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測量學實訓指導書第一部分實訓與實習注意事項一、實驗注意事項( 1)學生進入實驗室必須遵守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遵守課堂紀律,衣著整潔, 保持安靜,不得遲到早退, 嚴禁喧嘩、 吸煙、吃零食和隨地吐痰, 如有違反, 指導教師有權停止其實驗。( 2)實驗課前,要認真閱讀實驗教材,做好預習。了解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以及有關的原理、計算公式和注意事項。( 3)實驗課上必須認真聽講,服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和指導。( 4)在使用大型精密儀器設備前,必須接受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時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并詳細填寫使用記錄。( 5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根據實驗內容明確分工,做到有條不紊。(
2、 6)實驗中,要認真操作,如實記錄各種實驗數據,仔細觀察、記錄各種實驗現象,積極思考分析。( 7)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愛護儀器設備及工具,明確注意事項,避免出現人身與設備的損傷事故。( 8)實驗中遇到異常情況或儀器設備的損壞,應立即報告指導教師,凡損壞的儀器設備等均應檢查原因,填寫報告單,并視具體情況,按學校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 9)要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實驗結束后,學生應切斷電源,整理好實驗儀器設備及桌椅。( 10)實驗數據須由指導教師檢查、簽字。二、測量儀器工具的借領與使用規(guī)則對測量儀器工具的正確使用、 精心愛護和科學保養(yǎng), 是測量人員必須具備的素質和應該掌握的技能, 也是保證測量成果質量、
3、 提高測量工作效率和延長儀器工具使用壽命的必要條件。在儀器工具的借領與使用中,必須嚴格遵守下列規(guī)定。1儀器工具的借領( 1)在教師指定的地點憑學生證辦理借領手續(xù),以小組為單位領取儀器工具。( 2)借領時應該當場清點檢查,實物與清單是否相符,儀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齊全,背帶及提手是否牢固,腳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陷,可以補領或更換。( 3)離開借領地點之前,必須鎖好儀器箱并捆扎好各種工具;搬運儀器工具時,必須輕取輕放,避免劇烈震動。( 4)借出儀器工具之后,不得與其他小組擅自調換或轉借。( 5)實驗或實習結束后,應及時收裝儀器工具,送還借領檢查驗收,消除借領手續(xù)。如有遺失或損壞,應寫出書面報告說明情
4、況,并按有關規(guī)定給予賠償。2儀器的安裝( 1)在三腳架安置穩(wěn)妥之后,方可打開儀器箱。開箱前應將儀器箱放在平穩(wěn)處,嚴禁托在手上或抱在懷里。( 2)打開儀器箱之后, 要看清并記住儀器在箱中的正確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裝箱困難。( 3)提取儀器之前,應先松開制動螺旋,再用雙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輕輕取出儀器,放在三腳架上, 保持一手握住儀器, 一手去擰連接螺旋, 最后旋緊連接螺旋使儀器與三角腳架連接牢固。( 4)裝好儀器之后,注意隨即關閉儀器箱蓋,防止灰塵和濕氣進入箱內。嚴禁坐在儀器箱上。3儀器的使用( 1)儀器安裝之后,不論是否操作,必須有人看護,防止無關人員搬弄或行人車輛碰撞。1( 2)在打開物鏡時或在觀
