負賠償責任。例如,在貨物倉儲過程中,甲作為所有人向 A A 保險公司投保貨物損失險;乙作為保管人向 B B 保險公司投保以所有人甲為被保險人的綜合險。保險事故發(fā)生時,A A、B B 兩公司均向甲承擔給付責任??梢?,保險竟合很有可能使被保險人獲得大于其損失額的補償。為貫徹損害補償原則,實踐中保險人通過保險條

14、款對保險競合有三種處理辦法:一是溢額條款:當某一損失發(fā)生時,如果還有其他保險人的,本保險人僅就全部損失扣除其他保險人應負擔補償額之后的余額(即超額部分)負責補償。二是不負責任條款:當某一損失發(fā)生時,如果該損害有其它保險合同承保,本保險人不負責補償。三是比例分攤條款:當某一損害發(fā)生時,如果該損害有其它保險合同承保,本保險人僅按自己承保的保險金額與各保險人承保的總保險金額的比例負賠償責任。四、損害補償原則的適用范圍我國保險法第 3333 條規(guī)定:財產保險合同是以財產及其有關利益為保險標的保險合同?!钡?5252 條規(guī)定:人身保險合同是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合同?!痹谖覈?,由于保險立法例對

15、保險契約采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的匕分法”體制,因此我國保險法界之通說認為損害補償原則,僅適用于財產保險,并不適用于人身保險。其所持理由大多在于:保險標的不外財物與人身。財物之毀損或滅失因而負賠償之責任,為經濟上之損失,故財產保險以補償被保險人之財產損失為目的;人身保險則不同,以保護被保險人生命、身體之完整性不受侵害為目的,因為人身無價,人身保險在本質上無法確定損失數額,因此人身保險不能認為是補償損害保險,而是按保險契約內容的約定所為的定額給付保險,故人身保險不適用損害補償原則。但是,若詳加考究,則不難發(fā)現:在財產保險契約方面,大體上屬損害補償性保險;但在人身保險契約方面,亦有補償性質的保險,

16、如疾病、傷害保險等,即以醫(yī)療及住院等實際費用補償為限。上述表明,前述通說所謂損害補償原則適用于財產保險”,固然正確,但所謂人身保險不適用損害補償原則”一語,則存在語病,在邏輯上不周延。人身保險,基于生命身體之無價值,保險契約當事人可自由約定保險金額,于保險事故發(fā)生時,直接以之為給付額。因此,人身保險多屬定額保險,而無超額保險或復保險可能。但須注意的是,在人身保險中亦有的屬于損害保險性質,例如前述健康保險或意外傷害保險中的醫(yī)療費用保險,其目的僅在于補償被保險人因治療疾病所產生的費用,被保險人不得因傷病或受傷治療而獲不當得利,故有關復保險或保險人代位權規(guī)定亦可適用。在人身保險中區(qū)分其是否為定額保險或損害保險之關鍵,在于確定其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