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物理浮力壓軸題及答案_第1頁
最新中考物理浮力壓軸題及答案_第2頁
最新中考物理浮力壓軸題及答案_第3頁
最新中考物理浮力壓軸題及答案_第4頁
最新中考物理浮力壓軸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中考物理浮力壓軸題例1如圖157所示,把甲鐵塊放在木塊上,木塊恰好浸沒于水中,把乙塊系在這個木塊下面,木塊也恰好浸沒水中,已知鐵的密度為7. 9xio3kg/m3.求:甲、乙鐵塊的質(zhì)量比.圖 1 57例2 (北京市中考試題)如圖 158所示的木塊浸沒在水中,細(xì)線對木塊的拉力是2N.剪斷細(xì)線,待木塊靜止后,將木塊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塊上加1N向下的壓力時,木塊有 20cm3的體積露出水面.求木塊的密度.(g取ioN/kg)TTTTirrfTT例3 (北京市中考試題)在水平桌面上豎直放置一個底面積為S的圓柱形容器,內(nèi)裝密度為P1的液體.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體積為 V的金屬浸沒在該

2、液體中(液體未溢出).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 F;撤去彈簧測力計,球下沉并靜止于容器底部,此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為容器底對金屬球的支持力的n倍.求(1)金屬球的密度;(2)圓柱形容器內(nèi)液體的質(zhì)量.精品文檔精品文檔(1)將一質(zhì)量為27g的鋁塊(P鋁=2.7g/m3)放入左盤水中,水不溢出,天平還能平衡嗎?(2)將鋁塊如圖1513 (b)方式放入左盤中,天平還能平衡嗎?例4如圖1 5 14中,容器內(nèi)分別裝有水和鹽水,在液面上浮著一塊冰,問:(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變化 ?(2)冰在鹽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變化(b)圖 1 514例5 (北京市中考試題)如圖 1515 (a),在一個較大的

3、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個木塊,木塊上面放有物體A,此時木塊漂??;如果將 A從木塊上拿下,并放入水中,當(dāng)A.當(dāng)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時,容器中水面上升 精品文檔精品文檔B.當(dāng)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時,容器中水面下降C.當(dāng)A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時,容器中水面下降D.當(dāng)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時,將 A拿下后懸掛在木塊下面,如圖 1 315 (b), 容器中水面不變例6 (北京市東城區(qū)中考試題)自制潛水艇模型如圖1 516所示,A為厚壁玻璃廣口瓶,瓶的容積是 Vo,B為軟木塞,C為排水管,D為進(jìn)氣細(xì)管,正為圓柱形盛水容器. 當(dāng)瓶中空氣的體積為 V1時,潛水艇模型可以停在液面下任何深處,若通過細(xì)管D向瓶中壓入

4、空氣,潛水艇模型上浮,當(dāng)瓶中空氣的體積為2 Vi時,潛水艇模型恰好有一半的體積露出水面,水的密度為恰 P水,軟木塞 B,細(xì)管C、D的體積和重以及瓶中的空氣重都不計.圖 1 516求:(1)潛水艇模型.的體積;(2)廣口瓶玻璃的密度.精品文檔例7 一塊冰內(nèi)含有一小石塊,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內(nèi),正好懸浮于水中,此時量筒內(nèi)的2 水面升高了 4.6cm.當(dāng)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 0.44cm.設(shè)量筒內(nèi)橫截面積為 50cm ,求石塊的密度是多少? ( P水=0. 9X I03kg/m3)例8 (北京市中考試題)在量筒內(nèi)注入適量的水,將一木塊放入水中,水面達(dá)到的刻度是Vi,如圖1 518 (a)所示;再將一金

5、屬塊投入水中,水面達(dá)到的刻度是V 如圖(b)所示;若將金屬塊放在木塊上,木塊恰好沒入水中,這時水面達(dá)到的刻度是V3 .如圖(c)所示.金屬密度 P =.nVr -1X1-L一二二目一二H(a)(b)(c)圖 1 518精品文檔例9 如圖1 519所示輕質(zhì)杠桿,把密度均為4. 0X 103kg/m3的甲、乙兩個實心物體掛在A、B兩端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將甲物體浸沒在水中,同時把支點從O移1到O'時,杠桿又在新的位置平衡,若兩次支點的距離O O'為OA的,求:甲、乙兩5個物體的質(zhì)量之比.A oB圖 1 519例10 (北京市中考試題)某人用繩子將一物體從水面下2m深處的地方勻

