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武漢理工大學學科基礎課群綜合訓練報告課程設計任務書學生姓名: 專業(yè)班級: 通信工程0906 指導教師: 蘇杭 工作單位: 武漢理工大學 題 目: 通信系統(tǒng)課群綜合訓練與設計1課程設計的目的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加強對電子電路的理解,學會對電路分析計算以及設計。進一步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完成綜合設計型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及訓練,創(chuàng)造一個動腦動手獨立開展電路實驗的機會,鍛煉分析解決電子電路問題的實際本領,實現(xiàn)由課本知識向實際能力的轉化;加深對通信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生對現(xiàn)代通信系統(tǒng)的全面認識,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2 課程設計要求要求:掌握以上各種電路與通信技術的基本原理,掌握實驗的設計、電路調試與
2、測量的方法。1.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需要選學參考書,查閱手冊,圖表和文獻資料的自學能力,通過獨立思考深入鉆研有關問題,學會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2.通過對實驗電路的分析計算,了解簡單實用電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設計方法。3.掌握示波器,頻譜儀,失真度儀的正確使用方法,學會簡單電路的實驗調試和整機指標測試方法,提高動手能力。3 課程設計進度安排序號設 計 內 容所用時間1根據(jù)設計任務,分析電路原理,確定實驗方案2天2根據(jù)實驗條件進行電路的測試,并對結果進行分析7天3撰寫課程設計報告1天合 計2周指導教師簽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責任教師)簽名: 年 月 日目錄摘要3abstract41課程設計任務51.
3、1設計目的51.2課程設計要求51.3課程設計任務52.實驗電路原理分析62.1實驗原理框圖62.2增量調制原理72.3AMI碼72.4循環(huán)碼82.4.1循環(huán)碼介紹82.4.2 循環(huán)碼編碼原理102.4.3 循環(huán)碼的糾錯原理112.5二進制幅移鍵控(2ASK)調制與解調原理132.6衰落信道143實驗方案153.1仿真部分153.2ASK調制部分153.3ASK解調部分164.仿真結果分析174.1仿真圖形174.2結果分析20附錄22參考文獻27摘要本次課程設計主要是利用仿真軟件或硬件實驗系統(tǒng)平臺上設計完成一個典型的通信系統(tǒng)。一般的通信系統(tǒng)是由信源,發(fā)送設備,信道,接收設備,接收者構成。根據(jù)
4、此次課程設計的要求,是將一模擬信號經(jīng)過數(shù)字化,信源編碼,信道編碼,數(shù)字調制后再經(jīng)過相應的解碼調制后,得到原始信號。其中數(shù)字化方式為增量調制,基帶碼為AMI碼,信道碼為循環(huán)碼,數(shù)字調制方式為ASK調制,信道為衰落信道。并且要求完成整個系統(tǒng)各環(huán)節(jié)以及整個系統(tǒng)的仿真,最終在接收端或者精確或者近似地再現(xiàn)輸入(信源),計算失真度,并且分析原因。abstractThis course is designed using simulation software or hardware experiment system platform design completed a typical communic
5、ation system. The gener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by the source, send equipment, channel, receiving equipment, constitute the receiver.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 design, it is a analog signal through digital, source coding, channel coding, digital modulation after after correspondi
