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大草原》教學設計_第1頁
《錫林郭勒大草原》教學設計_第2頁
《錫林郭勒大草原》教學設計_第3頁
《錫林郭勒大草原》教學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錫林郭勒大草原教學設計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遍喿x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提倡個性化閱讀,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彰顯個性,張揚自我,將使課堂煥發(fā)生命的精彩?!伴喿x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品詞析句中感悟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美麗和歡騰;掌握抓重點句讀懂段落內容的方法,體會文段的表達特點,背誦積累、學習運用。 教材分析: 錫林郭勒大草原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抒情散文。作者通過對我國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大草原美麗的自然景色和歡騰的場面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贊美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寬闊胸懷。學習這篇課文的主

2、要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文本中,理解、感悟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體會草原的廣闊、美麗和歡騰。感受人與動物、自然的和諧,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指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展開合理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體會文段的表達特點,背誦積累,學習運用;培養(yǎng)學生想象創(chuàng)新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感受錫林格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

3、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難點:能聯(lián)系上下文與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 教學設計思路及策略: 草原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教學時讓學生感悟草原之美有些困難,可能會出現(xiàn)教師反復引導,學生反應冷淡的局面。我打算在教學中采用以下方法進行突破: (一)結合課件,引導感知。 (二)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解讀文本內容,把語言文字變成具體圖像。 (三)指導學生閱讀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文本對話,理解主題內容,體會作者情感,與作者達成共識。 (四)讀中學寫,既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理解文本內容,又訓練學生仿寫技能

4、。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1、課件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2、交流:在這優(yōu)美的旋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學生說)對,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錫林郭勒大草原看一看,親自感受一下大草原的無限魅力吧!注意在讀這個題目的時候,要把錫林郭勒這個詞讀得更緊湊點。怎么讀?(板題并讓學生和老師一起齊讀、豎空) 3、解題:誰知道錫林郭勒是什么意思?(錫林郭勒就是有草有水的地方,水草豐美的地方,就叫做錫林郭勒草原。)這么好的地方,大家現(xiàn)在有什么想法?(趕快去讀一讀課文)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激發(fā)他們對課文的閱讀興趣。) 二、欣賞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圖片 讀課文之前我們先一起

5、來欣賞錫林郭勒大草原的一些圖片,感受一下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美麗。(播放課件) (設計意圖:草原對本地區(qū)的兒童是遙遠而又陌生的。教師用豐富的圖片對學生形成強烈沖擊,讓學生充分感受草原的景色特點、民族歌舞、學生在美的贊嘆中交流對草原的初步感受,激起學習的強烈欲望。) 三、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初讀感知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的字音讀準,盡量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2、同桌互相檢查讀。(同桌互相當小老師,認真聽對方讀課文,如果他完全讀對又完全讀通順,就給他打上100分,如果他有不對或者不通順的地方就幫幫他。) (設計意圖:自主朗讀和互動聽讀結合,讓學生有足夠

6、的時間讀課文,做到不漏、不添、不錯,讀的準確,在朗讀過程中識字,初悟文章的美) 3、再讀課文,說說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指名說) 板書 :美麗 歡騰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說說了草原廣闊美麗和是個歡騰的世界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介紹的?(同桌交流 匯報梳理) (設計意圖:讓學生整體感悟課文,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思考,在自主閱讀中理解,同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精讀課文,感悟理解 (一)學習一、二自然段,體會廣闊、美麗 1、指名讀:這么美麗的草原,有誰會不喜歡?誰能夠用你最喜歡的感情來讀這一部分,要讓大家聽出你對草原的喜愛之情?。▊€別有感情朗讀) 2、再讀課文,想一

7、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錫林郭勒大草原廣闊美麗的?并把你感受最深的詞句劃下來。 3、指名反饋,教師相機板書。(草、湖水、野花) 4、出示課件,對照品讀課文中各種景物所對應的句子。 (1)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 出示相應的畫面,讓學生看圖說話 (設計意圖:學生讀句子,師引導學生設想自己站在草原上放眼望去,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老師手勢指導學生目光穿透教室墻壁,一直望向遠方,眼睛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是綠色,從“滿”“鋪”理解草原的廣闊,草原的綠) (2)指名讀描寫野草的句子,品詞品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設計意圖:學生能從平原上、山嶺上、深谷里去體味沒有一處不覆蓋著青草,再和