6、速提到水面 1 ,0.5m處的過程中,人對物體做功為54J.當(dāng)將物體拉到有 體積露出水面時,讓其靜止,5此時繩子對物體的拉力為40N.不計繩子的質(zhì)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體的密度.(g取10N/kg)精品文檔中考物理浮力壓軸題答案通常有幾個物體,就寫精析 當(dāng)幾個物體在一起時, 可將木塊和鐵塊整體做受力分析, 出幾個重力,哪個物體浸在液體中,就寫出哪個物體受的浮力.解 甲在木塊上靜止:F浮木=G木+G甲乙在木塊下靜止:F浮木+ F浮乙=G水+ G乙不要急于將公式展開而是盡可能簡化一F浮乙=6乙一G甲P水gV乙=P鐵gV乙一P鐵gV甲先求出甲和乙體積比P鐵丫甲=(P甲一P乙)V乙p7K(7.9-1)

7、 x103kg/m37.9 103 kg/m36979質(zhì)量比:答案一 ,一一 69甲、乙鐵塊質(zhì)量比為 6979精析分別對木塊所處的幾種狀態(tài)作出受力分析.如圖圖(a)圖(b) 精品文檔水面水面水面(a)(b)圖 1 59中,木塊受拉力 Fi,重力和浮力.中,細(xì)線剪斷,木塊處于漂浮狀態(tài),設(shè)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圖(c)中,將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木塊仍漂浮,這時再施加F2= 1 N的壓力,仍有部分體積露出水面.解 根據(jù)三個圖,木塊均靜止,分別列出受力平衡過程下浮1=G+Fi,F(xiàn)浮2 = GF 浮 3=G2+F2將公式中各量展開,其中 V排指圖(b)中排開水的體積.'P水 gV = P木 gV

8、+Fi'P7K gV排=P木 gVF木g(V排V)= P木gV排+F2(V指圖(c)中 露出的代入數(shù)值事理,過程中用國際單位(略)2P水V P木V=10P水V排一P木V15(P 水 V 排一P 木 V 排)=F P 水 X2X10約去V排和V,求得:P水=0. 6xi03kg/m3答案 木塊密度為0.6x i03kg/m3.例3則結(jié)果也不必加單位.過精析 當(dāng)題目給出的各量用字母表示時,如果各量沒用單位,程分析方法仍從受力分析入手.解 (1)金屬球浸沒在液體中靜止時F 浮+F = GPV+F= PgV ( P為金屬密度)P= P1+ gV(2)解法1如圖1 512,球沉底后受力方程如下:

9、圖 1 512F浮+ F = G ( N為支持力)N= G F 浮=F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 F' =nFF = m液g+ PigVm 液=p iV = = P iVgBF' = pS= PigV= nFPig (V 液+V) =nFPigV 液+ PigV= nFm«= nF- PiV答案 金屬球密度為 Pi+ ,容器中液體質(zhì)量 m液=nF P iV.gVB例4精析這道題可以用計算的方法來判斷,關(guān)鍵是比較兩個體積,一是冰熔化前,排開水的體積V排,一個是冰熔化成水后,水的體積 V水.求出這兩個體積,再進(jìn)行比較,就可得 出結(jié)論.解 (i)如圖I 5i4 (a)冰在水中,熔化

10、前處于漂浮狀態(tài).F浮=G冰P水g V排=m冰gV排=叫P冰冰熔化成水后,質(zhì)量不變:m水=m冰求得:V水=比較和,V水=V排也就是冰熔化后體積變小了,恰好占據(jù)了原來冰熔化前在水中的體積.所以,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變 精品文檔精品文檔(2)冰在鹽水中:冰熔化前處于漂浮,如圖 1314 (b),則F鹽浮=G冰P鹽k g V排鹽=m冰gm冰不VP鹽水冰熔化成水后,質(zhì)量不變,推導(dǎo)與問題(1)相同.V水=叱P水比較和,因為 水=P鹽水V水=丫排排也就是冰熔化后占據(jù)的體積要大于原來冰熔化前在鹽水中的體所以,冰在鹽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了.答案 (1)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變.(2)冰在鹽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思考

11、冰放在密度小于冰的液體中,靜止后處于什么狀態(tài),熔化后,液面又如何變化 例5解 A在木塊上面,A和木塊漂浮,則F浮=G水+ Ga、,F(xiàn) 浮G水 +GaV 排=P 水 gP 7K gA從木塊上拿下后,若 Pa= P水,則A和木塊均漂浮在水面, A和木塊共同排開水的 體積為VA 排+V 木排=二 + J = G2GtP 7K gP 7K gP7K g比較和,;A選項中,容器中水面不變,而不是上升.當(dāng)Pa= P水時,A拿下放入水中,A懸浮在水中,容器中水面也是不變B選項,當(dāng)Pa> P水時,A放入水中,A沉底,木塊和 A共同排開水的體積為:V木排+V木排=工+之P水gP水gG水 + Ga:水g :

