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亭》觀后感_第1頁
《清風亭》觀后感_第2頁
《清風亭》觀后感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清風亭觀后感清風亭是一部經典的中國傳統(tǒng)戲曲劇目, 在清代 花部亂彈中便早已有之。 劇說 花部農譚 綴白裘 等戲曲文獻,對其也有記載。在京劇、蒲劇、豫劇、晉劇、 徽劇、湘劇、川劇等劇種也有該劇目,它反映了古代社會善 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樸素道德觀念,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亦 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在 2019 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中,重慶市永川區(qū) 帶來了一部根據(jù)傳統(tǒng)川劇 雷打張繼保 改編的清風亭 該劇是以胡琴腔為音樂特色的劇目,地域特色鮮明、生活氣 息濃郁,旋律優(yōu)美、舞美簡潔。僅從舞臺表演的幾個方面, 就能看出其鮮明的傳統(tǒng)意味,體現(xiàn)了主創(chuàng)團隊對川劇傳統(tǒng)的 挖掘和繼承,及其在此基礎上的出新。清風亭有許多

2、“新”的舞臺形式,讓觀眾“耳目新” ,這里僅舉兩例:其一, 是“扮下臺” 的運用?!鞍缦屡_” ,顧名思義,多是指舞臺上劇中角色在某一個時刻,跳出劇情,到觀眾中 間去,與觀眾進行互動,使觀眾一道參與劇情的推進。在本 劇中,有兩處: 一處是描寫山東大旱, 百姓四處討飯一節(jié)時, 張文秀夫婦“出其不意”地在燈光投射中,從觀眾席起身, 邊“乞討”邊走上舞臺 ; 二是夫婦兩人勸說被張繼保毒打之 后的王三哥時,王三哥為了躲開他們,直接從舞臺上“沖” 到了觀眾席,繼而下場。這樣的設置,無疑讓觀眾對如此的 觀演關系產生了新奇感。其二,是“打雜師”的設置。兩位身著黑色長衫的打 雜師,常常出現(xiàn)在劇情發(fā)展的緊要關頭,

3、 或擺放、 撤下道具, 或交代自己身份,完成相應道具的工作,或替觀眾代言,表 達對劇中人物的好惡等,或交代劇情,或讓人發(fā)笑,或令人 深思。如第一場,當張文秀夫婦與兩位打雜師會面時,打雜 師自我介紹說, 我不是你們時代的人, 我是這個戲的打雜師, 端板凳是應該的 ; 再如,面對惡毒的大夫人,打雜師愛憎分 明,果斷抽掉了大夫人所坐的椅子,使她狠狠地摔在地上, 并且還要舉起椅子砸向她, 只是在仆人的阻攔下, 并未實施。 打雜師的“跳進跳出” ,讓觀眾感受到了不同于慣常的審 美體驗。據(jù)該劇導演、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夏 庭光說,不管是“扮下臺” ,還是“打雜師” ,都是川劇 舊有的傳統(tǒng)特色

4、,本次改編,只是特意將這些“舊傳統(tǒng)”恢 復了回來, 并且做了一定的改變, 如打雜師在舞臺上 “職責” 范圍的擴展等。不得不說,它們的確讓觀眾們從審美層面體 會到了別樣的新鮮感。為何如此 ?這是因為,包括筆者在內的當下觀眾的認 知和審美,已經被多元化的舞臺形式形塑了,而對傳統(tǒng)的精 髓及價值的認知還不夠,對于那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更是存在大 量的知識盲區(qū)。故而,當那些曾經被替換掉的“舊傳統(tǒng)”重 新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就被絕大部分觀眾定義為“新” , 或因其異于當下而被賦予現(xiàn)代性審美價值。不可否認,該劇 的舞臺呈現(xiàn),雖然并非是完全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 ,但是, 其達到的審美意義告訴我們,任何“創(chuàng)新” ,總離不開

5、對 傳統(tǒng)的挖掘和繼承。還需指出的是,在該劇中,兩個“新”形式的運用, 恰到好處,與劇情的發(fā)展形成了有機統(tǒng)一,這也是讓觀眾耳 目一新的原因之一。夏庭光導演在保護和傳承川劇的過程中, 一直堅持對川劇在音樂、表演和舞美等方面?zhèn)鹘y(tǒng)特色的挖掘、繼承和創(chuàng)新,他認為,這才是一個劇種能夠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本 劇的音樂設計,不僅有著清晰的川劇音樂特點開場采用了傳統(tǒng)“三吹三打”的形式,而且在場景音樂和唱腔音樂上, 體現(xiàn)了新的戲曲音樂創(chuàng)作思維。該劇在特色樂器與戲劇情節(jié)互動的設計上別具匠心。 如二夫人交代棄兒過程及當時情景一節(jié),伴奏音樂主要用的 是笙與鼓的結合,笙演奏員斷奏式一吹一吸的旋律,恰好合 乎張文秀得知對方

6、果真是張繼保生母時那種吃驚狀的呼吸 節(jié)奏,是從聲音層面模擬了他的反應,增強了戲劇效果。接 下來,張文秀拖著沉重的腳步,亦步亦趨地向下場門走去, 當他馬上要掀簾下場時,伴隨著他突然的回頭與大聲的疾 呼,樂隊中小嗩吶同時奏響了哭泣的音調,雖然只有僅僅數(shù) 音,但那凄慘、悲切的聲音效果進一步加劇了“失去”兒子 后的極度不舍與失落的情緒,讓觀眾亦為之動容。在唱腔設計上,該劇也適時地設計了二重唱的形式, 這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人物間情感張力的塑造,都有較新穎 的呈現(xiàn)。主演陳仲科與王麗娜,在唱和做功上,均有不俗的 表現(xiàn),在舞臺上成功地塑造了一對因溺愛兒子而最終自食悲 劇苦果的夫婦形象。盡管該劇在某些情節(jié)的設置、演員的演唱和表演上, 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但是,主創(chuàng)團隊及永川川劇團的藝 術實踐,體現(xiàn)了他們對待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具有較強的劇 種意識,再現(xiàn)了川劇傳統(tǒng)的魅力,更讓我們看到了傳統(tǒng)永不 退色的生命力和作為地方劇種傳承根基的核心價值。進一步 而言,如果在一個劇種的新創(chuà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