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傳導QC小組-降低SAGD現場啟動的數據采集故障率_第1頁
熱傳導QC小組-降低SAGD現場啟動的數據采集故障率_第2頁
熱傳導QC小組-降低SAGD現場啟動的數據采集故障率_第3頁
熱傳導QC小組-降低SAGD現場啟動的數據采集故障率_第4頁
熱傳導QC小組-降低SAGD現場啟動的數據采集故障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降低SAGD現場啟動的數據采集故障率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一、 前 言二、 小組概況三、 選擇課題四、 現狀調查五、 目標設定六、 原因分析七、 要因確認八、 制定對策九、 對策實施十、 檢查效果十一、 制定鞏固措施十二、 總結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 SAGD常規(guī)注蒸汽循環(huán)預熱,需要4-8個月達到連通;快速啟動主要通過微壓裂的方式形成雙水平井間的連通通道,實現快速有效連通,從而大量縮短循環(huán)預熱周期,提前建產,節(jié)能降耗。目前該技術已在SAGD開發(fā)區(qū)廣泛應用。常規(guī)注蒸汽循環(huán)預熱 快速啟動

2、現場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2014年課題:降低SAGD快速啟動泵注系統(tǒng)運行維護次數作為活動主題,開展2015年QC小組活動P DC A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小組簡介小組成員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采集故障采集儀表現場儀表面臨惡劣的工況條件,采集易故障提出課題采集的壓力和流量數據是SAGD快速啟動試驗分析和決策的重要依據降低SAGD現場啟動的數據采集故障率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 經過小組成員調研統(tǒng)計,前期試驗典型井的采集數據故障率如下表,采集有故障的數據占總數據的37.6%。故障

3、數據統(tǒng)計表 數據采集每分鐘記錄一組,一天記錄的數據為:60*24=1440,出現故障的數據平均為:1440*37.6%=541,對采集故障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類問題:問題統(tǒng)計表癥結頻次頻次26326316116173734343百分比百分比48.748.729.829.813.513.58.08.0累積 %累積 %48.748.778.578.592.092.0100.0100.0類別類別壓力數據異常高(低)壓力數據異常高(低)壓力數據波動大壓力數據波動大流量數據異常高(低)流量數據異常高(低)流量數據波動大流量數據波動大5415004003002001000100806040200頻頻次

4、次累累計計百百分分比比(% %)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 流量數據故障為主要癥結,解決主要癥結的80%,即(263+161)*80%=339.2,解決主要癥結后的故障比例:(541-339.2)*100%/1440=14%。因此,設定目標為降低故障率到15%。目標設定圖癥結分析表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 小組成員運用頭腦風暴法,對目標的癥結點進行了分析討論,整理成關聯(lián)圖,找到八個末端原因。流量數據故障儀表選型不當異常電流干擾儀表問題測量方法不對管流流動不平穩(wěn)工況差測量原理不適應外力振動線路連接故障管路穩(wěn)流段太短管流流態(tài)不符合混有蒸汽和污油

5、注蒸汽量較大線路儀表質量下降人員個體操作差異大泵往復運動劇烈泵高頻率運轉保溫不到位冬季嚴寒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驗證一:泵高頻率運轉泵頻率增加要因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驗證二:管路穩(wěn)流段太短非要因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驗證三:儀表選型不當要因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驗證四:人員個體操作差異大非要因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驗證五:冬季保溫不到位非要因加熱帶保溫棉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驗證六:線路儀表質量下降非要因工程技術研

6、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驗證七:異常電流干擾要因105907560453015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流量流量頻頻率率均值63.74標準差13.98N3608正態(tài) 異常電流干擾標準差達到16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驗證八:注汽量較大返出蒸汽影響要因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 經過小組全體成員對末端原因逐一分析和論證,最后確定出主要原因為:泵高頻率運轉1儀表選型不當2異常電流干擾3注汽量較大4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 制定綜合評價標準,考核各對策得分,選出最佳方案