5、測過程中,如發(fā)現灰塵,可用鏡頭紙或軟刷輕輕拂去,嚴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以免損壞鏡頭上的藥膜。觀測結束后應及時套好物鏡蓋。( 3)轉動儀器時,應先松開制動螺旋,再平穩(wěn)轉動。使用微動螺旋時,應先旋緊制動螺旋。( 4)制動螺旋應松緊適度,微動螺旋和腳螺旋不要旋到頂端,使用各種螺旋都應均勻用力,以免損傷螺旋。( 5)在野外使用儀器時,應該撐傘,嚴防日曬雨淋。( 6)在儀器發(fā)生故障時,應及時向指導教師報告,不得擅自處理。4儀器的搬遷( 1)在行走不便的地區(qū)遷站或遠離遷站時,必須將儀器裝箱之后再搬遷。( 2)短距離遷站時,可將儀器連同腳架一起搬遷,其方法是:檢查并旋緊儀器連接螺旋,松開各制動螺旋使儀器
6、保持初始位置(經緯儀望遠鏡對向度盤中心,水準儀物鏡向后) ;再收攏三腳架, 左手握住儀器基座或支架放在胸前,右手抱住腳架放在肋下,穩(wěn)步行走。嚴禁斜扛儀器,以防碰摔。( 3)搬遷時,小組其他人員應協助觀測員帶走儀器箱和有關工具。5儀器的裝箱( 1)每次使用儀器之后,應及時清除儀器上的灰塵及腳架上的泥土。( 2)儀器拆卸時,應先將儀器腳螺旋調至大致同高的位置,再一手扶住儀器,一手松開連接螺旋,雙手取下儀器。( 3)儀器裝箱時,應先松開制動螺旋,使儀器就位正確,試關箱蓋確認放妥后,再擰緊制動螺旋,而后關箱上鎖。若合不上箱口,切不可強壓箱蓋,以防壓壞儀器。( 4)清點所有附件和工具,防止遺失。6測量工
7、具的使用( 1)鋼尺的使用,應防止扭曲、打結和折斷,防止行人踩踏或車輛碾壓,盡量避免尺身著水。 攜尺前進時, 應將尺身提起, 不得沿地面拖行, 以防損壞刻劃。 用完鋼尺, 應擦凈、涂油,以防生銹。( 2)皮尺的使用,應均勻用力拉伸,避免著水、車壓。如果皮尺受潮,應及時晾干。( 3)各種標尺、花桿的使用,應注意防水防潮、防止受橫向壓力,不能磨損尺面刻劃和漆皮,不用時安放穩(wěn)妥。塔尺的使用,還應注意接口處的正確連接,用后及時收尺。( 4)測圖板的使用,應注意保護板面,不得亂寫亂扎,不能施以重壓。( 5)小件工具如垂球、測釬、尺墊等的使用,應用完即收,防止遺失。( 6)一切測量工具都應保持清潔,專人保
8、管搬運,不能隨意放置,更不能作為捆扎、抬擔的它用工具。( 7)精密儀器使用時應注意儀器旁有專人看管,避免架設于路中央。三、測量記錄與計算規(guī)則測量手簿是外業(yè)觀測成果的記錄和內業(yè)數據處理的依據。在測量手簿上記錄或計算時,必須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嚴格遵守下列規(guī)則:( 1)在測量手簿上書寫之前,應準備好硬性( 2H 或 3H)鉛筆,同時熟悉表上各項內容及填寫、計算方法。( 2)記錄觀測數據之前,應將表頭的儀器型號編號、日期、天氣、測站、觀測者及記錄者姓名等無一遺漏地填寫齊全。( 3)觀測者讀數后,記錄者應隨即在測量手簿上的相應欄內填寫,并復誦回報以資檢核。不得另紙記錄事后轉抄。( 4)記錄時要求字體端正
9、清晰、數位對齊、數字齊全。字體的大小一般占格寬,字腳靠近底線; 表示精度或占位的 “ 0”(例如水準尺讀數 1.600 或 0.354 ,度盤讀數中的 58° 08 00)均不能省略。2( 5)觀測數據的尾數不得更改,讀錯或記錯后必須重測重記。例如,角度測量時秒位數字出錯,就應重測該測回;水準測量時,毫米位出錯,就應重測該測站;鋼尺量距時,毫米位出錯,就應重測該尺段。( 6)觀測數據的前幾位出錯時,應用細線劃去錯誤的數字,并在原數據上方寫出正確的數字。不得涂擦已記錄的數據,禁止連續(xù)更改數字。例如,角度測量中的盤左、盤右;水準測量中的黑、紅面讀數;距離丈量中的往、返測等,均不能同時更改
10、,否則需重測。( 7)記錄數據修改后或觀測成果廢去后,都應在備注欄內寫明原因(如測錯、記錯或超限等)。( 8)每站觀測結束后,必須在現場完成規(guī)定的計算和檢核,確認無誤后方可遷站。( 9)數據運算應根據所取位數,按“ 4 舍 6 入, 5 前單進雙不進”的規(guī)則進行湊整。例如 1.4364 、 1.4356 、 1.4365 及 1.4355 這幾個數據保留3 位小數的結果均應為1.436 。( 10)應注意保持測量手簿的整潔,嚴禁在手簿上書寫無關的內容,更不得丟失手簿。四、實驗報告編寫及要求每次實驗后應該提交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實驗名稱、 目的要求、 實驗步驟、實驗原始記錄及數據