6、ng decoding modulation, get the original signal. The digital way as the delta modulation, baseband code for AMI code, channel code for cyclic code, digital modulation mode for ASK modulation, channel for fading channel. And asked to complete the whole system and each link of the whole system simulat
7、ion, and finally at the receiving end or similar or accurate reproduction of the input (source), calculation distortion, and reasons for analysis.1課程設計任務1.1設計目的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加強對電子電路的理解,學會對電路分析計算以及設計。進一步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完成綜合設計型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及訓練,創(chuàng)造一個動腦動手獨立開展電路實驗的機會,鍛煉分析解決電子電路問題的實際本領,實現(xiàn)由課本知識向實際能力的轉化;加深對通信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生
8、對現(xiàn)代通信系統(tǒng)的全面認識,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1.2課程設計要求要求:掌握以上各種電路與通信技術的基本原理,掌握實驗的設計、電路調試與測量的方法。1.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需要選學參考書,查閱手冊,圖表和文獻資料的自學能力,通過獨立思考深入鉆研有關問題,學會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2.通過對實驗電路的分析計算,了解簡單實用電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設計方法。3.掌握示波器,頻譜儀,失真度儀的正確使用方法,學會簡單電路的實驗調試和整機指標測試方法,提高動手能力。1.3課程設計任務利用仿真軟件(如Matlab或SystemView),或硬件實驗系統(tǒng)平臺上設計完成一個典型的通信系統(tǒng)。學生要完成整個系統(tǒng)各環(huán)節(jié)以及整個
9、系統(tǒng)的仿真,最終在接收端或者精確或者近似地再現(xiàn)輸入(信源),計算失真度,并且分析原因。(信源為模擬信源,數(shù)字化方式為增量調制,基帶碼為AMI碼,信道碼為循環(huán)碼,調制方式為ASK調制,信道類型為衰落信道)。2.實驗電路原理分析2.1實驗原理框圖數(shù)字調制信道編碼基帶編碼模數(shù)轉換模擬信源信道數(shù)字解調信道解碼模擬信源數(shù)模轉換基帶解碼圖2.1通信系統(tǒng)的原理框圖模數(shù)轉換中有三個基本過程:抽樣、量化、編碼。根據(jù)編碼的不同有幾種調制方法,如脈沖振幅調制(PAM),脈沖編碼調制(PCM),差分脈沖編碼調制(DPCM),增量調制?;鶐鬏?shù)某S么a型有AMI碼,HDB3碼,PST碼,曼徹斯特碼,密勒碼,CMI碼。信
10、道編碼的常用編碼有漢明碼,卷積碼,循環(huán)碼,BCH碼。常見的數(shù)字調制方式有振幅鍵控(ASK),頻移鍵控(FSK),相移鍵控(PSK)。常見的信道有加性高斯白噪聲信道,多徑衰落信道。根據(jù)題目要求,數(shù)字化方式為增量調制,基帶碼為AMI碼,信道碼為循環(huán)碼,數(shù)字調制方式為ASK調制,信道為衰落信道,則有以下原理框圖循環(huán)編碼ASK調制AMI編碼增量調制模擬信源衰落信道ASK解調循環(huán)解碼模擬信源增量解調AMI解碼圖2.2 實驗原理框圖2.2增量調制原理增量調制是由PCM發(fā)展而來的模擬信號數(shù)字化的一種編碼方式,它是PCM的一種特例。增量調制編碼基本原理是指用一位編碼,這一位碼不是表示信號抽樣值的大小,而是表示
