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醫(yī)學知識_第1頁
基礎醫(yī)學知識_第2頁
基礎醫(yī)學知識_第3頁
基礎醫(yī)學知識_第4頁
基礎醫(yī)學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礎醫(yī)學知識(1)人體解剖學張彩 第一部分 概述人體解剖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tài)結構的科學,是醫(yī)學科學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人體解剖學可分為系統(tǒng)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系統(tǒng)解剖學是按人體的器官功能系統(tǒng),闡述正常人體器官的位置、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及其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的科學。人體由九大系統(tǒng)組成,即運動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脈管系統(tǒng)、感覺器官、內分泌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其中,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統(tǒng)稱為內臟。局部解剖學是按人體的某一局部或某一器官,重點描述人體器官的配布位置關系及結構層次等。為了能正確描述人體各器官的位置、形態(tài)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需要有公認的統(tǒng)一標準和規(guī)范化的語言,

2、即標準解準解剖學姿勢、軸和面及方位術語等。標準解剖學姿勢:身體直立,兩眼平視正前方,上肢垂于軀干兩側,下肢并攏,手掌和足尖朝前。方位術語:1. 上和下:是描述器官或結構距顱頂或足底的相對遠近關系的術語。按解剖學姿勢,近顱者為上,近足者為下。2前和后:是指距身體前、后面距離相對遠近的術語。距身體腹面近者為前,而距身體背面近者為后。在比較解剖學上通常稱為腹側和背側。3內和外:是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關系的術語。近內腔者為內,距離內腔遠者為外。4淺和深:是描述與皮膚表面相對距離關系的術語。距皮膚近者為淺,遠離皮膚而距人體內部中心近者為深。5近側和遠側:在四肢,常用近側和遠側描述位置關系。距肢體根部近者

3、為近側,而相對距離較遠或肢體末端的部位為遠側。6內側和外側:以身體的正中矢狀面為準,距正中矢狀面近者為內側,遠者為外側。軸和面:是描述人體器官的形態(tài),尤其是關節(jié)運動時常用術語。以解剖學姿勢為準,可將人體設計為三個互相垂直的軸,即垂直軸、矢狀軸和冠狀軸;根據(jù)上述三種軸,可設計出人體互相垂直的三種面,即矢狀面、冠狀面和水平面。第二部分 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及重點、難點一、 運動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由骨、關節(jié)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約占成人體重的60-70%。全身各骨借關節(jié)相連成骨骼,構成人體的支架,賦予人體基本形態(tài)、支持體重和保護內臟。骨骼肌附著于骨,在神經系統(tǒng)支配下有序地收縮和舒張,牽拉骨產生運動。骨及骨連接

4、:骨是一種器官,具有一定形態(tài)結構,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能不斷進行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并有修復、再生和重塑的能力。成人有206 塊骨,按所在的部位不同,可分為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按形態(tài)不同,可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guī)則骨等四類。骨由骨質、骨膜和骨髓構成。骨質分為骨密質和骨松質,前者質地堅硬致密,分布于骨的表層;后者呈海綿狀,由許多片狀的骨小梁交織而成,分布于骨的內部。骨膜被覆于骨的表面,含有豐富的血管、神經和成骨細胞,對骨的營養(yǎng)、再生和感覺有重要作用。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質的間隙內,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有造血功能。胎兒和幼兒的骨髓全是紅骨髓。5歲之后,長骨骨干內的紅骨髓逐漸被脂

5、肪組織所代替,呈黃色稱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骨主要有無機質和有機質組成。無機質主要是以堿性磷酸鈣為主的無機鹽,賦予骨的硬度和脆性;有機質主要含骨膠原纖維和黏多糖蛋白,賦予骨的彈性和韌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無機質與有機質的比例不斷發(fā)生變化,幼兒為1:1,成人為7:3,老年人骨的無機質所占比例更大,脆性加大,易發(fā)生骨折。骨與骨之間的連結稱骨連結。按其連結形式不同可分為直接連結和間接連結。直接連結是指骨與之間借纖維結締組織、軟骨或骨直接相連,連結之間無間隙,活動度甚小或完全不能活動。間接連結又稱為關節(jié),相對骨面之間有腔隙,內有滑液,活動度大。關節(jié)的基本結構包括關節(jié)面、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腔三部分。輔助結構包括

