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防治工作檢查表_第1頁
傳染病防治工作檢查表_第2頁
傳染病防治工作檢查表_第3頁
傳染病防治工作檢查表_第4頁
傳染病防治工作檢查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傳染病防治工作檢查表.精品文檔.傳染病防治工作檢查表單位                    地址                     

2、60;        法人代表:          負責人:        聯(lián)系電話:            一、 傳染病疫情報告(一)(是、否)建立疫情管理組織(查閱成立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組織的文件、成立醫(yī)療應急救治隊伍的文件);(二)(是、否)建

3、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信息監(jiān)測報告制度(是、否)、預檢分診制度(是、否)、首診負責制度(是、否)、門診工作日志制度(是、否)、自查制度(是、否)、獎懲制度(是、否)、培訓制度(是、否);(三)疫情報告管理1、(是、否)設置預防保健科,(有、無)專(兼)職人員, 人,專業(yè)培訓 人,負責人:       ;2、醫(yī)院內部傳染病卡填寫、收集、核實、上報的流程:             &#

4、160;                ;3、門診日志項目齊全(門診日志和登記簿的內容有病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初/復診、職業(yè)、居住地點、發(fā)病時間、就診時間、報告時間、和就診醫(yī)師等):齊全   不齊全4、預防保健科(有、無)傳染病總登記簿,與責任報告人之間(有、無)交接記錄;(有、無)專用于網絡直報/傳染病疫情管理的主要設備,主要設備有哪些:       

5、;                 ;疫情管理人員向縣區(qū)CDC傳送傳染病報告卡的記錄:有、無;5、疫情報告自查記錄:有、無,頻次:      ,獎懲記錄:有、無 ;   6、縣區(qū)CDC對你醫(yī)院(是、否)進行傳染病漏報告調查,調查結果:           ;&

6、#160;  7、現(xiàn)場隨機抽查5例傳染病病例與登記簿核對:報告 例,漏報 例,緩報 例、瞞報 例、謊報 例。二、醫(yī)療救治及疫情控制1、設立預檢分診點或感染性疾病科:有、無;2、感染性疾病科門診設置:(傳染科、肝炎、腸道、發(fā)熱門診整合)選址、設計合理(與普通門診分開):是、否掛號、收費獨立(與普通門診分開):是、否,呼吸道(發(fā)熱)和腸道疾病候診、藥房(或藥柜)、治療室、檢驗、放射、觀察室等分開:是、否,缺少 腸道專用廁所:有、無診室內空氣消毒設備:有、無,流動水洗手設施:有、無,干燥設施:有、無必要的醫(yī)療、防護設備和設施:有、無,數(shù)量:   &#

7、160;      感染性疾病患者就診流程合理:是、否 各科室的醫(yī)師在接診中詢問病人有關的流行病學史、職業(yè)史進行預檢:有、無,對接診處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有、無三、培訓對醫(yī)務人員開展傳染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guī)、消毒隔離及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的培訓:有、無,每年培訓檔案:有、無,培訓對象 及人數(shù) ;                 現(xiàn)場抽查管理、臨床、院感、疫報人員各23人進行相關知識書面考試

8、。被檢查單位陪同人員:                檢查人員:             檢查日期: 年 月 日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醫(yī)療廢棄物執(zhí)法檢查表1、建立醫(yī)療廢物管理組織:(有、無);   管理科負責人姓名        

9、   電話            2、第一責任人是否為法人代表或主要負責人(是、否)              3、建立醫(yī)療廢物管理意外事件應急預案 (有、無)4、建立醫(yī)院醫(yī)療廢物管理規(guī)章制度:臨床科室醫(yī)療廢物管理制度 (有、無)     醫(yī)技科室醫(yī)療廢物管理制度 (有、無);醫(yī)療廢物院內分類收集運