8、學生的年齡、身高進行比較,理解“沒過”,品味草的茂密、草的深。) (3)指名讀描寫湖水的句子,品詞品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學生自由發(fā)言。有感情地朗讀。 (設計意圖:學生理解“嵌著”的意思,發(fā)散思維、展開想象,通過想象神話故事中寶鏡的樣子、作用,體會湖水的神奇與美麗,同時,結合想象進行語言表達訓練,說一說: (4)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寶鏡一樣的湖水,還有什么呀? 指名反饋,相機出示課件,欣賞各種各樣的野花,感受野花的美麗迷人,全班齊讀課件出示的句子。然后細細品讀句子:文中哪個詞寫出了花多?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花美?哪個詞寫了花的味道? (設計意圖:生讀、劃重點詞句,師引導充分讀,交流、感受。結合圖片

9、,讓學生觀察,披文入境,發(fā)揮想象。在詞句品讀中,體現(xiàn)閱讀教學工具性、人文性的特點,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比較,揣摩,體會,突顯了以讀悟語,以讀悟情,以讀代講的教學理念。) 5、師小結:第二自然段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現(xiàn)了清亮的湖水,最后是各種各樣的野花。這樣美麗迷人的草原,像是把我們帶入了仙境一般,我們大家愿不愿意用最美的聲音把它的美展現(xiàn)出來呢?(指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6、如果此時此刻,你就站在這廣闊美麗的大草原上,你最想說什么? 7、指導背誦(練習背、指名背) (設計意圖:品詞析句,有感情的朗讀,輔以多媒體的配合,將無聲的語言轉化為聲情并茂的有聲語言,將枯燥的文

10、字便成立體的形象,是文章的情趣與學生的感悟融為一體,是朗讀變成一種享受,一遍比一遍讀來入調,一遍比一遍體會親切、動情。同時在課堂中加強朗讀背誦的訓練,是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途徑之一,有了厚實的語言積累,才能解決怎樣說寫的問題。)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歡騰 1、默讀4自然段,看這部分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小結:看,你們抓住了重點句“錫林郭勒大草原還是個歡騰的世界”很快就理解了第四段寫了什么。 3、是什么使得這片草原變成了歡騰的世界?就讓我們帶著興奮的心情一起去大草原感受那里歡騰熱鬧的場面吧! (課件播放草原的歡騰) 4、在歡騰的各種動物和牧民中你最喜歡什么,你來表演一下。(討論表演,學生模

11、仿各種動物作動作,模仿牧民唱、跳,把教室變成一個歡騰的世界,理解“歡騰”的情感內容。)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表演體會“歡騰”的情感內容。體會草原上動物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情境。把內容體會內化為學習課文的興趣和熱愛草原的情感,再把體會到的情感讀出來。師設問:在這廣闊美麗的大草原上,你愿意作歡唱的百靈,還是自由飛翔的雄鷹,還是跑得象風一樣的黃羊,百靈鳥,你唱的是什么?你為什么能唱得這么歡快呢?牛啊,羊啊,你為什么能這樣安閑呢?小牧民,你為什么能唱得這么醉人呢?模仿馬蹄聲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的聲音,體會牧民騎馬高歌的情景。) 5、看過之后有什么想說的?(指名說) 6、這么多可愛的動物,在草原上

12、嬉戲,小牧民的歌聲在草原上回蕩。這真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想一想:小牧民為什么要放聲歌唱?他歌唱草原的什么? 7、指導朗讀 8、過渡:美麗的草原廣闊無邊,熱鬧的草原生機勃勃,小牧民用他們的歌聲贊美草原。今天,我們也來學著贊美一下我們美麗的校園。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收獲,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同時將文本的感悟和語言的訓練有機的結合起來,起到了以說促悟的效果,體現(xiàn)了閱讀教學積累運用,讀寫結合的要求。) 五、探索發(fā)現(xiàn),學習表達 1、仿說練習:我們的校園不僅美麗,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點,運用平時或在課堂中積累的詞語說出校園的靜態(tài)美或

