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教學設(shè)計_第1頁
(一剪梅)教學設(shè)計_第2頁
(一剪梅)教學設(shè)計_第3頁
(一剪梅)教學設(shè)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一剪梅 ) 教學設(shè)計教材依據(jù):一剪梅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選修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觀賞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推舉篇目設(shè)計思路: 通過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讓學生學會鑒賞詩歌詩歌的方法設(shè)計理念: 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鑒賞詩歌方法并能靈活運用教材分析:這一單元要緊是想讓學生學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在此基礎(chǔ)上,觀賞鑒賞詩歌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差不多掌握了一些鑒賞方法。在教學時,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運用多媒體課件和音樂營造氛圍,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詩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 了解李清照,把握作品風格2. 在賞析中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鑒賞方法,提高鑒賞能力過程與

2、方法:運用對比,讓學生更細致、 更深入地了解李清照,在閱讀鑒賞中掌握鑒賞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教學重點: 理解詩詞意境,體會作者情感教學難點: 寓情于景的寫作風格教學過程:【一】導入:播放歌曲月滿西樓導入新課提問:歌曲名字?由哪篇詞改編而成?作者是誰?【二】知人論世 :1、李清照 1084-1155,宋代聞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書香世家, 其父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其夫趙明誠是聞名的金石考據(jù)家。李清照夫婦雅好詞章,常相唱和。1127 年,靖康之亂,李清照隨家顛簸南下,后來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國繼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終。2、作品風格以南渡為界南渡之前李

3、清照多寫其悠閑生活,閨情相思,明快妍麗;后期多寫國破家亡的離亂生活,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詞情凄黯。3、寫作背景婚后不久,趙明誠即遠行,李清照便寫下了這首一剪梅寄給丈夫【三】品讀:1、教師誦讀指導:單數(shù)句緩慢悠長,雙數(shù)句輕快短促2、教師范讀、學生自由朗讀【四】賞析詩歌:一整體感知1、從詞中,你讀出什么?明確:愁2、從哪些地方能夠看出作者愁緒?明確:意象:紅藕香殘、蘭舟、錦書、雁、月、西樓、落花、流水直抒胸臆: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二鑒賞上闕 :1、紅藕香殘玉簟秋紅藕香殘:從視覺、嗅覺來寫出秋景的冷落、 蕭條,渲染凄涼的氛圍。同時也含有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之意玉簟秋

4、:借竹席生涼來表達秋的到來,含有“人去席冷”的寂寞冷清之意總結(jié):主觀客觀、情景交融在一起2、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蘭舟:離愁別緒的載體。留戀處,蘭舟催發(fā)柳永雨霖鈴作者想到排遣愁緒的方法- 泛舟消愁。沒想到愁緒沒解卻更加憂愁,為何?作者暗含的意思是:過去夫妻二人雙雙泛舟,充滿詩情畫意,現(xiàn)在只能獨自泛舟。眼前之景,勾起往事,怎能排遣?總結(jié):表達孤獨寂寞之情3、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此句是倒裝句, 正常語序是: 月滿時 -上西樓 - 望云中 - 見回雁- 誰寄錦書?錦書 - 象征思念。如陸游釵頭鳳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被匮?- 鴻雁傳書。如李清照聲聲慢 :“雁過也,正難過,

5、卻是舊時相識?!蔽鳂?- 排遣憂傷或遙望故國、故鄉(xiāng)、愛人、友人的難過之樓。如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總結(jié):詞人惦念丈夫,盼望錦書到達,表達出作者相思之情。但結(jié)果卻是“雁字空回錦書無,明月自滿人未圓。 ”小結(jié)上闕:側(cè)重寫閨中獨居生活。作者在夏末秋初想泛舟解愁,卻見殘荷雁字,月滿西樓,心中更加憂愁。三鑒賞下闕 :1、花自飄零水自流花飄水流:寫眼前之景。作者見此情景,特別難過,可花和水卻不理會她的情懷。表示時光易逝、青春難再?!白浴保焊鎏砥鄾鲋小?、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話何意?明確:看出作者和丈夫雖人居兩地, 卻情發(fā)一心,證明兩人兩心相印。3、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句是主旨句,在寫愁緒上有什么特點?明確:說明情之深、愁之重!如李煜:“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上 -下-:把無形的愁說成是能夠運動的有形之物,新奇。才- 卻- :表現(xiàn)“愁”運動之速,領(lǐng)略女詞人的萬千愁緒小結(jié)下闕:詞人越想紓解這份相思之苦,就越深陷其中,但詞人自知與丈夫心有靈犀,因此愁語總帶著幾分甜蜜?!疚濉客卣归喿x:比較聲聲慢與一剪梅 ,思考:兩者之愁有何區(qū)別?從“意象”和“直抒胸臆”兩角度思考六、音樂觀賞:師生共唱月滿西樓,再次體會作品意境七、作業(yè):用形象化的語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