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發(fā)病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_第1頁
黃褐斑發(fā)病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_第2頁
黃褐斑發(fā)病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_第3頁
黃褐斑發(fā)病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褐斑發(fā)病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海南省農(nóng)墾三亞醫(yī)院皮膚科:李毓陽、何升騰、謝志杰、鄭志昂、陳海富摘要 目的 探討影響黃褐斑患者的危險因素,為制定黃褐斑干預策略,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 對280例黃褐斑患者進行病例對照研究,并對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 日光、懷孕、情緒、睡眠不足、過敏史、月經(jīng)異常、放環(huán)避孕為黃褐斑的危險因素。預防對策 防曬、好心情、保證充足的睡眠、適量豆制品的攝入為黃褐斑的保護因素。關鍵詞 :黃褐斑;危險因素;分析 ;預防對策; Abstract.Ojectic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m

2、elasma,and provide scientific data and strategies for control and intervention of melasma,in order to conduct effective treament of melasma .Methods We studied 280 patients with melasma and 280 healthy adult as case-control.after investigation, multivariable analysis with spss13.0 software was appli

3、ed to those correlated risk factors .Results The risk factors of melasma are sunlight, abnormal menstruation allergic history,gestation , and contraceptive ring for contracepion. Control strategy to a certain extent, sunscreen application,good mood ,enough sleep or eating soya products could prevent

4、 occurrence of melasma Key words melasma; risk factors; analysis; intervent strategy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獲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膚病,好發(fā)于面部,多呈蝶形分布,發(fā)病率在30%70%不等1,伊朗最新研究表明,黃褐斑的患病率在39.5%2。黃褐斑在影響容貌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影響身心健康,因此開展對黃褐斑危險因素的調查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 病例與方法1.1 臨床資料自2008年1月2010年10月間對280例黃斑患者進行調查研究,同時按照頻數(shù)匹配的方法,選擇非黃褐斑患者280例作為對照。黃褐斑

5、組男35例、女245例,年齡1856(36.4±7.6)歲。對照組男35例,女245例,男女比例1:8。黃褐斑診斷標準采用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專業(yè)委員會色素病學組修認的黃褐斑的臨床診斷和療效標準3。1.2 病例排除標準排除其它疾病(如顴部褐青色痣等)引起的色素沉著;患嚴重心血管疾病、急性肝腎疾病者、惡性腫瘤、惡液質等嚴重性疾病者;長期室外工作人員。1.3 研究方法采用統(tǒng)一設計的專用調查表。經(jīng)過預調查及反復修訂后正式應用。對被??漆t(yī)生確診并符合病例條件的黃褐斑患者,由經(jīng)過培訓的調查員按照調查表要求,進行面對面式調查,并根據(jù)所調查的病例特征,按比例選擇對照,以同樣方式,由同一調查員進行

6、調查。1.4 研究內容1.4.1 患者黃褐斑特征 包括色斑出現(xiàn)的年齡、色斑與日光、季節(jié)和情緒(勞累)的關系,是否有明確誘因(接觸特殊物質)、是否家族中有相似色斑患者等。1.4.2 女性患者特征 包括色斑與懷孕、流產(chǎn)、生育、口服避孕藥是否有關,并對色斑類型、部位、分型等做出判斷。1.4.3 與面部色斑相關的情況1、黃褐斑患者籍貫、地址。2、發(fā)病年齡:初次發(fā)現(xiàn)面部色斑的年齡。3、色斑與年齡增長的關系:是否隨著年齡的增長色斑會增大、加深或者變淺,如果從沒留意選擇“沒注意到”。4、是否與燈光有關:尤其是對面部色斑不對稱者,要著重詢問是否使用床頭燈或臺燈,位置是否固定。5、與日光照射是否有關:經(jīng)過日光照

7、射后色斑的顏色或數(shù)量是否會有變化。6、夏季外出防曬措施:在夏季或日曬天氣是否會使用防曬霜、遮陽傘等防曬措施。7、與季節(jié)的關系:面部色斑的顏色及數(shù)量是否有較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8、與情緒(勞累)是否有關:在勞累、睡眠不足或情緒較差的情況下色斑是否會加重。9、每日睡眠時間:平均每天睡眠時間,除外節(jié)假日等特殊時間。10、睡眠質量:被調查者根據(jù)主觀的判斷來選擇,是否多夢,是否會夜夢驚醒,是否夜尿頻。11、家族史:父母、表/堂兄妹、叔姑、姨舅有無類似面部色斑患者。12、豆類及制品攝入:包括大豆、豆?jié){、豆奶、豆腐等制品。過敏史:有食物、藥物、化妝品和(或)日常接觸物過敏史等。13、月經(jīng)情況:周期和性狀均基本正

8、常、周期紊亂(每月周期不定,差異在十天以上)、經(jīng)血中有較大血塊、經(jīng)血色暗紅、痛經(jīng),如果為已絕經(jīng)婦女此項內容填寫初次出現(xiàn)色斑時期的月經(jīng)情況。14、與懷孕的關系:孕后出現(xiàn)、分娩后半年內出現(xiàn),之后較長時間仍無消退跡象、無明顯關聯(lián)。15、節(jié)育方式:結扎、放環(huán)、口服避孕藥、避孕套、未采取措施,如選項不唯一則選擇與色斑出現(xiàn)關系較密切的方式。16、慢性系統(tǒng)疾病: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壓、肝病或肝功能異常、甲亢、結核等疾病。1.5 資料處理與分析采用EPI data 3.1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首先進行單因素X2檢驗,計算OR值及95%C1篩選危險因素。然后將單因素分析中有顯著意義的