6、韌帶和關節(jié)內軟骨等。人體各部骨的組成及其主要連結:按部位可分為顱骨、軀于骨和四肢骨三部分。顱骨共 23 塊,借骨縫或關節(jié)形成腦顱和面顱兩部分。其中,腦顱骨共 8 塊,包括成對的顳骨和頂骨,單塊的額骨、篩骨、蝶骨和枕骨,它們彼此借骨縫連結圍成顱腔。面顱骨共15 塊,包括成對的上頜骨、顴骨、淚骨、鼻骨、腭骨和下鼻甲骨,單塊的犁骨、下頜骨和舌骨。面顱諸骨相連構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腦顱的顳骨和面顱的下頜骨相關部分構成顱骨連結中唯一可活動的關節(jié),即顳下頜關節(jié)。軀干骨共 51 塊,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三部分。椎骨共 26 塊,分為頸椎(7塊)、胸椎(12 塊)、腰椎(5 塊)、骶骨(1 塊)和尾

7、骨(1 塊),它們借椎間盤、韌帶和關節(jié)連結成脊柱。從側面觀,脊柱可見4個生理性彎曲,即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12 塊胸椎、12對肋、l 塊胸骨和它們之間的連結共同構成胸廓。肋由肋骨和肋軟骨組成,其中第810肋軟骨的前端不直接與胸骨相連,而是依次與上位肋軟骨形成軟骨連結,在兩側各形成一個弓稱肋弓,肋弓是腹部觸診的重要標志。胸骨由胸骨柄、胸骨體和劍突組成,其中胸骨柄與胸骨體連接處微向前突,稱胸骨角,可在體表捫及,兩側平對第2肋,是計數(shù)肋的重要標志。胸廓圍成的胸腔,內有心臟、肺、食管和大血管等。胸廓除對這些器官起著保護作用外,主要參與呼吸運動。每側上肢骨32塊,分為上肢帶骨和自由上肢骨兩部分。上肢

8、帶骨包括鎖骨和肩胛骨。自由上肢骨包括臂骨(肱骨)、前臂骨(橈骨和尺骨)和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等三部分。上肢諸骨構成的主要關節(jié)有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和腕關節(jié)。其中,肩關節(jié)由肱骨頭與肩胛骨關節(jié)盂構成,是全身活動度最大的關節(jié)??勺髑臁⑹照?、旋轉和環(huán)轉運動。肘關節(jié)由肱骨下端與橈、尺兩骨上端構成,主要可作屈伸和旋轉運動。腕關節(jié)由橈骨下端與腕骨構成,可作屈伸、收展及環(huán)轉運動。每側下肢骨共31 塊,分為下肢帶骨和自由下肢骨兩部分。下肢帶骨即髖骨,由髂骨、坐骨和恥骨組成,三骨匯合于髖臼。自由下肢骨包括大腿骨(股骨和髕骨),小腿骨(脛骨和腓骨)和足骨(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左右髖骨、骶骨和尾骨借骨連結構成骨

9、盆,它是連接軀干和下肢的橋梁,并有效地傳遞重力,并對盆腔器官有重要保護作用。下肢骨構成的主要關節(jié)有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髖關節(jié)由股骨頭與髖臼構成,可作曲伸、收展、旋轉和環(huán)轉運動。膝關節(jié)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構成,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jié),可作屈伸運動。踝關節(jié)由脛、腓兩骨下端與距骨構成,可作背屈和跖屈運動。肌肉:根據(jù)結構和功能不同可分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內臟的中空性器官和血管壁;心肌為構成心壁的主要成分;骨骼肌主要分布于軀體和四肢,是運動系統(tǒng)中的動力部分。全身骨骼肌共有600余塊,約占體重的40%。骨骼肌在人體內廣泛分布,每塊肌都有一定的形態(tài)結構、位置和輔助裝置,有豐富

10、的血管和淋巴管,并受神經支配,具有一定生理功能。按形態(tài)可分為長肌、短肌、闊肌和輪匝肌4種。每塊骨骼肌分為中間的肌腹和兩端的肌腱兩部分。骨骼肌以肌腱附著于骨骼上,是力的傳導結構。人體骨骼肌按部位可分為頭肌、頸肌、軀干肌、上肢肌和下肢肌5部分。二、內臟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個系統(tǒng)。內臟器官的主要功能是進行物質代謝和繁殖后代。消化系統(tǒng)主要是從攝入的食物中吸取營養(yǎng)物質,并將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呼吸系統(tǒng)是從空氣中攝取氧氣并將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泌尿系統(tǒng)是把機體在物質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代謝產物,特別是含氮的物質(如尿酸、尿素等)和多余的水、鹽等,形成尿液而排出體外;生殖系統(tǒng)能產生生殖細