10、輸管理規(guī)定 (有、無);醫(yī)療廢物集中存放場所管理規(guī)定(有、無);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yè)衛(wèi)生安全防護制度 (有、無)5、產生地醫(yī)療廢物處置工作流程(圖或文字)(有、無) 6、相關人員法律規(guī)范知識培訓計劃(有   無)及落實:培訓檔案:(有、無);培訓人數(shù)及對象:         ;“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醫(yī)療廢物管理辦法”(有、無)7、醫(yī)療廢物是否按醫(yī)療廢物分類目錄進行分類(是、否): 專用包裝物:感染性廢物( 顏色),損傷性廢物( 顏色):   盛裝醫(yī)療廢物的包裝物有無警示標識及中文標識:

11、(有、無)標識中有醫(yī)療廢物產生單位(有、無), 產生日期(有、無)傳染病醫(yī)院及病區(qū)生活垃圾( 顏色)8、醫(yī)療廢物交接登記:科室登記本(有  無);登記內容來源、 種類、重(數(shù))量、交接時間、去向、經辦人簽名等項目(是、否)齊全。9、運送:固定時間和路線(是、否);專用運送工具(有、無);運送工具的清洗消毒(是   否)10、暫時貯存間:專(兼)職管理人員(有、無);醫(yī)療廢物警示標識(有、無);“禁止吸煙、飲食”的警示標識(有、無);防鼠(有、無); 防蚊蠅(有、無);防蟑螂(有、無);遠離醫(yī)療區(qū)(是、否)、食品加工區(qū)(有、無)、生活垃圾(有、無)11、轉移聯(lián)單保存

12、(時間:200   年   月 200  年   月  日12、防護用品:防護帽 (有、無); 防護眼鏡(有、無);連衣褲(有、無);工業(yè)圍裙(有、無) ;       工業(yè)用靴(有、無);可呼吸的面罩 (有、無);用后可棄手套(醫(yī)務人員)(有、無)用于沉重的任務的手套(處理廢物的工人)(有、無)13、自行處置醫(yī)療廢物的(看記錄):醫(yī)療廢物消毒(是、否);毀形(是、否);焚燒(是、否)消毒后填埋(是、否)。14、醫(yī)院污水處理系統(tǒng)(有、無);污水處理方式:

13、;總余氯:連續(xù)處理裝置的污水,每日檢測   次;間歇式處理裝置的污水,每次排放前檢測(是、否);糞大腸菌群:每月監(jiān)測不得少于1 次(是、否);致病菌:監(jiān)測沙門氏菌每季度不少于1 次(是、否);志賀氏菌每年不少于2 次(是、否);理化指標:pH 每日監(jiān)測不少于2 次(是、否);COD 和SS 每周1 次(是  否);其他污染物每季度監(jiān)測不少于1 次(是  否)。被檢查單位陪同人:               

14、  檢查人:                                                &

15、#160;          檢查日期: 年 月 日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消毒隔離執(zhí)行情況檢查表1、建立醫(yī)院內消毒管理組織(是、否)2、按醫(yī)院的規(guī)模、性質設置醫(yī)院感染管理機構或專(兼)職人員(有  無),人數(shù):   ;專業(yè)培訓人數(shù):      ,負責人:      ;3、建立醫(yī)院及各科室醫(yī)院消毒管理規(guī)章制度(有、無、不健全); 4、相關法律規(guī)范及消毒新知識培訓。培訓材料:“消毒管理辦法”

16、“消毒技術規(guī)范”“醫(yī)院消毒衛(wèi)生標準” “醫(yī)院感染管理規(guī)范”、“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guī)范”“醫(y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guī)范”等(有、無、不全)。每年培訓檔案(有、無),培訓對象及人數(shù):      ,抽查醫(yī)務人員消毒知識掌握情況(抽查3-5人,書面考試)。5、重點科室消毒隔離規(guī)范(1)治療室、注射室、換藥室、計劃免疫接種門診;布局合理(清潔區(qū)、污染區(qū)分區(qū)明確、標志清楚)(是、否),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放入(是、否);消毒設施(有、無),流動水洗手設施(有、無);醫(yī)護人員衣帽整潔(是、否), 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情況(是、否);使用中的