11、處理結果、實驗中發(fā)現的問題及處理方法或啟示。3第二部分測量學實訓與實習指導實訓一認識水準儀及等外水準測量一、實訓項目名稱認識水準儀及等外水準測量二、實訓目的( 1)了解 DS3水準儀的基本構造,認識其主要部件的名稱及功能;( 2)掌握 DS3 水準儀的整平、瞄準、消除視差和讀數方法;( 3)掌握用雙面水準尺進行等外水準測量的觀測、記錄、計算方法;( 4)熟悉等外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指標,掌握測站及水準路線的檢核方法。三、實訓內容及實訓要求(一)認識水準儀及水準尺( 1)認識水準儀的主要構造及各種旋鈕的作用;( 2)了解 DS3 水準儀望遠鏡的構造及成像原理;( 3)認識水準尺的標注和分劃方法。(
12、二)水準儀的使用1安置儀器2 粗略整平3 瞄準(目鏡對光、粗略瞄準、物鏡對光、消除視差、精確瞄準) 4精平 5讀數(三)等外水準測量( 1)選定一條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其長度以安置45 個測站為宜。確定起始點及水準路線的前進方向。( 2)在起始點和第一待定點分別立水準尺,在距該兩點大致等距離處安置儀器,分別觀測得后視讀數a1 和前視讀數b1,計算高差h1 ;觀測紅面讀數b1和 a1,計算高差h1。檢查互差是否超限。計算平均高差h1。將儀器搬至第一、第二點中間設站觀測,測出h2。依次推進測出h3、 h4、。測站檢核方法用雙面尺法,按“后前前后”或黑黑紅紅的順序進行觀測。( 3)根據已知點高程及各
13、測站的觀測高差,計算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并檢查是否超限。對閉合差進行配賦,推算各待定點的高程。四、實訓資料及儀器設備準備DS3 水準儀 1 臺,雙面水準尺1 對,尺墊 2 個,記錄紙若干。五、實訓時間安排2 課時。六、實訓成果及成績評定等外水準測量記錄表一張,等外水準測量成果整理表一張。成績按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級評定:(1) 實訓態(tài)度、出勤、組內協作等表現占 30; (2) 觀測數據情況及成果精度占70。實訓二四等水準測量一、實訓項目名稱四等水準測量二、實訓目的( 1)掌握四等水準測量觀測程序和具體施測方法;( 2)熟悉四等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與檢核方法;( 3)掌握四等水準測量
14、的內業(yè)計算方法。三、實訓內容及實訓要求( 1)選定一條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其長度以安置45 個測站為宜。( 2)在起點與第一個立尺點之間設站,按以下順序觀測:后視黑面尺讀取下、上絲讀數;精平,讀取中絲讀數;前視黑面尺讀取下、上4絲讀數;精平,讀取中絲讀數;前視紅面尺精平,讀取中絲讀數;后視紅面尺精平, 讀取中絲讀數;這種觀測順序簡稱“后前前后” 。( 3)當測站觀測記錄完畢隨即計算:前、后視距(即上、下絲讀數差乘以100,單位為 m);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累積差;基、輔分劃讀數差(即同一水準尺的黑面讀數 +常數 k- 紅面讀數);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高差中數。檢查各項限差要求。( 4)依次
15、設站同法施測其他各站。( 5)全路線施測完畢后計算:路線總長(即各站前、后視距之和);各站前、后視距差之和(應與最后一站累積視距差相等);各站后視讀數和,各站前視讀數和,各站高差中數之和(應為上兩項之差的1/2 );路線閉合差(應符合限差要求) ;各站高差改正數及各待定點的高程。有關技術指標的限差規(guī)定如下表:視線高度視距長度前 后前后視距基、輔分劃基、輔分劃所路 線視距差讀數差測高差之差閉合差等級(m)累積差 (m)(m)( m)(mm)(mm)(mm)四等>0.2 80 3.0 10.03.05.0±20 L表中 L 為路線總長,以千米為單位。四、實訓資料及儀器設備準備DS3