11、抽樣幅度的增量特性,即采用一位二進制數(shù)碼“1”或“0”來表示信號在抽樣時刻的值相對于前一個抽樣時刻的值是增大還是減小,增大則輸出“1”碼,減小則輸出“0”碼。輸出的“1”,“0”只是表示信號相對于前一個時刻的增減,不表示信號的絕對值。 增量調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它所產生的二進制代碼表示模擬信號前后兩個抽樣值的差別(增加、還是減少)而不是代表抽樣值本身的大小,因此把它稱為增量調制。在增量調制系統(tǒng)的發(fā)端調制后的二進制代碼1和0只表示信號這一個抽樣時刻相對于前一個抽樣時刻是增加(用1碼)還是減少(用0碼)。收端譯碼器每收到一個1碼,譯碼器的輸出相對于前一個時刻的值上升一個量化階,而收到一個0
12、碼,譯碼器的輸出相對于前一個時刻的值下降一個量化階。增量調制系統(tǒng)框圖如圖2.3所示,其中量化器是一個零值比較器,根據(jù)輸入的電平極性,輸出為 ,預測器是一個單位延遲器,其輸出為前一個采樣時刻的解碼樣值,編碼器也是一個零值比較器,若其輸入為負值,則編碼輸出為0,否則輸出為1。解碼器將輸入1,0符號轉換為 ,然后與預測值相加后得出解碼樣值輸出,同時也作為預測器的輸入。解碼編碼二電平量化輸入樣值 en en=sgn(en) 傳輸 sgn(en) xn=xn-1+sgn(en) xn + - + +單位延遲 預測輸出 + n-1 單位延遲 + 預測輸出 解碼樣值輸出 xn-1 預測輸入xn=xn-1+s
13、gn(en) 圖2.3增量調制原理框圖2.3AMI碼AMI碼的全稱是傳號交替反轉碼。這是一種將消息代碼0和1按如下規(guī)則進行編碼的碼:代碼的0仍變換為傳輸碼的0,而把代碼中的1交替地變換為傳輸碼的+1、-1、+1、-1,例如:消息代碼:1 0 0 1 1 0 0 0 1 1 1 AMI碼:+1 0 0 -1+1 0 0 0-1+1-1 2.4循環(huán)碼2.4.1循環(huán)碼介紹循環(huán)碼是線性分組碼的一種,所以它具有線性分組碼的一般特性,此外還具有循環(huán)性。循環(huán)碼的編碼和解碼設備都不太復雜,且檢(糾)錯能力強。它不但可以檢測隨機的錯誤,還可以檢錯突發(fā)的錯誤。(n,k)循環(huán)碼可以檢測長為n-k或更短的任何突發(fā)錯誤
14、,包括首尾相接突發(fā)錯誤。循環(huán)碼是一種無權碼,循環(huán)碼編排的特點是相鄰兩個數(shù)碼之間符合卡諾圖中的鄰接條件,即相鄰兩個數(shù)碼之間只有一位碼元不同,碼元就是組成數(shù)碼的單元。符合這個特點的有多種方案,但循環(huán)碼只能是表中的那種。循環(huán)碼的優(yōu)點是沒有瞬時錯誤,因為在數(shù)碼變換過程中,在速度上會有快有慢,中間經(jīng)過其它一些數(shù)碼形式,稱它們?yōu)樗矔r錯誤。這在某些數(shù)字系統(tǒng)中是不允許的,為此希望相鄰兩個數(shù)碼之間僅有一位碼元不同,即滿足鄰接條件,這樣就不會產生瞬時錯誤。循環(huán)碼就是這樣一種編碼,它可以在卡諾圖中依次循環(huán)得到。循環(huán)碼最大的特點就是碼字的循環(huán)特性,所謂循環(huán)特性是指:循環(huán)碼中任一許用碼組經(jīng)過循環(huán)移位后,所得到的碼組仍然
15、是許用碼組。若( )為一循環(huán)碼組,則()、()還是許用碼組。也就是說,不論是左移還是右移,也不論移多少位,仍然是許用的循環(huán)碼組。(1) 循環(huán)碼的多項式表示設碼長為n的循環(huán)碼表示為(),其中為二進制數(shù),通常把碼組中各碼元當做二進制的系數(shù),即把上式中長為n的各個分量看做多項式: (21)的各項系數(shù),則碼字與碼多項式一一對應,這種多項式中,x僅表示碼元位置的標記,因此我們并不關心x的取值,這種多項式稱為碼多項式。(2)(n,k)循環(huán)碼的生成多項式 (n,k)循環(huán)碼的生成多項式寫為g(x),它是(n,k)循環(huán)碼碼集中唯一的,冪次為n-k的碼多項式,則是一個冪次為n的碼多項式。按模()運算,
16、此時: (22) 即 (23)且因 g(x)也是n階冪,故Q(x)=1。由于它是循環(huán)碼,故按模()運算后的“余式”也是循環(huán)碼的一個碼字,它必能被g(x)整除,即: (24)由以上兩式可以得到: (25)和 (26)從上式中可以看出,生成多項式g(x)應該是的一個因式,即循環(huán)碼多項式應該是的一個n-k次因式。(3) 循環(huán)碼的生成矩陣和一致校驗矩陣對所有的i=0,1,2,k-1,用生成多項式g(x)除,有: (27)式中是余式,表示為: (28)因此,是g(x)的倍式,即是碼多項式,由此得到系統(tǒng)形式的生成矩陣為: (29) 它是一個kn階的矩陣。同樣,由G=0可以得到系統(tǒng)形式的一致校驗矩陣為: (