11、胞和分泌性激素,并進行生殖活動,借以繁殖后代。此外,內臟各系統(tǒng)中的許多器官還具有內分泌功能,產生多種類固醇或含氮類激素,參與機體多種功能活動的調節(jié)。(一)消化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大部分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大腸(盲腸、闌尾、結腸、直腸、肛管)等部。臨床上通常把從口腔到十二指腸末端這部分管道稱為上消化道,空腸及以下的部分稱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兩種。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的管壁內,大消化腺包括三對唾液腺(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肝和胰。食管是一前后扁平的肌性管狀器官,是消化管各部中最狹窄的部分,長約25cm。根據(jù)食管的走行可分

12、為頸部、胸部和腹部。在形態(tài)上食管最重要的特點是有3處生理性狹窄。第一狹窄為食管的起始處,相當于第6頸椎體下緣水平;第二狹窄為食管在左主支氣管的后方與其交叉處,相當于第4、5胸椎體之間水平;第三狹窄為食管通過膈的食管裂孔處,相當于第10胸椎水平。三個狹窄是食管內異物容易滯留及食管癌的好發(fā)部位。胃是消化管各部中最膨大的部分,上連食管,下續(xù)十二指腸。胃的功能為受納食物、分泌胃液和內分泌功能。胃的近端與食管連接處是胃的入口稱賁門。胃的遠端接續(xù)十二指腸處,是胃的出口稱幽門。胃黏膜在幽門形成環(huán)行皺襞,突向腔內稱為幽門瓣;幽門處的環(huán)行肌特別發(fā)達,形成幽門括約肌,它有延緩胃內容物排空和防止腸內容物逆流至胃的作

13、用。根據(jù)形態(tài),通常將胃分為四部分:賁門部、胃底、胃體、幽門部。幽門竇位于胃的最低部,胃潰瘍和胃癌多發(fā)于胃的幽門竇近胃小彎處。小腸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在成人長57m。上端起自胃幽門,下端延續(xù)接盲腸,全長可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三部分。小腸是進行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大腸是消化管的下段,長約1.5m,起自右髂窩,終于肛門,可分為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5部分。其主要功能為吸收水分、維生素和無機鹽,并將食物殘渣排出體外?;啬c末端突入盲腸處形成上、下兩片半月形皺襞稱回盲瓣,此瓣具有括約肌的作用,既可控制回腸內容物進入盲腸的速度,又可防止盲腸內容物逆流入小腸。在回盲瓣的下方約2cm處,有闌尾的開

14、口。闌尾通常位于右髂窩內,其根部位置較為固定,一般情況下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點處是闌尾根部的體表投影。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腸腺、肝和胰等。肝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區(qū)和腹上區(qū),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區(qū)。肝呈不規(guī)則的楔形,肝上面膨隆與膈相鄰,被鐮狀韌帶分為左、右兩葉。右葉大而厚,左葉小而薄。肝的下面朝向左下方,鄰腹腔臟器,稱為臟面。臟面的中央有一橫裂稱肝門,為肝管、肝固有動脈、肝門靜脈、淋巴管和神經出入肝的部位。肝外膽道系統(tǒng)是指肝門之外的膽道系統(tǒng),包括膽囊和輸膽管道(肝左管、肝右管、肝總管和膽總管)。這些肝外膽道系統(tǒng)續(xù)于肝內膽道系統(tǒng),將肝細胞分泌

15、的膽汁輸送到十二指腸腔。膽囊為儲存和濃縮膽汁的囊狀器官,呈梨形,位于肝下面的膽囊窩內。胰位于腹上區(qū)和左季肋區(qū),橫置于第1、2 腰椎的前面,可分為頭、體、尾三部。胰由外分泌部和內分泌部兩部分組成,外分泌部的腺細胞分泌胰液,經各級導管,流人胰腺管,胰腺管與膽總管共同開口于十二指腸。內分泌部是指散在外分泌部之間的細胞團即胰島,它分泌的激素直接進入血液和淋巴液,主要參與糖代謝的調節(jié)。(二)呼吸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由呼吸道和肺組成。通常稱鼻、咽、喉為上呼吸道,氣管和各級支氣管為下呼吸道。肺由實質組織和間質組成,前者包括支氣管樹和肺泡;后者包括結締組織、血管、淋巴管、淋巴結和神經等。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氣體