16、 水準儀 1 臺,雙面尺1 對,尺墊2 個,記錄紙若干。五、實訓時間4 課時。六、實訓成果及成績評定方法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表一張,高程誤差配賦表一張。成績按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級評定:(1) 實訓態(tài)度、出勤、組內協作等表現占 30; (2) 觀測數據情況及成果精度占70。實訓三認識經緯儀、測回法觀測水平角一、實訓項目名稱認識經緯儀、測回法觀測水平角二、實訓目的( 1)了解 DJ2 光學經緯儀的基本構造及主要部件的名稱與作用。 ( 2)掌握經緯儀的操作方法及水平度盤讀數的配置方法。( 3)掌握測回法觀測水平角的觀測順序、記錄和計算方法。三、實訓內容及實訓要求(一)經緯儀的認識與使用( 1)
17、在指定位上安置經緯儀并熟悉儀器各部件的名稱和作用。( 2)經緯儀的操作對中粗略整平精確整平強制對中精平和要交替進行,直到經緯儀既對中又精平(二)測回法觀測水平角1801度盤配置設共測 n 個測回,則第 i 個測回的度盤位置為略大于 (i-1)。2觀測步驟n盤左:瞄準左目標 A,配置度盤,讀數記a1;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瞄準右目標B,讀取讀數記 b1,計算上半測回角值 左=b1-a 1。盤右:倒轉望遠鏡變?yōu)楸P右狀態(tài),瞄準右目標B,讀取讀數記 b2;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瞄準左目標A,讀取讀數記 a2;計算下半測回角值 右 =b2-a 2。檢查上、下半測回角互差是否超限。計算一測回角值= 1 (
18、 左+ 右) 。253計算測站測完畢后,當即檢查各測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計算平均角值。對中誤差 1mm; 氣泡偏移 1 格四、實訓資料及儀器設備準備DJ2 光學經緯儀1 臺,記錄紙若干。五、實訓時間2 課時。六、實訓成果及成績評定方法測回法觀測水平角記錄表一張。成績按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級評定:(1) 實訓態(tài)度、出勤、組內協作等表現占 30; (2) 觀測數據情況及成果精度占70。實訓四方向法觀測水平角一、實訓項目名稱方向法觀測水平角二、實訓目的掌握方向法觀測水平角的操作順序及記錄、計算方法。( 2)弄清歸零、歸零差、歸零方向、 2c 值的概念以及各項限差的規(guī)定。三、實訓內容及實訓要求
19、( 1)在指定的地面點 O安置儀器。在測站周圍確定 3 個以上目標。( 2)按實訓四的方法對中、整平并進行度盤配置。( 3)盤左。瞄準起始方向目標讀數,順時針方向依次瞄準各方向目標讀數,轉回至起始方向仍瞄準目標讀數。檢查歸零并檢查是否超限。( 4)盤右。瞄準起始方向目標讀數,逆時針方向依次瞄準各方向目標讀數,轉回至起始方向仍瞄準目標讀數。檢查歸零并檢查是否超限。( 5)計算。同一方向兩倍視準誤差 2c=盤左讀數 - (盤右讀數± 180°);各方向的平均讀數 = 1 盤左讀數 +(盤右讀數± 180°) ;歸零后的方向值。2( 6)測完各測回后,計算各測
20、回同一方向的平均值,并檢查同一方向值各測回互差是否超限。注意事項:( 1)應選擇遠近適中、易于瞄準的清晰目標作為起始方向。( 2)限差規(guī)定為:半測回歸零差 +8,同一方向值各測回互差± 9。超限應重測。四、實訓資料及儀器設備準備DJ2 光學經緯儀1 臺,記錄板1 塊。五、實訓時間2 課時。六、實訓成果及成績評定方法方向觀測法觀測水平角記錄表一張。成績按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級評定:(1) 實訓態(tài)度、出勤、組內協作等表現占 30; (2) 觀測數據情況及成果精度占70。實訓五經緯儀觀測豎直角一、實訓項目名稱經緯儀觀測豎直角目的與要求二、實訓目的( 1)了解豎盤的結構、注記方式及其