17、210) 如已知(7,4)循環(huán)碼的生成多項式和校驗多項式分別為:,。寫得其生成矩陣和校驗矩陣分別為: (211) (212) 2.4.2 循環(huán)碼編碼原理有信息碼構成信息多項式,其中最高冪次為k-1;用乘以信息多項式m(x),得到的,最高冪次為n-1,該過程相當于把信息碼(,)移位到了碼字德前k個信息位,其后是r個全為零的監(jiān)督位;用g(x)除得到余式r(x),其次數(shù)必小于g(x)的次數(shù),即小于(n-k),將此r(x)加于信息位后做監(jiān)督位,即將r(x)于相加,得到的多項式必為一碼多項式。(7,4)循環(huán)碼編碼的程序框圖如圖2.4所示:初始化確定余式r(x): (213) 確定c(x): (214)存
18、儲c(x)圖2.4 編碼程序框圖2.4.3 循環(huán)碼的糾錯原理 糾錯碼的譯碼是該編碼能否得到實際應用的關鍵所在。譯碼器往往比編碼較難實現(xiàn),對于糾錯能力強的糾錯碼更復雜。根據(jù)不同的糾錯或檢錯目的,循環(huán)碼譯碼器可分為用于糾錯目的和用于檢錯目的的循環(huán)碼譯碼器。 通常,將接收到的循環(huán)碼組進行除法運算,如果除盡,則說明正確傳輸;如果未除盡,則在寄存器中的內容就是錯誤圖樣,根據(jù)錯誤圖樣可以確定一種邏輯,來確定差錯的位置,從而達到糾錯的目的。用于糾錯目的的循環(huán)碼的譯碼算法比較復雜,感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一些參考書。而用于檢錯目的循環(huán)碼,一般使用ARQ通信方式。檢測過程也是將接受到的碼組進行除法運算,如果除盡,則說
19、明傳輸無誤;如果未除盡,則表明傳輸出現(xiàn)差錯,要求發(fā)送端重發(fā)。用于這種目的的循環(huán)碼經(jīng)常被成為循環(huán)冗余校驗碼,即CRC校驗碼。CRC校驗碼由于編碼電路、檢錯電路簡單且易于實現(xiàn),因此得到廣泛的應用。在通過MODEM傳輸文件的協(xié)議如ZMODEM、XMODEM協(xié)議中均用到了CRC校驗技術。在磁盤、光盤介質存儲技術中也使用該方法。 當碼字c通過噪聲信道傳送時,會受到干擾而產生錯誤。如果信道產生的錯誤圖樣是e,譯碼器收到的n重接受矢量是y,則表示為: (215)上式也可以寫成多項式形式: (216)譯碼器的任務就是從y(x)中得到,然后求的估值碼字 (217) 并從中得到信息組。循環(huán)碼譯碼可按以下三個步驟進
20、行: (1)有接收到的y(x)計算伴隨式s(x); (2)根據(jù)伴隨式s(x)找出對應的估值錯誤圖樣; (3)計算,得到估計碼字。若,則譯碼正確,否則,若,則譯碼錯誤。由于g(x) 的次數(shù)為n - k 次,g(x) 除E(x) 后得余式(即伴隨式)的最高次數(shù)為n-k-1次,故S(x) 共有2n-k 個可能的表達式,每一個表達式對應一個錯誤格式??梢灾?7,4)循環(huán)碼的S(x) 共有2(7-4) = 8個可能的表達式,可根據(jù)錯誤圖樣表來糾正(7,4)循環(huán)碼中的一位錯誤,其伴隨式如表1所示。表1 BCH(7,4)循環(huán)碼錯誤圖樣表錯誤圖樣錯誤圖樣碼字伴隨式S(x)伴隨式E6(x)=x61000000
21、x2100E5(x)=x50100000x2+x110E4(x)=x40010000x2+x+1111E3(x)=x30001000x+1011E2(x)=x20000100x2+1101E1(x)=x10000010x010E0(x)=x000000011001E(x)=000000000000上式指出了系統(tǒng)循環(huán)碼的譯碼方法:將收到的碼字R(x) 用g(x) 去除,如果除盡則無錯;否則有錯。如果有錯,可由余式S(x) 一一找出對應圖樣,然后將錯誤圖樣E(x) 與R(x) 模2 和,即為所求碼字C(x) ,從而實現(xiàn)糾錯目的。根據(jù)前面的討論,可得(7,4)循環(huán)碼譯碼的程序框圖如圖2.5所示:初始
22、化圖2.5譯碼程序框圖否存儲c(x)由S(x)確定錯誤圖樣E(x)S(x)=0,無誤碼誤碼由R(x)確定S(x):糾錯2.5二進制幅移鍵控(2ASK)調制與解調原理2ASK是利用載波的幅度變化來傳遞數(shù)字信息,而其頻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變。其信號表達式為: ,S (t)為單極性數(shù)字基帶信號。幅移鍵控(ASK)相當于模擬信號中的調幅,只不過與載頻信號相乘的是二進數(shù)碼而已。幅移就是把頻率、相位作為常量,而把振幅作為變量,信息比特是通過載波的幅度來傳遞的。由于調制信號只有0或1兩個電平,相乘的結果相當于將載頻或者關斷,或者接通,它的實際意義是當調制的數(shù)字信號"1時,傳輸載波;當調制的數(shù)字信號為