16、交換,即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鼻是呼吸吸道的起始部,能凈化吸入的空氣并調節(jié)其溫度和濕度,既是嗅覺器官,還可輔助發(fā)音。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竇組成。鼻腔被鼻中隔分為左右兩半,三個鼻甲將鼻腔分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 鼻腔粘膜分為嗅區(qū)和呼吸區(qū)。鼻旁竇為鼻腔周圍含氣顱骨的腔,共四對:上頜竇、額竇、蝶竇、篩竇,參與濕潤和加溫吸入空氣,并對發(fā)音起共鳴作用。喉是呼吸道的管道,也是發(fā)音器官。喉軟骨支架由甲狀軟骨、環(huán)狀軟骨、會厭軟骨和成對的杓狀軟骨構成。喉腔由喉軟骨、韌帶、纖維膜、喉肌和喉黏膜共同圍成管腔。氣管和支氣管由軟骨、平滑肌、結締組織和黏膜構成,氣管軟骨由14-17個呈“C”形缺口向后的透明軟骨構成。氣

17、管切開術常在第3-5氣管軟骨環(huán)處施行。氣管向下至胸骨角平面分為左右主支氣管。左主支氣管細、長、較水平,右主支氣管粗、短、較陡直,外來異物更容易漏入右支氣管。肺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位于胸腔內,縱膈兩側,左右各一。右肺寬而短,左肺狹而長。肺呈圓柱形,分一尖、一底、三面、三緣??v膈面中央有橢圓形凹陷,稱為肺門,內有支氣管、血管、神經、淋巴管的出入,并被結締組織包裹,成為肺根。(三)泌尿系統(tǒng):由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其主要功能是排出機體新陳代謝中產生的廢物和多余的水分,保持機體內環(huán)境的平衡和穩(wěn)定。腎還有內分泌功能,能產生紅細胞生成素和對血壓有重要影響的腎素等物質。腎是實質性器官,左、右各一,形

18、似蠶豆,位于腹后壁。因受肝的影響,右腎較左腎約低1-2cm。腎內側緣中部的凹陷稱腎門,為腎的血管、神經、淋巴管及腎盂出入之門戶。腎實質可分位于表層的腎皮質和深層的腎髓質。腎皮質富含血管并可見許多紅色點狀細小顆粒,由腎小體與腎小管組成。腎髓質內可見15-20個呈圓錐形、底朝皮質、尖向腎竇、光澤致密、有許多顏色較深放射狀條紋的腎錐體。2-3個腎錐體尖端合并成腎乳頭,并突入腎小盞,腎乳頭端有許多小孔稱乳頭孔,腎產生的終尿就是經乳頭孔流入腎小盞內。伸入腎錐體之間的皮質稱腎柱。腎小盞呈漏斗形,共有7-8個,其邊緣包繞腎乳頭,承接排出的尿液。在腎竇內,2-3個腎小盞合成一個腎大盞,再由2-3個腎大盞匯合形

19、成一個腎盂。輸尿管約平第二腰椎上緣起自腎盂末端,終于膀胱。輸尿管全程有三處狹窄:上狹窄位于腎盂輸尿管移行處(輸尿管起始處);中狹窄位于小骨盆上口處,輸尿管跨越髂血管處;下狹窄位于膀胱壁內部。輸尿管狹窄處為輸尿管結石易嵌頓部位。膀胱是儲存尿液的肌性囊狀器官。分為膀胱尖、膀胱體、膀胱底、膀胱頸四部分。膀胱三角:膀胱底內面,位于兩側輸尿管口與尿道內口之間的三角形區(qū)域,此處膀胱黏膜與肌層緊密連接,缺少黏膜下層組織。膀胱三角是腫瘤、結核和炎癥的好發(fā)部位,是膀胱鏡檢查的重點區(qū)域,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尿道:男性尿道兼有排尿和排精的功能。分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綿體部。尿道全長粗細不一,有三處狹窄:分別位于尿道