7、。對策綜合評價表對策評價選擇表注:注:表示表示5 5分,分,表示表示3 3分,分,表示表示1 1分分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 針對4條要因,根據5W1H原則,繪制了對策表。對策表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對策一:合理控制泵工作頻率 (1)現場試驗,在泵工作頻率低于20Hz或排量低于60L/min時,泵柱塞往復運動較慢,振動比較弱,采集的數據跳躍少; (2)在方罐出液口加入簡易濾網,減少進入泵注流程內的油污,避免堵塞,保證數據采集的穩(wěn)定。 (3)實施效果驗證。某井泵低頻工作時,樣本容量1058,均值41.3L/min,標準差4.86,數據離散

8、程度較低。效果得到驗證。7060504030201099.999995805020510.01I井口流量I井口流量百百分分比比均值41.34標準差4.862N1058AD13.663P 值0.005正態(tài) - 95% 置信區(qū)間泵低頻工作泵低頻工作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對策二:優(yōu)選流量計(1)選型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對策二:優(yōu)選流量計 數據傳輸線預制的時候,制成的傳輸線長度遠遠大于中控室和儀表的距離,大部分傳輸線處于盤繞的狀態(tài),對數據的采集有影響,截短使用后,數據采集準確率提高。 (2)整理傳輸線555045403530252099.9

9、99995805020510.01流量流量百百分分比比均值38.50標準差2.403N940AD2.347P 值0.005正態(tài) - 95% 置信區(qū)間電磁流量計采集電磁流量計采集(3)實施效果驗證 用電磁流量計采集,樣本容量940,均值38.5L/min,標準差2.4,離散程度低,驗證成功。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對策三:計算合理注汽量(1)根據現場工況假設井口干度95%,水平段長度400m,垂深350m,管柱結構為平行雙管結構,經過數值模擬,一個井組注入約700850噸蒸汽即可,不必過多的注入蒸汽。(2)按合理注汽量預熱井筒后,試驗采集樣本容量198個,標準差2.2

10、,離散程度低,驗證成功。959085807599.99995908070605040302010510.1I進口I進口百百分分比比均值84.67標準差2.189N198AD3.358P 值0.005正態(tài) - 95% 置信區(qū)間合理注汽的效果合理注汽的效果數值模擬圖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對策四:消除干擾源 在控制柜中接控制變壓器,能夠在額定負載中連續(xù)長期工作,防干擾,保持電流穩(wěn)定,從而保證采集的流量和壓力穩(wěn)定,不跳躍。(1)裝配控制變壓器控制變壓器(2)I、P井模塊相互獨立 每個模塊用4個通道,分別記錄進出口的流量壓力,將I、P井的采集模塊獨立,在啟停泵時,能夠避免對

11、另外一個井的電磁干擾,保證采集的準確性。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對策四:消除干擾源(4)增加泵組設備擺放距離(3)安裝信號隔離器 在I、P井的模塊中分別接信號隔離器,提高輸入、輸出、電源之間的電氣隔離性能,提高采集準確性。信號隔離器 在井場范圍內,泵組間距不少于10米。(5)實施效果驗證75706560555045403599.99995908070605040302010510.1流量流量百百分分比比均值53.05標準差4.905N94AD0.908P 值0.020正態(tài) - 95% 置信區(qū)間對策實施后效果對策實施后效果 對策實施后,樣本容量94,均值53.05L/min,標準差4.9,離散程度較低,驗證成功。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目標達成 對策實施后,在現場實施兩井組,數據采集故障率明顯降低,目標達成。對策實施后統(tǒng)計表社會效益 通過QC活動,有效降低了采集數據的故障率,幫助技術人員做出準確的分析判斷與決策,保障了快速啟動技術的順利實施,使該技術能更好地應用于SAGD井組。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QCQC成果發(fā)布成果發(fā)布1、標準化實施 2015年11月在重18井區(qū)施工1井次,執(zhí)行以上對策,采集故障率為8.7%,措施效果良好。2、措施鞏固 課題組正在編寫標準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