23、"0"時,不傳輸載波。 圖2.6 信號調制波形 由圖可以看出2ASK信號的時間波形e2ASK(t)隨二進制基帶信號s(t)通斷變化。所以又被稱為通斷鍵控信號 圖2.7 2ASK信號非相干解調過程的時間波形2.6衰落信道瑞利衰落信道(Rayleigh fading channel)是一種無線電信號傳播環(huán)境的統(tǒng)計模型。這種模型假設信號通過無線信道之后,其信號幅度是隨機的,表現(xiàn)為“衰落”特性,并且多徑衰落的信號包絡服從瑞利分布。由此,這種多徑衰落也稱為瑞利衰落。 這一信道模型能夠描述由電離層和對流層反射的短波信道,以及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環(huán)境。瑞利衰落只適用于從發(fā)射機到接收機不存在直
24、射信號的情況,否則應使用萊斯衰落信道作為信道模型。假設經(jīng)反射(或散射)到達接收天線的信號為N個幅值和相位均隨機的且統(tǒng)計獨立的信號之和。信號振幅為r,相位為,則其包絡概率密度函數(shù)為 P(r)= (r0) (218)相位概率密度函數(shù)為: P()=1/2 () (219)3實驗方案3.1仿真部分方案一:采用MATLAB下的SIMULINK對各個模塊進行建模仿真。方案二:運用MATLAB編程語言來實現(xiàn)對各個模塊的仿真。由于本次課設是對通信系統(tǒng)的仿真,若用SIMULINK來實驗,則會涉及到大量的模塊設計和參數(shù)的設置,在調試參數(shù)的過程中會很不方便,并且可能由于版本的問題導致有些模塊不存在而給仿真帶來不必要
25、的麻煩。而用MATLAB編程語言則能比較簡單方便地實現(xiàn)本次課程設計的任務,故選擇方案二。3.2ASK調制部分 ASK信號的產生方法通常有兩種:模擬調制法和鍵控法。方案一:模擬調制法使用乘法器實現(xiàn) 圖3.1 模擬調制流程圖 方案二:鍵控法使用開關電路實現(xiàn)圖3.2鍵控法流程圖根據(jù)本次課程設計的要求,ASK調制之前有各種編碼,模擬調制的只需要用乘法器來實現(xiàn),編程實現(xiàn)比較簡單。而鍵控法則需要設計一個開關電路,因為之前沒有做過,所以選擇方案一模擬調制法。3.3ASK解調部分 ASK有兩種基本解調方法:相干解調法(同步檢測法)和非相干解調法(包絡檢波法)。相干解調需要將載頻位置的已調信號頻譜重新搬回原始基
26、帶位置,因此用相乘器與載波相乘來實現(xiàn)。為確保無失真還原信號,必須在接收端提供一個與調制載波嚴格同步的本地載波,這是整個解調過程能否順利完好進行的關鍵。方案一:相干解調抽樣 判決器 帶通 濾波器 相乘器 低通 濾波器 輸出 圖3.3 相干解調流程圖方案二:非相干解調 抽樣 判決器 低通 濾波器 帶通 濾波器 全波 整流器 a b c d 輸出 圖3.4 非相干解調流程圖由圖3.3和圖3.4中的原理框圖可以看出兩者的不同就是相干解調中用到了相乘器,而和非相干解調中用到的是全波整流器,因為相乘器比較好用程序實現(xiàn)故選擇方案一相干解調 。4.仿真結果分析4.1仿真圖形圖4.1 原始信號和抽樣信號圖4.2
27、 增量調制和AMI編碼圖像圖4.3三進制轉換二進制和循環(huán)編碼圖像圖4.4ASK調制信號與ASK解調信號圖4.5循環(huán)解碼和二進制轉三進制圖4.6AMI解碼和增量調制圖像4.2結果分析由4.2到4.6對比可以看出經(jīng)過增量調制,AMI編碼,三進制轉換二進制,循環(huán)編碼,ASK調制,ASK解調,循環(huán)解碼,二進制轉換三進制,AMI解碼,增量解調后的波形與輸入波形大致相似,與輸入波形稍有出入。由計算得失真度為 5.4417e-004。因為AMI編碼后為+1,-1,0組成的一個三進制序列,沒辦法直接進行循環(huán)碼編碼,所以又將三進制序列轉換成了二進制,即分別用00,01,10來代替-1,0,+1.從而碼的長度增加
28、了一倍。在后面也有相應的二進制轉三進制的解碼。這里的循環(huán)編碼用的是(7,4)碼,所以在設置參數(shù)時要注意,碼的長度應該是4的倍數(shù)。剛開始調程序時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導致在后面增量解調時一直報錯,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這個問題,設置好參數(shù)后就運行正常了。5.心得與體會經(jīng)過這兩周的課程設計,讓我收獲多多。剛開始接到課程設計任務時,還很興奮,因為這次的課設只用軟件仿真就可以了,而不用做實物,這樣可以大大地節(jié)約時間。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是錯誤的。雖然之前有接觸MATLAB這個軟件,但是也只是會調用一些簡單的函數(shù)來做計算,或用一些簡單的畫圖命令來作圖,一直覺得這個仿真軟件的功能很強大,但沒有怎么深入地去運用。這次的課