9、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水準a=0.05。2 結果2.1 黃褐斑平均發(fā)病年齡在28.2±7.5歲,其中男性平均發(fā)病年齡在29.8±9.7歲,女性平均年齡在26.±8.2歲,男女比例為1:8。2.2 黃褐斑發(fā)生及(或)加重與日光相關的患者共210例(占75%),與燈光相關的患者(主要是色斑分布明顯不對稱者)共22例(占7.8%)。2.3 自覺病情輕重與季節(jié)有關的患者共132例(占47.1%),且以夏季加重的患者占52.3%?;颊咦杂X色斑逐年加深的患者占53.6%。2.4 自覺黃褐斑的發(fā)生和加重與情緒或勞累相關的患者有146例,占52.1%。其中

10、有部分患者面部黃褐斑是由于與本身有關的突發(fā)的惡性事件所誘發(fā)的。25 280例黃褐斑患者有68例(占24.2%)為懷孕3-5個月后出現(xiàn)4,有23例(占8.2%)為產(chǎn)后出現(xiàn),有11例患者在人工流產(chǎn)術后出現(xiàn)。2.6 睡眠情況與黃褐斑2.6.1睡眠時間,將每日睡眠時間不滿5小時定為睡眠不足。每日睡眠不足5小時者,發(fā)現(xiàn)黃褐班的危險性是滿6小時者的3倍,是滿9小時者的5倍,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每日睡眠時間的延長,二者之間的關聯(lián)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6.2 睡眠質量 根據(jù)患者對睡眠質量的自我評價,分為好、一般、差三個級別,結果顯示自我評價每日睡眠質量差者,發(fā)生黃褐斑的危險性較睡眠質量好者增加近7倍,而且睡

11、眠質量自我評價感越差,危險性越高。2.7 防曬措施與黃褐斑 防曬霜與遮陽傘(帽)同時使用預防黃褐斑的效果要比僅用防曬霜或遮陽傘的效果更好。未采取防曬措施者發(fā)生黃褐斑是合用防曬霜和遮陽傘(帽)的4倍。2.8 過敏史與黃褐斑 其中有食物過敏史者發(fā)生黃褐斑為無食物過敏史的2倍,有藥物過敏史者發(fā)生黃褐斑為無藥物過敏史者的近3倍,有化妝品過敏史者發(fā)生黃褐斑為無化妝品過敏史者的4.7倍。2.9 月經(jīng)異常者患黃褐斑為月經(jīng)正常者的1.8倍,月經(jīng)情況與黃褐斑發(fā)生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10 節(jié)育方式與黃褐斑 采用放環(huán)來避孕的女性發(fā)生黃褐斑的危險性是未采取避孕措施女性的2倍,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有

12、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11 豆制品的攝入情況經(jīng)分析與黃褐斑的發(fā)生有一定影響,適量豆制品的攝入為預防和改善黃褐斑的保護因素。2.12 干性皮膚者易患黃褐斑。2.13三亞本地區(qū)長住人員發(fā)病率比其他城市發(fā)病率要高。3 預防對策3.1 防曬 黃褐斑發(fā)生及加重與日光相關的患者占75%,防曬對黃褐斑患者顯得非常重要。此次調查結果表明,單用防曬霜或者遮陽傘(帽)病例組與對照相差異無顯著性,從理論研究及結合實際考慮使用遮陽傘(帽)或防曬霜均對黃褐斑的發(fā)生有一定預防作用,二者同時使用為最佳的防曬措施,可以降低患黃褐斑的危險性。3.2 避孕方法 女性放環(huán)避孕為黃褐斑患病的危險因素,黃褐斑患者選用避孕方法時

13、應引起重視。3.3 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為黃褐斑的保護因素,隨著睡眠時間的延長,患黃褐斑的危險性逐漸降低。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黃褐斑患者為睡眠而困擾,有的表現(xiàn)為睡眠時間短,有的為入睡困難,睡著后易醒,睡眠質量不高,經(jīng)過一段時間睡眠問題的困擾后漸漸出現(xiàn)面部色斑。祖國醫(yī)學認為,情志不遂,肝氣郁結,或腎氣不足,沖任失調5,肝病及其他慢性病也可引起黃褐斑6,7。經(jīng)分析,以睡眠質量好為基線,睡眠質量差者更易患黃褐斑。3.4 好心情 黃褐斑的發(fā)生與加重和情緒或勞累相關的患者占58.5%,控制自己的情緒,或勞累相關的患者占53.5%,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情舒暢,勞逸結合可減輕黃褐斑。3.5藥物過敏和化妝品過敏為黃褐

14、斑患病的危險因素,對于過敏性皮膚的患者,化妝品的選擇和正確使用顯得更為重要。3.6適量豆制品的攝入為黃褐斑的保護因素。此次調查的飲食習慣因素中,經(jīng)單因素分析后,僅豆制品攝入情況對于黃褐斑患者有明顯的差異。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異黃酮,而異黃酮在人體內有擬雌激素樣作用,被稱為“植物雌激素” 8,適量豆制品攝入可以降低患黃褐斑的危險性。 參考文獻1GrimesPE.Melasma.Etiologicandtherapeuticconsiderationsj.Arch Dermatol,1995,131(12):1453-1457.2、EdalakhhH,Amani F,Rezaifar G.Prevalance of melasma in wowen in Ardabil city . Iranian J ournal of Dermatology j.2004,7(2):72-77.3、 全國中西結合皮膚性病學會色素病學組.黃褐斑臨床診斷和療效標準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4,18(5):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