13、動態(tài)美) (1)說一個片斷:校園是個美麗的地方。 (2)說一個片斷:校園是個歡騰的世界。 (3)仿照課文,從兩方面來說:校園不僅美麗,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2、指名匯報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學以致用,有了好的范例,寫話不再困難。) 六、感悟全文寫作方法 1、課文介紹了草原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課文中有一句話,將靜態(tài)美與動態(tài)美很巧妙的連接起來,你能找出那一句話嗎?(課文第三自然段) 2、引導發(fā)現(xiàn):哪句話與它前后兩個自然段的內容有什么聯(lián)系? 3、認識過渡句:這句話就像一個橋梁,橋梁的這一邊總結了上邊的課文靜態(tài)美,橋梁的那一邊呢,引出了下邊的課文,這個橋梁的作用就是 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我們在以后的寫作

14、中要學會使用 。 找出書中表示過渡句的關聯(lián)詞 。(不僅還)4、試用“不僅還”造句 七、布置作業(yè)(任選三項) 1、讀一讀:選擇自己喜愛的課文段落有感情地讀給父母聽?;虻綀D書館讀一讀有關介紹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風光的課外書。 2、背一背:選擇自己喜愛的課文段落背下來,積累詞語。 3、畫一畫:把自己喜歡的課文段落用圖畫畫出來,美麗的錫林郭勒大草原(第二自然段)歡騰的錫林郭勒大草原(第四自然段) 4、查一查:到課外書上或從網上查找現(xiàn)在錫林郭勒大草原是什么樣的。 5、寫一寫:模仿課文中的某個段落寫一寫我們身邊的美麗景物。 6、唱一唱:找找有關贊美大草原的歌曲,學唱一曲。 (設計意圖:擴展課程時空,是學習不再

15、局限于一堂課所學的內容,課后再次讓學生走入閱讀、表達中去,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閱讀實踐緊密聯(lián)系起來,課內與課外互為補充。同時自由選擇作業(yè)尊重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八、總結收獲 1、學了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2、教師結語:是的,人與動物和諧生活,非常地友好,并且十分的快樂。這么美麗的草原,不僅是草原人的,也是我們的,讓我們像小牧民一樣放聲歌唱 ,在歌聲中結束這次草原之旅。(全體起立,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學生跟唱,在歌聲中結束。) (設計意圖:回顧課文內容,更有助于讓學生積累內化) 九、板書設計 15、錫林郭勒大草原 美麗:野草、湖水、野花 歡騰:人和動物 (設計

16、意圖:此板書體現(xiàn)了教學意圖,呈現(xiàn)了教學重難點,而且還清晰明了,為學生的寫作指引了方向。) 教學后記: 錫林郭勒大草原這是一篇寫景的精讀課文。寫的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大草原美麗而歡騰的景象,表現(xiàn)了作者贊美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寬闊胸懷。在教學設計時,我充分利用課件和緊緊抓住一條“感受美、欣賞美、歌頌美”的情感線索來進行教學。同時還設計了欣賞、討論、填空等多種活動方式來保持學生的注意水平。如在講授過程前,以一首耳熟能詳?shù)母枨利惖牟菰业募也⑴浜辖榻B草原風光的圖片來引入,使學生從聽覺和視覺中感受到草原的美。在引導孩子們理解課文時,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學習第一、二自然段時,設問,讓孩子們明白第一自然段是重點句,概括寫草原是“廣闊而美麗的”。再引導孩子們分析第二自然段具體寫草原的廣闊而美麗。教學時,讓學生自學探究,弄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錫林郭勒大草原不僅美麗,而且是個歡騰的世界”這個核心問題,并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學習的體會。在此基礎上,利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并結合圖片讓學生想象,這樣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具體的圖象,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草原是個美麗而且廣闊的地方。學習第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