29、設讓我知道,我之前對它的了解簡直只是冰山一角。而要用它來實現(xiàn)自己的專業(yè)目的,更是增加了難度。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用它來仿真實現(xiàn),這就要求我們對理論知識有全面深入透徹的理解,并且很熟悉仿真軟件,但我在這兩個方面都有欠缺,所以實際操作起來也沒有剛開始想象的那樣容易。開始著手做的時候,本來用的是simulink電路模電的仿真,但由于對它的不認識以及不熟悉,在找電路模塊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最終因各種原因又轉而用程序仿真。由于之前只寫過簡單的程序,所以在這次的編程過程中,又去圖書館查資料,上網(wǎng)搜資料,最后才差強人意地完成了??傊n程設計讓我收獲頗豐,同時也讓我發(fā)現(xiàn)了自身的不足。在實驗課上學得的,我
30、將發(fā)揮到其它中去,也將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提高、完善;在此間發(fā)現(xiàn)的不足,我將努力改善,通過學習、實踐等方式不斷提高,克服那些不應成為學習、獲得知識的障礙。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有更大的收獲,在不斷地探索中、在無私的學習、奉獻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身價值!附錄1.%main.mTs=1e-4; %采樣間隔t=0:Ts:399*Ts; %仿真時間序列x=sin(2*pi*50*t); %信號figure(1)subplot(2,1,1);plot(t,x);title('原始信號');subplot(2,1,2);stem(t,x);title('抽樣信號');y1=ZL
31、_tz(x);figure(2);subplot(2,1,1);stairs(y1);axis(0 30 0 1.2);title('增量調制');y2=AMI_C(y1);subplot(2,1,2);stairs(y2);axis(0 30 -1.2 1.2);title('AMI編碼');y3=ZH_C(y2);figure(3);subplot(2,1,1);stairs(y3);axis(0 30 0 1.2);title('三進制轉換二進制');y4=XH_C(y3);subplot(2,1,2);stairs(y4);axis(0
32、30 0 1.2);title('循環(huán)編碼');y5=AKS(y4)y6=XH_D(y5);figure(6)subplot(2,1,1);stairs(y6);axis(0 30 0 1.2);title('循環(huán)解碼');y7=ZH_D(y6);subplot(2,1,2);stairs(y7);axis(0 30 -1.2 1.2);title('二進制轉三進制');y8=AMI_D(y7);figure(7)subplot(2,1,1);stairs(y8);axis(0 30 0 1.2);title('AMI解碼');
33、y9=ZL_jt(y8)figure(7);subplot(2,1,2)stairs(t,y9);axis(0 0.04 -1.2 1.2);title('增量解調')%計算失真度da=0; for i=1:length(t) dc=(x(i)-y9(i)2/length(t); da=da+dc;endda2. %ZL_tz.mfunction codeout=ZL_tz(x) Ts=1e-4; t=0:Ts:399*Ts;delta=0.04; %量化階距D(1+length(t)=0; %預測器初始狀態(tài)for k=1:length(t) e(k)=x(k)-D(k); %
34、誤差信號 e_q(k)=delta*(2*(e(k)>=0)-1); %量化器輸出 D(k+1)=e_q(k)+D(k); %延遲器狀態(tài)更新 codeout(k)=(e_q(k)>0); %編碼輸出endcodeout=reshape(codeout',1,length(codeout);3. %AMI_C.mfunction AMI=AMI_code(x)m=length(x)%初始化AMI編碼AMI=zeros(1,m);%反標志初始化f=0; for i=1:m %若原碼為0,直接將AMI碼置0 if x(i)=0 AMI(i)=0; %否則,使得AMI碼交替為+1、