20、內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其中外口最狹窄。尿道結石常易嵌頓在這些狹窄部位。女性尿道甚短,寬而直。且臨近陰道、肛門這些容易被污染的部位,因此很容易受到感染。 三、脈管系統(tǒng)脈管系統(tǒng)是一套封閉的相互連續(xù)的管道系統(tǒng),包括心血管系統(tǒng)和淋巴系統(tǒng)兩部分。心血管系統(tǒng)由心、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組成,其內循環(huán)流動著血液;淋巴系統(tǒng)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組織組成,其內流動的是淋巴液。淋巴液沿一系列淋巴管道向心流動,最終匯入靜脈,故淋巴管道可認為是靜脈系統(tǒng)的輔助管道。脈管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進行物質運輸,即將消化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和肺吸收的氧氣運送到全身各器官的組織和細胞,供其生理活動需要,同時,又將它們的代謝產物及二氧化

21、碳運送到腎、肺和皮膚等器官排出體外,以保證機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一)心血管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包括心、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血液由心室射出,經動脈、毛細血管、靜脈返回心房。這種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流動稱為血液循環(huán)。根據(jù)血液在心血管系統(tǒng)內的循環(huán)途徑和功能的不同,血液循環(huán)分為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兩個循環(huán)同時進行,彼此相通,互相連續(xù)。體循環(huán):當心室收縮時,富含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的血液由左心室射入主動脈,再經主動脈的各級分支到達全身的毛細血管。血液在此通過毛細血管壁與其周圍的組織和細胞進行物質交換和氣體交換后,再經各級靜脈,最后到達上、下腔靜脈和冠狀竇返回右心房。體循環(huán)的特點是路徑長,流經范圍廣,以富含氧氣和營養(yǎng)

22、物質的動脈血滋養(yǎng)全身各器官、組織和細胞,并將代謝產物經靜脈血運回心臟。肺循環(huán):體循環(huán)回流的靜脈血,由右心房到右心室,當右心室收縮時將富含二氧化碳的靜脈血從右心室射出,經肺動脈干及其各級分支到達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網(wǎng)。通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血液與肺泡內的空氣進行氣體交換,排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氣,再經肺靜脈進入左心房。肺循環(huán)的特點是路徑短,血液只通過肺,其主要功能是使靜脈血變成富含氧的動脈血。心是中空的肌性器官,是心血管系統(tǒng)的“動力泵”,是連接動、靜脈的樞紐。它在神經和體液的調節(jié)下,自主地有節(jié)律地收縮和舒張,推動血液在心血管內不停地循環(huán)流動。心位于胸腔中縱膈內,外裹心包,約2/3位于正中線左側,1

23、/3在其右側。心的外形近似為前后稍扁、倒置的圓錐體。分為一尖、一底、兩面、三緣和表面四條淺溝。心尖由左心室構成,朝向左前下方,在左側第5肋間隙鎖骨中線內側1-2cm處可觸及心尖搏動。心底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構成,朝向右后上方。兩面:胸肋面和膈面。三緣:心右緣、心左緣和心下緣。四條淺溝:心房和心室分界的冠狀溝、左右心室的分界前室間溝和后室間溝、左右心房的分界房間溝。心腔結構:心借房間隔和室間隔分為互不相通的左右兩半,每側半心又分為上方的心房和下方的心室,同側的心房借房室口與心室相通。因此心共有4個腔,即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位于心的右上部,其向左前方突出的部分稱為右心耳

24、,右心房有三個入口和一個出口:上方有上腔靜脈口,下方有下腔靜脈口,在下腔靜脈口與右房室口之間有冠狀竇口,它們分別是人體上、下半身和心壁的靜脈血匯入右心房的入口;出口是右房室口,右心房的血液由此流入右心室。右心室位于右心房的前下方,構成胸肋面的大部分。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入口為右房室口,口周緣為三尖瓣,當心室收縮時,三尖瓣受血流沖壓而關閉右房室口,可防止血流逆流入右心房。右心室出口為肺動脈口,口周緣為肺動脈瓣,當心室收縮時,血流沖開肺動脈瓣,進入肺動脈干;而心室舒張時,肺動脈瓣被倒流的血液充盈,瓣膜相互靠攏,關閉肺動脈口,防止血液從肺動脈逆流入右心室。左心房位于右心房的左后方,構成心底的大部分