17、皮膚消毒液(碘酒、酒精等)密閉(是、否),更換頻次:       ;容器更換頻次:     容器滅菌(是、否)。(2)口腔科: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制度:(有、無)布局合理: 口腔診療區(qū)域和口腔診療器械清洗、消毒區(qū)域(是、否)分開;器械消毒與滅菌:牙科手機、車針、根管治療器械、拔牙器械、手術治療器械、牙周治療器械、敷料等使用前(是、否)都進行了滅菌;滅菌方法:            

18、 ;口鏡、探針、牙科鑷子、物理測量儀器、印模托盤、漱口杯等使用前消毒(是、否),消毒方法:              ;接觸病人體液、血液的修復、正畸模型等物品等, 送技工室操作前(是、否)都進行消毒,消毒方法:              ;醫(yī)務人員個人防護:進行口腔診療操作時衣帽整潔(是、否),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是否洗手或者手消毒(是、

19、否);消毒工作程序及要點:用流動水清洗(是、否),方式為:手工刷洗、機械清洗設備清洗、加酶洗液清洗、超聲清洗 ,清洗后器械干燥方式:擦干、機械設備烘干 。 快速卡式壓力蒸汽滅菌器使用情況:滅菌器械包裝(是、否),裸露滅菌后存放處:    ,使用有效期:         。  口腔診療區(qū)域環(huán)境整潔(是、否),牙科綜合治療臺及其配套設施清潔、消毒(是、否),消毒方法 及次數(shù)      。 消毒與滅菌效果監(jiān)測: 

20、                                                   

21、;  。(3)內鏡室(中心):內鏡的種類及數(shù)量:                 ;內鏡驗收合格證:有、無;平均每半日診療人數(shù):     ;最多每半日診療人數(shù)         ;布局合理:清洗消毒與診療分室(是、否),不同部位內鏡診療工作分室或分時間段進行(是、否);不同部位內鏡的清洗消毒的設備分開

22、(是、否);工作人員防護用品齊全(包括工作服、防滲透圍裙、口罩、帽子、手套等)(是、否);基本清洗消毒設備包括專用流動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負壓吸引器、超聲清洗器、高壓水槍、干燥設備、計時器、通風設施,與所采用的消毒、滅菌方法相適應的必備的消毒、滅菌器械,50 毫升注射器、各種刷子、紗布、棉棒等消耗品等是否(齊全、不齊全),還缺少 ;內鏡清洗消毒的登記內容(就診病人姓名、使用內鏡的編號、清洗時間、消毒時間以及操作人員姓名等)完整(是、否);內鏡清洗消毒方法 ;內鏡儲存柜內表面或者鏡房墻壁內表面是否光滑、無縫隙、便于清潔(是、否),每周清潔消毒一次(是、否);內鏡消毒滅菌效果的監(jiān)測及頻次:

23、 ,生物學監(jiān)測及頻次: 。    (4)供應室:供應室驗收合格證:有、無;布局合理:(污染區(qū)、清潔區(qū)、無菌區(qū)劃分清楚,區(qū)域有實際屏障)(是、否)清潔物品與污染物品,消毒與未消毒物品分開放置(是  否),明顯標記(有 無 ),收物與發(fā)物二個窗口(是、否),滅菌合格物品專室專柜存放(有、無);清潔區(qū)、無菌區(qū)空氣消毒設備(有、無);消毒滅菌監(jiān)測:高壓鍋:工藝監(jiān)測(有、無),頻次:     ;化學監(jiān)測(有、無),頻次:     ;預真空高壓鍋開展B-D試驗(有、無),頻次:

24、    ,生物監(jiān)測(有、無),頻次:    滅菌包上的指示膠帶(有、無),消毒日期(有、無),有效期(有、無),消毒滅菌記錄(有、無),項目完整:(日期、品種、數(shù)量、操作者)(是、否)(5)手術室手術器械及滅菌內鏡的滅菌方法:      ; 使用的消毒劑和消毒器械索證管理情況:                  