35、-1 else f=xor(f,1); AMI(i)=2*f-1; end end 4. %ZH_C.mfunction t=ZH_C(x)m=length(x)for i=1:m if x(i)=-1 t(2*i-1)=0; t(2*i)=0; elseif x(i)=0 t(2*i-1)=0 ; t(2*i)=1; else x(i)=1 t(2*i-1)=1; t(2*i)=0; end End5. %XH_C.mfunction code=XH_C(x)n=7;k=4;p=cyclpoly(n,k);% 循環(huán)碼生成多項式code = encode(x,n,k,'cyclic',p); %對信號進行差錯編碼code=reshape(code',1,length(code);6. %AKS.mfunction yn4 =AKS(code)codn=length(code);fc=10;fs=fc*6;code_len=8;for i=1:codn % 產生數(shù)字基帶信號 x(i-1)*code_len+1:code_len*i)=code(i);endcar=cos(2*pi*fc/fs*(0:length(x)-1); ask_out=x.*car;figure(4);subplot(3,1,1)plot(car);axis(0 20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四川愛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研發(fā)部招聘結構設計師崗位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樂山職業(yè)技術學院《測量與遙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聊城職業(yè)技術學院《綜合格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藝術職業(yè)學院《籃球專項理論實踐與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健康職業(yè)學院《教師與學生生涯規(guī)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無錫學院《金融學理論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北大方正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定西師范高等??茖W?!稊?shù)字圖像處理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衡水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前教育發(fā)展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無機化學A(I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煤炭產品質量保障措施
- 2025福建中考:數(shù)學必背知識點
- 自愿離婚協(xié)議書電子版
- 2025年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qū)中考一模數(shù)學試題(含答案)
- 高考英語必背688個高頻詞匯清單
- 浙江開放大學2025年《社會保障學》形考任務1答案
- 基于深度學習的西北地區(qū)沙塵天氣級聯(lián)預測模型研究
- 《危險化學品企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規(guī)范》專業(yè)深度解讀與應用培訓指導材料之2:5管理要求-5.1 安全領導力(雷澤佳編制-2025A0)
- 《醫(yī)療素養(yǎng)提升》課件
- 2025年人教版(2024)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期中考試測試卷附參考答案
- 血液透析患者預防跌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