25、。左心房后部左右兩側各有肺上、下靜脈的開口,將肺循環(huán)富含氧的血液,經肺靜脈注入左心房。左心房只有一個出口,即左房室口,血液由此口流向左心室。左心室位于右心室的左后方,構成心尖和心左緣。有出入兩口:入口即左房室口,口周圍為二尖瓣,防止血液從左心室逆流入左心房。出口:主動脈口,口周圍附有主動脈瓣,防止血液從主動脈逆流入左心室。兩側心房與心室的收縮與舒張是同步的,當心室收縮時,二尖瓣和三尖瓣關閉,主動脈瓣和肺動脈瓣開放,血液由心室射入動脈;當心室舒張時,二尖瓣和三尖瓣開放,主動脈瓣和肺動脈瓣關閉,血液由心房進入心室。心的傳導系統(tǒng):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纖維構成,位于心壁內,具有產生興奮、傳導沖動和維持心正

26、常節(jié)律性搏動的功能。包括:竇房結、房室結、房室束及其分支。竇房結位于上腔靜脈與右心耳交界處的心內膜深面,是心的正常起搏點,由其發(fā)出的沖動傳向心房肌使心房收縮,同時將沖動傳到房室結。房室結位于冠狀動脈口與右房室口之間的心內膜深面,主要功能是將竇房結傳來的沖動傳向心室,保證心房收縮后再開始心室的收縮。房室束及其分支將心房傳來的興奮迅速傳遍至整個心室。心的血管:心的動脈供應主要來自左、右冠狀動脈,心的靜脈大部分匯入冠狀竇,經冠狀竇口注入右心房。右冠狀動脈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室間隔后下1/3和左心室膈壁的右側部分及竇房結和房室結。左冠狀動脈分為前室間支和旋支,前室間支分布至左心室前壁、室間隔前上2/

27、3和右心室前壁的一部分,旋支分布至左心房、左心室左側面和膈面。由于左冠狀動脈供應左心室大部分的血液,它的較大分支發(fā)生閉塞時,對于必須產生高壓的左心室來說,問題是嚴重的,這時左心室的射血能力將會出現(xiàn)大的障礙。右冠狀動脈供應右心室的血液,由于右心室只需產生較低的壓力,因此,它可以耐受較大的損傷,對射血能力影響不大。竇房結和房室結區(qū)域主要由右冠狀動脈血管供血,這一部分發(fā)生損傷時可能發(fā)生嚴重的心律失常。 體循環(huán)的血管:主動脈是體循環(huán)的動脈主干,起自左心室。根據(jù)其行程分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升主動脈起自左心室的主動脈口,其起始部有左、右冠狀動脈發(fā)出,分布于心;主動脈弓接續(xù)升主動脈,從其凸側自右

28、向左發(fā)出頭臂干、左頸總動脈和左鎖骨下動脈;降主動脈為主動脈最長的一段,續(xù)于主動脈弓,沿脊柱左前方下降,至第12胸椎水平穿過膈主動脈裂孔入腹腔,降主動脈位于主動脈裂孔以上的部分稱胸主動脈,位于主動脈裂孔以下的部分稱腹主動脈。頸總動脈是頭頸部的主要動脈干,成對,右側起自頭臂干,左側起自主動脈弓,兩者均沿食管、氣管和喉的外側上升,到甲狀軟骨上緣水平分為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鎖骨下動脈左側起自主動脈弓,右側起自頭臂干,橫越第1肋上面進入腋窩,移行為腋動脈。上肢動脈的主干為腋動脈。進入臂部后,移行為肱動脈。肱動脈沿肱二頭肌的內側下行,沿途發(fā)出分支營養(yǎng)臂部和肘關節(jié)。在肘關節(jié)前方,肱動脈分為橈動脈和尺動脈兩支