25、60;                             ;消毒滅菌效果及環(huán)境衛(wèi)生學監(jiān)測情況:                   &

26、#160;                              。6、消毒效果自測:(能開展、未開展、委托開展)自測頻次內鏡空氣物表手消毒液滅菌物品透析液紫外線消毒級滅菌級化學監(jiān)測生物監(jiān)測每天        每月 

27、       每季        7、建立消毒產品索證登記驗收制度:有、無;從使用科室隨機抽查3-5種消毒產品(消毒劑、消毒器械、衛(wèi)生用品)核對進貨索證情況:                         &

28、#160;                     。8、使用紫外線消毒的科室消毒登記?。河?、無,登記項目(消毒日期、消毒時間、自測強度、累計消毒時間、清潔保養(yǎng)時間、操作者):完整、不完整被檢查單位陪同人:                &

29、#160; 檢查人          檢查日期: 年 月 日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傳染病防治檢查表機構名稱:                   地址:              法人代表: &#

30、160;    電話:      一、疫情報告管理1、本單位是否制定了疫情管理相關規(guī)章制度:有(復印帶回)、無;2、是否有傳染病疫情電話記錄本:有、無;3、針對網絡直報舉辦的培訓:有、無,培訓次數(shù):  ,人數(shù): ,培訓檔案:有、無;4、開展疫情管理督導檢查情況(方案、總結):督導次數(shù):     記錄:有、無;5、開展居民和醫(yī)療單位傳染病漏報調查工作:是、否,漏報率:  ;6、網絡直報管理:審核報告卡:是、否,審核頻次  

31、60;  次/天,重卡:有、無,現(xiàn)場檢查有    張重卡,疫情信息的反饋:     ;7、定時進行疫情分析:是、否,疫情分析的頻次:          ;8、轄區(qū)內縣級以上醫(yī)療機構數(shù)      ,實行網絡直報單位數(shù)       ;鄉(xiāng)級醫(yī)院數(shù)       ,實行

32、網絡直報數(shù):        ;9、疫情信息安全管理(審批制度): 有、無,帳號分配情況: ;10、追蹤核查5例醫(yī)療機構上報的傳染病報告卡(網絡報病數(shù)):病人姓名報告單位收到時間核實訂正登記錄入橫轉時間上報時間                           

33、;        注:在核實訂正、登記錄入欄目內打“”“×”11、有傳染病報告卡登記簿:有、無,現(xiàn)場檢查最新收卡日期為    ,上網檢查最后輸卡日期為     ,有   張卡超過24小時未錄入。抽查傳染病登記簿與三家醫(yī)院所報告卡核對:醫(yī)院名稱醫(yī)院實際報卡數(shù)CDC收到卡數(shù)CDC報告的卡數(shù)           &

34、#160;不一致的原因:                                              二、預防控制措施執(zhí)行情況:1、(是

35、、否)按照規(guī)定開展疾病監(jiān)測,疾病監(jiān)測的種類:             2、免疫規(guī)劃(1)計劃免疫疫苗使用計劃:有、無;(2)疫苗儲存是否符合冷鏈要求(查冷庫、冰箱和資料記錄)(3)冷藏或冷凍設備:有、無;(4)冷藏或冷凍設備是否運轉正常:是、否;(5)冷藏或冷凍設備溫度記錄:有、否,記錄是否完整(隨機抽查5天記錄): 是、否;3、建立流行病學調查隊伍和實驗室:是、否,按規(guī)定開展現(xiàn)場流行病學調查處理:是、否,(查看轄區(qū)內疫情和暴發(fā)疫情處理資料,檢查疫情處理的處理率、及時率、傳染

36、源或傳播因素查明率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正確率)。 陪同人(簽字)              檢查人(簽字)                   檢查日期:   年   月   日醫(y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情況檢查表(個體診所、衛(wèi)生室檢查表)

37、名稱                ,執(zhí)業(yè)地址          負責人            ,聯(lián)系電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