21、相關部件;( 2)掌握豎直角的觀測、記錄和計算方法;( 3)掌握豎盤指標差的概念、產生原因與計算方法。三、實訓內容及實訓要求6( 1)在測站點安置經緯儀、整平、對中(方法參見實訓三);( 2)先用盤左位置瞄準目標,觀測豎直角時瞄準時要用十字絲的橫絲切準目標,然后將指標水準管調平(若是自動安平經緯儀可省略此步驟,但需松開鎖緊裝置),最后讀取豎盤盤左讀數記為L;( 3)用盤右位置瞄準同一目標,仍需將指標水準管調平,然后讀取豎盤盤右讀數記為R;( 4)計算豎直角;( 5)計算豎盤指標差。注意事項:豎直角測回間互差15;豎盤指標差互差15;觀測豎直角時, 對同一目標應將十字絲橫絲切準同一部位;切記每次
22、讀取豎盤讀數之前均應使豎盤指標水準管居中。四、實訓資料及儀器設備準備DJ2 光學經緯儀1 臺,記錄紙若干。五、實訓時間2 課時。六、實訓成果及成績評定方法豎直角觀測記錄表一張。成績按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級評定:(1) 實訓態(tài)度、出勤、組內協作等表現占 30; (2) 觀測數據情況及成果精度占70。實訓六全站儀的認識與使用一、實訓項目名稱全站儀的認識與使用二、實訓目的了解全站儀的構造及使用方法。三、實訓內容及實訓要求( 1)在測站安置全站儀,在鏡站安置反光鏡。量取儀器高和棱鏡高;( 2)接通電源進行儀器自檢(顯示功能和電壓),并配置各項常數;( 3)瞄準反光鏡進行光照準與電照準,按啟動鈕
23、進行距離測量;( 4)在觀測前進行溫度和氣壓的測定;( 5)觀測垂直角;( 6)計算各項改正數及改正后的水平距離。注意事項:( 1)本實訓在教師演示后進行。( 2)嚴禁將照準頭對向太陽或其他強光。不能用手摸儀器鏡面及反光鏡鏡面。四、實訓資料及儀器設備準備全站儀 1 臺,棱鏡(包括基座和三角架) 1 副,溫度計 1 個,氣壓計 1 個,卷尺一個,記錄紙若干。五、實訓時間2 課時。六、實訓成果及成績評定方法全站儀觀測記錄表一張。成績按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級評定:(1) 實訓態(tài)度、出勤、組內協作等表現占 30; (2) 觀測數據情況及成果精度占70。實訓七全站儀導線測量(圖根)的外業(yè)觀測和內業(yè)7一、實訓項目名稱全站儀導線測量(圖根)的外業(yè)觀測和內業(yè)目的與要求二、實訓目的( 1)掌握全站儀導線測量導線的布設、施測和計算方法。( 2)了解地面導線的特點。三、實訓內容及實訓要求( 1)在測區(qū)內選定由 45 個導線點組成的閉合導線。在各導線點打下木樁,釘上小釘或用油漆標定點位。繪出導線略圖。( 2)采用測回法觀測導線各轉折角(內角),測 1 個測回。( 3)用全站儀丈量各導線的邊長,讀至毫米。( 4)計算:角度閉合差f(n2)·180 ,n 為測角數;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洋經濟未來發(fā)展?jié)摿εc行業(yè)趨勢揭秘
- 城區(qū)供熱長輸管線項目發(fā)展前景分析
- 保障性租賃住房改造項目探索與實踐
- 設計執(zhí)行力提升2024年國際商業(yè)美術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合同終止協議書樣本
- 土建合同更改協議書
- 購買企業(yè)總部合同協議書
- 撤銷合同協議書
- 合作協議書合同圖片高清
- 合同保全協議書模板
- 脾破裂術后的護理查房
- 一次性支氣管鏡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解讀課件
- QC小組活動指南
- 閩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8 Summer Vacation Part A
- KTV文明服務承諾書
- YY/T 0466.1-2023醫(yī)療器械用于制造商提供信息的符號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 1458-2023纖維纏繞增強復合材料環(huán)形試樣力學性能試驗方法
- 兒童生長發(fā)育專項診療能力考核試題
- 汽車修理工高級理論知識
- 律師實務訓練材料
- 《社會職業(yè)大調查》 第一課時(教案)-三年級勞動北師大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