29、。胸部的動脈主干為胸主動脈,分為壁支和臟支。壁支主要為肋間后動脈,行于相應的肋間隙內,分布于胸、腹壁的肌和皮膚等;臟支主要分布于食管、氣管及心包等處。腹部的動脈主干為腹主動脈,分為壁支和臟支。髂總動脈由腹主動脈分出后向外下方斜行,分為髂內動脈和髂外動脈。髂內動脈為盆部動脈的主干。髂外動脈向外下方斜行至股前部移行為股動脈,股動脈下降至胭窩改為腘動脈,腘動脈行至腘窩下部分為脛前動脈和脛后動脈,脛前動脈于小腿前群肌之間下降,至足背改稱足背動脈;脛后動脈在小腿后群肌之間下降,進入足底分為足底內側動脈和足底外側動脈。體循環(huán)的靜脈包括心靜脈系、上腔靜脈系和下腔靜脈系。上腔靜脈系收集頭頸部、上肢和胸部的靜脈

30、血。下腔靜脈系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靜脈血。肝門靜脈是一條短而粗的靜脈干,由腸系膜上靜脈和脾靜脈匯合而成,上行經肝門入肝,在肝內反復分支,續(xù)于肝血竇,肝血竇匯合成肝靜脈,注入下腔靜脈。肝門靜脈收集腹腔內除肝以外的胃、小腸、大腸、胰、膽囊、脾的靜脈血。肝門靜脈回流的起始端和分支末端都與毛細血管相連,且屬支內無靜脈瓣。當門脈高壓時,門靜脈的血液可以倒流,門靜脈與上、下腔靜脈之間的側枝循環(huán)開放,可能會引起嘔血和便血。(二)淋巴系統(tǒng):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組織組成。淋巴管道根據(jù)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可分為毛細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導管4種。淋巴器官主要有淋巴結、脾、扁桃體和胸腺等組成。四、神經系

31、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由腦、脊髓和與腦和脊髓相連并分布于全身的周圍神經組成。其功能為:通過反射來控制和協(xié)調人體各系統(tǒng)的活動,使人體成為一個有機整體,以適應內、外環(huán)境變化,維持機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統(tǒng)一,保證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神經系統(tǒng)可分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兩部分,在結構和功能上這兩部分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中樞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和脊髓,分別位于顱腔和椎管內。根據(jù)周圍神經系統(tǒng)與中樞連接位置的不同,可分為與腦相連的腦神經和與脊髓相連的脊神經。周圍神經還可依據(jù)其分布對象的不同,分為軀體神經和內臟神經。軀體神經分布于體表、骨、關節(jié)和骨骼??;內臟神經則分布于內臟、心血管、平滑肌和腺體。構成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組織是神經

32、組織,由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組成。神經元(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具有接受刺激和傳導神經沖動的功能。根據(jù)神經元的功能特點,又可分為: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和聯(lián)絡神經元。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神經元胞體及樹突集中處,色澤灰暗,稱為灰質;神經纖維(軸突)集中的部位,因髓鞘含有類脂質而色澤亮白,稱為白質。1. 脊髓和脊神經脊髓位于椎管內,上端平枕骨大孔處與延髓連接,下端呈圓錐狀,在成人平第一腰椎下緣(新生兒可達第三腰椎下緣)。呈前、后略扁的圓柱狀,全長粗細不等,有兩個梭形膨大:頸膨大和腰骶膨大。脊髓具有明顯的節(jié)段性。分為31個節(jié)段:頸段8節(jié)、胸段12節(jié)、腰段5節(jié)、骶段5節(jié)、尾段1節(jié)。脊髓的內

33、部結構由灰質和白質兩部分構成,中央有中央管,圍繞中央管周圍是呈“H”形或蝶形的灰質,灰質外圍為白質?;屹|的前部擴大為前角,內含運動神經元胞體,其軸突組成前根,支配骨骼??;后部較窄細為后角,主要聚集著與傳導感覺有關的聯(lián)絡神經元,接受由后根傳人的軀體和內臟感覺沖動;前、后角之間的區(qū)域為中間帶,在胸髓和上腰段脊髓,中間帶常向外伸出側角,內含交感神經節(jié)前神經元,其軸突加入前根,支配內臟、心血管、平滑肌和腺體。白質由許多纖維束組成,分為前索、外側索和后索。索由上行(感覺)、下行(運動)神經纖維束組成。在脊髓上行的纖維束有:傳導軀干和四肢本體感覺和精細觸覺(深感覺)的薄束和楔束(在后索),傳導軀干和四肢痛