12、水g比較和,;Pa> P水, 式式.液面下降D選項中,A放在木塊上和懸掛在木塊下面,兩次比較,A和木塊均漂浮,5浮=6人+6水不變,V排不變,前后兩次注解面無變化.液面下降.D選項中,A放在木塊上和懸掛在木塊下面,兩次比較,A和木塊均漂浮,木不變, V排不變,前后兩次液面無變化.答案 B、D例6精析 將復(fù)雜的實際向題轉(zhuǎn)化為理論模型.把模型A著成一個厚壁盒子,如圖1517 (a),模型懸浮,中空部分有”部分氣體,體積為y,1圖(b)模型漂浮,有一半體積露出水面.中空部分有 2 Vi的氣體.(a)(b)圖 1 517設(shè):模型總體積為 V'F浮=Ga+G1(模型里水重)解 (1)圖(a

13、), A懸浮.,圖(b), A漂浮F# =Ga G2P 水 gV=GA + P水 g(V。-V1)將公式展開:1p水 g1V =GA+P 水 g(Vo 2V1)一一 一 1、一P水g V= P水gV1=2 V1(2)由(1)得:Ga= P水gV P水g (V0-V1)=P 水 g 2V1+ P 水 gVi P 水 gVo=P水g (3ViVo)V 玻=VVo = 2VlV0p<= mAV玻GagV玻精品文檔*7Kg(3Vi Vo)3Vi -Vo 仆=- p 水g(3Vi -Vo)2Vi -Vo例7 精析 從受力分析入手,并且知道冰熔化,質(zhì)量不變,體積減小,造成液面下降.已知:S= 50c

14、m2, hi=4.6cm, h2 = o. 44cm解 V冰+VE = Sh = 5Ocm2x4. 6cm=23Ocm3冰熔化后,水面下降 h2.V = hzS= o. 44cm x 5Ocm = 22 cmm冰=m水P冰V冰=P水V水吧一,V水V冰i io ioV' = V冰一 V水=V冰- -V冰=一 V冰ioio3o. iV冰=22 cmV 石=23o cm3 22o cm3 = io cm3冰、石懸浮于水中:F浮=G冰+ G石P水g (V冰+V石)=P水gV冰+ P水g V石P石=P7K (V冰+V石)-P冰P冰.33331g / cm 230cm -0.9g / cm 220

15、cm77310cm3=3. 2g/ cm3答案 石塊密度為3. 2g/cm3例8精析 經(jīng)題是將實驗和理論綜合,要能從體積的變化,找到金屬塊的質(zhì)量和體積.解 因為P = m,所以要求得P,關(guān)鍵是求 m和V.比較(a)和(b)圖,金屬塊體V積 V=V2 Vi.金屬塊質(zhì)量可從浮力知識出發(fā)去求得.圖(a)中,木塊漂浮G木=F浮木圖(c)中,木塊和鐵漂?。篏木+G鐵=5浮木 一 G鐵=5浮木'一F浮木m 鐵g= P水g (V 木V 木排)=P 水g (V3Vi)m 鐵=P 水 g (V3V1)P =答案例9精析m鐵V3 -Vi凸V V2 -V1V 3 -Vi、- r水V 2 -V1仍以杠桿平衡條

16、件為出發(fā)點,若將其中一個浸入水中,杠桿的平衡將被破壞, 但 重新調(diào)整力臂,則可使杠桿再次平衡.已知:甲、乙密度 P = 4.0xi03kg/m3,甲到支點O的距離是力臂Ioa,乙到支點的距離是力臂 IoB, l = O O = - lOA5十 m甲求: m乙解 支點為O,杠桿平衡:G甲Ioa=GzJob將甲浸沒于水中,A端受的拉力為 GF浮甲,為使杠桿再次平衡,應(yīng)將O點移至O'點,O'點位于O點右側(cè).以O(shè)'為支點,杠桿平衡:(G 甲一F 浮甲)(1oa+ 1 Iao) = G 乙(1ob+ 1 Iao)-6由得 G甲65將代入得lAOF浮甲 國0=6乙1。8一G乙Iao5約去Iao,并將G甲、Fl AO= G 甲 lOA 1 G 乙 lAO5浮甲,G乙各式展開Pg V 甲一-P水gV甲=P水gV甲1 PgV乙5533P = 4.0xi0kg/m代入,單位為國際單位.X4X103V 甲6X1X 103V 甲=4X 103V 甲一1 X4X 103V 乙55V甲得上=V乙又二 甲、乙密度相同:m甲,V甲2m乙:V乙1答案甲、乙兩物體質(zhì)量之比為 2 : 1例10精析分析物體受力,從做功的公式出發(fā),列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