34、、溫覺 (淺感覺)的脊髓丘腦側束(在側索)。下行的纖維束主要有:支配上下肢骨骼肌運動的皮質脊髓側束(在側索),支配軀干肌運動的皮質脊髓前束(在前索)等。脊髓的功能表現(xiàn)在傳導和反射兩方面。在腦的各級中樞調控下,通過上、下行纖維束完成其傳導感覺和運動的功能;脊髓本身亦可不經過腦完成其固有的反射活動,如腱反射、屈肌反射、排便和排尿反射等。脊神經共有31對,其中包括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脊神經由脊髓發(fā)出,主要支配身體和四肢的感覺、運動和反射。脊神經由與脊髓相連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間孔合并而成。前根屬運動性,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和側角交感神經節(jié)前神經元的軸突組成。后根

35、屬感覺性,由脊神經節(jié)內感覺神經元的軸突組成。脊神經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間孔合并為脊神經干后立即分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前支粗大交織成叢,組成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從這些叢再發(fā)出分支分布于相應的區(qū)域 。 頸叢:由第14 頸神經的前支構成,位于胸鎖乳突肌深面,發(fā)出皮支和肌支。皮支主要分布于頸前部、肩部、胸上部和頭的后外側部皮膚;肌支中的膈神經分布于膈、胸膜、心包及膈下面的部分腹膜。臂叢:由第58頸神經前支和第一胸神經前支大部分組成 ,經斜角肌間隙進入腋窩。其主要分支有:腋神經,分布于三角肌及肩部和臂外側區(qū)上部的皮膚;肌皮神經,分布于上臂肌前群前臂外側的皮膚;正中神經,分布于前臂屈肌、手?。ǔ?/p>

36、側半除外)及前臂、手掌橈側半的皮膚;尺神經,分布于尺側半的前臂屈肌、手肌及相應區(qū)域的皮膚;橈神經,分布于上臂(肱三頭?。┖颓氨鄣娜可旒〖捌つw。腰叢:由第14腰神經前支組成,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橫突前面。主要分支有:股神經,支配大腿前肌群(股四頭?。┘按笸惹懊婧妥銉葌染壍钠つw;閉孔神經,支配大腿內收肌群及大腿內側面的皮膚。骶叢:由腰骶干(L4、5)以及全部骶神經和尾神經的前支組成,位于盆腔內。主要分支有:陰部神經,分布于肛門外括約肌、會陰部肌肉及皮膚;坐骨神經,為全身最粗、最長的神經,支配大腿后肌群,在腘窩上方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脛神經支配小腿后肌群、足底肌及小腿后部和足底的皮膚;腓總神經支配

37、小腿前肌群、外側肌群和足背的皮膚。2. 腦和腦神經腦位于顱腔內,分為端腦(大腦)、間腦、中腦、腦橋、延髓和小腦6個部分。通常將中腦、腦橋、延髓合稱為腦干。腦干的灰質:由神經核構成。分為兩大類:與腦神經直接聯(lián)系的腦神經核和與腦神經無直接聯(lián)系的非腦神經核。腦神經核按其功能性質可分為:軀體運動核、內臟運動核、軀體感覺核和內臟感覺核。非腦神經核與上、下行傳導束相聯(lián)系,如薄束核、楔束核等,它們具有特定的功能或在傳導通路中起中繼作用。腦干的白質:主要有上、下行傳導束組成。上行傳導束主要有脊髓丘系、內側丘系、三叉丘系和外側丘系等,將外周感覺神經沖動上傳至丘腦、小腦和大腦皮層;下行傳導束主要有皮質脊髓束、皮質腦干束(皮質核束)等,將神經沖動由大腦向下傳至脊髓和腦干的下動神經元。間腦分為背部丘腦、上丘腦、下丘腦、后丘腦和底丘腦五部分。下丘腦為神經內分泌中心,是皮質下調節(jié)內臟活動的高級中樞,參與對體溫、攝食、生殖、水鹽平衡、內分泌活動、情緒活動和晝夜節(jié)律的調節(jié)。小腦位于顱后窩,在延髓與腦橋的背側。小腦通過纖維束直接或間接與脊髓、腦干和大腦發(fā)生聯(lián)系。其功能與維持身體平衡、調節(jié)肌張力和協(xié)調運動有關。端腦(大腦)包括由胼胝體相連的左、右大腦半球,是腦的最高級部位。外形:兩半球表面凸凹不平,布滿深淺不一的溝回。在半球表面有三條恒定的溝:外側溝、中央溝和頂枕溝。借此將每側半球分成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